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猛子
第六百八十八章野心
李风云这一句反问,当即让甄宝车、陈瑞、韩曜吃惊不小,情不自禁停下脚步,但看到李风云脚步不停,又急忙跟上。【】
“为什么要会合?”李风云重复了一遍,然后加重了语气,“我们能否会合?”
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能否会合?如果李风云实现了预期目标,收复了安州并在安州立足,李风云肯定有会合的想法,会合后实力更强,不但可以扩大长城外的战果,对长城内也能形成一定的威胁。既然如此,圣主和中枢会拿出何种对策?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考虑,当然是分而击之,以挟持留守飞狐叛军来威胁塞外作战的叛军,如此在外可驱虎吞狼,借刀杀人,持续恶化塞外形势,在内可假借招抚之名义包围和分化叛军,以打击叛军来遏制齐王,把对北疆安全的危害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两边都可获利,何乐而不为?此策与任由联盟内外两路大军会合或者对联盟内外两路大军痛下杀手相比,无疑都更有利于圣主和中枢的利益,所以只要中外大势没有发生预料外的变化,未来他们都会运用这一计策来榨取联盟的价值,利用联盟这股力量来牟取利益,这是可以预见的。
韩曜之所以问,是因为李风云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蓄意回避了这个问题,讳莫如深,不说出塞作战成功后联盟内外两路大军是否会合,只说成功后可以改变南北对抗局势并有利于中土赢得南北战争,只关注于大局大利益,而忽略了联盟自身利益,这导致联盟高层中了解李风云的人都抱有疑问,因为李风云思虑慎密,不可能在如此关键问题上有所遗漏。既然不是疏忽遗漏,那就是故意而为之,如果是故意而为之,那李风云的真实意图又是什么?
甄宝车迟疑了片刻,问道,“明公的意思是,圣主和中枢根本不允许我们会合,不允许我们壮大发展,我们只能东西相望,遥相呼应,还是明公有更高更远的目标,决心东西两路同时发展,齐头并进,故而根本就没有必要会合?”
陈瑞和韩曜连连颔首,心中都有同样的疑问。两路大军不会合的原因,是对手不允许我们会合,还是因为李风云另有图谋?如果对手不允许我们会合,塞外北虏和北疆镇戍军都阻止己方两路大军会合,倒是完全可以理解,但如果是因为李风云另有图谋,那李风云为何蓄意隐瞒?是因为担心机密泄露,还是其他什么不为人知的原因?
李风云笑容稍敛,眼里掠过一丝忧色,踌躇未语。
“难道明公对收复安州没有信心?”陈瑞揶揄道,“明公用兵,一向出敌不意攻敌不备,十拿九稳,此次出塞作战,明公必能再创奇迹,否则建昌公(李子雄)岂敢自告奋勇,赤膊上阵?”
“某对收复安州的确有信心。”李风云停下脚步,看了三人一眼,说道,“但对打赢南北战争毫无信心。这场战争的胜负直接决定了中土的兴衰,圣主和中枢虽然高度重视,甚至将其做为解决内忧外患的‘良方妙药’,但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他们过高估计了自己,过低估计了对手,其结果不言而喻。”
甄宝车、陈瑞和韩曜互相看看,眼神都很复杂。这是老生常谈了,自他们认识和追随李风云开始,李风云就向他们“灌输”南北战争即将爆发和中土统一大业将在战争后分崩离析的未来趋势,虽然一直以来李风云始终把联盟的生存发展大计与打赢南北战争的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但他对未来的悲观态度也始终没有改变,相反,还愈来愈强烈,为此他把联盟的未来放在中土分崩离析后的逐鹿称霸的高度上。
也就是说,李风云当前的目标虽然是努力打赢南北战争,但他对中土赢得战争的胜利没有信心,这导致他不敢也不愿,事实上联盟内部利益冲突也不可能任其把全部力量投到南北战争上,做孤注一掷的赌博,所以他每走一步都预留“后手”,而“后手”说白了就一句话,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速度发展壮大,实力至上,只要联盟有了强大的实力,即便南北战争打输了,也不止于全军覆没赔个底朝天,能卷土重来,马上投身到逐鹿争霸的历史洪流中。
