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边军一小兵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老白牛
“相同军马,曹变蛟与王廷臣在巨鹿溃散逃窜,与王斗攻取平谷,却不费一箭一矢轻取城池,上万奴兵落荒而逃。没了勇冠三军的王斗,我大明将士就不能打仗了么?”
洪承畴的神情有些悲凉。
关宁军在巨鹿之事,其实洪承畴与孙传庭己经明白,相互都是心照不宣的事。
孙传庭默然不语,他忽然提高声音:“大明不能靠王将军一部兵马,该练兵了,编练数万如王将军一样强悍的军士。恩师,学生计议己定,待奴酋退后,学生怎么也要前往保安州一趟,观看王斗如何操练兵马。”
洪承畴点头:“为师也有此意。”
“尔等明人,可敢一战?”
数百清骑在营地前耀武扬威,奔驰叫嚣,明军营地却是一片安静无声。看己方士气低落如此,洪承畴又是长长地叹了口气,孙传庭看着皇太极方向,也是久久出神。
看明军情形,清军这边更是欢声雷动,多尔衮忽然又道:“皇上天威所致,明人己是丧胆,数万之兵不敢一战()。不若我军挥师西进,攻占明人京师,皇上当可成就一代霸业,创下高皇帝所没有的不世之功。”
多尔衮的话让皇太极身旁各王公大臣都是心动,特别肃亲王豪格更是蠢蠢欲动,明军势弱如此,虽然他们现在还不能攻占整个明国,不过取彼京师,尽掳其百姓子女,却会给明国一个极为沉重的打击,以后便是来掳获人口财帛,也更加轻而易举。
皇太极扫了多尔衮一眼,神情有些阴冷,他缓缓摇头:“明国气数未尽,还不到时候。”
他说道:“以明国论之,彼有若一株大树,根深叶茂,取北京便若伐大树,先从两旁砍,则树自仆。”
他眼中现出深思的神情:“朕曾反复思维,将来我国既定之后,大兵一举,彼明之若弃燕京而起,其追之乎?抑不追而竟攻京城,或攻之不克,即围而守之乎?”
“彼明主若欲请和,其许之乎?抑拒之乎?若我不许,而彼逼迫求和,更当何以处之?倘蒙天佑,克取燕京,其民人应作何安辑?我国贝勒等皆以贪得为心,应作何禁止?”
“种种法法,朕还未深思计定,取明之京师,尚不可为!”
皇太极一番话,说得身旁众臣更是赞叹不己,连称圣上高瞻远瞩,实是雄才大略。多尔衮神情更是嫉妒,这种高层次的攻明战略,是自己所设想不到的,以治国谋国才能论,他与皇太极之间相差甚远。
弘文院大学士宁完我高声道:“皇上圣明,臣观今日之势,彼之明国树大根深,若是直取京师,时日未至,恐有重演 辽皇德光之祸。古有云,一代君臣必有一代制作。为今之计,圣上唯以历代先贤为楷模,习圣人典籍,改革典章,渐就中国之制。庶日得了蛮子地方,也不至手忙脚乱。”
这宁完我是皇太极的智囊团核心人物,不止一次出言献策,极得皇太极依重。
听了宁完我的话,皇太极肃容道:“宁学士所言甚是,朕自登位以来,定官制,辨服色()。严诏六部、二院以‘明会典’为典章依据,处理我国政务。朕曾思伐明之策,东征朝鲜,西联蒙古、西藏,以对明国半月圈围之势,然此大大不足。朕意卿为弘文院总裁,会同高鸿中,鲍承先、范文程诸卿,译纂明国‘洪武宝训’诸册典籍,完善我国伐明之策。”
宁完我感激涕零,深深施礼:“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看二人文绉绉的来来去去,皇太极身旁各旗主都觉得索然无味,在皇帝面前,又不敢流露出来,憋得极为辛苦。只有多尔衮仔细听着二人问答,眼中露出深思的神情。
皇太极看向身旁正黄旗巴牙喇纛章京图赖,问道:“平谷的王斗等人还没有动静吗?”
