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幻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阿木小道士

    “石头叔,这建房本来是就是要给大初大头他们的,等他们以后长大了,说了婆娘,肯定得有地方住不是,要不然我家可住不下这么多人,只能辛苦一些了,这不是没办法嘛。”方静倒是想建个更大更好的房子,能让几家人一起住,就像前世的筒子楼一样的,但在方家村那是基本不可能了。

    一天时间,把所有该铺的木板铺好,没有钉子,可以用竹子做的镶片,这也是方大用熟悉而且常用的方法,削尖的竹片,完全可以代替钉子的,这也是古代人的智慧。

    方静一开始想弄些钉子来,只是见识到了方大用的竹片之后,才明白过来,这些竹片完全可以代替钉子后,完全相信这古人的智慧真是高如天了,如果这要是放在前世,想想都无法理解,至少方静是无法理解的。

    随后几天,方静几人又开始了第二层的建设当中,速度之快,再加上就近还有一大片竹林可利用,方静的任何想法都会想着加入其中,还好有了水泥的方便,更是使得建设速度快上加快了。

    封顶之前,需要架设一根主樑才能封顶,这也是规矩,也是传统,当然这并不是方静提出来的,而是村正说架主樑需要祭祀,也需要向祖宗祁福的。

    随后村正开始主持仪式,方静看得也是高兴,虽然不懂村正念叨的是些什么玩意,但不影响方静一家人高兴乐呵,至少方静看得就有些意思,明显有点像前世的那种祭祀的样式。

    村来方静还想杀只大公鸡来做祭祀之用的,但却是被村正给阻止了,此时可没有杀大公鸡来祭祀建房的,只有正常的焚香祭祀,念叨些听不懂的词。

    祭祀结束之后,方静这才架设主樑上屋顶,然后才开始铺设弄好的竹片,这也是方静找不到任何瓦片的情况下,采用竹片来替代这瓦片了,要不然弄点瓦片会更好一些,至少能够使用时间更长久一些,竹片的话,倒也能用些时间,但过了几年十几年后,就得更换了,要是竹片损坏了还得不定时的更换。

    几天时间后,终于是把房屋建设完成了,方静站在房屋的正前方,看着这几双手建设出来的房屋,心中大为感慨,劳动人民的智慧永远不要低估了,只有劳动人民才是最伟大的人民。

    “静娃子,这门和窗还得弄,这屋里的地还要铺设,你看这灶房和牲畜房建在哪里啊”陈二林站在方静边上,看着这栋漂亮的新房屋,心中大为满意,两层楼,这可是在庄户人家少有的房屋了,至少在方家村仅此一栋了。

    “小舅,这灶房和牲畜房暂时不建,过些时日再说吧,这门窗什么的,这几天我和大用叔一起弄,房子里的地,到时候就用这些水泥加些沙子铺设就行,现在还不着急,先用小石子铺地面。”方静看着新房屋,心中计算着要如何弄好其他的事情,毕竟里头还有不少的事情需要完成,这样才能算是好的房屋。

    “行,不过这段时间可就辛苦了小石头他们了,你看这……”陈二林心里估摸着要给多少钱才合适,毕竟都是来帮忙建屋子的,不给钱也不合适。

    “小舅,他们每人都按五十文钱算吧,今天也算上,大家都是不容易,大家家里都忙,还来咱家帮忙,再给每家送些蛋吧,反正家里蛋多的快要吃不完了。”方静可不能做黄世仁,别是村民来帮忙,还不给钱不给东西,那以后可就真的会冷了大家的心。

    “好的。”陈二林听了方静的话后,点着头往家去了。

    &n




第一百八十七章 遗骸回家
    随后几日,方静带着陈二林钱侍两人,开始了对新屋子的装饰门窗,铺装地面,粉刷墙面,吊装楼梯,一件件事都在紧紧有序的过程当中完成。

    就连新屋前的空地地面,方静都做成了水泥地面,或许是因为水泥的好处,使得钱侍总是怀着异样的眼神盯着方静,方静都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了,这毕竟不是眼下大唐所拥有的东西,而是一千多年以后才能出现的玩意。