李风云从他们的眼里看到了“熟悉”的东西。他们相信李风云,甚至到目前为止都有些盲从,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联盟内部的凝聚力,但弊端也很大,那就是他们的**性日益削弱,一旦离开李风云,他们的信心、能力都严重不足,这显然不利于联盟的发展壮大。联盟发展壮大需要大量的独当一面的帅才,而不是冲锋陷阵的将才,帅才越多实力膨胀的才越快。
“在军议上,某一直不说两路大军会合的事,但自始至终,也没有人提出质疑,为什么?”李风云一边缓步而行,一边自问自答,“你们是相信某,认为理所当然要会合;李子雄、韩世谔等人看透了圣主和中枢的心思,知道会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故而一言不发;还有一些人则别有图谋,甚至居心叵测,巴不得某和李子雄葬身塞外,这样他们就有机会取而代之,独霸联盟,鸠占鹊巢,这都能理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谁不想王侯将相?某也想当大王,哈哈。”
甄宝车、陈瑞和韩曜却是脸色难看,不是因为李风云警告他们要重视联盟内部的矛盾,而是他们忽略了联盟内部矛盾在李风云离开后可能会轰然爆发,甚至有可能导致联盟一夜间分崩离析。这段时间联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表面上的胜利、喜悦、利益掩盖和缓和了内部的尖锐矛盾,但李风云和李子雄带着主力离开后,两个实力最强的“大佬”出塞了,联盟群龙无首,“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矛盾再难掩盖,冲突必然爆发。
当然,在李风云出塞的初期,余威犹在,留守豪帅们还能克制,时间一长,“山高皇帝远”,有些人就控制不住了,到那时即便李风云收复了安州,即便提出了两路大军会合的建议,留守军团这边恐怕也是阻力重重,搞得不好就是分裂,还是难逃覆灭的命运。
“某为什么一直不说两路大军会合?”李风云再次停下脚步,望着三人,郑重其事地说道,“因为某从来就没有说过联盟的未来在安州,而你们对某收复安州的真正目的也并没有完全理解。”
安州毕竟是塞外,有长城为阻,群虏环伺,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如果没有中土的支持,联盟几万主力根本生存不下去,更不要谈发展了,由此不难看到,如果联盟整体迁移到安州,以安州为根基之地发展壮大,纯属痴人说梦。所以李风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留守军团的十几万军民,这是联盟的根基所在,是联盟发展壮大的基础所在,而征战安州的战略目的不仅仅是扭转中土在北疆镇戍上的被动,同样也是逆转联盟在生存发展上的被动。
甄宝车、陈瑞和韩曜三人羞愧不安,至此他们才意识到,在收复安州之策的解读上,他们的确出现了错误。
“请明公指教。”甄宝车躬身求教。
“主力出塞收复安州正是为了保全燕北的留守军团,正是为了巩固和加强联盟的根基。”李风云停了一下,神色更为凝重,语气也更为严肃,“下面这几句话只进你们的耳,不出你们的嘴。我们实力有限,而在南北战争爆发前,圣主和中枢必定想方设法遏制和打击我们,限制我们的实力过度膨胀,如此一来南北战争爆发后,如果我们进入代北的正面战场,必有全军覆没之祸,所以我们若想参加这场战争并在战争中生存下来,只能在燕北这个侧翼战场上。但如何保证我们在战争爆发前一直坚守飞狐,一直在燕北生存下来?那就是我们征战安州的目的,我们两路大军遥相呼应、互为声援,必定可以确保留守军团可以燕北生存下来。”
“但是,我们征战安州还有更重要的目的。”李风云说到这里声音突然放低,“如果中土输掉了南北战争,在战争后陷入了更为深重的内外危机,国祚摇摇欲坠,统一大业岌岌可危,我们就必须积极进行逐鹿天下的准备,而第一步就是据北疆而称霸,而割据北疆的第一步就是攻陷涿郡,而攻陷涿郡的第一步就是我们从燕北和安州两个方向实施东西夹攻,如此则占尽优势,一战而定。我们占据幽燕后,向东可以征服辽东,向西可以攻打代恒,向南可以横扫河北,那么结果如何?大河以北的山东之地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逐鹿之势已成,兵锋可直指天下霸业。”
甄宝车、陈瑞和韩曜听到这里,心神震颤,血脉贲张,壮怀激烈,一时情难自禁,忍不住都有仰天长啸之冲动。
...





