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隋末阴雄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指云笑天道1
“因为在高仆shè和皇上看来,也许现在的突厥就很好,都蓝可汗威望不足,就算再恨我们大隋,也没有跟我朝全面对抗的实力,对外和西突厥一直在交战,对内还有个虎视自己汗位的染干,所以拖着公主不去和亲,也许就是最好的办法,隔个一两年开一次市,不至于让突厥人饿死,也不让他们吃饱了有扑上来咬我们的力量,这应该就是高仆shè和皇上的想法。”
裴世矩点了点头:“不错,确实如此,长孙晟做梦都想亲手灭掉突厥,建立不世之功,但他毕竟不用当这个家,只管向高仆shè要钱就行,而高仆shè和皇上现在可是想好好休养生息几年。行满,你的意思是不是如果你出头做生意,通过交易的形式来向突厥卖米卖绢,这样我们大隋不用赏赐给突厥这些东西,只要能省钱,就会让高仆shè和皇上点头?”
王华强笑了笑:“不错,这是民间行为,我现在是个商人,突厥人南下了,我跑去交易,到时候只要皇上开一次集市,我用大米和绢帛去换他们的牛羊,然后再杀牛取胰脏,制成肥皂出售,这样我的钱可以赚回来,而国家的钱也没有损耗,这可是一举多得的事情,无论是皇上,高仆shè还是长孙晟,都不会反对吧。”
裴世矩沉吟了一下:“若是不花钱或者少花钱就能做到这点,也许能过高仆shè和皇上这两关,毕竟都蓝可汗野心勃勃,而且恨我朝入骨,他现在无力反抗不代表他一旦有这个实力后还会这么老实,扶持染干登上汗位显然是个一劳永逸的选择,好,就算第一个问题能让你解决。现在我们说第二件事,开战怎么办?”
王华强笑道:“弘大何以认为一定会开战?你说染干这几年下来实力大涨,现在部众有几十万人,都蓝可汗一定会跟他开战吗?”
裴世矩很肯定地点了点头:“我非常肯定,因为如果染干部靠大隋,又娶到了和亲的公主,那就意味着我们大隋已经抛弃都蓝可汗,改而拥立染干了,就是为了保自己的汗位,他也一定要攻杀染干才行。到了那时候,甚至不排除都蓝可汗和西突厥的达头可汗勾结在一起,共同对付染干的可能。”
王华强有些意外,这点倒是他没有想到的,连忙问道:“怎么会有这种可能?这两人可是死敌,打得死去活来的,都蓝可汗凭什么可以拉拢到达头可汗?”(未完待续。)





隋末阴雄 第二百七十五章 夺储的选择
;
裴世矩正色道:“都蓝可汗现在虽然形势不太妙,但有一样是达头可汗没有的,那就是名份,当年西突厥毕竟是从东突厥分裂出去的,相当于旁支别部,即使现在已经独霸西域,但名义上仍然是要臣服于都蓝这个整个突厥的大可汗。”
“行满,如果都蓝可汗真的豁出去了要攻击染干,那肯定也要做好和我们大隋全面开战的准备,他不是傻瓜,一定会想办法去示好达头可汗,引西突厥为援手的,必要时暂时向作为他叔叔辈的达头可汗屈服,让出大可汗之位,也不是不能考虑。那样一来,就是我朝与整个突厥的战略决战了,需要倾国之力全面出击,行满,你觉得皇上和高仆射会同意吗?”
王华强没有说话,他闭上眼睛,仔细地想了想,良久,才缓缓地睁开眼,说道:“我觉得皇上和高仆射还是会下这个决心的,但现在刚刚平定南方,又营造了仁寿宫,只怕皇上和高仆射不会选择这时候就跟突厥全面开战,那个要和亲公主三年后才出塞和亲的决定,只怕也是为了这场注定要到来的决战作准备吧。”
裴世矩哈哈一笑:“行满,你真的太聪明了,连这个也能看得出来,为兄真的佩服你。实话跟你说吧,高仆射就是这样打算的,他知道突厥人是虎狼成性,十几年前的大战打服了沙钵略可汗,也打出了十余年的北方安定,但现在突厥的实力又有所恢复,是时候再次痛击他们了,只是要休养个两三年,因为我朝毕竟前几年也是连续用兵。需要好好恢复一下才行。”
王华强的嘴角勾了勾,坦然说道:“这么说来,皇上和高仆射早就定下了三四年后跟突厥决战的策略了,我做不做这件事,他们都会想办法引染干南迁。对吗?”