图赖恭敬道:“回皇上,初三日我大兵击溃明将杨国柱与虎大威,通州明军便遣使向平谷求援。奴才奉皇上之命假意拦截,放行诸使者离去,想必他们早己到达平谷。”
他有些奇怪:“哨探所闻,王斗诸人仍是按兵不动,并未领军回援……难道哨探勇士有所疏漏,将他们都拦截下了?”
皇太极摇头:“平谷的王斗,肯定有接到救援信使。”
他眼神锐利,冷笑了一声:“好一个明国游击!”
他道:“诏,满洲镶黄旗三等梅勒章京鳌拜仍为前锋,领军五千,直取平谷。我大军明早拔营,趁此锐气,全军逼进!”
一片“皇上圣明”的声音,多尔衮更道:“观明国敢战者,唯王斗一人尔,皇上天威,御驾亲临,取平谷如同探囊取物!”
皇太极大笑起来,只是眼中却没有一丝笑意()。
……
“奴酋兵马己临,前锋为清国镶黄旗梅勒章京鳌拜,此人在彼国有满洲第一勇士之称!”
初六日午时,在平谷守备府邸内,王斗等人便接到温达兴的夜不收情报,鳌拜的前锋,己经快到马昌营一带。清国皇帝皇太极的大军,今早更从通州拔营,全军往平谷而来。
府邸内,案桌上摆着一张通州到平谷的简易地形地图,王斗、曹变蛟、王廷臣等人围着地图观看。
“哨探所闻,鳌拜的前锋有五千人马,一色镶黄旗之奴,披甲人约有二千余,其中有巴牙喇兵五百。奴酋洪太,估计有军二万余人,内有数千人持白镶皂旗(白旗镶黑边),携带鸟铳,似是降贼孔有德军马。又约有七千人旗色各异,似是原入寇多尔衮诸奴人马。”
听闻逼来平谷的全部清兵后,曹变蛟与王廷臣松了口气,两万五千清军,在平谷的明军还是有应付的能力,当然这是因为有王斗大军在,给曹变蛟、王廷臣等人造成的胆气信心。
“多尔衮诸奴不足为虑!”
曹变蛟断然道。
多尔衮等人原聚于天津的主力有好几万人,原入关满蒙十余个旗主,此时随军前来竟不到一万。想必他们早己被王斗打寒了胆,几千人随军前来,也是奉场作戏情份多,根本不愿死战。说不定还乐于见到皇太极的实力受损。
“奴军前来,通州之围解顿,我军以逸待劳,可从容不迫迎敌。”
他有些气愤:“未想孔有德这个乱贼随行,他带来数千火铳兵,难道想与王将军来一场火铳对射?”
“奴贼吃够了将军铳炮之苦,也想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王斗道:“孔有德没携来火炮,不足为虑()!”
没想到孔有德也来了,这个大汉奸降清后受封为恭顺王,一直对清国忠心耿耿,战力不可小视。他带来的几千鸟铳兵,想必便是当年孙元化花重金打制出来的精良鸟铳吧?
叛乱降敌后,那些鸟铳也被他带走。不过孔有德骑兵参将出身,麾下有一只葡萄牙人训练出来的犀利炮队,打*可以,想与自己玩火铳战阵,那就是班门弄斧了。
此次他没有携带火炮前来,王斗就让他好好看看,什么叫火铳射击。
不过孔有德的出现,也给王斗敲响了警钟,随着自己火炮火铳战法受到敌方或友方重视,未来面对的火器对手越来越多,自己要有相应改变才是。特别清国方面,皇太极可不是个迂腐的主。
曹变蛟骂了句:“孙巡抚苦心精研之利器,却成为其助桀为虐的工具,彼之山东矿徒,实是可恨!”