战隋 第六百八十九章 野望
李风云给出了终极答案,天下霸业,为此要割据北疆,而南北战争正是达到这一目的最好手段,为此留守军团不但要坚守飞狐,坚守燕北,更要发展壮大,而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内部团结,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竭尽全力想方设法把联盟众多势力凝聚到一起,齐心协力共谋发展。【】
这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但在李风云眼里却并不复杂,“关键是利益,是对未来的期望。现在对大家来说,齐王就是未来利益所在,齐王就是希望,现实可期的希望,所以你们只要牢牢抓紧齐王,那也就等于抓住了共同利益,以这个利益维持联盟内部的团结也就轻而易举。”
而这正是疑问所在,联盟之所以从齐鲁千里迢迢北上边陲,正是因为有齐王这根“救命稻草”现实可期,但在李风云的宏图大愿里,齐王的位置又在哪?甄宝车、陈瑞和韩曜有所猜测,但不敢肯定,正好李风云“隆重”推出齐王,于是陈瑞趁机问道,“明公,在北上大计中,齐王是核心……”
陈瑞欲言又止,李风云心知肚明,摇摇头,苦笑道,“同样的话我说过很多次,为什么你们总是选择性遗忘?我再说一次,齐王及其支持者对中央集权持保守立场,这是他无法继承皇统的根本原因,事实上齐王已经丧失了赢得皇统的希望,除非圣主和集权派彻底失败,但他们失败了,国祚也就摇摇欲坠,统一大业将在风雨飘零中迅速破碎。”
“统一大业破碎了,群雄逐鹿,齐王是否还有重整山河之可能?这显然是奢望,原因无他,若想击败圣主和集权派,必须以军事手段,杨玄感兵变失败证明国内保守派尚没有玉石俱焚之决心,于是他们必然要借刀杀人,借北虏之力给圣主和集权派以重创,以南北战争的失利在军事上给圣主和集权派致命一击,然后趁火打劫,落井下石,但问题是,鱼蚌相争,渔翁得利,趁火打劫落井下石者又何止关陇那帮顽固保守、见利忘义之徒?”
“群雄并起,天下大乱,国祚崩亡,人人都要称霸天下,齐王又有什么优势独占鳌头?事实上南北战争一旦以中土的失败而结束,齐王的北上大计也就失败了,齐王镇戍北疆的使命也失败了,圣主为避免齐王为祸,必定将其召回京师,而齐王心灰意冷之余,亦失去争霸之心,一撅不振。”
李风云说到这里低声叹息,“中土上下都很自信,对北虏不屑一顾,对南北战争势在必得,但第一次东征为何以惨败而结束?内部团结是赢得对外战争的基本条件。第二次东征功亏一篑无功而返,还是犯了同样的错误,由此不难推测到,如果圣主和集权派不能吸取教训,不能向保守派做出妥协和让步,不能从根本上缓和改革和保守这个引发内祸的根本矛盾,那么南北战争中,他们必然要犯同样的错误,必然会重蹈覆辙,战争的结果可想而知。”
“某虽然一直在为打赢南北战争而努力,但某对未来的悲观态度始终不变,且越来越悲观,因为导致中土急剧衰落的根本矛盾日益尖锐且有失控之趋势,所以在某的未来谋划中,我们自身实力的发展始终放在第一位。只要我们有实力,即便环境再恶劣我们也能生存下去,而一旦时机来临,我们就能顺势而起,逐鹿称霸,因此齐王也好,南北战争也罢,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发展实力的工具和手段,我们只要善加利用,坚定必胜之信念,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必定能达成未来之目标。”
甄宝车三人若有所悟。同样的话李风云的确说了很多次,但每一次因为环境不同、形势不同、对未来的期待不同,导致他们每一次对同样的话都有更深的理解,所以从他们个人角度来说,不是他们选择性遗忘,而是在不同“背景”下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有不同的解读,看上去是“遗忘”,实则就是“不懂”。
“东进出塞收复安州之策,短期来说是解决我们生存问题,长期来说则是为我们称霸北疆打下基础。”李风云继续说道,“但很多人,甚至是绝大部分人,看到的都是短期利益,都是南北对峙和南北战所带来的利益,因为他们对这场战争抱着必胜信心,这其中既包括圣主和中枢,也包括我们联盟的豪帅们,他们不敢也不愿去假设失败的后果,就像第一次东征,失败之后所带来的损失根本无法弥补,所以他们的对策都是建立在南北战争肯定打赢的基础上。”
