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玉佩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我的小面包
看着热火朝天的场面,几百人同时工作,让王海明想起了以前集体大生产的时候,就是一起劳动,一起吃饭,虽然王海明没有经历过,但电视上,书上,介绍的也不少,这样的场面,很是壮观。
因为没有专业的队伍,一天下来,连一半的路程还没有平整出来,但王海明并没有气馁。
第二天,迎着朝阳,没有人催促,各人都带着自己的工具,继续昨天的工作。楚雄的工作进展比较快,一趟过去之后,原本坑坑洼洼的地面,变得平坦起来,高的地方被挖去,洼的地方被填平。
原本王海明想到镇上租一个压路机回来,把地面压实一下,只是没有一家同意租赁,一是远,来回浪费油,二是工作量太小,人家嫌赚不到钱,最后王海明只好杯具的回来了。
不过,乡亲们并没有气馁,纷纷回家,拉着家里的石碾子,在平整过得地面上,来回碾压。
而王贵则带领一部分村民继续运材料,虽然村民们没有机动车,都是人力三轮车,但没有一个人抱怨,叫苦叫累。几个人拉石子,几个人拉沙子,几个人拉水泥……一片热火朝天的场景。
王健作为村里最懂建筑的人,指挥着手下,和灰,铺石子,抹路面。为了省时,省事,王海明和村长王贵一商量,准备在村头准备做一次集体大锅饭。
作为曾经高级厨师的王海明,很光荣的接受了这个任务。用红砖简单的砌了一个炉灶,搬来村里最大的一口锅,王海明开始了准备工作。
女人的劳动力比男人要差上一些,所以王贵大手一挥,二十个身体相对较弱的女人,分给王海明帮忙。
“恩,不如让他们见识一下,浇灌过空间水的蔬菜的味道,好让村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王海明打算带领村民种植无公害蔬菜,所以先做一顿让大家尝尝,好增加大家的信心。
由于这几天修路,王海明打电话告诉胖厨师,李欣兰,和皮特三人,这几天不能来拉翡翠蔬菜了。刚开始三人都非常不满,表示严重的抗议,没有了这新型蔬菜,店里的生意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胖子,吼得王海明差点想把手机给扔了。
最后王海明保证尽快把路修好,尽快让他们来拉蔬菜,三人才一改刚才的不悦,高兴起来。
不过原本应该收割的蔬菜,现在都躺在地里。王海明决定全部收割,然后从新种植。一框框西红柿,一框框辣椒,一框框小白菜,一框框茄子……
王海明还从鱼塘里,逮来十几条大厚子鱼,一同送了过来。厚子鱼炖土豆,西红柿鸡蛋,大肉地三鲜……一个个菜在锅中翻腾,弥漫着有人的香气。
“海明,做的什么菜,这么香”;“海明,好了没有,本来还不饿,闻着这么想的饭菜,肚子就咕咕直叫”;“哦哦,有好吃的了”……
不时有正在干活的人,急急忙忙的跑过来看看,闻着诱人的饭菜,一副陶醉的模样。而放了学的一群孩子们,也不帮忙干活了,都围着炉灶,等着出锅的好吃的。
“好喽,开饭了”!王海明熄了火,扯着嗓子喊了起来。王海明没想到的是,他还没有开始喊的时候,刚刚摆好驾驶,众人都放下手中的活计,纷纷跑了过来。
