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隋末阴雄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指云笑天道1
王华强叫了起来:“不对,如果不找安遂家的话,那我化名杨钦,去给长孙晟当场抓现行的这个计划还如何实现?”
高熲说道:“计划变了,你的应变不至于这么迟钝,既然长孙晟提前动手了,那你只要保住命就行,只要有一个交易的现行,安遂玉无论生死,落在长孙晟的手里,那安遂家一定会心慌,与大义公主商议对策,到时候我们派使者问罪在先,让突利捉jiān于后,一样能达到目的,还用得着多一个逃犯杨钦吗?”
王华强恨恨地说道:“高仆shè,既然如此,那你们何不一开始就跟我讲明这个计划,也省得让我不好作选择,我忠于原来的计划,一心完成自己的任务反而成了罪过了,这个说法,华强实难苟同。”
高熲摇了摇头:“本来我是想告诉你这个计划的,但长孙晟进言,说你私心太重,会把个人的利益置于正事之上,你不仅想搞垮突厥,还想趁机让自己发财,跟安氏兄妹保持关系也是想以后接手他们西域的商铺,王华强,事实映证了这一点。”
王华强知道这件事高熲已经定了xg,否认已是无用,再说自己本来就存了这想法,倒也不是冤枉,于是他抬起头,正sè道:“华强自问是把国事放在第一位的,没有因为想要收服安氏兄妹就误了正事。
事实上,我倒是觉得长孙将军和那安兴贵的行为才非常可疑,为了得到安氏兄妹的产业,非把他们往死里整,他的行为才会让整个计划处于风险中。”
高熲突然笑了起来:“王华强,你虽然能言善辩,但颠倒不了黑白,安兴贵不是朝廷的人,要让他合作肯定要以利诱之,这点没什么,可你在我这里得到的回报是官职,而不是钱财上的好处,这点我们早就说清楚了,而且你是朝廷命官,能把自己降到一个见钱眼开的胡商境界?
至于你说的没误正事,好,我现在来问你,你最后要长孙晟假传圣旨,甚至威胁如果不交出安氏兄妹,我朝就要对突厥开战,这还不叫误正事?!王华强,你好大的胆子,居然敢代表我们大隋天子对突厥作出战和决定了?光这一条,灭你全族够不够?!”
王华强的额头上冷汗涔涔,高熲的话语如天雷滚滚,在他耳边回荡,这件事确实想起来就后怕,当时要不是所有的部落首领们都在染干的带领下背弃了都蓝可汗,若是有几个血气方刚之徒站出来坚持支持都蓝可汗,不惧长孙晟的威胁,那反而会树立起都蓝可汗英雄和硬汉的形象,如果突厥真的强硬到底,也会让隋朝变得骑虎难下,战和两难了。
高熲双目如电,直视王华强,刺得他说不出话来:“王华强,你记住,小聪明不是大智慧,我jg告过你,不要有私心,别玩得太大了,你不听我话,所以这回的免官,就是对你的一个教训,你现在还服气吗?”
;





隋末阴雄 第一百七十一章 江南剧变
;
王华强象个做错了事的孩子,嘴里嘟囔了一句:“那长孙晟假传了圣旨,他怎么没事?”
高熲的脸一沉,喝道:“长孙晟为你假传圣旨,说白了也是因为你,因为他觉得在星星峡坑了你,欠你一个人情,对你有所亏欠,加上当时大义公主的事情已经解决,所以他觉得帮你一回也无妨,可是即使是这样,也是严重的违令行为,个个都象你们这样自行为是,不听号令,那以后老夫如何管理国家?
所以这次不光是你,长孙晟也受了罚,罚去一年的俸禄,本来以你们的功劳,让他升为四品的开府上仪同是没有问题的,这回也是不予考虑,仍然是车骑将军的职务,王华强,你这次连着长孙晟一起害了,还好意思说人家么?”
