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泉阴司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长耳朵的兔子
其中灵山寺为八座古刹中,最重要的一座寺庙。
因为,在灵山寺里面,存放着一件佛门圣物:佛祖释迦侔尼的佛牙舍利。
相传,佛祖释迦侔尼圆寂火化之后,只留下两颗佛爷舍利,而其中一颗舍利,就供奉在灵山寺里面。
据说每当晴朗干净的夜晚,隔着老远,都能看见灵山寺闪闪发光,那便是佛牙舍利散发出来的佛光。
这块血玉非常邪门,我想借助佛门的力量,将它封印在灵山寺,不再让它祸害人间。
于是,猴子通过第七局的关系,联系上了灵山寺,请灵山寺的高僧出马,共同完成这场封印法事。
我和猴子抵达灵山寺的时候,法场已经布置完毕。
灵山寺对这场法事也是十分的重视,竟然派出了九九八十一个高僧,全都穿着清一色的金丝袈裟,左手捻着佛珠,右手敲打木鱼,在庙宇里面围成三个同心圆。
一走进寺庙,那种庄严肃穆的气势便深深震撼了我们。
八十一个高僧神色冷肃,不怒自威,就像木头桩子一样,一动也不动。
同心圆的中央,放着一个很大的三足青铜香炉,香炉上面雕刻着很多梵文和佛像,泛着幽幽冷光。
寺庙的四个角落,还挂着金黄色的佛教布幔,上面用朱砂画满各种看不懂的符号。
庄严神圣之感扑面而来,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要跪下来,顶礼膜拜。
我和猴子站在一旁等候着,只见八十一个高僧依次站起来,每人手里拿着一炷香,挨个把点燃的香线插在青铜香炉里面。
顿时,寺庙里香烟袅袅,弥漫着浓浓的香火气息。
寺庙里很安静,没有人说话,所有人都在静静等待着。
直到八十一炷香全部燃烧完毕,香炉里落满香灰,我才走到香炉面前,掏出那块血玉,将血玉埋入香灰里面,然后退到角落里,剩下的事情,就交给这些高僧来完成吧。
八十一个高僧开始敲打木鱼,咚咚咚的木鱼声远远飘散出去,十分震撼人心。
在敲打木鱼的同时,他们开始念经,那些经文我们也听不太懂,但是听着很舒服,仿佛有一股无形暖流,缓缓汇入灵台,整个灵魂好像都被洗礼了一遍。
伴随着阵阵经文声,高僧手中的佛珠,也一颗接一颗的亮了起来,泛起熠熠金光。
金光就像水纹一样,在寺庙里面流淌,佛家的浩然正气,很快便充斥了整座灵山寺。
抬头看向中央的那个青铜香炉,但见青铜香炉已经被金光笼罩,一个个金色的梵文绕着青铜香炉盘旋飞舞。
原本静止不动的青铜香炉,突然开始摇晃起来,咚咚咚,咚咚咚,香炉里面像是有什么东西,想要破炉而出。
这时候,八十一个高僧的诵经声明显提高八度,我看见很多高僧的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金光越来越浓烈,就像一个金色帐篷,将青铜香炉笼罩在其中。
“呜哇——呜哇——”
青铜香炉里面,传来撕心裂肺的吼叫声,忽听砰的一声响,青铜香炉的顶盖被掀开,一道白影从盖子里面飞出来。
那道白影在空中盘旋飞舞,正是那个白胡子老头。
白胡子老头瞪着一双血红的眼睛,厉声叫喊道:“我修炼了上千年,最后只差十年寿命,十年寿命啊,我就能与日月同辉,与天地齐寿!我不甘心!我不甘心啊!你们这些臭和尚,我要杀了你们!我要杀了你们!”
老头异常疯狂,想要冲破“金色帐篷”的束缚飞出来。
这块血玉确实不得了,如此浩然的佛教正气都压不住它,它的精魂居然还能从香炉里面跑出来。
我和老头隔着十来米的距离,都能感受到老头身上散发出来的强大邪气。
就在这时候,只听一声“阿弥陀佛!”,八十一个高僧齐刷刷睁开眼睛,眼睛里精光爆射。
与此同时,一道刺目金光,如同利箭般射向白胡子老头。
刹那间,整座灵山寺金光流淌,熠熠生辉,非常的璀璨夺目。
那道金箭凌空射中白胡子老头,只听白胡子老头发出啊的一声惨叫,顿时变成一缕飞烟,就像蒸发了一样,什么都没有留下。
金光持续了足足一刻钟,这才渐渐散去。
能够迸射出如此威力的金光,不是别的东西,正是灵山寺的佛门圣物,佛牙舍利!
