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皇叔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孤舟书生
其他人看到王爷已经吃完了,赶紧扒拉了几口,吃饱后,等待朱常浩的安排。
朱常浩没有看大家,而是对折忠信说道,“折总督,我们几点去看那些作坊还有陆师和水师啊?”
“回王爷,现在是未时初,金乌正毒,未时末,乞丐王爷来巡视检查。”
“那行,现在大家都去休息,赵元义,王灿,折忠信,宋献策,刘正你们几个随本王来,大舅哥,本王有事要安排,你切自便,申时初,随本王去巡视检查一下”。
“是,王爷,小王带时候一定。”
五人随着朱常浩来到督管府的后堂里,由于后堂前面就是一处水池,前面是一个水榭亭台。
五人坐好后,随着冰镇酸梅汤的端上来,朱常浩开始说道,“今天把你们五人叫到这里,是不能啊有事情要安排。”
“王爷,你请说吧,”刘正说道。
“是这样的,上月中旬,本王的伏波水师,六千五白余人在俞将军的带领喜爱,开始要打通湘江,疏浚灵渠,沟通珠江水道,连接粤东和粤西地区,然后直接威慑万里石塘,七洋洲,吕宋,三佛齐等地区。但是,这一次不是水师新丁有两万余人,本王打算进行以打代训,当俞将军完成本次战略使命之后,这两万来人,都要全部轮训一遍。因此,这襄阳,就作为本次轮训的后勤基地了,因此,老折啊,这后面所需要的粮食,亦要,军械等物件,都需要你们们襄阳来支持。你有信心吗?”
“回王爷,小的很有信心,经过这小半年的发展,襄阳现在已经蓄积了大量的陆师和水师兵丁。总来来说,襄阳现在有陆师一万两千余人,水师九千余人,各类战船三百只,火炮若干。”
“恩,看来老折反战的不错,不过,本王还有一件事要对你说。”
“王爷请将”
“老折啊,这位就是赵元义,他是本王的老人了,这次他和军法处长王灿,一起护送我的那大舅哥吴克善,也就是布木布泰的去亲哥哥,回归他们科尔沁去,乘船走海路,顺便打探辽河哪里皇太极的哨所军寨布置,以便做好袭扰辽东,围困皇太极。然后,本王还有他们驻扎在渤海海峡庙岛列岛,以便做好三方策应,并且伺机将毛文龙取得代之,获得东江镇和皮岛,当然,实在毛文龙不听话的情况下,因此,本王临时谋断,将你们襄.阳.水师拨出三营给赵元义,兵丁最好是王府以前的老人”。
“是,王爷”
“最后一点事情,就是赵元义他们的供给,也交给你们了,有压力吗?”
“回王爷,没有压力,襄阳完全做得到”
“那好,大家还有说的吗?”
极品皇叔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明经济中心南移
襄阳的午后,看起来一片晴朗景明,汇通榷市被汉江水穿城而过,在东面弧形的水域上,这一片区域全部划归为民用,并且有从北面流来的白河,唐河支流的汇入,弧形的区域水量很大,并不对商人的行船造成影响。
而汉江的主干河道上,在汇通榷市的东西两边,已经建立了水上闸门,严禁商用船只出入。
从北面的熊家埂子到南面的观音楼上,这近十五里水程的江岸边,从南往北分布这大量的矿砂冶炼,货运装卸,船舶制造,还有来料加工作坊厂子。
朱常浩一遍遍地看过去,发现好多虽然还是手工业雏形,但胜在兴旺繁荣,就连朱常浩的担心的钢铁冶炼的污染,特别是处理废水污染,发现做的还不错。
在十七世纪的大明,采取这样的污染治理措施,那真的就仁至义尽了,因为污水都排在了虎头山的乔家山谷中的三道沉淀,在经过羊虎山根的第四道沉淀,这样的水基本上已经和江水没有什么差别了,灌溉,洗菜都没有问题了。
朱常浩的打算就是,现在大明的工业雏形刚刚起步,这环保工作就要做好,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当工业和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身后,朱常浩决定,就要加强大气治理,绝不能让人生活在生化危机的场景中似的。