王华强没想到长孙晟也跟着自己一起倒了霉,不过转念一想,这次把自己赶出了以后继续对付突厥的行动,他立功的机会有的是,大义公主肯定是要完蛋了,都蓝可汗这个暴脾气不可能再忍她,而失去了大隋每年岁币支持的大义公主,也就没了任何利用价值,只要大隋重提和亲,她一定会被都蓝可汗亲手杀掉的。
而这个接下来的和亲之事,不出意外的话一定是由长孙晟负责,靠了这个功劳,加官晋爵也是指ri可待。远比自己这个命运未知的南征要来得靠谱。上次至少高熲还亲口许诺过自己一个五品仪同,这回他连提都没提,看这架式,能恢复自己的九品校书郎就已经不错了。
想到这里,王华强yu哭无泪,都怪自己一时贪心,强行要保安氏兄妹,以至于假传圣旨,恐吓都蓝可汗,险些酿成两国间的战事,高熲这样罚自己倒也是合情合理,自己这回非但无法让安氏兄妹就此为自己理财,反而赔上了陇西凉州一带的店铺,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唯一能聊以自慰的,就是得了那上千万的钱,至少是把极乐山庄和跑马shè箭场给开起来了。
王华强咬了咬牙,抬起头来:“高仆shè,这回草民知错了,以后一定谨言慎行,一心为国,不再存什么私念。草民这就去扬州,向越国公报道。”
高熲突然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华强,也不用说这种负气的话,老夫非常欣赏你的才华,不要因为这次的事情就连话都不说,策也不献,那样的话你也无法立功得官的,越国公一向赏罚分明,对手下有功的将士更是微功必录,这次他大权独揽,也不会出现上次贺将军和韩将军那样争功的情况,你尽可安心。”
王华强突然意识到自己对江南的情况现在一无所知,过去后也无法立即进入状态,这一路之上以自己的身份,连官驿都住不了,即使借着麦铁杖的光,也只能住那种最低级别的小军官驿舍,根本接触不到高层的军情,这个样子到了扬州也是两眼一摸黑。
于是王华强也换上了一副笑脸,对着高熲说道:“高仆shè,您也知道,前一阵子草民都是在突厥办事,消息闭塞,也不知道江南的情况现在到底如何了,只怕这个样子过去了也不能马上帮上忙,能不能烦劳您老把那里的情况介绍一二?”
高熲点了点头:“此事就是老夫在这里特地等你的主要原因,王华强,你如果没有私心的话,谋略军事的眼光是很不错的,这也是老夫最看重你的一点。
南朝的法度一向宽松,允许世家大族招揽大量的门客佃户,为其种地,而这些世家大族的一些私刑往往还胜过官府的法令,所以我们攻取南陈后,地方官员想要象在北方那样直接管理普通百姓,会面临世家大族的极大阻力。
尚书右仆shè苏威,针对这种情况专门做了一个《五教》,里面主要是劝人向善,要他们把朝廷的官员当成父母官,有事要他们找官府解决,不要象以前那样只知有大族,不知有官府,苏仆shè的想法是很好的,但执行起来却出了麻烦。”
王华强想到了在出阳关后曾跟长孙晟聊起的时政,插嘴道:“是不是某些位居高位的高官重臣,在江南只顾着自己发财,激起了民变?”
高熲的脸sè微微一变,摇了摇头:“有这方面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大多数派往江南的官吏是尽职尽责的,也是在认真地推行《五教》,但有些人做得过了头,要让江南的士民们都背诵这个,背不出来的要受罚。”
王华强瞪大了眼睛:“这也行?恐怕没人受得了。”
高熲叹了口气,苦笑道:“正是,而且从现在的结果看,此举无异于与整个江南的士族为敌,这些人要是失去了对普通门客与佃户的掌控能力,那现在的家产也迟早不保,加上确实有些人趁机捞钱,奢侈享受,给了这些人口实,所以他们就到处串联,煽动不明真相的百姓们起来闹事。”
王华强听得默然无语,明明一个很好的政策,却因为cāo之过急,执行的过程中又没有注意方式方法,酿成民变,只怕这个结果,也不是杨坚,高熲和苏威能想到的,相比之下,秦王杨俊的贪图享受还不至于结怨整个江南士族,酿成大规模的叛乱。
王华强也跟着叹了口气:“这么说来,现在整个江南都反了吗?”
高熲的眼神变得黯淡起来,他沉痛地点了点头:“前两个月,江南民间开始流传起谣言,说是我朝要把南方人全部迁往塞外,这流言从浙江一带开始传播,很快就漫延了整个三吴和闽越地区,根本无法制止,不到半个月,婺州人汪文进,越州人高智慧,温州人沈孝彻,纷纷起兵造反,有众十余万,全都自称天子,下置百官。
受这几个逆贼的影响,又有乐安蔡道人,苏州顾子元,晋陵顾世兴,泉州王国庆,京口朱莫问,交州李chun等人,各自称大都督,多则六七万,少则七八千,攻州陷县,南陈的江浙全境,基本上全都反了。”
王华强虽然作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也没有预料到事情会这么严重,张大了嘴,惊道:“难道朝廷在江南的大军没有了吗?让叛贼的声势如此之大?”
