三国之无限召唤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堂燕归来
夜已深,营中是灯火明亮,一片安静。
北门一线,沿墙一线,一队队的哨兵,正巡营而过。
营门处,数十名魏卒警戒而立,尽管已有困意,目光却始终不离营外。
营外是深深夜色,与往日一样平静。
大营内,大部分的守营士卒,此刻皆已入睡,呼噜声此起彼伏。
远离战场的沙陵粮营,似乎又要平静无事的度过一个夜晚。
平静,只是表面。
从营外方向,却无法看出,一个个营帐中,却并无一人,那一排排扎在营墙内侧的士卒,也皆是穿着衣甲的草人。
这是一座空营!
而近五万的魏军,此时此刻,却藏在岸边所停的那一艘艘的粮船上,数不清的血腥目光,正兴奋的死死盯着粮营。
他们在巴望着敌人的到来。
甲板。
火红的赤兔上,陶商手提青龙战刀,背上赤色披风在夜风中猎猎飞舞,一身金甲反射着火光,鹰目如刃,冷冷的远望着大营。
左右的船上,数万大魏士卒,如鬼魅一般藏在舱中,狂烈的杀气弥漫在夜色中。
一场血腥的杀戮,蓄势待发。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夜,依旧沉静。
魏军将士们却无半点怨言,兴奋不减的蹲在船中,血腥的目光仍旧死死盯着大营,斗志反而是越来越旺盛。
“天子不愧是真龙转世,能练出这等精锐之士,怪不得可以横扫天下,耶律阿保机怎么可能是天子的对手……”身边的杨业,暗暗赞叹,看向陶商的目光中,不禁又叹几分敬畏。
一个时辰已过。
“来了!”杨业那望向营外的眼睛,陡然一聚,迸射出一丝精光。
陶商身形一震,鹰目穿过粮营,向着北面望去,除了黑漆漆的夜色之外,却什么都看不到。
李存孝也瞅了半分,不禁奇道:“杨将军,你不会是出现错觉了吧,这外面黑的伸手不见五指,你怎么可能看得到。”
“信不信由你,辽军确实来了,而且,他们很快就会发动进攻。”杨业很肯定的说道。
李存孝一脸狐疑不信,但看着天子不发话,却也不好说什么,只好心怀着极度的狐疑,继续在风中凌乱。
除了李存孝,左右这些大魏武将们,谁人不感到狐疑不解。
就在昨天的军议上,杨业突然说他看到耶律阿保机派出李靖和高长恭,要率军绕行沙陵以西的沙漠,再暗渡黄河,从北面奇袭箕陵的粮营,还说亲耳听到了辽国君臣的对话。
当时,所有人都以为杨业疯了,出现了幻听和幻视。
唯有天子却深信不疑,亲率五万大军,乘船回程的粮船,神不知鬼不觉的来到了箕陵,并在粮营外设伏,准备给送上门来辽军一个瓮中捉鳖。
开玩笑!
耶律阿保机可是身在沙陵城中,跟大营隔着数里之遥,中间还隔着一座城墙,重重的房舍墙壁,杨业怎么可能看到耶律阿保机,还听到人家的对话。
除非他有千里眼,顺风耳。
他又怎么可能有呢。
魏国上下都不信杨业的胡扯,却又抵不过天子的一意孤行,李存孝等几位大将,只能跟着陶商前来箕陵粮营,等着辽军送上门来送死。
下一秒钟。
各船之上,魏军士卒的脸上,陡然间涌起无尽的惊喜,所有人都陷入了热血沸腾之中。
李存孝那质疑的表情,也瞬间骇然变色。
因为,他听到了喊杀声。
那震天的杀声,由北营墙外响起,天崩地裂一般,将平静的夜色刺破。
杀声大起,敌军来袭!
“难道,难道辽军竟然真的来偷袭粮营?”李存孝惊到额头滚汗,吃惊的目光看向杨业。
杨业的脸上,却涌起一份早有所料的得意冷笑。
片刻后,一骑斥侯飞奔而至,大叫道:“禀陛下,数万辽军突然从北面杀到,已突破我北营外墙,正向着粮仓区杀去!”