一大盆一大盆的菜肴端上饭桌,不过还没有撑到十分钟,就见底了。
“幸好我做的比较多,不然还真不够吃”。看到众人饿死鬼般的吃相,王海明很无语,同时暗暗庆幸,自己刚才决定多做一些的想法是对的。
一叠叠的煎饼,搬上来,吃光了,在搬,形成了一个循环。煎饼,是中国传统食品之一,是用面粉调成糊状,倒入烧热的鏊子,用煎饼筢子摊平烙制而成摊烙而成。多由粗粮制作,也有细面制作,有小麦煎饼、玉米煎饼、米面煎饼、豆面煎饼、高梁面煎饼、地瓜面煎饼等.烙成饼后水分少较干燥,形态似牛皮,可厚可薄,方便叠层,口感筋道,食后耐饥饿。一般圆形,疏松多孔。折后为长方形。煎饼种类较多。按口味不同,也可以做成咸煎饼、酸煎饼、甜煎饼、五香煎饼等等。煎饼不易变质,易保存。卷以小菜而食,则风味别致煎饼从原料上看,
仔细的清理干净炉灶以后,王海明也加入了抢饭的大军。熙熙攘攘,嬉笑怒骂,夹杂着吃饭的嗖嗖声和,和稀饭的呼呼声,着才是大锅饭应有的氛围。
吃着手中的煎饼,王海明忽然想到一个广为流传的传说。传很久很久以前,东蒙山一带杂草丛生,人迹罕至,在蒙山望海楼下.住着巧珍和田壮一家,男耕女织,生活过的比较舒心,劳作之余,田壮勤学苦读,成了远近闻名的土秀才,十里八乡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都请田壮帮忙;谁家受了欺侮,田壮主动帮助写诉状,打官司,因此得罪了当地恶霸王洪三,被关进山间大牢,狱卒们恶狠狠地告诉巧珍:“你们家田壮整天咬文嚼字,专和我们家老爷过不去,老爷吩咐,这次只准送笔墨纸张,不准送饭,关他七七四十九天,看他还写不写!”看着自己的丈夫饿在牢房,巧珍三天三夜吃不香、睡不甜,恍惚中梦见蒙山娘娘向她走来,说:“巧珍,别犯难,我传授你个法子:你把小麦磨成糊子,在烧热的石板上摊成饼,不就像纸?再把大葱作笔,豆酱当墨,还愁您的夫君没饭吃?”一觉醒来,巧珍照此去做,果然灵验,连忙带着自己摊制的煎饼,卷上大葱和豆酱给田壮送去,看大牢的见是“笔墨纸张”没多过问,田壮饥不择食把它吃个精光,就这样,喝着山泉水,吃着煎饼,红光满面,平安出狱后,发愤苦读,背着巧珍摊制的煎饼考上了状元。善良的巧珍,为报答蒙山娘娘的恩德,热心地给四邻八舍传授煎饼技艺,后来一传十,十传百,摊煎饼在八百里沂蒙传开了。人们为了使用方便,把薄石头打磨的象圆形海龟一样,再磨制光滑,叫做“鳌子”,后改为生铁铸具,也就演化为今天的带“金”字旁的“鏊子”,巧珍因发明煎饼,被沂蒙山人供奉为“煎饼老奶奶”,煎饼由此又称“状元饼”。
就这么一愣神,王海明发现煎饼没了,菜盆也见底了,不由得对同桌的猪哥们深深的鄙视。
“海明,你做的菜真好吃,我长这么大,头一次吃这么好吃的饭菜”;“王海明以前在城里可是在星际酒店做大厨,做饭能不好吃吗”;“哎,要我说,王海明的手艺好,而且种的蔬菜也比我们强多了,看看,多么好的蔬菜”;“海明哥哥最棒了,做的菜好好吃”……
看着淳朴善良的乡亲们,王海明感叹,剔除了害群之马以后,这才像一个大家庭。
果然应了那句,人多力量大的话,不到五点钟的时候,平整地面的工作,碾压路面的工作都完成了。而且为了更好的排水,王海明还从小水泥厂运来几个排水管道,埋在路面下,方便流水。
