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无限召唤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堂燕归来
房中守护的众文武们,眼看曹操醒来,所有人都暗松了一口气。
清醒过来的曹操,带着伤躯强撑起来,询问诸将和各营兵马如何。
程昱苦着一张脸,将战损情况,默默的道了出来。
诸军纷纷溃散,各自逃命而去,除张绣于禁被围之军外,突袭陶营的兵马损失大半,大营攻防战中,又损了几千兵马,从前线溃下来的兵马,不到四千余众。
加上夏侯渊所部,再加上南阳、洛阳一带的驻守,曹操手下现在满打满算,也只能拼凑出一万五千人的兵马。
幸运的是,许褚、乐进、李典等诸将,虽各自负伤,但好歹都活着逃了回来。
“孤用兵多年,却被陶商一个黄口小儿,败到这般地步……”曹操摇头苦叹一声。
堂中众人也皆默默不语,无不唉声叹气。
程昱也叹了一声,宽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司空千万要放宽心,莫要太过忧虑伤神,为今之计,当撤还许都,重整旗鼓,再做打算才是。”“
程昱这么一说,其余众人也纷纷附合,请曹操以身体为重,先退往许都养好病再战。一开口,其余谋士们也纷纷的劝说,理由当然主要是曹操身上有伤。
曹操也是无可奈何,眼下身体不适,军心丧尽,他也不敢再跟陶商正面对抗,也只有选择退兵回许都。
当曹操郁闷的退往许都时,陶商已经挟着大胜的余威,无数的战利品,还往了陈留围营。
在那里,还有张绣一支残兵,还在坚守陈留,他必须攻下此城,彻底解除后患后,才能移师南下,直取许都。
是日,陶商前脚才入围营大帐,樊哙后脚就兴冲冲的赶到,大声嚷嚷道:“主公,老樊我俘虏了两个有身份的人,一个是曹操的侄子曹安民,一个是张绣的婶婶邹氏,你一定要给我记大功啊。”
三国之无限召唤 第二百三十五章 婶 婶
曹安民?
陶商记得这个人的名字。
他记得,历史上这个小子,应该在张绣之叛中,和典韦一样,皆被西凉叛军所杀才对。
至于张绣之叛的导火索,便是这个邹氏,被曹安民献给了曹操,惹恼了张绣,一怒之下才发动了叛乱。
只是因为陶商改变了历史,使曹操在张绣之叛后,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急急忙忙的就赶回了许都。
或许,也正是因此,张绣没有叛乱,典韦没有死,曹操的长子曹昂也没有死,就连这个曹安民,这时也活了下来。
可惜,这小子不走运,落到了陶商手里。
“传他们进来见我吧。”陶商一挥手道。
片刻后,帐帘被掀起,一男一女被带入了帐中。
作为一个男人,陶商的目光,自然是第一时间,就落在了那妇人的身上。
那是一个三十出头的美妇人,相貌美极,身资窈窕却不失丰满,容貌娇媚中又含着几分成熟韵味。
纵使陶商身边不乏佳人,甚至是貂蝉这样的天下第一美人,但眼前这美妇,还是让他看的心头怦然一动。
这美妇虽一身成熟韵味,但气质却腼腆的紧,神色间还有几分窘促,向着陶商盈盈一福,低低道了一声,“妾身邹氏,拜见陶州牧。”
这一声,酥酥软软的,如一双轻柔的小手,在帐中所有男人的心里,都轻轻的挠了一挠,纵然是樊哙这样的大老粗,身子也跟着一颤。
“这邹氏,样子虽算不上最美,却天生狐媚勾人,怪不得历史上的曹操,被她勾的昏了头,连宝贝儿子和大将典韦也葬送了去……”
心中感慨之时,陶商手一摆,“邹夫人免礼吧。”
邹氏这才敢直起身子,站在那里,小心翼翼的呼吸,不敢多说一句话,更不敢抬头看陶商。
陶商却高坐于上,兴之所致,多看了她几眼。
邹氏自然感觉得到,那个年轻的胜利者,正在盯着自己看。
她更隐约感觉到,陶商那般锐利的目光,仿佛可以穿透一切,看透自己的身体。
灼热的目光下,邹氏脸畔红晕如潮水般泛滥,心头狂跳不休,几乎要从心腔里跳出来一般。
慌羞之下,邹氏暗暗深吸几口气,勉强的镇住心神,以掩饰内心的尴尬与紧张。
陶商目光始终不离邹氏,却是笑道:“我又不是吃人的老虎,邹夫人见到我,何必这么慌张害怕。”
“没……妾身没有害怕……”邹氏被陶商看穿了心思,吱吱唔唔不敢回应。
陶商又是一笑,收敛了肆意的目光,拂手道:“不怕就好,来人啊,给邹夫人看座。”,
左右搬来蒲团,邹氏狐媚窘羞的脸上,浮现出几分受宠若惊之色,仿佛不敢相信,陶商竟然这般礼待于自己。
“妾身……妾身多谢州牧。”邹氏又是盈盈一福,方自轻柔的跪坐下来。
陶商的目光,又转向了灰头土脸的曹安民身上,问道:“邹夫人,听说你被俘的时候,是跟这个曹安民在一起,我很好奇,你不是张绣的婶婶吗,为什么会跟曹安民在一起,又怎么会出现在曹操的大营中?”