高熲叹了口气:“皇上不想在江南留下一个高压军管的印象,所以灭陈之后,大军回撤解散,五十万大军除了还有几万正在征讨岭南,七八万人散布在南陈各地外,现在都已经解甲归田了,就是留在南陈的这七八万人,大半还是原来南陈的降兵,这回也多数跟着叛军一起反了。
可怜我大隋的各地官员,不少人都被叛军捉住,有些人被剖开肚腹,抽出肠子,有些人被剁成肉泥,被这些野蛮的叛军分而食之,一边吃还一边叫嚣,看你再让我们背那《五教》!”
王华强听到这些耸人听闻的暴行,气得浑身发抖:“皇上对南人已经够宽容的了,这些家伙却如此狼子野心,做出这等**不如的事情,早知道当初在南陈就应该手段狠一点,威服这帮畜生才是!”
高熲摆了摆手:“灭陈一战,攻心为上,这是对的,这种暴行主要来源于那些反叛的首领,跟那些被他们蛊惑,不明真相的百姓关系不大,他们用这种方式让手下的百姓们吃了我们隋朝官吏的肉,也断了这些人投降的念想,指望这些人跟我们死战到底,华强,你对此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




隋末阴雄 第一百七十二章 前路漫漫
;
王华强想起看史书时,当年东晋末年席卷三吴大地的孙恩卢循天师道大起义,也是这样,只不过靠的不是这次的流言,而是邪教思想。..阅读
这次大起义的起因也同样是当时掌握东晋zhongyāng实权的宗室司马元显想要建立忠于朝廷的武装,摆脱北府兵和荆州兵这两大军事强藩的控制,于是征调三吴一带的士族庄客们入伍,还美其名曰免奴为客,称之为乐属行动。
结果此举同样侵犯到了江浙一带广大本地豪强士族的利益,庄客们都给征发当兵了,他们还找谁去租田种地呢?于是在有政治野心的天师道(道教的一个分支,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时的五斗米道教主,汉中太守张鲁)教主孙恩的煽动与带领下,江南几十万人也几乎是在几天内同时造反,震动天下。
当时孙恩的天师道大军所过之处,也是寸草不生,充满了原教旨主义者灭绝人xg的邪恶,一路之上,杀官开仓,也是把东晋的官员们剁成肉泥,让新入伙的军士们分食,这样让他们身负血債,无法再回头。
加上宗教的洗脑作用,那次天师道叛乱持续了整整十年有余,消耗掉了东晋朝廷最后的zhèngfu军,而荆州强藩桓玄和北府军首领刘裕,也先后通过这次反乱灭掉晋朝,建立了自己的天下。
至于那位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汉人英雄刘裕,更是踩着天师道的尸体,一统南方,最后通过两次北伐,险些取得整个天下,虽然壮志未酬,但也开创了南朝二百年的基业。
王华强一下子想到了当年刘裕对付这帮邪教徒们的办法,对付思想上控制愚民百姓,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思想上反击,一旦迷信被破,那么邪教的整个宣传模式就会被击垮,最后的失败也会是雪崩式的。
想到这里,王华强眼睛一亮,嘴角边也露出了一丝微笑,高熲看到他这个表情,问道:“华强,你可是想到了什么好办法?”
王华强点了点头:“一点不成熟的看法,胡言乱语几句,高仆shè莫要怪罪。”
高熲抬了一下手:“说,今天你说什么都可以。”
王华强应了声是,正sè道:“今天的江南局势,就象二百多年前孙恩卢循初起事时那样,迅速席卷整个江南故地,利用的是底层草民对于我朝的无知与恐惧,由别有用心的世家大族煽动,在起事的过程中断绝这些暴民的退路,逼其做下种种恶行,以控制这些人,把他们变成无法回头的野兽,企图长期割据。”
高熲“哦”了一声:“现在他们一共有三个天子,十几个都督,你又是怎么能判断出他们的志向只是一时割据,而不是有野心夺取天下?”
