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国航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华东之雄

    “它没有采用平板缝隙雷达天线”秦风问道。

    这么一问,在场的米高扬设计局的人的脸上,都有些异样,这个,和我们无关,我们是研究战机的,负责雷达项目的,是其他的设计所。

    平板缝隙雷达天线,有那么容易的吗对苏联来说,精密加工一直就是个难题,为了加工潜艇的螺旋桨,他们还是花费高额的资金,从日本购买了几台多轴联动的数控机床回来的,而现在要加工这种平板缝隙天线,还需要新的设备,这些设备都是巴统禁止输出的,苏联自己也搞不出来,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有能力加工。

    米格29作为一款低档机,在设计的时候,压根就没有考虑过,本来用的就是这种倒卡天线,计划实用平板缝隙雷达天线的,那是苏27,结果,国内搞了好几年,都无法突破,被迫重新实用米格29战机的雷达的放大版,给苏27用了,这也导致了一个结果,就是超重,米格29的雷达,就已经超过五百千克了,而苏27的雷达,整体重量接近一吨!这当然也是因为它的散热需要。

    其实,在机载火控雷达方面,国内甚至已经赶上并且超过了苏联,国内自己加工的平板缝隙雷达天线,已经可以使用了,不像苏联这里,自己根本就加工不出来,而国内的电子设备,也已经超过了苏联,在后面那体积巨大的设备舱里面,大部分用的都是晶体管,集成电路很少。

    当大家看到雷达的时候,其实还有很多心思的,毕竟国内的战机也是缺乏雷达的,比如说正在研究的十号工程,机头大小看起来,和米格29就差不多,那么,既然来了,有没有可能引进米格29的雷达装在十号工程上

    这个雷达,如果缩小了体积,能不能给超七用

    而现在,当看到它采用的是落后的倒卡天线的时候,就知道,这一切都没有可能,大家必须要瞄准平板缝隙天线,不可能再走退路了。

    西方的雷达设备,体积小巧,功能多样,而且,很多的电路板都是**设计的,相当方便换装,但是米格29的雷达就不同了,看那个样子,每次保养,怕是都得抽出来吧

    尤其是那个雷达天线,前面是圆柱体,其实里面是空的,倒卡天线,是把以前的锅盖天线倒扣过来的,最前面的那个,就是天线,倒扣过来,它是不动的,而这墨绿色的部分里面,是空的,那里有馈源,通过转动来改变扫描方向。

    这种他们嘴里的先进雷达,己方还真看不上啊。

    虽然在对方的嘴里,各种性能很先进,实际上,在苏联空军的使用中,各种数据都是缩水的,除了距离更近之外,最主要的就是俯视的时候,随着距离与地面回波的增加,回波衰减十分严重,对抗电子干扰的能力也不好。所以,这架飞机虽然能够携带r27导弹进行视距外的攻击,但是实际上,它最主要的任务,还是近距离的格斗,这也是完全不符合中国空军的作战需求的。

    在场的人都在心里默默地感觉到遗憾,这款飞机,真的不适合啊。

    132厂和611所,已经合并成为了一家公司,屠老这次就是代表成飞公司来的,但是,宋老并没有到。

    对宋老的缺席,大家心中是明白的,空军一旦引进苏联的战机,对十号工程的冲击肯定是最大的,宋老不来,也是可以理解的。

    他们这样想,当然就是错怪宋老了,宋老此时,正在带着大家为十号工程建造原型机而奋战,根本就抽不出时间来,如果让他来的话,也是浪费时间,因为这种雷达,他真的看不上,他在等着国内的14所,14所研究的机载雷达,一定不会让他失望的。




第七百一十一章 中央流体院
    考察的行程还在继续。

    米高扬设计局,是己方考察的第一个大型的设计局,毕竟,到现在为止,苏联试图向国内推销的,主要还是米格29这款战斗机,他们也已经出口到了不少的国家,在他们眼里,卖给中国本来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了。

