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航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华东之雄
现在,歼73已经开始逐步投入生产了,但是呢,形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歼八开始从国外寻求先进的航电了,歼七通过改进,也已经具有先进的全天候能力了,歼73就已经全面落伍了,为容纳它那巨大的进气锥,整个机身都加粗了,机体笨重,格斗能力相比其他飞机有了明显下降,为了装那个雷达,付出太多了,而装了之后,性能也不是很先进,被淘汰,那是必然的啊。
作为自己手里的第一个真正走下来的项目,现在沦落到了这种地步,宋老还是有些惋惜的,不过呢,改进歼73,真的不如改进现在的歼七,毕竟现在的歼七的机动性很好啊,计划中的改款,甚至可以和f16缠斗的。
不过,这款歼73的仿制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比如在仿制的过程中,己方已经搞出来了涡喷13发动机啊,这种发动机和涡喷7有着类似的尺寸,很容易就能换装到现在的歼七身上,让歼七的性能更好。
“我们的歼七换装三角翼的计划,进行得如何了”没有等宋老发问,秦风就开始提问了,毕竟,那种超七虽然先进,那是国际合作的,而歼七换装三角翼之类的计划,是国内利用自己的技术来做到的,而且,还能有不错的性能,当时秦风就很看重这个项目,现在呢,终于可以听听项目进展了。
“我们还在进行研究。”屠老说道“这个新的项目,我们决定明明为歼七e,既然是大改,干脆就改得更彻底一些,利用我们现有的技术进行升级,为了增加载油量,我们决定,取消左翼根部的机炮,加大机翼内的整体油箱结构,同时把原来重力加油改为压力加油方式,还有换装新型航电系统和新型箔条热焰弹投放器等。所以,整个项目可能要延迟一些时间。”
现在,空军大批的歼六战机,已经开始逐步退役了,甚至早期装备的歼七战机也将逐步退役,所以空军的缺口是很大的,不管是自研先进战机也好,还是购买也好,三代机的价格都不低,是不可能全部替换下来的,所以,必然还需要一批新的歼七战机,己方瞄准的,就是这个市场。
现在,屠老的脑海里,时刻都有市场经济的想法,不仅仅是国际市场,国内市场也是如此,歼七这次的大改款,关系重大,这将会是对原来的歼七的一种脱胎换骨的升级。
其实,米格21刚刚出来的时候,是一款高空高速战斗机的,小巧的机身,孱弱的发动机,在棍子一般的机身身上,硬是实现了2马赫的速度指标,但是呢,机动性就差远了。
现在呢,己方就是要把这样一款高空高速战斗机,给改成格斗战斗机,让它能够和f16近距格斗,同时呢,经过一系列的改进,航程也要有大幅度的提高,以前的时候,歼七战机仅仅有一千公里的航程,经过己方的这些改进,要达到两千公里的航程指标
电子设备也要大幅度地更新,如果在f7上进展迅速,甚至能够获得合格的脉冲多普勒雷达的话,他们也会将这种雷达装在歼七e上的。
甚至,他们还计划把手不离杆也装到歼七e上,从外表看,这种飞机和以前的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内部已经是彻底的更换了,更高效,更现代化。
屠老对此很有信心。
“是啊,好菜不怕晚,咱们真的是很期待啊。”秦风说道“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飞啊,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现在,留给秦风的试飞任务,是越来越少了,他更多地参与到了战机的研发中来,而且,原本只是让他配合着搞歼十,现在的项目,则是越来越多了,各个军机的研发,都想要把秦风给要过去。
现在,秦风看着己方的歼七的改进,也是很高兴,同时,脑子里还有一些想法的。
