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随身玉佩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我的小面包
昨天的天气预报广播,未来两天会降温,至零度以下,虽然天气预报大多数时候,不太准确,但也不得不防啊。
“王海明,冬天时候,你们不能种翡翠蔬菜,我们怎么办啊”。胖厨师几人,来拉最后一趟翡翠蔬菜,却个个哭丧着脸。
胖厨师已经预料到,受上级领导批评时的惨状。李欣兰和皮特,已经预料到,生意开始下滑,惨淡经营。
“对了,王海明,我以前路过一些农村,看到许多蔬菜大棚,你怎么不弄一个啊”。皮特忽然想到,以前开车自驾游的时候,看到许多农村,在冬天的时候,都盖有蔬菜大棚,于是丛踊王海明,也盖一个,那样,冬天也有翡翠蔬菜供应了。
胖厨师和李欣兰有点脸红,人家一个外国人都想到的办法,自己都没有想到,还只是抱怨。
不过很快两人也开始游岁,希望王海明能够同意。其实,作为农村人,王海明如何不知蔬菜大棚的用处。
原本希望轻轻松松的过一个冬天,现在看来是不行了。禁不住几人的炮语轰炸,王海明只好妥协,同意建两座蔬菜大棚。
虽然知道蔬菜大棚这一回事,但是王海明没有盖过啊,顶多就是,以前嫌过年蔬菜太贵,自己折了一些树枝,弯了插在地面上,在盖上一层塑料布。
这点小小的经验,让王海明信心严重不足,只好上网查询一些。
“哎,什么东西啊,乱七八糟的”。看了一会,王海明就头疼不已,网上什么都有,卖塑料布的,铸水泥柱子的,某某高科技复合肥,时不时还跳出来几个游戏页面,气的王海明,鼠标一抖,关机了。
“对了,记得以前都说寿光是蔬菜基地,那里的蔬菜大棚,数不胜数,可以考察一下,顺便看看,那家公司,建造大棚,质量最好”。王海明不喜欢那些水泥柱子的大棚,打算建造一个玻璃温室,既美观,又好用。
不过,还是和村长说一下吧,看看有没有人愿意盖大棚。王海明琢磨着,村民们大家,现在手里多少应该也有一点积蓄了,盖个水泥柱子的蔬菜大棚,应该还是可以的。
事情很顺利,对于这个建议,王贵举双手表示同意,准备跟风,也建一个蔬菜大棚,冬天的蔬菜贵的要命,肯定有钱赚。
不过,王贵又匆匆的去开会了,准备把大家召集起来,问问大家的意见。
按王贵的想法,每家都弄一个大棚,能力大,积蓄多一点的,可以弄两个。
现在,只要对村里有利,可以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的想法,王贵都会大力支持。
意料之中,所有人都同意这个想法,即使积蓄不够的,也准备借一些钱,也要弄一个,不能落后于人,连村里最懒惰的人也不例外。
王海明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劝大家不要太拼命,身体是第一位的,赚钱其次。家里没有车,不过农庄里有。
王海明一个电话,就把车连同司机都掉了过来,因为王海明没有驾照。虽然王海明要求众员工都去学车,但自己却没有驾照,让大家笑了许久。
李叔亲自开车过来的,说是距离远,怕李二牛会疏忽。
第二天一早,王海明就踏上了去寿光的高速公路。





随身玉佩 第一百九十四章 玻璃温室
经过查询了解一番以后,王海明决定,建造一座玻璃温室大棚。这种大棚以玻璃为主要原料,采光面积大,光照均匀,而且也是各类大棚中,使用寿命最长的一种。
玻璃温室大棚外观也很漂亮,而且采用的都不是普通玻璃,甚至可以抵抗大冰雹的袭击。
王海明选择这种大棚,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使用方便,里面有通风设施,还有夏季淋潵降温系统,到了冬天,还有增温设施,内部设有滴灌系统,等等,极少的人都可以忙的过来。