    只不过,中国的考察团,对米格29看起来并不满意,在离开了米高扬设计局之后,下一个考察的地方,就是中央流体院了。

    1918年12月1日,苏联航空界著名的元老,被称为苏联航空之父的he茹科夫斯基,向红色苏维埃提出了倡议,当时的苏维埃领袖列宁亲自签发了国民经济委员会的计划,创建了中央气体流体动力研究院。

    而茹科夫斯基,也成为了研究院的首任院长,正是他的努力,才使航空力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要知道,复杂的流体力学,用数学来描述是相当困难的,而茹科夫斯基不仅采用数学方法,而且还通过实验,解决了一系列与飞行有关的力学问题。他一手创建了实验和理论空气动力学等基本学科,把航空学的发展推进到了新的高度。

    而中央流体院,就位于莫斯科五十公里之外的茹科夫斯基城。

    “我看,我们还不如把下榻的宾馆放在茹科夫斯基,这样省的每天跑来跑去。”在汽车上,秦风不由得说了一句。

    想要逛苏联的航空和航天的基地,那当然就是在茹科夫斯基啊,这里可是苏维埃的航空航天城,现在,秦风说完,就得到了林将军的附和“那是自然,我们如果能下榻到这里,是最好的,估计,咱们的朋友不放心。”

    说完,看了看陪同的沙波什尼科夫,对方的脸上明显带着不好意思,没错,在茹科夫斯基城里,有苏维埃很多先进的技术,如果留他们在那里,会很不方便,其实,这次去了中央流体院,也不是完全毫无保留的。

    说话间,车子就已经开进到了中央流体院,这是全世界最大的航空科研机构,但是,它的外表却并不张扬,就如同莫斯科里面的其他建筑一般,它的主体,是一个5层建筑的深黄色的楼房,不高,但是很宽大,上面都是窄条形状的窗户,这也是以前那个时代最常见的一种建筑风格了。

    当走进去的时候,就看到了中央流体院的院长,萨基索夫,这名老同志有些微胖,脸上的肉在说话的时候,不停地颤动着。

    “欢迎我们的中国客人,这也是我们中央流体院第一次迎来中国的来客。”对方说道。

    这句话没有说错,哪怕是在以前,和苏联关系良好的时候,大家也是经常去米高扬设计局而已,去那里,是直接接收工艺,学习怎么造飞机,但是,苏联老师显然是不会教己方如何设计飞机的,中央流体院,则是设计飞机之前的技术储备,研究哪些先进技术是可以利用到航空学上的,而且要研究到具备实用价值。

    “很高兴来到中央流体院,贵方的研究成果,让我们相当震撼,米格29战机对涡升力的控制,简直是达到了一个极致。”林将军说道。

    现在最流行的技术,就是涡升力了,大边条翼,就是用来拉涡流的,米格29的迎角那么大,和涡流是分不开关系的,而不管是米格29,还是苏27,它们的外形,其实都来自于中央流体院。

    “是啊,我们也很满意,米格29战机,是一款不错的战机,是我们最先进的战机。”萨基索夫说道。

    众人一边说,一边向前走,走进了中央流体院的展览室。

    “其实,米格29虽然外形不错,但是,它的控制系统不行,它并没有使用主动控制技术,所以,它的操控还是限制了机动性的发挥。”

    如果是在米高扬设计局里,那秦风绝对不敢说这些话的,毕竟,那是当面打脸啊,不过,在这里,提到了米格29,对方又开始大吹法螺,秦风不由得说了句,而且,他还是用汉语说的。

    但是,就在他说完之后,就看到这名院长扭过头来看着他,那样子,分明是能听懂他的话的,谁能想到这名中央流体院的总师,居然还是会多国语言的全才

    “那么,您说的主动控制技术,都包括什么啊”萨基索夫问道。

    说起主动控制来,那就是act技术,这种技术在国内,也已经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歼八就想要利用这种技术来提升操控性能,但是因为操控软件的缺陷,最终导致了坠机,给项目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现在,听到秦风一句话勾起了对方的兴趣,而且,对方明显是来考教秦风了,大家都为秦风捏一把汗,你这不是班门弄斧吗人家可是中央流体院的院长啊,一辈子都在研究这东西。

