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皇叔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孤舟书生
另外,朱常浩打造这个马尾造船厂,其实也是为了培养高级技师和制造业的集群人才而准备的。
这第三只手,就是解决大明百姓的吃饭问题,虽然现在大明已经进入到历史上的小冰河时期,但是,这小冰河主要影响的是北纬三十度以北的地界,对于赤道以南的地区,基本上没有影响,反而使得这些热带地区,雨热同期更加明显,搞种植业那是再合适不过了。再说,这粤西南,从中南半岛一直延伸到三佛齐,渤尼,香料群岛,这些小国历来都是大明的属国,他们奉大明为宗主国。
现在,宗主国的大部分土地已经进入到冰河时代,水旱无情,蝗虫遍地,将大陆上的灾民转移到这些属国,其实是促进了他们的文明程度,加强了当地的开发,创造了更多的社会财富。
如果整个中南半岛和三佛齐,渤尼,还有暹罗,东吁,这些地方成了大明的粮仓,那以后不就是,大明再也不为粮食问题担心了。
这也就有了俞开义对湘江水道进行疏浚,剿匪,并且打通有些淤塞严重的灵渠,最终以漓江联通珠江,以后,粤东的货物就直接从珠江口下水,通过水路,可以一直通到京师。
现在俞开义已经派了五百余人,要对打劫鹦鹉洲上的这伙水寇动手,还有就是株洲这个地方太重要了,想找个据点。毕竟瑞王要将势力通过湘江水道向南延伸,那这株洲就是相当重要的据点了。
但现在也不好贸然朝株洲,也就建宁县索要土地啊,一旦被衡阳知府上奏折,说汉中瑞王贸然侵占建宁县的土地,那简直就等同于谋反啊。
好在这个鹦鹉洲是无主土地,况且又被匪徒所占据,现在被瑞王府的伏波水师给收拾了,那也是为民除害,而且,消灭当地的土匪,那么占据这土匪的无主土地,瑞王府占领,作为王府的一个综合性的据点,也是无可厚非的。
俞开义决定,将这拨水寇给收拾后,就要对这这块鹦鹉洲进行加固处理,并且在上面修建房子,码头,还有军营等等,当然,商用码头,还有仓库之类的是少不了的。
以后,这株洲巡检司就落在朱常浩的手里了,当然,也是为了保障湘江水道的畅通。
五百余人成包抄队形,开始朝龙王庙后面的水寇据点摸去,为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这一次大家都拿着火铳,手雷都家伙什是。
大概不到一刻钟,随着一声铜号的骤然响起,这三座房子百米周围,突然冒出众多的人影。
这里的水寇的,也就是大当家叫焦为正。看到自己这一伙兄弟竟然被人为了,心想这不会是衡阳府的衡阳守备的人吧?
如果是衡阳守备的人,焦为正作为自己还是能够冲出去的,就在他打算要下令冲出去的时候,发现这这伙包围自己的人,每人都有一把三眼铳,还有的手里还攥着看起来向铁菠萝的东西。
这铁菠萝是啥,他不知道,其实就是手雷。
再仔细看了一下,发现这伙人也不是官军,大明的衡阳守备兵丁们的号服也不是这样的。焦为正立即断定,“这伙人既然不是官军,那就更好办了,看来他们是想黑吃黑了,我们龙王庙的这伙人也不是吃素的,只要刚开始的时候,将大门打退,那我们就赢了。”
想到这里,焦为正立即定了定神,大声喝道,“那条道上的朋友啊,要知道这两千里的湘江大道,我们龙王庙的弟兄可是最仗义的,如果你们敢下黑手,我这龙王庙大当家焦为正,今天也为你们透个底,这永州土司就是我的姐夫,如果他老人家知道,自己的小舅子被道上的朋友给下死手了,那后果……嘿嘿!”
焦为正说道就不在言语,故意将话说一半,其实就是想让伏波水师的这五百余人在思考的时候,自己突然出击,打乱他们的节奏和气势。
但已经打过数十场,航行近万里的伏波水师从包围对峙开始,就没有放松过,而且,刚才的铜号也吹了,这就意味着他们这五百余名水兵,只能进,不能退。
但为了有人能够对这湘江水道知根知底,为伏波水师更快当地打通湘江水道,从这伙土匪里面看能不能吸纳两个人来做伏波水师的向导,这是乔景阳所考虑的
这次带队的是伏波水师甲字营的营长乔景阳,这厮听见这个焦为正意犹未尽地说完,嘴里说道,“全体都有,如有乱动者,格杀勿论。看大家都准备着,乔景阳对被围的水匪说道,各位龙王庙的弟兄,我们大明伏波水师,如果有人想投降,请放下军械,蹲在地上,反之,格杀勿论。”
焦为正一听,不乐意了,他大声说道,“各位弟兄,这伙人不是什么水师,拿个鸟铳,要打不死人,弟兄们,冲啊!”
