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伪村姑的锦绣田园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湘诺
冯进的脸原本冻得白里泛黑,这下突然红涨发紫,张嘴想分辩,田氏抢先道:“别再来找我,说什么复合,我就是死了都不会答应!看见你我犯恶心——恶心得掉渣!”
说完,径直推开东厢门走进去,再用力把门关上。
屋子里,余氏和三个姑娘捂着嘴偷笑,看见田氏转过身来,一个个装模作样,田氏白了她们一眼,伸手往近边的锦绣身上轻拍:
“都是你这丫头,成日里乱讲怪话,害得娘也跟着脱口说出来!”
“说得好啊,娘!”锦绣笑着揽住田氏的胳膊:“娘,你是我们三个的娘,你要有强硬气势,就像刚才那样,说句话能像刀子般割他们的脸,非常好!”
“好啥好啊?再怎样,那也是你们的亲爹!他没脸,你们能好?”
锦玉道:“娘,我们早就想明白了:他有脸,我们只会更加不好!他心里只疼爱小梁氏和那两个小的,只认那个小家,从来不当我们是他亲生的女儿,我们又何苦把他当回事?”
“就是!”锦云撇着嘴说:“那天吃他们家一个包子,卡在我喉咙把我憋得差点死掉,那个感觉我一直记得,心里很不好受,直到二姐说已经还给爹一篮子白面窝头和肉,我才好了!”
锦绣无语,想不到抢个包子给妹妹吃,居然害得她有这么个心结。
锦玉红了眼,田氏心疼得抱住锦云,泪水一滴滴落下来。
余氏也抹了把眼睛,叹息道:“你这孩子,小小年纪,哪来这么大心思?那包子又不是别人家的,是你爹挣的!他生了你就合该养你,吃他多少都没事儿!快别乱想了,啊?”
冯家老少几个在关木家吃过一顿暖热的早饭,却不肯走,冯进再次被田氏毫不留情地挖苦一顿,暂时不好意思去找她谈话了,冯老爷子、小梁氏却不死心,轮番去东厢房前敲门喊叫,田氏母女理都懒得搭理他们,这是在关家,冯老爷子到底没脸倚老卖老耍赖皮,加之有余氏在旁冷嘲热讽,田姥爷等木匠们吃过早饭送盆桶碗碟过来,直接就坐镇东厢房前,冯老爷子更没辙了。
眼见着再不可能接触到田氏母女,又担心家里,最后冯老爷子和冯进还是领着女人孩子走了。
路上,小梁氏添油加醋告诉冯老爷子锦绣进山捡到了多少宝贝,只怕换得不止千两银子,冯老爷子联想到田姥爷身上的熊皮大坎肩和脚上的老皮靴,不禁捶胸顿足,心痛得险些又要吐血!
回到冯家,冯老爷子当着一家男女老少的面,指着冯进的鼻子骂,骂他不该七八年不管不顾发妻和三个女儿,害她们和冯家离了心,如今是怎么哄都哄不回来。
冯进也怒了,第一次驳斥父亲,说他就只会听老梁氏的,老梁氏就是个搅家精,专会出败家主意,他妻女走了,冯家落到这步田地,还不都是他们二老弄的!
老梁氏一听,自然不干,嗓音尖厉责骂冯进忘恩负义,当初要钱读书考功名、求她给娶小梁氏的时候怎么不说她是搅家精?如今成秀才了,得了小梁氏还生了儿女,倒怪上她了?
老女人骂到最后又哭起自己那死去的儿子来,底下刘氏、冯玉海冯玉珍也跟着大声嚎哭,只弄得整个冯家乌烟瘴气、凄惨无比!
冯玉文、冯玉娇自小在外头长大,被小梁氏保护得太好,享受惯了小家庭的温馨,哪里禁受得冯家这样忽尔鸡飞狗跳忽尔凄惨嚎哭的境况,又因经历了昨夜的雪塌事故和今早的驱赶惊吓,到晚上,一对小儿女就双双发起烧来。
小梁氏第一个想法就是赶紧去关家找锦绣要那能治病的秋梨膏,冯进却不同意,怕万一秋梨膏不顶用,岂不是耽误了儿女的病情?于是夫妻俩忙要找出银子,再去村里有牛车的人家雇个牛车来,谁知小梁氏在藏银子的地方翻来找去,却再找不到留着备用的十几两现银和两串铜钱!