    “静娃子,静娃子,你随我去大榕树那里,那边来了好多的官兵。”村正从不远处跑来,向着方静喊道。

    “村正,咋了出啥事了吗”方静看着这小老头跑得气喘吁吁,停下手中的活计问道。

    “静娃子,大榕树那边来了好些官兵,点名要见你。”村正喘匀了气息后,向着方静说道。

    “点名见我不会吧那我过去瞧瞧。”方静心中好奇,自己认识的人少之又少,有什么官兵是自己认识的呢

    方静跟随村正往着大榕树而去,就连还在忙活的钱侍和陈二林也停下手中的活计,跟了过去。

    村正带着一行人来到大榕树后,瞧见了不少的马车,还有一溜的官兵,打头的方静不认识,更是不知道他们是些什么人了,除了这身装扮是官兵之外,方静也猜不出是何人了。

    “敢问哪位是方静方先生”打头的官员向着村正一行人问道。

    “我就是方静,你们是何人来方家村有何事吗”方静盯着这问话的官员问道,自己确实没见过,就算是自己见过,也想不起来。

    “方先生,我乃刑部郎中李道令,奉圣上令,前往蒲州等地,起回方家村汉子遗骸,如今已完成此事,特奉命护送方家村汉子遗骸回方家村。”带头的官员向着方静行了一礼后,表明来意。

    “什么,我方家村的汉子骸骨回来了真的回来了”村正在边上听着刚才的话,望着这位叫李道令的,脸色通红,连说话的声音都开始颤抖了起来。

    “回这位老丈,正是。”李道令抱了一礼回应道。

    “真的回来了,我儿回来了,我方家村汉子们回来了,我方家汉子终于回家了,祖宗们不再怪罪于我了,祖宗们安息吧。”村正双眼流着泪水,倒地跪下,向着宗祠堂方向重重的磕着头,嘴里呼喊着。

    “石头叔,你去通知全村人吧,全村人,不管男女老少,全部过来集合,我们迎接我方家汉子回家。”方静知道此时的村正肯定痛苦难言,只得安排着小石头其他的事情,要不然等村正缓过来,估计得要些时间。

    不一刻钟后,全村老少,哭喊着往着大榕树来,嘴里都念叨着自家儿郎的名字,喊儿的,喊丈夫的,喊爹的,谁家没有个儿郎谁家没有战死的方家汉子的好像是没有的,基本二十七户人家,每户人家都有。

    方静最是看不得这种场面,但又不能离去,毕竟这遗骸当中可是有着自己父亲。

    “谢谢啊,谢谢各位帮着起回我方家汉子遗骸,还送回我方家村来,我方家村上上下下,感激不尽。”缓过来的村正,向着这一大批的官兵行了个大礼。

    村正带着全村老少向着这批官兵行礼,当然方静也在其中,这对于方家村的人来说,这是天大的事情,没有任何事可比之今天重大,谁也不能居于外,方静更是不能。

    “老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奉命行事,切莫如此。”李道令看着眼下的方家村一百多口人哭天喊地的声音,还不忘感谢他们,心里也是莫名的跟着难受了起来。

    “村正,还请您主持一下迎接仪式吧,可别耽搁久了,寒了我方家汉子们的骸骨。”一位村老抹着眼泪向着村正说起了话。

    “对,对,对,该迎一迎我方家汉子,小石头,回去准备香案,大开宗祠堂大门,我们要迎接我方家汉子回宗祠堂。”村正向着身边的小石头大声的喊着,心里除了难受就是高兴了。

    对于方家村的人来说,只有两件事会让他们集体兴奋,一是全家吃上大白米饭的时候,而第二则是现在。

    老人们心中难受,但心里却是欣喜的,妇人们难受,却是最希望自家汉子能回来,虽无法做到十全十的回来,但遗骸回来了,也算是一种寄托了,小娃们难受,是跟随着祖辈与父母辈难受,大一点的小娃虽然见过自己的父亲长辈们,而小一点小娃,却是没有多少记忆了。

    “这位村正,您看是不是请出些人来,我好让我将士们请下方家汉子下的遗骸,是不是该由家人来迎回去,这样才合适一些。”李道令看着这面前的一大群人,心中定下一计,或许这样更合适一些。