而考虑到自己是经常性的不在家,王海明就选择了这个玻璃温室大棚,虽然造价很昂贵,不过,使用寿命也长啊。给高胖打了个电话,询问一番,果然有这方面的熟人,让王海明更加放心了。
涉及到正事,高胖的效率还是很快的,联系到的公司,下午时候,就派了技术员过来,说是要考察一下,好回去制作方案。
“基础设计时,除满足强度的要求外,还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抵抗不均匀沉降的能力, 与柱间支撑相连的基础还应具有足够的传递水平力的作用和空间稳定性。温室底面应位于冻土层以下, 采暖温室可根据气候和土质情况考虑采暖对基础冻深的影响。一般基础底部应低于室外地面0. 5米以上, 基础顶面与室外地面的距离应大于0. 1. 米, 以防止基础外露和对栽培的不良影响。除特殊要求外,温室基础顶面与室内地面的距离宜大于0.4米。与温室钢结构连接的埋件均设置在基础顶部, 埋件的设计也是基础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技术员絮絮叨叨说了一大通专业术语,王海明是听的头都快大了,半知半解。含含糊糊。
最后,王海明实行自己的一贯政策 ,用人不疑,把大权都交给技术员。让他看着办,自己只要结果。
自尊心受到极大满足,技术员拍着胸脯保证,一定设计一个最合适的方案。看着头疼,听也听不懂,王海明干脆撤掉不管了。反正母亲也在 。
其实刘梅更是听不懂,王海明让她回去休息,却是不肯,说建这么贵的东西,没人看着怎么能行。
不如到村里溜达溜达,看看大家弄得怎么样了。从王贵那里得知,对于建设大棚,村民都很踊跃,只是村民都没有太多资金,不可能和王海明一样。建造玻璃温室大棚,而是水泥石柱的,搭好之后,在上面覆盖上塑料薄膜。
还有在差一点的,那就是柱子的,相对来说。柱子的比水泥石柱的,造价更便宜一点。
“婶子,你自己,能不能忙的过来啊”。王海明看到,赵玲也准备做一个大棚,而且材料都已经买回来了。
“恩,想多赚点钱,不像以前那么苦,连孩子的一口零食都买不起”。赵玲的气色好了很多,据说已经没有大碍了。干起活来,也很有劲。
“小鱼,这么乖,都知道帮妈妈干活了”。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王鱼才五岁,就在那帮忙扯塑料布,还像模像样的。
“妈妈说了,盖个大棚就能挣好多钱,那样就能给我买很多好吃的了,所以我要帮妈妈干活”。王鱼一本正经的回答,但说到好吃的,的时候,口水流了一地。
“海明,让你见笑了,我不好的那段时间,鱼儿去他姥姥家住了一段时间,回来一会就乖了很多,还有,你治好了我的病,还没有好好谢谢你呢”。赵玲是发自内心的感谢王海明,对自己家帮忙颇多,还给大女儿找了一份好工作,听说前途不错,想想,赵玲都感觉高兴。
“再说了,我还是族长呢,帮助你们也是应该的”。王海明一边闲聊,一边帮忙,把大棚给盖好。赵玲家里积极情况不太好,是以做的是最差的柱子大棚,不过如果经营的好,一样可以赚到不少。
忙忙碌碌,时间总是很快,当王海明回到家的时候,技术员已经回去了,说是回去制定方案,明天就带着材料来施工。
“大哥,你又去哪里逛了”?熟悉的声音,让王海明想起,原来又到了周末了。
“小雅,怎么没有打电话,我好去接你啊”。对于小妹,王海明是无比的疼爱。
