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航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华东之雄
而现在呢后舱的米多上校淡淡地说:“随便。”
随便这怎么可能
秦风坐在座椅上,随着发动机的启动,他和以前一样,慢慢地滑向跑道,然后加力起飞,就在爬升中,向着米多上校喊道:“飞行高度多少”
“随便。”
“飞行速度多少”
“随便。”
不管秦风问什么,米多上校都是随便两个字,这怎么可能
不同的高度,空气密度不同,受到阻力不同,同样的油门杆位置下,速度就是不同的,现在,不管问什么,米多上校都说随便
秦风本来打算爬升到八千米,以最节省燃料的方式直线向目标飞行的,但是听到了米多上校这几句话,信心满满的样子,又想到自己本来就是要检查导航系统的精度的,如果只飞个直线,怎么能知道精度如何
所以,秦风一狠心,干脆,刚刚拉升,就改平了,看一眼前面的平显,高度仅仅150米,接着,他关闭加力,进入平飞状态。
前面,大山呼啸而来,后舱的米多上校很悠闲地稳坐钓鱼台,看着秦风折腾。
在进入山区之后,秦风稍稍地提升了高度,虽然他很想从山间钻过去,但是一旦遇到侧风啥的,出现什么意
外,还是会带来麻烦的,所以,他就飞到了山顶上,然后,穿过这座山,再降低高度。
这个时候,平显上已经多了一些数据,已经飞行距离,没有飞行距离,都在平显上标注了出来,在平显的中部,最明显的位置,开始指示转弯点的方位,方位线端部的圆圈内的目标,就是转弯点,这样,航线偏左、右一目了然。
秦风在心中暗暗地感叹,这个导航系统,不管你怎么飞,只
第二百三十三章 民族强大的自信心
欧洲能够孕育出来伟大的文明,也是和这里的环境分不开的,这里气候宜人,还有大量的河流,几乎每一个国家的首都,都是建立在河流上的。
有河流,就会有拦河坝,而这个第三个转弯点,就是一道大坝。
在和平时期,大坝可以蓄水发电,可以抗洪,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一个伟大的工程,而在战争时期,大坝也会变成可怕的梦魇,一旦大坝被敌人炸塌,那下游都会瞬间被淹没了。
现在,秦风就想要在这里进行一次模拟攻击。
秦风就是想要检测一下,事先没有准备的话,这种模拟攻击应该如何进行。
国内现有的歼-6,歼-7等飞机,虽然主要任务是空战,但是在需要的时候,当然也是可以挂炸弹,进行对地攻击的,相比专门从事对地攻击的强-5,这些战斗机就只能利用普通的射击瞄准具了。
这是有复杂的操作方式的,事先要依据投弹时的高度、速度、俯冲角度计算出投弹时的“超越角”,可用瞄准具的角度旋钮,定好“超越角”。
同时,哪怕是提前确定了气象条件,根据投弹地区的风向、风速计算出修正量,再最后确定瞄准点,弹道,等到飞过去了之后,气象条件就可能发生了变化,这种时候,投弹的精度很低。
更何况,还有飞行员瞄准误差,所以使用射击瞄准具的常规投弹方法,误差较大、动作复杂。
这还是提前预知的情况下,而在战场上,很多时候都是临时性的,发现目标,飞过去投弹,这种时候没有任何准备,完全地依靠飞行员自己的经验,误差就更大了。
秦风深知其中的诀窍,利用己方的设备,进行投弹是很难的,想要提高精度,最好的就是俯冲投弹。
哪怕是在二战,德国飞行员的俯冲投弹,都可以达到和后世的激光制导炸弹差不多的精度了,但是,这种方式,那是需要飞行员付出极大的牺牲的,毕竟,地面都是防空火力,俯冲下去,简直就是在死神的刀尖上舞蹈啊。
当时还只是螺旋桨飞行,现在发展到了喷气机之后,速度很大,俯冲投弹,一旦没有及时拉起来,那就会撞地,变成一个大火球。
现在,正好试一试幻影2000的机载系统,秦风在接到了米多上校那懒懒的回答之后,就开始准备起来了,他操作武器的转换开关,将平显转移到ccip方式。
ccip,连续计算着弹方式,顾名思义,它的机载设备,会不停地计算每一个弹着点,就和机炮热线很类似。
现在,当转换过去之后,秦风就看到原本的导航信息的界面消失了,面前的平显的速度矢量下出现一条瞄准线,在瞄准线的端部有一个圆圈,不用说,这个圆圈套住哪里,就意味着能炸到哪里。
至于什么飞行条件啦,当地的风向风速啦,各种修正关系了,全部都不用自己考虑,自己要做的就是一件事,把目标套住。
当然,想要套住目标,那他就必然得是俯冲的才行,所以这也是俯冲投弹的一种。
秦风压操作杆,幻影2000战机开始向下俯冲,此时,瞄准线压在了拦河坝上,这就说明飞机的航向没问题了。
