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隋末阴雄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指云笑天道1
姓刘的军士长走上前来,在麦铁杖的身上一阵乱翻,找到一个度牒,上面的字他认不识,冷笑两声,高高地举了起来,对周围的士兵们说道:“看,这就是这个歼细要带进城里的书信,幸亏我等拿住了他。这是大功一件,现在大家跟我一起把他押回去!”
几十步外的草丛里,王华强听得清清楚楚,心里一阵好笑,这度牒自南北朝以后才出现,这时候还没有正式流行,北朝两次灭佛运动后,更是全国僧尼不到十万,为了防止民众借着出家为僧,逃避赋税徭役,北朝才会发行这种官方认定的度牒,有了这东西才被允许当和尚,不然一旦给抓到,就得强制还俗。
王华强这次带的两张度牒,都是从那泽心寺求得的,那住持成天看着江北的大隋军队,哪敢不依,把自己和首座的两张度牒奉上,王华强当时没注意,一直到虎丘时才发现不对劲,度牒上写的两个和尚都是五六十岁了,而自己和麦铁杖怎么看也不会超过三十,即使被人细看,也会发现破绽的。
不过这个姓刘的军士长显然是不识字,也没见过这种原来只在北方流行,去年才开始在南方的寺庙中发行的度牒,还以为自己真捉到了什么歼细,也算是误打误撞。
一群人兴高采烈地架着麦铁杖向后走去,火光越来越远,王华强的面前变得一片漆黑,另一个方向走出去的敌军巡逻小队也已经走开两三里地了,现在正是过江的好机会!
王华强深吸了一口气,飞速钻出草丛,直接从大道另一边的河堤上跳了下去,他今天换了一身紧身夜行衣,右肩上绳着七八圈粗麻绳,绳子的一端是个爪钩,一会儿爬城墙就要指望这东西呢。
远处的大道上响起了一阵吵闹声,麦铁杖的大嗓门嚷嚷的声音能顺着河岸的轻风飘到两里以外河堤下王华强的耳朵里:“洒家是带发修行的和尚,你们连佛爷都敢抓,还有王法吗?!”(未完待续。)





隋末阴雄 第一百八十三章 夜入苏州(一更)
;
另一个大嗓门也吼了起来:“吵吵啥玩意,你是不是jiān细,军爷带你到大营里见过大帅,一看就知道了,他老人家是神仙下凡,一作法,什么妖怪都现原形,不要说你这jiān细了。”
刘大哥那尖细的声音也响了起来:“王队主,这jiān细是我抓到的,凭什么要你带走?就算要押他到大帅面前,也应该是由我押过去才对,你现在要做的就是继续巡逻。”
王队主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刘老弟,见者有份嘛,好事要想着点兄弟们,对不对?放心,到时候到了顾大帅面前,我一定会提是你先捉到这厮的。”
刘大哥的尖细声音继续响道:“不行,王队主,要是我们都走了,那这巡逻怎么办?”
王队主哈哈一笑:“所以我们得快点走啊,你老兄要是再继续拖时间,后面一队可是李队副,你也知道这小子最贪功的,要是看到我们两在这里吵,他肯定也会上来抢功的,更时候更麻烦,我们快走吧。”
刘大哥的声音沉默了一下后才响起:“行,老王,记住你说的话啊,到了顾大帅面前,一定要说是我抓的这家伙。”
一个小兵突然叫了起来:“刘大哥,这jiān细腰上还有个大酒葫芦呢,看起来都是好酒啊,你闻闻他身上这酒味儿,八成是没掺水的,要不我们先把这jiān细押到路边,喝点酒再说?”
刘大哥骂道:“你他娘的,只顾着喝酒,人犯押回去以后还怕没你们的好处?”
一个陌生的声音嚷嚷了起来:“刘大哥,兄弟们这么晚了出来巡夜不容易,赏兄弟们一口酒喝吧,大帅就是封赏,也不关弟兄们的事,大伙儿说对不对!”
