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航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华东之雄
有的军事杂志说,苏联的雷达,一直都在以电子管为主要元件,而同时,西方的雷达已经开始向着微电子技术发展了,这样说是没错的,但是,如果说西方的战机上没有任何一个电子管,那还是错误的。
雷达天线,是辐射电磁波的,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天线,哪怕就是最先进的平板缝隙雷达天线,它的后面,依旧是需要一
第二百三十七章 各种模式
这个时候,屏幕上突然有个亮点一闪而过,秦风知道,这是对方在转向了。
当转向的时候,机身侧面反射的回波就会更多,这样就再次被自己截获了,当然,这只是短暂的而已。
目标完成了转向,和己方进入了迎头攻击的范围。
“上视迎头模式。”米多上校继续喊道。刚刚是尾追,现在是迎头,不同的模式下,虽然都是在用一种最常用的扫描方式,雷达也有不同的探测能力。
因为这种时候,对面的战机的反射回波不同啊。
此时,机头前面的rdm雷达在不停地转动着,将电磁波辐射到周围的空域之中,由于是迎头,双方的相对速度很大,所以,很快就在雷达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影子。
“距离七十千米,发现目标。”
“转入跟踪模式。”
扫描和跟踪是不同的。
扫描的话,雷达波向着周围不断地辐射,反射回来亮点,就代表有目标了,而跟踪的话,那雷达就不再扫描周围的的其他空域,把所有的电磁波,都向目标照射过去了。
这种时候,由于雷达波束都集中到了一起,所以就可以得到目标的各种数据了,只有数据都齐备了,才可以发射导弹攻击。
秦风快速地转换模式,跟踪模式有两种,一种是连续跟踪,这种情况下,就是只跟踪,另一种就是边跟踪边扫描,这种时候,除了跟踪,也在扫描其它的空域,以免有其他的敌机来偷袭。
这些模式,秦风早就想要试一试了,在国内,根本就没有这样的雷达,可怜的204雷达,搜索截获距离仅仅20公里,这个时候早就进入了目视的范畴内。
而现在,终于可以尝试一下西方的主流导弹攻击的各种模式了。
幻影f1战机在头顶上飞过,双方飞过去之后,就开始转向,再次测试各种状态下的性能。
总之,这款雷达整体还是让己方感觉到满意的,比以前的好太多了。
“最后一个项目,下视迎头攻击。”米多上校说道。
各种数据都测完了,现在,就剩下最后一个了,下视攻击!
“明白,下视迎头。”秦风说着,推动操作杆,战机开始下降高度了。
各种模式中,秦风其实最看重的就是下视,因为,按照昨天他和林将军的分析,这款战机的下视能力应该不咋地。
一些国际的飞行期刊资料上,主要是美国的一些资料,为了“诋毁”幻影2000,为他们的f16开路,仔细地分析过这款战机的雷达。
rdm雷达,原名叫西拉诺v,只是西拉诺iv型的改进型,它本质上依然是一部单脉冲而非其名字所标榜的多普勒雷达。
没有用平板缝隙雷达天线就算了,甚至它都不是一部多脉冲雷达,仅仅是单脉冲的,这种雷达,可以说和己方的204雷达原理是差不多的。
这样的话,可能在高空中表现良好,但是低空绝对是它的弱项。
而在现代战争中,超低空突防已经成为了一种常用的手段,如果没有下视能力的话,那就不能算是一部合格的雷达系统。
此时,米多上校已经在无线电里面呼叫目标机了,目标机的飞行高度,一百五十米!
在不久前爆发的海战中,阿根廷海军的超级军旗战机,飞行高度不过十米,也就相当于是贴着海面飞行的,这种时候,高度表指针已经归零,完全凭借飞行员的高超的技术在飞。
 
第二百三十八章 没糊弄过去
这本来是打算敷衍过去的,因为米多上校知道这款雷达的缺陷,他只是不知道,秦风居然也如此地清楚!
如果他要是知道秦风指出来了f-16-j79的缺陷,最终让空军放弃装备的打算的话,他可能就会认真对待了。
虽然中国的航空工业落后,但是秦风的眼光却是相当的长远的。毕竟,秦风一直都在阅读国外的先进的航空知识,别的不说,看看过个周末,最后带回来的那一大堆的书就知道了。
这样的人是可怕的,这样的国家也是可怕的,别看他们现在落后,说不定,用不了多久,就会变得强大了!