一个老僧,手里捧着一个檀木盒子,盒子开启,里面放着一颗如同大珍珠一样的浑圆珠子,这便是佛牙舍利。
老僧慢慢合上盒子,嘴里说着:“阿弥陀佛!”
佛牙舍利一出,玉精在瞬间灰飞烟灭。
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邪,永远都不能胜正!
这个千年玉精,终究功亏一篑。
他一直在帮别人实现愿望,只可惜,他到最后都没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玉精死了,那块血玉被埋在香灰下面,永远接受香火的熏陶洗礼。
我和猴子谢过灵山寺的住持大师,然后一身轻松的离开了灵山寺。
回头望去,阳光下的灵山寺,依然散发着浩然正气,庄严的寺庙,象征着永久的正义。
玉精死了,所有事情都往好的方向转变。
刚走出灵山寺,我们就接到医院电话,说大烟枪苏醒了,已经度过危险期,转移到了普通病房。
在普通病房待了几天,大烟枪便蹦蹦跳跳的出院了。
出院时候的大烟枪,已经恢复了三十岁的容颜,脸上的皱纹不见了,满头白发也变成了黑发。
恢复年轻的大烟枪,也重新恢复了生活的信心,变得更加自信,率领疯狗乐队登上更大的舞台。
这天,我和猴子正在电视机前,观看一年一度的音乐盛典,疯狗乐队摘得年度金曲以及年度最佳乐队的殊荣,猴子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第七百三十八章 潘家园
放下电话,猴子的脸色明显有了变化。
我剥着花生米,问猴子发生了什么事。
猴子说:“第七局那边传来消息,通过走访调查,他们发现那块血玉并不是黄培家的祖传之物”
我点点头,并没有感到多大的意外。
之前我就猜测过,黄培所说的“祖传之物”,多半都是谎言,他只是不想告诉大家血玉的由来罢了。
我说:“我早就猜到黄培在说谎了,甭管那块血玉是不是黄培的祖传之物,反正血玉已经被封印了,这件事情结束了”
我还没有说完,猴子便竖起手掌,打断我的话茬。
猴子一脸肃色的说:“不还没有结束调查组已经查到,那块血玉,是黄培从潘家园的一个古董摊子上买来的,所以佛爷要我们去查一查那个古董摊子,能够卖出这种邪玉的人,肯定不太简单”
我点点头,还是佛爷想得周到。
古董摊子卖出血玉,可能有两种情况:
第一,古董店老板并不知道这是一块邪玉,他把邪玉收回来以后,转手卖给黄培,酿成了悲剧;第二,古董店老板心里很清楚,那就是一块邪玉,他却故意把邪玉卖出来害人。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那还好,如果是第二种情况,那这个古董店老板的身份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佛爷就是担心是第二种情况,所以才让我们前往潘家园调查。
如果那个古董店老板有什么问题,我们肯定要在第一时间把他控制起来,不能让他继续害人。
第二天,我们早早起床,收拾一番之后,出发前往潘家园。
我们一人吃了两个庆丰包子,然后拦下一辆计程车。
潘家园全称“潘家园旧货市场”,位于京城东三环南路潘家园桥西南,占地485万平方米。
市场分为地摊区、古建房区、古典家具区、现代收藏区、石雕石刻区、餐饮服务区等六个经营区。
主营古旧物品、珠宝玉石、工艺品、收藏品、装饰品,年成交额达数十亿元。
市场拥有4000余家经营商户,经商人员近万人,其中百分之六十的经营者来自京城以外的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涉及汉、回、满、苗、侗、维、蒙、朝鲜等十几个民族。
市场坐店商铺全年365天开市,地摊每周末开市,每天的客流量能够达到六七万人,其中还有外宾上万人。
现在的市场形成于1992年,是伴随着民间古玩艺术品交易的兴起和活跃逐步发展起来的,现在已成为一个古色古香的传播民间文化的大型古玩艺术品市场。
计程车司机很健谈,听说我们要去潘家园,便热情的跟我们讲起潘家园的前世今生。
很多年前,潘家园本是京城一个并不太知名的地方,近几年来随着潘家园旧货市场的红火,这里便成了收藏爱好者“淘宝”的好地方,也使“潘家园”之名家喻户晓。
在解放前,潘家园只是京城外一个小小的村落,当时被称为潘家窑。
早年间,在护城河东边有不少砖窑瓦场,潘家窑是其中的一家,因窑主姓潘,于是窑场以窑主的姓氏而得。
据传这潘窑主是山东济宁人,年过五旬,原是烧琉璃瓦出身。
当初来到这里,他本想开家烧制琉璃瓦的窑场,但烧了几次之后,便不再烧了,因为这里的土质疏松,不适合烧制琉璃瓦,于是改烧小方砖。
