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幻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阿木小道士

    方家村村民们如此的做法,倒也使得方静心中肯定,想来以后方家村的凝聚力会更上一层楼,虽然眼下大家都过上了富足的日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子孙后代会将更多,每人所分的土地将会有所减少。

    “静娃子,你看这么些东西,该如何处理啊”方静一家刚送走一户村民,留下这一堆东西,肉,蛋,鸡,笋,干货等,都不下五六个篮子了,张小霞指着留在院中的东西,也开始头大了。

    “舅母,先收起来吧,我估摸着全村每户人家送来的东西不少,等以后村里搞个全村宴的时候,把这些吃的东西全部用上,想来谁也不会说什么。”方静心中倒是不想收,可不收吧,又怕寒了大家的心。

    毕竟是方静一力承担着,要把战死在外的方家汉子遗骸,寻找回来的事情,以往村民们虽抱有幻想,但从不认为能够实现,可当实现了之后,全村谁家不得感谢方静,为他们做出了这么大的一件事情呢

    “好,静娃子的办法好,这不寒了村民们的心,也可以用上这些东西。”张小霞倒也是同意方静这样的一个决定,虽然东西挺多的,但在村宴时,也得用上不少的东西,估计这些东西还不够呢。

    “小舅,过些天,得把地全部翻一遍了,今年的杂草长得太多了,得趁着今年的冰雪来临之前,把地翻了,也好明年种些东西,要不然,明年这杂草还得长更多。”方静心中计划着一些事,蝗灾没有飞过秦岭,入侵方家村,这对方家村来说也算是一件好事。

    “是啊,今年这地里的杂草,除都除不尽,是得赶紧把这田地翻一遍。”陈二林对于田地的多少好坏,最是上心,心中自然是希望家里的田地越多越好,田地越肥越好,这样种起庄稼来,也能收获更多的粮食。

    古代的时候,可没有任何除草剂可用,更没有很牛的设备可用,想要除草,只能多翻地,当然也会把稻草铺在田地里,杜绝杂草接触阳光和水份,使得杂草更少一些而已。

    为什么古代粮食产量少,其原因之多,杂草可以说是其中占比最大的一个了,当然劳力设备也算是一种,种子也占了很大一个占比了,其次才是肥力的问题,当下是没有任何肥料可以使用的,除了家肥,就只能是草木灰了。

    也许很多人不认同方静的说法,说以现代人的穿越多古代,怎么着也能把稻谷产量提高到千把斤的状态吧,方静只能呵呵了,就拿育种这事来说,不懂得的人,或许觉得应该可以做到培育出更好的种子。

    如果懂行的人就明白,想要培育出良种,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培育出来的,没有十年以上,想要培育出更好的良种出来,想来比登天还难,再加上没有系统的记录和实验,一年一到两季的庄稼,想用十年培育出良种,那也只能说穿越的主角是一个培育专家,再者,没有各地的父种与母种杂交,更是难以培育出更好的良种出来。

    所以,在古代来说,良种,是各朝各代的皇家和官员们最希望出现的,可历史上,基本是没有出现过,上到春秋秦汉,下至宋明清各朝各代,从亩产几十斤,至清朝时期最高的五六百斤,这也算是到顶了,如果没有杂交水稻之父他们这样的农业专家们的努力,真想以华夏的土地养活十几亿的人口,那可是一个大难题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二林大初大头他们,每天都会抗着犁耙,牵着驴或马,翻耕着家里的田地,方静也忙着开起荒来了,至少十天时间里,方静都开了五六十亩荒地了,对于开荒,方静基本是手到擒来,当然也是用废了好多把木锹了,要不然也开不到这么多的土地出来。

    方静其实也只是为了给大初大头小树他们三人准备的,每人分二十亩田地,以后成亲娶了婆娘,也好种地养活一家子,再加上家里的驴马这么多,也能分给他们,耕牛的话,以后只要村子里哪家下了牛仔,也可以去要一头回来,至少家里也可以有些家底了。

    每天的劳作,使得陈二林他们都很累,回到家时,基本都躺着不想动弹,大体力带来的是饭量增大,同时也使得力气也随之增加,大初大头他们两,看起来都有些肌肉了。

    闲下来的方静,开始思索着一些事情,把原来脑袋中的一些想法,准备在方家村实践起来,至少就目前方家村的情况而言,也算是到了这个时候了,随既抬腿往着村正家走去,找村正商量商量。