“打了呀,咱妈接的,说是你忙,所以我就自己回来了呗,不过我刚出镇子,就遇到王根了,他去进货呢,就捎带我回来了,他还请我吃东西呢,不过那都是小孩子的零食,我不喜欢”。有个活泼的妹妹也不错,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还夹杂着阵阵欢笑声。
“对了,小雅,快该调研考试了吧,准备的怎么样了,好好的,要是考的不好,就不要回家了”。王海明对妹妹虽然疼爱有加,但学习方面,还是很严厉的。
“安拉,大哥,你就放心吧,年纪前五名,这都是保守的,我怕说第一会吓到你”。对于大哥的严厉,王小雅似乎没有听到一样,依然笑嘻嘻的。
“行了,我也不多问,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别到时候考不上清华,哭鼻子就行”。王海明心里对小妹也是信心满满,倒是还是需要,另类的激励一番。
“大哥,你再给我弄点,那个什么纳米水,我那里没有了”。王小雅又玩了一会,就跑去温习功课去了。
“海明,你去摘点青菜,调点馅子,小雅想吃水饺了,我去和面,对了,多弄点,赵锐他们可能也会来吃”。刘梅吩咐一声,就去和面了。
正好又碰到冯老夫人,说是老冯,也想吃饺子了,于是两人,拉着呱,一起和面去了。
“哎,便宜这两小子了,这么好的蔬菜,真是命苦,还得一个人干”。王海明虽然心里抱怨着,还是非常认真,的清洗着各种从空间里弄出来的蔬菜,然后做成馅子。
清洗,做馅子,王海明忙的不一。




随身玉佩 第一百九十五章 包饺子
虽然现在养猪了,但是猪还小,这肉是吃不成了,王海明只好去买了一点回来。
芹菜猪肉馅子,韭菜鸡蛋,加上一点点虾米的馅子,牛肉胡萝卜的馅子,青豆角的素馅子。
既然小妹想吃,王海明干脆就多调了几种馅子,反正人多,也不愁吃不了。
“赵锐哥,我回来了呢,听说你弄的那个游戏场生意不错,有没有礼物送给我”。赵锐刚刚进门,王小雅就蹦蹦跳跳的跑去要礼物。王海明苦笑不已,这个妹妹啊,就是太活泼了一点。
而张武则躲在一旁偷笑,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让赵锐求助无门。
“张武哥哥,你的礼物呢”。王小雅倒是公平,一视同仁。
“额,这个,等明天吧”。张武一张笑脸,顿时憋回去了,变成了苦瓜脸。
“哈哈”……
赵锐心里那个痛快啊,撇了同伴一样,笑哈哈的跑了进去。那意思好像再说,叫你刚才笑话我还不帮忙,这回你也跑不了吧。
劳逸结合,不能死读书,王海明当初也是这样的,是以对于温习过功课而撒欢的小妹,王海明也没有多管。
“咦,今天吃水饺啊,不错,不错,我也好久没有吃水饺了,王海明调的馅子,今天有口福了”。赵锐还没有进厨房,就闻到股股香气,进去一看,呵,一小盆一小盆的馅子,剩下几人围着面桌。檊皮的檊皮,包饺子的包饺子,忙的其乐融融。
“赵锐哥,你看到了吗,我们大家都在包饺子呢,大哥说了,谁不帮忙,等会就没有饺子吃”。对于没有收到礼物,王小雅就借机,想要惩罚两人一番。
这可难坏了赵锐和张武两人。对于两个从来没有做过家务。做过饭的城里大男孩来说,包饺子简直,难于登天。
不过小公主发话,两人只好照做。洗干净手。两人来到面桌前。准备也来体验一番自己动手的乐趣。
可是乐趣没有。挨骂倒是不少。
“赵锐哥,你看你包的这个饺子,跟个小猪似的。圆滚滚的,还躺着,哈哈,张武大哥的也不错,像个大老鼠,笑死人了”。王小雅指着两人包的水饺,哈哈大笑。
“好了,小雅,能包上已经不容易了,不过你们两个,包的样子丑一点没有关系,关键是要包严实,不然,等会就等着喝包子汤吧”。王海明的要求不高,是以赵锐两人的压力也小了不少。
不过看到两人小心翼翼的样子,王海明也有点想笑,还想起来自己当初学包水饺的样子。