一些头脑比较简单的,想到鸟铳也只不过就是打破表皮而已,只要完了,用剜刀将里面的沙子掏出来就成。
于是,一群热武器于冷兵器的对抗开始了,就在这不到百米的范围内,虽然三段集中射击,还有三拨手雷的集中投掷,这伙举着长刀的龙王庙水寇,不断地倒下,手雷也在人群中炸响。不幸的是,一个弹片割断了焦为正的劲动脉,血液也脖子里面喷射而出,问题是一时也死不了。
焦为正倒在地上,看着手下的弟兄们,不到一盏茶的功夫,都已经到底身亡。
他最后还想转过头看看,那些弟兄们没有冲锋,可惜,大量失血,他已经没有转头的力量了,最终死不瞑目。
这一役,消灭水寇七十八人,投降二十五人。
后来,在这而二十人的带领下,乔景阳让军法处的人查抄白银十五万两吗,黄金,三千两,还有沙船十七艘。
最后,这些人被带到俞开义面前,通过军法处的审讯,发现大多是早前跑这条水道的江西商人,可惜被盘剥的厉害,最后沦为水寇,打家劫舍,抢劫过往商旅,从而逍遥生活,好多人对着湘江水情,甚至灵渠到漓江,丽江到珠江的这段水域也想断熟悉。
最后,俞开义留下两营水兵,负责打理这个鹦鹉洲,再将龙王庙的水寇打发出三人,在修建鹦鹉洲的身后,和当地人进行沟通,交流。
剩下的二十二人,全部塞到船上,继续南下。
第二天一早,俞开义立即带着朱常浩的印信,来到了建宁县县衙,将鹦鹉洲这块无主土地划拨到朱常浩的名下,当场签约划拨文书后。又在县衙榜贴出告示,加盖官府大印,张榜公布鹦鹉洲现在划分到瑞王的名下。
极品皇叔 第一百一十四章 谷城夜话(求订阅)
株洲的事情完成了,俞开义留下五百人之后,开始向南边的衡山县行去。
远在东南的八闽大地,明天就开始建造第一批战船,一切都欣欣向荣了。
而今晚的谷城县,朱常浩他们都在休息,想到明天就可以到襄阳后,看看这小半年来,襄阳城的工业基础发展成什么样了。
朱常浩很想知道,这襄阳城,现在变成咋样了?看看襄阳那汇通榷市,是否形成了规模,集约化的工业生产模式?现在雏形是否已经出现,还有襄阳这个地方,折忠信的这几个月到底赚了多少银两?还有,训练了多少军事力量,码头的修建,还有鄂豫皖商路现再是否已经打通……这些都是朱常浩很迫切想要知道的。
浑浑噩噩地想着,就在朱常浩想要入睡的时候,刘正突然报告说,“折管家求见王爷。”
朱常浩一听,知道这自己的亲信是从襄阳来见自己了,那就见吧。
一身短衣素褂的的朱常浩从船舱里走出来,刚好看到一身锦衣绣服打扮的折忠信。折忠信一切都没有变,只是看起来身材变得更瘦了,也更黑了,不过,那眼神更亮了¥▼,。
折忠信看见王爷,赶紧就要下跪参见,朱常浩一把拉住,将他扶了起来。
两人顺便进了船舱,朱常浩也没有摆谱,亲自给折忠信倒了一杯凉茶。
折忠信一看凉茶,没有推辞,也许是真的渴了。虽然都在汉江上行船,但也不能急那样去喝江水啊,特别是王爷说过,“夏季的时候,一定不能喝一些河流里面的生水,说着水里面有大量的肉眼看不见的小动物,喝了这些水,这些小动物就会进入到人的体内,产生瘴气和瘟病,还说这种小动物叫什么细菌和病毒。”
忍着饥渴和想见王爷的折忠信,就这样,一路急赶,滴水未进,在这一下午的三个时辰中,从下游的襄阳赶到了谷城县。
现在在船舱里,折忠信连续喝了三杯凉茶之后,才用袖子擦了擦嘴,然后说道,“王爷,小的总算活过来了。”
朱常浩一听,直接说道,“什么活过来了,本王知道,明天孤王一行就到襄阳了,怎么今天你就到谷城县了,是发生了啥事吗?”
