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国医大师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九鼎八簋
王明念了起来,下边的人不明所以,不知道这和泡脚有什么关系?难道泡脚就能治吗?
求推荐票~~~





国医大师 第一百七十八章 经络
王明念了起来,下边的人不明所以,不知道这和泡脚有什么关系?难道泡脚就能治吗?
刚开始我去医院,问过的医生就是要开止痛药或消炎药什么的,我老是多问一句,我没有外伤破损,为什么要开消炎药,我关节痛是湿寒所致,有没有把湿寒逼出体外的中药。总之刚得关节炎的前几年,真是痛苦极了,不过有一点好处是,我家的电费极省,从没用过空调。我从自己朴素感知中,关节炎是不能用西药的,就自己从药店买点膏药贴贴,但是膏药效果也不理想,尤其是到了五、六月份雨季,总是酸痛,总是好一阵坏一阵,总是不除根。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水土气候的原因,关节炎也是很难根治的。大概过了四年,我就开始每晚坚持热水泡脚,到现在坚持近四年多了,不知不觉,关节炎治好了,不那么怕风怕空调了。上网一查,或找书一看,几千前老祖宗就说过,春天泡脚,温固脱,夏天泡脚,暑湿可祛,秋天泡脚,肺润肠育,冬天泡脚,丹田温灼。平时业余时间看名人传记,徐向前元帅的回忆录也说,老兵一到休营时就借老乡的大锅烧水洗下脚,第二天行军打仗时,脚不打泡。而新兵一到宿营地,没这方面的知识,不用热水洗下脚,倒头就睡,第二天脚就打泡没办法行军。再看看四大名著的水浒传中的林冲,一个发配的犯人。到了小店也拿出几钱银子,让店家烧盆热水泡下脚,以利第二天好行路,只不过那可恨薛霸当差的。受了高太尉的旨意,存心故意烫伤林冲,这里不论了。近几年我向身边同事推荐泡脚,有的朋友感慨地说,咱们华夏最传统的东西也是最绿色健康的东西都失去了,好象西医的西药片最现代,而中医的保健最古董一样。我写这封信的初衷就是借我这个案例来说明一下中医真的是博大,望领导们看完之后能改变一下现在对中医的政策!”
“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是不是因为中医治病价廉还是其他。因为价廉阻碍了市场经济?但是市场经济能有老百姓的命重要吗?你们可知道,西医治疗的花费,有近半都进入了国外人的腰包!”王明念完信之后就继续说道。
此时那些砖家叫兽之流的已经不说话了,沉默出现在了会议室中。
“刚才王教授你说道那个心脏起搏器的手术。这个五行真的存在吗?为什么常人不能理解其中之法?现在能不能请你讲解一下?对了,还有那个脉络,什么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说这话的人看似邀请王明讲课,但是其心可诛。五行之法、经络之事单凭口说能有几个人明白?更何况,虽然这里是中医药管理局,但是这些人能有几个了解中医的?
“好!那我就讲!”王明面无表情的应下了。
局长身在官场很久了,哪有不知道其中道理的。知道这人在刻意为难王明,刚要说话。就看见王明对自己摆了摆手,看见王明示意无事。局长也就没有在做出任何动作。
“先讲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王明说道,如果不说经络,直接说五行,那这些人又会说不理解,即使理解了他们也会有借口!因为讲五行之时必定会用到经络!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包括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也称为“正经”。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
然后王明开始解说了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四肢分布,躯干的分布,以及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循环走向、交接规律、留住顺序!
“奇经八脉即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共8条。”接着王明有说起了奇经八脉,以及其分布规律还有奇经八脉的作用。
“奇经八脉的作用:一是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二是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奇经八脉犹如湖泊水库,而十二经脉之气则犹如江河之水。
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因有其所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全称为“十四经”。十四经均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和所属腧穴。”
王明把这些有些繁杂,甚至艰涩的东西用他的话说出来的时候,即使从来没有学过医的那些工作人员都明白了这些穴位的作用以及位置,王明简单明了的介绍了一边这些脉络,让人惊奇的是,他们居然都听明白了!
