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幻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阿木小道士
“方小哥,这东西这么重啊,那行,我这就回去赶牛车过来。”老李头盯着地上的水泥看了会后,赶紧回应着方静,正准备抬腿往回去的时候,却是被方静叫住了。
“老李头,稍等,一会儿还要麻烦你过来的时候,买些饼子,要不然这路上可就没得吃的,我这次可没带铜钱,到时候回到方家村时,我再给你。”方静出来的时候确实也没带铜钱,这才想着这一路赶回去,可是得吃些东西,哪怕自己不吃,车夫却是要吃的。
“好的,方小哥,我这就回去。”老李头听了方静的话后,直接答应了一声,又小跑着往城里去了。
半个时辰过去后,老李头他们才赶着十六架牛车过来,总共八个人,赶着十六架牛车,想来也不容易。
“方小哥,这怎么弄”老李头停下牛车后,走过来问着方静。
“老李头,这样,每架车上六七袋,大家给帮帮忙搬上车架上。”方静向着老李头说道,虽说这搬运也算是车夫们的正常活计,却也不另算钱,但对这些水泥来说,方静却是有些不好意思,毕竟这一包一百斤,可不轻的。
方静一次搬四袋往着车架上放,车夫们一人一袋搬着,至于方静的力气,却让他们大吃一惊,真没想到这么一个纤瘦的小年轻人,却是有着如此大的力气,除了叹服,也就只能是叹服了。
半刻钟不到,一百包的水泥,就已搬上车架,虽然绝大部分都是由着方静搬的,只要是搬水泥的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沾上一些灰尘,这也使得方静不得不多搬一些。
“老李头,咱们走吧,今天看样子应该不会下雨,要是下雨,咱们就麻烦了,我这货物可是不能沾水的。”方静和老李头走到十六架车的最前面一架,看了看天后,向着老李头叮嘱了一声。
“好,我们走,一会儿到小溪边再洗洗。”老李头听方静说这些货物不能沾水,想想还是赶紧赶路,这天虽看样子不会下雨,但这老天爷,谁知道呢。
一溜车进城出城,往着小河镇赶去,途经一条小河时,这才停下,大家下到
第二百零四章 村宴庆喜
坐在院中橙树下椅子上的方静,正抱着几本名册翻着,也不见有人来方家村闹事,更是不见有人来探风,方静一直在等着这些所谓的游侠方士前来,方静一直对这些人有些好奇,这个世界到底还有什么人存在,更或许这个世界还有什么东西会让自己感兴趣。
方静有想过把名册交给李世民,但想来这些名册真要交给李世民的话,那估计,这名册上的人,会全部消失,更或者是当场格杀。
方静心中也一直在掂量着,也不知道该如何,如果这些人不来,难道自己要去寻找吗可又去哪里寻找呢他们的首领可是没有在这些名册之上,更是有可能有不少的人没在这些名册上,其实方静最想见见这些隐门宗派的首领,想看看这些所谓的大人物。
时过几日,方静来到学堂工地,所有的人,都在忙着,木匠们都在忙着制作竹片,采石匠和挑夫同样忙碌着进进出出,泥瓦匠们,却是在忙着平整学堂的地面,不少的村里人和小娃娃们都围着看热闹。
学堂外墙高四米左右,最终要是铺设上竹片的话,最高处也就七米不到的样子,大门正对着南面,进入到大门后,两边是分隔而开的四间教室,中间是一小片空地,长五米宽三米左右,空地两边是走廊,走廊两边就是教室了,而正大门对面是被分割四间的屋子,屋门开在两侧,属于以后先生的办公场所,沿着走廊往里的尽头后,是一条横向的走廊,一间最大的教室与横向走廊并排走,这间教室也是最大的一间教室了,能容纳最多一百五十名的小娃上课了。
方静期待着这所学堂建设完好之后,想来也是漂亮得很,毕竟这是自己设计规划的,方静没打算给这所学堂建围墙,场地不够大,虽然学堂的前面还有不少的空地,但这里是村里人经常要途经的路,可不好围起来,不过学堂的左侧,也就是通往大榕树方向一边,却是有一大片空地,方静却是想把这里当作以后小娃们聚集的广场,也就无须建什么围墙了。