随着飞机向前飞,目标也就在沿瞄准线运动,距离圆圈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第二百三十四章 空军的急迫
“平显是强大的。”今天飞完了,让秦风的触动是很大的,就在今天的总结会上,秦风就已经丝毫不掩饰自己对平显的喜欢了。
哪怕是有对方布置的监听也无所谓了,总之,自己说的都是不泄密的。
监听能有效地避免吗还是别做无用功了。
在这个冷战的高峰期,苏联人和美国人,相互监听,手段无所不用,创造了一个个的奇迹,双方几乎都是没有任何秘密的,各种各样的监听工具啊。
国内虽然也有情报部门,但是,想要把这里的监听器材全部找出来,是不容易的,现在秦风说的就是自己的感悟,这没什么。
“让战机装备平显,至少可以降低飞行员一半的飞行强度。”秦风说道:“平显上可以显示各种信息,不用低头,直接就能找到自己有用的。”
“我们的飞行员同志,是不会怕累的,也是不会怕繁琐的,如果怕累,还当什么飞行员”就在这时,有一个人开口了。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如果没有这样的精神,还当什么军人
秦风望过去,开口说话的人他见过,是601所的,负责歼-13项目的一名同志。
这次一起出来,本来就是开阔视野的,但是现在看来,这些同志们的观念要转变,还是有很多困难的啊,如果飞机设计师都不觉得减轻飞行员的负担有什么好处的话,那自然就不会造出让飞行员轻松的好飞机来了。
“对,就是,咱们的飞行员啊,早就习惯了没有平显的战机,眼前那么一个东西,堵得慌啊。”又一个人说道。
听到这两人的反驳,秦风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不思进取,这难道还成了理由了
让秦风不知道的是,事实还真是这样,对很多老飞行员来说,都已经习惯了,等到给他们装备的战机加了平显之后,他们上飞机的第一件事,就是关闭平显,嫌这个东西堵得慌。
相反,一些新飞行员,却能够很好地适应,因为他们没有以前的那些习惯。
再到后来,等到装备了最先进的歼二十战机之后,几乎都是年轻的飞行员来飞的,老飞行员,已经落伍了。
林将军站起来,默默地向着外面走,虽然他很想拍桌子,但是还是忍住了,这里是国外,不能在这里闹矛盾,让人家看己方的笑话啊,而且,己方这里也有反对的意见,也可以迷惑对方,让对方知道,己方还没有相中这款战机呢,如果他们想要推销,就得拿出更大的诚意来啊。
林将军走到外面,点燃起来了一支烟,这个时候,已经是夜幕降临了,晴朗的星空里,闪烁着一颗颗的星星。
突然,就在机场的跑道上,再次响起了轰鸣声。
林将军不由得扭头看过去,只见在那条笔直的跑道上,两边亮起来了跑道灯,一架战机的尾部,冒出了炽热的火焰来。
夜航试飞
林将军看着这架幻影2000战机,他知道,虽然现在己方已经开始考察了,但是幻影2000的试飞还没有结束,这次试飞的是一架单座型的战机,它打开加力,很快就冲上蓝天。
夜航啊,这也是困扰国内空军很久的问题了,林将军望着那架飞机远去的方向,心中暗暗地想到。
战机夜航,就是在夜间飞行,其实在飞机刚刚出来的时候就有了,但是,这都是凭借飞行员自身的视力和技术,同时,还有运气。
&nb
第二百三十五章 雷达的问题
去年的时候,空军就接到了消息,美国人肯把他们的f-16战机出口给己方,当时空军都是很激动的,但是后来,秦风偶然参加了会议,就指出来了其中的几个关键方面,比如,它被阉割了发动机。
如果空军能引进美国原版的f-16,那应该是相当合适的了,毕竟,这款战机采用的是推重比高达8的先进的第三代涡扇发动机,采用的是战机黑手党的能量机动理论,相当的先进,可惜,给阉割成了f-4鬼怪的j79发动机,一下子就把性能给降低下来了。
虽然f-16的高空高速性能不咋样,但是己方有歼-8啊,歼-8进行高空高速的拦截,其他的作战任务,都可以交给f-16了。
可惜啊,现在想想,虽然发动机被阉割了,但是f-16的航电系统没有缩水,哪怕是不能引导中距的麻雀导弹,但是它采用的可是平板缝隙雷达天线!拥有相当高超的脉冲多普勒的能力,可以将地面复杂杂波中的目标给找出来,这也是己方现在急需的啊。
要说航空技术,随着二战一大批的欧洲科学家去了美国,加上欧洲的黄金也都流向了美国,美国成为二战最大的受益者,拥有了大批的科学家,从此就开始了战后的霸主地位。
整个欧洲的电子技术水平,都比美国差很多的。
比如他们的狂风战斗轰炸机,欧洲几个国家一起搞的,还是无法解决航电的事,所以,他们被迫采用了两种型号,一种是轰炸机的航电系统,专门对地轰炸,一种是截击机的航电系统,用来进行空中拦截,两套系统是不能整合的。