但是下边的那些学者们,有些还是怀疑,王明看到这种情况,只是笑着了一下,走了下去,他开始用一些简单的方法来证实这些经脉的存在!
王明知道为什么这些人会怀疑,因为说的这些谁都没见过,也没有被证实过!王明要做的就是证实这些脉络确实存在!
当王明回到台上之后,这些人已经被惊住了,因为王明用各种方法来证明,这是他们亲眼所见,亲身体会的,其中几位砖家此时浑身已经不能动了,他们被王明封住了穴道,除了眼珠还在转之外,根本就做不了什么其他的动作。
王明也算小小的报复一下,这里边的人有的人做的确实让他有些反感,这些人并不是都学过医!但此时都明白了中医经络的神奇之处!也都惊奇的看着王明,等着王明讲解五行!




国医大师 第一百七十九章 说五行
此时,众人已经开始专注的听起了王明的课!王明的课实在是吸引人!这是所有人的共同观点!即使那几位最反对的人也都会神的听,忘记了自己已经被王明封住了!
“刚才说了一下十二经脉,以及奇经八脉,现在咱们讲五行,五行中很多都得说道经脉之事,故此,虽然提问的时候先问的五行,但是你们不了解经脉怎么能听的懂?”王明半开玩笑的说道。某条经络上的穴位,一方面同属于这条经络的属性,如肺经的穴都有肺经的“金性”;另一方面,每条经还依五行各自构成五个特定穴,叫“五输穴”。输就是“传导”的意思。古人最善比喻,把经络的传导比喻为水流从小到大,从浅入深的变化过程。下面简单说一下“五输穴”各自的含义。
“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如肺经的少商穴和脾经的隐白穴。“井”就是水的源头。“井之为义,汲养而不穷”。
“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也就是脚掌趾关节上,如肺经的鱼际穴和脾经的大都穴。“荥”的意思是迂回的小水,像山溪细流。
“俞”穴多位于掌腕或跖关节部,如肺经的太渊穴和脾经的太白穴。“俞”是灌注的意思,像山泉的瀑布,倾泻而下。
“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如肺经的经渠穴和脾经的商丘穴。“经”是主道。像宽广的江河,畅行无阻。
“合”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如肺经的尺泽和脾经的阴陵泉。“合”喻做江河之水汇入大海。
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如少商穴和隐白穴;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上。如鱼际穴和的大都穴。俞穴多位于掌腕或跖关节部,如太渊穴和太白穴;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如经渠穴和商丘穴;合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如尺泽和阴陵泉。