王华强微微一笑:“如果这些人真有些政治头脑的话,就会抬出一个南陈宗室作大旗,这是能最快收拢人心的办法,而且同时有三个天子,只怕这帮人很快就会互相间打起来。这就为我大军的讨伐创造了条件。”
高熲点了点头:“言之有理,到目前为止,只听说有一股几千人的匪徒推举了前南陈骠骑大将军萧摩诃的儿子萧世略为首,打了萧摩诃的旗号起事,至于奉南陈宗室起兵的,没有一个。你继续说”
王华强继续道:“对付这样的敌军,需要军政两手,一方面军事打击要坚决,战场上要击败敌军,但政略上,草民以为,应该和上次的宽大政策有所区别。”
高熲看着王华强的眼神充满了一股赞许与期待,他没有说话,只是抬了抬手,示意王华强继续。
王华强沉吟了一下,开口道:“天下方安,朝廷不太可能马上再重新召集大军剿匪,依华强所见,越国公所部应该不会超过五万人,这就注定了平定江南不可能四处出击,而是要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在这些江南叛党联合起来之前,以还在我军手中的建康为中心,迅速在江南打出一片根据地来。
至于对开始打败敌军的处置,草民以为,首恶必须要诛杀,上次平定江南,时间太短太快,对于俘虏的敌军官兵,也是一律释放,导致有些居心叵测之徒误把我朝天恩当成软弱,这次又用如此毒辣手段残害我朝官员,对于这些恶徒,绝对不能赦免,必须明正典型,为死难者报仇,也向南人宣扬我朝法纪之严明。
但对于广大被蒙蔽和被胁迫的普通庄户,草民以为还是要赦免的,不然这些人吃了我朝官员的人肉,再被我军作为战俘屠杀,必会导致各处的反贼人人自危,顽抗到底。
江南水网密布,越是到了南方越是难以发挥我军的铁甲战马作用,若是各地反贼拼死一战,我军的损失必会成倍增加,时间长了,会有变数。”
高熲看了王华强一眼:“你说的变数,是什么?”
王华强正sè道:“加上之前已经反叛的岭南,南陈故地现在几乎是全面叛乱,说句难听的话,南征的大半战果得而复失,我朝几乎是要二次南征,重新打一次平南之战,虽然没有全国动员,但是也会极大地消耗国力,若是北方的东西两突厥生出不臣之心,联兵南下,那事情就会变得麻烦了。
即使突厥被前一阶段高仆shè的各种手段分裂和削弱,暂时无力南顾,因为南征而对北方军民加征的劳役与税款,时间一长也会使得北方民怨暴发,所以这次南征,最好是速战速决,在一年内彻底平定战事,方为上上之选,而要达到这一条,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高熲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他点了点头:“华强的见识果然没有让老夫失望,让你去南方,这下我可以放心了,我给你的推荐信里,建议越国公能提拔你当中兵参军,直接策划军机与政略。华强,越国公是国之良将,你在他手下,一定会有用武之地的。”
王华强先是喜上眉梢,但转而想起上次长孙晟跟自己说过的话,一时间脸sè又变得略微有些凝重起来,高熲看在眼里,微笑着问道:“怎么,你这回还有什么疑惑?”
王华强咬了咬牙,说道:“华强听说越国公治军极严,每战之前都想找属下的过失,斩将立威,万一华强锋芒过露,或者是哪件事做错了,让他找机会杀掉,那岂不是yu哭无泪?”
高熲哈哈一笑:“华强过虑了,越国公当年还是老夫举荐的,此人大才,也一向不排斥手下人提出的良策,杀人立威是有,但主要也是对执行军令不严,慵懒误事的jiān滑之徒,而且往往杀的是小兵,你有老夫的推荐信,过去以后只要尽心办事,当不至于担心此事。天sè不早,你和那名军士早点上路。”
王华强心下稍宽,他知道高熲这回不会给自己升官发财的承诺,做到这一步已经不错了,于是拱了拱手,倒退出了长亭,与麦铁杖一起上马南去。
高熲站起身,冷冷地看着王华强远去的方向,若有所思。亭外的一名身着斗蓬,长随模样的人走了过来,掀起盖头,正是裴世矩。
高熲叹了口气:“世矩,你是不是觉得我这次对王华强过份了点?”
