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男神宠妻日常2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寒冰曳
    江小兔:“”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焉掉了。

    第二天边平灵醒来的时候,总感觉自己错过了什么,是什么呢

    “二弟,你呆会儿回来的时候,给闺闺带只小兔子。她昨天晚上跟我念叨,她想要小兔子。”这件事情,边平灵到是没有忘记,李二出门前,赶紧跟他说了一声。

    “闺闺想要小兔子”李二笑着,就把江小兔抱在了怀里,“好,二叔回来给你带小兔子。我们闺闺真乖,也知道要小兔子了,不过闺闺你会养小兔子吗”

    “我给小兔子编过笼子。”李三听了了,说道。

    “不用,兔舍那边有,我到时候问那边要一个就行。”李二说道。

    “那我跟四姐上山的时候,采点喂兔子的草回来。”拎着篮子要出门的边三妹说道。

    “行,你跟二妹几个小心一点,到山上别跑太远了。”边平灵像往常一样,交待了一句。

    “知道了,大姐。”边三妹走的时候,还带上了刘翠花花。

    家里的姑娘多,除了年纪大了起来的边二妹、李四妹不怎么上山晒太阳了,其他几个姑娘非常喜欢结着伴就往外跑。

    别人家的还要约其他人,他们自己家就有好几个,根本不用约,想什么时候出门就行。

    即使边平灵不急着把边二妹、李四妹嫁出去,但随着他们家的条件水涨船高,前来相看地人越来越多,她也不得不把两个姑娘的终身大事放在心上。

    就算是现在不嫁人,也要让上门相亲的人知道他们家的姑娘不急着那么早嫁人,并不是他们家姑娘不好,而是太好了,想要多留几年。若是家里有好小伙子的,赶紧也准备起来,该行动的行动,说不定就花落你家了。

    至于家里条件不好,小伙子又不怎么出色的,那就别来了,免得被人打出去。

    边平灵不拒绝别人相看,但会问清楚对方的情况,然后托村里的三姑五婆打听,摸清楚人家的真实情况,稍微有一点不满就打发掉。

    因此,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李家有两个待嫁的姑娘,一个年芳十四、一个年芳十三,都是要嫁人的年龄了。不过人家条件好,要求的条件也高,想要相看的人家自己估摸一下,若是条件可以就可以托人上门打听了。

    “二妹,我也不是催你嫁人,就是想让你自己好好想想,你以后想要嫁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妹啊,以大姐我的想法,自然是想要让你嫁一个家里条件比较好,兄弟姐妹不多,没有那么多龌龊,婆媳妯娌也简单的人家。不过这嫁人嘛,不是我想你好就好,到底要嫁什么人,跟什么人过日子,这个还是要你自己考虑,毕竟以后是你跟人家过,酸甜苦辣也只有你自己清楚。”

    “你现在不清楚,不想嫁,都没事,自己挂个心,免得遇到合适的错过了后悔。如果没有遇上,那就该干嘛干嘛,别管别人怎么说。即使你这辈子不想嫁人,也有我养着你。”

    跟边二妹聊完,边平灵又跑去跟李四妹聊,话里的意思也差不多我不催着你催,你想什么时候嫁都行你要是觉得合适,就嫁不合适,那大嫂养你,别管别人怎么说。

    说得边二妹、李四妹脸红,又忍不住在心里感动。

    尤其是边二妹年前才遇到被“卖”的事情,生怕被人“嫌弃”。可是每次月什么不好的传言时,总是大姐第一个站出来,告诉她不怕,我养你,别管别人怎么说,你又不吃人家一口饭。

    就连边老三、边娘现在都靠她大姐养着,她们几个不用操心父母养老的问题,也不用担心男方不想替她们养父母而怯步。

    何况,如果男人真的只想娶她们,却不愿意陪她们一起还父母恩,敬孝道,这样的男人还要嫁

    呸!

    老娘不嫁给你,就养得起我父母,结果嫁给你就养不起了是老娘脑子有问题,还是你脑子有问题

    本来边二妹就硬气,被边平灵这么一拾掇,更是底气十足,直接放出话:“想娶我,可以,不过要跟我一起养我爹娘。”

    说真的,这话还真吓倒了不少相看的人家。

    原因很简单,虽说现在大家条件开始好了起来,但旱灾毕竟才刚刚过去,就算条件好起来了,也好不到哪里去。

    没有几个村子像李家村那么开了金手指,又是养鸡、又是养兔子、又是堆肥之类的,让全村人都填饱了肚子。这个时候,大部分农村其实都还处于半饱不饿的状态,也就能够糊个口。

    养活自己家还免费,再多加几张吃白饭的嘴

    那还是算了。这年头娶姑娘还不是为了传递香火,娶哪个姑娘不是娶

    这是其一,其二就是即使是介意要养女方父母的人家,也会担心边二妹过于强势,到时候吃亏的是自家儿子。

    哪个当娘的,愿意自己的儿子在儿媳妇面前伏低做小

    有过份的,还会跟儿媳妇在儿子面前“争风吃醋”,不愿意自己生的、养的儿子被一个外人笼络了去,忽略了自己。

    所以说,有的人家婆媳关系不好,并不一定是儿媳妇做得不好,也不一定是因为婆婆不够勤快,仅仅是心里那点“争味”,就有可能越积越多,到后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相较于强势的边二妹,年纪小一点,家里又有兄弟帮衬的李四妹显然就要“优秀”很多了。