裴世矩笑道:“可以这样说,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三四年以后的事情,又有谁说得准呢,也许这几年内染干和都蓝可汗就会刀兵相见,所以高仆射的意思是尽快让染干南下附塞。只是要养活他们部落这么多人,开支巨大,因为他南下占牧场的时候别的部落都是刚刚离开这些牧场,无法养活大批的牛羊,我们必须要提供几十万人吃的米粮才行。”
“这样一来,如果是由我们国家从国库里出钱出粮。那做得就太明显了,瞎子也能看出我们是有意扶持染干,有可能反而会刺激到都蓝可汗,让他提前动手,所以如果能由你这个商人去和他们做生意,突厥人也说不出什么,更没有背叛我大隋。攻击染干的借口。”
王华强的眼中绿芒一闪:“这么说来,我还能为国出力了,呵呵,这回高仆射应该不会怪我趁机中饱私囊了吧。”
裴世矩摆了摆手:“事情还没有定下来,你先过我这关再说。刚才提了两个问题,你解决得都不错,但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你还没有解答,现在国内的储君之争已经愈演愈烈了。
你这样做的话,无疑会引发将来和突厥的全面战争,到时候对突厥作战的主帅。一定就会成为未来储君登基之路的重要砝码,会逼得皇上不得不作出选择,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只怕到时候也不得不站队,这个问题,你考虑清楚了没有?”
说到最后几句话的时候。裴世矩的目光炯炯,眼神如电,直视王华强,王华强知道恐怕要到摊牌的时候了,这些年他也一直不清楚裴世矩是否参与了高熲的太子集团,但听裴世矩的意思,并不太象是为高熲作试探。
他深吸了一口气,对着裴世矩说道:“弘大,你我既然已经约为同盟,共同进退,就应该推心置腹才对,在回答你问题前,你先告诉我,高仆射那里,你究竟参与到何种程度了?”
裴世矩长叹一声,说道:“行满,其实你我都心知肚明,高仆射除了忠于皇上外,也忠于太子殿下,想必他也找过你,让你忠于储君,力保国本吧。”
王华强微微一笑:“弘大,直说吧,你有没有答应高仆射,加入效忠太子的集团呢?”
裴世矩摇了摇头:“没有,如果我加入那个集团的话,那今天也不可能和你当朋友了。”
王华强“哦”了一声:“你既然没加入这个集团,又怎么会知道我有没有加入呢?听你的意思,应该是知道我不在这个集团里吧。”
裴世矩的脸上闪过一丝耐人寻味的表情:“如果你加入了高仆射的这个集团,那上次就不会给免官,从岭南回来后,更不可能让你闲居在家,行满,我很确定,你和我一样,也是拒绝了高大人的延揽的,只是我想知道你这样做的目的。”
王华强没有直接回答,反问道:“你为什么又拒绝了呢?你跟了高仆射这么多年,他对你来说可谓是恩重如山,既然他主动跟你提了此事,我想不出你有什么理由拒绝。”
裴世矩叹了口气:“如果只是我一个人,那自然应该追随恩相的,可是我毕竟是河东裴家的支房,代表了整个家族,自古以来立储之争都是万分凶险,一个不留神,那就是灭族之祸,我不能拿整个家族的命运来作赌注。高仆射跟太子是儿女亲家,自然没有选择和退路,而我还有的选择,所以只能对不起高仆射了。”
王华强笑道:“那你就不怕高仆射和太子将来得势后,对你这种危急之时不仗义援手之举来个报复?”