十几个人一起附和,麦铁杖的声音这时候也响了起来:“他nǎǎi的,你们这帮混球,不仅冤枉佛爷,还想偷佛爷的酒喝,娘的,到了你们的那个什么顾大帅面前,佛爷非要他狠狠地收拾你们。”
王队主骂了起来:“娘的,老子看你们这帮秃驴不爽很久了,梁朝陈朝鸟皇帝在的时候,把你们这帮秃驴当祖宗一样供着,又是占老子的田又是占老子的地,老子给你们这帮秃驴逼得没活路了才出来当丘八,现在陈朝给北边蛮子灭了,你这秃驴还敢造次,老子他娘的一脚踹死你!”
刘大哥的声音也传了过来:“老王,别急,我看这厮不象是和尚,八成是jiān细,哪有和尚会喝醉了跑到这打仗的地方,还是在这深夜?拿下他见过大帅,一切自会见分晓。”
一个破铜锣嗓子叫了起来:“刘大哥,王大哥,管他是不是jiān细,咱先找个地方喝酒啊,你们看,后面李队副他们快要过来啦!”
王队主叫道:“快,把这厮的嘴堵起来,拉到山上,你们要喝酒,先灭了火把,喝完再上路!”
在河堤下的王华强听到这里,才算放下一颗心,看来麦铁杖的安全是无碍了,这帮酒鬼自己作死,怪不得别人,以麦铁杖的功夫,就算不要靠那蒙汗酒,只要能挣开绳索,夺取兵器,对付寻常十几二十个兵士,也是不成问题的。
随着这帮人的脚步声渐行渐远,王华强的身子也慢慢地没入了护城河里,时值盛夏,河水也是暖暖的,护城河不深,王华强甚至可以踩到河底,但这河水是死水,腥臭难闻,平时守城士兵和巡逻的叛军也有不少人在这河里拉屎撒尿,加上河底的淤泥,王华强感觉自己就象是在粪坑里游泳,几乎要吐出来。
忍着胃部强烈的不适,封闭着自己的嗅觉,尽量改用嘴呼吸,王华强慢慢地游过了这条十几丈宽的护城河,他的动作很轻,没有大的扑腾声和水花声,渐渐地游到了对面。
王华强回头看了一眼,最近的叛军巡逻队的火把还在一里开外,而刚才的那两队人应该已经躲到虎丘上的树林里喝酒了,王华强一下子从水里跳了出来,解下自己肩头的绳圈,晃了两圈,用力一扔,爪钩稳稳地搭上了城墙的垛子。
城上一阵火光摇动,一个带着关中腔的声音叫道:“快来人哪,敌军偷城啦!”
王华强连忙用关中腔大叫起来:“兄弟,饿似自己人,杨元帅派饿来找皇甫将军,饿就一个人,快拉饿上来。”
他一边说着话,一边开始向上爬,城头探出两个脑袋,看了一眼城下,发现只有王华强一个人,一个三十多岁,胡子拉碴的军官,正是刚才喊话的那个,沉声喊道:“你说杨元帅让你来,可有信物?”
王华强回头看了一眼对面越来越近的巡逻火把,加快了爬墙的速度,嘴里说道:“饿怀中有杨元帅的令箭,你们一看便知,快,兄弟们,拉饿一把,上来就给你们看令箭。”
那个胡子兵帮着拉了两下绳子,王华强终于翻进了墙头,对面河岸上一阵大叫大嚷:“有jiān细进城啦,快,回去禀告大帅!”
王华强长出一口气,刚才要是慢上半拍,这帮人用弓箭招呼自己,可就麻烦了,这一下心身俱疲,巨大的压力一下子得到了释放,直接就坐到了城墙里。
那个三十多岁的胡子兵这回看清楚了他的脸,一看王华强这五分胡人相,就信了他是隋军,只是看王华强二十出头,刚刚开始蓄胡子的样子,料他也不可能有官职在身,恐怕就是个传信的小兵,于是这胡子兵沉声喝道:“你是什么人?信物何在?”