除了江边的这些冶炼业,加工业,制造业以外,在滨河路外还有一条铜钱街,朱常浩发现,这条街林立这大量的当铺,钱庄,还有金银首饰加工的含金量高的产业,朱常浩看到这一幕,莫名地想起了二十一世纪时期,米国的华尔街。
“二十一世纪在米国叫华尔街,现在十七世纪的大明,本王开辟的这条街道就叫铜钱街,这道街,以后就是大明的华尔街”,朱常浩心里无比得意地想到。
就在这二百平方千米河边水道的榷市平原上,大明关内关外的商贾都有,每天早、中、晚,都有巡视,就连夜里亥时之前,也要巡视一次,如果街面上出现打架斗殴,问明情况后,直接带到冶炼车间,强制劳动三个月。
如果在汇通榷市的地界上出现诈骗、碰瓷、诬陷,一旦查实,不管你年龄大小,直接游街示众,然后进行劳动改造,索要和诈骗金额超过五百两的,直接就是无期劳动。
朱常浩意识到,现在如果对这道德底线不进行立法,那以后,随着大明的工业经济水平发展起来,这就没治了。
而据榷市一墙之隔的岘山山麓下,还分布着大量的米店,青楼,茶叶等店铺。
特别是青楼,一到晚上,风灯升起,里面莺歌燕舞,灯红酒绿,淫词荡曲萦绕,不绝于耳。在榷市里面工作的,哪怕就是搞冶炼的长工,匠工都不允许到青楼妓院里面去,一旦发现,直接开革,当月薪资也不会发。
曾经有一个来自金陵的造船大匠,手工精良,恃才自傲,故意晚上的时候,到百花楼去喝花酒了,刚和头牌睡在船上,就被捕快局的人给扭送出来,最后直接被造船厂开革。
后来此人觉得没脸见人,离开了汇通榷市。
襄阳汇通榷市现在是法治,环保,经济,军事全面发展,每天这个榷市,按照金融局和税务局,还有商务局三家联合统计,就有两万两银子的进项,抛去所有的生产成本,也有一万两银子的纯利润。
在商用码头,那来来往往的船,有时候都造成拥挤了。朱常浩看到此景直接皱了皱眉,折忠信一看王爷不高兴了,立即解释道,“王爷,小的也纠正过几次,也处罚过,但是直接处罚下去,它影响我们榷市的收入啊,现在只好慢慢地等待进港了。”
“老折,解决这个船舶进码头拥挤的问题,很简单,进港上码头就是从左手进,离港的右手出,一旦出现不遵守这交通规则的,直接罚去他货物的十分之一钱两,就是运送人的划船也一样,罚没收入的十分之一”。
“是,王爷,那小的下来就去实施。”
最后朱常浩看了看钢铁冶炼和船舶制造,发现这造船水平也太次了,只会制造出火龙船,还有少量的苍山船。
说起这火龙船,在明军水师里面,都属于轻型战船。此船分三层,以生牛皮为护,上有铳眼,中置刀板,钉板,下伏士兵。两侧有飞轮,四名水手。先伪败于敌,诱敌登船,开动机关,使敌从上层落入中层刀板钉板中。
战力太小,还不如苍山船呢,另外,也浪费了大量的木料,朱常浩看到,立即说道,“这样的轻型战船以后减少生产,你们要努力制造苍山船,车轮舸,海沧船,福船,如果能够制造出葡萄牙人使用的蜈蚣船,还有三桅战船更好,本王要求,侧重点最好放在车轮舸上,这所有的船只里面,车轮舸要占三成。”
“是,王爷,小的下去就去安排”,折忠信自信满满地说道。
这次走马观花当地看完,让跟在旁边观察的吴克善,还有宋献策等人,目瞪口呆。
吴克善听到一天纯银子有万两进项的时候,眼睛已经睁圆,心跳急速。
朱常浩却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毕竟年前的时候,已经搜刮了自己的“好三哥”大明首富福王朱常洵的银两,那可是三千八百万两啊。
今天下午就看完了,晚上,由于有吴克善在,那襄阳作为东道主,今晚的招待也是必须的。
明天,朱常浩将会返航,赵元义他们会带领这这次新划拨来的三个营,船出长江口,一路北上,走向大洋。只是这船要换掉一些,除了五艘苍山船以外,还再添加了五艘,其余的二十艘为火龙船。可惜朱常浩的手里,到现在也没有一艘福船,这在重火器方向,有些吃亏,另外就是从安康府上来,这汉江的水道爷行驶不了福船,毕竟水浅,容易搁浅,也没有打算生产福船,确实是自己有些短视了。
十艘苍山船,二十艘艘火龙船,搭载着一千五百多名水师队员,为的就是防止突然被毛文龙吞并,就这一千多人,朱常浩都觉得这而力量薄弱呢?