“王爷,啥大事都没有发生,今天我接到襄阳.水师的汇报,说王爷已经到了谷城县,小的一听,既然王爷到了,那自己是王爷的旧人,必须过去看一下啊。”
“唉,其实本王也知道,你老折对本王的那份的感情,只是,你们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襄阳.水师?”
“回王爷,这襄yang水师是我们内部人的叫法,其实在外,都称为襄阳船队,不过,这支船队是小的按照我们汉中伏波水师的训练方法打造的,虽名为船队,不过,战斗力觉不比现在最强的南京水师差。”
“哦,老折啊,这南京水师可是咱大明的老牌劲旅,追溯到他的前身,可是元末明初的巢湖水师啊。”
“那,王爷,这黑夜漫长,你就给小的讲讲这南京水师的“古”吧。”
“老折,这个事情在元朝末年,那时候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元朝统治大厦将倾。
那个时候,身居这样一个大动乱时代,巢湖人俞廷玉父子并廖永安弟兄,为保护乡里聚兵巢湖,在姥山岛修船塘,训练水师。
这支最初只为保卫家园的水军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一支群雄瞩目的水上劲旅。
当时,最有实力的除了元军之外,还有陈友谅、张士诚等人领导的起义大军,参加红巾军的太祖爷是后起之秀,崛起于江淮之间。
几支力量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展开了拉锯战,谁能最后胜出,巢湖水师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俞氏父子、廖家兄弟是归附元朝还是倒向义军,直接影响到九州大地这未来数百年的历史。
大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这一年是太祖爷命运的拐点。红巾军首领郭子兴病死,太祖爷统领义军。
大军驻扎和县,太祖爷决定渡江谋取南京,建立稳固的根据地,而攻取南京必经采石,欲渡长江,却困于水师舟船不济。
这是因为太祖爷起义以后,它主要的部队是陆军和马军,水师几乎没有。没有水师,如何挥师南下。
正在太祖爷焦灼不安之际,俞氏父子和廖永安、廖永忠兄弟致书朱元璋,俞通海三次到和县,表示归附的诚意。
可以想像太祖爷听到之后的狂喜,立即讲“天助我也”,发出这样的感叹,并且亲自带着几个大将到巢湖(据说是姥山),跟巢湖水师的领袖们进行会商,就是两个部队会和,合作组成一个联军。
自俞氏父子廖氏兄弟归附之后,太祖爷实力大增,一夜之间拥有一千多艘大小战舰。元军听说巢湖水师和太祖爷合作,胆战心惊,立即派出部队,但被打得大败而逃,一直追到长江里面去了,在那里发生了一次决战,巢湖水师一举取胜,所以元军残败的水师部队退回芜湖,这样太祖爷的部队坐着巢湖水师的战船浩浩荡荡进发采石。
随后,俞通海率部攻克采石矶,向南京进发,很快拿下南京,太祖爷改南京为应天府。但是,他面临两大敌人,东边的张士诚和西边的陈友谅,一个在太湖,一个在鄱阳湖。巢湖水师和鄱阳湖水师、太湖水师分头决战,都把他们战败,最后控制整个长江流域,统一南方,建立了明朝的根基。
到了成祖爷时期,三宝太监要下西洋在,主要的力量骨干就是这南京水师,他们在遥远的印度洋上,匡扶正义,替天行道,打过几次漂亮的仗,全歼了一支人数在五千人以上,当时大海上上最大的海盗帮,把海盗全数或屠或擒。著名的首领陈祖义被俘,后来押回首都正法。这是一支人数在五千人以上的海盗,这一仗打得并不简单。”
虽说后来,水师废弛了,在三十多年前,又被戚继光戚帅给带活了,就在“壬辰倭乱”,水师直接将倭国的战船给打散,记得当时抗倭名将戚继光云:“福船高大如城,非人力可驱,全仗风势,倭船自来矮小如我小苍船,故福船乘风下压,如车碾螳螂。斗船力而不在斗人力”。
据《武备志》云“用火器与浪漕间,起伏荡漾,未必能中贼。即使中矣,亦无几何,但可假次以吓敌人之心胆耳。所恃者有二:发射佛朗机。是惟不中,中则无船不粉,一也。以火球之类于船头,相遇之时,从高掷下,火发而贼船焚,二也”。由此可见大明海军船型大,干舷高,在冲撞等近战场合有明显优势。”
“王爷,小的曾经暗地里观察过南京水师,发现他们的那些战船,不管是福船,还是海沧船,车轲轮,还是苍山船,都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东西了,好多战船都已经停在紫金山下的水面上,任其腐朽。水师营地,每天也就看到三瓜两枣的几个衰老兵丁,在树荫底下,脱下号服,吃虱子。”
“想不到戚帅走了也没有多少年啊,怎么大明得军政糜烂至此啊!”