    秦风倒也不怯场,你不是说米格29好吗实际上,米格29的操控系统,就是落伍的,它作为一款三代机,居然还采用液压操控!哪怕就是苏27,也是因为坠机之后才采用了电传,而且还是模拟电传,并不是性能最好的数字电传,好就是好,缺陷就是缺陷,秦风是不会怯场的。

    “放宽静稳定性、机动载荷控制、直接力控制、阵风减缓和主动颠振抑制。”秦风说道“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战机的机动性,当然了,这些都是要在电传飞控里面才能实现的,在液压系统里,不可能出现静不稳定的飞机,米格29利用简单的液压控制,也实现了这么灵敏的操控,可见贵方的的外形设计是多么的先进。”

    秦风绕了一圈,还是提到了中央流体院的水平高来了,如果不是你们了一个好的外形,也不可能实现那么高的机动性啊,还是你们的技术高。

    秦风这么说,让林将军都微微点头,不卑不亢,最后还落到了夸他们身上,对秦风这样直线条的军人来说,太难得了。

    其实,秦风是就事论事,好就是好。

    “嗯,有意思,那么,你说,下一代的空气动力学技术,应该是向着哪个方向发展的”



第七百一十二章 英雄所见略同
    萨基索夫说这话的时候,两眼注视着秦风,显然,他也对这个小伙子很感兴趣,因为他一眼就能看出来,秦风肯定不是搞技术的,他是军人,是飞行员,一个飞行员,居然能够知道这么多航空前沿的技术,相当不错了。

    那么,秦风是否有预见性,也就是说,他是否知道,未来是什么

    秦风当然是不知道的,现在,听到了对方的问话,秦风的脑子里略微思考了一下,就开始说了“我认为,下一代的气动布局,应该是鸭式布局。”

    听到这话,顿时让很多人大跌眼镜,鸭式布局,算是未来的新技术吗其实,鸭式布局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存在过了。

    “我们知道,这种布局其实很早就有人提出过,但是在以前的时候,这种布局没有办法实现稳定的操控,也就没有办法变成现实,只有在电传操控的加持下,才能够发挥出来鸭式布局的优势来,相比其他飞机,这种布局的最大特点,就是正升力,让战机的指向更加敏捷,在未来的空战中,战机的瞬间指向性是更加重要的。”

    你这算是什么算新技术吗秦风现在说的,其实在国内经常提,这本来就是十号工程的特点啊。

    秦风现在拿出来,一定会让人家笑话的吧连林将军都给他捏了一把汗,哪里知道,却把萨基索夫给说楞了,他甚至找到了异国的知音一般。

    有关鸭式布局,各国的态度是不同的,在美国,这个航空大国里,一直都很排斥鸭式布局,他们虽然也研究过,但是都在研究之后就放弃了,之后更是宣称,最好的鸭翼,是装在敌人的飞机上的!

    这种说法,尘嚣之上,但是,中央流体院可不这么认为,他们在三代机上,提出了现在的米格29和苏27的外形,相当的漂亮,展现着他们的强大的航空理论研究实力,但是,在四代机上,他们也照样采用了鸭式布局。

    这当然是苏维埃的秘密了,他们在研发出来了三代机之后,就知道这种飞机依旧是落后的,此时的美国已经开始了他们的先进战斗机的研究计划,苏维埃当然也是不能落后的了。

    米高扬设计局作为苏维埃大名鼎鼎的战机设计局,在三代机上只研究了轻型机,显然是不能让他们满意的,但是他们并没有和苏霍伊设计局去争什么,因为他们早就在四代机上有项目了。

    早在1983年,也就是米格29才刚刚开始批量装备部队服役的时候,米高扬设计局就提交了fi多用途战斗机的设计方案,设计代号142。这次的米高扬设计局是大包大揽,同时开展了双发多用途战斗机“fi”和单发战术战斗机“lfi”的研制工作。

    不过,由于研发四代机的项目太难了,所以,米高扬设计局只能是先选择其中一个,这当然是重型战机了,所以,他们就开展了项目412,现在已经完成了全部的图纸,正在准备新一代验证机米格144的建造。