这一道情报,刹那间令所有人心中的狐疑,顷刻间烟销云散,陷入了无尽的惊喜。
“杨将军,你竟然真的看到了,这也太不可思议了,这怎么可能啊,你难道真有千里眼顺风耳不成?”李存孝惊喜万分的看向杨业,先前的狐疑不信任,早已荡然无存。
杨业只是笑了笑,无奈的耸耸肩,“我也不知道,反正我当时就是眼睛和耳朵痛的厉害,等那痛劲过后,我就好像真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把耶律阿保机和李靖的谋划看的清清楚楚,听的清清楚楚,也许这是陛下洪福齐天,才让上苍保佑,让我有了这样的能力吧。”
“神了,这当真是神了,陛下当真是有上苍护佑啊!”李存孝敬畏的目光又转向陶商,对杨业的解释已坚信不疑。
没办法,他也找不到其他合理的解释,只能相信,杨业有这样的能力,全是拜陶商的洪福所赐。
“这七子天赋,当真是神奇,杨业啊杨业,你可真是一员性价比奇高的福将啊,哈哈——”
陶商心中却在狂喜,目光悄然瞟了一眼,站在杨业身后,他的二子杨延定。
当日军议之时,杨业突然跑进大帐来,一本正经的跟他说,看到了耶律阿保机要派李靖奇袭粮营。
和李存孝等大将一样,陶商第一时间也误以为,这是杨业出现了幻觉幻听,在胡说八道。
但他旋即就想起,杨业可是有着七子天赋之人,既然能突然爆发出神力,还有引水之能,那么现在触发出了千里眼顺风耳的能力,又有什么不可能。
于是陶商便问杨业,是否他的儿子也在帐外,杨业则回答,他的次子杨延定,确实就在帐外候着。
陶商便更加确信,这必是杨业七子天赋中的次子之力爆发。
所以,当所有人都以为杨业疯了之时,陶商却力排众议,决定率军秘密回往箕陵,准备给奇袭的李靖,再一次迎头痛击。
事实证明,陶商的判断无误,杨业确有千里眼顺风耳,耶律阿保机确实派李靖向他发动了奇袭。
微微一扬,掠起一丝冷笑,陶商的鹰目中,杀机狂燃而起。
手中青龙刀徐徐举起,向着粮营一指,陶商向杨业下令道:“杨业,朕现在就命你全权指挥五万大军,给朕再次羞辱李靖,杀到他片甲不留!”
“臣得令!”
杨业热血狂燃,慨然领命,手中大枪一指,大喝道:“天子有令,杀尽辽狗!”
“杀尽辽狗——”
“杀尽辽狗——”
四周的粮船上,现身的魏军将士,振臂狂呼,杀声震天动地,盖过了营外敌军的杀声。
“大魏将士们,随我杀上粮营去。”杨业大吼一声,纵马踏下甲板,向着粮营腹地杀去。
那一艘艘的粮营船上,成千上万的魏军将士们,尽皆踏下战船,挟着山崩地裂之势,漫卷如潮水般,向着破营而入的辽军扑去。
魏军伏兵发动,五万将士从水上杀上岸来,越过空营,向着粮仓区杀去。
因为,陶商早已算定,李靖破营而入后,第一件事自然是直奔粮仓区,放火烧粮,陶商就要让杨业在那里,痛歼敌寇。
陶商则立于甲板之上,凝目远望,欣赏这场破袭之战。
“没想到,陛下麾下竟有杨将军这等神将,当真是不可思议啊。”身后,传来一个女子轻柔惊叹的声音。
三国之无限召唤 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我要证明自己
陶商回过头来,目光望向了那名容颜绝色,身材丰满的女子。
是杨玉环。
今日一战,除了杨业之外,陶商破例把杨玉环也一并带到了箕陵城,至于为什么把她带到这里,陶商可并非是为了听她的赞美敬叹,而是另有用处。
面对杨玉不的恭维,陶商却诡秘一笑,意味深长的说道:“不可思议之事还在后头,玉环,你慢慢看吧。”
杨玉环眉色间愈加好奇,心中按下疑心,随着陶商的目光,向着战场方向望去。
大营。
五万魏军将士,此刻已从水上杀上,扑向了粮仓区所在。
李靖却毫无觉察。
他率军撞破营墙,率铁骑一涌而出,一路杀向魏营腹地。
沿营一线守备的魏军士卒,却是一触即溃。
李靖并没有疑心,他有奇袭天赋在身,只要发动奇袭,被攻击的敌人必定精神土崩瓦解,故魏军的崩溃也在他意料之中。
跟随在后的高长恭,还有那三万辽军铁骑,却无不是狂喜。
当他们看到,魏军不堪一击,营帐中的士卒都不及出营迎战时,他们就知道,他们的奇袭之策成功了。
剩下的,就是一顿杀戮之后,直奔粮区所在,一把火烧尽魏国的粮草。
“魏军果然没有半点防备,李将军当真乃神人也!”高长恭兴奋又惊喜,激动的目光看向了李靖。
李靖自信一笑,剑指魏营腹地,豪然道:“今日一战,就是你我扬名之时,高将军,随我前去一把火烧了陶贼的粮草。”
“好,烧了陶贼的粮草!”高长恭愈加狂烈,纵马舞枪狂杀而上。
转眼间,他们就打穿了魏军腹地,杀到了粮区所在,数百座圆顶粮仓尽收眼底。
“快,点起火来,给我放火烧粮!”高长恭迫不及待的叫道。
那些辽军骑士们,便开始点起火把,准备烧粮。
李靖环扫着空空如也,看不到半个魏卒影子的粮区,眉宇间却掠起一丝疑心,心念一生,立时拔剑朝着一只粮袋刺去。
哗拉拉——
口袋一破,里边的东西就漏了出来。
李靖定睛一看,陡然间神色骇变
从那里边漏出来的,并非是白花花的粮米,竟是黄黄的沙土。
李靖心头一震,急是连出几剑,接连刺破了数只口袋,里边漏出来的,无一例外全都是沙子。
“粮袋之中,竟然装的都是沙子,莫非陶贼知道我要来烧粮,事先把粮草都换成了沙子不成?”