    “将军说的是,将军说的是啊,老汉我都忘了这事了,谢谢提醒。”村正听了李道令的话后,连忙点头应下。

    村正喊着各家各户的人,由着各家的男人前来,没有男人的,就由家中的男娃过来,也算是接替过香火的意思,方静也在其中。

    本来方静是想让自己小妹方园来的,但这毕竟是全村最大的事情了,可不敢有违全村人这意愿,只得站在队伍当中。

    四十九人的接替的队伍,站了一长排,这也使得方家村有史以来最为齐心的一次了,村正打头站在最前端,静等着官兵们念着各家汉子遗骸的名字。

    “方平。”一将军着装的人,手里拿着名册,开始念起了名字,喊到名字的方家人,缓步前去,捧着从一将士手中接过一个木匣子,木匣子里装的就是方家汉子的遗骸。

    村正捧着方平的骨灰匣子,泣不成声,一双粗槽的老手,抚摸着木匣子,泪流满面的哭喊着方平的名字。

    “方康”将军继续念着名册,小石头稳步向前走去,接过木匣子,站在父亲村正身旁,同样泣不成声。

    方平,方康,就是村正的两个儿子,均是战死于战场的两名方家儿郎,三儿已去其二,白发人送黑发人,惨事如此,更何况方家村其他人家呢。

    “方德”将军念着名册,方静走了过去,接过木匣子,捧着站在小石头的边上,静静的看着木匣子,方静



第一百八十八章 入葬
    “村正,这本就是我该做的,更何况我也是方家村的一员,任谁也脱离不了的,这事没什么的,谁让我姓方呢是吧”方静赶忙打断村正的话,可不想因为这点小事,就让全村人上门,再来一次围攻,这种事情可不好,有一就最好不要有二了,要不然是谁也受不了的。

    “小妹,给小丫弄些吃的。”方静看着小石头媳妇陈秀娘怀中的小丫,不停的伸着脑袋看着方园他们一群人在玩闹,开口向着方园喊了一声。

    “好的,哥哥。”方园进到右屋,拿了些东西,装着些吃食放到小桌子上,继续又和小草她们玩去了。

    “村正,吃些果脯,小丫,来,拿着吃。”方静拿了些果脯递给小丫,小丫接过果脯吃了起来。

    “静娃子,我知道你不愿意接受村里的好意,但村里人家家户户心底里都感激你,只是这事,说起来是个大事,行吧,我和几个老家伙们商量着来办吧,不过,有空还是得提些建议为好,我们都老了,以后这方家村可得交给你来管理了。”村正拿了些果脯边吃边说道。

    “村正,这可不行啊,我这人最懒了,可不想管什么村子,石头叔就不错,以后还是让石头叔来吧,您也好多歇歇享享福,我这性子可管不来村子,石头叔稳重,知道的比我多,您看我对于祭祀真是一窍不通的。”方静赶忙拒绝道。

    管村子,方静想想就头大,这家长里短的,谁家没有个事啊,也就方静了,要是在别的村子里,谁不想做一任村正的。

    好在村正也不免强方静,毕竟这事还早着,也不急于一时,说不定以后,方静愿意做了这村正呢,村正这才不慌不忙。

    “还是静娃子这里舒服,你看这有茶喝,有果脯吃,就连我家小丫,都总是想着要来你这里玩。”村正抱过小丫,拿了些果脯给小丫吃着,嘴里也不停的说着些话。

    “小丫愿意来,就让大毛二毛带着来玩,反正家里人多也热闹不是,再说了,小丫看着很是可爱的,我也最是喜欢小丫了,小丫,是不是啊。”方静逗弄着小丫,确实,小丫长得非常可爱又好玩,此时正处于最好玩的时段了。

    小丫也才几岁,此时的年龄,可以说是最好玩,也是最好奇的年龄段了,虽然小丫少有机会来到方静家,小丫的两只大大的眼睛盯着方园小草她们在玩耍,心里其实更是希望和一些女娃们玩在一起,天天被自己的两个哥哥带着,可没有女孩子玩耍的东西。

    随后一段时间,方静家的新房屋也算是落地建成,可以搬迁入住了,但方静却是和陈二林夫妇商议过,新房留给大初或大头成亲时用,至少别让新媳妇嫁了过来,没地方住不是,而自己这一大家子也算是住习惯了这土屋竹屋。

    陈二林夫妇也没啥意见,本来方静曾经就与他们二人商议过此事,建三栋石头房,以后每人一栋,再说了,再过几年后,大初大头也却是要到了说婆娘的年纪了,可不能随意些了,至少这脸面得撑起来。

