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阴雄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指云笑天道1
徐盖说到这里,顿了一顿,拍了拍自己的大腿:"你看看我现在这样,当了四年的土财主,也不骑马,也不行军,早已经不复当年之勇,现在乐昌回到了我的身边,而我儿世绩也被你从江南接来,一家人得已团圆,就是我自己,也渐渐地在这天伦之乐里磨灭了斗志,虽然有时候静夜幽思,也想着起兵复仇,可是转念一想,也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
王世充微微一笑:"徐兄不必介怀,这不过是人之常情罢了,身处温柔乡中,享尽荣华富贵,人间极乐,夫复何求,若不是朝中风暴将至,天下有变,谁会昏了头想着造反之事呢."
徐盖的脸色一变,放下了手中的茶碗:"你说什么,朝中有变故"他这些年安心在这里当土财主,渐渐地当年的雄心壮志也不复存在,加上在此地乡下,平时里为了避嫌连本地的乡绅县令也很少结交,对州郡之事都不清楚,更不用说远在万里的大兴城中的变故了.
王世充正色道:"徐兄应该知道前太子杨勇被废,左仆射高熲被罢相,继而晋王杨广继位太子,然后秦王杨谅病死,蜀王杨秀因为胡作非为而被废为庶人,杨勇和杨秀这两方的大臣和将领们都遭遇了沉重的打击之事吧."
徐盖点了点头,他虽然消息闭塞,但这些天下皆知的大事还是知晓的:"这些不过是隋宫之中的夺位之争,历朝历代都有,杨坚现在已经打击了前太子一党,又把杨广扶上了东宫之位,在我看来,天下稳固,又何来风暴将至呢"
王世充的眼中碧芒一闪:"杨广夺位的全过程,我和越国公都深预其谋,深知此人心肠狠毒,又极会作戏.他是个非常追求享受的人.却为了在父皇母后面前讨欢心.而演戏十余年."
"现在在太子之位上也是小心谨慎,却借着监国的机会开始暗暗地布置自己的党羽,眼下他的四个兄弟里,杨勇和杨秀已经被废,只有一个汉王杨谅手握重兵,坐镇关东,而陛下的身体现在一天不如一天,又在独孤皇后死后贪恋女色.滥服春药,依我看归天也就是几年内的事."
"一旦陛下归天,杨广即位,势必首先要解决自己的弟弟汉王杨谅,有了杨勇和杨秀的先例,杨谅一定不会甘心束手就擒,必会起兵奋起一搏,若是这场战争无法迅速被平定的话,那天下就会大乱,各路豪强会趁势掌军.然后割据自立,你恢复陈国的平生夙愿.也就不再是梦想了."
徐盖听得眼中光芒连连闪动,听到最后,连忙问道:"此话当真吗隋朝的杨氏诸王子,竟然已经到了这种水火不容的地步从并州到青州的北齐故地一直归那.杨谅管辖,可是现在没有一点征调士兵,整军备战的迹象呀."
王世充摇了摇头:"现在还不到时候呢,陛下还在,无论是杨广还是杨谅,这时候都不会轻举妄动,陛下也需要他们两个互相牵制,以求一方不至于权力太大而架空自己,可是陛下在朝中对杨广也不是完全信任,这点从他这几年对越国公杨素明升暗降,架空其权力就可以看出,所以杨广现在行事很小心,只是他现在压得越狠,以后反弹就会越凶,我亲眼见识过他对付自己骨肉兄弟的手段,以后他一定会逼反杨谅的,到时候,你的机会就来了."
徐盖兴奋地站起身,来回地踱起步来,一边走一边不停地搓着手掌:"好,太好了,我要回江南,我要联络江南的故人们,一旦隋室内乱,我们就在江南起兵割据,恢复大陈,哈哈哈哈."