    父母那边有兄弟养,再怎么也轮不到她一个做女儿的身上几个兄弟大大小小都有些本事,虽然年纪小了一点,但已看得出来是腾飞之势,保证以后不仅不会拖累她,还有可能带飞未来的妹婿。

    再加上李四妹本人性格比较柔顺,以后肯定不会欺负到男人头上,这种女人娶回来,肯定是贤妻良母的典范。

    如果要是能选的话,他们当然更希望选择李四妹的妹妹李六妹,那个可是能够下金蛋的母鸡。但谁让人家年纪还小呢,即使想要相看,也得自家有年纪相配的,得等人家再长大一点再说。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了又比,有的人家退而求其次,也乐意把李四妹娶回来。

    大家都是姐妹,你当妹妹的有本事、家里过得好了,总不能不拉一下当姐姐的和姐夫家吧




594章 裴力言
    不管是什么原因,总之,李家十分热闹。

    时不时就有婆子带着媳妇上门,求口水喝,打听个什么消息,或者上门换点什么东西。

    他们家除了会准备一些批发给货担的东西,也经常会弄一些“零嘴”什么的,卖给村民,不管是给孩子吃,还是拿来当走亲戚的礼物都很不错。

    李六妹负责做,李四妹、边二妹就负责“卖”。

    所以大家想要找借口看到这两个人,还是非常容易的。

    隔壁村子有一家姓裴,是今年年初搬到乡下住的外姓人,孤儿寡母。家有四亩薄田,屋舍则跟村里其他人一样,是今年灾后重修的。其子裴力言是个读书郎,平时都在镇上,只有偶尔下学才回来。

    裴母非常低调,平时除了和左邻右舍打好关系,平时很少出门。

    跟其他家两眼盯上了李四妹不同,她心里到是更喜欢边二妹些。她儿子是读书郎,以后是要考秀才、举人、当大官的,儿媳妇肯定不可能压住她儿子,所以儿媳妇强势一点,她一点都不觉得有任何问题。

    她自己就是一个不怎么强势的人,尝够了性格懦弱的苦头。

    她原是千金闺秀,因幼时定亲,嫁给了裴力言他爹。虽然不是大家族,但他爹是个举子,在世时兄弟族亲颇为照顾,日子到也安逸。

    可是一场急症,他爹什么都来不及安排就去了,留下她与裴力言二人。

    再加上旱灾突至,失了与母族里联系,裴家那边顿时变了脸色,没人僻护的孤儿寡母被人侵占了家财不说,还被人赶了出来。

    裴母不是不想争,可是婆母一句“你克死了我儿子”,直接把性格柔顺的她给堵了回去。

    离开裴家的时候,裴母只来得急收拾了一盒梳妆抽屉、几件衣物,就被人强行拉出了裴家的大门。

    那时,寒冬将至,她带着一个仅及弱冠的儿子,差点没哭晕在街头。

    后来还是奶娘闻讯赶来,将母子二人接回了家里。可惜奶娘年纪大了,又是灾年,最终没能熬过去。

    奶娘一死,其一家老小也嫌弃裴母母子二人“拖累”,在昧了他们手里的银钱之后,将他们给卖了。

    还是裴力言察觉不对,拖曾经的同窗好友相救,这才逃出生天。后来几翻沦落,又得好心人相帮,最终至李家村隔壁的陈家村,得以落脚扎根。

    裴母卖掉身上仅纯的几根发钗之一,换了四亩薄田和房舍,宁愿自己苦一点,也要将裴力言送回书塾,只为其某一天能够出人投地。

    她曾经想过,若是她的性格不那么懦弱,即使当时被婆母赶出裴家大门,其实她也是可以带着出嫁的嫁妆离开的。

    国法有云妻之私嫁,夫不可用。

    也就是说,其实她的嫁妆是她的私产,即使是做为夫君的人,没有得到妻子的允许,也不可动用,更不要说不过是夫家人。

    而那个时候,她居然只知道哭。

    她想,要是换成边二妹……

    媒婆上门的时候,边平灵有点懵“你说是哪家”

    “裴家。就是今年刚搬到陈家的那个裴家,”媒婆笑得一脸暧昧,“我可跟你说,别看裴家是外姓人,可是他们家一到村里,就出钱置办了田地,还修了新房,家里条件绝对不错。”

    “而且家里就只有裴少爷一位公子,不用说,以后家产肯定是裴公子一个人的。”

