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航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华东之雄
航空发动机,是整个工业的桂冠,全世界,能够独立自主地生产发动机的,没有几个国家。
秦风又再次想起了上次看到的幻影2000,上面装备的m53发动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一款单转子的涡扇发动机,总增压比不够高,发动机潜力有限,被称为是涡扇中的涡喷,但是这毕竟也是一种突破。
可惜啊,己方的水平,和法国也有很大的差距,己方如果在涡喷-7上加个外涵道,变成涡扇,那也是不行的,因为己方没有这个技术实力,匹配将会是一个大问题。
这样,只能是完全地测绘米格23的发动机了,这款飞机,当初是从埃及进口过来的,这款飞机,极大地促进了国内的军机研发,歼八的机头,就参考了米格23的机头,而它的发动机,也让国内的科研人员欣喜若狂。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如果己方的测绘进展不利的话,那还可以从国际市场上购买到米格23的发动机,所以,初期的研制,就有了保证,没有发动机,一切都白搭啊。
发动机的重量,进气流量,直径等等,这些数据,都决定了战机的基本设计数据,没有发动机,那己方的飞机,就无法进入详细设计的阶段,而现在,终于有定论了,先上涡喷15!
“是啊,那也总比没有好,现在,大家终于意识到了,战机立项,发动机同时立项,是不可能的,发动机的研发周期,比战机的研发周期要长很多。”宋老说道:“我们先用涡喷15,等到咱们自己的涡扇十成熟了,然后再上涡扇十。”
宋老和秦风说着,也在回想着去年的选型会议,在
第三百七十四章 外购和自研
“嗯,哪怕是被顾总给留下,我也应该去给帮忙的,尽自己的努力吧,不能让咱们的空军好容易有一款能用的飞机了,却依旧有一流问题,当然,如果我有这个能力的话。”
试飞员,和飞机设计师,是从两个角度来看飞机的,他们的看法不一样,他们的处理问题的思路就不一样,取长补短,就可能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了。
“对了,还是谈谈咱们的事吧,最近我没有在国内,很多事都没有接触到,咱们空军貌似更喜欢幻影2000啊,不知道有什么结果了没有”
几个月,能发生很多事情了,秦风也好久没有见到林将军了,不知道空军方面的有关幻影2000的进展如何了啊。
这个幻影2000,和己方的歼十项目,是有很大的冲突的,现在国家的经济实力有限,军费很少,不可能同时支持两个并行的项目的,如果购买了幻影2000,那歼十项目说不定就会泡汤了。
听到了秦风的问话,宋老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反问道:“秦风,那你觉得,哪一个项目更适合咱们”
两个项目,究竟谁对空军更有利对祖国的航空事业的发展更有利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现在,宋老想要听一听秦风的意见。
秦风端起白色的搪瓷杯子来,喝了一口水,润了润自己的嗓子,说道:“如果想要在短时间内让我们国家的空军水平和世界接轨,外购是最直接的方式。”
空军很落后,眼看着世界上先进国家的空军都已经步入了三代机的行列,大家的心中都是很焦急的,偏偏呢,国内的航空工业又不给力,在这种情况下,短时间内要改变,对外购买是最快速的。
别的不说,现在仅仅是北方的威胁,就已经是相当现实的了,那种图-22m轰炸机,随时都会铺天盖地而来,靠什么拦截己方现在的歼八2,雷达罩里面的208雷达,还根本就不成熟,更不可能引导中距导弹,歼八2在很长的时间内都被外国人称为和平鸽,就是因为有枪没弹啊。
现在,只要外购,立刻就能拥有一流的实力,这是让空军最期待的了。
宋老没有说话,静静地看着秦风,他知道,秦风后面肯定接着有话。
“但是,对外购买,从长远来看,并不适合我们,尤其是,达索公司给的条件很明确,不会卖技术,只会卖整机!”
如果己方购买一批幻影2000,然后己方购买技术,之后在国内按照许可生产,这样,一方面可以大大地降低飞机的价格,另一方面,也可以掌握先进技术,哪怕花费再大,也是值得的。
但是,狡猾的法国人,是绝对不会同意的,他们的幻影2000,报价很高,同时,也不允许出口技术,想要拥有,就只有买一条路。
“这样,一旦我们进入战争状态,随时都会因为零部件的问题,让我们的飞机变成废铁的,现在的伊朗的雄猫战机,就是最好的例子。”
雄猫战机,曾经是伊朗最先进的战机,守护着这个波斯湾国家,让北方的苏联不敢有任何的入侵行为,但是,随着和美国交恶,美国停止提供备件,这些战机很快就变成了废铁,能飞起来的越来越少。
战机每次起飞,都会有很
第三百七十五章 改革
随着发展,总是有一些不好的现象出来的,而现在,很多人依旧在对大锅饭念念不忘,对铁饭碗牢记于心,只要进去了,一杯茶,一张报纸,就可以悠闲地过一天,这种日子,多好。
他们忘记了,作为一个人,要成为一个对社会,对祖国用贡献的人才行!