    “村正,我想跟您商量个事。”方静来到村正家,看着村正正抱着小丫在家门口玩闹着。

    “静娃子来了啊,来,秀娘,给静娃子搬把凳子来。”村正看见方静来到家里,赶忙喊着小石头的媳妇搬来把凳子。

    现在整个方家村,每家每户都有着不少的桌椅凳了,这还都是方静的功劳了,至从方静家的桌椅凳打造好了之后,都请着方大用帮忙打了些桌椅凳,这也使得方大用忙了不少日子。

    “静娃子,你说,你找我商量个啥事啊”村正把小丫放在地上




第一百九十章 议学堂
    “我的想法也很简单,一,在宗祠堂不远处建设一座学堂,能容下我方家村小娃娃们上课读书用就够了。”

    “二,建设学堂的钱财由我来出,另外笔墨纸砚我也一并出了。”

    “三,各家的小娃都要进入学堂上学,不管男娃女娃,这一点也许有人觉得是不是多余了,不过这一点一会儿我再说。”

    “四,请一到两名先生,先生授文课,我来授杂课,毕竟这天下还是以文为主的嘛,多读些文史类的书籍,肯定是没有错的。”

    “五,每年初春开课,农忙时放假,让小娃们回家帮家里做一些农事,或者其他的事情,由各家去决定。”

    “六,夏收时期学堂放假一到两个月,主要是为了帮忙家里忙些农事,或者带带家里的更小的娃。”

    “七,寒冷天时,也有一段时间会根据不同情况来放假,主要是天太冷的情况,不易小娃们上课学习。”

    “八,关于各家耕牛这事,估计等小娃们上学了,可能就不能再照顾耕牛了,所以这点需要各位长辈们心里要有数。”

    “九,关于束脩,我的意思也简单,每户一年一贯钱,不管家里几个小娃,这一贯钱加在一起,也就二十七贯钱,这也是请先生的工钱,随着以后方家村的小娃越来越多的情况,适当增加束脩钱,当然最多不超过两贯钱,相信各位长辈能够衡量一下,各家现在都有一些存钱了,一两贯钱也是可以拿得出的。”

    “十,至于小娃们进入学堂后,可就不能退学了,这也是我在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我不希望方家村以后的小娃出现文盲,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好了,以上这十条,大家可都明白了”

    方静罗列出十条,算来,其实只是一个大概的学堂建设到基本的条款,想来村民们肯定会同意的,钱财也不多,本来方静也不会要求各家出多少钱,最终还得方静来补贴进来不少的钱,毕竟这是方静想看到这方家村的未来。

    “静娃子,这刚才你讲的这些,我们都没什么意见,就是这建学堂的钱,和那个什么笔墨什么钱的,就不需要静娃子来出了,这点钱我们还是能拿出来的,大家凑一些钱,把学堂建起来,也是没问题的。”村民听完方静这十条,心中也大概有了个数,但对于这建学堂和笔墨纸砚钱,他们也不知道要多少钱,想来也不会有太多吧。

    “各位长辈叔伯婶子们,这建学堂的钱,也不多,这也是我身为方家人的一点心意,建起来了,也是属方家村所有,可不会是我静娃子的,再者这笔墨纸砚这一块可不是一点点钱,一套下来没个十几二十贯钱,是买不到的,所以这笔墨纸砚的钱,还是由我来出,我家真要没钱了,我也是可以去山林里套只虎罴去卖了换些钱的,所以这点就不要再说了。”方静倒不是大方,其实,方静对于大唐的笔墨纸砚完全是看不上眼而已。

    “静娃子,那刚才说的女娃也可以上学堂,这是不是有不太好”一妇人向着方静发问。

    “这外面是如何,咱们也管不着,但咱们方家村,谁家不是穷过来的谁家男娃女娃不是自己的娃为人父母的,谁不希望自家娃全部认字读书,难道女娃天生就是傻子吗肯定不是,男娃女娃都是一样,没有女人,何来传宗接代没有女人,又何来香火延续所以这女人比男人低一等的这种想法,我希望方家村不要有,男人女人从来就是平等的,只是这儒家教授的这些思想,把原本的本质都搞乱了,我不希望方家村有谁会高人一等,没有,也不可能有,大家都是一样的,哪怕当今圣上来了,也是一样。”