蓦然间,李靖神色惊变,陡然间省悟,大叫道:“我们中计了,陶贼早有准备,快撤退,速速撤退!”
听得李靖惊慌的大叫声,高长恭和一众辽军,个个茫然不解,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就算他们反应过来,为时也晚。
“杀辽狗——”
“杀辽狗——”
震天的杀声,陡然间在耳边响起,脚下的地面开始剧烈震动,转眼间达到天崩地裂之势。
李靖本就震惊的面孔,陡然间僵硬如冰,目光四下一望,惊见无数的魏军,如神兵天降一般,从西面黑暗中杀出,铺天盖地的涌杀而来。
魏军伏兵!
晴天霹雳,当空轰落。
李靖骇然变色,高长恭骇然变色,万千辽军士卒无不为之震恐变色,顷刻间陷入了惶恐之中。
“魏军竟然有伏兵,怎么可能,莫不成陶贼当真识破了我的奇袭之主,这怎么可能,我走西面沙漠之路,那么隐秘,陶贼怎么可能知道,难道他长了千里眼顺风耳不成?”
李靖整个人凝固在了原地,错愕无语,一张脸都惊到了扭曲变形。
“陶贼怎么可能识破我们的计策,我想不通,我想不通啊?”高长恭敬也惊异的叫道,神色中已尽是困惑。
三万辽军骑兵,瞬间陷放了恐慌之中,原抱着立功之心而来的他们,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陷入魏军的伏兵圈中。
李靖还是第一个反应过来,大叫道:“快撤兵,趁着魏军没有围上来,撤退!”
大叫声中,李靖拨马转身,身着北面逃去。
高长恭敬等诸将也纷纷撤退,三万余名辽军士卒,如溃巢穴的蝼蚁般,纷纷抱头退倒,你推我挤的想要逃出魏营。
可惜,为时太晚。
辽军的骑兵冲势太快,前军刚冲到粮区,后军有大半截还在粮营之外,还不知里边发生了什么,这么仓促一撤,后边的要往前,前边的要后退,立时撞挤在了一起。
就在辽人彼此拥挤之时,杨业已统领着五万兵马,如潮水般杀至,辗向混乱的敌军。
杀声四起,血雾横飞。
顷刻间,鲜血便覆盖了粮营上来,拥挤的辽军骑兵,在失去了机动性的情况下,被魏军的步骑肆意辗杀,转眼被杀眼人仰马翻,血流成河。
杨业更是亲率五千铁骑,长驱直入,如尖刀般将敌军拦腰辗断。
三万辽军首尾不得相顾,李靖的奇袭天赋又被杨业的破袭天赋克制,辽军转眼便陷入崩溃之势,各自为战。
整座粮仓,此时此刻,变成了戮宰场,而原本凶悍的辽军铁骑,此刻却变成了待宰的羔羊。
“该死,我们的去路被封,只怕今日难以突围,高将军,我李靖连累你了。”面对重重魏军的围杀,李靖已有些失去了信心。
高长恭却深吸一口气,冷哼道:“李将军莫说丧气话,今日这一战,咱们还没有败!”