晚上的大总督管府,朱常浩,刘正,折忠信,宋献策,赵元义,王灿,吴克善等人在后堂的客厅里面,对着水榭开始边聊边吃。
酒也开始供给,只要不喝醉就行,因为明天就要开始各奔东西。
酒席上,菜过三巡,酒过五味,大家的聊天开始活络起来,朱常浩也不是一个摆谱的人,和颜悦色和众人谈起了而天南海北。
只是席间,俞开义也说道,“王爷,我们襄阳的这个榷市能不能扩大一些,现在,这里的商贾有来自顺天府,登州府,应天府,杭州府,广州府,云南府,成都府,贵阳府,宁夏卫,就连灵藏(青海),乌斯藏等地,都有商人进来。不过,这云南府,灵藏,乌斯藏等地的,都是通过驮运,路线是茶马古道,货物吞吐量不是很大”
“恩,本王明白,现在有洋货进市吗?”
“有的,不过都是我们两广地区,还有江浙地区的王府商号进货,由于我们有独立的船队老搞运输,我们所进来的洋货,包括香水,琉璃镜,还有八音盒,就连那个什么劳什子座钟,比其他地方的洋货便宜。”
“哦,座钟也有吗?那有没有小点的,怀表什么的有不?”
“王爷,怀表是什么表?”
“就是有婴儿巴掌大小,上面有长短不一的三根针,一个方向走,用来看时辰的。”
“那和座钟一样啊,这劳什子也是用来看时辰的,上面有十二个洋文字码,走过一个字码是半个时辰。但好贵啊,一个座钟就要五百两银子。”
“这样,本王打算回汉中的时候,带走三台座钟,老折,你下来去采购一批。”
“是,王爷”,折忠信回道。
折忠信不说了,但吴克善却想发下牢骚,毕竟一个榷市,日进纯利润万两,那可不是啥地方都有的。
“王爷,刚才听你们说啥座钟,小王听清楚了,就是看时辰的,那不就和漏壶差不多吗?而且还要五百两银子,我的长生天啊,五百两银子,要多少牛羊可以换来啊!”
“唔,大舅哥,你要不?”
“小王知道,逸豫可以亡身,这座钟是不会要的。”
下来零零碎碎地说得很多,除了吴克善喝高以外,其他人都很节制,还清醒着。
亥时初,酒席总算结束了,吴克善被送去休息后,剩下的人都没有走,朱常浩要打算开一个紧急会议,主要是针对赵元义的这次北上。
朱常浩说道,“宋参谋官,还有元义,王灿,你们这次要北上,肩负这重大的任务,本王希望你们在庙岛列岛那里安下据点以后,就要不断地吸收当地的百姓,参加你们的水师船队。期间如果发生缺粮,或者粮食没有及时送达,你们就打听北边八旗里面,那些牛录,甲喇,还有额真们所拥有的庄园,侦查好之后,在守好据点的情况下,直接去将他们的粮食劫来,让他们建奴没有粮食吃,我看他皇太极还会不会焦头烂额,汉人的不要抢,明白不?”
“是,王爷”
“还有这次要出发,除了科尔沁采购的东西以外,其他船只全部都要装成军械火器,粮食,医药,棉衣什么的。军械火器粮食,要整船整船的装满啊。老折,你下来给调派东西给赵元义他们。”
“是,王爷”,折忠信和赵元义连忙回道。
会议开完了,朱常浩在督管府的后堂卧房,喝了两口清酒,喃喃道说道,“好一个铜钱街上,当铺和钱庄比京师还多,看来这大明的经济中心是要南移了!”
(真心得希望大家订阅,毕竟订阅是一本书的生命线啊,而作者孤舟书生的强心针就是诸位看官的打赏啊,2015年还有十天就要结束了,在这最后的十天,书生希望看到打赏的变化!读者群331276890,欢迎看官们加群,和书生一起共商书是!)