    而在这款战机的预研阶段,中央流体院就建议米高扬在新一代作战飞机上应用全动鸭式布局,从而放宽静稳定性、提高结构强度和改善升力系数,而他们的这个项目,也是按照这种设计打造的。

    这种战机的外形虽然不如米格29那么流畅,但是却是新一的航空理念的产物,通过鸭式布局,放宽静稳定,矢量发动机等等一系列的方式,大大地提高了战机的机动性,现在,他们对这款飞机,也是相当期待。

    就在西方侃侃而谈,说什么最好的鸭翼是在敌机身上的时候,苏维埃就选择了鸭翼,也不会害怕他们的嘲讽,同时,这些中国客人,居然还有一个人也提出了相同的理论,新的科技前沿的技术,新一代的潮流,就是鸭式布局!

    这怎么能不让萨基索夫高兴呢这是英雄所见略同啊,他的脸上露出笑容,向着秦风说道“你说的太好了!接着说下去。”

    接着说接着还真不好说了啊,秦风想了想,继续说道“想要发挥鸭式布局的威力,那最好就是机腹进气,同时,多增加控制面,这样的飞机,可以在大迎角下正常地飞行和控制,当然,如果能够用两台发动机的话,那就更好了。”

    两台发动机啊,现在国内,还在为发动机发愁呢,如果能有两台,那当然是最好的了,秦风在心中暗暗地想到。

    现在,秦风根本就不知道,他说的,几乎就是米格144的轮廓了,萨基科夫说道“我真想把你介绍给米高扬,他们需要你这样的设计师。”

    秦风摇摇头“这当然不可能,我其实就只会说这些理论而已,具体的设计,我也不懂,当然,如果贵方可以的话,我倒是很想要进贵方的格罗莫夫试飞院,去系统地学习试飞。”

    如果在东北呆的多了,就知道那里有一个俗语,叫做忽悠,秦风刚刚的一番话,说的是实情,当然不是忽悠,但是,对方也已经被秦风的话打动了,居然向秦风发出了邀请。

    秦风是不会去什么设计局,他根本就没有那个本事,虽然说一流的试飞员本身也是设计师,但是秦风的理论功底,实在是达不到。

    现在的秦风,更期待能够去格罗莫夫试飞院,毕竟,对所有的试飞员来说,那里就是圣地啊。

    想要把战机放飞,就需要有专业的试飞院,在国内,就有专门的试飞院,但是,国内的试飞院并没有系统的培训试飞员的体系,苏联就不同了,他们的格罗莫夫试飞院,有一套系统的培训流程,秦风如果能走一遭的话,肯定会受益匪浅。

    比如说,尾旋试飞,哪怕是秦风会飞,那也不是科学系统的试飞的,在格罗莫夫试飞院,就有完整的流程,还有安全保护措施,等等。

    要去,就送我去格罗莫夫试飞院啊。

    秦风这么说了,只是图嘴快而已,谁想到,对方真的点头了“我想,他们会欢迎你的。”



第七百一十三章 格罗莫夫试飞院
    茹科夫斯基是苏联的航空城,在这里拥有苏联最大的航空科学研究中心:中央航空流体动力研究院,也拥有权苏联最让人仰慕的试飞基地,这就是格罗莫夫飞行研究院。

    这里承担了苏联几乎所有型号的航空航天器及相关子系统的试飞机构,并负责培养苏联的各级试飞员,当然,类似的还有一个红旗试飞研究院,位于阿赫图宾斯克的929国家试飞中心,这个主要用来进行已定型飞机的验收试飞工作。

    可以说,苏联的各个设计局,各个总装厂的各种试飞任务,都是在格罗莫夫飞行研究院里面进行的,从这里,放飞了苏维埃所有的战机。

    当秦风来到这里的时候,心中是带着神圣的仪式感的,没错,这里就是他最向往的试飞员的殿堂!

    现在,站在全欧洲最长的5403米飞机跑道的前面,秦风更是有一种辽阔的感觉。

1...187188189190191...24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