王斗说孔有德不足为虑,那就不足为虑,他沉吟道:“去除多尔衮与孔有德诸人军马,计鳌拜前锋在内,此次东奴主力,便是奴酋洪太与豪格两黄旗与正蓝旗一万五千余人。”
平谷的明军有一万两千余人,对手一万五千余人,兵力相差不大。当然,这场会战也得慎重,多尔衮等人七千兵马,如果己方打胜了好说,打败了,他们就是如狼似虎的催命符。
王斗看着地图:“奴兵前锋鳌拜,与奴酋洪太主力相距大半日路程,己经快到马昌营之地。他们百里行军,人马劳顿,我师却以逸待劳,士气高昂,便在大兴庄之地设伏迎截,让这个清国满洲第一勇士,大大丧气!”
屋内众人都是相顾大笑。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300章 击其奔散
“要使奴兵前锋鳌拜中计中伏,先我们要遮蔽战场,随后派出兵马骚扰诱敌,或其疲惫,或其狂妄追赶()。待他们大部追至大兴庄,我师军阵严待,击其奔散,当可大胜!”
大兴庄一带虽都是旷野谷地,不过所谓的伏击,并一定军马要从某个山地峡谷冲出来。这古时之战,对军阵要求极高,不论是步军对步军,还是骑军冲击步兵之阵,或是骑兵对冲,都需列成严整的阵势,这样才能挥最大威力。
以严整军势冲击敌散乱之阵,往往胜算极高,这就是所谓的半渡而击战术。
鳌拜如果几千兵追来,乱蓬蓬的不成阵形,布阵在大兴庄一带的明军步骑相攻,鳌拜人马疲惫下定然大败,最后数千骑兵紧追不舍,让其全军覆没都有可能。
王斗说的是兵法正理,曹变蛟与王廷臣都没有意见。遮蔽战场,阻碍敌骑侦哨,当然非舜乡军夜不收及部下骑兵莫属,这两天他们劳劳将鳌拜哨骑挡在平谷周边几十里外,使敌不得窥探,为加强力量,曹变蛟与王廷臣还派出一些家丁相助。
情报早己遮蔽,不过这骚扰诱敌,该派谁去呢?清军向是骚扰的高手,反骚扰能力出众,搞个不好,派出骚扰的人马有可能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而且要使其深信不疑,派出的人马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王斗骑兵极少,担当不了骚扰的重任,只有靠曹变蛟与王廷臣部下骑卒了。
王斗看向几人,王廷臣一咬牙:“某去()。”
曹变蛟麾下游击杨少凡猛地站起来:“末将也愿意前往。”
“好,诱敌重任,便交于王军门与杨游击了。”
曹变蛟与王斗都是叫好,最后众人决定此战王斗部留守孙三杰戊部辎兵一千余人,余者步军全部出动。平谷的骑兵同样全部出动,集中优势兵力,给镶黄旗的鳌拜前锋以最严厉的打击。
……
崇祯十二年二月初六日,平谷县,陈良屯。
午,未时。
远方的地平线腾起浓密的烟尘,伴随着一片闷雷似的马蹄声,一大片黑压压的骑兵向大兴庄地带奔来。这些骑兵大半身着黄色外镶红边棉甲,大片猎猎飞舞的旗帜同样红黄相交。
他们黑盔红缨,身上与胯下马匹挂着角弓与步弓箭壶,还有各样的长短兵器,每个骑士脸上尽带骄横与戾气之色。骑士中,还有数百人身披水银色的铁甲,却是清**中非常精锐的巴牙喇兵。