王华强看了一眼那个胡子兵,从怀里摸出了那块杨素的令箭,大红漆的檀木箭身上,正面刻着一个令字,反面刻着“江南道行军大总管越国公杨素”两行大字。
那胡子兵认得字,一看这令箭,马上脸sè一变,转而笑容上脸:“你真的是越国公派过来的?”
王华强站起身,看了那胡子兵一眼,说道:“我乃越国公麾下中军参军王华强,奉了杨大帅的军令,来这苏州城内找皇甫将军有要事相商,你是何人?”
那胡子兵一下子收起了笑容,以拳按胸,恭敬地行了个标准的军礼:“属下苏州刺史,大将军皇甫嵩麾下帐下大都督刘全,见过王参军。”
王华强点了点头:“刘都督,紧急军务在身,还劳烦你速速引我去见皇甫将军。”
这时候城头已经围过来二十几名士兵,都打着火把,好奇地看着王华强,一听到他是杨素派过来的,马上各个面露喜sè。
刘全看了一眼这些士兵,斥道:“全都回各自的位置去,大家都听到了,杨大帅已经离我们很近,解围指ri可待!”
这些士兵暴发出一阵欢呼声,一下子散了个干净,王华强看这些人一个个也是满面风尘,头发胡子乱成一团,想来也是多ri辛苦值守,苦苦支撑,人不解甲,手不离刀,着实是非常辛苦,看到他们这个样子,王华强可以想象到这苏州五千守军苦撑三个月,是件多么艰难的事情。
刘全打发走围观的士兵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回王参军,弟兄们成天盼星星盼月亮就盼朝廷的大军了,我们上次南征的时候就在杨元帅的麾下,这回听说是他来救咱们,都打心底里高兴啊!”
王华强微微一笑:“刘都督,越国公的大军已经过江,也就这几天就能赶来这里,到时候我们两面夹击,贼必可破!好了,速速引我去见皇甫将军吧,我来就是和他商议此事的。”(未完待续。)




隋末阴雄 第一百八十四章 初见皇甫绩(二更)
;
刘全把城头防守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副手,领着王华强下了城头,直奔刺史府,一路之上,王华强看到苏州城防坚固,士兵们虽然疲劳,但是值守的岗哨都是戒备森严,士气也可称高昂,而苏州城内的百姓在这夜里家家关门闭户,只有巡夜的一队队士卒们打着火把,在大街小巷里穿行。..阅读
王华强看着这些士卒们气色都还可以,看来他们吃的都还算正常,只要粮食无虞,那守城就无大碍,王华强一下子放了心。
走了一会儿后,两人来到了苏州刺史府,苏州是大州,比起南豫州这个侨置州不可同日而语,而这个刺史府衙也是高大气派,足有三进院子,连门头都比当年南豫州的刺史府衙要高出了许多。两队全副武装的士兵,正举着火把,在此驻守,门口则摆着拒马和鹿砦,一派军营的架式。
为首的一名三十岁上下,一脸凶悍的军官看到刘全和王华强接近,上前两步,举手喝道:“军事重地,闲人不得靠近,速速离开!”
刘全一指王华强,说道:“这位王参军,是越国公杨元帅派来见皇甫将军的,身上有杨元帅的令箭,请老弟速速通传一下。”
王华强从怀中摸出了杨素的令箭,递给那名军官,沉声道:“本将乃是杨元帅大军中军参军王华强,身负重要使命,还请这位兄弟行个方便,速速放我进去。”
那军官拿过令箭,借着火光一看,马上面露喜色,连声音都激动地有些发抖:“真的是越国公的将令,大军现在到哪里了?”