“妾身……妾身……”
邹氏脸畔又是一红,似有几分难为情,想要道出实情,悄悄看了曹安民一眼,却又不敢出口。
陶商瞟了曹安民一眼,却见这厮正在暗暗向邹氏瞪眼,似是在警告邹氏,不得说实话。
邹氏显然是迫于曹安民的眼神威胁,迟迟不敢开口。
身为俘虏,在老子的地盘上,在老子的面前,还敢威胁人,你是自讨苦吃。
陶商眉头一皱,年轻的脸上顿现怒色,腾的站了起来,大步走下阶来,喝道:“来人啊,把这个曹安民给我按住,再拿军棍来。”
樊哙大步上前,如按小鸡一般,瞬间将曹安民摁倒在了地上。
左右亲兵则将一根军棍奉上,陶商抄在了手里,高高的扬起,作势就要亲自揍曹安民。
“你要干什么,我乃曹安民,曹司空是我的叔父,你敢对我动粗,我叔父绝对饶不过了你……”惊恐的曹安民,拼命的挣扎,口中歇厮底里的大嚎。
陶商却冷哼道:“你的两个叔叔已经死在我手里,连曹仁这个你们曹家第一大将,都已落到了我手里,我还不敢打你个曹家的纨绔子弟不成!”
不屑的厉喝声中,陶商毫不迟疑,狠狠的就抡了下去。
砰!
一声闷的重击,疼得曹安民是浑身抽动,沙哑的惨叫起来。
砰砰砰!
陶商是毫不手软,一棍接一棍的抽击而出,片刻间便将曹安民抽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淋。
“陶贼……你这样羞辱我……我叔父不会放过你……不会……啊……”
初始几棍子下去,曹安民还能这嚎陶大骂,几十棍子下去后,就被抽到死去活来,连喊痛的力气都没有,更别提骂人。
最后一棍子抽过,陶商把那血淋淋的棍子一扔,拍拍手,一脸畅快的走回上座。
“嘀……系统扫描,宿主对曹安民实施残暴,获得残暴点7,宿主现有残暴点7。”脑海响起了系统精灵的提示音。
这个月陶商还是首次获得残暴点,本月首笔买卖,就拿这个姓曹的开张了,也算他倒霉,正撞到了陶商的枪口上。
这一顿枪子下去,曹安民被抽到死去活来,趴在地上虚弱的喘息,哪里还有闲情和力气来警告邹氏。
陶商理了理清袖,自饮了一杯酒解乏,方才向邹氏淡淡道:“邹夫人,现在已经没有敢威胁你了,你可以回答我刚才的力气了了吧。”
此刻的邹氏,已经完全被吓懵了。
她万万没有想到,陶州身为主公,身为一方诸侯,竟然这么有失“体统”,竟然会亲自抄起家伙,去揍一个俘虏。
而且,还那么残暴,把个曹安民打的是皮开肉绽,差点就直接给打开。
“这个年轻的诸侯,行为也太古怪,太暴力了吧……”
这就是邹氏心中,对陶商的深刻印象。
只了陶商的问话后,邹氏方才恍然大悟,知道陶商原来是看出自己畏惧曹安民,不敢说出实情,方才帮她出头,教训曹安民的。
明白了陶商的心意后,邹氏对陶商的印象,顿时转变了许多,畏惧与惊奇之外,又悄悄的添了几分感激。
“妾身本是身在许都,可这个曹安民却闯入妾身家中,把妾身强行带到前线,逼着妾身去服侍那曹操,还威胁说妾身如果不顺从,曹操就会杀了妾身的侄儿张绣,妾身不得已,才只得委曲求全……”
说到这里,邹氏眼中已泛起了酸楚委屈的泪光。
拭了拭眼角泪渍,她接着道:“妾身本已在曹操的大帐中,等着服侍曹操,谁想他却被州牧你大败而逃,这个曹安民奉了曹操之命,想要把妾身再强行带走,谁想到半路却遇上了这个樊将军,后面的事,州牧想必都已知道,也就不用妾身说了。”
果然如此。
酒香难藏深巷,曹操终究还是觊觎着邹氏的美貌,哪怕是历史已经改变,还是派了曹安民去强抢了张绣这位绝色的婶婶。