五输穴以“井、荥、俞、经、合”来说明经气由四肢末端向心脏方向流注于肘膝关节,经气由微至盛。由浅入深,汇入脏腑的过程。五脏心、肝、脾、肺、肾所主的经络叫“阴经”,六腑小肠、大肠、膀胱、胆、胃、三焦所主的经络叫“阳经”。不管是阴经还是阳经,都有其各自的五输穴。各自的属性也完全不同。阴经的“井”属木,“荥”属火。“俞”属土,“经”属金。“合”属水。而阳经的“井”属金,“荥”属水,“俞”属木,“经”属火,“合”属土。对于这些属性,其实大家可以不必强记。“五输穴”在一条经络中的功能,就像是一个公司里不同部门主管的作用,中医经典《难经》上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井主“心下满”,是指胃脘部痞满,郁闷之症。五脏六腑皆有可能成为“心下满”的原因,如果因脾胃不和引起,可刺激脾的井穴“隐白”,胃的井穴“厉兑”。若因肝气郁结引起,可刺激肝经的井穴“大敦”。若因大便不通引起,可刺激大肠经的井穴“商阳”。
荥主“身热”,身热可理解为“上火了”,如发烧,咽喉肿痛,可选肺经荥穴“鱼际”。口疮,小便短赤,可选小肠经荥穴“前谷”。口臭,大便燥结,可选胃经荥穴“内庭”。心烦不眠,五心烦热可选心经荥穴“少府”。牙龈肿痛,眼红赤,可选三焦经的荥穴“液门”。各经络的荥穴可以配合使用,去热功能效果更佳。
俞主“体重节痛”,“体重节痛”是指浑身酸懒,身体倦怠,关节疼痛。如膝关节肿痛,行走困难的,可选肝经俞穴“太冲”,胆经俞穴“足临泣”,上肢关节痛,可选肺经俞穴“太渊”,心包经俞穴“大陵”。白天倦怠嗜卧,无精打采,可选脾经俞穴“太白”,肾经俞穴“太溪”。若是感冒引起的肢体酸痛,可选膀胱经的俞穴“束骨”,胃经的俞穴“陷谷”。俞穴具有健脾去湿,舒筋活络,祛风止痛的功效。
经主“咳喘寒热”,“咳喘寒热”是说经穴善治咳喘之症,且无论是寒性、热性以及阴虚、发热的咳喘,都可选择经穴治疗。《内经》上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如外感咳嗽,可选肺经的经穴“经渠”和膀胱经的经穴“昆仑”;肾虚的咳喘,可选肾经的经穴“复溜”;肝火旺引起的咳嗽可选三焦经的经穴“支沟”;肺气不足的咳喘,可选脾经的经穴“商丘”。经穴有清肺化痰,理气镇咳之效,平日可作为保养肺脏和预防咳喘的要穴。
合主“逆气而泄”,若胃气上逆则呕吐,可选胃经合穴“足三里”;胆汁上逆则嘴苦,可选胆经合穴“阳陵泉”;肺气上逆则咳喘,可选肺经合穴“尺泽”;脾虚便溏腹泄,可选脾经合穴“阴陵泉”;肾虚遗尿,遗精,可选肾经合穴“阴谷”。《灵枢?四时气》中说:“邪在腑取之合”;《内经?咳论》说:“治腑者治其合”,都是在强调合穴善治脏腑之病。”
王明说完之后,看着下边的人点了点头,效果让他有些满意!




国医大师 第一百八十章 什么是中医西化
“现在说说五输穴的效用,它的效用很广泛,这里我只是简单地略述其皮毛,让大家有一个简单的印象。知道了穴位的五行,就可以试着用在日常保健上了。如肺经的太渊穴,是俞穴,属土,肺经属金,正好是“土生金”,又如脾经的商丘穴,是经穴,属金,脾经属土,也是“土生金”。这两穴合在一起来用,补肺健脾,功效显著。有人总说买不到参苓白术丸,而这太渊与商丘就是免费的参苓白术丸。”
“我想你们局长对这个有过体会了。”王明对着局长笑着点点头,之前已经告知对方用按摩穴位的方法来根治他的头疾,而现在效果明显的不错!
局长听见后,也是站起身来对着众人点点头,表示王明所说确有其事!
“学会了五输穴的用法,你可以灵活地搭配出许多免费的中成药来。而且是最正宗且无毒副作用的良药。不要着急,穴位很多,但不用一下子都掌握,学中医,一定要一点一点渗透进去。中医的精髓,是一种思想,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人性化的科学,需要灵感,需要领悟,需要身心交融,更需要宽大的胸怀。”王明说完之后,把自己的感悟也说了一下!
“啪!”
“啪!”
“啪!”