裴世矩的眉头紧紧地锁着,轻声道:“他这次毕竟出生入死,立了大功,下官也觉得……”
高熲抬起手,阻止了裴世矩继续向下说:“此人大才,但私心太重,我现在把他的官升得太快,不是好事,还得好好压一压才行。”说到这里,高熲的眸子变得深邃起来:“但愿处道(杨素的字)能好好调教一下他。对了,世矩,岭南那里长路漫漫,你也该准备一下上路了。”
;




隋末阴雄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万岁将军
;
京口,又名南徐州,这一天正是开皇十年的七月,京口城外长江对面,扬子津瓜洲渡口北面五里处的隋军大营,连绵二十余里,八万多征讨军摆开了庞大的阵势,营内锣鼓喧天,人喊马嘶,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王华强头戴熟铜头盔,一身锁子甲,外罩黑袍,正站在越国公杨素的征讨行营大元帅帐中,忝居末位。
坐在帅案后的,正是这次征南平叛的主帅,越国公杨素,自从三月份他率领三万大军从进驻广陵以来,没有急着南下渡江,与各路叛军交战,而是一直在广陵城外大营驻军,一方面从侧翼确保建康城的安全,另一方面在这里接应从江北开来的各路援军。
王华强自从那天在大兴城外和高熲一别之后,就直接来到了当时还在广陵城北的杨素大营里,他知道高熲的用意是不让自己回家安排生意上的事,既然已经明确用罢官的方式向自己提出了jg告,这时候再显示出自己的私心,那纯属就是在找死了,所以王华强这次非常老实,没有动一点其他方面的想法,只是书信告诉三弟,极乐山庄暂缓营业,。
杨素在收到了王华强的那封推荐信后,就让他当了个中兵参军,每五天进帅帐中议事,平时则负责军需后勤,这次王华强吸取了上两次的教训,没有在这种议事场合展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凡事多是附和,安心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他打定了主意,这回平平安安地混个普通的军功,回大兴后混个仈jiu品的官就行。
杨素近约五十,鹰鼻深目,容貌瑰伟,满脸尽是沧桑,三绺长须无风自飘。即使隔着十几米远,王华强也能感受到他身上威严而又强大的气场,穿戴整齐,头戴大元帅金盔,身着虎头吞云铠,外罩大红将袍,正襟危坐,不怒自威。
只听杨素的声音不是太高,说话也不快,但低沉有力的话语中透出一股无形的威势:“史将军,你所部的两万人三个月的军需,是否已经准备停当?”
一个四旬左右,黑脸虬髯,身板象是一座铁塔,双目如电,顶盔贯甲的将领,正是上开府将军,京兆(大兴)杜陵人史万岁,他越班而出,拱手朗声道:“回大帅的话,末将所部已经准备好了五个月的军需,随时可以出发。”
杨素满意地点了点头,扭头看向了右边:“来将军,你的部下多是新征发的淮南士兵,训练得如何了?”
另一个三十多岁,赤面钩须,孔武有力的将军从右列站出,正是上开府将军来护儿,也是中气十足地行军礼回道:“启禀杨大帅,一万五千淮南新兵,在末将手下已经cāo练了三个月,末将不随便夸海口,但仍然敢在这军帐中放言,我这一万五千人,上了战场对上那些陈兵,至少可以打五万人。”
杨素微微一笑:“来将军,辛苦了,你最近ri夜cāo练,与士卒同甘共苦,本帅也有所耳闻,来ri大举出征,一定让你部打先锋。”
来护儿面有得sè,行礼退下。
王华强对这二位大将最近都很熟悉,虽然在他们眼里,可能还没自己这么一个站在末尾的军需官,可是这两位确实是有真才实学的大将,深通兵法,jg于练兵,假以时ri,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帅之才。
史万岁的父亲史静,是北周的将领,曾任沧州刺史。这史万岁也可以说是个中等世家的子弟,从小就熟读兵书,练得一身武艺,喜欢骑马shè箭,身手矫健,眼如鹰隼,是天生的将才。
当年西魏与东魏在洛阳硭山大战时,十五岁的史万岁随父出征,还没打仗,只看到自己西魏一方列阵时的旗鼓行列,再看看对方的阵势,就对史静说此战必败。
史静将信将疑地命令左右换上便装,迅速地撤离战场,结果果然西魏军惨败。事后史静惊异于史万岁对战场形势的观察,对两军胜负的判断,从此开始对这个儿子格外重视。
后来北周与北齐大战连场,史静战死,而史万岁则以忠臣之子的身份袭了父爵太平县公,还被拜为开府仪同三司,正式成为一员武将,但此时的史万岁仍然没有什么名气。
等到尉迟迥之乱时,史万岁才正式登场,在大将梁士彦的部下行动,有一次天中有一队大雁飞过,史万岁对梁士彦要求shè这队大雁里的第三只,结果张弓搭箭,一箭就shè下了那只雁,军中将士见此无不叹服,史万岁的名字开始在全军中迅速传播。
到了与尉迟迥最后邺城外决战的时候,在战斗最紧要的关头,尉迟迥不顾年老,亲自披甲上阵,带头突击,叛军一时气势大盛,铺天盖地地攻了过来。
1...5657585960...2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