再看看屋里,几样好的绣品和小梁氏的两套新衣裳也不见了,夫妻俩面面相觑,小梁氏大惊失色,冯进却是又恨又怒:不用说,肯定是冯梁氏为首的家贼干的!这还是他的家吗?他可是这家里长子,竟然锁着门都敢偷了他屋里的银子和东西,太不像话了!再住下去,指不定她们还会给他做出什么事来!
所幸小梁氏随身藏带三十两银票,这是最后一点家底了,绝不能再让她们发现!
在小梁氏强烈要求下,冯进只得打起火把,扶着小梁氏冒着严寒摸到村西头关家门口,想找田氏母女要一瓶秋瓶膏,但风大雪大的,任由他们夫妻俩在院门外喊破了喉咙,却是没人出来看一看,更没人开开院门!
其实也不是没人听见他们的叫喊声,关家院子里住着的所有人都听见了,就是没谁爱理他们,见识过冯家人的奇葩,大家觉得,这一次深夜来访估计又是个高张手段,虽然有点好奇,但天寒地冻又是大晚上的,实在没那心思和雅兴冒着大风大雪出门观赏!
冯进和小梁氏在风雪中站了半晌,差点儿冻成冰棍,却没能打动谁,最终无可奈何地赶紧撤回家去。
所幸用老法子,布巾沾凉水给孩子敷额,到半夜体温也就慢慢消了下去,看着孩子呼吸逐渐安稳,小梁氏这才松了口气。
拿起孩子厚实的夹木棉絮的棉衣加盖到他们身上,忽尔想起早上摸到田氏身上的夹棉袄裤,那种柔软温暖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如果说那是蚕丝,不太像,小梁氏摸过蚕丝,蚕丝很滑的,可田氏袄子里的并不那么滑溜,却也极为舒服,小梁氏默默想着,忽然睁大了眼睛:是棉花!对的,一定是又透气又暖和的棉花!
棉花从南边来,十分难得,有钱也未必买得到,听说做棉被最暖和最舒服,能用上那种棉花的,不但有钱,还得是有些体面的人家!
小梁氏红着眼睛揪紧了孩子身上的木絮棉衣:锦绣挣得银子买来棉花,给田氏穿用了,为什么不给冯进这个当爹的一些?冯进可是她冯锦绣的亲爹啊!
小梁氏回头望着累极躺倒在床上睡去的冯进,想到自己刚才赌气窥劝冯进赶紧离开东山村,这时候又改变了主意:不走了!赖死赖活也要赖上锦绣!做为长女,她养娘,凭什么不养爹?田氏身上那些穿戴,哪怕锦绣只分给冯进每样一半儿,也是好的!
想到那颗桂圆大的珍珠,和颜色亮丽的细棉布、棉布里裹着的棉花、脚上的皮靴子,还有养颜美容的秋梨膏,小梁氏整颗心都醉了!





伪村姑的锦绣田园 第五十二章 收获
此刻正在葫芦洞天里辛勤劳作的锦绣,浑然不觉自己被人家给惦记上了。
她这些日子够辛苦的,白天夜晚都抓紧时间,一有机会就钻进洞天,活儿一件一件赶着做,只恨不能生出三头六臂来。
洞天也不知道被封在石头里多久了,这里边的状态一直停留在被封印那一刻,锦绣入主之后才慢慢复苏,等锦绣把洞天里成熟的果实全部收获过一茬,下一茬就开始萌生,洞天里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万花齐放,姹紫嫣红,把锦绣弄了个措手不及,欣喜之余,又庆幸先前跟大牛兄弟讨来一笼蜜蜂,放在洞天养着,那些蜜蜂整天嗡嗡嗡嗡,跟锦绣一个样,忙得不亦乐乎。
锦绣每天干一点,凭一己之力和那点书本上现炒现卖的微不足道的农事经验,把田野扩种到四十多亩,得多亏这片田地土质肥沃松软,不用犁翻,只需用小锄子挖个小坑点下种子,省时又省力,她才能做得到。
至于浇水问题,田地被开垦,水利工程显现出来,稍微清理一下田间沟渠,再把贮藏室里那架龙骨水车扛到溪河边安装好,踩踏十来下让它转动起来,透亮的清泉水就哗啦啦抽进沟渠灌溉农田,简直跟玩儿似的!
