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航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华东之雄
在中东的战场上,米格-25一旦上到3万米的高空,飚出超过两万五的速度来,那就是在向所有人宣告,我是这里的王者!
那种状态下,没有任何战机能够击落它,哪怕就是雄猫战机使用不死鸟导弹也不行,它就是无敌的存在。
想要击落它,那就只能是趁着它不防备,没有在它擅长的空域里飞行,如果到了那个空域内,那己方就只能是干瞪眼了。
秦风是没有把握的。
“虽然我们没有把握,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因此而放弃,没有条件,我们就是想办法也要创造条件。”秦风说道:“保护祖国的天空,就是我们空军的神圣职责。绝对不能让阿三来肆意入侵我们的领空。”
试飞员都是空军编制内的,守护祖国的领空,就是空军的使命。
当年,拦截u-2,拦截无人侦察机,都是没有条件的情况下,硬生生地创造条件上的。
必须要击落!
正说着,就听到了地勤人员的声音:“已经准备好了!”
听到了这个声音,秦风再次顺着舷梯,爬上了驾驶舱。
他们来这里转场飞行,就是要验证一下己方的战机在高海拔地区的操作,现在虽然才两千米,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的含氧量已经开始减小了。
电源车就在战机的旁边,粗粗的电缆已经和电源车连接起来了,与此同时,在机头的前方,还多了一辆特制的压缩空气车。
“只用电源车,尝试启动。”地勤大声地喊道。
秦风熟练地拨动一个个的电门,尾部传来了电动机励磁的那种滋滋的声音。
在这个时代,航空用的发动机是最高效了,和其他的活塞式发动机一样,它是不能自己转起来的,在启动的时候,必须要靠其他的方式来让它转起来。
如果是大型的民航客机的发动机,是由地面气瓶车提供压缩空气启动的,用的是空气涡轮起动机,而军用发动机有的用电动启动机,就比如现在的歼-8使用的涡喷-7发动机,有的用燃气涡轮起动机,如轰六使用的涡喷—8发动机,燃气涡轮起动机实际上就是一台小涡轮轴发动机,有时候就叫做apu。
总之,不管用什么方法,就是让发动机能转起来,如果是到了天空中,那自然就是靠风吹动发动机转起来了。
现在,在电动机的带动下,涡喷-7发动机开始转动起来了,随着它的转动,那特有的喷气机的啸叫也响了起来。
秦风看着转速已经达到,按动点火开关,燃烧室内,喷油嘴喷出来的燃油就被点燃着了,尾部的火焰逐渐地变大,变红。
地勤伸出手来,示意发动机已经正常启动!
在两千米的海拔高度上,不需要靠前面的地面气瓶车提供压缩空气,战斗机的发动机就能正常启动了!
这也是在预料之中的了。
两台发动机都启动之后,秦风就开始做两千米的海拔上的战机起
第一百一十一章 缺氧不能缺精神
战斗机的机身在慢慢地下降,下降,机头昂扬向上,起落架伸出,机轮稳稳地和跑道接触上了。
战机停稳之后,座舱盖打开的一瞬间,秦风就不由得打了个喷嚏,好冷!
这里的空气不仅仅冷,而且含氧量不足,哪怕秦风作为飞行员,肺活量是相当大的,在各种过载中都能平稳地呼吸,现在依旧在感觉到呼吸不畅,必须要大口大口地喘息才行。
而这么一大口呼吸,冷风就灌到了肺里面。
再望望其他的人,每一个人几乎都是同样的。
“顾总呢”秦风问道。
一旁的地勤说道:“顾总在房间内吸氧呢。”
吸氧!
毕竟顾总年龄已经大了,现在上到了三千五百米的高原机场,高原反应已经有了,他虽然也想要跟着一起来迎接,无奈身体已经倒下了。
只能在房间里吸氧,如果吸氧还不行的话,那就只能是下去了,再拖下去,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秦风心中很清楚,走下了战机,地勤们开始保养起来,在高原上,他们的动作都很慢。
从内地刚刚上高原,身体是没有适应的,要等到一段时间之后,才能适应这里的高原环境,好在这里的海拔还不够高,要是在五千米以上,那很多人的身体都不够格了。
秦风在宿舍里面休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试飞就再次开始了。
电源车在侧面,气瓶车在前面,压缩空气汩汩地向着里面吹,尾部的发动机冒出了一股股的黑烟,如果从远处看,就像是发动机起火一般。
启动了三分钟,终于,尾部冒出了火焰,发动机被启动着了!