当王明说完之后,片刻后才传来稀稀落落的掌声,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瞬间像是点燃了导火线,只有寥寥几人没有鼓掌,不是他们不想是因为他们被王明点了穴,不能动。
到了这个时候,基本上在场的人都明白王明心里的念头,也被王明感染了。
“王教授。我支持推崇中医文化,但是现在过分的中医西化,这个问题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此时后边一个行政人员站起身来对着王明问道。
他的话让现场一片沉默。即使他们都同意中医尽快的改革,但是现在的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中医西化的思想已经在这几十年中根深蒂固了。不是一朝一夕能改的。
但是现场并不是所以人都认为中医是西化的,他们认为中医还是原来的中医,根本就没有存在西不西化的问题,这些人也就是一直阻碍中医改革的那些学者们。[]
原因就是他们从根本上就不了解中医。
“中医是华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是世界范围内唯一达到成熟科学水平的传统医学。而与全球化的西医相比,其科学观念、概念范畴、理论思维也各不相同。倘若把中医比作一棵硕果累累的大树,那么华夏传统文化中的文、史、哲,尤其是哲学是其根,《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基础科学体系是其本,《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辨证论治的临床技术体系是其主要枝干,而内、外、妇、儿各科的治疗及其方剂、药物等,则是其分枝、花叶与果实。”王明点头示意对方先坐下。待得对方坐下去之后,说道。
“在西学东渐的一百多年里,中医成为华夏传统文化中的“重灾区”。尤其是近五十多年来,在尚未从哲学、科学的源头明辨中医与西医的本质区别与属性的情况下,却受近代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使中医陷入“中医西化”的误区,而且至今不能自拔。这是人类文化科学史上罕见的特例,也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大“文化冤假错案”。其典型的特点是,“文化对文化的误解,科学对科学的摧残”。数十年来,这一“文化冤假错案”在“现代化”、“规范化”、“发展”、“创新”等口号的包装下。已经突显出不容忽视的严重后果。它直接导致了中医基础科学体系,以及辨证论治的临床技术体系全方位的扭曲和解体。”
说道这里,王明又开始了像对那些学生普及知识一样的讲起了中医哲学:“没有哲学思想,就不会有中医基础科学;没有中医基础科学,就不会有中医临床技术規範;脱离了临床技术規範的中医,必然要朝着两千多年前经验疗法的方向倒退。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使命和唯一选择是,为了实现中医学的全面复兴,就必须遵照中医内在的科学规律,恪守科学发展观的宗旨,明智、果断地告别中医西化。”
“王教授,什么是中医西化?”就在这个时候,还真有人站出来问道。这人是从国外回来的,对于国内的一些状况都是以西方思想来看的,他看不出究竟有什么问题。对于他的问题,王明并没有露出不满,而是微笑着让对方先坐下,但是说起来的时候却变的严肃起来。
“要想知道什么是中医西化,首先要从近代科学主义思潮在华夏的泛滥说起。
你们都知道,自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来,走向没落的清王朝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双重危机。李鸿章将这种双重危机,称之为“三千年未有的大变局”。在“以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急于应对中,华夏人同时患上了民族文化自卑症。随着愈演愈烈的民族文化自卑症的蔓延,在华夏人的眼里,物质、利器,以及生产物质、利器的近代科学与技术,日渐上升为最重要的追求目标。而华夏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精神、思想、价值观、哲学等,在一次又一次的鞭挞、批判中,逐渐地被人们疏远了,淡忘了。所以,“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全面反传统”、“砸烂孔家店”的呼声中,所要请进来的西方科学,当然就是西方近代科学与技术。”
王明稍作停留,让这些人都回想一下当初所学的历史。
“我们不反对“以夷制夷”,也不反对引进西方的近代科学。但是在处理内外交困的双重危机时,更需要历史与全局的智慧和胸怀。这种智慧和胸怀是,在面对目前的选择时,应该从历史的维度看当下!在面对彼此的兴衰时,需要从整体的维度比长短。对于这些方面,李鸿章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带头人,都不免给人以顾此失彼之憾。这里需要说明,我们在前面提到西方近代科学的时候,总是把“近代”和“科学”联结在一起。这是希望身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的我们,应该从历史与全局角度,看清“近代”,并正视“科学”。”此时王明有些义正言辞的说道。




国医大师 第一百八十一章 什么是科学
“尽管我们今天对于西方近代科学,不仅全盘接受了,广泛普及了,而且彼此的差距,也正在迅速地越小。但是不论站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还是站在历史的今天来看,西方近代科学既不是西方科学知识的全部,也不是华夏需要引进的外来科学知识的全部,更不代表人类科学知识的全部。况且,华夏不仅有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有诸多领先于世界的科学知识。华夏的中医,就是其中的一项。所以这种“从历史的维度看当下……从整体的维度看长短”的智慧和胸怀,近代应当有,今天应当有,将来同样应当有。倘若我们能始终保持着这样的智慧和胸怀,相信在近代的华夏就会避免许许多多的错误。在科学问题上,同样也是如此。”
王明说道这问道:“你们中很多都是有名望的学者,那我问一个问题,你们知道科学一词的由来吗?”