“屠老,咱们的歼七的万年不变的风挡,也该改变一下了,什么时候,能够把它换成整体弧形风挡在,现在的这种,太挡视线了。”
坐在歼七的座舱里向前看,看到的是两组隔框,占据了很多的视野,如果有敌机正好在风挡里的时候,是看不到的,这个时候,就要飞行员左右摇晃脑袋来观察了。
其实,歼七开始的时候,前面就一个隔框,还算是少一点阻挡,但是呢,座舱盖是向前开启的,设计复杂,很容易弹射失败,所以后来就改成了向后开启,这样,前面的风挡就有了两组隔框,前面是一个平板玻璃,侧面是弧形的,正好组成前面的风挡。
这个风挡,太落后了,看看西方,最先进的f16,整个就是一个座舱盖,视野多开阔
第六百零七章 三片式风挡和整体风挡
现在,秦风说起来了整个圆弧形整体风挡的说法,当听到了秦风的这个说法的时候,屠老也是点点头“是啊,以前的时候,咱们是没办法,现在呢,咱们终于有了这个技术基础了,这个整体风挡,咱们正在研究,以后的时候,会装备部队的。”
在以前的时候,三片式的座舱风挡是很流行的,哪怕就连f14雄猫战斗机,采用的都是这种风挡,首先第一个好处,就是坚固结实,要知道,战斗机动辄是要飞到2马赫的,虽然高空的空气稀薄,气流的冲击也是很强烈的,所以,这种三片形式的风挡,拥有两个固定的肋条,这样是最坚固结实的。
这点可以看看歼八,到了后世,国内的其他战机都已经换成了整体弧形风挡,但是歼八依旧使用了这种三片式的风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高空高速,毕竟研究歼八专用的风挡,耗时耗力,需求量又不大,所以没必要。
而歼七的这种三片式风挡,正前方的玻璃是平的,这也是有很大好处的。
什么好处
就是没有光学的变形。
在弧形的气泡式座舱里面,看起来很高大上,但是如果坐在里面向外看的话,可以发现,外面的世界变样了。
弧形的气泡座舱盖,就像是一个放大镜一般,外面射进来的光线,在经过座舱的时候,就会发生折射,导致视觉上的不同,这就和把筷子放进水碗里面,发现筷子变弯了一样。
后面的座舱盖出现这种效应还问题不大,如果把外面的东西放大了,那还有好处,更容易看清敌机啊,但是前面的风挡如果也发生了这种光学畸变,那就不妥了,尤其对于以前使用光学射击瞄准具的时代来说,这简直是灾难性的。
如果前面的风挡变成弧形的了,那怎么瞄准以前的射击瞄准具,连测量距离都是根据翼展来换算的,如果前面的风挡是弧形的,光线弯曲了,测量出来的数据绝对就不准确了,所以,把座舱盖前面的风挡做成平板的,是为了避免这种折射现象,没别的办法的。
这是另一个大问题。
好在现在,他们已经具备这种条件了,因为他们的机炮瞄准,已经采用热线方式了,通过机载计算机的计算,在前面的平显上形成一条热线,只要将热线瞄准对方就行了
在导弹时代,这风挡如何折射当然没有关系了,只有用机炮这种直瞄武器才会出现这个问题。
现在,己方的风挡如果变成了弧形的话,那只要修改计算机内部的程序,将弧形风挡的折射光线的因素考虑进去,修改这条热线的显示,那就可以了。
在西方,先进的三代机使用的都是弧形的整体风挡,就是他们都进行了这种修正,所以,己方现在也算是具备这种条件了
其实,对歼七的座舱,132厂已经进行了修改,最早的座舱盖是向前开启的,弹射的成功率很低,后来就改成向后开启了,而这个前面的风挡,以前的时候还夹着一块防弹玻璃呢,正是因为这块防弹玻璃,让前面的视线很模糊,所以,后期的歼七生产型,这块防弹玻璃直接去掉了,这样就简化了,视野也更加的清晰了。
现在,秦风提议改进座舱风挡,是从飞行员的角度来看的,任何的飞行员都不喜欢前面的风挡隔框的,太碍眼了,以前的时候是没有办法,必须忍受,当看过了f16的座舱盖的时候,就再也没有人喜欢这种风挡了。
老巴的飞行员,肯定也对这种风挡诟病过的。
座舱盖和风挡是透明的,但是根本就不是玻璃,它属于塑料,这种东西成型很容易,做出前面的整体弧形风挡并不难,难的是拥有和三片风挡相同的机械强度,增加撞鸟时候的抵抗力,以及进行复杂的光学修正。