“我们发展壮大的机会就在这里。我们的对策都是建立在南北战争可能失败的基础上,因此我们只要找到两者之间的契合处,就必然能从中渔利。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人嘲笑我们短视无知,但等到真相大白了,就知道真正聪明的人是谁了。”
李风云敞开心扉所说的这番“交心”的话,终于让甄宝车、陈瑞和韩曜读懂了收复安州之策的真正目的,读懂了李风云北上大计的真正目标,给他们留守飞狐**发展指明了一条正确的方向: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任何计策中,联盟的核心目的只有一个,发展自身实力。
四人拱手而别。李风云飞马北上,甄宝车、陈瑞和韩曜挥手相送。未来某个时候,他们会再次相见,只是相见的地点不在飞狐,也不在安州,而是在称霸北疆的路上。
李风云的情绪有些低沉。刚才那番话违背了他举旗造反的初衷,他的初衷是拯救中土的统一大业,拯救中土千千万万生灵于水火之中,为此他把目标设定在南北战争上,试图以打赢南北战争来逆转历史洪流,然而现实很残酷,无论他如何努力,他也没办法把联盟打造成一支能够力挽狂澜的抗虏大军,换句话说,他以前的想法太幼稚,完全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南北战争的胜利不是来自于戍边军队的勇敢和无畏,而是来自于中土上上下下下的团结,尤其来自于权力高层的团结,来自于中央、地方和卫府的团结。但现在中土权力高层的博弈随着杨玄感兵变而进入白热化,双方算是彻底撕破脸,刀戈相见,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了,虽然双方因为内忧外患的严重威胁而暂时妥协忍让,但表面上的一团和气掩盖不了拼死肉搏的血腥。权力高层陷入不死不休的博杀,必然影响到中央对地方和卫府的控制,目前各地叛乱迭起,叛贼屡剿不平,边陲镇戍不力之乱局,还有中央修改兵制募民为骁果之举,都体现了中央威权的急剧下降,地方、卫府与中央的角逐对抗日益激烈。
不解决当然前政局的根本性矛盾,却妄图借助一支军队去力挽狂澜,改变历史前进的轨迹,治标不治本,不但荒谬,而且适得其反,有加剧矛盾爆发之危险。
之前李风云是天真的,抱有幻想,但裴世矩的冷漠拒绝,击碎了李风云的美梦,让他从梦中惊醒,不得不直面残酷现实。自己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就算再强大一些,也达不到力挽狂澜改变历史的地步,因为现实环境必定制约任何一股力量崛起以打破固有的平衡,而历史长河的奔腾方向是由无数力量汇聚而成的滚滚洪流所决定,所以任意一股力量面对滚滚洪流,结果都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顺势而为才是正道,顺水而下才能借助历史洪流达到自己的目标,且事半功倍。李风云面对现实后的第一个决定就是据北疆称霸,而若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借助南北战争,让中土与突厥人打个两败俱伤,然后北疆就是囊中之物,唾手可得。那时东都为养好伤口,需要力量阻御北虏,只能听之任之,而突厥人又无力再次入侵,只能眼巴巴地望着趁火打劫者,如此李风云就能坐稳北疆,发展壮大,伺机而动。
李风云的目标是北方王,是在天下大乱之际,以自己的绝对优势,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横扫黄河以北,把北方豪雄一网打尽,这同样可以达到拯救千万生灵于水火的目的,而且顺势而为,成功希望很大,相比起来,逆天而行,非要不自量力的去改变历史,以改变历史去拯救苍生,那希望不是渺茫,而是根本就没有希望。
八月二十四,齐王先是接到二李的密信。李风云、李子雄决定于本月二十三挥师北上出塞,请齐王依约借道飞狐火速跟进给予支援。
齐王已做好北上准备,就等着二李回信确认了。齐王当即下令,武贲郎将李善衡率选锋军即刻攻打常山关,开始北上征程。
八月二十四深夜,内史舍人封德彝携圣主诏令赶到齐王行营。
齐王欣喜不已,这是一个好兆头,他在即将进入燕北之前,终于如愿以偿的赢得了圣主的恩赐,以巡边之名合法北上。某种意义上,这代表圣主的妥协,代表圣主在齐王政治自杀的最后关头出手相救,给了齐王一个重头再来的机会。
齐王激动之余,连夜奔赴常山关。
=
=
...