只可惜,曹操大概作梦也料不到,他这到手的艳福,却被自己给破坏了。
也不知曹操若中知道,原本应该属于他的邹氏,落在了自己手里,又会是怎样一种气急败坏的表情。
至于这个曹安民,果然还跟历史上一样,都只是曹操的皮条客而已。
“来人啊,把这个曹安民给我拖下去,送进猪笼里去,别忘了每个月都要提醒我,先从揍他开始。”陶商挥手厉声一喝。
左右亲军一拥而上,将伤痕累累的曹安民,无情的拖走。
“陶贼……邹贱人……我叔父是不会……放过你们的……不会……”
曹安民奄奄一息的骂声,很快就消失在了帐外。
看着曹安民这副惨状,邹氏心中也长出了一口冤气,悄悄看向陶商的眼神中,不免又添了几分感激的意味在内。
陶商目光又转向了她,淡淡道:“邹夫人,眼下你的侄子张绣,就在陈留城中,只消我一声下令,就能连人带城,夷为平地,我就问你一句,你想不想让他活?”
邹氏吃了一惊,顿时花容生惧,忙是站起身来,向着陶商再度下拜,颤声道:“请陶州牧大发慈悲,饶绣儿一命吧,妾身愿做牛做马,报答州牧。”
“既然你想救张绣的命,你就得帮我一个忙才行。”
陶商意味深长的一笑,说着又起身上前,亲手将邹氏的手臂扶住,轻轻用力,便将她丰腴的身儿扶了起来。
手掌触到邹氏臂儿的瞬间,她身儿微微一颤,脸畔竟悄生了几许少女般的娇羞红晕。
那般娇羞的神韵,如含苞待放的花蕾一般,竟不像是一个已嫁过人,被开垦过的妇人所有,而像是一个完全没有经历过男女之事的少女才有。
“不知……不知州牧……要妾身帮什么忙?”邹氏暗吸了一口气,强行抑下羞慌,偏开头低低道。
“跟我走吧,去了你就会知道。”陶商一笑,松开了她的手,大步流星的扬长出帐。
邹氏茫然愣怔了一下,方才从恍惚中清醒,抚了抚发烫的脸蛋,深吸过一口气,却才怯生生的跟了出去。
三国之无限召唤 第二百三十六章 他真的待你不薄吗?
残阳如血。
冷艳赤红的残阳余晖,洒在张绣的身上,映衬得他一身落寞。
他扶枪立于陈留南门城楼,眉头深皱,远望着不远处,陶军铁桶般的围营,神色越来越凝重,失望也越来越明显。
距离当日的失败,已经过去了五天。
当晚,他的突围被陶商识破,在霍去病的铁蹄辗压之下,五千兵马损失过半,就连于禁也死于霍去病枪下。
突围不成的张绣,只得率残兵败将退往陈留城,继续困守孤城。
五天的时间里,陶商加强了对陈留的围困,彻底把这座城与外界隔绝,令张绣没有办法得知曹操的消息。
张绣也猜得出来,外面发生了什么。
曹操的计策失误,必定也遭受了陶商的重击,再度惨败。
曹操本来就兵少,再遭一次惨败,恐怕自保都成问题,更别提再次来救他出城了。
他隐隐已猜测到,曹操已经放弃了他,率军退往了许都。
纵使如此,张绣心里边还抱着残存的希望,希望曹操能再出奇策,把他从陶商的重围中解救出来。
时间一点点过去,张绣残存的念想,却在寸寸瓦解一空。
每日立于城头观察,张绣岂能看不出来,四面围营的陶军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到现在已达到三万之众。
陶商敢以如此多的兵马围城,原因必然只有一个:
曹操已退往许都,彻底放弃陈留,陶商失去了南面的威胁,才敢把全军都用来围困他这座孤城。
“贾诩啊贾诩,你可是害苦了我啊,你当初说曹操是当世雄主,将来必得天下,我才听你的劝投降他,当世雄主,会被区区一个陶商,打成这个样子吗?”
