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隋末阴雄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指云笑天道1
这一来一回的时间,录事参军把战果也统计得差不多了,这战杀敌一万五千六百余人,而本方仅亡三人,伤十一人,都是敌军的毒箭造成的,可谓一边倒的胜利,王华强在临行前吩咐东衡州的军士和百姓加紧掩埋尸体,还带走了三百民夫,让他们跟着到东边的营寨里运粮食。
等王华强带着大部队来到营寨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了,今天大家打了一整天,兴奋之余都很疲劳,看到满仓库的谷子和肉,一个个两眼放光,但王华强还是狠了狠心,下令所有部队开拔,除了留两百人助那三百民夫搬运粮食外,其他人全部向东,急行军前往始兴城。
等王华强带着两千多人的军队赶到始兴城时,已经是第二天的午时了,城门紧闭,吊桥也被高高地拉了起来,几百名断发纹身,手持大刀的蛮夷全部登城防守,如临大敌,但他们的眼中透出的,却更多是恐惧与慌乱。
王华强一看城头蛮兵的架式,就知道他们定是得了昨天逃走的蛮兵们的消息,知道大军全军覆没,但这些人居然敢据城死守,却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再转念一想,蛮兵一定是因为知道自己没有战马,离开城池就是被骑兵追杀的命,所以才会缩在城里,好歹还能多撑些时间。
王华强冷笑一声,一挥手,推着大车的军士们把三千个人头全部拿了出来,就在城西这些蛮兵的注视下,把人头堆成了三个小山,时值夏秋相交,岭南的气温仍然居高不下,这些首级已经有些开始腐烂了,淌着黄黑腥臭的尸水,招得苍蝇臭虫飞过来一大群。
城头的蛮兵们看到这情形,吓得一个个面无人色,几个胆小的直接小便失禁了,王华强趁势吼道:“城头的蛮子听着,本将乃是大隋奉车都尉,岭南道行军总管王华强,这次就是来率天兵平定你们这些造反蛮夷的。
周师举所部两万多人,已经被我军杀得一个不剩,你们这些人自认为比周师举还要厉害吗?昨天周师举顽抗到底,所部就是这结果,现在本将念上天有好生之德,允许你们开城投降,本将可以保护你们的生命安全,如果我数三声,你们还不放下吊桥,打开城门的话,本将一旦下令攻城,就是死路一条,一个不留!”
王华强说完之后,身边的麦铁杖迅速地以俚语把王华强的意思传达了出去,还没等到麦铁杖说完,城上就有个有气无力的声音传了过来,艹着半生不熟的汉语说道:“王将军,别数了,我等愿降!“
话音未落,吊桥便直接落了下来,而城门也缓缓地打开。城头的蛮夷旗帜被放倒,守军也都从城门列队走出,垂头丧气地把手中的刀剑都扔到城门边上,堆成了一个大堆。
麦铁杖指挥着这些俘虏们解下裤带,互相把手捆起来,然后五十人一堆地围成一个圈,而一个穿着皮甲,戴着皮质头盔,头领模样的蛮将,则被四个护卫夹着,走到王华强的马前,以手按胸,向着王华强一鞠躬:“败将李光仕,见过王大将军。”
王华强看了一眼这个蛮将,年约三十四五,脸上没有涂抹油彩,一道深深的刀疤象条蜈蚣似的,嘴上两抹小胡子向上微微地翘起,两只眼睛骨碌碌地乱转,除了不安之外,还透着一丝狡猾。
王华强冷冷地说道:“李光仕,你是这始兴城的守将?”
李光仕换上了一副笑脸,点头哈腰地说道:“回王大将军的话,小的不是什么守将,只是一个小小的峒主,这次被那周师举所胁迫,不得已跟着他来这里,一听到朝廷天兵驾到,小的马上紧闭城门,以迎王师。”
王华强一下子乐了:“哦?以迎王师?要是周师举打赢了,你也会迎王师吗?李光仕,你的人这一路上跟着周师举无恶不作,残杀我汉人士民,这会儿就成小白兔了?是不是你还准备要本将上书朝廷,为你请功?”
李光仕忙不迭地摆手道:“王将军,您可要明鉴啊,小人真的是给那周师举胁迫,小人的那个峒子,人少力弱,根本不敢不听从啊,这一路上,小人虽然身在敌营,可是心向朝廷,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小人一件也没做啊,所以那周师举才会把小人留在这里给他看家。”(未完待续。)





隋末阴雄 第二百四十六章 墙头草
;
王华强也懒得跟这家伙多废话,直接换了个话题:“李光仕,现在城中的粮库里有多少存粮?你又是怎么知道我军要来这里的消息?为什么看到我军的时候还关闭城门,企图对抗?一件件从实招来!”