    方家汉子骸骨的祭祀也即将结束,再过个五六天,估计村正和村老们就会商议哪天发殡了,这可是方家村最大的事了,每家每户都会去祖地挖坑,这也是村正他们早就商议好的,也是选好地方规划好了的。

    祖地位于方家村进村的小路右手边的荒山上,那里也是离竹林最近,地势相对偏高,能俯瞰整个方家村,以及方家村附近所有的田地,后有靠背山,前有不歇水,右有节节升,左有百年松,可以说是上好的风水之地了,虽然没有所谓的皇帝陵墓风水好,但对于庄户人家而言,也是不差的。

    一大清晨,大榕树底下,聚集了方家村所有人,无论男女老少,都聚集于此,每家每户,都扎好了纸人,以及草纸打好的纸钱,每个人都一身素服,各家男子都手捧着牌位,静等着村正发话后,去往宗祠堂中,接出存放自家亲人骸骨的木匣子。

    方静一家也是一身的素服,就连陈二林一家也是如此,入得方家村户籍,必然需要如此的,更何况还是方静娘舅家人,大头小树小草三人也如此,对于他们三个而言,方静本来是不想让他们三个小娃参与这出殡之事的。

    但对于方家村出殡之事而言,大头却是说得头头是道,大头说,三兄妹来到方家村,必然也是方家村人,虽然目前还没有达到入户要求,但至少方静是他们的哥哥,做为弟弟妹妹们,自然要参加义父的葬礼,这才使得大头三兄妹也在这其中,因为方静无法阻止,这本来是就人伦大事,辩不得,也争不得。

    “今日,是我方家汉子遗骸下葬之日,我身为方家村村正,本应领着大家进行祭祀入葬,但这其中有我大儿二儿两人骸骨需要入葬,实在脱不开身,今日将由村老方有才领事,大家听从村老方有才指示。”

    村正站于位置相对高一些的地方,向着方家村老少喊着话,虽然大家心中悲伤,但也得听从指挥,毕竟这入葬仪式,可是需要尊从的,谁要胆敢破坏这入葬仪式,谁就会成为方家村的罪人,谁也不敢在此时来动什么歪心思,更何况方家村也不可能有人会动这歪心思。

    “今日由我主持我方家汉子遗骸的入葬仪式,大家听我的指示,开始有由各家男子捧牌位,进宗祠堂,迎方家汉子出门上路。”方有才挥着手,向着所有方家人喊道,带领着捧有牌位的男子,前往方家村宗祠堂中。

    素服,也有被称作为素缟,是指丧亲或遇到凶事时所穿的白色衣服,也可以说是未经过染色的绢布,这也是华夏几千年文明所形成的一种习俗文化,与之西方完全不同的一种习俗文化,其出殡时,多有长子捧牌位,二子敲陵锣,三子打黄灯,如没有儿子或需要扶棺的情况下,多由近亲子嗣来代替,在古时,男性女性出殡的规模样式尽不相同,抬棺木的必须有本族亲人抬,子嗣儿女扶棺,如没有扶棺的,可以由二子或三子来扶棺,入葬跟随的队伍由亲戚,族人组成,需要打着不同白纸扎做的各式东西,如五谷五畜,钱财车辇等等,而亲家或女儿需要哭丧,以示对已逝之人表示悲痛惋惜。

    “迎,方重之大郎,方平,武德三年蒲州战死,三十一卒,今寻回骸骨葬回方家祖地,亲人哭。”

    “迎,方重之二郎,方康,武德三年蒲州战死,二十九卒,今寻回骸骨葬回方家祖地,亲人哭。”

    “迎,方



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学堂
    夏去秋来,方家汉子的遗骸早已葬回方家村祖地,田地里的大豆也开始接荚了,如果日头好一些的话,再过一两个月,又将是大豆的收获的日子了。

    方家村,恢复到以往的平静日子,该干嘛的依然干嘛,但方家村的每一个人,从精神层面上都上升了一个等级,村民们相互见了面,都会笑脸相迎,相互问候一声,然后再拉拉家常里短的。

    每日,方静家都会迎来一些村民,说着相同感谢的话,留下不少的东西,使得方静家的小竹屋,都快不够用了,完全被村民们送来的东西给占满了,虽然如此,可每天依然会有村民来到方静家,感谢后又扔下一堆东西,使得方静每天都头大得很,无奈得很。
1...6061626364...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