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拉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舞独魂灵
谢韫的天帝交征阴阳两断刀最后一代能斩太古神魔,纯钧也一样可以做到。
重生的纯钧,可以召唤混沌剑海。只是因为她是剑灵,无法自主修行剑道,无法开辟太古剑域。但是即便如此,纯钧也成了我魔道顶尖大杀器之一。
有纯钧相助,慕容元睿的困难会减少很多。
最关键的是,如果吕纯阳动用神剑极道追杀慕容,纯钧可以凭借混沌剑海来化解一部分杀机。
无疑是慕容元睿最强大的护身符。
“纯钧,穿越星河劫难重重,而等你到达太古神界之后,还会有无数生死危机等着你。即便这样,你也愿意去帮助慕容元睿对吗”我望着纯钧稚嫩的脸颊问道。
“是的,纯钧愿意不惜一切代价守护主母的安全。何况,纯钧的命本来就是道祖所赐。”
“你的命是你自己的,比起你们为魔道的付出,我这个魔道祖师亏欠你们的实在太多。”念及陨落的千千万魔道弟子,我心中一片哀伤。
“谢岚,魔道不是你一个人的魔道,是我们所有人的魔道。天堂在左,魔道向右,身为魔道弟子,至死不悔。”姜雪阳说道。
 
第五百六十八章 道祖家乡
笔趣阁 ,最快更新九龙拉棺最新章节!
离开东海之后,女帝带着我一路朝西飞去。
现在人间稳定,百废待兴,勤劳的人族已经开始渐渐的恢复从前的生活。
这种场景既令我感到欣慰,同时又为未来的天道之战感到忧虑。
一旦众生灭天失败,三界,道门,整个人间众生所有的努力都会化为乌有。
甚至整个人间界天道都可以舍弃,彻底摆脱命运的束缚后,天道无须再借助人间立足,因为整个宇宙都是他的。
道藏不曾记载魔道祖师的名讳,更加不曾提及他的出生地。
这并非是道藏可以隐瞒,而是三界真的无人知晓,甚至连他最信任的人,贪狼、破军两大护法天尊都不知道魔道祖师的身世之谜。
“女帝陛下,道祖为什么要隐瞒自己的出身来历”我问道。 “天道当初并不知到魔道祖师是命运之子,只把他的行事作风看做是七杀命格所致。一旦魔道祖师的身世来历暴露出来,天道就可以借此推演出魔道祖师真正的身份。
这样的话,魔道祖师一定会被天道彻底灭杀,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你了。” 女帝说的没错,一旦魔道祖师坐实了命运之子的身份,天道肯定会对他下死手。当时的天道还不牵扯那么多的因果浩劫,出手灭杀魔道祖师命运之力也拿他没有办法
。
“既然无人知道魔道祖师的身份来历,女帝陛下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事实上我也是最近才知道,还是拜你所赐。”
“我”
“若不是你把从前的六道琴弦赐予我,我也不会从六道轮回中察觉到魔道祖师的身世之谜。”
在后土娘娘身化六道轮回之前,六道众生的命运由伏羲大帝的凤凰琴所掌管。
伏羲死后,他所掌管的六道也随之陷入崩溃。为了挽救六道众生,重建人间秩序,后土娘娘发大宏愿身化六道轮回,以此完成了新旧更迭。
女帝得到六道琴弦后,在幽冥神殿闭关体悟。
通过新旧两个六道轮回的对比,女帝察觉到了一丝非常隐蔽的命运之力。
女帝顺着这丝命运之力继续追查,最后发现这丝命运之力随着七杀命格入世消失了。
七杀命格入世,魔道祖师降生。
毫无以为,命运之力最后消失的地方,就是魔道祖师的出生之地。
“那么命运之力在哪里消失的”我问道。
“湘南九疑山,魔道祖师的诞生和舜帝有关。”
女帝说,命运之子的降生,天地必有异象。
