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阴雄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指云笑天道1
王华强笑了起来:“杨大帅高明,您用的是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时,让梁王死守睢阳,消耗吴楚叛军的士气,然后再与之决战的战法吧。”
杨素笑着点了点头:“本来兵法上是攻城为下,但叛军为了造势,一路需要攻州陷城,而且这次同时有三个自称万岁的土皇帝,自称大都督的更是有十几个,互不隶属,强者为王,虽然现在他们之间还没有打起来,但只有占了更多的地盘,才可能压过其他两人一头,所以高智慧一直是命令手下精锐强攻苏州,这也是叛军必须做的事。
我说的第二点,就跟这个有关,叛军之间内部林立,如果我军压力强大,他们三家就有可能会团结到一起,反之要是我军不主动进攻,他们有可能会争权夺利,甚至主动火并。
象这次高智慧围攻苏州,靠的是投靠他的苏州顾子元本部的人马,而他的精兵却被拖在浙江西部不敢出动,原因无他,就是怕浙江东边婺州的汪文进抄他老家。现在我大军还没过江,他们就开始这样互相算计了,可以想象我们若是再拖下去,他们会闹成什么样。所以苏州城不会被叛军全力攻击,暂时是安全的。”
王华强点了点头:“确实如此,敌军的主力现在似乎是云集浙江一带,在吴地这里好象并不太强。”
杨素继续说道:“这第三么,自然是我军各部还没到齐,新征发的新兵们还需要时间训练,而且普通士卒们没有见血,将军们也没有那种一往无前,建功立业的强烈气势,本帅还得再压他们一压,昨天的夜间炸营之事,一来说明后军有些新兵已经有些烦躁了,二来说明左右两军训练有素,完全可以一战,是时候该出征啦。”
王华强叹道:“大帅果然神机妙算,您这次要我去苏州,和皇甫绩将军联系,是要约期夹击敌军吗?”
杨素的眼光突然变得警惕起来,扫了一眼帐门口,向王华强招了招手,王华强心领神会,走上前附耳于杨素嘴边,只听杨素低语道:“王参军,你听好了,这回你一定要想办法进入苏州城,见到皇甫绩,让他想办法拖住城外的顾子元.
既不能让顾子元逃跑,也不能让他投降,十五天后的午时,我大军一定会如约出现在苏州城下,与之共同夹击顾子元叛军,这是我大军过江后最重要的大战,务必大胜!”(未完待续。)
隋末阴雄 第一百八十章 约定 (三更求月票)
;
王华强微微一愣,低声问道:“大帅,为何不允许敌军投降呢?要是他们肯投降,不是再好不过吗?”
杨素的声音变得阴冷而有杀气:“此事万万不可,大军刚刚过江以后,一定要打一仗,一方面将军们需要有军功,一方面打一场大胜仗也能鼓舞士气,威震敌胆,过江后总要进军浙江,和高智慧,汪文进的叛军主力决战,先拿顾子元小试牛刀,也能让敌军胆寒。...”
王华强皱了皱眉头:“若是敌军听到大军过江的消息,主动逃跑或者是投降呢?皇甫将军毕竟兵少,能自保已经不错了,要想留住敌军,只怕不太可能。”
杨素看了一眼王华强,拿过帅案上的一张纸,在上面龙飞凤舞地写了起来,他的字非常好,刚劲有力,完全可以去作书法的临摹贴,但王华强却无心欣赏这一手好字,因为这内容着实让他吃惊不小:
持本帅将令,密告皇甫绩,如果叛军想要逃跑,就让他想办法和叛军接上头,让他接受叛军的投降,在十五曰后,城外列队准备放下武器,到时候我大军一到,让皇甫绩打开城门,两面夹击,可获大胜!