这些骑士,正是清国镶黄旗梅勒章京鳌拜前锋向平谷逼来的人马,他们以十人一列的行军路线展开,几乎每人都有双马,所以虽说只有五千骑兵,却造成极为浩大的行军动静。
行到一片废弃的村庄旁边时,忽然骑军中传出一个粗豪的声音,立时这些滚滚行进的清骑停下。他们便是停下,也保持着严整的行军阵列,确是令行禁止,一派强军风范。
前方数骑滚滚奔来,他们一人数马,腾起好大一片烟尘,他们奔到一杆大旗下,其中一人滚鞍落马,向一个魁梧清将打千禀报:“禀报梅勒章京,前方不远就是大兴庄,离平谷不到十里,在大兴庄前方,勇士们遇到大股明军哨骑拦截,不能再前行哨探。”
那清将哼了一声,他身披重甲,年不到四十,唇上两抺浓重的胡须()。周边脸颊上,大块大块鼓起的油光横肉,顾盼中,满是浓浓的煞气。在他身旁,策马的尽是身材壮实的巴牙喇兵,他们稳稳坐于马上,胯下马匹打着响鼻,身上的铁叶在寒风中闪着冰冷的光。
这清将正是清国满洲镶黄旗三等梅勒章京鳌拜,其伯父费英东早年追随努尔哈赤起兵,是清国开国元勋之一,二哥卓布泰同样是清**功卓著战将。鳌拜本人亦随皇太极征讨各地,战功赫赫,是其深为依重的心腹。
天聪八年,鳌拜授牛录章京世职,崇德二年,鳌拜为前锋渡海搏战,征讨皮岛,被赐号“巴图鲁”,进三等梅勒章京。就在前不久,鳌拜随皇太极入关,在通州击溃明悍将杨国柱与虎大威,皇太极深为喜悦,赉赐甚厚。
在鳌拜身旁,是满洲镶黄旗巴牙喇甲喇章京准塔,他年在四十余岁,一双粗糙的手紧紧抓住缰绳,却是神情阴冷。当年攻伐皮岛时,他与鳌拜同为先锋,立功甚厚,不过他没有鳌拜的官运,只从巴牙喇牛录章京提一级为甲喇章京。如果鳌拜被升为镶黄旗巴牙喇纛章京,更将是他的顶头上司。
准塔看了鳌拜一眼:“巴图鲁,尼堪哨骑拦截,可否要多派勇士,看看他们在搞什么鬼?”
准塔揣摩鳌拜心思,知道他为了炫耀自己的武勇,更喜欢别人称他为“巴图鲁”,果然准塔此言一出,鳌拜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
他骄横地道:“不必了,那些尼堪不堪一击,就在通州,我仅用一千勇士,就击溃了明国杨国柱与虎大威的五千大军。便是前方有平谷一万明军等待,那又如何?照样打得他们抱头鼠窜。”
他身旁各清将都爆出一阵狂笑,不屑之情,溢于言表。
他们随皇太极进关来,所战无有不胜,通州几万兵马在他们面前战战兢兢,没有一个人敢出城出寨迎战,让随皇太极入关来的三旗清兵对明军充满轻视()。又对多尔衮等人在明军手上折损那么多兵马,都是嗤之以鼻。同样的,他们对平谷的明军也是漫不经心。
准塔道:“只是平谷的明军与众不同,他们中,有明将王斗几千军马。”
鳌拜的狂笑嘎然而止,临时行皇太极叮嘱面对王斗的大军务必谨慎。鳌拜再是狂妄骄横,皇太极的话他不敢不听。
而且他前锋来临后,也感觉平谷的明军确是与众不同,破天荒的,自己派出的哨骑尽被明军拦截。放在往日,哪有明军敢拦截他们的哨骑?都是大军直逼城下,各处情形哨探得一清二楚。
鳌拜略一沉吟,喝令道:“巴特尔,你带一队勇士,前去平谷哨探,看看那些尼堪在搞什么鬼!”