裴世矩正色道:“不会的,因为象我这样的世家弟子很多,绝大多数是选择了中立,在这种时候,忠于皇上本人是最好的选择,至于他要选谁当接班人,那是皇上的家务事,我们这些外臣是不能多插嘴的,无论谁在皇上百年之后登基为帝,我们继续效忠就是,他也能理解我们这些人当初的立场,不可能大加报复的。”
裴世矩说到这里,无奈地摇了摇头:“其实当年我也曾经劝过高仆射,让他不要这么急着和太子绑到一起,他已经贵为帝国首辅,即使太子登基,地位也不可能比现在更高,可是高仆射却坚持说太子储君之位事关国本,根基不稳则国家动荡,他作为重臣有义务维护国家的稳定,所以坚持和太子结亲。行满,你应该很了解高仆射的为人,他高风亮节,为个人考虑得不多,这完全是出于忠义之心。”
王华强点了点头:“高仆射为人没的说,就是有时候有点过于理想主义了,太子看起来并不值得他这样全力辅佐,当初他在北周的时候很识时务,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回如此固执。”
裴世矩的脸色微微一变:“在背后议论这些事情不太好,行满,到此为止吧,你还是说说你为什么会拒绝高仆射的招揽。按理说你出身商贾之家,又没有我们这样家族的拖累,应该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的。你的许多手段,用在夺储之争时非常合适,高仆射也应该很需要你的帮助。”
王华强笑着摆了摆手:“行满,你是在骂我心狠手黑,所用的办法见不得光,正好能帮高仆射去做些上不得台面的事吗?哈哈。也罢,既然你已经坦言了,我也不必隐藏自己的想法,很简单,我看不出高仆射有胜出的可能,不想陪他往火坑里跳。”
裴世矩的眼中冷冷的光芒一闪,声音微微地提高了一些:“至少现在太子殿下的位置是很稳固的,为什么说高仆射和太子殿下必败无疑?”(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ps:下一更,明早八点。




隋末阴雄 我想写的历史文,兼回书友巴小炫
;
这些天以来,书评区一直很热闹,许多朋友都纷纷发言,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见,这让天道很欣慰,老实说,天道写这书并不图赚多少钱,能把自己读史的一些心得与各位分享,跟各位有思想上的交流,不同的观点辩论能让人进步,提高,这比赚个几千几万更让天道高兴。
一直追这书的朋友应该都清楚,天道写这书是查了许多资料的,可能跟一般的套路化历史网文相比,爽点不足,也明显不准备走什么后人用后世知识搞什么工业文明来碾压土著的桥段,天道写这本隋末y雄,里面就连龙套也基本上是真实历史人物,目的就在于能用主角的眼睛,最大程度地还原那段壮丽的历史,对自己祖先的历史,应该心存敬畏,客观公正地反映,以史为镜,鉴今之得失,写出历史文应该的厚度和深度,这是天道开这本书的目的,所以这书的受众群很窄,只有真正喜欢历史,喜欢中国古代历史的朋友才会一直跟进,这也是天道开书时能预料到的,新书月下来,虽然跟同期的几本历史书成绩无法比,但天道并不后悔,因为我的书友能看,能讨论,能思考,这比看过爽完就忘的文,我觉得更有意义,看完本书,就能对隋末唐初三十年的历史了如指掌,对中国历史上王朝兴亡的周期律有新的认识,足矣!
下面回答几位网友的一些问题:
中国自秦以降,几个王朝的灭亡各有原因,秦二世而亡不在于法令严苛,而在于秦二世与赵高之流自己先违了法,使法令的严谨xg荡然无存,而且秦完全以军功赏爵,本质上与只能马上取天下,不能下马治天下的胡人没有不同,没有完成从战时军国体制向太平时期的职能转变,等到天下无可杀之敌军,无可灭之敌国时,自然会出问题。
至于汉朝,独以强亡,原因在于两汉的末世外戚专权,小皇帝成为傀儡,而大权旁落的结果就是世家豪强都去争夺那最高权力,并非民众无法过下去,这点和隋末几乎如出一辙,即灭亡汉朝的,非草民也,而是心怀不轨的豪强大族。
到了晋朝,本来晋武帝设计的体制是分封诸王,以修正豪强大族势力凌驾于zhongyāng之上的情况,但是司马氏诸王都野心勃勃,强得过了头,碰上晋惠帝这样的千古奇芭,自然就出现八王之乱,加上三国以来五胡内迁,尾大不掉,终于酿成了中华历史上第一次五胡乱华的悲剧,而东晋南渡之后,依然是换汤不换药的依赖于大族世家,王权不振,导致最后被篡**力,改朝换代。
隋朝灭亡的原因与汉朝类似,非常可惜,隋制度的优越,军力的强悍,国力的富足远在两汉之上,二世而亡实在让人无话可说,唐朝虽然全盘继承了隋制,但开国时大量借用胡人军队作战的先例导致了唐朝守外虚内,胡人掌军这个隐患的存在,在安史之乱中不可控制地暴发,安史之后,唐朝名存实亡,而藩镇割据,军人掌权的情况,又让以此起家的宋朝把中华民族从此真正地送上了一条绝路。