方静希望方家村的小娃们,每天都要进行一场运动,来煅炼身体,想来早上最好的时间,用来加强小娃们的身体操练,毕竟方静没有完全把方家村的学堂建设一座纯学堂,没有好的身体,可读不了书,所以这也是方静设想好的,但这只是方静一个人的设想,还没有与村正他们商议好。
学堂的校规,也要建立,这也是需要方静与村正他们去商议才能定下来的,方静不想把这一所方家学堂搞成一言堂,这毕竟是方家村所有人的,再者方静对这大唐的学堂可是不太清楚,只有村正才知道,更何况方家村也只有村正读过书,上过学堂。
方家村里,该忙的人都在忙,也只有方静是个闲人,也可以说是方静懒,甚至家里的农事,都少有插手,除了农忙时节,方静会做为主力参与其中,但平常的农事,方静却是少有动手,都是些精细活,方静这毛手毛脚的,干也干不来,就连方园都做得比他好,多次信心的打击之下,也就使得方静找个借口偷起懒来了。
躺坐在椅子上的方静,看起来真像是个老太爷一样,要是身边有个丫环侍候的话,估计也可以过一把地主老爷的瘾来的,不过方静可不愿做个地主老爷,方静心里还在想着名册的事,还在想着那些隐门宗派的事情,一直也没个头绪,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先生,先生。”方静快要睡着的时候,院门外传来了钱侍的声音。
“钱侍,进来吧。”方静坐起身子,看到院外是钱侍,这才开口喊着他进来。
“先生,我就不进去了,那个大榕树那里有好多架马车,说是从长安过来的,我这过来是禀告一声先生的。”钱侍向着方静说道。
“哦,长安的货终于给我运回来了那好,麻烦你帮我去领过来吧。”方静也没起身,随口向着钱侍说道,钱侍应承后,直接离去了。
不是方静当大爷,其实对于钱侍来说,这也只是正常现像而已,方静现在也没拿钱侍当外人,而钱侍呢,也觉得方静是个好说话主,心中除了尊敬,平常就像是正常的朋友来往一样。
钱侍领着不少的马车来到方静家,进了院子,跟着方静一起搬起东西来,方静从长安可是买了不少的东西回来,算来都有六七架马车了,方静与钱侍搬了好几次才算是搬完。
“客官,这是从长安带过来的金饼子,总计二百二十个,还请您清点一下。”一账房模样的中年人,拿着单子递向方静,几个车夫却是搬了好几个箱子下来,放在方静面前。
方静确认无误后,拿着毛笔签了名,按了手印,算是结束了这趟货物的托运了,货栈的人也随之告辞离去。
“钱侍,先别忙着走,坐下喝杯茶,吃些东西,说些事。”方静拦下准备要离去的钱侍。
“先生,您请吩咐。”钱侍听后到也是坐了下来,向着方静说道,却是没有端起桌上的茶杯喝茶。
“先喝茶,这事我也是想了好些天了,也不知道该不该说。”方静喊着钱侍喝茶。
“先生,请问是有什么为难的事吗要是有什么为难的事,交给我去办,我钱侍必然给您办妥的。”钱侍端了茶杯喝了口茶后,抱拳向着方静说道。
“倒也不是需要你去办什么事,只是这事我到现在也没想好,这里面涉及的人还挺多的,我也怕是有些无辜的人,这才一直没说。”方静实话告诉钱侍,心里确实怕连累更多的无辜之人。
“我这里有几份名册,算是一些隐门宗派的名册,上次我去长安的时候,被我发现,我就把名册带了回来,我也不知道要不要上交给圣上,这里面可是有上万人,所以才让你过来给谋划谋划。”方静喝了口茶接着说道。
“先生,这隐门宗派之事,我却是不懂,不过有所耳闻,圣上早有除去之想法
第二百零五章 欣喜难言
第二日清晨时分,方静家小院外,所有帮工都聚集在了一起,静静的等待着方静核算完工钱,所有人都未曾说一句话。
“一会儿喊到名字的人,进到院子中领了工钱,就可以回家了,我替方家村谢谢各位了。”村正向着所有帮工感谢道。
“村正,谢谢方家村这段时间的照顾,这也使我们能在这里干些活,谢谢了。”人群中一个人很大声的说着感谢的话。