而要遮掩这种异象,就必须为命运之子选择一处不被天机察觉的隐蔽之地。
然而整个人间都瞒不过天道的神念探查,所以根本找不到这样的地方,连命运也无可奈何。
这也是为什么伏羲死后,一直没有新的命运之子诞生的原因。
后来,这个困境在舜帝死后被破解了。
九疑山一带本来是鱼米之乡,有一年九嶷山峰上那条河流被一条蛇妖堵死,再也没有一滴水流出。
依靠河水灌溉田园桩稼的百姓对蛇妖毫无办法,只能任田地荒废,背井离乡流浪乞讨到了舜帝的都城。
得知百姓受苦是因为蛇妖作祟之后,一心为民心系天下苍生的舜帝立刻带着宝剑去了九疑山。
一场大战之后,舜帝斩除了蛇妖,但是他自己也受了重伤。
舜帝有两位皇妃,听到消息后带上画师画的九嶷山地形象貌图赶往九嶷山,历经千山万水一路南下寻往舜帝斩妖的地方。
但历经之路有九座山都跟九嶷山的山形相似,令两妃无限困惑,直到舜帝归天终未得见。
两位皇妃伤心欲绝,她们痛哭时的眼泪擦在了身边的竹节上,如今那的竹子还能看到斑斑泪痕,于是人们叫它为泪竹。
舜死之后,命运察觉到九疑山大有玄机,就让命运之子在九疑山诞生。后来魔道祖师诞生时,天地异象果然被九疑山所遮蔽,便是天道也无从察觉。
九疑山在湖南宁远县境内,自古就是风景名胜。
山峰耸翠,巍峨壮丽,溶洞密布,绿水常流,自然风光十分秀丽,有万里江山朝九疑的美誉。
如今人间既定,九疑山上也有了游客。
我和女帝各自显化为普通人装扮,随着游客一起游览风景,踏遍九峰,最后终于确认魔道祖师诞生于舜帝峰下。
舜帝峰下有一叫做苍梧村的古旧村寨,建筑面貌还保持着浓郁古代人文气息。周边村寨皆被世俗同化,唯有这座村寨明显格格不入。
刚来到村口,我心中就升起了一股异样的感觉。
第五百六十九章 祠堂之谜
等待的时间里,我忍不住再次问女帝道祖的事。
“女帝陛下,道祖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要孤该怎么说呢,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他。”女帝想了想说道。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道祖,对幻魔玄关中的小蒹葭来说,道祖如师如父。
对流风天尊而言,道祖就是个风雅的道士。才会给她取了个极为风雅的名字,流风回雪。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日,缥缈兮若流风之回雪。
破军眼中的道祖,侠义无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因为他们最初相逢是在彩云城,血战魔兽七天七夜。
贪狼眼中的道祖,惊才艳绝,神秘诡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在妖族,亡魂,精怪眼中,道祖是他们的救世主。法传六道,教众生修行之法,让他们免于灾厄。
没有魔道祖师,不会有现在的妖族,也不会有现在亡魂修行。不会有青丘狐,不会有白无涯,不会有北冥秀,不会有书生封候的赫连逍遥……
五行随我任意游,四海众生皆有缘。漫道雄关真如铁,无名宫内尽善言。
念及道祖留下的丰功伟绩,我心中感慨万千。
虽然我的剑道造诣早已超越了道祖,但是他的人格魅力和法传六道的精神,却是我永远也比不上的。
“女帝陛下,在你眼中,道祖又是个什么样的人”我问道。
“在孤眼中,他当然是天下无双的君子。什么李白,宋玉,司马相如,通通比不上。一纸清白,万种心痕,休问我,剑法如何!”