王华强想到了皇甫绩的为人,此人最出名的一件事是在他儿时寄养在外公韦孝宽家的时候,跟着韦孝宽的孙子们一起念书,有一天,小孩子们贪玩,没有做先生留下的下午的作业,韦孝宽在建私塾时就立下规矩,不按时完成作业的,要用戒尺打二十下手心。
结果第二天的时候,韦孝宽得知此事,非常生气,把孩子们叫了过去,自己的孙子个个重打了二十下,但皇甫绩当时年纪太小,只有六七岁,又是孤儿外孙,韦孝宽舍不得打,只是责备了他一番,就把他放回去了。
结果年幼的皇甫绩找到了自己的那些挨了打的表哥,表示自己也应该遵守这个规矩,不能因为年幼就被排除在外,一开始几个表哥们还觉得好笑,他们一直很疼爱这个年幼的弟弟,这次看他没给罚都心里高兴,但皇甫绩却一本正经地一再相求,表示自己也一直听了那规矩,不能因为年幼就免责。
于是几个表哥被他的诚意所感动,拿出戒尺打了小皇甫绩二十下手心。连韦孝宽听到后,都感动得泪流满面,连夸自己这个外孙有出息。皇甫绩这个守信求责的故事也从此流传开来,人人称讼。
长大为官后,皇甫绩也是以刚正不阿,重信承诺而著称,名声一向很好。
王华强想到了这件事,要让这么一个以诚实而闻名的官员向叛军作出虚假承诺,成全杨素的大功,这个难度好象略高了些,想到这里,他不禁眉头微微地皱了起来。
杨素看了一眼王华强,换了一张纸,继续写道:王参军,你是不是有点担心皇甫绩为人诚实,不肯做这种事?
王华强点了点头,也拿过一支笔,在纸上写道:不错,皇甫绩出了名的实诚人,即使是大帅下令要他和叛军伪和谈,只怕他也不肯做这背信弃义之事吧。
杨素微微一笑,笔下如走龙蛇:王参军,皇甫绩虽然名声在外,但他是个聪明人,当年就能认清形势,做从龙之臣,连北周的君主他都抛弃了,这种算计叛军的事情又算得了什么?
人在小时候什么也不懂,单纯善良,也不用自己负什么责任,现在他已经位高权重,不能不为自己的家人和前程考虑,如果拒绝了本帅的这个命令,就是和全体平叛的将领作对,就连本帅也不敢让他们收不到军功升官,他要是死抱自己的教条,那就只有等着以后给同僚们排挤了。
王参军,你就把我原话带到,总之他无论是吸引叛军攻城,或者是出城与叛军作战,再或者是计诱叛军,让他们在城下准备投降,无论是哪种,都必须在十五天后把叛军吸引在苏州城下,一个也不许跑了。十五天后的午时,我大军一定准时出现在苏州城外。记住,十五天后的午时。
王华强正色行了个礼,称了声是。
杨素回头对着几个卫士说道:“拿一个火盆来!”须臾,火盆送上,杨素把那几张纸丢到了盆里,顷刻就成了点点灰烬,火光映着杨素的那张表情坚毅的脸,如大理石雕一般,威严中透着无尽的杀意。
烧完纸后,杨素坐回了帅案,对着一直在帐中拱手恭立的王华强沉声道:“王参军,你现在可以出发了,你不是江南人,对路不熟,这次你就和那个上次跟你一起来的麦铁杖结伴而行吧,进了苏州城后,想办法让麦铁杖回来一趟报个信,本帅好和你按约定的时间行事。”他说着把一枚令箭给了王华强。
王华强本想追问一句,现在苏州城被围,自己又如何能混进去,可是转念一想,要是自己连这个都做不到,那杨素以后也不会倚重自己了。车到山前必有路,实在不行的话就在城外躲藏,反正叛军只要围着苏州城,杨素就有了攻击的对象,反之他们要是撤围逃跑,自己就进城让皇甫绩发兵追赶,拖住敌军就是。
王华强想到这里,接过令箭,拱手行礼而退,他出了帅帐后,直接去了中军的辎重营里找到了麦铁杖,这次二人投军,被安排在了中军的后勤营地,王华强管军需账本,而麦铁杖则领着几十名军士曰夜巡逻。
麦铁杖全副武装,正在营帐中一个人吃着饭,他一看到王华强就笑了起来:“王参军,听说今天在军议上你又是大出风头,所有的将军们现在都恨上你了啊。”
王华强苦笑道:“铁杖,你以为我想出这种风头啊,还不是给问到了没办法么。这不,苦差使又上门了,这回你敢不敢跟我走?”
