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男神宠妻日常2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寒冰曳

    其实在最初的时候,叶夫人是订过亲的,只不过她运气不好,待要嫁的当年,她的未婚夫就出发意外,她背上“克夫”的命场,被夫家逼得不得不守了“寡”。

    开始的时候,娘家没有说什么,但等时间长了,家里的兄弟都娶了媳妇,对着这么一个吃白饭的自然没了好脸色。

    被逼“守寡”的叶夫人没办法,只能出头露面,给别人当女先生,据此养活自己。

    她上门就问“李夫人想要让各位姑娘达到一种什么境界”

    “裴少爷怎么与叶夫人说的”边平灵抱着江小兔,缓缓问道。

    她怀里的江小兔睁着一双大眼睛,好奇地盯着对面这位据说是“眼线”的女先生。一身青衣,淡绣翠竹,两只黄色的小鸡,既雅致又有几分趣意。

    叠叠绣袖下般露一双蝶翼绣花鞋,莲步款款,若隐若现,分外动人。

    长袖束臂,纤细有度,十指如玉,一看就是一个干不了活的娇娇女。只不过眼前这个娇娇女年纪有点大了,看上去跟边娘差不多年龄,但气色、神态均显得比边娘年轻许多。

    嗯,这只能说对方保养得当。

    确实,一个农妇,一个大户人家养出来的大家闺秀,确实是两回事。

    叶夫人说道“裴少爷言,让我一切听夫人的。”

    两个人说话的速度均有放缓,一边说话,一边默默地打量着对方,有一种势均力敌的感觉。

    边平灵十分肯定,对方绝对不可能只是普通的“女先生”,她笑道“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要求,家里的姑娘多,各人脾性,叶夫人看着教就是。我也不求她们个个打尖露头,只需引入了门,留了一个兴趣,其他的随她们自己折腾。唯有一件事情,需要叶夫人多费费心,其他皆可,但书一定要读。读书不只为识字,还为明志,即使是姑娘家,也总不能稀里糊涂的,被人卖了都不知道,还帮别人数钱。”

    叶夫人有些错愕,愣了一下“……是。”

    “叶夫人也别跟我们客气,我们就是普通的农家,没有大户人家的规矩,也不懂那些。如果日常相处有得罪之处,还请叶夫人不要计较。”

    “李夫人所言极是。”

    “叶夫人有什么要求,也可以尽管提出来,我们在前面说好,以免后面双方误解,造成弊端。”

    对方给了梯子,叶夫人便跟着提了几点要求。一个是她毕竟是从镇里来的,生活各方面都会有些要求,如李夫人愿意,她可以教授给各位姑娘,只是姑娘们以前从未接触过,可能会吃些苦头。

    另一个就是她在教授的过程中,为使姑娘们能够好好学,除了奖励外,还会有些惩罚措施,也请李夫人不要过于心疼,全权将此事交由她处理。

    学生不听话,老师要罚,这很正常,边平灵不觉得有什么。不过她也丑话说在了那面,师傅有其事,弟子服其劳可以,不过也不能损其身心。

    “谁家的孩子都是宝,虽说我只是大嫂,但家里的几个姑娘基本上都是我眼皮子底下长大的,跟我亲闺女差不多,我会忍不住多心疼一些也没办法。叶夫人想要教训她们,这些都没事,只要提前跟我打声招呼,让我做好心理准备就行。”

    其实是想告诉对方,惩罚可以用,但这个度要在她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所以提前打招呼,大家都能知道对方的底线,免得事后不好做人。

    你来我往间,很快就将事情给定了下来。

    刚好家里有客房,直接留给了叶夫人。

    一切收拾妥当,叶夫人休整一日,第二天便开始上课。

    学习半天,自由活动半天。上午的课程并不繁重,主要以识字、懂礼为主,毕竟家里的东西还没有齐全,一切需再过几日再说。

    所需材料,全由叶夫人开单子,再由刘康到镇上订购。

    与此同时,刘康认真的打听了镇上各家书塾的情况,回来转述给边平灵,由她做主选取哪一家。

    因为李二、李三的年龄比较大,一般的书塾可能不太愿意收,主要以刘康、李五、李七三人为重点。

    边平灵选择了一个学生收取不多,但各阶层学生都有的书塾。有其他农家子在,刘康他们在书塾里面也不会被其他同窗瞧不起,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其实按她所想,裴力言所在的那所“贵族学校”是最好的,但可惜贵族学校就是贵族学校,在里面读书的不是官家子弟,就是四周富裕人家之子,刘康他们强行挤进去,恐怕会被欺负。