李光仕低头恭声说道:“王将军,其实小人一向心向朝廷,虽然被周师举那恶贼逼迫,但从不跟着他一起烧杀劫掠平民,而且一直在找机会戴罪立功,只是小人手上只有一千本峒的士兵,势单力薄,朝廷在这岭南现在也没有成规模的讨伐部队,小的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啊!
前一阵子小的留守这始兴城,那周师举的弟弟周师道带了他们本峒的四千士兵在这里驻守,小人也不敢轻举妄动,一直到前几天周师道带兵离开始兴前往东衡州,小人料想周师举攻城不顺利才会调人过去增援,于是就开始暗中保护城中的粮仓,王师一到,小人就准备弃暗投明,为朝廷效力。.”
李光仕说着向后面挥了挥手,城门处的二十几个看起来象是他亲兵护卫的蛮兵赶忙上前,手里都提了两个蛮兵的人头,李光仕的脸上堆着笑:“这些就是昨天夜里跑到始兴城里报信的周师举所部,他们当时在看守营寨,目睹了朝廷大军的天威后,吓得连夜跑来始兴,还想拉着我们一起逃跑。
哼,小人一听就知道机会来了,当即把这些反贼斩首,就是为了向朝廷表明小人心迹的,王将军,城中有军粮四万石,多数是周师举那逆贼逼迫四周乡村的百姓收割的,小人昨天开始就把这些军粮仓库封存,以供大军需要。
至于关城门之举,那是小人担心周师举的败兵回城,小人毕竟人少,万一让他们进了城后烧粮仓,影响了大军的补给,小人的罪过可就大了。所以小人一旦确认是朝廷的大军,马上就开城投降,还请王将军明鉴!”
王华强心中冷笑,这李光仕口蜜腹剑,绝对不是什么好人,那些人头还在滴着血,明显是新杀的,八成是这李光仕还心存侥幸,不相信周师举的大军这么快就完蛋,所以留在城里观望,看到那三千个人头才知道这些人所言非虚,为了换自己的活命,就先来个杀人灭口,戴罪立功。
但王华强也清楚,这一路下来不能见蛮夷就杀,至少李光仕这种表明了态度要投降的,要是连他也杀了,只会让所有跟着王仲宣起事的蛮夷战斗到底。
杀人立威昨天已经做了,接下来需要的,就是要有人把这个恐怖的消息给扩散出去,而这一千守军就是做这事最合适的人选,这也是王华强今天开始就打定主意接受投降的原因。
只是王华强现在觉得这李光仕实在滑头,真跑到王仲宣那里会怎么样还很难说,也许就是在给自己耍两面派呢,于是王华强冷笑道:“李光仕,你不是说要戴罪立功吗?那本将现在给你个机会,你带上这一千人,带着这三千个人头,回王仲宣那里去,怎么样?”
李光仕脸色大变,“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哭道:“王将军,您要是想杀了小人,现在动手就是,何必再借那王仲宣的刀呢。小人开城放您进来,又带着人头回去,只怕王仲宣会活剐了小的,以泄他心头之恨啊!”
王华强眼中精光一闪,杀机四射,刺得李光仕心中一寒,而声音中透着冰冷与残酷:“李光仕,不管你说得如何天花乱坠,你都是聚众作乱,只凭这一条,诛你九族都不为过,投降不杀是说战场上不会处死你们,但现在不是战场,而是事后论罪,你一样逃不了一死,本将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你若是不识抬举,那本将现在就把你和你的人全部杀光,一个不留!”
王华强话音刚落,那几个押着李光仕的护卫全都抽出刀,架上了李光仕的脖子,只见李光仕额头上沁满了豆大的汗珠子,顺着鬓角流下,滴到了明晃晃的钢刀上,他的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脖子却是不敢转一下,生怕给那几柄刀割破了:“王将军,您的吩咐小的哪敢不从啊,只是这样送死,对您也没啥好处啊。”
王华强冷冷地说道:“你不必死的,本将只是要你带着这些人头回去,你可以不说自己投降的事啊。王仲宣也不是傻瓜,你肯带着人头回去,说明还是心向着他,他也不会主动杀你的,最多责罚一番罢了。”
李光仕想摇摇头,刚动了一下,脖子上就多了道血痕,连忙收住了动作,说道:“王将军,您有所不知啊,这次王仲宣起事,他和周师举这样的大头人的部落出兵都有几千上万,而象我们这样规模比较小的峒,也就出个千把人,甚至几百人,都是给他们逼着来的,王仲宣他们这些大峒早就想吞并我们这些小峒,给他找到这个借口,还不趁机把我们给灭了啊!”