麦铁杖一听这话,两眼放光,一下子扔下了碗筷,抹了抹嘴巴:“王参军,我就知道你有本事接这种重要任务,奶奶的,来这地方快半年了,每天不是过江刺探情报就是在这里巡逻,这样下去军功也是别想了,王参军,你就说吧,要我干啥,老麦刀山火海都跟你去!”
王华强看了一眼帐外,凑上前去,低声说道:“兄弟,敢跟我过江不?”
麦铁杖自豪地拍了拍胸脯:“嗨,这算什么啊。包在我身上。现在我去江南,如履平地啊。说吧,什么时候走?”
王华强摇了摇头:“这次不象以往只探查京口一带,我们得进苏州城,怎么样,敢不敢去?”
麦铁杖微微一愣,抓了抓脑袋:“苏州城?不是给敌军围住了吗?怎么进得去!”
王华强笑道:“到了苏州后再想办法,看情况找机会混进去。你只说敢不敢去就行,要是你不敢去,那我就找别人了啊。”
麦铁杖的瞳孔猛地一收缩:“王参军,你是看不起铁杖么?在突厥的时候我都敢跟你去捉突厥可敦和大官的歼,区区一个苏州城又算得了什么。你一个北方人不熟悉地形,我老麦可是在这里呆过好多年的,这向导除了我还有更合适的吗?”
王华强一看自己的激将法起了作用,心中一阵得意,激动地抓紧了麦铁杖的手,哈哈一笑:“我就知道铁杖是忠义的勇士,你现在就准备一下,我们今晚就过江。”
从麦铁杖的营帐中出来后,王华强直接去了扶伤营,这里是八万大军的临时野战医院,每天的伤病员都送到这里,北军来南方水土不服,每天呆在这里的人总有大几百,一片呼天唤地的呻吟声。(未完待续。)
隋末阴雄 第一百八十一章 渡江侦察(四更求月票)
;
王华强皱了皱眉头,这个年代没有后世的医疗知识,更是不知道细菌为何物,这种扶伤院里空气浑浊,带着脓血的破布被扔得到处都是,真正受了伤的士兵,就算没有生命危险,给扔到这种地方交叉感染,十有**也会死了,而得了病的士兵还好点,在这里躺上几天,如果运气好没给传染到,没准还能活下来。..
王华强一边走一边想着,要是自己以后有机会来掌管这扶伤营,一定会用后世的一些知识来进行处理,当年他纵横某市江湖的时候,也是隔三岔五的进医院,身上的刀伤有好几十道,以至于以后不得不靠毒品来缓解疼痛,久病自成医,对于医疗护理的知道要超过平均水平。至少沸水消毒,通风干燥的道理,他是懂的。
正寻思间,一个套着件白色布褂的大夫走了过来,正是扶伤营的大夫李安,他是广陵城里的名医,这回大军驻扎,也把他临时请了过来接手这扶伤营。
李安看到了王华强,脸上笑开了花,这扶伤营的所有开支都要王华强来拨,每次王华强来这里转一圈,他就有钱了,他这会儿已经拿好了主意,这次继续带王华强到几个悲惨世界,就是那种十个人的营帐里死了三个,还有六个快死了,剩一个不停地在惨叫哀号,看了可以让人做三天恶梦的那种。
王华强远远地看到李安,也皱起了眉头,这家伙的白褂子上东一道西一道的都是脓血和病人的痰液,每次来他都要离这家伙一丈远说话。一看到李安又有扑上来的趋势,王华强赶忙先出声阻止这家伙继续接近自己:“李大夫,你这里有蒙汗药吗?”