剩下的工作就交给王健了,那就是铺设水泥路面。这虽然是一个技术活,但用不了多少人,所以王海明让大多数人都回家休息,只留下王健的施工队继续努力工作。
又经过一天的努力,王健的工作也完成了,这时,村里的修路大计,终于算是圆满结束。
“来了,来了”。王贵抱着一大串鞭炮过来,准备庆祝一番。而且完工后,燃放鞭炮,也图吉利,万事顺顺利利。
“我宣布,展明路,建设成功”。
随身玉佩 第五十一章 草莓蛋糕
清晨,天空飘起了雾儿,随即越来越厚,漫山遍野,无一不笼罩在皑皑白雾之下。浓稠的白雾,竟然有了伸手不见五指的程度。
茫茫的大雾四处蔓延,一朵朵如以云似絮,织成了一层层薄薄轻纱,遮住了天,铺满了地,围绕着房屋,盖住了树,眼前的一切都只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人们都好象被托了起来,悬在半空,如同进入仙境一般,产生出神神秘秘的感觉。
突然而来的鸟叫声,叫醒了正在沉睡的太阳,徐徐升起。王海明依然是早早的起床了,不过看到罕见的浓稠大雾,也就打消了晨练的原计划,改到空间中,世界树下面去修炼。
“到底用什么办法,来帮忙乡亲们”?既然他们满怀信心的选择自己,自己就有义务帮助他们。王海明一边平整这土地,一边思考着。
吃过早饭以后,由于后院得菜地里大部分都空了,王海明一边思考着,一边播种。自己有空间在手,可以时不时浇灌一点,也可以浇灌已经掺杂了空间水的鱼塘的水,可是别人没有啊!总不能自己天天跑去给他们浇灌吧,那样还不累死,还不安全,容易暴露出空间的秘密。
平整好土地以后,王海明拿出早已准备还得各类蔬菜种子,准备播种。“对了,我怎么没有想到”?王海明激动的跳了起来,既然不能浇灌,但可以在种子上做手脚啊,把种子放在空间河水利浸泡一夜,然后在播种。
虽然想到了一种方法,但还需实践的证明。于是王海明决定暂时停止播种,把所以需要播种的种子,都放在空间河水里浸泡一夜,到第二天在播种。
依然是第二天的同一时候,王海明取出了浸泡好的种子,辣椒种子,西瓜种子,玉米种子……后院的土地也被分成一块快,打成不同的垅沟,用于种不同的作物。不过这次王海明没有浇灌空间河水,也木有浇灌鱼塘里的水,而是使用大多数村民灌溉所用的小清河的水。
等待总是漫长而又枯燥的,王海明没有耐心天天守着这里,不过即使守住这里,对结果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咦,草莓熟了”?原来栽种草莓的时候,后院就已经种满了各类蔬菜,王海明只会把草莓种植在了鸡舍的南面,除了偶尔浇一点空间水之外,王海明还真没有对这块地有太多的关注,今天突然发现草莓熟了,不禁有些意外和惊喜。
摘了一个熟透的草莓,放入嘴里,轻轻一咬,汁液四溢。酸酸的,甜甜的,一股难以形容的味道在味蕾炸开,“真是太好吃了”。
王海明比较喜欢吃草莓,不过以前吃过的都没有太大的味道,有的甚至还有化肥农业的味道,让人想吃又不敢吃。王海明到厨房拿来一个小菜筐,这让王海明想起,小时候的儿歌。
王海明一边摘着草莓,一边哼着小时候学的草莓歌,自得其乐。
“恩?应该打电话给敏姐,让她也来尝尝这些草莓的味道。不对,她以前没有说过要来,我怎么就想起来邀请她了呢”。王海明对于自己突然出现的想法也有些疑惑,难道自己对那个美少妇有想法?