    唉……她只能暂歇下让他们累积人脉的心思,先以学习为主,等有了一定实力再谈其他。

    相较于女孩子,男孩子的学习任务更重。

    边平灵不仅要求他们每天都要复习先生所讲的旧内容,还需预习新内容,每个人都制定了一张学习计划,每天的学习情况都要做记录,以方便她随时查证。

    因为家里有一个女先生,若是男孩子们在书塾里没有弄懂的东西,还可以请教家里的女先生。

    嗯,虽说女先生没参加过科举考试,跟书塾里的先生有差距,但有什么关系,反正他们几个现在还处于识字阶段,也问不了什么特别高深的问题。

    学习归学习,但在学习之外,家里的活也不能完全落下。




603章 书塾
    对于李五、李七还好,他俩的任务比较单纯,就是学习。只要好好学习,其他的事情都可以暂时不用管。也就是休沐的时候,帮家里干干农活。

    李二、李三不用去书塾,他俩除了跟兄弟学习,还需要跟家里的姑娘们一起跟女先生“认字”,两边督促,防止二人落其他人太多。

    不过也正因为不用去书塾,他俩省心了很多,只要完成当天的认字任务,就可以去干自己的活了,到也单纯。

    唯独刘康麻烦一点,谁让他年龄卡在中间,被边平灵塞进了书塾呢。

    除了要书塾里学习,他自己又放不下手里的活,一心二用,颇费精力。

    还好他脑子灵活,之间往镇上跑的时候,也陆陆续续偷学了一些字,现在开始学起来,也不算是特别吃力。

    家里的姑娘们更省心,她们又不用科举,只要跟着叶夫人的进度学就成了,剩下的时间可以用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比如李六妹喜欢进厨房,将厨房里里外外打理得干干净净,在几个姐妹的帮助下,完全来得急将村里人需要进货的吃食准备好。

    而赚到的钱,除了一部分交给边平灵作为“公用”,自己也可以有点积蓄。

    边平灵拿到手里,她不是公器私用,几个孩子读书的费用、家里一些零零碎碎的开支、投资别人的生意等等,这些全部由她操心。

    在她这么一翻操持之下,虽然家里的开销增加了,让人意外的是,家里的生活水平并没有直线下降,完全周转得过来。

    想想也是,每天有那么多挑担上门批发,怎么都能余一些钱出来。

    而刘康往外跑的时候,也跟别人合伙做了一些生意,有的是投钱,有的是投技术,即使一个生意赚不了多少,但几个加起来,也多少有些钱。

    有活钱进来,平时再节约一点,可不就撑住了。

    家里的姑娘们也不奢侈,日常食用皆为家里的产出,房子是现成的,除了一年四季需要更换一下衣物、学费之类的,其他花费到是不多。

    最近,李三的木活手艺也是蹭蹭地往上涨着,开始开张做生意了。

    比如给东家打个柜子,给西家做个桌子、板凳。

    手中最大的一笔生意隔壁有一户人家要嫁女儿,准备打嫁妆。原本要想好一点,就得花钱去镇上打,除非家里条件好的,一般承受不起若是请村里的木匠,那质量没问题,但花样就别想了,只能用不能看。

    可是现在不一样,现在冒出来了一个李三。

    灾前灾后,李三只要闲下来,就会琢磨大嫂给她的那本鲁班集。大样的东西做不了,就拿发钗、木镯子、小木雕练手,几个月下来,光这些东西就有一大箱子。

    除了学步车,他还给江小兔打了一个摇摇椅、婴儿床、木马等,放在院子里,哪个进来的时候都能够看到。

    那些跟江小兔同一时段出生的小孩家里,哪个看到了不想弄一个回去

    本来挑担的进进去去,人那么多,随便有那么两三个人想要,李三一个月的活就凑了下来。

    就连打的发钗、小木雕之类的,也被李四妹、边二妹摊在院子里的簸箕里,卖给了挑担的,让他们转卖给十里八乡的乡亲们。

    也就是说,家里除了最能够赚钱的李六妹、刘康外,最赚钱的就是李三的手艺活儿。

    边平灵还特地在后院给他留了一间杂屋,让他可以放东西。

    “大嫂,想不到三哥做的东西这么好卖,那个学步车都定了好几个了,要不是三哥来不及做,我都想多接几笔生意。”李四妹喜滋滋的。

    东西虽然是三哥做的,但若是通过她的手卖出去的,她可以有提成。

    大嫂说了,家里的姑娘不能缺钱,她没钱给大家,就想办法给大家开源,让大家自己攒钱。跟李六妹的吃食生意一样,所得利润会分成三份,一份给三哥,一份交公中,另一份则属于卖出去的那个人。

    别小看这么一文两文的,家里的东西大部分都是透过李四妹、边二妹的手卖出去的,即使利润再薄,但顶不住量大,一个月下来怎么也攒了好几贯钱。

    去年的时候,大家还为填不饱肚子愁得不行,不想翻了年,家里个个手里都开始有了余钱,怎么可能不开心

    边平灵笑道:“你都快掉进钱眼里了,就算想要接活,也要看你三哥吃不吃得下。天天在那里弄木头也挺累的,干活归干活,也别忘记让他休息。身体要不好,赚再多钱都没有用。”