    方静当然讨厌男女不平等,但是吧,这也不能一概而论,毕竟这大唐天下,还是以男人为主,女人只是附庸,虽然女权相对要高很多,但也是处处有限制的,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纪的华夏,依然做不到男女平等,其实这也是华夏文明的一种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方静相信一定能达到完全平等的状态的。

    “静娃子,那这事就这么定了,你看这建学堂何时开始还是”村正看着所有村民们没有什么意见了,赶忙向着方静问了一下建学堂这事,是自己建呢还是请外人来建,这都有个章程才行。

    “村正,各位长辈们,这建学堂之事,我这两天规划好,到时候,我去请人来建,交由外人来建,最好是各家亲戚过来,这些天各家都可以通知一下各家的亲戚,会泥瓦匠的先到村正那里记一下,到时我也好安排,您们看如何”

    方静倒不是想偷懒,其实还是想把这点实惠落到各户人家头上,毕竟谁也不是单兵作战,都有大把的亲戚,来方家村做工,挣点钱,也是能改善生活的。

    “静娃子,我家亲戚倒是会些泥瓦活计,还有人会一些木工活计,那我这两天捎个口信给我那亲戚。”一妇人向着方静说了一声,心中也开始计算着这亲戚来了住哪里。

    “那最好了,要多一点的泥瓦匠和木匠,最好还要几个采石匠,先定个五十人吧,咱们说好了,来干活的,每人每天五十文钱,吃饭睡觉的话,就由各家负责吧,这点大家应该没什么意见吧,咱们方家村也没个做饭睡觉的地方,只能安排在各家了,人多了的话,到时候我再想想办法。”

    方静再次说着话,算是把这事完全定下来了,只等各家的亲戚名册了,只要人一到,就可以上山开采石料,砍树,打地基建学堂了。

    “静娃子,这五十文有些多了,这外头一天的工钱也就一二十文左右,这五十文可就太多了。”村正没想到方静会说五十文的工钱,完全与这外头的价钱有很大的出入啊。

    “村正,来我们方家村干活,都属于重活,体力活,一天五十文钱也不算多,再者,都是亲戚,坑谁也不能坑了亲戚,这以后可都是



第一百九十一章 亲戚队伍
    “嗯,对了,静娃子,这是各家报上来的名册,你看看。”村正把名册递到方静面前,心中也是好奇方静难道真的是开窍了真能识字了待会儿到是想见识见识。

    “村正,这泥瓦匠数量也够了,都有十来个了,木匠也够,采石的人也有这么多,不过这名册上怎么有八十多人不过也没事,反正还要人来挑石料,多来一些也没事。”方静看着这名册上的名字和数字,心中计算起来,多几十个人也没觉有多大事。

    “静娃子,你真识字”村正好奇的问道。

    “村正,不是上次说过嘛,从那大榕树上摔下来后,我就开了窍了,脑袋中突然间多了不少的东西,这识字自然也就会了。”方静可不喜欢有人老是对自己这些事情问来问去的,真是怕啊,这借口也不好编,但总得要有个过得去理由吧。

    前两日,陈二林夫妇就问过方静这些问题,方静都不知道该如何回应他们了,真是怕啥来啥,这不,村正又逮着方静问了起来,这借口虽好,但方静还是期望别人最好不要问起这事,解释起来真是个麻烦。

    “看来是真的了,上天保佑啊,我记得那天早上,你醒来时的说的话,口音听起来总是怪怪的,原来是开窍了啊开窍了好开窍了好,这也是方家祖先保佑,你这一摔,可是给方家村带了希望,好啊,好啊。”村正拍着大腿喊叫道,心中的兴奋可不是什么能描述的。

    随后几日,各家的亲戚陆续的来到方家村,多的人家来了三四人,少的也有两人,差不多来了近百人,方静看着这一大群人,一开始原本以为依着名册的人员来的,没想到还是来了更多的村民亲戚。

    “大家好啊,我叫方静,这位是村正,以后有什么事,都可以找我或村正,大家也都是我方家村的亲戚了,难得来这一躺,干活的话,今天就有些晚了,明日清早,正式开工干活,各位也都带来了家伙事吧,这以后就得麻烦各位了。”

    方静站在大榕树底下,望着这一大群的各家亲戚,大声的向着他们喊着话。

    “谢谢村正,谢谢方家小哥,谢谢方家村各位了,如今方家村是过好了,还记着我们这些穷亲戚,这以后,我们努力干活,绝不偷懒,我们大家伙都是方家村各家的亲戚,谁也不会给自家的亲戚丢人,是吧,所以还请各位放心。”一位年岁稍大的老丈向着方静村正和村民们喊了一声,算是应下了这活计,也下了个保证。