所有人随后同时大声的喊着感谢,这近两个月的时间里,确实让他们体会到了方家村的富足,这是其他村子无法比拟的,虽然大家都是亲戚,各自都在自家亲戚家吃住,吃得跑,也吃得好,这是他们在方家村最大的感受了。
领了工钱的一些帮工们,拿着铜钱,回到各家的亲戚家,准备收拾东西回家去了,或许回到家后,也能给家里的多买些粮食,或许给家里小娃妇人扯上几尺布,更或者直接把钱上交给家里妇人管着,至少这近两个月时间里,可是足足挣了三贯钱的,一分不少,一分也不多。
方静每个人都发了三贯钱,虽然他们在方家村只干了不到两个月的活,但方静也不会差点铜钱,所以直接给每人发了三贯铜钱,也算是感谢他们这段时间已来辛苦,更算是一种安慰吧。
没有领到工钱的帮工,还有三十来个,但却是同时被叫进了方静家小院子中,这三十来个帮工,心里也在等着领取自己的这份辛苦工钱,但方静却是暂停了手中核算的活计,打量着他们。
“你们这里有三十三个人,本来应该直接给你们发了工钱,也好回家去,但我这里呢,有些事想问问你们。”方静坐在椅子,抬着头向着这三十几个帮工说道。
“方家小哥,你说,你说。”陈江涛急切的回应道。
“那我就直说了,我这里还需要一些人手,除了学堂扫尾的一些事之外,我这家里也还要建两栋房子,所以想问问你们,是愿意留下来帮着做工呢,还是领了工钱回家”方静看了看这三十多人,直接向着他们开口说道。
“方家小哥,可是真的我们真的还能留在这里干活吗”陈江涛心中莫名的高兴,心中急切盼望着方静说的话是真的。
“是的,不过呢,这以后大家可能就不能在各自亲戚家吃住了,建学堂是为了方家村,这帮我建房子吧,是我个人的,所以如果愿意留下来帮忙干活的,可能到时候得去学堂里暂住了,我这家里也住不下这么多人,所以,这要问问你们的意思,当然,这吃食的话,我可能只会提供粮食和菜,或者以铜钱发放给你们,其他的,得要你们自己去弄了。”方静站起身来,望着眼前的这三十来个帮工说道。
“那太好了,方家小哥,我们愿意留下来继续干活,就是怕住在那学堂,污了这学堂的贵气。”一个泥瓦匠大声的回应着方静,大家心里都期望能留在方家村继续干活,这毕竟是少有的好活,更何况工钱还如此之高,吃住大家倒是不在意,只要能留下来继续干话,挣上点工钱,那才是正事。
“好,那既然大家都愿意留下来,那我先把各位辛苦的工钱给大家结了,你们也可以先回家几天,然后你们商量着带些做饭的家伙,还有被褥,到时候返回方家村,活计到时候我再按排。”方静说完后,开始给每人开始发工钱,说来,也只四个人相对工钱会多一点点,也就是四个工头了,泥瓦工匠的工头是村民家的亲戚,所以相对也就多领了几百分文钱。
方静看着这三十几人领着工钱,回到各自亲戚家中,开心的向着各家的亲戚说着情况,心里想着得尽快赶回家中,也好按排好了再拿些东西返回方家村,这眼看着天气要冷了下来,可不能再担误时间了。
方静家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开始搬迁了,所有的东西都要搬迁到新建的二层小楼房里,而接下来的大半年,都得在新楼房里吃住了,但唯独没有灶房,这也使得方静心里有些不痛快。
没有灶房,自然做起饭来,相对也就麻烦些了,随后方静搭了一个竹棚,作为简便的灶房使用了,只要不漏雨就行,其他的,暂时也只能这样按排了。
方静想了几天,在脑海里画副简图,就是把旧土房和竹屋全部拆掉,连着去往村中的那块荒地一起挖平,三栋新建的房屋中间,也能有个不近不远的间隔,到时候也可以建个灶房,也省得在后面挖平斜坡建灶房了,而且还能空出一大片空地做为柴房,当然牲畜棚什么的,只能建在目前新房的右边了,也只有那里合适建了。
在方静的规划当中,学堂那里还需要建一小排房屋,两间并列,总共八间这样的长排屋子,只建一层就够了,作为以后备用,哪怕李世民真的要送什么皇子公主来了,至少也有个地方住不是。
