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航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华东之雄
低速滑跑的时候要测试各种数据,中速滑跑的话,只要松开手,让飞机滑到一百,然后再刹住,就结束了。
和上次一样,在停机区的时候就启动飞机,低速滑到了跑道末端,对准跑道中线,秦风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在无线电里面喊道:“已经对准跑道,请求开始试飞。”
“可以。”无线电里面传来了声音,秦风松开刹车,油门推到百分之三十的位置,战机在跑道上滑跑起来。
在汽车的性能中,有一个从零加速到一百的性能测试,和现在的这个是很像的,为了测试,发动机的动力没有全开,否则的话,任何跑车都不可能比过战机的,毕竟,战机的发动机可比活塞发动机的功率强大得多。
等等,怎么回事?
“刹车!”耳机里传来了声音,其实,当声音传来之前,秦风已经敏捷地将油门杆推到了慢车的位置,然后踩下了两边的舵面。
从他这里,是能够看到机鼻的,机鼻在刚刚运动之前,是稳稳地对准了跑道中线的,但是现在,低速向前才滑出了几十米,速度提高到了七十,机鼻指向就已经偏离了跑道中线,向着左侧偏离了!
随着速度继续增加,机头就更偏了,整个机身都已经离开了跑道中线!
中速滑跑,验证的就一个项目,看看飞机能否滑直线,没错,就和刚刚学驾照之后开车不会走直线一样,飞机在刚刚造出来之后,也需要进行一次检验,就是不用任何控制,只在发动机的推力作用下看看飞机向前滑行是否能沿着直线跑。
如果能跑,说明设计的没问题,如果不能跑直线,那问题就大了!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很多的,比如飞机的气动布局设计的有问题,左右不对称,这样在加速之后,飞机就不能跑直线了,也可能是一侧的起落架的放置有问题,位置不合适,或者是刹车有卡滞,都会导致飞机不能滑直线。
本来以为这个中速滑行比低速更简单,加速,减速,刹车,结束,谁能想到,居然跑偏了!
秦风刹住了之后,肉眼就能看到机身已经离开跑道中线三四米了,不仅仅跑偏,而且跑偏的还相当严重!
在场的人的脸色也都是同样的难看,果然有出来了一个拦路虎啊。
飞机跑偏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是气动布局吗?如果从气动布局上看,两边不一致的话,那就容易导致跑偏,但是这种跑偏,那几乎就意味着飞机的设计失败了,飞机气动布局都不对称,那飞机还算是成功的吗?
宋老的脸上满是严肃,此时,飞机就停在了跑偏的地方,斜着矗立在那里,所有人都是脸色难看。
“应该不是气动的问题。”秦风从上面下来说道:“我们吹过了那么多次风洞,气动上是没有问题的,我建议,我们还是从最简单的地方分析,比如,是不是两边的刹车力度不同,导致的跑偏?”
如果最简单的话,那就是刹车问题,一边紧,一边松,速度上来了,自然就跑偏了。
“对,分析数据!”宋老说道:“把设备推过来!”
飞机停留在这里,就不能动了,可能会破坏数据,当秦风听到这里的时候,顿时就想到了什么,没错啊,果然是总设计师,对这架飞机的熟悉程度远远地超过自己,自己只能猜到可能是刹车上的问题,宋老已经猜到了,很可能是刹车的防滑系统出的问题!
飞机在降落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很多种情况,比如跑道结冰等等,都需要能够降落下来了,为了保证飞机的平稳降落,飞机的刹车系统,也是有专门的防滑措施的,这种装置,有些类似于汽车的ABS系统,它也是国内研发的先进的子系统之一,如果这个系统出现了问题,那就可能会导致额外施加刹车力了。
“宋老,如果分析数据还不行的话,那我们可以松开刹车,再试一次。”秦风向宋老说道。
只要松开刹车,再试一次,如果这次不跑偏的话,那就说明是刹车的问题,一下子就把其他的都排除了。
但是,松开了刹车,那怎么在测试结束后将飞机刹停?如果停不下来,那可是会冲出跑道的!
“你打算怎么让飞机停下来?”宋老问道。
“减速板。”秦风说道:“今天的天气很不错,如果机场上有侧风,我们再实验就不容易了。”
飞机跑偏不一定是飞机的情况,如果跑道有侧风,自然会把飞机吹到一边去,在机场上还好说,在航母上,滑跃起飞的舰载机因为侧风太大,都可能被吹到海里去。
为了尽快确定故障的位置,那就可以松开刹车试一次,然后,靠减速板来停下!
为了让飞机减速,各种战机都设置有减速板,F-15和苏27一类的,都是在机背上装置了一个巨大的如同风帆一样的减速板,歼十则是在下面加装的,具体来说,就是在机腹的后方,有“四瓣”式减速板。虽然没有刹车,但是跑道很长,只加速到七八十,跑道利用了不过十分之一而已,后面的,都用来减速,是没问题的。
“再加上减速伞。”宋老说道:“我们等到检查完所有数据之后,就再试一次!”