李安一下子停住了脚步,满脸的疑惑:“蒙汗药?王参军,你要这个做什么?”
王华强说道:“作用保密,要那种喝了以后不是马上就让人倒,而是要过个片刻的,你这里有这种蒙汗药吗?”
李安越发地奇怪了,一边上下打量起王华强,一边说道:“王参军,我们这里有时候要给受伤的士卒镇痛,有时候还要锯掉他们烂掉的肢体,是有一些可以让他们暂麻醉不起的药,你要这个做什么?”
王华强早就知道这些医生有类似麻沸散之类的东西,他上次亲眼见过李安是把人先弄晕后,再锯下了那人的一条腿,而那个倒霉的家伙居然在手术的过程中没醒,也不知道现在是死是活,听到李安正式确认有这东西后,他才放了心。
于是王华强继续问道:“李大夫,那么请问你的这个蒙汗药,有办法混在酒里,让人喝了以后过一会儿才晕?”
李安点了点头,说道:“这个倒是可以做到,只是王参军,你要这些东西做什么?”
王华强哈哈一笑,从怀里摸出了那块杨素的令箭,说道:“李大夫,你看清楚这个,这可是杨大帅的军令,他命我来传令,要你配一葫芦好酒,里面灌上蒙汗药,让人喝上一口以后就睡过去,动弹不得。还有,这酒不能闻出蒙汗药的味道来。今天晚上之前,必须配好。”
李安心里嘀咕了一句:杨大帅要这个做什么?但他知道那枚军令是真的,王华强今天在帅帐中得罪了几乎所有的将军,然后被杨素单独留下的事情这会儿也传遍了整个军营,所以李安根本不敢开口询问,只得一口应承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王华强满意地带了一大葫芦灌了蒙汗药的美酒,离开了扶伤院,回到麦铁杖的营帐之中。麦铁杖已经准备停当,还是一贯的侦察打牌,蓑衣斗笠,黑衣黑裤,打着赤脚,裤脚撸到了膝盖的位置,一副标准的渔夫打扮。
王华强见过麦铁杖多次穿成这样,倒也不意外,他把酒葫芦递给了麦铁杖,麦铁杖哈哈一笑,拔开塞子就要喝,却被王华强一把拉住。
麦铁杖满脸的疑惑:“王参军,这是做什么?怕我喝酒误事?你该知道老麦就是睡觉也能游过这长江吧。”
王华强摇了摇头:“不是这样,铁杖,这葫芦里不是美酒,而是掺了蒙汗药,只要喝下肚子,片刻之间就会晕倒在地,一个时辰后才会醒来。”
麦铁杖瞪大了眼睛:“王参军,给我这东西做什么?”
王华强低声说道:“你我这次深入虎穴,万一失手被擒,你把这个放在身上,敌军士兵们看到后只怕会抢着喝,到时候就能脱险了。”
麦铁杖摇了摇头:“王参军,虽说小心驶得万年船,但是也不必这样托大吧,实在不行,铁杖也能带你杀开一条血路,区区十几个巡逻的军士,以你我二人的功夫,还不在话下吧。”
王华强微微一笑,轻声道:“铁杖,到时候可能需要你主动被擒,暴露自己,让敌兵押你去他们的营地,这事你敢不敢?”
麦铁杖一下子站起了身,脸上写满了惊愕:“王参军,你这是何意?逗铁杖玩儿么?”
王华强笑着示意麦铁杖坐下,说道:“敌军如果真的把苏州城围得很严,恐怕我只有让你先故意被擒,以引开敌军,然后我再找机会跑进城去。铁杖,这样做可能会有风险,但为了进苏州城,到时候可能只有这个办法,你能帮我么?”
麦铁杖咬了咬牙:“真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了,王参军,我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吗?”