张绣仰天长叹,懊悔不已,绝望的念头在心中滋生。
绝望之外,张绣却又很困惑。
以陶商现有的兵力,十倍于己,只消一声下令,转眼间就能将陈留城夷为平地。
却为何,陶商围城多日,迟迟不发动进攻。
陶商围而不攻,这让张绣越发的困惑。
“陶商,你到底想干什么,为什么不立刻进攻,给我来一个痛快。”张绣暗暗咬牙,心中竟有点“早死早超生”的念头。
正当张绣神思之际,对面的陶军大营中,忽然发现了异动。
尘雾扬起,但见一队陶军骑兵向着城门方向奔驰而来。
“全军准备迎敌。”张神思收敛,立刻警觉起来。
早在韦乡一役中,张绣的嫡系西凉兵,已经全军覆没,他现在所统领的这几千兵马,不过是于禁的部众。
正常情况下,这些人是不会完全听从他的号令,但眼下于禁已死,众兵无首,张绣到底是他们名义上的长官,虽然不情愿,但在此困境之下,他们也只能听从张绣号令。
于是,上千名曹卒们,只得慢慢吞吞的握紧了刀枪,举起了弓弩,勉强的摆出了一副迎敌之势。
片刻后,那一队人马驰近,看清来敌的虚实之后,张绣暗暗的松了一口气。
前来之军,并非陶军大队人马,不过百余骑而已。
但让张绣紧张不安的是,他在来军中,看到了陶商的存在。
陶商单骑出城数步,高声道:“张伯耀,陶商在此,你可敢出城一会。”
张绣心中狐疑,犹豫了半晌,不知陶商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最终还是决定出城一见。
城门开,吊桥缓缓放下,片刻后,张绣手提银枪,单骑出城。
“张伯耀,我对你这个西凉猛将,早有所闻,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陶商淡淡则笑,仿佛在跟一个神交已久的朋友说话。
张绣心头微微一震,却极不是滋味。
韦乡一役,他原以为可以击败陶商的骑兵,为曹操立下汗马功劳,在曹营中站稳脚根,却不想反被陶商大败,嫡系的骑兵全军覆没。
那时的他,方才深深的体会到,陶商这个原本只在传闻中的徐州异数,有多么的了得。
几天前,曹操的计策失败,他亲自被陶商阻路,又被陶商三言两语的离间计,挑动于禁跟他自相殊残杀,他更是深深的惊惧于陶商的手段。
西凉人向来只崇拜强者,而陶商的强者风范,足以令张绣心生敬意。
“什么名不虚传,韦乡一战,我的西凉骑兵被陶州牧的大将全灭,张某才是真的见识了陶州牧的名不虚传。”张绣苦笑一声,自嘲道。
陶商却一笑,“刘备、吕布、袁术,还有你的新主曹操,都曾见在我的手下,张伯耀你败给我,没什么好惭愧的。”
陶商毫不掩饰着自信,那言语仿佛在说,你张绣输给我是再正常不过。
“这个陶商智计无双,这份气度,这份自信,当真是我生平所未见,纵然是董卓也不及,甚至压过了曹司空,难怪曹司空会屡屡败在他手底下……”
面对陶商的自信,张绣心中暗暗的惊叹。
心中虽有忌惮,张绣到底也是西凉猛将,有着西凉男儿的血性,又岂会被陶商的气量所吓倒。
他当即收敛心神,剑眉一挑,傲然一笑,“陶州牧有枭霸气度,着实不凡,只是我张绣也不是被吓大的,陶州牧什么时候进攻,尽管放马过来就是,张某就跟你决一死战。”
面对张绣的慷慨,陶商却忽然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嘲笑的意味。
士可杀,不可辱,张绣眼见陶商有嘲讽他的意味,不由脸色一沉,“陶州牧,你也休要太过得意,我张绣虽只余下一众残兵败将,但你想攻下陈留,也绝非那么容易,我就算是战死,也必令你付出惨重代价!”