    “好,有了老丈这话,以后咱方家村的学堂建设之事,我们大家也放心了,不过呢,话得说在前头,这活,不多不少,也就建造一学堂,各位努力干活,我们盛情款待,谁要是偷奸耍滑的,我直说了,也不招待,谁求情也没用,不管是亲戚也好,还是方家村村民也罢,所以以后,还需要各位多担待担待。”

    方静倒是不想管建学堂这事,可眼下也没人会管啊,村正倒是可以,但建设图是方静画的,村正也看不懂方静画的标注的是什么,不过,村正倒也没闲着,算是个管家一样,计算着人员,以及各种木料石料等物资,毕竟这些可是要有人来管理,建造这么一所学堂,可不是一栋房子这么简单。

    “会泥瓦活计的人,这明日开始打地基,村正会告诉你们如何打地基,会木工活计和采石活计的人,明日还到这里来集合,另外其他的人也一样,到这里来集合,到时候我会带你们上山砍木料和采石料,其他的人,就只能做挑夫了,帮忙把砍下来的木料和石料挑到那里,好了,今天大家可以回到各自的亲戚家,以后如有什么事,都可以找我和村正,或者让你们各家的亲戚过来跟我们说也可以。”

    方静交待完事后,往家去了,家里眼下虽然没多少活可做,但田地里的大豆还是需要除草的,陈二林夫妇一大早就带着小娃们去了大豆田地里忙活去了,就连熊二都带了过去,留下方静一人在家。

    方静到也没闲着,打了水煮了壶茶,拿着笔纸又在计算着一些事,还要重新修正图纸,把一些阿拉伯数字改为汉字,也好让别人能看懂才是,要不然这图纸只能自己看得懂,那以后要是自己不在,那可咋整。

    “静娃子,又在忙啊”小石头带着媳妇陈秀娘和两位汉子进到方静家院中,陈秀娘还牵着小丫,看着方静在写写画画的。

    “石头叔,秀娘婶小丫你们来了,两位好,都坐吧,我去给您们拿些吃的。”方静见着小石头带着媳妇和两个汉子进来后,赶忙迎着他们坐下,起身去了右屋,弄了些果脯装着回到院中。

    “小丫,来,拿着吃,大家拿着吃,随意些。”方静不知道小石头这一家带着两位汉子过来干啥,想来也是有事要说的,静等着小石头开口。

    “静娃子,这是我娘家人,这是我大哥陈江涛,二哥陈河涛,这不是会木工活吗我就捎了口信喊着我这两位兄弟过来帮帮忙。”陈秀娘开口向着方静道明来意,顺便介绍了两位汉子。(陈江涛,作者朋友客串)

    “秀娘婶,两位陈家小舅,您们喝茶,来了好,现在方家村建造这学堂,真是缺人,以后还得两位小舅多多费些心。”方静倒没什么,毕竟方家村各户基本都来了人了,除了方静家,基本都来了,倒也没什么想法,来了就干活,不偷奸耍滑就行,其他的都是随意。

    方静打量着陈秀娘的两位兄弟,陈江涛身高一米八左右,身形中等,面相普通,放在人群中,也分不出谁来的那种,陈河涛身高也与陈江涛相差不离,身形偏瘦,两人都穿得有些破烂,不过这大唐也都这样,谁家都差不了多少,除了大户人家,穿着也都显得有些破烂。

    “方家小哥,我们肯定用心干活,这点你放心,这可是方家村的大事,以后我这几个小外甥可是要坐在那学堂中认字读书的,那可都是天上的文曲星转世,我们这做舅的,不努力干活,哪对得起他们是不。”陈江涛拍着胸脯,大声的喊着,明显一副谁要是敢不用心干活的,就要一掌拍死他的样子。

    “都拿着些果脯吃吧,以后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有事都可以说,没啥事不能说的,来了方家村,就是客。”方静听了陈江涛的话后,倒也没什么,毕竟大家的日子都过得有些艰难,能帮一把是一把。

    “这个,静娃子,是这样子的,去年你说




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建设
    第二日清晨,方静一大早就已起来了,洗漱好后拿着改好的图纸去到大榕树,却发现自己并不是起得最早的人,所有工匠劳作人员,都已然被村正安排集合好了,方静摸了摸鼻子,掩饰自己的尴尬。
1...6162636465...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