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活在金朝末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老墨成仙
这时候,陈宪脸上,再也压抑不住的笑容渐渐绽放开来。
看见陈宪发自内心的笑容,张柏和杨小乙等几个被陈宪专门抽调出来的精锐学徒也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尽管他们并不明白老师为什么回笑的这么开心。
说起这两台工具,就不得不说一说陈宪最近一段极为曲折的心路历程。
自从那次对
三十七章:改进(中)
传统生产高档枪杆的方法太过繁琐,需要将硬木剥成粗细均匀的篾条,经过晒干,上油等数道工序处理后,再将篾条用上等胶漆胶合成圆杆,外层再缠以麻绳,涂抹生漆,再裹以葛布,葛布上再涂生漆,如此数层之后,枪杆才成。
用这种方法制作的枪杆好是好,但成本太高,周期太长,往往要经过成年时间,才能见到成品。
用陈宪方法制作的枪杆虽然不如传统枪杆强韧有弹性,但性价比绝对远超传统枪杆。
除了长枪,镗钯,陈宪甚至对狼筅都进行了改进,他在精制的硬杆枪的枪杆上套上带着孔座的钢箍,再在钢箍侧面的孔座中插入细的硬木枝杈,枝杈末端用火烤法进行弯型,让所有枝杈都朝向前方,每个枝杈上都装上小枪头,绑上布条用来遮挡敌人的视线。
这样的狼筅更结实,架枪能力更强。
但是,这样的改进并不能让陈宪满意,因为他明白,一支冷兵器军队的战斗力,最主要的方面取决于盔甲。
一支穿甲的军队,和不穿甲的军队完全就是两个概念。
一支军队只有穿上盔甲,才有资格被称为精兵。
陈宪手下的这三十三个少年学徒,是他未来在乱世求存的班底,他绝不能容忍轻易损失。
所以,陈宪很早就开始打算给这些少年学徒配上盔甲。
板甲当然是最优秀的选择,但是以陈宪目前的工艺手段,生产板甲太过勉强。
完全用手工生产板甲,工作量太大,要给手下三十多个学生全部装备,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
生产锁子甲需要有拉丝设备,以陈宪的能力,设计一台人力拉丝机,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
但锁子甲对穿刺攻击防御力不足的缺点,在这个时代绝对是致命的。
无论是蒙古铁骑的强弓,还是南宋军队的硬弩,又或者强弓硬弩兼而有之的金队,都是穿戴锁子甲的士兵的噩梦。
蒙古铁骑东征,打败了欧洲的封建骑士,很多人以为,蒙古人面对的是笨重的板甲骑士。
但实真实的况是什么呢蒙古东征的年代,全身板甲还没有在欧洲被发明出来,此时欧洲骑士身上,主要装备恰恰就是对穿刺攻击防御力不足的锁子甲。
甚至有观点认为,正是蒙古人的骑射催生了欧洲板甲的出现。
由此可见,锁子甲在面对强弓硬弩时的乏力。
在陈宪的规划中,锁子甲永远是一种辅助盔甲类型。
制造板甲工艺不足,锁子甲防御力又不足,那么扎甲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中国传统的扎甲技术含量并不高,随便找个铁匠就能生产。
但传统工艺生产扎甲,效率很低,陈宪手下人虽然不少,但大部分都要投入武士刀的生产,这是他的经济来源。
剩下的数量不多的学徒,以传统工艺的低效方式生产扎甲,就算他手下只有三十三个学徒,也不知要多久才能配上最基本的盔甲。
因而,改进扎甲的生产工艺,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扎甲的生产工艺中,最大的瓶颈就在甲片的生产。
一件盔甲,多得数千甲片,少的也有数百上千,如果靠匠人一榔头、一榔头的去敲,想想都让人觉得蛋疼。
可这个时代既没有冲床,又没有剪板机,更没有成品的钢板,除了靠人去敲,还有什么办法去生产甲片呢
作为一个工程师,陈宪开始用他的职业习惯来思考这个问题。
他将甲片生产的难题一个个罗列出来。
&n
三十八章:改进(下)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实际上,陈宪完全可以将从汽车工具箱里带回来的螺母二次加工成板牙,将螺栓加工成丝锥。
这其实很简单,在螺母内表面和螺栓外表面修锉一些退料用的凹槽,在经过渗碳淬火处理,加强硬度,最后再给修磨过的螺母螺栓装上扳手,就是一副简陋的板牙和丝锥。