也是同样的小心翼翼,把边缘捏的死死的,生怕馅子漏了出来。最后的结果是,刘梅,冯老夫人,王海明,王小雅,都包了一盒盘的水饺,而赵锐包了十一个,张武的战绩稍微好一点,十三个。
煮水饺的任务,又落到了王海明身上。让王海明意外的是,赵锐和张武都要求自己包的水饺单独煮,说是怕煮坏了,瞎了一锅水饺。
其实王海明知道,这只是个说辞,自己动手包的水饺,自己吃,这样会显得更美味,特别是新手的时候。情况不错,虽然两人包的水饺模样都惨不忍睹,但边缘还是挺严实的,没有一个露出来坏掉。
“噢噢,吃水饺喽”!王小雅闻着香味,早已是迫不及待。赵锐和张武也跟着起哄,拿着碗敲的啪啪响。
冯老夫人不介意,刘梅也挺喜欢,说是这样更热闹一点。把冯老爷子叫来,一大家子人准备开吃。王海明又剁了一碗蒜泥,加上一点点盐,放上香醋,还可以放一点味达美。
“呵呵,真是好吃”。
“赵锐哥,你都吃三碗了,还吃啊”。
“嗯嗯,味道不错”……
几人都是吃惯了翡翠蔬菜的,没有惊讶,但也还是赞口不绝。饭后水果是少不了的,几个苹果,黄梨,一大串艳艳的葡萄,三下五除二,就被几人瓜分完毕。
下午在赵玲那里忙忙碌碌,王海明也感觉有点累了,就没有去空间里再转转。技术员的效率还真高,第二天早上,就开车,带着材料和一帮手下,准备开始施工了。
还是跟昨天一样,王海明把大体的规则说了一遍以后,就把大权都给了技术员。这也极大的鼓舞了技术员的信心。
“小王老板,谢谢你的信任,我保证,玻璃温室,一定如期完工,而且质量肯定没有问题”。技术员信誓旦旦的保证,王海明也只是笑笑,让他早点开工。因为赵玲那里还有一点没有做完,吃过饭以后,王海明就拉着悠闲的赵锐和张武两人去帮忙,告诉他们,饺子也不是那么好吃的。
不过出乎意料,赵锐和张武两人,不仅不生气,反而很兴奋,一股跃跃欲试的表情,看到王海明很无语。希望你们不要太主动,别把事情搞砸了。
王海明小声嘀咕两句,显然对两人十分不放心。果然,两人到了地方以后,就东拉西扯的,差点把刚刚窝好的大棚,给弄坏了。还好有惊无险,在王海明的训斥和指导下,赵玲家的蔬菜大棚,终于顺利完工了。
王海明又带着闲暇的两人,在村里逛了逛看看大家,谁家还需要帮忙。
“咦,王根,大棚挺小的啊,还是竹子的”。王海明发现,因为棚小,王根早早的,把地都整理好了。
“是的,店里生意越来越好,王想专心把店搞起来,种一点蔬菜,留着自己吃,或者家里住了游客的话,也好给他们做饭”。看到王根的模样,王海明就高兴,干劲十足呢。
一上午时间,玻璃温室的一半都没有弄好,王海明还没有着急,王小雅倒是先嚷嚷起来,因为晚上还有课,而她,看不到完工时的样子了。
又过了一天,温室大棚才建设完毕,内部设施也全部安好,王海明看到不仅内部实用,外观也很漂亮,对于技术员的手段,非常满意。
当天,王海明就开动是有设施,试用,并教导母亲一番。然后就开始整理土地,播种。(未完待续。。)




随身玉佩 第一百九十六章 求医
王海明很欣慰,大家伙的大棚都建设好了,虽然材料不同,参差不齐,但是,只要这个冬天,没有冰雹和大雪,就是竹子的大棚,也不会有事。
不过现在全球变暖,在冬天的时候,下雪的时候已经越来越少了,何况是冰雹,王海明也有好几年没有见到了。
“人类啊,就是对自然索取的太厉害了,才造成这样的”。王海明忽然想到一个很著名的电影《后天》,讲的就是这些事情。
“哎,怎么越想越远了,看来我是闲的慌了”。王海明想着想着,忽然觉得,自己想的太远了,操心操的太多了。
虽然天气越来越冷了,也许过几天,就会降到零度,但是,在大棚里面,可是温度适宜,所有的大棚都种上了翡翠蔬菜。但是缺点还是有的,冬天浇灌就不是很方便,特别是河水结冰以后。
而且外部太冷,导致蔬菜的生长周期延迟。但是,这都抵挡不住大家伙的热情,而且信心十足。
“小萌,回来了啊”!