现在,屠老已经点头了,这个项目,咱们现在是可以进行的了,当然,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肯定还得实验,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行,不过呢,这个项目的技术方面,是没有问题的了。
再说了,现在132厂进行的项目不少,最先进的就是和格鲁曼公司一起开发的超七项目,这个项目的风挡就是整体的,所以,从这个项目上,132厂的技术人员也是能够学习到这方面的设计的。
现在,在歼七上采用了这种整体风挡,这也是一个进步了,以后的国产飞机,肯定会大量地采用这种方式的,虽然看起来仅仅是微不足道的一方面,但是对飞行员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了。
“真期待啊。”秦风说道。
屠老的脸上露出笑容“不用着急,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去了一段时间的美国,屠老也能说出美国人的谚语来了。
“对了,超七的进展如何”秦风向着屠老问道,当歼七c最终演化到超七来的时候,性能已经进一步地提升了,从一款二代机的改型,升级为了一款地地道道的三代机,秦风对这款飞机还是很期待的。
虽然国内的歼十一直都是进展缓慢,但是这款超七是和格鲁曼公司合作的,所以,进展就要快的多了。
“可行性研究已经进行得差不多了,机体的基本气动布局也差不多了。”屠老说道“我们对这个项目很有信心。”
说完之后,屠老笑呵呵地向着宋老说道“老宋,你们可得加油啊,说不定,我们这款超七还能出口转内销呢。”
现在,超七的前景是一片大好,既有三代机的机动性,又有较低的成本,而132厂已经有很多这方面的经验了,比如歼七就是出口转内销的成功典范。
听到了屠老的话,宋老没有回答,只是露出了一个苦笑,我当然要加油了,但是现在,设计也没法冻结,甚至某些技术指标依旧在论证之中,最关键的发动机,还是没有影子啊
第六百零八章 081号
秦风再一次地站到了跑道上,站到了一架高大威猛的战机的前面。
几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在成都停留了几个月之后,秦风来到了西安,在这里,国产的第一款完全摆脱仿制的战机,已经生产出来了。
歼轰七。
国内虽然已经在生产多种型号的战机了,但是这些战机都是从苏联飞机上仿制过来的,只有这种歼轰七,是完全的自主研制,同时,这也意味着这款战机的试飞,将会更加的困难,风险性会更大。
秦风来到这里之后,第一时间就跑来看这架飞机了,和其他的战机不同,这架飞机是双座的型号,前面是飞行员,后面是武器操作官,毕竟,现在这款飞机,是为了海军量身打造的,当出击的时候,后舱主要是操作空射的反舰导弹的。
这款飞机是那么的漂亮,那么的威猛,秦风站在地面上,脑袋只能够得着这种飞机的空速管,而以前的歼六,歼七,已经能够摸到机翼了。
起落架宽大,是双轮的,它要承受的重量也是很大的,这种飞机的自重就有145吨,整个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更是高达27吨
别看这种仅仅是双人驾驶的,就已经能够携带五吨的弹药了,再看看轰六,需要五六名机组成员,最大载弹量也才九吨而已,平时正常情况下,也就载个三四吨而已,也就是说,在很多情况下,这款飞机已经能够取代轰六了。
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很多飞机在试飞的时候,是没有涂油漆的,仅仅涂一层底漆,看到的就是黄色的涂装,不过,眼前这架飞机已经被喷涂一新了。
它没有全部喷涂海军的蓝色,只有机腹部位是蓝色的,机身上部是白色,中间夹杂着红色的两个条纹,后面涂着八一的军徽,机头的前面,墨绿色的雷达罩的后面,进气道的两侧,都喷涂着081的编号。