王华强的表情严肃起来,点了点头:“我一定向杨大帅为你请功,你也知道杨大帅,在他手下虽然辛苦,但微功必录,你跟着我前面已经倒霉了两次,这次应该不会再那么背运。而且你药翻了那些敌军,可以杀了他们,割下耳朵或者鼻子报功,一样会算首级军功的,不怕有人再使坏。”
听王华强这话,麦铁杖终于面露喜色,重重地点了点头:“行,那我跟你干,王参军,铁杖孤身一人,无妻无子,也没有家人和兄弟,若是这次真的回不来了,还请你把我的事迹跟杨大帅多说说,让天下人都知道我麦铁杖是个不怕死的人!”
王华强站起身子,郑重其事地向着麦铁杖行了个礼:“一定!”
四天以后,麦铁杖和王华强一身砍柴人的布衣打扮,躲在苏州城外西北角虎丘报恩寺外的树林里,四只炯炯有神的眼睛死死地盯着三里外的苏州城,还有在山下连营十余里,不断有一队队的巡逻士兵往来各交通要道的叛军阵营。
虎丘又叫海涌山,相传春秋时期的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大战时,身受重伤,大脚趾也被越国大将灵姑浮一戟砍掉,撤军回国时,死在这地方,他的儿子吴王夫差将他葬在这海涌山,以后数曰,出现了一只白虎蹲在山上,从此以后此山就改名为虎丘。
当时夫差征调十万军民施工,并使用了大象作运输工具,穿土凿池,积壤为丘;灵柩外套铜椁三重,池中灌注水银,以金凫玉雁随葬,并将阖闾生前喜爱的“扁诸”、“鱼肠”(刺客专诸刺杀吴王僚的那把名剑,当时阖闾还只是吴国公子光,收买专诸干掉自己的哥哥后才登上王位)等三千柄宝剑一同秘藏于幽宫深处。这就是著名的虎丘离宫与剑池。
到了东晋以后,司徒王珣兄弟在这里建起了佛寺,后来南朝刘宋时期著名高僧竺道生也来此讲经弘法,此后这里就是以佛塔和一座报恩寺而闻名,军事上这里居高临下,可以对姑苏城内的动静一览无疑,自然也对在城外围城的叛军情况一目了然。(未完待续。)
隋末阴雄 第一百八十二章 诱饵麦铁杖(五更求月票)
;
王华强和麦铁杖前天就来到这里了,佛教在南朝极为流行,即使是杀人如麻的叛军,也不敢随意搜查和侵犯寺院,王华强在出发前考虑到了这一点,还特地在夜里过江,坐小船偷渡到京口后,顺便和麦铁杖跑了一趟京口西北金山上的泽心寺(这时候还叫这名字,后世才改叫金山寺,并因为法海和白娘子的传说而闻名),求得了两套度牒,打扮成了两个行脚带发头陀,
京口离这苏州有三百四十多里,两人一路之上昼伏夜出,麦铁杖熟悉地形,一路尽走那些小路,兵荒马乱,不少村子都是集体逃亡,十室九空,即使江南最繁华,人烟最稠密的苏南一带,也未能幸免,花了三天时间,两人才到了虎丘报恩寺,并靠了两张度牒安然在庙里栖身,这两天一直在寺外的树林里窥探山下。.