王华强笑了笑:“快要到了,所以才会派我进来和守军接头,事不宜迟,让我进去吧。”
那军官冲着手下一摆手:“速速搬开拒马鹿砦!”他转过头,作了一个向内请的手势:“王参军。请吧。”
刘全冲着王华强行了个军礼:“王参军,小的只能送你到这里了,城头还需要值守,祝您一切顺利,就此别过。冯都督,王参军就交给你了。”
那名被叫做冯都督的哈哈一笑:“刘都督,刚才职责所限。多有得罪,辛苦了,下了值后兄弟们一起到城东酒馆里喝酒。”
刘全笑了笑,拱手抱拳行了个礼,转身离去。
冯都督领着王华强一路向府衙里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小的名叫冯孝慈。跟那刘全是同乡,杨元帅千里下江陵时都在大帅军中,战后也是一起驻守苏州,本来今年三月就驻防到期了,没想到碰上这帮反贼作乱,真他娘的倒霉。”
王华强笑了笑:“祸中福所依,也许这仗下来你们都能得到军功斩首。将来可以论功行赏,加官晋爵呢。”
冯孝慈叹了口气:“救兵到了的话,打赢了也是杨大帅的军功,得首级也是他们的事,叛军围苏州三个月,一直是围而不攻,皇甫将军又严令不得出城接战,所以我们现在一个人头都没有收到。即使日后论功行赏,只怕也没我们的份了。”
两人说话间走到了一进院子的大堂附近,冯孝慈停下了脚步,说道:“哦,对了,王参军,皇甫将军现在都是在二进院子的中堂里休息。天天人不解甲,非常辛苦,你且稍等,小的这就去叫他前来。”
王华强点了点头:“那就有劳冯都督了。”
冯孝慈飞奔而去。身形很快就在大堂边上的侧门一闪而没,王华强站在这黑暗的大堂上,心中却暗想:这冯孝慈和刘全还能在苏州城内的酒店喝酒,看来城中秩序尚可,酒馆还能开张招待守城士兵,粮食供应当也无虞,这一路看来,苏州城内秩序井然,自己今天入城时就被值守的士兵发现,想必叛军奸细也无法入城。
皇甫绩确实是优秀的将领,守城三个月仍然轻松自如,现在苏州守军粮甲充足,战意高昂,如果真的象杨素所说的那样,到时候两面夹击,这支守军一定能象下山猛虎一样,大破敌军的。
正思量间,堂下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甲叶子碰得“叮当”作响。一个雄厚有力,镇定中带着一分喜悦的声音远远地响起:“那位王参军何在?”
王华强一转身,后面随着由远而近的火把一下子变得亮堂了起来,一个近约五十,长髯飘逸,高大挺拔,身着明光大铠的将军快步走了进来,而那冯孝慈则亦步亦趋地带着十余名士兵在后面打着火把紧跟此人。
王华强连忙上前行了个军礼,朗声道:“末将王华强,参见皇甫刺史。”
来人正是皇甫绩,他哈哈一笑,摆了摆手:“王参军不用多礼,你孤身一人,能冲破叛军包围,来到城里,着实不易。请坐吧!”
后面的冯孝慈连忙拉过一张椅子,放到王华强的身后,而皇甫绩则走上大堂的正案,正襟危坐。
王华强看了一眼皇甫绩,只见他眼窝深陷,双眼遍布血丝,从他这么快就过来,可以知道那冯孝慈所言非虚,这人真的是衣不解甲地在二堂值守,估计也就是在行军床上临时眯了一会儿,想到这里,王华强对于自己搅了皇甫刺史好不容易的休息,心里起了一阵歉意。
于是王华强坐了下来,开口说道:“末将深夜来访,搅了刺史的休息,实在抱歉。只是军情紧急,不容有失,还请皇甫刺史见谅。”
皇甫绩点了点头:“不妨事的,就算你不来,这几个月也经常在深夜有紧急军务把我吵醒,已经习惯了。现在敌军围城,我这刺史也自动转为军职,你还是叫我皇甫将军吧。对了,现在杨元帅那里情况如何?”