李靖一怔,正想说什么时,高长恭策马舞枪,率领着数百精锐铁骑,向着正面的魏军围兵撞去。
高长恭一路冲在最前,那俊朗的脸上,始终昂扬着一丝傲意,仿佛将万千魏军视为无物。
冲出十余步,他变戏法似的掏出一副狰狞的面具,迅速的戴在了自己的脸上,口中大叫道:“大辽的勇士们,随我高长恭杀出一条血路。”
“想突围么,作梦!”
杨业却冷哼一声,手中大枪一指,厉喝道:“给我放箭,不得放一名辽狗突围!”
令下,左右七千余名弓弩手,即刻弯弓搭箭,准备向冲涌而来的敌骑乱箭狂射。
此刻,东方已然发白,晨光初升,照亮了敌我双方,也照亮了高长恭那张戴着面具的脸。
当魏军弓弩手们,看到那张狰狞的面具之脸时,内心中仿佛闯入了一只魔鬼,陡然间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刻下了深深的恐惧伤痕。
惊慌,失措,畏惧,退缩……
数不清的负面情绪,瞬间就扰乱了他们的精神,竟是扰乱到他们惊恐失神,连开弦放箭的勇气都失去。
杨业神色一变,急喝道:“你们都耳聋了吗,还不快给我放箭!”
杨业的威喝声,却全无效果,数千弓弩手完全被高长恭的面具吓到,精神错乱,根本就听不进杨业的喝骂。
魔面天赋,触发!
不知虚实的杨业,无奈之下,只得下令步卒列阵,准备以死迎战敌骑的拼死一击。
可惜,那数万原本意志如铁,紧握刀枪的精锐步卒,跟着也看到了高长恭的狰狞面具,在魔面天赋的作用上下,心中立时被恐惧包裹,慌到手脚发软,连连后退起来。
“怎么回事,我的将士们,怎么都像是中了邪一样?”
杨业惊愕无比,他怎么也想不通,天下最精锐的大魏步卒,怎以会突然间变的胆怯起来,如同着了魔一般的陷入了恐惧之中。
前方处,高长恭已冲至十步之外。
他已清楚的看到魏军那一张张惊慌的脸,看到了他他们步步后退,精神接近崩溃的样子。
“哼,我高长恭终于等到了一展身的时候了,我要向大辽可汗证明我的价值!”
那张面具之下,高长恭的嘴角掠起一丝志在必得的冷笑,抖擞精神,纵马势不可挡的杀向了惊慌的魏军。
三国之无限召唤 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迷 歌
杨业怒从心起,口中大喝道:“都给我站住,谁敢再退半步,杀!”
他凌厉的喝斥声,回荡在天空中,震到的魏军士卒们的耳膜嗡嗡作响,数万士卒身心震动,似乎情绪有所缓解。
他们没有再后退,但精神却愈加恐慌,手脚在发抖,慌到连手中的兵器都快握不住。
“糟糕,怎么将士们的精神,突然间变的这么恐慌,如何能挡得住辽狗一冲……”杨业眉头深凝,暗暗咬牙。
敌骑来势太快,尽管形势不利,他却没有思考的机会,只能咬牙拼死一挡。
前方处,高长恭如疾风般狂冲杀至,手中大枪直接魏军,威势雄壮,口中厉叫道:“大辽的儿郎们,随我打穿魏阵,杀出一条血路来。”
“杀出一条血路——”
“杀出一条血路——”
辽军骑士们发出垂死挣扎般的怒吼,他们仿佛是看到了希望,兽吼震天,狂冲向前。
下一个瞬间,辽军铁骑挟着天崩地裂之势,狠狠的一头撞向魏军。
刹那间,破碎声,断折声,粉碎声,还有士卒惨叫声冲天而起,数不清的血肉之躯,顷刻间被辗为肉泥,鲜血四溅而起,笼罩了天空。
这一冲,若是换成正常情况下,魏军必可决死挡下,天下间再强的铁骑,也休想突破他们的防御阵型。
现在,他们的精神却在魔面的作用之下,精神惶恐,斗志大削,在辽军的一冲之下,竟是难以抵挡,立时被破出一道缺口。
高长恭第一个破阵而过,枪锋四射,银光流转,将数不清的魏卒刺倒于马下。
有他开路在前,后边的辽军铁骑汹涌而入,将魏阵的缺口越撕越大,转眼间便如堤坝崩决,一泄千里。
“这个高长恭,当真是了不得,他竟然真的把魏阵给冲开了!”