他走了两步,突然想到了些什么,看向王世充的眼神中寒光一闪:"王世充,你现在是隋朝的官唗,按你的说法当年帮了杨广不少忙,他若是登基为帝,你也是从龙之臣了,荣华富贵自不必待言,为何放着到手的权势不要,却来说服我这个反贼重新起事呢你能不能给我个合理的解释"
王世充微微一笑:"徐兄,我刚才说过,我一个小小的五品官为什么会得到越国公的如此重用呢,就是因为我的那些见不得人的阴谋手段,在隋室的夺宫之争中出力颇多,具体的事情就不和你多说了,你熟读史书,也知道历代这种夺储之争都是无所不用其极,手段之黑绝非一般人所能想象,杨广本身心狠心辣,真的登基之后,我们这些人所能迎来的,绝不是荣华富贵,而是冰冷的屠刀,就算为身计,我也得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对不对"
徐盖坐了下来,经历了刚才的狂喜之后,他一时又恢复了平静:"这次我倒是可以信你,只是我徐盖上次起兵的时候就跟顾子元他们说过,这些江南豪族起兵自立是没有前途的,只有找到大陈的宗室,奉为大旗,才能收拢江南人心,只恨这些草头王不听我言,个个只想着自己称王称霸,最后就因为缺乏共主,没有统一的指挥而被你们各个击破."
王世充叹了口气:"徐兄,你是聪明人,何出此言,南陈已经灭了有十五年了,你自己也说江南现在的年轻一辈,已经不知亡国之恨了,就靠着跟你这般年纪的那些中年人和老头子,就能把火烧起来再说了,陈朝的宗室到处都是,你又能找到哪个真正有影响力的大旗呢陈叔宝我看找他还不如自立呢."
徐盖微微一愣:"那你什么意思,去了江南不立陈国宗室,那难不成还要立萧梁吗"
王世充摆了摆手:"我的意思啊,你别回江南,这几年我之所以让你呆在这山东曹州,其实就是早有考虑的,山东历来出强贼好汉,就是在开皇盛世,也有着不少山寨,而你这几年在这里,一个庄子也发展了几千庄丁,当知此处民风剽悍."
"如果汉王和杨广的关中军队交战,战线一定会在潼关到并州一线,青州和幽州会成为暂时的大后方,此地的隋军,无论是忠于杨广还是忠于汉王,到时候只怕都会被调往前线,而你,就可以根据形势,趁机而起,联络四方的豪杰,在这里做出一番大事业,我也会给予你帮助的."
徐盖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王世充,这么多年了,你还是一点没变,总是做这种让他人火中取栗之事,我起了兵后,无骂广杨谅谁胜,最后都要消灭我,如果不能恢复陈朝,我徐盖又能有什么好处呢"
(.)
隋末阴雄 第五百三十九章 与徐盖的交易(二)
ps:
感谢网友h与千里马0208的打赏鼓励.
王世充微微一笑,摸了摸颌下的山羊胡子:"徐先生,其实在下一直不能理解,你明明才华满腹,可以自立,为何非要奉陈氏的宗室呢,陈霸先自己也是篡了萧梁的江山而自立的,并不是什么忠臣,南陈从建立到灭亡也不过区区三十年时间,现在都已经灭了十五年了,你选择这样一个没什么根基的朝代当忠臣遗老,又是何必呢"
徐盖的表情变得坚毅起来:"王世充,你毕竟只是个胡人,不知道我汉家的忠义二字,先祖跟随我大陈太祖起兵,深受太祖的厚恩,而先父也在大陈位居九卿,徐某更是承了天恩,以一个太子舍人的身份得以迎娶公主,我徐德言自从那一天开始就发誓,生是大陈的人,死是大陈的鬼,但有一息尚在,也要恢复陈国,以报大陈对我徐家三代的厚恩."