“秦风,你也参与了歼八的项目的试飞,也该多少能了解到,在这个项目中,你接触到的每一个人,都是认真负责的,但是,咱们歼八的试飞,却是问题不断,这是为什么”
秦风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这不是他这个级别能够触摸到的,但是,宋老却是知道的清清楚楚,这个重点项目,最终走下来了,但是现在,里面的许多经验,都是值得自己去分析,去总结的。
“咱们的航空装备,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大型设备。”宋老说道:“咱们这个飞机设计所,更像是一个总装的机构,咱们的飞机的各个子系统,还是要靠下级的科研单位来做的,要有无数的配套子系统。”
宋老说的这个,是绝对没错的,飞机上的装备太多了,不可能靠着一个设计所就能完成,要有下级的各个子系统的研究单位。
这就和汽车制造一样,汽车厂只是一个总装厂而已,还有下级的无数的配套工厂来给提供各种配件,最后组装。
而飞机设计,也期待于下面的子系统的研制单位。
这样,某些子系统在研发的时候,进度可能就会拖延,比如歼八在研制的时候,配套的204雷达,就严重地拖延了进度,而在歼八上次的烧毁事故中,起因也是一个液压泵的配套厂的改型。
“咱们大多数的科研机构,都是认真负责的。”宋老说道:“但是,按照我们现在的科研体系,这些子系统的研制单位,和我们都是平级的,大家共同律属于航空部门,这样,也可能会有少数的同志,有些随意。”
宋老说的这个,就是现在航空系统中的一个弊端。
大家都是平级的单位,相互之间关系好的,大家配合默契,劲往一处使,但是,也有少数的单位,经过这些年来的发展,已经出现了不称职的现象,他们接受了任务,研制配套的子系统,但是,却不买总设计师的账。
总设计师,只是一个挑头的而已,大家是平级的,在以前的时候,总设计师这个职务,甚至在很长的时间里是空缺的。
战机是由无数的零部件组成的,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螺丝钉,没有造出来,那战机也是无法装配起来的。
一个配套的研制单位,要是磨洋工的话,对整个项目都会有反作用的了。而且,他们还会挑毛病,你那样的要求,我们造不出来,要造,也得再给我们多拨资金!
这样,配套的子系统不达标,不匹配,拖进度,都是会发生的。
总师和对方是平级的,又无法给配套厂下达命令,这样,相互扯皮,来回踢皮球,让总师无比头疼,却没有办法。
宋老这么一说,秦风顿时就想起了和马可尼公司的合作,不用说国内了,就是在国际合作上,也有这样的现象,英国人有好多次,都打算踢皮球的,但是己方坚持,合同明明白白,这才让
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切都是为了祖国
想要把新歼研制出来,就必须要对现在的科研机构进行改革,而一旦改革,肯定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的,这些人会如何评价自己
宋老知道,自己必须要顶住压力,他已经下定决心了,祖国既然把这样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那自己就只有一个原则,为了祖国,为了祖国的航空事业!
不管有多大的指责,自己都要进行这场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新歼的研制真正地进行下去,而不是被一些固有的顽疾所拖累。
现在,整个国家都在改革,只有改革,才能焕发出勃勃的生机来,那些企业,如果不投入改革的大潮之中,只等着继续向上伸手要,那最后只有落得破产倒闭的道路,只有锐意改革的企业,才能够在这场大潮中走下去,成为真正的弄潮儿。
其实,很多地方的改革,宋老都是能看到的,比如就在成都,132厂就在改革,而且进行的很成功,他们是最早走出去的工厂,看到了世界的发展,从而大踏步地走在改革的道路上,同时,他们也在多元化经营,现在已经涉及到了很多行业,整个工厂的效益很好,工人的待遇也有很大的改善。
只有改革,才能发挥出航空工业的活力来!
“当然,我也要负主要责任。”宋老也不知道为何,会把自己的这些想法和秦风说出来,而现在,一旦开始说起来,那就滔滔不绝了。
“作为总设计师,要组织重大技术攻关,一旦遇到重要的问题,由我直接负责。”宋老说道。
新歼的研制难度是很高的,国外都是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新机的研制,新技术的使用不要超过百分之三十,而己方的呢新技术的使用,将超过百分之六十,所以,困难很大,这也是直至现在为止,一些专家对宋老提出的计划依旧打问号的原因。
老宋,你不是大忽悠吧咱们的基础在这里摆着呢,你这么高的指标,不是放卫星吗
“咱们这款新机,最大的问题,就是操控。”接过宋老的话茬,秦风在一旁跟着说道:“咱们要一步到位,上数字电传系统,难度是很大的。”
鸭式布局,天生静不稳定,可以让这款飞机相当的灵活,同时,也会让这款飞机的操控相当复杂,如果不能攻克操控的难关,那这款飞机就无法研制成功,相比之下,发动机,雷达,都可以先放在一边了,这个数字电传系统,才是重中之重。
“是啊,所以啊,秦风,你也要支持婷婷的工作,多听听她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啊。”宋老说道。
顾婷婷已经回去了,去了试飞院,继续研究那款bw-1变稳机去了,现在,宋老也很看重这个项目,至少在这个项目上,可以让电传系统的硬件成熟起来,至于软件,那是需要己方编写的。
宋老有信心,吹了十几年的鸭式布局的风洞,对这种飞机的控制率,宋老已经有信心了,想要编写飞控软件,最重要的就是控制率!