当时这一带有七八家砖窑,彼此竞争很激烈,潘窑主初来乍到,又是改行烧砖的,所以生意一直不好。
但是潘窑主不想放弃,因为他看准了这里临近京城,地理位置好。于是他私下里在各个窑场转了几天,回来后就有了主意,一是要提高砖的质量,二是在经营上下工夫。
首先他严格把好每一块砖的烧制环节,绝不偷工减料,所以烧出的砖成色好,光洁度高,硬度很强,不易破碎。
同时在销售上,他也比别人技高一筹,当时卖砖是以“丁”为单位,一“小丁”砖是二百块,一“大丁”砖是八百块。但他在码砖时,一“小丁”要码二百二十块,一“大丁”要码八百五十块。价格上与别的窑场差不多,可数量上却暗自比别人多了一些。
然后又雇了三辆马车,凡买主在十里地之内的,一律免费送砖上门。
一些买主在他这里买了几次砖后,就发现他的砖不但质量好,而且数量比别的窑场多,还能免费送货,便经常来他这里买,不到一年的工夫,潘家窑场就红火起来,并很快出了名,甚至连一二百里地以外的人也慕名来他这里买砖。
于是这潘家窑场越开越大,据说最多时有二三百人在这里干活,车进车出的,很是热闹,而另外几家窑场因经营不善便相继关了张。
以后在潘家窑场附近形成村落,便依窑场之名,得地名潘家窑。
到了民国后期,这一带的土被用得差不多了,只留下许多大水坑和洼地,再取土烧砖很是困难,于是潘家窑暂时关闭,不久便迁到了房山一带。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这里的水坑和洼地被逐渐填平,并开始建设居民区,几年的时间就出现了一大片居民区,并以“潘家窑”之名而称。
但叫了没有多久,人们就觉得不雅,因为老京城人通常将妓院叫“窑子”,所以就改为“潘家园”,这个“园”字,便是“家园”的意思,并将附近新修的道路称为潘家园路。后来在修建三环路时,在潘家园东侧修建了一座立交桥,便得名“潘家园桥”。
1992年以后,在这里逐渐形成一个旧货市场,短短几年时间便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古玩旧货集散地,吸引着大批淘宝者和游客。
而今,“潘家园”已不只是一个街道或一个地域的名称,几乎已经成为古玩市场的代名词。
在计程车司机的唠嗑中,我们抵达了潘家园旧货市场。
刚一下车,我和猴子就被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吸引住了。
第七百三十九章 淘宝
潘家园旧货市场,前两年经过统一的整修,街道房屋全部翻新,打造成古色古香的风格,地上也铺着青石板路,走在潘家园里面,竟有种穿越时光的错觉。
潘家园的人气确实很旺,尤其是收藏区里面,更是人流如织。
我和猴子都是第一次逛潘家园,踮着脚尖,好奇的东看看,西看看,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什么都觉得稀奇。
街道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古董店,一家挨着一家,每家古董店门口都围着很多人,这些都是收藏爱好者,一有功夫就跑到潘家园“淘宝”。
我们逛到一家古董店门口,但见这家古董店门庭若市,人气最旺,几十上百人在店子里埋头苦干,就像在找财宝一样。还有人在争吵不休,因为几个人同时看中了一个盆,谁也不肯松手。
店小二在门口大声宣传吆喝,手里还拿着一个铜锣,说到兴奋处,咣当敲打一声。
这店小二也是巧舌如簧,就像个说书匠人,站在古董店门口叽里呱啦说个不停。
我和猴子大致听了一下,终于明白这家古董店的人气为何如此火爆。
因为最近一两年时间,这家古董店连续出了几件精品,几个有幸淘到宝的人,转身都发了大财。有人开着大众来,回去就换了辆宝马。还有的人,卖掉手里的精品宝贝以后,直接买了好几套房。
口口相传的广告效应,肯定比自己吹嘘的效应好得多,那些收藏爱好者听说这家古董店的东西容易出精品,所以一股脑儿都跑到这里来淘宝,谁都希望一转身变成百万富翁,千万富翁。
其实这个道理就跟街边的彩票店一样,哪家彩票店出个五百万大奖,庆贺的横幅往门口一挂,买彩票的人自然都会往店子里走,大家都会觉得这家彩票店买彩票,运气好。
我和猴子对古董方面的东西,了解的也不太多,只是抱着看稀奇的态度,在店子里随便逛了逛。
猴子拿起一个翡翠烟斗,把玩了一下,笑嘻嘻的跟我说,这个东西还不错。
我一看烟斗后面的标价,顿时吓了一大跳,上面一连串0,至少在六位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