王世充冷笑道:"陈氏对你徐家是不错,可是对江南百姓呢陈霸先还算是个英雄,他儿子陈倩和侄儿也算是不错的君王,可是陈叔宝又是个什么玩意,你在当太子舍人的时候不能尽忠劝谏他的胡作非为,现在陈国亡了你倒当起忠臣来了,如果陈国真的在江南这么得人心,为什么当年那么多起兵的江南士族,没有一家打起陈氏宗室的旗号连萧梁余党都有几个混水摸鱼的,可见陈氏在江南并不得人心,你这次再打这面旗,只会是死路一条."
徐盖咬了咬牙:"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王世充.你再怎么说也不会改变我的想法,我就是起兵,也会奉陈国宗室为主的."
王世充眼珠子一转:"你要不要打陈氏这面大旗,我并不关心.只是我劝你在有足够自保的实力之前.不要先打这面旗,如果杨广和杨谅二虎相争.趁乱而起的豪杰会有不少,但多是割据一两个州郡,甚至占山为王之辈,你若是能在青州起事.尽得齐鲁之地,然后南下淮泗,占据江北,这样可以西抗并州,南联江南,才算真正地站稳脚跟,到了那时.我可以实现你恢复陈国的梦想,给你找个货真价实的陈国宗室来."
徐盖的双眼一亮,一下子站起身来,急道:"你说什么不会是骗我的吧."
王世充微微一笑.站起身,从怀中掏出一个早就准备好的布包,递给了徐盖:"你看看这是什么吧."
徐盖的手哆嗦着,打开了那个布包,却是一件已经有孝白的黄色敕书,上面正写着陈宣帝册封施氏为嫔妃的诏书,而包里还有一样乃是施太妃的玺绶,这猩是证明施太妃身份的官方文件,这回王世充特地派人从陇西的施太妃那里借过来一用的,就是怕徐盖这个二杆子愚忠到底,这时候正好拿出来使用.
徐盖看着这敕书,已经是痛哭流涕了:"天佑我大陈,不绝我陈氏宗室,终于让我皇族血脉得以保留至今啊!"
徐盖好一阵号啕大哭,多年的辛酸和委屈这时候也算是一次大雹,完全不顾及在王世充面前的丢人现眼,王世充心下也不免黯然,虽然他一直觉得徐盖这样死保陈氏宗室的行为非常愚蠢可笑,但从他的举动能看出他是真心效忠陈氏的,而且这些年他也一直在寻找陈氏宗室的下落.
只是由于隋朝的严密控制,那新氏宗室全被隐姓埋名,迁居他处严格监控,若不是王世充机缘巧合认识了薛举和陈宣儿,也是无缘得见施氏一家的,也许在徐盖的心里,陈氏宗室早已经被隋朝斩尽杀绝了,这会儿知道还有陈氏后人存于世间,自然是喜极而泣.
王世充等到徐盖哭完之后,才叹了口气:"想不到徐先生对陈氏的忠诚,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兄弟我以前一直对徐兄的忠义有所不敬,得罪了."他说着还郑重其事地行了个礼,这回倒是出于本心,而非演戏.
徐盖擦干净了脸上的眼泪,又从怀里掏出一块手绢,抹了抹鼻涕,这会儿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行满,实在是抱歉,让你见笑了,只是我一下子看到我大陈宗室还有人活在世上,一时激动而已,这是天不灭我大陈啊.施太妃我认识,国破之时,她好象有一个女儿两个儿子,现在如何了"
王世充收回了那施太妃的敕书与印绶,正色道:"施太妃的女儿陈宣儿,陈亡后就进了隋宫当宫女,后来因为聪明乖巧,而被陛下提拔成为嫔妃,现在已经是陈贵妃了,我的一个亲信在宫中当差,正好帮她和我之间传递消息.至于施太妃,当年陈宣儿入宫之时,她的两个儿子还年幼,隋朝把她们母子迁到别处,严加看管,而我则设法打通了关系,对其加以保护,现在她的两个儿子已经成年,只是被隐姓埋名,做着普通的农人而已."