    “嘻嘻大嫂,这还要你说我老早就跟三哥商量好了,他用打家具的边角料做点小东西就行了,若是接的大活太多,这种小手工就少做一点。我们家不缺那么一点钱,能接就接,不接咱多琢磨琢磨技术。等技术练得再好了,以后赚的钱只会更多。”

    “晚上记得让六妹多给老三做点好吃的,不能亏了身体。”

    “知道了,大嫂。”李四妹停下手上的绣活,让边平灵看她绣得怎么样。

    一开始叶夫人没让她们几个学太复杂的东西,就做做荷包、手帕之类的。这些东西不仅可以用来练手,练手完的作品要是还好的话,还可以拿到绣庄里去卖。

    价格低就低一点,反正是练手的东西,卖出去别在家里沾灰就行了。

    “好看。看来这个女先生没有白请,你现在绣的可比一个月前好看多了。”边平灵望着李四妹做的那个荷包,一阵赞叹。

    相较于性子活泼的李六妹,能够坐得住的李四妹显然绣得更好一些,短短月余就已经绣得像模像样了。比不上人家专业的绣娘,但比村里普通的村姑绣得好。

    反到是她自己,学了这么久,还不比不这些土生土长的原著民。

    唉这东西,要看天赋!看来她是没这方面的天赋了。

    李六妹伸长脖子,看了一眼她四姐的,立马表示嫌弃:“大嫂,你没看到翠花绣的,她绣的才叫好看。”

    坐在旁边的刘翠花顿时红了脸,不好意思地说道:“我我绣得不好。我绣得没有四姐快,还没绣完。”

    李六妹一把就将她手里的绣包抢了过来,递到了边平灵面前:“大嫂,你看,翠花是不是比我四姐绣得还要好我们都还在学什么竹啊、叶子啊,翠花都开始绣花了。你看她绣得花,是不是特别漂亮就连叶先生都夸翠花有天赋,以后肯定能够成为一方大家。”

    被这么一夸,刘翠花的脸更红了:“六姐”



604章 刘翠花的绣技
    “那不是很好吗你会做饭,翠花会刺绣,以后我想吃饭找你,想要穿好看的衣服找翠花就行了。”边平灵也把刘翠花狠狠夸了一遍。

    这个小姑娘一向自卑,经过这么久的调教,好不容易才容入了这个家,说话的声音大一点了,怎么能让她缩回去

    她恨不得刘翠花能够再泼辣一点,这样以后大了,不在她眼皮子底下了,也不怕她被人欺负。

    刘翠花被几个人夸得脸都要熟了,完全不敢看人。

    李六妹哈哈大笑:“翠花就是这点不好,不经夸。明明我们说的是实话,她还害羞得跟什么似的,搞得好像有人欺负她似的。”

    李四妹拍了她一巴掌:“你以为谁都跟你似的,人来疯要不是有大嫂管着你,你都要飞天了。”

    李六妹吐了吐舌头,作怪。

    “一个太活泼了,一个太安静了,你们两个要是能够中和一下就好了。”边平灵笑道。

    到江小兔能走的时候,差不多就到了快要入秋的季节了。

    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李家村许多在外面挑担,来不及回家秋收的人,直接请人帮忙。

    边平灵也是其中之一,直接做主请了人。既然家里的条件允许大家可以轻松一点,那何必那么辛苦呢

    很快,院子里就堆满了地瓜、花生、土豆等物。

    这边忙完,那边李族长、里正就如今村里人开会,准备组织大家上山摘板栗、野果之类的。

    秋收的时候,书塾里会放农忙假。

    刘康、李五、李七回来没赶上秋收,到赶上上山采板栗了。

    “大嫂。”刘康将满背的板栗放下,接过边平灵递过来的水就喝了起来,“今年能够分到的板栗可能没有去年多,附近的村落知道板栗可以吃,都赶着一起来了。我们村就分到了一片。”

    “能分到一些就分到一些,”边平灵早料到会这样,一点都不意外,“之前我们标记出来的其他吃食也差不多到时候了,李三哥偷偷上山看过,大部分还没有人发现,到时候你们几个得避开人把那些东西弄回来。”

    板栗的事情已经大方过一回,边平灵并不打算将发现的其他东西也拿出来“分享”。

    家里人多,粮食再多她也不嫌多。

    “嗯,我跟二哥、三哥商量一下,看什么时候去合适。”

    边平灵点头:“我爹娘那里,就不要通知了,就你们几个去,免得泄露风声。”

    唉主要是她那个当娘的,真的没话说了,明明差点被边奶折腾得家破人亡,现在他日子好过一点了,立马偷偷背着他们大家“贴补”边娘。

    发现一次,他就蹲在地上叹气,只说他一个做儿子,怎么也不可能不孝顺自己的娘。
1...209210211212213...2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