王华强突然笑了起来,他挥了挥手,示意几个护卫把刀挪开:“李光仕,你不用过于担心,事情没这么糟糕,你带着这些人头回去,王仲宣知道连周师举的大军都完蛋了,你这一千人也不会起什么作用,非但如此,你还带着这些人的首级回去,这不是显示了你对王仲宣的忠诚嘛。
周师举全军覆没,其他那些你所说被王仲宣所胁迫的峒主渠帅们也都人心惶惶,要是这时候王仲宣杀你,一定会众叛亲离的。所以他没这么傻,你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全。”
李光仕咬了咬牙,抬起头朗声道:“王将军,那王仲宣身边可是有个厉害的狗头军师,他一定能看出您让小人带着人头回去的用意,小人就是自己回去,也不能把这一千族人带回去送死,还请王将军网开一面!”
王华强听得心中一动,他没来得及审问周师举,但是这个问题也困扰了他多时,一听这李光仕自己说了出来,他连忙问道:“那个狗头军师是什么人,你可知道他的来历?”
李光仕精神一振,连忙说道:“王将军,这个军师三十多岁,姓任,好象以前在南陈当过州司马,南陈完蛋以后,这人不想做隋朝的官员,就孤身潜逃了,这次王仲宣的起事,就是此人唆使的。
对了,好象他是南朝一个姓任的大将军的亲戚呢。这人很黑,一直劝着王仲宣和周师举找南陈的宗室,打着他们的名义起兵。”
王华强心中有数了,想必此人是任忠的家人,又当过一州司马,很快就能把他的底细查出来,此人能想到打起南陈宗室的旗号,那见识比起这些蛮夷自然是高了许多,跟那个在江南逃掉的白面军师有的一拼,他紧跟着问道:“李光仕,昨天战后,这个人有没有来你这里?”
李光仕苦笑道:“昨天战前,这个姓任的就先溜了,听守大营的贼兵说,直接去的南边,连大营都没回,想必是跑到王仲宣那里了,如果他在小人这里,小人肯定会把他绑了献给王将军啊。这人不来始兴,肯定也是对小人起了防范之心,小人若是回王仲宣那里,他一定会挑唆王仲宣杀了小人的。”
王华强摇了摇头:“李光仕,你说要为朝廷效力,这就是你的一个机会,不能只是嘴上说说,而要拿出行动,现在本将要你去王仲宣那里,就是给你一个行动的机会,你这张嘴很能说话,到时候是生是死,就看你自己如何去说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你如果敢说半个不字,本将现在就要你和手下们全死。”(未完待续。)




隋末阴雄 第二百四十七章 行军之议
;
李光仕哭丧着脸,带着三千个人头,和他那一千手下上了路,王华强警告过他,如果半路上耍什么逃回老家的心思,到时候平叛完成后就会去他那桂州老家,把他全峒杀得鸡犬不留,但要是乖乖听话合作,以后会向皇上为他请功。
李光仕走后,王华强迅速地和还在东衡州的裴世矩取得了联系,根据李光仕和后来提审周师举得到的口供,从番禺到始兴这五六百里,都没有大股的蛮兵,于是王华强便放了心。
始兴的全城军民在周师举进攻的时候就由县令带着逃到了江州,已是空城一座,裴世矩一方面发文江州,让那县令带着百姓们回始兴,另一方面让李丰负责后勤,东衡州的壮年男丁们全部编入民团,负责向前线的补给。
裴世矩本来想要留下数百守军防守东衡州的,王华强却坚持大战在即,万万不可分兵,于是始兴和东衡州都没有留下一兵一卒,只是让刘子才带人把始兴和蛮军大营里的武器全部搬到东衡州助守,又给李丰留下了两百部备用的弩机以作防守之用,得到了这批武器,李丰和刘子才笑逐颜开,连声道谢。