“小萌就是懂事,给她妈妈和弟弟买了这么多东西”。
“小萌,在城里怎么样,好不好”……
王海明在村里督促大家,把大棚做好,没想到在村头碰到了王小萌。
对于进城两个月却头次回家的王小萌,大家伙都好热情,不停打招呼。
王小萌也是一一回应,很是热情,还从背包掏出一些糖果饼干之类的零食,分给旁边的小孩子们。
“海明哥”。王小萌看到王海明就在不远处,一阵小跑,微笑着打招呼。
“不错不错,有进步,大方得体,也没有以前的害羞了”。王小萌的变化。让王海明衷心的高兴,这样,才会更好的与人相处,也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海明哥,你又笑话我,对了,我听说你以前冬天都会冻手。就给你买了双手套,等过两天冷了,你就带上吧,我还给阿姨买了一条围巾,你拿回去给阿姨试试,合不合适”。对于这个对自己家帮助最大的人。王小萌很感激。
“呵呵,谢谢你啦,快点回家去吧,多陪陪你妈妈,在家多呆两天也没事”。王海明笑呵呵的接受了这份礼物,虽然现在,王海明自信。就是到了北极,自己的手也不会受冻了。
果然,回到家,把围巾送给母亲以后,她就高兴的合不拢嘴,直夸王小萌是个懂事的孩子,孝顺。
虽然是放假,王小萌还是在下午的时候。去向王海明汇报一下,水族馆的情况。
“真的,那几条金龙鱼的品质,有了明显的变化”?虽然王海明心中有数,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依然有点惊讶,但更多的是高兴。
“看来。空间水,不光对植物有效果,对动物的效果也很明显”。王海明小声的嘀咕着,又考虑到了那一批刀鱼的问题。再过一段时间,刀鱼应该可以满满鱼池了。
王小萌走了好一会了,可是,王海明还在无限遐想中。海量的刀鱼,不仅可以改善现在,长江刀鱼不断减少的趋势,还可以大赚一笔。
“喂,小子,醒醒拉,大白天的做梦,口水都流了一地,大好的形象,都毁了,丢不丢人啊”。一阵大喝,把王海明拉回来现实。
“啊,呵呵,是冯老爷子啊,怎么了有事?你的病不是好的差不多了吗,还来找我干什么”?对于打扰自己美梦的冯老爷子,王海明有点不悦,即使你是老人家。
“哈哈,几天不见,脾气见长啊,今天我心情不错,就不跟你计较了,你小子赶紧洗漱一下,我带你去见一个人”。冯老爷子下了命令,说是只有五分钟时间。
“搞什么啊,神神秘秘,难不成,要把你那漂亮的女儿塞给我,看在你小孙女很讨人喜欢的份上,我就勉强接受吧”。既然不能反驳,王海明只好意淫一下,把老冯的漂亮女儿,关照一下。
如果冯老爷子知道王海明此时的龌龊心里,不知道会不会气的心脏病复发。
“哎,还是整理一下吧”。虽然王海明心里有点不贫,但念着人家是个老人家了,还是认真对待一下。
“来来来,海明,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可是我的生死兄弟,李大可,当年一个碗里吃饭的关系,只是后来我从了军,而他却去经商了”。
“大可,这位就是我常常提到,并把我的病医治好的小神医,王海明”。冯老爷子把两人拉在一起,互相介绍一番。
“李先生,你好”。对于这个称呼,王海明还是考虑了一番,才叫了出来的。明显,李大可比冯老爷子要小,可是他们又是兄弟,王海明只好以商界的习惯,叫一声李先生。
“呵呵,不错,小伙子,前途无量”。都说商人贼精贼精的,王海明不知道,李大可是否发现自己有什么与众不同,有没有商界气质。
“哎,都不是外人,冯老,你就说吧,有什么事找小子帮忙,只要能做到,我肯定全力以赴”。既然如此,王海明就省下了那些客套话,直奔主题,而且,他也不喜欢那些虚假的客套。
“那好,我就直说吧,我那儿媳妇嫁入我家都快十年了,可惜就是没有产下一男一女的,他们夫妻关系非常好,我又不能棒打鸳鸯,可是我老李家就这么一个独苗,我着急呢”。这一刻,李大可不再是叱咤风云的商界大亨,而是一个有些悲凉的父亲。
“这个,这个,小子想想办法”。王海明一听,有点为难,这个可不好办,脑海中倒是有几个方子,可是自己没有经验啊。
来到药房,王海明开始配药,一连配了好几副中药,然后掏出一个古色古香的瓷瓶,忍痛的滴了两滴晨露,然后装满空间河水。
“好了,这是三个疗程的药,这个瓷瓶是我秘制的东西,熬中药的时候,就倒一小勺进去,先吃着看看效果吧”。王海明不信,装了晨露以后,还会没有效果。
“哈哈,好,大可,这次你就放心吧,既然海明小子出手,肯定会有效果的,你回去以后,就赶紧准备谢礼吧”。冯老爷子哈哈大笑,对治好了自己病魔的王海明,那是信心十足。
“好吧,谢谢你们了,要是儿媳妇真的怀孕了,我肯定重谢”。李大可虽然心里有点疑惑,对于这个年轻的中医信心不足,但老友对他有信心,也只好死马当活马医,回去看看效果。




随身玉佩 第一百九十七章 逮鱼
天气越来越冷了,王海明有点不放心,,溜达着到了学校,准备看一看,王建修的怎么样。一栋栋瓦房依旧,漏风的地方,已经用水泥给糊好了,破烂的窗子,也都换成了新的,安好了玻璃,王海明站到屋里试了试,基本上没有风,还算可以。
1...6364656667...1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