宋以前的各朝各代,不管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军功赏爵,封妻荫子这条是不会变的,科举得官的比例远远小于世家出身,或者是战场建功的比例,所以宋以前的中原王朝,都充满了扩张xg,即使是弱如东晋,也从没有停止过北伐,收复河山的举动,连陈叔宝这样的昏君,也没忘了整军北伐,还我河山,只冲这一点,就比宋高宗这样的货sè要强上百倍千倍。
但宋以后,为了抑制武人的权力,不惜自废武功,军功封爵,荫子得官这条基本上没有了,不用打赏,只要一路做官就能掌握国家最高权力,这样带来的结果必然是骨子里希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文官掌权,军人从光辉荣誉的职业变成了劳改犯集中营,这样的王朝,自然无战斗力可言,因此从宋到明,都基本上是被动挨打,鲜有大规模出击,灭国擒王的壮举,这两个王朝也都先后被北方统一,强大起来的草原民族灭亡,结局其实是开国就注定了的事。
所以我写书,就是想还原一下隋兴到隋亡真实的情况,与各位探讨一下是否有可能借着主角保留这个强大的帝国和优越的制度。金手指是没有的,一切主角的行为都需要在原汁原味的历史背景下实现,主角现在升到了五品堂上官,以后眼界会越来越高,参与一系列国家制度方面的制订,希望到时候能够与各位书友更深入地交流与互动。(未完待续。)




隋末阴雄 第二百七十六章 功高震主
;
王华强微微一笑:“其实弘大你是聪明人,不用我说得这么明白。其实开皇五年的那次高德上书让皇上让位的事件之后,太子就被剥夺了参政的权利了,这些年皇上让各位皇子都出镇一方,平灭南陈这样的大功也是让秦王和晋王来获取,就连查处苏威结党营私的案件也是交给蜀王杨秀,偏偏没有太子的事情,如果皇上真的有意以后把国家交给太子殿下,会这样吗?”
裴世矩冷冷地说道:“皇上确实是对太子不满意,但这跟废了他是两回事,现在只是不让他过多地参与朝政,不让他有机会建立自己的势力罢了,现在皇上chun秋鼎盛,还不用太多考虑身后之事,加上有高仆shè作太子的坚强后盾,皇上如果要动太子,那整个朝堂上下受影响和牵连的官员有一大批,会动摇国本的。”
“再说了,那些亲王都是给分封到各地,他们在朝中并没有自己的支持者,皇上不过是用他们制衡一下太子罢了,还不至于真的想让他们代替太子,行满,我觉得这件事上,你的判断可能出了问题。”
王华强皱了皱眉头:“最要命的一点就在这里,正是因为高仆shè的势力太大,朝中文武一大半是他举荐的,离了他国家的运行都可能会出问题,你可别忘了,皇上自己就是从相位登上皇位的,对这个能不犯忌讳?”
裴世矩的瞳孔猛地一收缩,显然这段话刺到了他的内心深处。
王华强继续说道:“上次南征的时候,就有人进馋言说高仆shè有意谋反自立,但皇上也没有当即斩杀此人,而是留到了高仆shè班师后才把此人下狱治罪,最后也只是流放而不是杀掉,足以证明皇上对高仆shè也并不是完全信任,始终是要防着一手的,为什么苏威被罢免后又很快地复官?为什么要把个xg强硬的越国公扶到尚书右仆shè的位置上?这些不都是制衡高仆shè的举动吗?”
王华强看着沉默不语的裴世矩,说出了最有份量的一段话:“自古君王最担心的。就是权臣和自己儿子的结合,这就构成了对自己皇位的威胁,高仆shè执掌朝政十五年,功高盖世,打天下的时候非他不可,所以有些事情皇上还可以容忍,我只怕突厥一灭,天下真正太平之后,皇上就会对高仆shè动手了,至少。不会让他继续留在相位上。”
“高仆shè如果一倒。那太子最大的靠山也没了。即使其他几位亲王无夺位之心,也会有些人开始投机选边的,更何况晋王是什么样的人,不用我多说了。”
裴世矩沉声道:“行满。你也打算投向晋王吗?”
王华强在穿越前虽然历史方面基本上是个白痴,但也知道杨广得了天下后折腾得民不聊生,最后亡了国。
虽然他自从穿越以来,所听所见的晋王杨广都象个好人,让他怀疑是不是自己的穿越改变了历史,还是后世的史书故意黑了杨广,把他说得昏庸y暴,但内心深处,总是不希望杨广最后真的如正史一样地登上大位。毕竟现在天下太平,自己ri子过得也不错,要真的是天下大乱,那自己同样没什么好果子吃,稳定压倒一切。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
想到这里,王华强摇了摇头:“我的想法很简单,只忠于皇上,现在我们在大隋过得很好,以后不管谁当了皇帝,我们继续当自己的臣子就是。皇上爱让哪个皇子接位,那是他的家事,我们犯不上掺和。弘大,你不也是这样想的吗?”