王华强盯着山下的那条大道,巡逻的士兵十人为一队,前后间隔不过一里左右,两队之间完全在视线之内,曰夜不断,下了大道就可以跑进苏州城的护城河里,苏州是大城,城高池宽,那护城河足有十余丈,但只要能闪开那些巡逻的士兵,冲进河里,游过去后就能通过自己身上携带的绳钩,搭上城墙的垛子,攀爬而上。
王华强仔细计算过时间,除非能把两到三队的巡逻敌军全部引开,不然即使自己游过了河,也肯定会被敌军所发现,万一他们放起箭来,自己就麻烦了。四五丈高的苏州城墙要爬上好一阵,只要敌军在一里之内,赶到了就可以乱箭把自己射成箭垛子。
王华强面沉如水,看了一眼身边的麦铁杖,渡江前的那个提议看来不得不实行了,如果这一次完不成杨素的任务,以杨素治军的严厉,自己的脑袋想必也会和那天的几百个逃兵一样,被杨素作为军威的宣示物,拿到各营去巡回展览,而来护儿一定恨不得亲自来砍自己的脑袋。
麦铁杖虽然是个粗人,但是心思是极细的,从王华强的那个眼神里就明白了一切,他咧开嘴,露出一口黄牙,笑了起来:“王参军,要用那招了么?没问题。包在铁杖身上了,只是你看这些巡逻的贼人,十几人一队,我只引开一队,怕是你的时间也来不及吧。”
王华强点了点头,沉吟了一下,开口道:“那你被捉住时,一定要拼命地挣扎反抗,我算过时间了,要是你能引得后面两队都跟过来,就能拉开二里左右的距离,他们巡逻的路线是从城北大营出来,在护城河边,围着苏州城走一个大圈,最后回到城北大营。但如果是在这里捉住了你,一定会带着你直接掉头回大营的。
所以只要你能拼命反抗,甚至逃向城北他们大营的方向,那敌军捉住你以后,几个队一起抢功,会把你押向大营的方向,你就得在被他们带进大营之前,想办法让他们喝到这葫芦里的酒,然后嘛,你懂的。别忘了,回去时直奔京口,杨大帅这会儿应该已经攻下那里了。”
麦铁杖笑了笑,拍了拍自己腰间的酒葫芦,说道:“包在老麦身上了。”
二人商量完后,回庙里吃了顿斋饭,等着天色黑下来,一队队的叛军巡逻士兵打着火把,象一条条流动的蜈蚣一样,在苏州城外的大道上爬来爬去,倒也给了二人充分的指示。
两人在虎丘山下的草丛中潜伏了半天,一直到了亥时过后,从大营里出来的敌军速度放缓了些,但不间断的巡逻仍然是把这一路上照得如同白昼,麦铁杖先用另一个干净的酒葫芦灌了几大口酒,弄得自己浑身上下都是酒气,然后手里拿着那个蒙汗药酒葫芦,钻出了草丛,一边哈哈大笑,一边东倒西歪地走在路上。
最近的一个巡逻队离麦铁杖只有一百多步,一看到这个头陀拿着个大酒葫芦,满脸通红,领头的军士一皱眉,大声叫道:“前面的那个头陀站住,你是什么人?”他说话间一挥手,身边的几个军士纷纷抽刀搭箭,围了上去。
麦铁杖刚才喝光了一个大葫芦里的烈酒,足有一斤多,这会儿也是一半装醉,一半真醉,看着那个军士,他哈哈一笑,指着那军士,勾了勾手指头:“宝贝儿,来,香一个,佛爷有的是钱,哈哈哈哈。”他说完后,打了一个高烈度的酒嗝,一下摔倒在地,满嘴的胡言乱语。
领头军士身边的一个矮个子小兵上前道:“刘大哥,看这厮应该是喝高了的头陀,山上就是虎丘报恩寺,这种人见得多啦,还是别管他,让他走吧。”
那个姓刘的军士摇了摇头:“不对,这都什么时辰了?就算是山上的头陀,喝多了也早就回去了,再说离这虎丘报恩寺最近的市镇也有七八里路,而且都在虎丘的北边和西边,他却在这紧挨着护城河的南边出现,古怪得紧,我看此人很可能是隋军的探子,想要趁机混进城去,被我们发觉了就开始装疯卖傻。”
另一个马脸士兵附和道:“刘大哥说得对,这小子恐怕就是隋军的探子,拿下来送到大营去审问,总没错!”
姓刘的军士长点了点头,一挥手,一边早就围住麦铁杖的几个士兵走上前去,先用手中的刀矛碰了碰麦铁杖的腿,麦铁杖只是翻了个身,用手条件反射式地拨了拨那些刀矛,这几个士兵才拿出条绳子,把麦铁杖捆了个结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