但这种方法是没有可持续性的,丝锥和板牙本身就是消耗品,他带来的螺栓螺母很快就会用完,因为磨损,丝锥和板牙加工的螺纹总会比他们的母机要浅一些,几代下来,陈宪就没有可以使用的板牙和丝锥了。
陈宪需要一种能够从零加工螺丝的工具。
现代加工螺丝第二个方法是专业批量生产螺丝的搓丝机,这就更不靠谱了,搓丝机这种东西,陈宪也只是听说过,从来没见过,更不知道工作原理,更不要说是用宋朝的工艺去复制了。
第三种方法就是车床,如果要有一台车床,陈宪不但能用它来生产螺栓,螺母,甚至可以用它来生产丝锥和板牙,再用简单的丝锥和板牙来生产螺丝,但你首先要一台车床……
是的,问题转了一圈,又来到了车床上……
最终,陈宪不得不暂时放弃了这条改进扎甲的思路,因为就算顺着这条思路他能走通,也绝不是短时间能够实现的,而给手下的少年们装备盔甲却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怎么办
陈宪只能转换思路,从历史中寻找解决办法。
最后,陈宪将目标锁定了盛行于明清之际的一种盔甲,“布面甲”。
布面甲是棉甲的前身,其表面为厚实的布料,内里在要害部位装有铁甲片。
布面甲的内衬铁片远比扎甲铁片大的多,采用铜钉铆在布面上,制作起来远比扎甲容易,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盔甲。
明末,满人在普通布面甲的基础上,在布面内填充经过浇水捶打的棉片,既提高了盔甲的防御力,又能保暖,就成了所谓的棉甲。
既然改进扎甲工艺遥遥无期
期,这种工艺简单,生产容易的布面甲就成了比较好的过度选择。
有了这个思路之后,陈宪就亲自设计了一套简单的布面甲。
对于靠复原古代盔甲赚钱的陈宪来说,设计一套结构简单,穿戴方便,防御效率不低的布面甲并不是什么难事。
他设计的这套布面甲一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上身的宽松马褂,马褂外表看上去就像是一件十分宽松的厚麻布衣服,在衣服内侧用铜钉铆接着一些大甲片。
为了保护手臂,陈宪还在这件马褂的双臂上设计了一些由龙虾状的半圆铁片,压叠铆接在布面甲袖子的外侧形成的护臂甲,用来保护双臂。
在马褂袖子的最前面,穿戴者手背的位置,还伸出去一个狗舌头一样的东西,在这个狗舌头的内部不但藏着一些小小的甲片,下面还有一些绑绳,穿戴者可以用绑绳将狗舌头固定在手背上,用来保护双手。
第二部分是下身的护裙,护裙分为三片,左右护腿,前面护裆,护裙一直垂到膝盖下面。
第三部分是用来缀在笠帽下面的护颈,这个护颈,陈宪模仿了清朝战甲的样式,从帽子上垂下,包住脑袋的后、左、右三面,前方在脖子位置伸出两块可以用布带绑系连接,保护脖子。
为了安装护颈,陈宪打算在学徒们的笠帽的帽檐上,靠近脑袋的位置,铆接两个铁圈,来作为护颈的安装平台。
第四部分是左右护肩,护肩可以用几根绑带和上身马甲上预留的扎带绑系固定。
第五部分是战靴,战靴也用厚麻布制作,只是在长靴内嵌入一些铁条,用来保护使用者的小腿和脚背。
离开庄子之前,陈宪曾让人找来了庄子里的几个裁缝,将三十多件布面甲的布面交给他们去做。
&
三十八章:改进(下)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实际上,陈宪完全可以将从汽车工具箱里带回来的螺母二次加工成板牙,将螺栓加工成丝锥。
这其实很简单,在螺母内表面和螺栓外表面修锉一些退料用的凹槽,在经过渗碳淬火处理,加强硬度,最后再给修磨过的螺母螺栓装上扳手,就是一副简陋的板牙和丝锥。
但这种方法是没有可持续性的,丝锥和板牙本身就是消耗品,他带来的螺栓螺母很快就会用完,因为磨损,丝锥和板牙加工的螺纹总会比他们的母机要浅一些,几代下来,陈宪就没有可以使用的板牙和丝锥了。
陈宪需要一种能够从零加工螺丝的工具。
现代加工螺丝第二个方法是专业批量生产螺丝的搓丝机,这就更不靠谱了,搓丝机这种东西,陈宪也只是听说过,从来没见过,更不知道工作原理,更不要说是用宋朝的工艺去复制了。
第三种方法就是车床,如果要有一台车床,陈宪不但能用它来生产螺栓,螺母,甚至可以用它来生产丝锥和板牙,再用简单的丝锥和板牙来生产螺丝,但你首先要一台车床……
是的,问题转了一圈,又来到了车床上……