锦绣最爱踩水车了,想着两个妹妹尤其是锦云肯定也喜欢,只可惜,她不能把葫芦洞天的秘密跟姐妹和娘分享!
因洞天时间比外界要快十倍,所以播种的粮食已收获了一茬,锦绣可以时不时搬点出去给家里人吃个新鲜,只说是镇上或县城买的。
因为洗衣皂配方交易,其间锦绣跟着大牛兄弟和表姐夫经常坐牛车外出,也去过县城,有表兄弟在身边护着,田氏很放心,去了县城两次之后,锦绣只要说是有事去县城,并带个妹妹雇请本村牛车或马车出门,青天白日的,一路上都经由田庄和镇集,田氏觉得应该没事,便不阻拦。
所以,锦绣就多出许多借口,只管从洞天里搬出各种食材和物品,称之为“县城买来的”!
反正她手上有银子,她买得起不是吗?
田氏和大姨先头还抱怨她乱花银子,但后来瞧着这孩子其实全是为家人着想,买的东西无不是生活中需要的,又被她那套“年轻时不享受,到老了舍不得用,那活着干啥”的道理触动,最后都不管她了。
孩子可怜啊,小时候受苦,现在她自己挣的银子,爱怎么花不行?左右大头都在田氏手里扣着呢,就算锦绣花完她自己手上的银子,田氏这里还有,饿不着孩子就是了!
锦绣觉得自己好悲催:没有借口拿出好东西给家人享用时憋着,好不容易找着机会放开了,却辛苦得要命——她一个啥都不懂的大姑娘家,又做棉花匠又做鞋匠,书房和作坊之间来回跑,翻完书本再实践,跑个百来趟才把事情弄好,精神高度集中,紧张得快哭了都!
太不容易了啊!
不过看到家人享用她的成果时那个欢乐劲儿,她心里是很高兴很舒服的。
做靴子衣裳的皮毛和布匹确实是花银子从外头买了带进洞天加工,棉花却是锦绣亲力种植的!
洞天里生长的棉花,棉球超大个,种了不到十亩,采收到上千斤云朵般雪白柔软的棉花。
在洞天里将棉花作了处理,比如去籽、刨松,再弹成绒毛状,不管是做棉衣还是做棉被,都可以了,便装压进麻布袋,拿出来交给亲戚们,爱怎么用由她们自个儿去弄。
自己家人要用的棉被自然全由锦绣在洞天里用机器做出来,垫的要厚实,盖的要蓬松柔软暖和。
至于棉衣棉裤,则由田氏去忙,总得让当娘的有点事做才成啊。
亲戚和自家人只用去三四百斤棉花,尚有七八百斤堆放在贮藏室里,锦绣在棉纺作坊考察了好几次,拿不定主意要不要自己来纺线织几匹布玩玩?
但想着织布要经过的几道工序,再看看那成堆的棉花,田野里又有一茬已经打了棉苞,锦绣还是消停了这心思,先把棉花之事放下。
她还要炮制药材,给关杰研制药丸子,杂木林里的猴头菇和松茸长得那么快,尤其那些黑木耳和小蘑菇,疯了似地到处乱冒出来,锦绣去县城有时带锦玉有时带锦云,瞒着这俩个妞卖猴头菇可不容易,锦云还好哄些,把她安置在酒店雅间,点一桌子好吃的让她老实等着,她就乐呵呵听话了。锦玉却黏人得要命,她倒是不担心自个儿,就怕她姐被人拐走了咋办?非要跟着!