甩了甩脑袋,王海明决定不在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中午吃饭的时候,王海明拿出采摘好的草莓,给母亲,和冯老等人品尝,果然,那难以形容的美味,得到所有人的一致好评。满满的一果盘草莓,很快就见低了。虽然还有很多,众人还都有点意犹未尽,王海明还是没有再去端一盘来,毕竟不管是什么东西,一次性吃太多,终究是不好的。
由于这几天封路,没有人来拉菜,也没有人来游玩,王海明难得清闲一下。弟弟王亮又去了城里,参加一个同学聚会,说是毕业了,以后会很难在相见,于是组织在一起,玩乐一番。
午后的阳光越来越毒辣,但大树底下好乘凉,微风徐徐,甚是凉爽。王海明搬来上次去城里,顺便买回来的躺椅,泡了一杯茶,躺在躺椅上,又要报纸遮住阳光,悠悠的睡起午觉了。
“这家伙,还真是会享受”。冯老爷子抱着棋牌,和两位老友,准备在大树下面下棋,看到王海明的做派,小声的说道。
“咦,怎么这么吵?难得又有人来捣乱”?王海明睡得正香,忽然听的一阵吵闹声,不由得眉头紧皱,悠悠醒来。
站起来以后,王海明才发现,原来吵架的是冯老爷子三人。冯老爷子下了一步棋,紧接着被高度老爷子一步棋给将死了,于是冯老爷子像悔棋,但高老爷子又不肯,于是便争执起来。
看着面红耳赤的两人,王海明只能报以苦笑,三人因为下棋争吵不是一次两次了,刚开始王海明还去劝架,可是去了以后才发现帮谁都不好,最后弄得两边不讨好,里外不是人。是以见到这种情况,王海明还是准备,撒丫的开溜。
夕阳西下,火花的晚霞悄悄升起,映的天空红彤彤的。晚霞流动着,一会儿变成高大的巨人,一会儿变成一只飞鸟,一会儿变成一座宫殿……千变万化,甚是美丽。大火球的温度也降了下来,辛勤的农民,都在地里忙碌着。
掏出手机看了看,都已经快六点了,王海明暗叹一声,自己还真不是一个合格的农民。到后院巡视一番,发现播种的各类蔬菜都在茁壮成长,过几天就就基本成型,像小白菜等就可以试吃了,尝尝味道怎么样。
走在新修的水泥路上,王海明很是自豪。虽然水泥路比一些省道国道差多了,但没有镇上的支持,只靠村民自己修成如此之路,已经非常难得。
记下一些还需要修整的小地方,王海明准备明天让王健在把不当的地方,稍微修一下。
拿出手机,王海明拍下了新修的水泥路。准备上传到网上,和环游天下的论坛上,告诉那些一直关注小清河村关注九龙山农场的人们。
回家以后,王海明发现三个老头还在时不时争吵,不禁有点想问,“各位,精力真是旺盛啊”。
眼看到了晚饭时间,王海明决定亲自料理。看到保险柜里剩下的草莓,王海明灵机一动,不如做个草莓蛋糕尝尝。
(抱歉,电脑混乱,今天的排版可能有问题,大家谅解啊)
随身玉佩 第五十二章 包子铺扩张?