歼轰七的首架原型机,081号。
秦风从飞机的机腹下面,一直钻到了尾部,看着那两台发动机的尾喷管,这款飞机最大的优点,就是国产战机第一次装配了涡扇发动机,耗油率很低,航程就很大,作战半径就能超过一千五百公里,转场航程超过了三千公里,这种性能,更是现在的所有机型都不具备的了,可以说,它是国内唯一一款能够直接飞到南海的战机,也是海军最急需的了。
可以看到,在这里还有不少海军的人员,大家都在等待这款飞机能够尽早地完成试飞,然后服役啊
可惜,自己只能飞一款,飞了眼前的歼轰七,肯定就要错过b1的首飞了,虽然这个选择很艰难,但是婷婷已经给了自己最坚定的支持,所以,秦风也是责无旁贷,这款飞机在这里经过前期试飞之后,就会转场到试飞院了,到时候,就能再次和婷婷在一起了。
“秦风同志。”就在这时,耳边传来了一个声音“我是您的武器操作官,我叫杨林。”
以前的试飞,秦风一个人就可以了,不过现在不同了,这架飞机是双座的,所以在试飞的时候,也是两个人一起飞的。
其实,前期的试飞中,武器装备还没有塞进去呢,比如机头里面,那本来应该放雷达的地方,现在就是直接上的配重,这样的话,后舱的人员没有太大的必要,不过,经过考虑,还是决定在试飞中一直保持这种两人的编制,既然设计时候就是两人,那在试飞的时候,两个人也要配合默契,比如说,当出现险情的话,两个人分工操作,要比一个人更加有效,当然,这个前提是配合。
在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多的双座飞机,他们的飞行员几乎是从航校开始,就有固定的武器操作官,一直就在一起生活,一起训练,经过数年的磨合,彼此之间简直就是心领神会,在作战的时候就是如鱼得水了。
而在国内,这还是第一次,以前的战机几乎没有双座的,有的是教练机,这种需要前后配合的,还是第一次。
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对陆军来说,战友是可以在战场上放心地把后背交给的人,而在空军中,战友就是可以在空中无条件信任的人了。
“合作愉快。”秦风说道。
“我们先上去熟悉座舱吗这几天,我们就要开始地面滑行实验了。”杨林向秦风说道。
舷梯就在旁边,当秦风走上去的时候,看到了里面的座舱布局。
从外面来看,这款飞机是充满了现代感的,上单翼,两侧进气,双发,小三点的起落架,但是,当上来之后,就可以看到座舱的仪表密密麻麻,也没有平显,看起来,和以前的歼七的座舱差不多,甚至上面还有专门的射瞄8瞄准装置。
这几乎是照搬了歼七的座舱设计啊
当然,也有不同的地方,比如它的油门杆,因为有两台发动机,所以油门杆就设置成为联动的了,也可以随时分开,单独操作一台发动机,这是以前没有的。
秦风坐了进去,从这里,可以看到自己是高高在上的,就像是坐在了二层楼上啊。
后舱的杨林也坐上去了,当坐进座舱去的一瞬间,他们就有一种神圣感了。
为了这款战机的试飞,是准备了好几组的飞行人员的,同时,也不止这一架原型机,还有好几架的原型机正在生产线上陆续生产的,按照计划,第二架是静力试验,第三架,就会装配一些航电之类的仪器,进行其他项目的测定了,几架一起飞,能加快试飞的进度。
不过,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首飞就是他们机组了,秦风飞过多种飞机,是一名飞行老手了,有秦风来飞,成功率就要高很多了。
“嗯,不错,我喜欢这种感觉。”秦风仔细地看着各种仪表,然后又抬起头来看着两边,第一次的,他为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而沾沾自喜了,这就是飞大飞机的感觉,其实,如果坐进了苏27这样的战机里,感觉是差不多的,不过,他现在能坐进去的,只有国产的这种现代化的飞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