极品皇叔 第一百一十七章 船即国土食为天(求订阅)
夜晚,朱常浩喝着清酒在昏昏而睡的时候,在汇通榷市的水师码头上,襄阳.水师三营千余人,已经正式移交到赵元义的手中,二十八条沙船已经全部替换成火龙船和苍山船。吴克善的货物也装在了火龙船上,从襄阳军械库里面,所需要的火器,还有冷兵器都已经装上船,就连粮食,药物,棉衣也已经准备妥当。
就等待明天的了。
一夜无话,静睡天明。
第二天一早,卯时时分,集结的号声已经响起,听闻号声的朱常浩,也一骨碌起来,随便洗漱了一下,快马疾奔到水师码头。
吴克善,宋献策,赵元义,王灿还有一千五百多人的水师队伍,已经成方阵,等待王爷的检阅。
朱常浩看着这次就要出征的水师队伍,突然临机一动,心想,“这一千五百余人既然要常驻渤海,那不就是北方海域了吗,记得再过二个多世纪,‘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十九世纪中后期,自强的国人发起了洋务运动,海上力量就新建了一支队伍,叫“北洋水师”,可惜后面覆没了。
这支舰队的覆没,永远成了华夏民族的一个痛,6≤,现在在本王手里,一定要建立一个不一样的北洋,虽然人数还少,但只要这支水上力量建立起来,那大明就不会受到其他任何哪个力量的欺凌,本王的北洋,是永远的北洋。”
想到这里,朱常浩看到前面这一千五百多名汉子,说道,“诸位弟兄,本王今日在这里送大家,踏上凌波大海,那你们就是大明的颜面;你的战船,就是大明海上永不沉没的国土;如有外寇,侵我国土,直接给本王击沉。在海上,真理永远在你们的杀戮之内,在大炮的射程之内,大明的国威是打出来的。礼仪之邦,也是建立在强大战血的基础上,只要在强大力量的威慑下,蛮夷国邦,才会承受我们的礼仪。否则,那就会被认为怯懦和软弱。
本王记得,圣人有学生问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诸位,不要担心良心上有亏,大家记住,本王希望大明能够恢复我成祖年间的万国来朝和盛唐的荣耀,一定要恪记‘船即国土’”
“我等谨记王爷训示,船即国土,恢复盛唐的荣耀”,众水兵异口同声地说道。
朱常浩看着大家说完,双手压了压,说道,“本王历来相信,名正言顺,既然众位将士要出征,那本王命名该水师为‘北洋水师’,意为拱卫大明帝国之北,拓展九州大洋万里,船即国土,尔等可明白?”
“禀王爷,吾等明白。吾即北洋水师,拱卫大明帝国之北,拓展九州大洋万里,船即国土。”
“好,赵元义,王灿,尔等可以树立起北洋水师大旗,所属本部,将在兵部另立一档,皆为“北洋”,等来年,本王巡视四海之际,再亲自授旗、拜将。拿笔来——”
笔墨端来,桌案也抬来,朱常浩乘着初阳之光,挥笔泼墨,上书“北洋”。
浓厚饱满的墨汁在宣纸上渲染开来,“北洋”两个字就像朱常浩内心里面,灵魂的一部分。
这里面只有朱常浩明白这个字所承载的意义,也只有他清楚,当十九世纪后期,北洋覆没于黄海之上的时候,它的军歌‘宝祚延庥万国欢,景星拱极五云端。海波澄碧春辉丽,旌节花间集凤鸾。’也永远成为一个梦,一个噩耗梦魇般的梦。
字迹渐干,朱常浩说道,“赵元义,王灿出列”
“是,末将出列”
“现在本王封赵元义为北洋水师少将官,师长,统领北洋水师。”
“谢王爷”
“王灿为北洋水师大校官,副师长,参谋长官”
“尔等佩剑,将印,委任状,下一季度会颁发给你们,军法处长王灿兼任”
“末将赵元义/王灿感谢王爷”,俩个人跪下来说道。
“恩,下去后,将‘北洋’两字让军中缝补匠做成你们的军旗。”
“是,王爷”
“你们两个近前来,本王有话要交待你们两人。”
近前来的赵元义和王灿,在靠近朱常浩三尺的地方站定。朱常浩端详了两人一会,说道,“这次你们主要是站稳脚跟,对津京畿的商旅,有时候可以让他们夹带你们的私活,例如辽东地区的皮货,还有木材,就连他们的牛羊,而已可以贩卖,但切记,一定不要落下训练。”
“是,我等谨记。”
“那本王就放心了,上船吧。”
在赵元义的口令声中,一千五百余人开始登船,准备。
作为大舅哥的吴克善,现在看到襄阳的这一幕确实是惊呆了,一下子就出现了两万多人的队伍,其中陆师一万有二,水师八千余人。
就襄阳和汉中现在的军事力量,就有五万人。
但就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一个地方性的藩王,就发展到如此大的规模,更让吴克善吃惊。
但朱常浩丝毫不觉得,‘恰逢大明帝国晚期,人不如狗,大明现在最不缺的就是一些没有脱文盲的壮男,再说,这个时候也没有计划生育,孩子多,家口大,为了活下去,人群奔波四方,不然李自成和张献忠能搞起来吗?’