    “裴母也不是什么刻薄之人,人家说了,她就喜欢你们家二妹坚强的性子,想要娶回家当家做主去。”

    “平时她儿子在外面读书,家里就只有婆母一人,媳妇性格强一点是好事,能够看住家门。”

    “而且她儿子是读书人,先父还是举人身份,他以后肯定效仿先父志,考一个举人出来。”

    “我跟你说,要不是裴母就喜欢你们家二妹的性子,不知道有多少姑娘家打听他家,想要跟你们家抢呢。”

    “你可要想清楚了,错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可惜了,一定要把握好机会。说不定以后就改头换成,成了官家娘子,那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

    任媒婆在那里吹得天花乱坠,边平灵满脑子只有一个问题——裴少爷是谁

    她没有直接拒绝,也没有肯定,只说这事要跟家里的其他人商量一下,毕竟她父母还在世,她一个外嫁女不好直接做主,就把媒婆给打发了。

    接着连忙叫来边二妹、李四妹二人,问她们最近有没有遇到什么奇怪的人或者陌生人。

    李四妹摇头,到是边二妹想起了什么,说她某一天在村里遇到了一个问路的婆婆,那个婆婆虽然穿得很朴素,但与村里人有些格格不入。

    “大姐,不会是这个人吧”

    边平灵摇头“不知道,我们找人打听一下。这个裴母既然是今年刚搬到陈家村的,应该一问就知道。只是他们家具体是个什么情况,恐怕村里人也不是很清楚,毕竟才刚搬来,住的时间不长,她那个儿子又平时在镇上读书……疑之前康弟不是说,外面在打仗,镇上的书塾还没有开学吗”

    顿时,某个人知道,自己肯定是被忽悠了,脸上表情有些不太好。

    “大嫂……”李四妹吓了一跳。

    她知道大嫂一直想送家里的兄弟读书,让姐妹们认字,所以一直让在外行走的刘康打听着外面的动静,不想刘康为了省钱还耍了心眼,没告诉大嫂书塾恢复正常的事情。

    完了完了,刘康要被骂了。

    “二妹,你也别操心,我不会因为他是一个读书人,就把你嫁过去。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谁知道这个读书人怎么回事”

    边二妹点头“大姐,我听你的。”反正她现在还不想嫁人,巴不得她姐把所有人都推掉。

    不过她也知道,若是她真不嫁人了,即使她姐不担心,爹娘那边估计也不好过关,还不如一边相看一边推,到时候推得人多了,大家觉得她眼光太“高”,没人再打她的主意了更好。

    晚上,刘康回来,果然被边平灵拎到一边教训了一顿。

    “我给你留面子,没当着大家的面骂你,你给我说清楚,我让你打听镇上的书塾开了没有,你是怎么回答我的”

    刘康脸色还算镇定,他回来的时候,李四妹已经偷偷跟他打过招呼,告诉他大嫂知道了。

    他也没有想到,虽然大嫂平时不怎么出门,也不爱东家长西家短的,结果这事还能“露馅”。不过他并不担心,大嫂一向心软,只要他找到一个好的理由,大嫂肯定会原谅他。



595章 书塾
    “大嫂,我没有骗你,事情是这样,外面确实在打仗,书塾也受到这个影响,很多都不开了。现在能开下来的,不是官家的,就是有背景的。那个裴什么的,他读的书塾应该不是普通书塾,若是没有背景,不好进。”

    “这种书塾即使要对外招收,收的也是读书多年的学子,是为来年的科举准备的,不是教大家识字的那种。”

    “大嫂,你送我们去书塾读书,本来就是为了读书识字,这种书塾我们很难进去。所以我就觉得,这种事情没必要跟大嫂讲得太清楚,免得大嫂担心。”

    “不过大嫂你放心,一旦书塾的识字班招生,我立马告诉你,然后我们大家都去报名。”

    边平灵一脸狐疑。

    “大嫂,真的,我没有骗你,你怎么能不相信我呢”

    不想边平灵不仅没有点头,还来了一句:“你安排一下,我什么时候去镇上看看。”

    刘康吓了一跳:“大嫂,你上镇上干嘛”

    “怎么我还不能上镇上”边平灵瞪他。

    刘康立马老实起来:“能,怎么不能别说去镇上了,大嫂就是去京城也能去。不过大嫂,这路那么远,你准备怎么去我们村里有牛车,要不要我去找老刘把牛车给约了”

    “大家乡里乡亲的,哪家不要用牛车不用约,到时候牛车去镇上的时候,我们赶个趟就成。”边平灵也不觉得,凭自己的脚能够走到镇上,所以还是坐个牛车方便一点。

    甚至她动起了念头,他们家那么多人,除了置地,是不是也需要要把牛车考虑其中

    挑担的批发重新做了起来,家里也有了收入,置地是早晚的事情,就是现在要交的各种赋税太高了,田产置办起来恐怕不太划算。
1...205206207208209...2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