花了两天时间解决了后方的问题后,王华强便率领大军继续前行了,三千湘州军几乎以无损的状态全灭了周师举的两万大军,士气冲霄,而且又得到了补给,有米有肉有酒,个个都是容光焕发,精神百倍。
在动身之前,王华强还收到了一个好消息,番禺城西处与叛军陈佛智所部相持的冼太夫人部众。也终于有所行动了,冼太夫人听说冯暄拥兵不前的消息后,大为震怒,派了自己的另一个孙子冯盎带亲兵护卫前往军中,当即夺了冯暄的兵权。然后连夜突袭陈佛智军。
陈佛智跟冯暄家上演了几个月的和平共处,这一下子促不及防,大败,本人也在乱军中被斩杀,现在冯盎率了四万大军,已经开到了番禺城外。直逼王仲宣的叛军。
好消息是一连串地来到,王华强一路上还收到消息,那个李光仕跑回去后,王仲宣本想当场斩杀他,可是李光仕却说自己是回来报告周师举军战败,让大军有所准备的。那三千个人头让在场的二十几个峒主都心里打鼓,犯了嘀咕,王仲宣刚流露出一点要斩杀李光仕的意思,这些人就集体求情,最后王仲宣也只好作罢,把李光仕打了五十军棍后放过了他一马。
王华强骑在马上,和裴世矩有说有笑。这些天下来,他们也都多少适应了岭南这闷热潮湿的气候,不象刚开始来时还多少觉得有些胸闷头晕了。
“弘大啊,你看,冼太夫人正式出兵了,是不是受了我军大胜后的刺激,要急着站队表态了呢?”王华强一边说,一边把一份最新的塘报递给身边的裴世矩。
裴世矩现在也锻炼地在马上能从容地看塘报了,他接过塘报,仔细地看了两遍。摇了摇头:“时间上不对,应该是我军对周师举开战前,冼太夫人就派那个冯盎去动手了,而且这份塘报是准备绕路送到我在湘州的巡抚衙门的,他们并不知道我军已经出兵岭南。消灭周师举的事,只不过是这信使正好路上撞见我军罢了,这应该只是个巧合。”
裴世矩顿了顿,拿出另一份塘报:“华强,这是今天李丰派人从北边转过来的急报,说是王世积的大军已经出动,按这日头算,现在应该到了长沙一带了,离我们大概是六七天的路程,这次王世积也是有备而来,军中有不少治瘴毒的名医,应该直接就会翻越五岭,进入岭南了。
华强,虽然我也不喜欢有人在这个时候来抢功,但是王世积毕竟是朝廷大将,就是高仆射也要卖他几分面子,我们是不是停下来,跟他会合后把破贼的大功也分他一部分呢?”
王华强断然地摆了摆手:“弘大,你我这样费心费力,又是练兵又是制药的,图个啥?不就是想要个独自平定岭南,赏功封爵的大功吗?如果要等王世积的大军,那我们当初就干脆在长沙不要折腾,跟着他的大军一起走就是。
周师举那两万人只不过是偏师,虽然被我们全歼了,但这功劳跟彻底平定这次叛乱是没法比的,也就是和冯盎那个消灭陈佛智的功劳差不多,要是高仆射也知道了我们就此止步不前的话,一定也会怪罪你我,毕竟你的这个岭南巡抚大使,是高仆射为你争取到的,就是希望你有一个独自立功的机会。”
裴世矩点了点头:“好吧,就听你的,我只是担心这王世积是出了名的器量狭小,这次动作这么快,也肯定是听到风声想要来抢功了,我们这样一点面子都不给他,有些说不过去吧。”
王华强心中暗道,奶奶的,要是王世积来了,别的不说,我这条小命肯定是不保了,他是大将,来了以后有一万种办法把我给黑死,都没地方说理去。
但他嘴上却说道:“放心,我们都是高仆射亲自派来的,立功就是给高仆射脸上争光,王世积是不敢得罪高仆射的,到时候只要我们消灭了王仲宣,分他一些扫荡其他叛军部落的功劳,就足够了。”
裴世矩没有接这话茬,直接换了个话题:“华强,现在冯盎已经率军和王仲宣的叛军对峙了,看这战报上的意思,王仲宣也准备撤围,先全力对付冯盎,你看我们是不是先和冯盎军取得联系,再一起破贼呢?”