现在话说回来,就这支水师的建立,朱常浩的临机一动让北洋水师早出现三百年。奠定了大明在帝国的黄昏时期,走向浴火重生,涅槃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上船后的水兵们都在看着朱常浩,但朱常浩也不能离开,一是为了送别这支水师;二是为了和自己的大舅哥做个话别,连王维都说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现在是大舅哥,那必须喝一晚自己的亲手端来的送行酒。
朱常浩和吴克善在襄阳.水师码头上站着互相送别,吴喝了一碗送行清酒之后,也就离开了。
战船开动了,铜号声和旗语同时打开挥舞,朱常浩看着宋献策,赵元义,王灿,吴克善向自己挥手,自己也情不自禁地挥动手儿,大呼“保重,凯旋而归。”
结果船上的水兵和众人听到朱常浩的这话,立即跪下,大声呼道,“定不负王爷之意,必定凯旋,船即国土。”
就在此刻,朱常浩突然意识到,“三十三艘战船,对,这次出去的都是战船,已经顺江而下,路上也有本王的手令和银牌,想必南京水师是不会为难的,毕竟成了本王的银令和手令之外,还有这只北洋水师的实力,科尔沁的族长的继承人,三个条件,三种实力展示,南京水师想必也会放行。”
朱常浩思量到这里,发现战船已经看不见了,身边只有折忠信陪着,周围还有些老百姓远远地看着。
朱常浩环顾了一下四周,说道,“老折,我们回去吧,将你们农务局的局长叫来,巳时正(上午十点),到督管府后堂来,本王有话要嘱咐。”
“是,王爷,小的这就让人传令。”
朱常浩回到后堂休息了一下,一看后堂里面的座钟,已经十点,心里在感叹总算有一点机械文明气息的时候,折忠信领着一名黑康康的汉子进来,此人年约四旬,见到朱常浩以后,立即下跪拜倒,大声说道,“卑职襄阳农务局局长秦如珍参见王爷,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恩,起来吧,看座,上茶。”
朱常浩让秦如珍这一套手续下来,秦如珍很是激动,不过,还是没有忘记这次进来参见王爷的初衷。
“不知道王爷唤卑职前来何事?”秦如珍很本分地说道。
“本王叫你前来,就是给你们农务局安排一趟差事,不知道你这个当局长,听过玉米和红薯没有?”
“回王爷,卑职早年也是秀才,后来,屡试不中,就随叔父跑了几年船,这南北水道,五谷杂粮,卑职都是见过了,后来,商路不通畅,便在襄阳城外买了五顷旱地,聊以度日。
王爷您说的玉米,卑职的地头就有。这是早年跑湖广的时候,买来的种子,红薯在粤西和闽地有,特别是山林地带,还有产量,在平原河谷地带,秋雨时节,容易腐烂。”
“你家有五顷地,那也就是五百亩了,不知道你对这种植玉米和红薯有经验没?”
“回王爷,卑职相信,他们粤人会种的,我们也行,不过,由于我们这里太冷,种植是的节令要提前。”
“那好,你家有多少庄客或者佃户,会种玉米的有多啊少,红薯的有多少。”
“王爷,卑职家里有佃户三十有五,都会种玉米,红薯估计只要有人点拨一下,想必农人都会做的。”
“恩,老折,今年你们在襄阳王府的封地里,除了水田种植水稻之外,所有的旱地全部种植成玉米,山地种植红薯。
说道这里,本王想到,这汉中较冷,种植的时令要在襄阳之前,因此,秦如珍,你们农务局到时候要乘船到汉中,还有你的庄客和佃户也要带上,指导本王种植玉米和红薯。”
“是,王爷,不过,汉中节气要等到清明节后。”
“这点本王省的,你下去吧。”
“卑职告退”,秦如珍躬身说道。
朱常浩看着这秦如珍出去,喝了一口茶说道,“老刘(刘正),给王府商号传令,今年秋粮,大肆收购红薯和玉米,到时候王府船队转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