秦风的心中也是一阵感叹,这发动机在高原上启动,真的是太困难了,但是,不管如何,自己也要完成这次任务!
发动机慢车转动了几分钟,逐渐地推到了全功率状态,打开加力,歼-8战机在跑道上滑跑,一直到了跑道的尽头,秦风拉起操作杆,战机在不情愿地飞了起来。
空气稀薄,机翼的升力也不够,必须要更大的速度才能起来!
他们的这些实验,都是冒着生命危险的,一旦飞不起来,前面已经没有足够的距离来刹停了,就会掉下前面的山谷。
而且,在起飞后,歼-8晃晃悠悠,终于爬升起来,擦着前面山峰的顶端,拉了起来。
众人都捏了一把汗。
就在秦风和王扬驾驶歼-8战机,勇敢地探索在高原机场的起飞的时候,更有大批的工兵,克服种种不利的条件,硬生生地在高原上开凿了一道可以供车辆通行的道路。
一辆辆的老解放卡车,轰隆隆地开动到了距离边界二百公里左右的一条干涸的河床里。
老解放冒着一股股的黑烟,这种高原的山区,已经超出了它的性能,它是在超负荷地工作着。
车上,一名名的军人,也都是在不停地喘着粗气。
“嘎吱。”
车子停了下来,林将军推开车门,走了下来,看着两边的情况,不由得皱眉头。
“这里的条件,也太差了,咱们的飞机,起降很难啊。”
作为飞行员出身,而且现在依旧在飞行的一名空军将领,林将军一眼就能看出来。
从远处,不容易发现这条河床,必须要低飞才行,而如果飞行高度太低的话,那又随时会撞山,可以说,每次起降,都包含着极大的危险的。
 
第一百一十二章 来的正好
歼-8战机几乎是贴着山顶飞行的。
秦风感觉到自己的心要提到嗓子眼上了,此时,他全神贯注。
在海拔三千五百米的民用机场内完成了几天的修整之后,今天,他终于要转场到最终的机场了。
海拔三千八百米!
如果仅仅说这个高度的话,那并不算高,但是,四周的地形却是非常复杂,周围都是五千多米的高山,他必须要在山峰顶端飞行,随时才能降落下去。
歼-8的低空低速性能并不好,而速度快了,看着山峰从自己的脚下呼啸而过,是相当震撼的,也是相当可怕的,只要一不留神,就可能和山峰相撞。
如果是战斗部队,平时熟悉这些空域,也就罢了,但是现在他们是试飞员,这样的任务,还真的是第一次。
为了这次转场,歼-8挂载了三个副油箱,可以说现在既是执行作战转场任务,同时又是在进行转场试飞和高原地区的试飞,也算是两不误。
只不过,挂上了副油箱之后,机体就更加的不灵活了,秦风感觉到自己的手心里面,全部都是汗水。
他低头看了眼膝盖上绑着的航图,快要到了。
“注意,咱们即将到达,要从前面插进山谷之中。”秦风在无线电里面喊道。
王扬跟在秦风的后面,两架银白色的战机,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就在前面出现山谷之后,两架战机就钻了进去。
一股劲风吹了进来,秦风感觉到自己的战机居然在不由自主地向着山体上飞过去!
虽然很着急,秦风也知道,现在自己的操作必须要柔和,柔和!
如果剧烈地操作,因为舵面的气动效率低,随时都会有失速坠毁的风险。
他慢慢地向左推动操作杆,战机缓缓地划了一条弧线,平稳地离开了山体,继续向前!
没有跑道。
在这里建造一条跑道,工程是相当巨大的,这里四周都是山,工程车辆不容易开进来,开进来了也不容易建造,时间上赶不及,所以,就是那条干涸的河床来当跑道的。
“006,001,我看到你们了,下滑线正常,继续保持。”耳机里面传来了地面引导员的声音。
提前已经有空军的人员来到这里,给他们来引导了。
“收到。”秦风说完,放下了起落架,嗵的一声轻响中,机头就是一阵上扬,秦风早就有所防备,轻轻地推操作杆,战机晃动了两下,继续向下。
相比那个民用机场,这边的降落更是惊心动魄,当机轮和河床接触的时候,瞬间就摩擦出来了无数的灰尘,漫天飞舞,在灰尘中,歼-8战机不断地向前滑跑,就像是在海上冲浪一般。
“砰。”随着一声响,机身就是一歪,秦风知道,机轮已经炸掉了,他的脚慢慢地踩动方向舵来修正,终于,飞机停下来了。
高度越高,速度就得越大,三百多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下来,机轮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再加上这地面虽然平整,却也不是什么专门的沥青或者混凝土的地面,在飞扬的尘土中,下面只要有一块尖尖的小石头,足以让机轮被刺破了。
后面的王扬还算是顺利,轻轻地停住,停在了秦风的后面。
打开舱盖,两人的身体都躺在了座椅上,半天才下来,这飞行,简直是太折磨人了。
“林将军”就在秦风下来的时候,就看到了林将军等在了下面,顿时心中就是一惊。
“嗯,秦风,王扬,你们两个都是好同志,每一次的飞行,都
第一百一十三章 王扬的拦截
雷达站上,寒风刺骨,在一间临时搭起来的雷达室内,雷达手正在严密地注视着屏幕。
目标正在爬升!