来到厨房以后,王海明先把草莓洗净去蒂,用纸巾吸干水分、切半。在取一干净的碗,放入蛋和白砂糖,用打蛋器充分打匀。
接著加入面粉(慢慢分次加入)、盐、牛奶、鲜奶油和香草,仔细拌匀成面糊。做好这些之后,王海明又在烤盘内刷上一层薄薄的奶油,将草莓平铺在烤盘上,再将面糊淋在草莓上,并洒上1/2的糖粉。然后放入预热的180c烤箱中,烤约30-40分钟,至表面呈现金黄色。
待冷却后,王海明从烤盘中取出,切片再洒上剩余的糖粉,为了更加突出草莓的美味,王海明特意增加了草莓的用量。
在烤制草莓蛋糕的时候,王海明已经开始准备草莓蛋挞了。将淡奶油、牛奶和炼奶、白糖放在小锅里,王海明用小火加热,边加热边搅拌,至白糖溶化离火,放凉。然后把低粉过筛,加入(1)中,加入蛋黄,拌匀,然后用筛子将制成的蛋挞水过滤。
再次清洗一下双手,王海明把蛋挞皮放烤盘上,然后放入切成粒的草莓,再倒入过滤好的蛋挞水。计算了一下时间,在草莓蛋糕还有十五分钟出炉的时候,王海明把草莓蛋挞放入。“这样就可以一起出炉了”,看着正在全力运转的烤箱,王海明洋洋自得的笑道。
自从王海明回家以后,为了方便使用,就从市里买来一些厨房用具,如电烤箱,电饭煲,电高压锅……以电器为主的器具。
虽然王海明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一些游客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地锅与电饭煲,古朴与现代气息的交融,这也许就是旁观者清吧。
不过别人怎么说,王海明都不在乎,只要自己觉得用着方便,顺手就行。
晚饭比较简单,因为没有游客,又有几个老者,王海明做的是以素菜为主。小白菜顿粉皮,清炒菜花,韭菜炒鸡蛋……虽然清淡,吃着却满口清香,让人回味无穷。
不过,最让人期待的就是饭后的点心了。因为吃饭前王海明就说了要用草莓做些蛋糕之类,以至于还在吃饭的时候,众人都翘首以待。
当王海明端上精心制作的草莓蛋糕和草莓蛋挞时,连一向淡定的冯老,都有些激动,实在是太漂亮了,漂亮的都不忍心下手,简直就是一件美丽的艺术品,都不知道该如何形容了。
而弟弟王亮,更是兴奋的嗷嗷叫,但也是下手最快一个。当王亮抱着蛋糕在啃得时候,众人才想起来,这只是一个蛋糕,不是艺术品,是用来吃的。没有人说话,都沉醉在美味的草莓蛋糕中。
空间中,王海明做了一个火堆,插了两个玉米,烧烤起来。由于晚饭时候做的蛋糕实在是太好吃了,当王海明收拾好炉具以后,才悲哀的发现,一块蛋糕也没有了,而且众人还一副意犹未尽的模样,吓到王海明赶紧找了一个借口,饭也不吃,就撒丫的开溜了。
“恩,还是空间中的东西最好吃”。玉米还没有烤熟,一阵阵玉米独有的清香便飘荡而来,害得王海明流了一地的口水。
啃着烧玉米,喝着晨路,王海明感觉,还真是惬意。空间里一切正常,井井有条,并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王海明又摘了一个大水蜜桃以后,就回到了卧室。
因为没有什么事情,而实验的蔬菜,要等几天,才会有结果,王海明决定去包子铺看看。王亮在家正无聊呢,听到要去城里,就嚷嚷着也要去,王海明没有犹豫,就欣然答应了。
“看来,路都修好了,要加快自己买车的进程了”。骑着借来的摩托车,飞奔在平坦的水泥路上,王海明感叹的说道。
在商业街逛了一圈,给弟弟还有李丽,分别买了一身衣服,王海明才赶去小小农庄包子铺。
“咦,那不是吴老板吗,怎么去了小小农庄包子铺”?王海明刚刚赶到的时候,正好发现,原来的吴家面馆的吴老板,刚刚从店里走出去,王海明可不相信他是来吃饭的。
“哥哥,你来了啊”。“老板好,老板好”。因为已经过了十二点,快到打烊的时间了,也已经没有顾客了。李丽看到王海明到来,高兴的腻了上来,其他人也热情的打着招呼,王海明也一一回应。
“李婶,忙完了吧,到办公室来一下”。拉着李丽,王海明先一步向楼上走去。
“哎,自己还真是不称职,好久没来,估计办公室都要落一层灰尘了,连坐的地方都没有了吧”。王海明走着,忽然想起了这尴尬的事情。
“哥哥,你怎么了”?看到王海明惊讶的表情,李丽不禁问道。
“哥哥,你这么多天都不来看我,我很想你呢,没事就来你的办公室坐坐,扫扫地,擦擦桌子”。李丽撅嘴小嘴,朝王海明抱怨。
“是吗?我们家丽丽真能干,哥哥买了一身衣服奖励你,看看,喜不喜欢”?王海明拿出早已准备送给李丽的新衣服,当成了奖励。
“耶,谢谢哥哥”。李丽兴奋的叫了一声,蹦蹦跳跳的抱着新衣服跑回自己的房间。
“海明,你来了正好,正有事情要和你商量呢”。李婶收拾了一下,才赶到办公室,说:“刚刚你进来的时候,是不是也看到隔壁的吴老板了,你知道他是来干什么的吗”?