徐盖恨恨地一拍桌子,那碗茶汤里剩下的汤汁被震得飞起,溅得他胸前衣襟上湿了一大片:"隋朝恶贼,竟然如此凌辱我陈朝宗室,堂堂王子,竟然去做膨,公主千金之躯,居然要当那下贱的宫女,最后要委身侍奉仇人,此仇此恨,我徐盖就是粉身碎骨也要报!"
王世充冷冷地说道:"徐先生,做人也要讲良心,你也熟读史书,其实象隋朝这样对亡国宗室的已经够宽大了,多数是直接斩尽杀绝,让你连宫女和膨都当不.得.身为王子公主,平时享尽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荣华富贵,自然在国灭时也要做好以身殉国的觉悟."
徐盖心中也知道王世充说得有理,但还是咽不下这口气,他换了个话题:"好了好了,反正不是你王行满国破家亡,也用不着说这种风凉话了,既然施太妃和小王子在你的手上,那麻烦你把他们送过来.有了陈国宗室,我到时候起兵一呼,天下陈氏的忠臣们,一定会争相来投奔的."
王世充的鼻孔里不屑地出了一口气:"徐先生.我很尊敬你的忠诚.但更受不了你的愚蠢,你以为南陈子民的忠诚度能有多高我也见过不少南陈的文武官唗了.真正愿意为南陈殉死的,文官就你一个,武将也就一个鲁广达,当年战败后宁死不降.最后绝食而死,就连那个在我大隋灭陈时,作为使节留在大兴,绝食七天想要自杀的许善心,最后也是入隋为官了,更不用说周罗喉,萧摩诃这些南陈的柱石大将."
"所以你不要以为打出个陈国宗室的大旗.就会从者如云,我敢肯定的是,你如果真的在这山东打出陈氏大旗,非但不会有人来投奔你.反而无论是朝廷还是汉王,第一个要消灭的就是你这样的前朝余孽,这里是齐鲁之地,更不会有人买你这陈氏的账,你就别做这清秋大梦了,如果你真的有本事割据齐鲁之地,再南下占据淮泗,站稳了脚跟,到时候再当你的陈国忠臣不迟."
徐盖还是不太服气:"那,那我不如回江南起事,那里总有人会认小王子的."
王世充冷笑道:"你说了这话自己信吗现在要你回江南,你不给当反贼抓起来就不错了,也就是在这人生地不熟的曹州,没人认识你,才让你能坐大."
徐盖叹了口气:"看来我若是不能在此地成事,你也不会把小王子放回来了."
王世充点了点头:"不错,这就要看你徐先生的表现了,我说过,你是有大才的人,如果隋室手足相残,天下大乱,我相信你是在乱世中能有一番作为的,只是这陈氏的王子,我现在还不能给你,一来我怕你乱来,二来嘛,施太妃一家是陈贵人在宫中和我合作的前提条件,如果我现在把她们交给了你,那陈贵人只怕也不会和我合作了,缺少了宫中的情报,我就会变成聋子和瞎子,甚至让你何时起事,也是做不到了."
徐盖咬了咬牙:"好,就依你,反正施太妃一家已经给你照顾了这么多年了,我也信得过你,只是我有言在先,乐昌当年可是跟每个弟弟妹妹都很熟的,跟施太妃也认识,你休想到时候用个西贝货来骗我,还有,如果我已经自立站稳脚跟了,你却不把人送来,休怪我翻脸无情."
王世充微微一笑:"没有问题,这阵子我再给你送三百万钱,你多招些人,尤其是可靠的人,这里山高皇帝远,北齐故地又没有府兵,不少壮勇之士无处可去,只要你有钱,就能招到英雄豪杰,我看你现在的手下都可称壮士,不错不错."
徐盖冷笑道:"我一直是在做准备的,就是等着天下有变的那一天,你可别真把我当成只会醉卧温柔乡的土财主."
王世充站起身,向着门外走去:"好了,我在别处还有事,就不多跟你耽搁时间了,有机会再见,你如果有急事,知道该如何联系我."