防滑刹车系统,是己方新研发的,如果出故障的话,很可能是这方面有问题,为了能够尽快地确定故障原因,宋老也决定认同秦风的这个方案了。
再加上减速伞,应该会更保险!
第七百九十五章 秦大胆
“秦风,你真是个秦大胆!”试飞总师周老听到了宋老的这个说法之后,忍不住向着秦风说道。
有这么干的吗?这也太大胆了吧?不过呢,如果布置得当的话,应该是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的吧?
嗯,为了安全起见,在跑道的尽头,再放一堆旧轮胎吧!
秦风绝对不会知道,自己的秦大胆的这个称号,就这样给传开了,想要试飞,要科学,还得有胆量,而秦风的胆量,那是最大的。
为了能够赶上这个没有侧风的好时候,认真地考虑之后,秦风的这个建议被采纳了。
拆掉刹车,其实也很简单,只要将里面的刹车片拆掉就行了。
国内的技术在很多方面还是落后的,秦风记得很清楚,十几年前去试飞幻影2000的时候,人家就用的是特殊的陶瓷刹车片,这样可以让飞机全靠刹车停下来,而不用减速伞之类的额外装置,而且,在刹车结束之后,也没有高温。
现在的歼十,也开发了一种类似的刹车片,虽然能够起到紧急刹车的作用,但是,耐磨性能,热衰退性能等等,还是没法和西方的同类装置相比的,现在也仅仅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而已,等到继续提高性能,还等待以后的技术积累。
现在,刹车片被拆下来了,只留下了光秃秃的刹车盘,这架战机,就已经没有刹车了。
一辆车,没有刹车,敢开吗?当然是不可能的,那么飞机呢?
飞机还有可能,因为飞机有专门的减速措施!
秦风上了飞机,义无反顾,他必须要确保安全,毕竟这架飞机也是造价昂贵的,如果一个滑跑就给弄坏了,那绝对是得不偿失的。
启动发动机,联系指挥台,秦风滑出了跑道,开始了又一次的加速。
二十,四十,六十,八十,一百!
当速度达到一百的时候,也可以看到飞机依旧是稳稳地对着跑道中线的,所以,气动布局,起落架位置等等,没有任何的问题,就是刹车的问题!
停下来!
秦风关闭了发动机,然后,熟练地放减速板和减速伞。
垂尾的后方,猛地弹出了一朵伞花来,这朵伞花兜住了风,来回晃动着,飘忽不停,这可是一百公里每小时的时速啊,就靠着减速伞来刹停它!
飞机继续向着前面冲,所有人都将心提到了嗓子眼上,看着战机向前疾驰,生怕最后冲出跑道,弄坏了起落架。
打开减速板!
还不够?
秦风推动操作杆,开始了第一次的在战机上操作舵面了!
只见歼十的前面的鸭翼,向下翻转,从横着的状态,变成了竖直的状态!
在需要的时候,鸭翼也是可以当做减速板的,歼十的鸭翼作用很大,可以用来产生涡流,提升后面的机翼的升力,可以用来当做控制面,直接撬起机头,在需要的时候,也可以作为减速板!
再叠加上了鸭翼的力道,终于,狂暴的歼十战机被驯服了,速度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当距离跑道末端还有一百米的时候,就如同人走路一般的缓慢了。
停下来了!
“快,轮胎挡板!”
“减速伞,收减速伞!”当飞机速度降下来之后,减速伞就自动抛弃下来了,否则减速伞一旦落下来,可能正好遮在发动机上被烧毁,减速伞是必须要重复使用的,这种东西可不是一次性的,浪费不起,减速伞每次用完之后,都会有专门的地勤给收起来,重新折叠。
秦风在飞机上,也是一身的冷汗,减速伞丢弃的太早了,自己本来已经关闭发动机了,但是减速伞却提早割掉了,要是再多呆一会儿,就不用鸭翼了。
大家七手八脚地干着,脸上有兴奋,也有失望,兴奋的是原因终于找到了,是出现在了刹车上,失望的是这个原因可不好找!
“立刻联系609所的同志!”宋老说道。
歼十的研发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宋老第一次提出了总工程师的制度,一切的财政大权都掌握在了宋老这里,这样的罪了不少的科研所,他们都已经习惯先拿钱后办事,钱用完了接着申请的一个套路,宋老一下子打破了这种制度,所以,流言蜚语是层出不穷。
但是,宋老意志坚定,这个制度必须要坚持下来,而且,在这个制度下,也出来了不少先进单位,609所就是其中之一,他们负责研发歼十的起落架部分,在放弃了花费高价进口的方案后,自力更生,终于把起落架给加工出来了,而起落架上面的刹车的防滑系统,也出自他们之手。
他们算是一个下级的承包商。
现在,这部分出了问题,自然由609所来解决了,这个故障不解决,那后续就没法展开啊,谁能想到,一个简简单单的刹车系统,也会成为放飞歼十的一个拦路虎!