折忠信听了王爷的问话却没有回答,而是深深地叹息。
朱常浩却自问自答道,“这些原因在本王打造伏波水师的时候就考虑清楚了。
过去,倭寇的威胁是巨大的,但绝不是致命的,咱明朝的最大威胁来自蒙古高原的游牧骑兵。
洪武和永乐时代的远征,使蒙古人遭到重创,并发生分裂,但当明朝军队衰落时,他们发动了对明朝的反击。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军队俘虏了我大明英宗皇帝并直逼京城,防范来自北方的威胁成为帝国的战略中心,因此它必然在海洋方向撤退。
而且,朝堂上大多数明朝官员们不了解水师的重要性,反而挪用本应用于水师的资源。
大运河开通后,他们把水师士兵调往运河运输粮食,水兵变成了运输工人。沿海的士兵七成以上被派去种地,三成被派去造船,大批水师人员被调往京城修建宫殿,本应用的海防的人力被运输业,农业和建筑业所占用。最可耻的是短视的皇帝们大量挪用水师饷银。
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停止海上远征所节省的经费被用来赏赐皇帝的家属。
正统元年(1436年),战舰制造被大大削减,经费被用来修造皇帝的坟墓。
再次,咱大明明朝政权的腐化和收拾邻居思想的落后,也是明朝水师衰落的重要原因
以上本王所说的诛心之言,就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大明真的是腐化了,这些腐化所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皇帝挪用水师饷银,宦官动用运输船队,军官克扣水兵军饷,并动用战船进行走私,都造成了水师的疲惫不堪。
同时整个朝堂上陷入党派之争,没有人去关心明朝的海上利益。腐败的危害是明显的,但思想观念的阻碍,确实难以察觉的。大明水师焉能不衰败,到现在,朝堂上的主战派都要求简化水师,用来发展关宁铁骑。本王都想爆粗口,麻痹的,难道咱大明的水师不能从海上出发,进攻皇太极吗,这样,他皇太极还算个屁啊?”
(写到这里,书生是扼腕叹息,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发现咱大明不是没有能人,而是能人被活生生的利益,还有机制所灭杀啊,好多历史的拐点都被这样那样的理由带向歧路,唉,不说了,今天就写到这里了,大家订阅一下,支持一下书生)
极品皇叔 第一百一十五章 襄阳兵令
就在这谷城县,朱常浩利用二十一世纪的所见所闻,还有结合自己在大明这一年来的体验,说了好多诛心的话,才给折忠信分析了一下大明水师为什么会衰败的原因。
其实,朱常浩有一点没有说,那就是大明水师再衰败,就在清朝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十五年)三月,郑成功亲率二万五千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
他们身着明朝的水师战服,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准备直取台湾。
佛郎机侵略军听说郑成功要进攻台湾,十分惊恐。他们把军队集中在台湾(今台湾东平地区)、赤嵌(今台南)两座城堡,还在港口沉破船阻止郑成功船队登岸。郑军乘海水涨潮将船队驶进鹿耳门内海,主力从禾寮港登陆,从侧背进攻赤嵌城,并切断了与台湾城的联系。
战斗中,侵略军以“赫克托”号战舰攻击,郑成功一声令下,把敌军紧紧围住,六十多只战船一齐发炮,把“赫克托”号击沉。与此同时,又击溃了台湾城的援军。
赤嵌的佛郎机军在水源被切断,外援无望的情况下,向郑军投降。盘踞台湾〖,城的侵略军企图负隅顽抗,郑成功在该城周围修筑土台,围困敌军八个月之后,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
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三十八年的华夏领土台湾。