王世充的身影消失在了徐盖的视线之中,徐盖的眉头紧紧地锁着,若有所思,不一会儿,一个身长七尺,三十上下,一脸精明强干的黑衣劲装大汉匆匆奔了过来:"庄主,王先生已经和他的护卫出庄了,您若是现在要下手,还来得及."
徐盖咬了咬牙:"这个家伙,有时候真是恨不得杀了他,可偏偏每次他都会带给我意外的惊喜,王薄,帮我准备一下,我要出门!"
那名叫王薄的黑衣大汉微微一愣:"庄主,我没听错吧,自您来此处之后,就没出过庄子啊."
徐盖摇了摇头:"不一样了,要变天了."他走到了堂前,看着天空已经开始密布的阴云,感受着拂面的大风,喃喃道,"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王世充和张金称出了庄子,一路不说话,急急地低头赶路,一直到走出去十余里地后,进了一片小树林,王世充才停下了脚步,长出一口气:"娘的,这回可真的是送羊入虎口,鬼门关前走一遭啊."
张金称擦了擦满头的汗水:"就是,东家这回有点太托大了,我看那姓徐的不怀好意.完全就是鸿门宴嘛."
王世充微微一笑:"不过我手上有他非要不可的东西,这时候他还不至于对我下手,金称,姓徐的跟你们不一样.这家伙虽然也受了我的恩惠.但从没有把自己当成是我的属下过,也谈不上什么忠诚可言.不过我知道他想要什么,手里也捏着他的痛脚,所以即使孤身来此,他也不敢真的把我怎么样.只是这徐盖四年不见,竟然在这曹州发展出如此庞大的势力,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张金称点了点头:"东家,我为您跑这曹州离狐徐家庄也有几次了,每年都给他送上几十乃至上百万的钱,现在这小子已经成了曹州头号豪强了,看起来比您的势力都要大.还要继续给他送钱吗"
.王世充哈哈一笑:"金称,你应该和雄信多学学,多用用脑子,这里是山高皇帝远的曹州.城里连府兵都没有,根本无法弹压这种地方豪强,而我们是在哪里是在大兴,天子脚下,皇上和大臣们会让你也在满园集个几千私兵吗我要这么搞早就给灭九族了."
张金称"嘿嘿"一笑:"东家说的是,金称愚钝,心思不够细."
王世充点了点头:"好了,山东这里有了徐盖,应该差不多了,现在河北和山东都有可以起事的人,接下来我们该去哪里呢"
张金称双眼一亮:"东家,听说江南好风光,那里的前朝余党也多,还有淮泗一带一向是民风凶悍,历来是天下出精兵强将的地方,若是在那里可以结交一些英雄豪杰,对您以后的大事,是有好处的."
王世充突然笑了起来:"金称,我能做什么大事啊,我只不过是走亲访友,看看几个英雄豪杰罢了,我可是朝廷命官,只不过喜欢交点朋友而已,你刚才说的,可是谋反之言啊."
张金称赶紧收起了笑容:"东家,小的出言无状,还请东家见谅."
王世充拍了拍张金称的肩膀,低声道:"金称,嘴是人身上最不好的一样东西,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什么事都放在心里,不要说出来.明白吗"
张金称的额头上沁出了不少汗珠,多年来跟着王世充的经验让他觉得这个男人深不可测,笑起来的时候更让他不寒而栗,他连忙点了点头:"东家,小的明白,小的以后再也不敢胡言乱语了."
王世充点了点头:"不过你说得也有道理,淮泗一带向来民风凶悍,如果说山东这里多出响马盗贼,那淮泗之间则多争霸天下所要用的精兵锐卒,这里离淮泗之地也不算太远,本来我的意思是先北上幽州,会会我的老朋友元弘嗣,另外那里新到任的右亲卫车骑将军薛世雄,乃是世之良将,上次我随去幽州传诏赐死燕荣的时候,就是薛世雄率三千铁甲一路护卫,此人深通兵法,值得结交."