裴世矩的神sè稍稍缓和了一些:“只要你不去帮着晋王就行,老实说,我虽然不能站在高仆shè一边,但内心深处也是希望太子殿下能正常登位的,晋王此人,虽然礼贤下士,对人客气,但我总觉得他并不是出于真心,如果作为天子,我觉得这样的人会很可怕,还是离得远一点的好,至少不会主动助他登位的。”
王华强笑着点了点头:“我们是怎么想的并不重要,关键是皇上和皇后如何想,据我所知,皇后非常喜欢晋王,因为他和太子的所做所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要知道,独孤皇后对皇上的决策有重大的影响力,有可能会让皇上最后下决心。”
裴世矩叹了口气:“行满,说了半天,储君之事你还是没和我们要说的突厥计划联系到一起,你没有考虑过将来万一和突厥大战,对高仆shè,对太子殿下,对晋王会有什么影响吗?”
王华强收起了笑容,正sè道:“在突厥之事上,地位最高,功劳最大的是长期以来一直策划突厥攻略的长孙晟,只要高仆shè把长孙晟拉到太子集团里,不愁在这件事上太子无法加分。”
裴世矩摇了摇头:“行满,你应该知道高仆shè一直没有去拉长孙晟进他的拥立太子集团,就是怕皇上误会太子和突厥人能有什么往来,这就跟朝中重臣要撇清自己和边关大将的关系一样,所以长孙晟立功,对太子并没有什么好处。”
王华强总算明白了为什么高熲一直没有拉上长孙晟,他笑道:“但至少长孙晟也没有倒向晋王,国家如果准备和突厥开战,那是国之大事,我想太子至少不会因为此事而受到什么损失,打仗要靠关陇的军功贵族们,而这些人多数是高仆shè提拔举荐的。”
裴世矩沉声道:“如果晋王或者是现在已经在并州当总管的汉王将来充当攻打突厥的行军大总管,你还会这样认为吗?”
王华强正sè道:“那就是皇上的决定了,如果皇上想起用太子,就算自己亲征突厥,也会让太子从政监国,如果皇上已经有换储之意,那么没有突厥之战也会扶别的皇子上位,并不需要打仗来取得军功。我们不能因为此事而废掉对突厥的攻略计划,那是为臣不忠了。”
裴世矩紧紧地盯着王华强看了一会儿,良久,才叹了口气:“你说得有道理,后续的发展不是我等能预料得到的,无论如何,对突厥的分化瓦解总是没错,以后跟突厥的一场大战,从而彻底解决东西两突厥,也是很难避免的事。行满,你今天来找我,就是希望我去找长孙晟,让他支持你的这个计划?”
王华强笑了笑:“长孙晟讨厌我,但绝对不会得罪你,因为你毕竟是世家子弟,底蕴深厚,长孙晟作为关陇军功贵族的一员,是不会主动与你交恶的,何况这次你不是去抢他的功,而是助他成事,他更没有理由拒绝你了。”
裴世矩站起了身子,笑道:“然后再由长孙晟和我一起去向高仆shè献上这个计划,对不对?”
“正是如此。”王华强也跟着站了起来。
裴世矩看着王华强,意味深长地说道:“那此事中你能得到什么?如果我不提你的话,长孙晟完全可以找别的商人去做这笔生意,未必需要靠你。”
王华强笑道:“别的商人未必肯接手这桩买卖,你可别忘了,前期向染干的部落提供粮食和绢帛,这是要亏钱的,只有我想到的用牛羊胰脏做肥皂的这个办法,才能把钱赚回来,无商不jiān,要他们为了国事去亏自己的钱,有谁肯呢?”
裴世矩点了点头:“那我干脆向长孙晟和高仆shè直言,这个计划完全是你想出来的,也省得他们再拐弯抹角地找别人了。”
ps:
下一更,12点。




隋末阴雄 第二百七十七章 诤友真言(二更)
;
王华强摆了摆手:“别这样,你也知道长孙晟一直对我警觉性很高,不想让我参与突厥的事情,而且我也不想长孙晟学到我做肥皂的办法,以后自己赚钱,毕竟他跟突厥的关系这么好,如果知道了肥皂的制作用法,那要赚这钱就太轻松了。..免费电子书下载”
裴世矩看了一眼门外,那几个护卫都远远地在庭院入口处一动不动地站着,显然听不到自己和王华强的话,转过头,他说道:“那你又如何能让高仆射把这件事交给你去办?”
1...9192939495...2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