锦绣不得不对锦玉施以非常手段:连蒙带骗,这样才能稳住她!
兴福县城比之方石镇,那又是个更大的南北通汇之地,那里有大码头和官府驿馆,街道和官道都更宽阔,官船、商船自南北来,多数都选择在县城落脚,近着县衙,感觉更安稳些吧。
因此县城的酒楼、客栈除了比镇集的档次更高,数量也是多得数不胜数。
锦绣在县城里都不用选择,闭着眼随便走进哪个酒楼,只说要卖野味,大掌柜的就笑咪咪出来,客客气气将她迎将进去,再见到那些品相奇佳、水灵鲜美的猴头菇、松茸和黑木耳小蘑菇,更是目瞪口呆垂涎欲滴,都不用锦绣报价,人家大掌柜就急忙自己开出价钱,说是绝对不让小姑娘吃亏,只为了能约定她再次带着这种新鲜山货登门!
锦绣当然不会死心眼只卖那一两家酒楼,她连着卖了五六家,每次都提个价,居然每次都如愿得到她想要的价位。
心里就忿忿了:果然奸商奸商,无商不奸!怎么着他们都有赚头,还是辛辛苦苦种出东西来的卖家吃亏啊!
若是让那几个酒楼掌柜的知道锦绣心里所想,肯定要大呼冤枉:从没遇到这样好的猴头菇不假,可也真没见过你这样吊炸天的卖家啊!开口就是高价,一不高兴转身就要走,咱开酒楼饭馆的,总得有点新鲜货做噱头招徕食客对吧?不买不行啊,哪怕倒贴银子,再贵也得买!真的没能赚你便宜了!
锦绣进了那两趟县城,差不多把洞天里的存货卖了个空,包括一些药材、各种果脯、干菜以及刚成熟的新鲜蔬菜,得银六千多两,比卖洗衣皂配方还多!




伪村姑的锦绣田园 第五十三章 痴心妄想
方大牛来信说,州城富商买下洗衣皂、香澡皂配方不久,迫不及待地大量生产,如今州城热卖洗衣皂和香澡皂,省城及周边城镇送过来的订单多如牛毛,兴福县城孙家也取得代理销售权,估计要不了多久,兴福县就能有洗衣皂卖了。
因合约上写明洗衣皂配方的卖方平时只能少量制作,供自家以及近亲近邻使用,田氏一家住在村西头关家比较偏僻,锦绣和锦玉就又去采摘皂角制作了一次,四百块洗衣皂和两百块香澡皂,由田氏和田大姨斟酌着分送给亲友,对外的说法是:县里二女婿那里卖这个,拿些回娘家来,大家都试一试,图个新鲜!
既得了好话,也起到促销作用,但凡是用过洗衣皂的,日后怕是再不想用那草木灰泡洗衣裳了!
尤其是爱美爱香的姑娘们,得了香澡皂,简直跟得了宝贝似的,再放不下!
近亲自然是要一直供应着,一般亲友就包个一两年,但需要她们向周围的人们扩散宣传,让更多的人看到洗衣皂的好处。
也直到此时,锦绣才把洗衣皂和香澡皂送给叶水灵和村里几个合得较好的小姐妹试用。
刘婶和黄婆、关家这些近邻,田氏都各送了几块,还记得给村长家送了些。
冯家却没有得到,为此,冯梁氏带着几个女儿又跑来关家大闹,冯柳花小时候曾由田氏带过一阵子,她哭得梨花带雨,直缠得田氏受不了,最后只得给了她一扎洗衣皂和六块香澡皂。
四方形的洗衣皂用竹壳包着,为方便提拿六块成一扎绑在一起。
田氏给这么多,原是想冯柳花拿回去大家一起用,谁知冯柳花当成自己一个人的,锁进橱柜谁也不给,冯桃花冯玉珍就又来闹,把田氏气得够呛,再不给了。
小梁氏对洗衣皂和香澡皂也稀罕着,但那时她觉得自己还不至于低下到去求田氏的地步,在冯家遭受雪灾之后,小梁氏亲眼看见了田氏享受到的好处,又让那座新屋震撼刺激得,这才打定主意,不管不顾跟田氏母女纠缠上,既然锦绣姐妹能给田氏这样好的生活,那也得给冯进同等待遇!