张金称笑了起来:"东家,那究竟是先南下淮泗,还是北上幽州啊,若是去幽州,就得穿越整个青州,山东一地应该还有不少英雄豪杰和文士才俊呢."
王世充没有说话,就在这林间小道边来回踱了几步,最后还是叹了口气:"以后总有机会去淮泗一带的,这次我出来不能太久,下次淮泗和江南一起去看,这回就直接北上,从山东到河北,再到幽州,然后西入太行,经并州回大兴,我估计也要半年时间了,回去后恐怕朝中也会有要事发生."
张金称正色道:"一切但凭东家的安排."
一个月后,河北瀛州府,王世充和张金称都换了一身布衣打扮,戴着斗笠,穿着短衫,坐在城门外的一处小馆子中,听着隔桌的几个客商在口沫横飞地摆着龙门阵.
一个四十多岁,紫色绸衣的胖子喝了一口酒,脸上顿时红了一片,说道:"李兄,张兄,你们可知道此地以前叫什么吗"
三十多岁,一身黄衣的瘦子看来就是他所说的李兄,接口道:"知道,这里不就是以前的河间府嘛."
那穿红衣的张兄显然是第一次来这里,眨了眨眼睛:"河间府为啥叫河间还有,那瀛州不是海上仙人住的地方吗,怎么就在这里了"
那紫衣胖子一下子来了劲,说道:"说起咱这河间府嘛,这可是大大地有名,东周时这里就得名啦,因为咱这块地方在徒骇河,大史河,马颊河,覆釜河,胡苏河,简河,絜河,钩盘河,鬲津河等九河之间,故名河间,一向是冀州重镇,春秋的时候,这里属燕国,到了战国时,又是在燕赵之间来回拉锯,这河间府,就一直是冀州和幽州之间的要地,乃是从冀州进入北方幽州的咽喉所在."
欢迎大家来书评区与贴吧跟贴讨论最新章节.
(.)
隋末阴雄 第五百四十章 偶遇来护儿
那个紫衣胖子看着身边两个同伴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更加得意,又呷了一口酒“到了秦朝的时候,这河间府就成了河间县,属巨鹿郡,后来汉灭暴秦,由于秦朝在灭亡的时候只有郡县,那些官吏往往不肯尽忠抵挡到底,甚至有不少投降了义军,有鉴于此,高祖刘邦在全国各地又开始裂土封疆,分封诸王,这河北燕赵之地,就分给了大将张耳作为赵王。”
“可是为了不至于让这些异姓王的实力太大,汉高祖又开始在各大王国中再次分封一些小国给自己的刘姓子孙,河间之地就被设成了河间国,给了赵王刘燧(张耳之后的赵王被刘邦收回给了自己的儿子)的弟弟刘辟疆,此后历代河间王均来此就封,这河间县也作为王国首都,有京南第一府之称。东汉的大发明家张衡,就是造浑天仪和地动仪的那个,还在咱河间国当过丞相呢。”
“传授的汉代大儒毛苌听说过吧,就是咱河间人,他的坟现在就在咱们河间府城北三十里处的毛公垒哪!整个河北一带的读书人,只要经过咱河间府的,没有不去毛公垒去拜上一拜的哪!”
那个红衣服的张兄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毛苌我听说过,想不到就是这河间人哪,可这好好的河间府,为啥又改名叫了瀛州了呢,怎么看这里也不象是河上仙山哪。”
紫衣胖子勾了勾嘴角:“那是北魏年间的事了,太和十一年(487年)的时候,北魏把河间。高阳。章武三郡设为瀛州。我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反正就这么叫下来了。后来北魏变成了东西魏,又到北齐,再到大隋,都是一直用了这么个叫法,可咱河间人,可从不认什么瀛州,只认这里是咱河间府。”
那个黄衣瘦子李兄哈哈一笑:“还是刘大哥实在。对了,我看今天这城门戒了严,比前几天咱们刚来这里时的军人多了许多,这又是为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