那个时候,郑成功的势力范围只有两广还有闽地,就能够打败佛郎机这个据称“海上马车夫”的欧罗巴国家。
现在,朱常浩觉得,“离郑功成的那个时期,还有三十四年呢,大明水师现在战力犹存,只要朝廷重视,大明水师还是可以重返印度洋的,只不过看起来,这个希望寄托在他自己身上了。”
朱常浩想了很多,一看今晚自己和折忠信不知不觉的聊了一个多时辰,眼看都要到丑时了,为了明天的出发,那就睡吧,不过朱常浩却邀请折忠信今晚就和自己一起睡,唬的折忠信脸色一下子都变了,刚好现在长江以南,好多官家老爷,富商地主都喜欢玩娈童。
朱常浩一看折忠信那种惶恐的眼神,自己也明白这位管家的心中所想,赶紧说道,“老折,你想什么呢?本王搞的是女人,男人和太监本王是坚决拒绝的,本王只是觉得,你懂本王的意思,也是本王的兄弟,今晚,我们就睡在一舱,但不同床,好好交流交流。”
“呃,王爷,倒是小的孟浪了。”
由于夏夜,船舱的小窗开着,上面用蚕丝网封住,小昆虫也飞不进来。
两人睡在竹席上,感受着苍山船的轻微荡漾,说着彼此对一些事物的认知,其中,包括鬼神,亦包括命运,宇宙,至理的对答。反正到寅时时分,才入睡。
而第二天的早饭,朱常浩也没有吃,折忠信想起来出操吃饭,朱常浩说道,“老折啊,我们这一行到襄阳你就要忙到深夜了,昨晚和本王都聊到寅时了,还是在睡会,两个时辰之后,到襄阳,本王叫你。唔,本王也再睡一会。”
说完,就倒头睡下了。
期间,宋献策和吴克善来请朱常浩吃早饭,都被刘正挡住,然后说道,“王爷昨晚和折总督管相交至寅时,早饭就不吃了,到襄阳后吃接风宴吧!”
两人一听这样,想到最多两个时辰,就到襄阳了,最多也就是午时左右吧。
从谷城县到襄阳的这段水路就由留这个来打理,具体操作就交给了赵元义。
晨操早饭吃完,赵元义开始让瞭望手挥旗,目标襄阳府。
一路上经过仙人渡,庙滩镇,太平店镇,茨河镇,牛首镇,从太平店镇到牛首镇,这汉江在这里拐了个大弯,河滩上有大量的庄稼,特备是一些蒜,豆角,茄子长势喜人。
朱常浩和折忠信在茨河镇的身后,就完全清醒了,这会已经巳时过半,也就是巳正时刻。
两人洗漱完毕,喝了一小碗粥,就不在吃了,毕竟这六月炎夏的季节,食欲不旺盛也是很正常的。
午时过一刻,伏波水师船队开始停在汇通榷市实中间的刘家河边。看到这汇通榷市,他所处的位置就在汉江所环绕的几字形河流上,西邻真武山,东临东津镇和张湾村,。
东西长约二十里,南北宽约十五里,像一个鞋底一样。
船停罢,就听到牛角声呜呜地响起来,接着就是七十二声礼炮。最高规格是九九八十一声,但朱常浩只是个藩王,那就不能超过皇帝的礼制。
炮声过后,朱常浩和众人已经下来了,在近两万名陆师、水师人员,还有襄阳督管府下设金融局,捕快局,商务局,税务局,农务局,大理寺局的三呼万岁声中,朱常浩来到了众人面前。
并且让大家免礼,和众人问好,然后,示意折忠信将这些人给解散了,因为朱常浩现在心里有事,急需要让折忠信为自己释疑解惑。
虽然一声声口令的下达,参见朱常浩的队伍有条不紊地离开,折忠信让值星官将这五百余人的水师对于接送到襄.阳.水师的控制营房里面后,就迎着朱常浩来到了这襄阳汇通榷市大总督管府。
在督管府里,三桌盛大的宴席已经就等着上菜,朱常浩对折忠信的要求是,这饭菜,不能有太多的荤腥,清淡就好。还有菜品就按照十二道才来上,不要太肥腻,就可以了,不许喝酒。
折忠信知道王爷的脾气,这菜品这一次上的都是襄阳当地的招牌菜,有三镶盘、夹沙肉、襄阳缠蹄、红烧蹄膀、糖醋白菜、清蒸槎头鳊、干炒仔鸡、泡菜牛肚丝、酱猪大骨、酱爆肉、宜城盘鳝、宜城大虾等等。
朱常浩看了一会,发现是十二道才没错,可惜,里面就只有一道素菜——醋溜白菜。
这油腻太多啊,朱常浩对折忠信说道,“在来一盘烧茄子,吸吸油吧。”
“是,王爷,小的这就安排”,刘正站起来急忙回道。
虽然说都是荤菜,但朱常浩确实饿了,自己要来的烧茄子其实也没有吃几口,倒是红烧蹄膀,干炒仔鸡吃的挺多。
最后扒拉了几口米饭,然后灌了几口清茶,这次接风宴朱常浩就吃好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