只要冯进争取到了,自己和孩子们也能跟着享受!
不是造了三进新屋吗?冯进领着娘儿三只占后头一进也可以!
左右在一个院子里,那就是一家人!不信她锦绣吃肉,就只给她亲爹喝汤!
雪灾过后两天,老天就开始放晴了,太阳出来四处金光灿灿,被冰雪反照,却是刺眼得很。
村长带着几个壮丁视察村里雪灾情况,除了要先想法子安抚受灾人家,还得具文向上头呈报,或许能争取得官府一些慰问捐助。
冯老爷子见着村长,立刻紧紧抓住村长的手,满眼热泪请求村长主持公道!
村长莫名其妙:这雪灾是老天弄出来的,他村长再大本事,也不能找老天讨公道啊!
听完冯老爷子的陈述和冯家女人们的碎嘴,村长顿时黑了脸:
“我明白你们意思了,合着你们是看中了田氏那栋新屋?都想着要住进去,是吧?”
冯梁氏立马应声:“啥叫想着要住?那新屋本来就是我家大孙女挣钱造的,怎么能只准田氏住,锦绣她爷和她爹,难道不是亲的?如今这旧屋又遭雪压坏,住不得人了,可不就该全家住进新屋去!要不村长还能找着另外更合适的地方安置我们一大家子人?”
村长没管冯梁氏前面说的无理话,先被后头那句气着了,吹胡子瞪眼:“我还要安置你们家?哎大伙儿来看看,这冯家就只塌了些茅草屋和正房一间堂屋,其它瓦房可都结实着,这样也要求安置,那别人家可怎么办?”
跟进来看热闹的就有人开玩笑道:“村长,你也甭为难,只管把他们安置到黄婆家去住,黄婆家没塌,土坯围墙大院子,够这一大家子住的!再把安六一家子安置来这儿住,这院里就只塌了原先田氏母女住的茅草屋,那东屋、西屋、东厢瓦房都好好的呢,保准安六家一家人住得满意!”
“对啊对啊,就这么办最公道!”
“唉,西厢茅草屋全塌了,还亏得田氏带着锦绣她们姐妹几个赶紧走了,不然这场雪灾,可要命喽!”
“就是,田氏那样好的女人,就让他们家给离了,锦绣姐妹眼看都能嫁人了,居然也赶出去,这家子人是真没脑子啊,可他们家竟也考出个秀才来,你说说,这秀才他有用吗?”
“有个屁用!我家要是出了这样的秀才,我非得打断他的腿!”
……
众人在院子里议论纷纷,东屋炕上冯进正准备起床,听到这番论说,不禁面皮发烫,又气又恨。
他现在认定自己那天是中了邪,才会给田氏签下和离文书!
小梁氏小意温柔地服侍冯进起床穿衣,一边再次提起去找田氏和解的话题,冯进是个读书人,多少讲究点面子,被田氏当众那样说他,现在是没脸去找田氏了,因而他叹息着摇头,表示不答应小梁氏的请求。
小梁氏也没多说,心里却是不肯放弃,冯进不去,她可以去啊,女人和女人之间,只要说得拢了,就好相处。
而院子里,冯老爷子和冯梁氏还在不依不饶,被村长训斥:
“赶紧歇了你们这些个不该有的心思!想住那新屋,绝不可能!明白告诉你们:地契早打了,屋契也快了,上边名字只写田氏一个人!那是田氏的私产,跟冯锦绣、锦玉、锦云半文钱关系都没有!你们想借着大孙女的名份住进去,那是痴心妄想!田氏生病时你们不给治还把人赶出去,她心里怨恨着呢,对你们绝没好心气,一棍子把你们打出来,你半声儿都吭不得!现在你们眼红田氏享福,早干什么啦?看不上人家是粗俗村妇对吧?粗俗村妇可顶着你冯家这么多年的牛马活儿!瞧瞧西厢茅草屋,还有你们冯家供祖宗的这间堂屋,田氏母女住这的时候它们咋不塌?如今人一走它就塌了,你冯老爷子不觉得心虚吗?这叫啥来着——人走屋空,没有顶梁柱了,它自然就塌了!至于这堂屋,看来是你们家祖宗发怒喽!”