听到王明突然问道的话,众人都是一愣,但是有人先反应过来了,说道:“‘科学’一词,是20世纪末由日本传入华夏的。”
王明听见有人回答后,点点头继续说道:“你们都知道它是怎么来的,但是这一词汇的正确含义,你们知道吗?”
“科学代表着知识!”
“还有吗?”
“技术!”
“还有吗?”
王明看见众人都开始了沉默,等了片刻之后。继续说道:“科学一词的真正含义,“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没有搞明白,今天的我们也未必人人都明白。其实,“科学”这一外来词汇并不神秘。从这一词汇的内涵讲,应包括四个方面的要素。第一,科学的首要含意就是知识。第二是分门别类,亦即知识分类或分科之学的意思。第三是知识的确切性、系统性。亦即任何一门科学知识,都应有成熟的概念范畴体系。第四是科学知识的理论性含意。就是说,科学是以追求真理为目的的。真理自然是理论性的;技术是理论基础上的实践应用,技术自然是从属于科学的。所以将这四方面要素综合起来,“科学”一词的定义就不言自明了。如果我们在这里给“科学”下一个定义。那么,科学就是分门别类的、确切的、系统的、理论性的知识体系。这四个要素,也是考察每一个学科是否达到成熟科学水平的四项标准。
从上述讨论人们可以联想到,迄今为止人类所认识的全部科学知识,大体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三大板块构成。举凡在认识自然、社会、思维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符合上述定义的知识体系,都应当视之为科学。而西方近代科学中的近代,指的是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以后,到现在大约四五百年。而其中的科学,主要是18世纪以来近代物理学、化学为基础的学科。从人类认识自然、社会、思维这三大板块来讲,近代科学仅属于自然科学的一个部分。自然科学中。人们对天文、地理、生命科学内在规律的认识,并非完全决定于物理学、化学。而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两大板块,更不是物理学、化学的领地。当然,我们完全承认,物理学、化学在近代经济、军事领域里。的确取得了巨大、惊人的成功。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这些成功主要是以物理学、化学的基楚科学为根据,以后在应用技术环节的发明或创造。尤其以生产“物质、利器”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也是技术,而不是科学。高新技术再辉煌。它的根还在物理学、化学那里。更不能因高新技术而忘记了人类在自然、社会、思维领域的全部科学知识。
19世纪之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军事、政治迅速崛起,与此同时一蹶不振的清王朝日趋衰落。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闯进华夏大门之日起,内外交困之中的华夏人就患上了民族文化自卑症。一方面对华夏优秀传统文化无情地自虐、自残,盲目地批判、抛弃。另一方面在急于图强、求富心理的驱使下,把西方近代科学视为追求的主体,甚至顶礼膜拜。如果当时走在时代前沿的精英们,研究与思考能够再认真、深入一些,对于什么是科学,什么是近代科学,华夏近代与西方的差别在哪里等问题,做到灼见于胸,相信近代科学主义思潮就不会在华夏蔓延。”
“什么是近代科学主义思潮呢?近代科学主义思潮,是一定时期内人们对近代科学盲目崇拜的一种普遍存的在从众心理。产生这种思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理性的角度上讲,除了一定时期内人们在科学的含义与分类上的常识性无知之外,还有我们前面提到的“从历史的维度看当下……从整体的维度看长短”的智慧和胸怀。从感性的角度上讲,自鸦片战争以来,社会上多数人都是从华夏内外交困的现象上,来做文化判断的。在文化发展的长河中,正确的方向与道路,总是以正确的理性认识为先导的。科学的发展,也是这样。由于近代理性认识的置后,飘浮于现象表面的感性认识,其人数多,势头大。这是华夏近代科学主义思潮延绵不断的主要原因。至今难以治愈的民族文化自卑症,也是近代科学主义思潮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中医西化,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说到这里,才真正的到了王明所要说的地方,前边的只是在背景下讲为什么会造成中医西化,甚至于很多人都看不到中医已经严重的西化了!”
“所谓中医西化,就是在近代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用西医的观念与方法,导致中医基础科学体系与临床技术体系扭曲、解体的做法。当中医的基本概念被扭曲、肢解到“非西非中”、“似西似中”的时候,中医的基础科学与临床技术体系就被彻底地颠覆了。”
1...4950515253...46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