“目标高度八千,已经越过边界,正在向我们这里继续爬升。”雷达兵喊道。
秦风的推测一点都不错,因为对方的基地靠近己方的边界,所以,对方在起飞之后,一边爬升,一边就已经飞过了边界。
它为何不先向南飞,高度够了再过来
答案就是没必要。
如果向南飞,再飞回来,那就兜了个圈子,浪费了燃料,对他们来说,这里的空域无比干净透彻,就和他们自己的领空一般,天高任鸟飞,他们想怎么飞就怎么飞,丝毫都不在乎。
既然是这样,何必要兜圈子呢
他们不知道,这次,将会受到对面的迅猛的拦截。
起飞,起飞!
两台发动机正常启动之后,王扬打开加力,战机在跑道上滑跑,然后就拉了起来。虽然在这里的机场是第一次起飞,但是在三千五百米的民用机场,他们已经练习过很多次了,对这一切,早就是胸有成竹。
两台涡喷-7发动机冒出炽热的尾焰,此时,发动机一直都没有关闭加力,这也是歼-8作为截击机的一个优势。
靠着两台发动机带来的优势,歼-8的爬升率可以达到每秒两百米左右,到西方的三代机动辄三百多米有差距,但是对国内来说,这已经是很逆天的了。
这样,每分钟就是一万两千米,不到两分钟就能爬升到最大高度,而同时,按照操作规程,发动机的加力,每次开启的时间不能超过三分钟。
紧急起飞,就是这般的高效,王扬驾驶战机,迅速地向上爬升,同时,地面雷达站开始了引导。
这也是国土防空中最常见的形式,由地面雷达进行引导,将战机引导到目标附近,然后再发起进攻,而现在,想要采用跃升攻击,那地面的引导就更重要了。
王扬一边爬升,一边打开雷达,预热内部的电子管,一边激活了机翼下面挂载的霹雳-2导弹。
1958年 9月,在浙江沿海地区空军和对面的敌机发生了一场空战,在空战后,打扫战场的时候,获得美国aim-9b响尾蛇导弹的残骸,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测试和研究性设计。
得知这件事之后,原苏联先后派出两批专家来华索取了有关技术资料和部分残骸实物。很快,原苏联在此基础上试制成功了k—13型导弹,装于米格—21 上。
1962年,苏联向我国有偿提供米格—21和k—13型导弹的技术资料和样品。我国开始仿制k—13 型导弹,并将其命名为“霹雳”2号。 1964年11月,导弹仿制工作全面展开。1967年3—7月,进行了定型试验,共发射了19发导弹,试验取得了成功。 1967年11月,“霹雳”2 号导弹定型,投入批量生产。
在投产之后,它成为了国内空军战机唯一能够使用的空空导弹,其他的项目,现在都是发展缓慢。
歼-8原定的霹雳-4导弹,现在还是无影无踪的,所以,它被迫挂载上了霹雳-2导弹,暂时充当武器而已,由于已经在歼-7上操作多年,所以把它整合到歼-8上,没有费什么力气。
这种“霹雳”2号导弹由红外自动导引头、舵机舱、触发引信与非触发引信、战斗部、火箭发动机及弹翼组成;鸭式气动布局,弹头呈半球型钝头,弹身为细长圆柱形,两对三角形舵面和两对梯形弹翼呈十字形配置;飞行速度为2.2马赫,主要用于攻击中型轰炸机和歼击轰炸机。
如果是在空战中使用,敌机只要进行机动,就很容易躲避开,所以,只能对慢吞吞的目标才会有效,由于早期导弹的缺陷,也必须要进入
第一百一十四章 霹雳-2的问题
在跃升的最高点,是保持不住的,稍后,歼-8战机的机头向下,开始俯冲了。
王扬抬起头来,看着那架米格-25战机,那架战机尾部的两台发动机还在冒出炽热的火焰,加速向着远处的天空中飞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