“哈哈哈哈!”
村长最后一句话,引来身后围观人们哄堂大笑。
冯老爷子半句话说不得,屋里冯进更是没脸走出房门见人。




伪村姑的锦绣田园 第五十四章 救济
兴福县一带今年因蝗虫秋粮失收,这冬天里又闹雪灾,如今不同于三年前频繁有战事,边关镇宁,朝廷便能体恤民生,官府放文告示:在这场雪灾中受灾严重的人家,官府将施以救济,补给些米粮钱物,灾情较轻的,则由村长酌情安排,发动乡邻互惠互助,务必抚慰受灾民众,帮助大家度过严冬。
东山村共有六户人家在雪灾中房屋全塌了,没一间能住人的,村长具文禀报上去,都得到官府补助,这六户人家也都有近邻和亲友相助,各有安身之所,只等开春雪融天气晴和后再重新修造自家屋子。
冯家只塌了不住人的茅草屋和中间的堂屋,其它瓦屋都好好的,不够条件获得官府救济,更用不着另行安排住处。
但这次冯梁氏却给冻出病来了,被雪埋当天没觉得什么,两天后就卧床不起,一咳嗽都停不下来。
冯柳花和冯玉珍跑去关家院门前跪了几次,求田氏和锦绣给银钱买药,锦绣不予理睬,关家院门开都不让开,需要出入都改走后门了。
冯老爷子就又每天去求村长,村长被他们烦死了,只好去找锦绣姐妹,礼义孝道什么的劝说一通,锦绣、锦玉、锦云自顾编着手上的络子,一个都不吱声,田氏被村长磨得撑不住了,也从旁罗嗦几句,锦绣只得答应给冯家点好处,条件是冯家人必须认清冯、田两姓已经和离,锦绣三姐妹随母脱离冯家这个事实,不准动不动就跑来给她们娘几个添堵,要再这样,以后不仅不见面,一个铜子儿都不会给他们了!
最后在村长调停并陪同下,田氏拿了三十两银子去到冯家院子,交给了冯老爷子。
这三十两银子包括冯老爷子和冯梁氏被雪埋的伤痛汤药、重建供奉祖宗的那间堂屋以及过年的费用。
冯家人得了银子,又高兴又不高兴,他们的目标可是那间崭新敞亮的大屋子啊!
不过冯梁氏以及她几个女儿们很快就欢喜起来:三十两银子入手沉甸甸,太有质感了!除开修屋子、过个肥年,剩下的能制好几套新衣裳和一些小首饰,还能余下发嫁冯桃花的钱!
冯老爷子是非常地不高兴:他孙女这么能干,替田氏攒到的可不止三十两银子!
冯进内心懊悔,很不是滋味:他身为冯家长子,有秀才功名,家里出了事竟然毫无能力担当,得靠田氏这个下堂妇拿银子资助全家!
三十两银子啊,抵得他这个小家全部积蓄!小梁氏把那三十两银票抓得死紧,藏在哪儿他都不知道。而田氏却大大方方捧着现银过来,轻轻松松一放手,半点不可惜地转身就走,头都不回,好像她放下的不是白花花的银子,而是一块砖头!
家里常备几十至上百两现银,随时能拿得出来,通常只有家底丰裕的地主老财才能做得到!
冯进联想到小梁氏和冯柳花说的话,什么洗衣皂香澡皂以及那秋梨膏,都是能换钱的!冯柳花说常看见锦绣从镇上带了书本回家来,她应该是去书局买的书,按照小梁氏的猜测:冯进从小教会锦绣识字会算,锦绣爱看书,必定是从书中发现了什么秘密,所以,锦绣发财了!
1...1920212223...1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