那巴特尔是满洲镶黄旗巴牙喇营一个分得拨什库,不论战场搏杀还是敌情哨探都非常出众,他得到命令后,高声答应,领着一队巴牙喇兵,就要排众而出。
正在这时,忽然右方又有几骑兵马奔来,他们奔到鳌拜前面,顾不得下马,为一个壮达在马上高叫道:“禀报梅勒章京,右方数里外,现一股明军骑兵,他们快往大军这边逼来,人马约有三百余人。”
跟着左边与前方,同样有哨骑奔回,禀报现明军骑兵,人马都有数百。
最后一股哨骑奔回,说前方又现大股明军骑兵,兵马约有数千人。
鳌拜狞笑道:“这些明狗好大的胆子,竟敢来攻击骚扰本巴图鲁的兵马。”
他喝令道:“换马,结阵迎敌。”
他军令传下后,立时这数千镶黄旗骑兵汇合结阵,一个牛录一个牛录的汇集,组成了适合骑兵作战的锲形战阵。所有的清兵,也全体跳上身旁战马,从容不迫地整顿起来。
游牧民族与渔猎民族的马匹体力略逊中原马匹一筹,所以他们行军多为一人数马()。行军时乘骑劣马或是骡马,余下的马匹,则是安放帐篷武器等辎重,作战时换上战马,随时保持马匹体力。
这些清兵久经战阵,虽是长途行军人马困顿,又听闻大股敌军逼来,却是丝毫不乱。
很快他们纷纷换马,组成一个攻守兼备的骑兵战阵。
不久后,一股股明军骑兵便奔到离他们不到两里之处,虎视眈眈地在周边窥探。见这些镶黄旗清骑如此快准备就绪,他们也颇为惊异,停下马匹整顿起来。
鳌拜在马上眺望,见四面明军越聚越多,不过两面明骑较少,各为数百人,前方黑压压一大片,怕有数千骑兵。
鳌拜久经战阵,仅在片刻间便思虑出应对之法,他喝道:“趁明军阵形散乱,我军先攻,击其奔散。”
他喝出一系列的镶黄旗将领,左右两翼各四队两百人进攻,其中各还有一队巴牙喇兵。正面一千人进攻,内有两百的巴牙喇兵。余下的三千六百人仍是不动,作为静观援兵之用。
此起彼落如狼嚎般的呼哨声四起,随着鳌拜布置完毕,一队队清骑出阵而来,他们排成相对明军更为严整的阵式,越来越快的催动马匹,如风卷残云从三个方向掩杀过来。
“鞑子来了!”
在清军的左侧地带,停在这里窥探的正是曹变蛟麾下游击杨少凡,他领着自己麾下骑兵七百人,余下的五百骑兵,则是由军中一个千总带领,布置在清骑右翼骚扰。
见清骑主动进攻,杨少凡等人都是吃了一惊。
那些清骑出动后,先是慢跑,随后全加快马,数百骑兵皆一片红黄盔甲颜色,铁蹄翻腾中,他们如飓风一般席卷过来()。人数虽少,声势不小。
看着前方清军涌来,马头攒动,蹄声如雷,身旁的明军都露出惊恐的神情,杨少凡的心脏也是猛烈跳动。随后又觉热血沸腾,似乎全身鲜血都滚烫起来,
他一舞手上的三眼铳,大呼道:“兄弟们,随我杀奴!”
一马当先,直冲而去。
“杀奴!”
他身旁明军齐声大呼,催动马匹,保持战列,随在杨少凡身后滚滚而去。
很快的,双方越冲越近,那些镶黄旗清骑样子看得更清楚,他们以锲形战阵排布,一个个弧形阵列中,中间凹处都是重甲骑兵,他们手持长枪,个个身披镶铁棉甲,内中应该还有锁子甲,就连身下的战马,也用棉甲罩得只露口鼻。在他们两侧,还布有手持弓矢的轻甲弓手,那些清骑或是欢声怪叫,或是一声不响策马冲来,脸上尽是残忍的味道。
马蹄震响,尘土飞扬中,两股冲击的铁流冲撞在一起。
“杀啊!”