王华强道:“大帅派末将前来时,刚刚斩杀逃兵祭旗立威,准备过江,他派我先行一步,前来见皇甫将军,就是要末将来和您约期共举,里应外合,一举消灭围城敌军。”
皇甫绩的脸上依然镇定,没有象冯孝慈和刘全那样喜形于色,他淡淡地说道:“哦,那请问王参军,杨元帅跟我约的是哪天?需要我们这里做些什么?”
王华强想到了杨素的那个密令,眉头一皱,说道:“杨元帅说过,此乃绝密军机,不可外泄,所以是让末将带来口信,只能说与皇甫将军一人,还请将军摒退左右。”
皇甫绩的脸色微微一变,他看了一眼堂下站着的冯孝慈,冯孝慈心领神会,走上前来,对着王华强抱拳道:“王参军,得罪了,您与将军大人独处的话,我等需要先搜查一下,你的随身武器需要上缴,职责所在,抱歉了!”
王华强知道这是军中必要的防范措施,即使有令箭在身,也有可能会是敌军截获信使后,将计就计,派出刺客,用来刺杀对方的大将。他笑了笑,站起身,拿出了腰间的一把防身匕首,递给冯孝慈,张开了双手。
冯孝慈一挥手,身后的两个卫兵快步上前,将王华强上下仔细搜查了一番,连裤档和鞋子也没放过,确认了他身上没有利刃后,才行礼退下。皇甫绩挥了挥手,冯孝慈带着那些士兵们退到大堂外的台阶下,临走前把大案上的烛台点上,还留了两只火把挂在柱子上的火盆里,堂上的一举一动,在堂下都看得清楚。
王华强看着冯孝慈等人远远走开,不可能听到自己说话声后,才走到了帅案边上,低声说道:“皇甫将军,杨大帅托我带来的命令是,拖住敌军,不能让他们跑了,要等杨元帅大军到来,十一天后共同攻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隋末阴雄 第一百八十五章 富贵险中求(三更)
;
皇甫绩听到这条命令,眉毛微微一动,低声问道:“敌军要是撤围逃跑怎么办?”
王华强摇了摇头:“刚才的那段话,是杨元帅的军令,他在我走之前跟我约定了时间,说是十五天后大军必到,我路上花了四天,所以十一天后就是约定的时日,他要皇甫将军无论如何也不能放跑敌军,无论是吸引他们攻城,还是引诱他们投降,都要把敌军死死地拖在这里。”
皇甫绩摇了摇头:“敌军势大,你也看到了,围城的足有六七万人,而且多是前南陈的正规军,不是普通农民军那样的乌合之众,现在我军守城尚且不足,哪有功夫去开城挑战呢。
敌将顾子元,曾经做到过萧摩诃的副将,这次他又胁持了萧摩诃的儿子萧世略,打着他的旗号,这才吸引了三吴一带的南陈旧部,此人深通兵法,也知道苏州城高池深,防守严密,强攻不得,所以这三个月一直是围而不攻,如果杨元帅的大军真的这时候已经占了京口,那他更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攻城了。
王参军,我以为敌军最大的可能会是撤围,向东而去,投靠他们名义上的主子高智慧。先前顾子元对高智慧只是臣服而已,这些人手上都有兵,哪个都想自立为王,只是顾子元本身不是世家大族,不如高家有影响力,所以才暂时奉高智慧为主。他一直留在此处,而高智慧也从不发兵来助他攻城,也可佐证这点。
可是现在越国公大军将到,顾子元不是傻瓜,应该知道他这点兵力不是杨元帅的对手,而且他也很清楚越国公大军一定会先来解苏州之围,所以他不会傻到在这里充当第一个死顶越国公的,而是会逃到浙江,与高智慧会合。通过浙西一带的高山峻岭,来对抗我大军。”
王华强听得连连点头,等皇甫绩说完后,他开口道:“皇甫将军分析得非常有道理,只是杨大帅军令在此,您可有什么好办法留下顾子元?”