秦风的坚持下,米多上校只能同意:“好的,返航的时候,再次打开雷达搜索。”
提到战机的雷达,这是一个必备的装备,也就会有人以为,战机的雷达是起飞的时候就开启的,返航才关闭的,实际上当然不是。
除了开启雷达要消耗宝贵的电力之外,另一个就是开启雷达的时候,也会影响它的寿命,消耗它一个宝贵的数据,mtbf,平均故障时间。
衡量战机的可靠性的标准,就是看它发生故障的次数,如果是在一百个使用小时内,发生了两次事故,而这个mtbf就是50个小时。
在后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个时间几乎都是在上千小时左右,就不用怎么担心了,尤其是相控阵雷达,哪怕是一些发射单元出现故障,剩余的单元也可以继续工作,这个数据动辄就是上万小时。
但是现在,这个数据仅仅有几十个小时而已,所以,作为飞机上一个最重要的装备,那是在需要的时候才开启,用完了立刻就关闭的,绝对不能无限制地消耗。
对秦风来说,这次飞行,就已经消耗了一个多小时的使用时间。
但是,米多上校没别的办法,如果不按照对方的来,这就是一个空缺,以后对方还是可以提起来的。
战机已经开始返航了,此时,前面的那架幻影f1战机,已经接近陆地上空,秦风再次打开了雷达。
雷达屏幕上,出现了一些杂波,但是依旧可以看到目标的亮点,然后,随着幻影f1战机继续向前飞行,突然间,目标就消失了。
这个时候,两架战机之间的距离不到20海里,秦风在前排,是可以通过肉眼看到那架正向着机场方向飞行的幻影f1的,但是,自己的屏幕上,却是一片模糊。
后舱的米多上校,也只能是无奈地摆摆手,这个完全在他的预料之中。
在海面上,搜索目标还差不多,但是在陆地上,想要从那复杂的回波中找到目标,就已经完全地超出了它的能力。
法国人是骄傲的,这不代表他们的武器性能就是第一,他们的武器,性价比是最低的,但是,依旧在世界上卖得很火,主要就是因为他们的武器对政治的附加条件少,抓住了一个空缺的机会,那些无法引进苏联战机和美国战机的国家,就是他们的出口对象。
秦风没有关闭雷达,继续向前飞行,就可以看到,随着不断地靠近陆地,雷达屏幕上的亮点也是越来越多,当完全到达陆地上空的时候,雷达屏幕上,几乎全部都是雪花,什么都看不到。
果然,美国人的分析很到位,在机载航电设备上,法国并没有落后美国太多,但是在雷达方面,法国人却是要有很长的路走的。
幻影2000战机降落下来,然后滑回了停机坪,今天主要是飞雷达,所以,有秦风
第二百三十九章 体系的问题
现在的雷达性能不行,我们可以改进啊,改进之后,再给出口国升级,这样,又是一笔大买卖啊。
达索公司的武器出口,靠的也是这样一个规律,他们出口的战机,需要升级的时候,就会来接着找他们,就会是一笔新的收入来源了。
现在,就看对方在采购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协议了,如果先认同了这款雷达,那就为以后的升级埋下了伏笔。
秦风对此没有评论,毕竟,他也不了解法国的航空工业,这几天走马观花的看,是不可能真正深入地了解的,至于他们的研发能力,己方就更是不可能直接接触到了,毕竟,这是人家的核心机密。
所以,要说以后他们能够研发出来新的脉冲多普勒雷达的话,那也应该不算什么难事,总之,这也是西方发展的潮流,他们是需要向这个方向努力的。
而且,这几天的试飞下来,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他们的战机航电还是很先进的,比己方高出好几个数量级啊。
“好了,我们说一下明天的科目,明天我们试飞对地攻击,同时也可以试验不对称外挂时的飞行情况,一侧带挂载,另一侧不带外挂物。”看到中国方面的人员没有任何的反对,他们赶紧结束了雷达方面的议题,开始转向了明天的试飞项目。
雷达的低空探测能力不足,这只是很小的一方面,瑕不掩瑜,这款飞机还是强大的。
还剩下最后三个科目,继续让中国人感受一下西方先进三代机的水平吧!