战隋 第六百九十章 鸦雀无声
八月二十五,燕北祁夷水下游,代王城。
出塞伐大军云集而至,连营数里,旌旗如云,气势恢宏。
李风云、李子雄率统帅部抵达代王城后,马上召集北征诸军所有统军以上级军官进行军议。
现在韩世谔、来渊的军队均已到达;周仲的军队就在几十里外的长宁城,隔桑干河与卫府军对峙;郭明、夏侯哲所率的中路总管府辖下的联盟第一、二、四、五军亦已到达;直属联盟大总管府的虎贲、风云和骠骑三军也随统帅部抵达代王城,唯独岳高所统的联盟第三军因为远镇常山关,需要时间行军,目前正在北上途中,日夜兼程急速追赶。
军议尚未开始,气氛就有些紧张,很多军官牢骚满腹,虽然李风云威信很高,军官们不敢当着李风云的面纵声咆哮,但他们大都从芒砀山就开始追随李风云,彼此知根知底,信任有加,生死与共的关系让他们难免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做出一些“放肆”之举。
夏侯哲第一个“跳”出来,大叫“不公平”。事实也的确如此,一直以来联盟主力也就是李风云的嫡系部队都是冲锋陷阵在前,承包了所有的“脏活苦活”,流血流汗最多,功劳最多,获利也最大,但相比河北、齐鲁豪帅敲锣打鼓、摇旗呐喊就能轻松获利,甚至不劳而获,他们的“血汗钱”就赚得太辛苦了,所以当然感觉不公平,心理失衡,怨气冲天。
这次出塞作战,风险太大,在军官们看来,就算创造了奇迹,侥幸胜利了,损失也难以估量,将来两路大军会合安州,留守军团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平分胜利果实,这太不公平了,主力大军流血流汗,最终却为他人做了嫁衣裳,岂有此理。
李子雄面无表情,一言不发。韩世谔、周仲等人更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场合下他们不能说话,这属于李风云一系的内部矛盾,必须由李风云解决,其他人不能插手,插手了反而适得其反,越帮越乱,但出塞在即,内部矛盾激烈化,如果不能有效化解,而是强行压制的话,必然留下隐患,给此次出塞作战蒙上一层阴影,让本来就不乐观的北征变得愈发悲观。
李风云倒是云淡风轻,面带浅笑,认真聆听,甚至还鼓励其他军官把憋在肚子里的怨言都说出来,把心里的不满都发泄出来。
矛盾的爆发很正常,这源自讯息的不对称。机密都掌握在李风云和联盟高层手中,大部分军官对北征的前因后果及其预期目标均一无所知,他们只能盲目地服从命令,而这必然导致矛盾。
机密之所以成为机密,之所以只能被少数人掌握,就是担心泄露,担心被对手打个全军覆没,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但现在北征大计已经进入执行阶段,战场上的胜负将决定北征的成败,因此在军事层面,该透露的机密必须透露,以确保高级军官对出塞作战有正确解读,能够忠实、坚定、不折不扣地执行统帅部的命令。
李风云耐心十足,直到军官们把不满都发泄完了,情绪都平静下来,气氛相对轻松了,他才做了一句总结性发言,“你们说的都是事实,的确不公平,但另外一个事实是,如果我们不冲在最前面,不为联盟的生存发展流血流汗甚至付出生命,是否还有联盟?如果没有联盟,是否还有今天的实力?如果没有今天的实力,是否还会北上杀虏?”
鸦雀无声。
“凡事都有因果,今天的果,源自昨天的因。”李风云的目光从诸将脸上缓缓扫光,微微笑道,“如果今日北上杀虏是因,那明天的果又是什么?大家都有所猜测,但某不客气地告诉你们,你们所认为的果是错误的,你们对北征的解读是偏面的,而你们之所以对北征持悲观态度,是因为你们对南北战争过于乐观了,就如去年的东征,结果却是乐极生悲。”
第一次东征的惨败就是噩梦,就是刻骨铭心的痛,这种痛深入灵魂,每个中土人都有切肤之感,,不去触动也就罢了,一旦触及则痛彻入骨,倍感耻辱。李风云毫不留情一拳砸在灵魂伤口上,时让所有人都深陷痛苦、悲伤、愤怒、羞辱、惊悚中而难以自拔、窒息难当。
“在你们的心目中,中土是强大的,卫府军是无敌的,东征惨败是偶然的,是大意轻敌,是马失前蹄,中土马上就能以摧枯拉朽之势击败敌人,洗雪前耻,但事实却是噩梦连连,二次东征半途而废无功而返,明年第三次东征又势在必行,接下来就是南北大战。以某的预测,后年北虏必定南下入侵,而且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南下入侵,原因很简单,中土再强大,国力再强盛,也无力支持数十万大军连续四年远征作战,所以后年是北虏南下入侵的最好机会,虎视眈眈野心勃勃的突厥人绝无可能错过这个重创中土的天赐良机,战争一定会爆发,中土即便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延缓或者阻止战争的爆发,而中土必将在战争中遭受重创,付出难以估量的惨重代价。”
“我们不能没有自信,但不能盲目自信,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沉浸在自我编织的梦幻中自欺欺人,以致误人误己,误国误民,遗祸无穷。”
1...289290291292293...3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