“不知道”,王海明摇了摇头,说:“反正不是来吃包子的”。
“的确不是来吃包子的,是来和我们商量,要不要买下他的面馆”。
“他要卖店铺,不打算继续做下去了吗”?王海明有点惊讶,那可是传承了百年的老店。不过随后想想,也就释然了,百年老店又如何,出了上次的事情后,谁还敢去吃饭,恐怕连老客户也是越来越少。
“还不是上次吴强偷偷用大烟壳,被查出来以后,就没人敢去吃饭了,而且连老客户也越来越少,到现在,基本上已经无人光顾了,所以吴老板想把店铺卖了,回老家去。只是吴家面馆面积不小,费用太高,一般人都买不起,而且我们这是小吃一条街,基本上一条街都是做吃的生意的,而且吴家面馆紧挨着我们包子铺,也没人敢接手,害怕顾客都被我们抢走了,会没有生意。这不,半个月过去了,还是无人问津,吴老板实在没有办法,才来问问我们,要不要买下他的店铺”。
“哥哥,你知道,那个吴强最后怎么样了吗”。李丽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跑了回来,插嘴说道。
“怎么样了”,对于那个不良,好色的年轻人,王海明很是反感,也想知道最后他的下场。
“他被判了七八年,而且他父亲和大伯得知最后的判决以后,就不停的送礼,拖关系,希望能减轻几年,哥,你知道最后怎么样了吗”?李丽皱着小琼鼻,笑嘻嘻的问道。
“不知道,难道是减刑了”?王海明也知道,吴强孬好也是一个官二代,出了事情,而且他的父辈人脉很广。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哈哈,哥哥,这次你可大错特错了,吴强不禁没有减刑,还把他父亲,和大伯落下水了”。
听了莉莉的讲述,王海明才知道最后的结局。原来吴强的父亲和大伯希望通过送礼,走关系,让吴强得以减刑,没想到的是,因为动用的金钱太过庞大,引起一些部门的注意,结果两人被调查双规了,而且问题还不少。
听到这话,王海明不禁暗叹,当初自己的猜测果然没有错。不是两人送的礼不够,而是惹到来不该惹的人,而那个赵敏,肯定是来头不小。
不管怎么样,还是自己的事情要紧。“李婶,这件事,你觉得怎么样,有什么想法”。看到一旁的李婶在沉思,王海明开开问道。
“我觉得,吴家面馆,不仅地势上,还是面积上,都比我们强多了,的确是个好地方,也就是碍于我们的生意太好了,所以才没有人愿意与我们坐邻居,要是接过来的话,我们,生意肯定能更上一层楼,只是”……
“只是什么,李婶你尽管说”。王海明看到李婶欲言又止,说道。
“只是他要的价钱也不低,二百万,连同后院,整体卖出,可是要二百万啊,现在包子铺刚刚盈利,流动资金也就十来万,就算我们拼凑一下,也不够”。
看到李婶一脸惋惜的表情,王海明很是感动,李婶这是全心全意为包子铺着想。而且二百万的确不是很多,毕竟吴家面馆的面积不小,只是现在自己拿不出这么多钱来。面对这么好的一个店铺,王海明也很是心动。
“顾洁洁,现在包子铺里面有多少资金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