这个改革,宋老暂时想到的就是这么多,当然,还有一些补充的计划,都在完善之中的,比如评审,也必须要看重,将飞机的设计分成一个个的方框,每到一步,都要进行评审,最大限度地保证真实可靠有效。
现在,宋老想起这个改革,就越来越坚定,自己一个人背负一些骂名,一些不满的坏名声,都是值得的,只要是为了现在的新歼工程,自己一切都能牺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走过艰难的道路
除了阻力之外,另一个问题就是强度。
前面没有风挡,没有任何的金属隔框,视野是不错了,但是强度不太够,不耐大鸟撞,这个可以看看后世的日本,他们引进f16战斗机,改进为了f-2战机,自己生产使用去了。
外形几乎一模一样,但是也没有上那个整体座舱盖,而是变得普通了,有了固定的前风挡,就是为了增强抗鸟撞能力。
现在,随着秦风的转移话题,他和宋老的谈话,进行到了最后一部分,这次出国的试飞,带给他的震动,尤其是和f-16战斗机的对抗,让他体会到了差距是什么,己方要如何去追赶,己方的战机,要具备什么样的水平。
这种座舱的细节,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的部分而已。
“没错,瞬时盘旋的能力,比稳定盘旋更重要,我们不需要跟着转几圈,只要能够快速地将机头对准目标,甚至是目标附近,就能获得开火的机会了。”
“火控系统的自动化能力越高越好,后来当f-16使用导弹的时候,由于能够利用雷达给导弹提供各种射击参数,我们几乎就没有任何反击的能力。”
“对,没错,只要被咬住,就无法脱身,我们要脱身,就需要更高的机动参数,但是这样的话,飞行员承受的过载会更高,我们至少也要达到9g的标准才行。”
秦风说到兴奋的地方,干脆直接就拿起来了桌子上的那个模型,进行各种机动动作的演示,这个动作,能够做到多大的幅度之类的,秦风说着,宋老认真地听着,甚至开始用笔开始记录了。
己方的新歼,研制的目标,就是要赶超米格29和f-16的水平的,现在,米格29还暂时没有能力接触,那就要以f-16为追赶目标了,如果和f-16进行格斗,绝对不能输给它!
现在,大家都不知道,相比f-16,反而是更早地近距离考察到了米格29,当然,这也是几年之后的事情了。
现在,是1984年,改革开放几年来,国家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就在沿海,那个小小的渔村,也因为成为了改革开放,而迅速地发展起来,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闻名的大城市。
虽然现在国家向经济建设倾斜,军队在忍耐,但是,为了展示国家的改革开放的成就,为了让祖国人民看看军队的战斗力,在首都,还是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阅兵式!
10月份的首都,已经进入了秋季,天空湛蓝,空气清新,漫山的枫叶装点着北方的大地,正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而对歼七m来说,这也是一个值得振奋的时刻,现在,这款飞机已经向着国外出口了,成为132厂的拳头产品,而在国内,空军也打算召开全面的技术鉴定,这款飞机的性能,空军也是相当满意的。
可以说,132厂走出来了一条艰难的道路,已经迈上了康庄大道,回首往事,让人唏嘘不已,毕竟,当初是上级安排的,屠老带队,和马可尼公司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谈判,而在国内因为经济原因被砍掉之后,屠老带队,开始和外界接触,成功地推销出去,保住了这个项目的研制。
而现在,这个项目成功了,没有花费国家的资金,还为国家换取了大量的外汇,而且,也给空军储备好了一款价格便宜,性能优良的武器,歼七m也获得了空军的青睐!
而就在这个时候,大家都不知道,歼七发展史上一个新的转折点,就悄悄地到来了。
“不错,不错,咱们的工厂生产出来的战机,都是一次装配到位,
第三百七十八章 歼-7M改装建议书
当走进会议室的时候,秦风远远地就用飞行员的眼睛,看到了从另一个入口走进来的巴基斯坦方面的代表,走在最前面的,那个步履沉稳的老将军,就是贾玛尔中将,这名睿智的将军,和国内的关系相当好,秦风也和他见过几次面,对这位老将军非常尊重。
“将军,非常欢迎。”这边的接待方面,是由中航技的孙经理来统领的,他和对方的人员依次握手,首先就是贾玛尔将军了。
将军的大手,和他紧紧地握在了一起:“我们又见面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