陶商收敛了笑容,刀削似的脸上,讽刺之色依旧,冷冷道:“我并非笑你的勇猛,我只是在笑曹操已将你抛弃于孤城,南逃往了许都,你却一心还要为曹操战死,这般愚不可及,实在是好笑。”
陶商的话中,隐隐已透露出了招降的意味。
张绣乃西凉宿将,善统骑兵,陶商麾下正缺骑将,若召他归降,自然是再好不过。
况且前番韦乡一战,他俘虏了千余西凉骑兵,这些人都是善骑射之士,若能召得张绣归降,便可轻易收取这一千西凉人的心,利用现有马匹,转眼间就能再武将出一支千余人的骑兵。
好处这么多,所以陶商才放着陈留不攻,亲自前来说降张绣。
张绣也不笨,岂听不出陶商言外之意,脸上怒容稍敛,却又一声轻叹,“张某新降曹司空未久,司空待我不薄,我自当以死效忠,有什么好笑的。”
叹过一声,张绣缓缓道:“曹丞相待我不薄,张某为他死战,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陶商却笑了一笑,淡淡道:“你孤军坚守陈留已久,直到曹操弃你而逃,这是他负你,不是你负他,你已尽了自己的职,就算你归降于我,谁人敢说你不忠?”
张绣沉默不语。
陶商知他已被说动心,便道:“我也不妨跟你明说,我麾下缺乏骑将,正是看中你统率骑兵的能力,所以才想收降于你,你在曹操麾下,不得重用,归顺于我,我却能令你独挡一面,正所谓良臣择木而栖,这个道理,你应该不会不明白吧。”
张绣身躯一震,仿佛心头被狠狠的触动,瞬间,眼眸之中闪过一丝犹疑。
陶商洞察人之心思,自看得出来,张绣已然被他得动摇。
张绣毕竟也是血肉之躯,古往今来,又有几分能做到视死如归,不惜性命。
何况,他本身也只是归降曹操未久,谈不上对曹操有多忠心。
张绣之所以迟迟难做决心,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实力,存有几分自恃,认为凭着几千兵马,也还能坚守住陈留几日。
或许,他还能等到曹操前来救他。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顾及到许都的婶婶,如果他降了陶商,只怕婶娘邹氏被曹操治罪。
而在他的身后,城头上,那些于禁的旧部们,则死死的盯着他,一双双的眼睛中,都燃烧着深深的怀疑。
沉吟许久,张绣暗叹了一声,拱手道:“陶州牧一番好意,张某着实感动,只是曹司空待张某不薄,我实不忍心背叛于他。”
“曹操真的是待你不薄吗,我看未必吧。”陶商冷笑一声,微微抬了抬手,向后面做出示意。
身后的百余骑,分出一条道路,又一骑上前来。
张绣顿时警觉起来,握紧了手中枪柄,剑眉也跟着一凝,敌意顿生。
但当他看清来者之时,却立时惊的目瞪口呆,颤声道:“婶……婶婶?你怎么会在这里?”
三国之无限召唤 第二百三十七章 再得猛士
策马前来者,正是张绣的婶婶邹氏。
“邹夫人,你就把你为什么会在这里的原因,如实告诉你的侄儿吧。”陶商淡淡道。
邹氏便幽幽一叹,将自己如何被曹安民强行带往前线,如何被逼着去伺候曹操,又如何在曹操兵败之后,被曹安民再次带走,半路却被陶商的大将俘获之事,如实的道了出来。
张绣听着听着,不觉已是脸色阴沉如铁,怒火渐生,拳头紧握得咔咔作响,眼眸中喷射着惊怒的烈焰。
“曹操,我张绣为你在前方卖命,你却想在后方玷污我的婶娘,可恨啊——”恼羞之下,张绣更是咬牙切齿。
邹氏说完了自己的遭遇,又劝道:“绣儿啊,当初你是受了贾诩的蒙骗,才会降了曹操,婶娘当初就提醒过你,这个毒士只知自保,根本就不会为你的前途设想,他现在被曹操重用,你却被曹操抛弃,就连婶娘也差点被曹操糟蹋,你醒醒吧,不要再为曹操卖命,陶州牧才是真正的明主。”
张绣咬牙欲碎,明显已被邹氏的话说动,却迟迟犹豫不决。
陶商知道,张绣还存有一丝担心,担心邹氏是被陶商所逼,才说出这番违心的话,万一他轻易听信,就这么降了陶商,将来不光会被天下人笑他不忠,还会被笑他愚蠢。
眼见张绣的犹豫不决,陶商也心生不悦,便冷冷道:“张伯耀,我忍到这里,已经是仁至义尽,该说的话都已说完,我给你一天时间考虑,若两日后你还不降,我就把陈留城夷为平地。”
说罢,陶商拨马转身,带着邹氏归往本阵。
“陶州牧,我已经按照你的吩咐做了,看绣儿那态度,我只怕他不相信我的话,还要继续顽固下去,可该如何是好?”邹氏忧心忡忡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