王华强摇了摇头:“没这个必要,一来一往地只会浪费时间而已,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加快行军速度,尽早出现在番禺城下,只怕再迟一点的话,不要说我军,就连城中慕容三藏的守军,都有可能和冯盎里应外合,直接破贼了。”
裴世矩不信地摇了摇头:“不至于吧,现在的叛军毕竟还有十万之众,冯盎所部不过四万,慕容三藏的守城军也不会超过一万人,真打起来不会是叛军的对手,华强,还是谨慎一些的好,毕竟冯盎的手下也都是蛮夷,不是我们这种精兵。”
王华强哈哈一笑:“弘大,你毕竟没有见过真正的大场面,十几万人有时候并不是优势,想要把十余万大军指挥得象一个人似的,令行禁止,进退如一,非名将不可,你看看那周师举的部队,没有旗号,只有简单的锣鼓,下令都要靠喊,作战时全无阵形可言,以此观之,王仲宣所部也高明不到哪里去。
而且那李光仕说得很清楚,他的这支大军都是各怀鬼胎,多数是慑于他的淫威,被迫跟着他起事造反的仆从而已,就象李光仕那样,前一阵子叛军势大,攻城掠地的时候,自然是跟着王仲宣一起反叛,但现在都知道我大军南下,周师举的两万部队瞬间就被消灭,不可能不为自己盘算起后路来。
弘大,我是亲历过灭南陈的白石岗之战的,当时的南陈军也跟这有点类似,真正有战意的部队不过是鲁广达所部三万人而已,余众皆是观望,等到鲁广达所部败局已定时,不是投降就是作鸟兽散。这王仲宣的所谓十万大军也差不多就是这样,也就是王仲宣本部的那四五万人肯拼死一搏,其他人不临阵倒戈就不错了。
所以到时候我军只需要跟冯盎所部,还有慕容三藏的部队联手对付王仲宣的本部人马就行,他会把这些人放在中军,我这三千人对付起他们来,不是太难。”(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ps:下一更,12点。




隋末阴雄 第二百四十八章 番禺城下
;
裴世矩的脸上表情开始变得轻松起来,拊掌大笑:“华强,你年纪轻轻,倒是有古之名将的作派,谈笑间好象一切都尽在掌握之中,到时候可以让冯盎的部队打头阵,我们的三千精锐从后跟进,一定可以打赢。..”
王华强一下子勒住了马,坚决地摇了摇头:“不,这样打只怕就要输了,冯盎的兵可以放在两翼以壮声势,但绝对不能让他们在前排,更不能挡在我们这三千人的前面!”
王华强看了一眼一脸茫然的裴世矩,解释道:“弘大,打仗不是人越多越好的,象是冯盎的部队都是俚人,虽然我没见识过他们的战斗力,但料来也不会比起周师举所部强到哪里。
这些蛮夷作战就象部落间的打架斗殴,乱哄哄地一涌而上,进退全无章法可言,如果作战不利,让敌军占了上风,只怕他们就会在战场上乱跑,反而冲乱我军的阵形。
前些天和周师举的一战你也看到了,我们中原的汉家军队比起这些蛮夷,除了甲兵犀利,装备精良外,最大的优势就是铁一样的纪律,还有始终能保持得很好的阵线,即使没有弓弩,只靠着长槊,我军也能打败周师举那两万人,奥秘就在于我军阵线始终能稳如泰山,岿然不动。
但如果前面逃过来的是几千上万的本方部队,到时候我们既不能用弓弩来射自己人,又不可能把长槊放下来捅他们,被败兵这样一冲,到时候阵线一散,也就无法和乘胜追击的敌军作战了。
退一步说,就算驱着冯盎的蛮兵先行作战。那我军的强弓硬弩优势也无法发挥。所以冯盎的部队放在两翼就行了,以壮声势,但真正作战的主力,一定要是我们的这三千精兵。”
裴世矩连连点头,听到这里时。还是说道:“只是刚才你也说了,就算是敌军的中军主力,也有四万人上下,我们再怎么算也只有三千人,数量差得多了点。真要硬打的话,能不能顶住敌军呀?再说了。这回敌军里有那个姓任的军师,只怕也能找出些应对之策,不至于象上次那样被我军三千人就打垮。”
王华强笑着摆了摆手:“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是那姓任的知道我军战法,也是无济于事。要和我军这样的精锐之师正面相持,要么是要用骑兵冲阵,要么是同样装备精良的正规铁甲部队弓弩对射,然后长枪互桶,再不济也要包抄两翼,不顾人命地强攻硬突。
但这些蛮兵都是赤身露体,全无甲胄。最多临时做一些木盾,就象上次周师举所部那样,很难挡住我军的正面弩矢和弓箭,就算他们能冲到近前,也没有训练有素,装备了铁甲长槊的长枪手能和我军的枪阵对抗。
到时候只要我们的两翼有冯盎的部队掩护,就不用担心会被包抄,即使是靠着两千长槊手,我们也完全可以打垮王仲宣的四万人。
而且这些都是假设那些蛮兵个个都能死战不退的前提下,实际上这些蛮夷打仗。往往就是一勇之夫,只能鼓气勇气冲一次,不耐久战,一旦最凶猛的第一波攻击被挡住,不消小半个时辰。他们就会因为体力的下降和巨大的伤亡而不支溃退,后面的士兵看不清前面的战况,只能挤成一团,自相践踏,到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放手追杀而已。”
裴世矩微微一笑:“托你吉言,华强,打仗,我不行,全交给你啦。”
1...8182838485...2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