609所的王所长和技术人员很快就来到了,他们在成都一住就是几个月,这个问题并不简单,防滑系统,是电脑控制的,也是一种世界流行的手段,现在的刹车系统两边的力矩不平衡,是因为其中的软件出了问题,软件检测的轮胎有空转造成的,但是如何修改,大家都没有经验。
一次次地修改,一次次地实验,前前后后,秦风在这架飞机上滑了几十次,甚至连过年的时间都没有放过,终于,中速滑行,可以滑直线了!
研制一架新的战机,难度是相当高的,经过这一个小故障的改进,大家都累得精疲力尽了,以后要放飞它,要试飞定型,还要有多少的困难要克服啊!
发动机试飞时候的杂质损坏叶片,现在的滑跑跑偏,已经是两个拦路虎了,在这两个拦路虎解决之后,大家还是充满了一种兴奋。
“中速滑跑,咱们终于结束了,咱们要再接再厉,进行高速滑跑!”宋老坚定地说道。
“是啊,该轮到高速滑跑了,不过,高速滑跑的话,还有一个难题在等着咱们啊!”试飞总师周老说道:“咱们的跑道不够长。”
什么?跑道不够长?这怎么可能?秦风也纳闷了,这还叫问题吗?
第七百九十六章 跑道不够长
飞机的滑行是分成三部分的,低速滑行,中速滑行和高速滑行,三个滑行,确定的状态不同,低速滑行,主要是验证飞机是否灵活,在场地上掉头,转向之类的,而中速滑行,验证的是飞机是否跑偏,气动布局是否对称等等,而高速滑行,验证的是另一个问题,就是飞机是否能飞起来。
没错,这个问题听起来似乎是没必要的,飞不起来的,还叫做飞机吗?这似乎是根本就不用考虑的,但是实际上,这还真是个大问题。
毕竟,在设计的时候,吹了无数次的风洞,飞机的升力特性也已经确定下来了,但是实际上,这种升力特性是否和实际吻合,谁都不知道,必须要在高速滑行中得到,在速度超过一百之后,飞机的机翼受到的升力已经很大了,这个时候,需要在滑行中验证能否飞起来。
如果要能飞,不是就飞起来了吗?当然不是这样的,飞机在飞起来之前,首先是拉前轮,让前轮起来,之后,再继续加速,飞一段距离,后轮才能起来,这样飞机就飞起来了。
现在的高速滑行,就是中间的这个过程,滑行到预定速度后拉杆,按照计划,这时飞机的气动力应该能够使前轮抬起来。如果飞机抬不起来,那就说明飞机的设计是有问题的了,然后接着再推杆,飞机前轮就再回到地面。
虽然没有彻底飞起来,仅仅是抬前轮,再放前轮,这也已经开始利用飞机的升力了,这个时候就能够确定飞机的气动力是否与设计值吻合,这个气动力参数拿回去和风洞吹风的数据比较,看看和风洞试飞是否一样,就可以修正计算模型。
如果说直接飞起来,这个跑道是的确够长了,但是现在,不要飞起来,而是先加速,然后再减速,成都的跑道只有两千五百米,这是不够的。
在以前的时候,还真没有遇到过这种问题,毕竟以前的歼六,歼七,都是设计好的,不用验证能否抬起来,直接飞就行了,到现在为止,唯一这样试飞过的,那就是飞豹战斗轰炸机,飞豹是在西飞里面飞起来的,人家的工厂还生产轰六呢,跑道本来就很长,所以是没有问题的。
现在的成都,没有足够的跑道啊,这个跑道,按照计划,至少要四千米才够!
“我们是不可能继续修飞机跑道的。”宋老望着基地的外面,跑道的另一边,已经是马路了,不可能再接着延长跑道啊。
不延长跑道,这个要怎么办?
“能够满足我们这个要求的,只有试飞院。”试飞总师周老说道:“所以,我建议咱们拿到试飞院去做。”
拿到试飞院去?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很难啊,最基本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怎么过去?
以前的各种飞机去试飞院飞,那是已经提前就飞过基本的动作了,所以飞着去试飞院就够了,但是现在的歼十还没有完成滑跑测试呢,更不可能飞起来去试飞院,如果能飞起来的话,那就不用发愁现在的高速滑跑的问题了。
“拆解,重新组装?”宋老摇摇头:“不行,这可不行!”
如果不能飞的话,那就只能通过公路运输,公路运输的话,至少要拆掉两侧的机翼的,为了组装这架飞机,多少个员工没日没夜地在封闭的车间里面干活儿,克服了一个个的问题,最终才算是搞出来了,然后,又因为组装起来时候的碎屑问题,耽搁了那么久,现在,要是拆开了再装上,说不定会出现新的问题的,所以,宋老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可是,如果没有这个气动力参数,就没有办法回过头去仿真,没有办法去模拟起飞和着陆,安全就无法保障!”周老说道:“现在想要完成首飞,那就必须要尽快解决这个高速滑跑的问题,我们的首飞日期,已经推迟了一次了,不能再推迟了!”
本来计划着97年就首飞的,但是,因为中速滑跑的跑偏问题,拖了好几个月,现在,终于解决了,就剩下一个高速滑跑了,时间也进入了98年了,难道还要因为这个问题,再多拖延时间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