最终,陈宪不得不暂时放弃了这条改进扎甲的思路,因为就算顺着这条思路他能走通,也绝不是短时间能够实现的,而给手下的少年们装备盔甲却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怎么办
陈宪只能转换思路,从历史中寻找解决办法。
最后,陈宪将目标锁定了盛行于明清之际的一种盔甲,“布面甲”。
布面甲是棉甲的前身,其表面为厚实的布料,内里在要害部位装有铁甲片。
布面甲的内衬铁片远比扎甲铁片大的多,采用铜钉铆在布面上,制作起来远比扎甲容易,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盔甲。
明末,满人在普通布面甲的基础上,在布面内填充经过浇水捶打的棉片,既提高了盔甲的防御力,又能保暖,就成了所谓的棉甲。
既然改进扎甲工艺遥遥无期
期,这种工艺简单,生产容易的布面甲就成了比较好的过度选择。
有了这个思路之后,陈宪就亲自设计了一套简单的布面甲。
对于靠复原古代盔甲赚钱的陈宪来说,设计一套结构简单,穿戴方便,防御效率不低的布面甲并不是什么难事。
他设计的这套布面甲一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上身的宽松马褂,马褂外表看上去就像是一件十分宽松的厚麻布衣服,在衣服内侧用铜钉铆接着一些大甲片。
为了保护手臂,陈宪还在这件马褂的双臂上设计了一些由龙虾状的半圆铁片,压叠铆接在布面甲袖子的外侧形成的护臂甲,用来保护双臂。
在马褂袖子的最前面,穿戴者手背的位置,还伸出去一个狗舌头一样的东西,在这个狗舌头的内部不但藏着一些小小的甲片,下面还有一些绑绳,穿戴者可以用绑绳将狗舌头固定在手背上,用来保护双手。
第二部分是下身的护裙,护裙分为三片,左右护腿,前面护裆,护裙一直垂到膝盖下面。
第三部分是用来缀在笠帽下面的护颈,这个护颈,陈宪模仿了清朝战甲的样式,从帽子上垂下,包住脑袋的后、左、右三面,前方在脖子位置伸出两块可以用布带绑系连接,保护脖子。
为了安装护颈,陈宪打算在学徒们的笠帽的帽檐上,靠近脑袋的位置,铆接两个铁圈,来作为护颈的安装平台。
第四部分是左右护肩,护肩可以用几根绑带和上身马甲上预留的扎带绑系固定。
第五部分是战靴,战靴也用厚麻布制作,只是在长靴内嵌入一些铁条,用来保护使用者的小腿和脚背。
离开庄子之前,陈宪曾让人找来了庄子里的几个裁缝,将三十多件布面甲的布面交给他们去做。
&
三十九章:霍员外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白安福进入客房,刚刚坐定,就向陈宪道:“我家员外已经同意让二郎你在白家佃户中招募学徒。”
“二管家说了,请二哥你明天去白家校场,到时候白家所有十四五岁的少年,任您挑选。”
听了白安福的话,陈宪顿时脸色一黑,心道:“我是脑袋让驴踢了,才会去白家军寨。”
实际上陈宪这次从外面回来,就一直都没有离开自己这座铁匠铺子了。
他咳嗽一声,说道:“怎么敢劳烦二管家,安福大哥你明天只管将人带来铺子里,无论选的上和选不上,一顿饭管饱。”
两人又客气了几句,白安福似乎并不明白请车险去白家军寨背后的意义,见陈宪不愿去,也没有太坚持,便答应明天自己带人上门。
……
听二管家汇报说陈宪不愿去白家军寨,白员外并没有多说什么,点头同意让白安福将人送去陈家铺子,他本也没有指望这陈宪愚蠢到这个地步,只是搂草打兔子,顺便试一试罢了。
挥退了二管家后,白员外淡淡的冷哼一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又轻轻放下茶杯,低声道:“来人!”
声音不大,但门外伺候的下人反应十分敏锐,片刻后就推门进来,垂手肃立,等着吩咐。
白员外道:“去吧二少爷叫来。”
下人应声而退,不久后,一个面容俊朗身形挺拔的年轻人走了进来,拱手道:“拜见父亲。”
此人名叫白敦义,是白员外的次子,管着白家的商队已经有好几年时间。
白员外一共有三个嫡出的儿子,长子白敦仁,从小读书,十八岁考中秀才,此时正在东平府求学。三子白敦礼,管着家里的田租。
除了长子专心读书,白员外对次子和三子的学业不做要求,却给两人从军中请来教头,不但教两人枪棒,还传授两人行军打仗的本事。
白员外这三子中,长子白敦仁最和他意,在学业上几乎不比他当年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