女帝点评道祖,眉眼舒展,嘴角带着笑意。
从她的话语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伟岸高大而又不失风雅的男人行走在人间,用最奔放的剑法写下光耀万古的诗篇。
“看来,我这辈子是永远比不上他了。”我叹了口气说道。
“你不用和他比,因为你没有出生在那个年代。时事造就英雄,那时候的魔道弟子需要一个惊才艳绝,带领他们扬眉吐气立于天地间。”九幽女帝说道。
“现在呢”我问道。
“现在魔道需要一个让魔道万世不灭永存于世间的魔道祖师。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谢岚,你和他一样的伟大。”
从执掌魔道招魂幡的那一刻开始,我就知道我永远也不会像他那样伟大。一直以来,我都是追寻着他的脚步,沉重惶恐的带领着魔道弟子往前走下去。
有过不堪重负的时候,也有过意志动摇的时刻。
但是,最后我都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
因为我爱魔道,我愿意为可歌可泣的魔道弟子负尽我一生所有的勇气。
所幸,这一路行来,我不曾辜负他们。魔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最终跳出了命运棋盘,便是天道也莫奈何。
这里面有我的功劳,但是最大的功臣还是那些万世千红的魔道弟子。
魔道祖师足够伟大,可正是因为他太伟大,一个人在前面走的太远,便是破军和贪狼都无法跟上他的脚步。
而我则不一样,自今世魔道重出,我和他们一起成长,一起经历一场又一场的生死之战,跨越一个又一个的修行境界。
三千年前,魔道只有五大天尊,今天的魔道人才济济,皆可随我鏖战宇宙虚空。
就在我和女帝谈论道祖的时候,苍梧村中走出来四个人。 为首的是一名穿着青色长衫的老者,满头白发老态龙钟。拄着一根拐杖,步履蹒跚。左右跟着两位中年人相扶,一男一女,皆为农家打扮,看样子应该是夫妻。后面
跟着的是一位少女,年约十五六岁。
此时正值黄昏,暮色初上,炊烟袅袅,一派安宁。
我站在原地,望着他们走过来。
“早在很多年前,我就听说魔道出了个了不起的祖师,名字叫做谢岚。”老者走到我跟前望着我说道。
“鬼神冥冥,自思自量。”我念出谶语,正式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末法时代结束后,人间不再避讳鬼神之说。
玉皇大帝陨落的时候三界痛哭,紫微大帝陨落的时候群星黯然,这些人族都能感知的到。
魑魅魍魉,阴兵鬼将,诸神下界,群魔乱舞。
这些在末法时代不被承认的存在,现在都已经被人族所接受,甚至封神之战也成了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而在三界所有势力之中,魔道毫无疑问是最具有谈资的一个。
翻遍整个人间,魔道的战争最多。
空冥山,寒荒,关外,小白山,山海关,太阴山,贺兰山……
每一场血战,都牵动着人族的神经,我的名字更是传遍天下。
归墟一战,我剑荡归墟,灭杀阴司大军无数,灭杀地狱恶鬼无数。虽然人族不会知道这场战争的详情,但是他们却知道最后的结果。
阴司和女娲联军攻打魔道祖庭归墟,最后惨败而归。
在民间传说中,魔道祖师谢岚连天道都敢违逆,将来还要带着魔道弟子和老天爷作对。
人的名,树的影。
我以为我足够有名,甚至还是当今人族守护者谢韫的师父。但是,在我亮明身份之后,我没有从老者脸上看到半分神情波动。
两位中年人虽然有些吃惊,却没有太多的变现。只有那位少女,目光灼灼的盯着我看,显得有些激动。
“不知魔道祖师大驾光临苍梧村有何事”老者问道。
“这里是他的家乡,我来这里是为了拜访他的出生之地。”我说道。
“不知道魔道祖师口中所说的
第五百七十章 道祖其名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迈入祠堂,犹如进入一座玄关。
我转过头,看不到身后的石门,也看不到石门外的村民。
看到这我便明白,祠堂并非只是一座祠堂那么简单,这里尘封着一段记忆。一段属于少年道祖的记忆,我所看到的一切都是道祖那时的生活场景。
一棵刺槐遮住了大半个院子的天空,树下摆放着石锁,石制的兵器台。
道祖少年习武,后来在人间游历的时候才开始学道。因为武道只能强身健体,混乱时代邪魔滋生、怪力乱神,唯有学道才能保家卫国。
兵器台上摆着数把石剑,长短不等。最长的有四尺余,宽半尺,极为厚重,应该是双手重剑。短的长不盈尺,薄如蝉翼。
每一柄石剑的手柄位置都磨损的很严重,足见道祖当你学剑的时候有多刻苦,只是不知道是谁教他的剑法,也许是来自家传。
院子的另一面是座凉亭,周围载着梅兰竹菊。
亭子的石壁上挂着一幅字,不知是不是出自少年道祖的手笔,因为笔法太老辣。写的是:磨剑莫磨锥,磨锥光阴催。
这句诗的意思很好理解,劝诫人要心怀大志,不可为小事小利荒废光阴。
满园风景,只见花开,不见落叶。
这座祠堂留住了时光,只是没能留住当初住在这里的人。
望着少年道祖留下的生活痕迹,我心中无限感慨。
看遍院中风景,我走向正堂。
推门而进,首先看到的是一张神龛,神龛上面摆着的不是天地鬼神,而是两面灵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