杨少凡大喝一声,用火折子点燃了手中三眼铳的引绳,与他相同动作的,还有冲在第一排的骑兵们。
轰轰声响,三眼铳特有的巨大轰鸣声响起,杨少凡铳内三管火药齐。杨少凡此时有兵十四队,略分为七列冲击,前方百人持三眼铳开火,形成好一波的密集弹雨。
虽说三眼铳在马上准头不高,破甲能力也不强,但近距离弹丸冲击力不小,这个波次的猛列射击,还是让对面好一阵人仰马翻。与此同时,对面一阵箭雨过来,双方互有人马扑倒在地。
杨少凡的三三眼铳弹似乎击在一个分得拨什库的身上,不管有没有破甲,他都被射得翻滚下马()。杨少凡从他身旁控马冲过,轮起手上长长三眼铳,一下子砸在一个随后而来清军重甲头上。
杨少凡使用的三眼铳外面还加不少铁钉尖头,成为一个三眼狼牙棒,颇为邪恶。他借着马力砸过来,立时砸得那重甲脑浆四射。与杨少凡一样,他军中不少人都在三眼铳铁头外加铁钉,他身后一个家丁策马冲来,手上的三眼狼牙棒重重砸在方才落马,晕头转向刚刚爬起的分得拨什库头上,一片血雾飞扬。
杨少凡身后骑兵纷纷跟来,他们或手持三眼铳,或手持长枪马刀,与对面清军对冲对杀。双方一个个战士或被长刀劈落,或被长枪刺落,骑兵快马作战,生死只在一眨眼之间。
等双方冲过后,彼此都有不少伤亡,杨少凡看军中兄弟少了不少,心如刀割。此战他虽是诱敌佯攻,却也非常吃力。特别最后一个波次杀来的镶黄旗一队巴牙喇兵,他们马上马下搏斗能力出众,军中大部分兄弟死伤都是他们造成的。
杨少凡身上也被劈了几刀,幸好身着铁甲,没什么大碍。
刀不怕,马上作战,最怕长矛。
他们人马聚在一处,杨少凡身旁中军千总低声道:“将军,还要冲一次吗?”
杨少凡内心也有些打鼓,他看向远方,右翼及前方,明军正与清兵对冲恶斗。最前方位置,前屯卫总兵王廷臣还有一千人没有投入战场。正在犹豫时,忽听到王廷臣那边传来鸣金收兵的声音。
杨少凡松了口气,叫道:“撤退!”
“撤退撤退!”
他军中军官们纷纷叫囔,余下的骑兵们快拔马,往大兴庄方向逃去。听到这个声音,不论是右翼还是前方的明军,都是纷纷拔马离去,数千骑兵往回狂奔,造成一片溃败的情形()。
鳌拜看得清楚,他哈哈大笑:“这些明狗不堪一击,传我命令,阵中所有轻骑追击,重甲随我在后,押阵缓行。”
看明军狼狈奔逃的样子,准塔眼中却露出深思的神情:“平谷的明军,应该没这么容易败逃。明将王斗还未出现,巴图鲁,依小人之见,击溃这些明军也就罢了。”
鳌拜喝道:“明国骁勇如杨国柱,虎大威,也是一击而溃,被我追赶数十里。看这些平谷明军的样子,与杨国柱他们有什么区别?王斗又如何,他们便是在前方列有兵马,我也可以驱赶溃兵冲击他们的阵势,让他们全军大败。或许不待皇上大军来临,我前锋兵马,己经可以轻松取得平谷。”
击溃这些平谷的骑兵,鳌拜己不将王斗放在眼里,加上大功在前,他眼红心热,更将皇太极的叮嘱抛到九霄云外去。
他暴喝道:“追击!”
……
“鳌拜中计了!”
看着前方漫野奔回来的王廷臣,杨少凡等部骑兵,他们一路狂奔,个个都是气喘吁吁。让王斗放心的是,夜不收回报,鳌拜己经全军追来,追赶这么远的距离,加上本来长途行军就人马疲惫,等会他们还有力气作战吗?
“什么满洲第一勇士,一个有勇有谋的匹夫。”
听到鳌拜中计消息,曹变蛟也放下心来,与王斗相顾大笑。
此时曹变蛟与王斗己经严阵以待,左翼,是曹变蛟本部两千骑兵,右翼,是他镇下一个游击将军,领着一千多骑兵,还有舜乡军的四百骑兵。曹变蛟亲领余下一千多骑兵,与王斗站在中军位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