所有的帮工们,在结算完工钱之后,都欣喜的离开了方家村,有的甚至都已经快要到家了,就如此时,几个帮工正走在一条小路上,各自都挑着担子,担子中有各自的工具,还有一些方家村自家的亲戚送的吃食,腊肉更是少不了的。
不远处的一个破败的小村庄,各种造型的茅草屋,土砖草屋怵立于村落中,村中大大小小的屋子杂乱,这个小村庄也就三五十户人家,相对方家村而言,这里就算大村了,而这小村庄同样也是胡二平家所在的村庄,以胡姓为主的胡家村,位于平利县东南向。
村中汉子虽少,但却是比方家村要多不知道多少了,家家户户也同样为了填饱肚子努力着,村中也只有胡家村村正家算是富户了,谁让这村正家中有个为吏的儿子呢,要不然如何会是个富户,村正平常也就是压榨着村中百姓,使得他自家的粮食多到吃不完,
第二百零六章 保密
十天时间后,帮工们从各自家中返回到方家村,每人带着不少的东西,满脸的笑容,相互打着招呼,入住到方家学堂当中,随意搭了些木板作为床铺,做饭,也只能在学堂外面找个角落搭个棚子做饭,这也是方静要求的,各种细事,方静都交待的清楚,吃喝拉撒,都需要在不同的地方进行,可别真污了新建的方家学堂,虽然在大教室的一边,建有一个新的茅厕,但因为暂时还没有在学堂外挖蓄粪坑,而且也没有挖好水打水的水坑,目前自然无法使用。
“各位,我呢,是这样想的,我家里的老旧屋子要拆掉重建,所以,人数不会太多,先十五人吧,其他十八个人,就留在这边建新的排屋,新的建设图,一会儿我会交给村正,如果有什么事,也可以随时问一下,一会儿点到名字的,就跟我去家里吧,哦,对了,还有粮食菜什么的,一会儿到我那里来搬。”方静来到学堂左侧的空地,望着这三十三个帮工喊道。
“陈江涛,王大锤……”方静依照名册念了起来。
每个帮工听着方静念着名字,只要喊到自己的名字后,自然也就会站到一边去,做工做活,分成两队人。
一些帮工去了方静家,搬了不少的粮食和菜过来,这些粮食和菜,都是方静定死的,粮食可以多一些无关紧要,但菜,相对也只有肉与蛋了,竹笋想吃可以去山里挖,青菜想吃,可以随意去地里摘,但眼下快要入冬了,自然也就没有多少青菜可吃的了,当然野菜还是有一些的。
这方静再次大方一回,还顺便请了三个伙工,专门给这些帮工们做饭,这伙工也是这些帮工们的家人,至少大家也放心,也省得每天从早忙到晚,还得自己做饭吃。
每天方静都在自家院中帮忙,拆土屋,搬东西,这些事虽然已经有人在做了,但方静心急,想着在近一两个月内,把这两栋房屋建起来,到时候也省得下雪了了麻烦。
“静娃子,这竹屋拆了是不是有些可惜”陈二林心疼当初费了不少力气建起的竹屋,想当初一家人,可是忙活了好些天,才建好的竹屋,在方静的一声令下,就要拆除了,心中要是不心疼,那可就怪了。
“小舅,建新屋子,可不得拆了嘛,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方静搬着拆下来的竹子,抱着扔一边去,这些竹子以后说不定能用上,就算是用不上,也可以当柴火烧。
建起来不容易,拆起来却是容易得多了,这冒似是一个哲学问题,没有对与错之说,更没有差与好之分。
旧屋竹屋全拆了,灶房和牲畜棚却是没有拆掉,真要拆了,家里的牲畜可就没地方可待了,所以暂时保留着,就连灶房也同样保留着,其实灶房拆了的话,其本牲畜棚也基本也就空了一边了,到时候牲畜真要跑了,那可就得满村子追着跑了,这笑话可就闹大了。
拆完房屋后,方静也就不再帮忙了,方静还要去左边平地,把斜坡给挖平填平,方便自家的屋子建好后,再接着建第二栋,这样只要在打完地基的时候,也可以打第二栋的地基,这样时间也能省出不少来。
时间过得很快,各家各户开始收豆子,方静家也同样如此,家家户户都忙得脚不沾地了,五六天的时间,终于是收割完了,所有的豆荚都放在自家房屋边上的空地上晾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