夜色渐渐地笼罩了大地,秦风慢步走在住所外面的草地上,以前的时候,他就经常习惯这种步行,锻炼身体。
突然,前面出现了一个人,秦风一眼就望过去了:“宋老”
宋老笑着说道:“秦风,睡不着吗”
“是啊,宋老,您这也来溜达一下”
在房间内的时候,会担心有窃听器,而在外面,反而要安全一些,宋老和秦风两人,并排走在了外面的草地上,不由得就再次聊了起来。
“如果真的引进这个幻影2000,会是一个大工程啊。”秦风说道。
也许在开始的时候,秦风没有什么感触,但是现在,随着不断的试飞,秦风已经渐渐的明白了一件事。
引进一款战机,背后的意义更加重大,因为这是一个体系的引进。
国内自从建立了航空工业,一直到现在,走的一直都是苏联的体系的,五大三粗,不用讲究太高的精度,寿命也短,但是方便制造,一旦进入战争时期,就可以大规模地生产制造了。
相比之下,法国的航空工业,属于的是西方的体系,他们在加工的时候,追求的是精益求精,有很高的技术标注,如果引进法国的这款战机的话,就需要彻底地改进现在的所有航空设备。
工厂里面的加工设备,都是需要更换掉的,这样,这个工程必然是庞大的,要知道,国家是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全部购买的,必然是购买一部分,然后引进专利,自己生产更多的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投资,简直就会是一个天文数字啊。
再说武器的问题,引进了战机,肯定是要同时引进对应的导弹的啊,这些导弹的技术,己方还引进吗
如果不引进,那一旦爆发战争,几百枚的备弹很快就打完了,接着呢
就像是阿根廷一样,法国不出口飞鱼导弹,他们就干瞪眼了。
挂载己方的导弹不可能的,法国人不会开放武器接口的,这些出口的战机,只能是挂载法国的导弹。
所以,不管怎么看,进口
第二百四十章 手不离杆
战机在飞行中,经常会陷入不对称挂载的情况。
当然,国产的歼-7战机,现在还主要使用机炮来作战,机翼上挂载的是副油箱,所以,遇到战斗的时候,一扔副油箱,就直接可以进入战场了,也不会出现不对称挂载的情况。
而挂导弹的时候,就不同了,比如两边本来都各挂了两枚导弹,但是在发射的时候,仅仅发射出去一枚,这个时候,就是不对称挂载了。
这个时候,飞机就不平衡了,一边重,一边轻,飞行员得压着操作杆,否则就无法保持平衡。这当然是一种极端的情况,而在平时,如果仅仅是由于轻型的空空导弹,导致的挂载不同的话,其实造成的影响不是太大。
秦风在心中暗暗地想到,这些家伙们,现在也开始糊弄了啊,昨天就想要糊弄,今天又开始了。
不过,这样也是可以试飞的,毕竟是也算是不对称挂载了。
跨进座舱,秦风深深地呼吸了两口,对于这个不对称挂载,秦风并没有太多的关注,还是重点放到轰炸上来吧。
如果一侧挂上一吨的炸弹,另一侧什么都不挂,这才是把不对称挂载发挥到极限了。不过,这种极端的情况也很少遇到,秦风想到这里,也就释然了,毕竟,如果是重型炸弹,就都会挂载到机腹上了。
至于国产的那些战机,外挂能力很差,挂满了也没有多少。
起飞!
每一次都是加力起飞,这种推背感,以至于让秦风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都感觉到难以忘怀,飞国内的战机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这种感觉了。
这种战机是一种很好上手的飞机,现在,秦风就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它的操作要领。
这当然也是和法国的大胆有关的,要是在国内,哪里敢放得这么开,在这里,人家直接就把飞机完全交给自己了。
上次已经飞过导航了,这次,秦风熟练地按动导航按钮,把导航的任务交给机载设备,很快,就看到了远处的目标,依旧是那座大坝!
上次模拟的是俯冲攻击,而这次,模拟的是上仰投弹。
其实,在现代的攻击中,上仰投弹已经很少用了。
对战斗机来说,最常用的是俯冲投弹,这种投弹方式最准确,哪怕是在二战,俯冲投弹,就曾经创造出来了简直就是精确制导弹药的精度,很多轰炸机,专门就是俯冲轰炸机的。
除了俯冲投弹,第二种就是水平投弹,这种是大型轰炸机常用的方式,飞到目标上空,直接向下扔炸弹,尤其是扔下所有的炸弹,进行地毯式轰炸,过去之后,现场一片狼藉。
而上仰投弹,就是飞机向上爬升的时候,把炸弹给扔出去,炸弹继续向上飞,就和发射炮弹一般,飞过最高点,然后再落下去。
这种方式,误差是最大的。同时,虽然不是常用的,在某些场合里,也是会用到的,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用飞过目标上空,拉起来,扔掉炸弹就能走。
比如,超低空突袭的时候,如果要扔炸弹,不管是俯冲还是平投,都需要先爬升,而这种方式,一爬升就扔出去了,扔出去了掉头就走,避免了在对方的火力防区内的打击。
同时,还有一些特殊的装备,比如说核弹,选择这种上仰投弹,可以尽快地扔完走路,防止受到核辐射。
现在,秦风就在试飞这最难的上仰投弹,毕竟,如果按照以前的方式,上仰投弹是很复杂的。
在起飞前,要事先计算好仰角,预定速度的超越程,再选择合适的已知参考点,根据参考点距目标的距离和预定的飞行速度计算好飞行时间,再根据当时的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