皇甫绩叹了口气:“这顾子元倒也算是员良将,你也看过他营盘的布置和巡逻的安排。此人深通兵法,听说他起事也是被乡人乱党所胁迫,和那萧世略有点相似,本意并不是真的想反叛朝廷,王参军,你看能否招降顾子元。让他放下武器,向我军投降呢?”
王华强想到临行前杨素的交代,低声道:“可以跟他联系投降之事,只是杨大帅说了,这股敌军必须武力剿灭,众位将军都需要军功,而且在与高智慧汪文进等大股浙江叛匪决战前。先剿灭这股叛军,不仅可以扬我军士气,也可震慑敌胆。”
皇甫绩微微一愣:“杨大帅的意思,是要我背信弃义,先答应顾子元的投降,然后再从后面袭击?”
王华强眼中绿芒一闪:“正是此意,杨元帅认为,这是最好的办法。也能把损失降到最小。”
皇甫绩一下子站了起来,脸色微微发红,声音也变得有些激动:“王参军,本将是个守信之人,从小就守信求责,怎么能做这种事!”
皇甫绩的声音大了点,堂下冯孝慈等人不约而同地望向了这里。皇甫绩看了一眼堂下,沉声喝道:“本将正在和王参军商量要事,你等各守其职,不必东张西望。”冯孝慈等人拱手行礼。各归其位。
王华强等到看着皇甫绩,只见他气还是没有消,胡须都在轻轻地飘扬,王华强叹了口气,低声道:“皇甫将军,末将也知道此事很为难,只是杨元帅有严令,我等也只能依从,不然若是大军到此,却发现扑了个空,到时候不仅是杨元帅要治你的罪,就是众位将军们只怕也会责怪皇甫将军,让他们错失得功的好机会啊。”
皇甫绩的嘴角抽了抽,坐回了座位,长叹一声:“王参军,刚才本将一时情绪激动,你不要往心里去,你说的有道理,此事虽然有损我名节,但有利于国家,皇甫不该意气用事。只是本将与城外叛军素无来往,就是想让他们投降,只怕也做不到,总不可能在城头喊话,说是杨元帅大军将到,你等速速投降吧。”
王华强笑着摆了摆手:“那样当然不行,只会吓得敌军提前逃向浙江高智慧那里,华强不才,愿意走一遭敌营,作为说客,诱那顾子元投降。”
皇甫绩的双眼一亮,站起身:“王参军,这可不是儿戏,你可要三思啊,这些叛军凶狠残忍,就是顾子元所部,也残杀了我大隋十几位州县官员,分食其肉,你当心羊入虎口,有去无回啊。”
王华强镇定地笑了笑:“此一时,彼一时,他们起兵时杀官吃肉,是因为那时占了上风,觉得可以割据江南,也需要通过这种暴行断自己士兵的退路,收买对我朝政策有所不满的江南人心。但现在情况逆转,我大军过江,他们末日可数,这时候给他们一个投降保命的机会,没有人会拒绝。”
皇甫绩沉吟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不可,你毕竟是越国公派来的人,不能出什么闪失,我看还是我这里找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前去和叛军谈判吧。”
王华强在来之前就打定了这个主意,富贵险中求,自从在突厥大汗的牙帐里走过一圈,对着都蓝可汗都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忽悠了一把后,王华强可谓信心暴棚,对这小小的江南叛军根本不放在眼里。
王华强看皇甫绩仍然坐在那里不说话,眼中光芒闪烁不定,知道他还下不了这决心,于是哈哈一笑:“皇甫将军,你可曾听说过长孙晟将军在半年多前出使突厥,直指突厥的可敦大义公主勾结我朝叛党刘居士一伙,逼突厥都蓝可汗下令软禁大义公主之事?”
1...6061626364...2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