看着狂冲在前,势不可挡的高长恭,李靖是狂喜万分,重新又看到了希望,急是催动士卒从缺口中涌入,向着北面拼命突围而去。
魏军勉强支撑了片刻,终于土崩瓦解,望风而溃。
天光已然大亮,栈桥处,高高在上的陶商,把这一幕看的是清清楚楚。
身边李存孝也看的清楚,眉头顿皱,沉声道:“陛下,杨将军快要抵挡不住辽狗的突围了,臣请出马,助他一臂之力。”
“没用的,那个高长恭有魔面邪力,可以扰乱我军士卒的精神意志,就算是你出马,也挽回不了败局的。”陶商却摇头道。
“那怎么办?难道我们就坐看着到手的大鱼,就这样溜走吗?”李存孝不甘心道。
陶商却冷笑道:“杨业已告诉朕,高长恭会参与此战,朕又岂会没有准备,就这么放他们溜走。”
李存孝一脸狐疑,还理解不了陶商话外玄音。
“杨小姐。”陶商的目光,却转向了身边的杨玉环,“朕听闻你极善歌舞,前日在燕京时,朕已见识到了你的舞姿,不知今日能否在让朕见识一下你的天籁之音?”
杨玉环丰盈的身躯微微一怔,明眸茫然,一时没反应过来。
“怎么,莫非杨小姐不想让朕听听你的歌喉吗?”陶商又笑道。
“陛下想听民女唱……唱歌?”杨玉环这才反应过来,又怕自己听错了,便又问了一遍。
陶商笑着点点头。
杨玉环那国色天香的脸蛋上,顿时涌起了深深的惊异,显然是没有料到,在这样一个两军交战的生死时刻,眼前这位天子,竟是突然间起了兴致,想要听她唱歌。
这也太离谱了吧……
就连李存孝也是吃了一惊,惊异的目光看向陶商,一脸的迷茫不解。
“事不宜迟,杨小姐就赶快一展歌喉吧,若不然,辽军就要跑了。”陶商催促道。
“那……那民女就献丑了。”杨玉环这才反应过来,心中虽然不解,但天子有此雅兴,她又怎敢不从。
当下杨玉环便按定了狐疑,站在船边上,望着血雨腥风的大营,清了清嗓子,沉顿片刻后,朱唇轻启,轻轻的唱了起来。
天籁之音,顿时萦绕在了陶商耳边。
那声音,时而如泉水般清纯干净,时而又如莺歌燕语般靡靡,丝丝缕缕,如泣如诉,似媚似笑,就如一双无形的小手,瞬间抓住了陶商的心,听的他一时失神。
陶商听得出来,杨玉环所唱之歌,正是流传千古的《长恨歌》。
那迷人心神的歌声,飘然远去,飘向了正在厮杀的两军将士。
魏军士卒正处劣势,精神极度紧张,又岂会在意这突然间传来的歌声,根本就没有人去关注。
辽军却不同了。
那丝丝缕缕的歌声,无声无息的钻入了他们的耳中,侵入了他们的大脑。
时而宛转,时而凄凉的歌声,如同一支无形的画笔,瞬间在他们的脑海中,勾勒出了一副妻儿别离的伤感画面。
那画面,让他们想起了远在草原上的妻子,想起了他们的家,想起了离别时的悲伤不舍。
他们原本如野兽般疯狂的挣扎之心,转眼间,被那一幕幕凄凉的画面给浇灭,他们的意志在迅速的崩溃,他们的信心在飞速的瓦解。
片刻后,他们的精神就崩溃了。
接着,原本还抱着必死决心,跟着高长恭埋头向北狂冲的辽军骑兵们,立时乱了阵形,开始四面八方,如无头苍蝇一般逃窜乱撞起来。
辽军的冲击阵形,土崩瓦解。
形势,转眼急转直下,迅速的向着魏军有利的方向倾斜。
魏军虽然被高长恭的魔面天赋困扰,但好歹也只是战斗意志低少,导致战斗力也跟着大幅度削弱,才会被辽军突破。
而辽军的精神意志,则是直接崩溃,厌战的情绪使他们完全放弃了抵抗,只顾全无章法,各顾各的四散而逃。
一支斗志低落之军,跟一支精神崩溃,连战都不想战的军队相比,谁强谁弱,一目了然。
杨业就懵了。
就在前一刻钟,他的情绪还处于悲愤之中,不知自己的士气为何斗志大挫,只能睁睁的看着辽军突破他的防线,全军破围而去。
下一秒钟,他却惊奇的发现,原本斗志如狂的辽军,竟然直接就崩溃了,抱头鼠窜,四散而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