但是,美国呢
美国人早在f-4鬼怪战机的后期,就已经完成了平板缝隙雷达天线的研发,有效地将对空和对地模式整合到了一起,在f-14雄猫战机上,因为口径增大,结果实现了可怕的315公里的最大探测距离,实现了对六枚不死鸟导弹的同时制导,而在f-15和f-16上,重点提高数据处理能力,赋予了战机更多的模式。
说起战斗机雷达,另一个让人提起来津津乐道的,就是米格-25的雷达,说它的功率强大,可以烤死一只兔子。
但是,这又有什么用还是因为苏联的技术落后,是通过不断增加雷达的功率来实现远距离的探测的,但是转换效率低,大部分的能量都变成热能散发出去了,真正的有用功却不多,如果他们想要发展,只要将那落后的雷达天线换掉,就能带来巨大的飞跃。
最先的战斗机的机载雷达天线,就是一个小锅盖,和卫星电视天线差不多,学名卡塞格伦天线,这种反射型的天线,用了很久,体积越来越大,这样就带来了一个弊端,转动起来困难,所以,就改进了一下,把锅盖给倒着扣过来了,这样锅盖不用动了,只要动馈源就行了,这就是倒置卡塞格伦天线,简称倒卡。
而平板缝隙雷达天线,是一个纯平面,在这个平面上开一个个的细条状的口子,电磁波就是从这些口子上辐射出去的,这种新一代的雷达天线,自身雷达反射截面积与旁瓣强度均远小于抛物面反射天线,同等发射和接收机的情况下,性能大大地提高。
如果引进了f-16,也就同步引进了这种雷达技术,这对国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毕竟,国内研制三代机,是必须要采用这种雷达的。
但是,这种技术,现在只有美国人有,苏联人是打算搞
第二百三十六章 预热雷达
如果拆开的话,里面就会出现橙黄的平板,看起来似乎更高端,不过,现在只能是展示到这种程度。
如果再拆外面的这个火红的反射天线,那就必须要使用吊车了,这东西可不轻,里面还有一个框架的。
如果等到以后,引进了苏-27之后,拆开苏-27的机头,可以看到这种雷达的外观都差不多,只不过涂装不一样而已。
当然,对国内来说,这种雷达就绝对属于先进的了,毕竟这种雷达的口径还是不错的,相比米格-21的那个进气锥内小小的雷达测距器,这个东西就很强悍了。
众人都在用欣喜的目光望着它,尤其是顾总,如果把这种雷达装到最新的两侧进气的歼-8战机上,那绝对是可以立刻就拥有脱胎换骨的变化啊。
“这种雷达有多种模式,今天的试飞,我们需要有目标机。这样才能够有效检测出这种雷达的性能来。”米多上校站在一旁,一边看着众人的样子,一边开始介绍,他指了指一旁的另一架战机:“一会儿的时候,我们旁边这架幻影f1c战机,就将充当目标机的作用。”
秦风望过去,那架幻影f1战机,属于达索公司的特例,达索公司最喜欢搞的就是无尾三角翼的布局,而这款幻影f1战机,偏偏是个正常气动布局的,现在,这款战机的机翼上,还挂载着两个大型的副油箱。
这当然是为了拥有更大的雷达反射面积。
在说雷达的具体数据的时候,必须要指明目标是什么,这样才是有效的,比如说,这个时代最变态的就是雄猫战机,这种战机在使用强悍的awg-9雷达的时候,拥有315公里的可怕的最大搜索距离。
但是,这指的是对图-95这样的大型轰炸机的目标,如果是对米格-21这样的轻型小飞机,距离就会缩短至少三分之一。
同时,多远发现,也是和雷达的模式有关系的。
现在的雷达模式还很少,要等到发展到装备平板缝隙雷达天线的脉冲多普勒雷达的时候,随着数据处理技术的进步,才会拥有各种各样的多模式的探测方式。
大家围着机头的雷达,研究了二十多分钟。
为何西方迅速地抛弃了机头进气的布局就是为了把机头腾出来,放置大口径的雷达啊,这种机载雷达的天线,几乎就是和载机的机头直径很接近的,这样才能够实现效果最大化。
参观完毕,秦风和米多上校走上机舱,依旧是米多上校坐进了后舱,秦风在前舱,当坐定下来之后,秦风的心中就涌现出来了一种兴奋。
如果当你看到一架飞机的时候,你就想要去驾驭它,那它绝对是一架好飞机!
和国内的战机相比,这架飞机绝对是让人期待的。
此时,机头的雷达罩早就被地勤给合上了,众人的瞩目中,秦风操作战机,滑上跑道,开始了这次的测试。
在他们起飞之前,幻影f1战机已经滑上了跑道,看着它尾部喷出来的火焰,秦风也松开了刹车,向着跑道滑跑。
很快,幻影2000战机就腾空而起,秦风的手拨动开关,预热雷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