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王牌暗卫的撩夫日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路边的老猫

    徐喻明知道东西时,就让忠上把东西都退回小院,还带了一句。

    “别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事上,有空不如多看书。”

    哪怕忠上传这话时,语气颇为严厉,但落在韩雯芳耳朵里却是另一种意思。郡王这是嫌其他人胸无点墨,摆明喜欢腹有诗书的女子,就像她这样的。她顿时心情大好,觉得自己更有希望了。偏这希望被郡王妃从中作梗给打碎了,她竟然不让她晚上去听书。

    其实吴莎也没说晚上不让她们去,只在沈婷依提起说书这事时,说今年不会有她们的座。去年徐喻明为她们一同出现听书不高兴,吴莎今年自然不会让她们在边上一起听书。不过既然府里的下人都能围在边上看,她们这些挂名的侍妾当然也是能的,吴莎总不能太不给她们面子。

    偏韩雯芳不这样想,她就觉得这是吴莎不想给她和徐喻明接触的机会,她连那天要穿什么衣服都挑好了,竟然就不让她去了。沈婷依听说这事倒没多想,现在只要吴莎说的她都觉得好,只要韩雯芳吃憋她就高兴。蒋雪也有些不高兴,郡王府里太无趣,她们每月只能出门一次,每次出门她们也会去茶楼听说书,可这哪有请人来府里说体面,这样的时候她竟然不能在大厅里听。

    三人心思各异的回到小院后,都从下人那里听说可以去边上站着听。

    “不去!”蒋雪可拉不下这面子,边上飞絮还想再劝,便瞪了她一眼,“要去你去!”

    飞絮这人也是个实在,听蒋雪这样说也就不劝了,还暗暗打算自己去,反正她一个下人,不管蒋雪去不去都是得在边上站着的,现在蒋雪不去了,她还能下人们站在一块儿,说不定还能混块点心吃。

    比起她,其他两个丫头就积极多了,两人都受过罚,一想到自己受罚是对方的缘故,就很想把对方踩到脚底下。只不过一边是想跟了徐喻明,一边想帮着郡王妃不让姓韩的得逞,谁能成功就看对方的本事了。

    吴莎还不知道这场跟她和她男人相关的攻守战,一开始就没她啥事。她把请了说书先生和不准备三人座位的事跟徐喻明说了,徐喻明点头表示知道,心下也想起去年的事。他那时其实有些烦清静的郡王府多了几个心思不纯的女子会,总觉得府里变得不安宁,结果一年过去了,什么事也没有……应该说有事的是萧墨言,他这个男主子什么事也没有。

    至于花园偶遇的事,他根本没放在心上,甚至怀疑真的只是巧遇,郡王府统共这么些地方,难道还没有个不小心遇着的时候,他还在花园遇到过好几次忠宝呢,难不成还是忠宝故意想在他面前露脸

    他会偶尔在花园遇着忠宝,还真的是忠宝有意为之,不过忠宝想遇见的也不是他,而是吴莎。

    到了晚上说书的时候,这次吴莎他们的座位设成了连塌,因为康康也会来。去年康康年纪小睡得早,他们去听说书的时候他已经睡着了就没有带上他。今年不同了,他晚上会练字,本就睡得比较晚,加上他已经听说了说书的事,心下好奇,跟吴莎说了想要跟来一起听,吴莎问过徐喻明后也就答应了。

    徐喻明显然对她连这点小事也去问他这事很受用,听说书的时候对康康也和颜悦色的,哪怕康康发出一声声惊叹,他也没有不满。边上下人聚集的地方,声音显然比正厅大的多,吴莎斜瞄了一眼,见沈婷依和韩雯芳都在。

    韩雯芳自命清高,不屑与下人为伍,今天和他们站在一起显然是难为她了。她本来想让这些人都走开,给她让出位置来,偏偏他们都不听她的。

    “郡王妃都没说什么,哪轮得到你来指手划脚。”小院里的马婆子当一个驳她的面子,她一向爱热闹,这样的场合怎么能少得了她。

    韩雯芳拿她没折,住在小院里的人多少要看两个婆子的眼色。沈婷依在边上听了嗤笑一声,见韩雯芳瞪她,她也不为所动,让韩雯芳恨得直咬牙。

    等我成了郡王的红颜知己,非让他把这不知好歹的赶出去不可,她恨恨地想。

    对她敢怒不敢言的表现,沈婷依相当得意,开心地听完了整场说书。说书先生收拾东西准备离开的时候,下人早就四散回房,免得撞上主子,韩雯芳却慢慢吞吞地拉在后面,像是在找什么东西。

    沈婷依哪里不知道她的心思,主动过去问:“韩姐姐是掉了什么东西”

    “跟你无关。”

    “我想那东西定是掉在小




第198章 相邀
    钱塘本就不大,一些有名的铺子她已经逛过了,可这并不妨碍她再逛一遍,她还一个人去茶楼听说书,感觉就是在家那会儿,也没有这般自在的日子,哪怕一个月只有一次也是好的。

    附近的商家都记得她们三人,就是不知道她们的身份。她们没有梳妇人的发髻瞧着不像妇人,尽管有些年轻媳妇也不梳妇人的发髻,但是两人的年纪看着都不大,旁人以为是哪家小姐和她的闺中密友们。如今只看到她一人出来,他们免不了问一声,蒋雪推说她们病了,旁人也没有多想。

    “近来早晚冷热相差大,是得小心着点,别生病了。”有人关切地说道。

    蒋雪瞧了他一眼,这是她常逛的布庄的一名管事,她们三个来布庄时都是他招呼的。见她看来,他微一愣,马上移开目光,假装认真盯着边上一匹布上的花纹。蒋雪不由也朝那块布看去,后来还把布买了下来。

    趁着秋高气爽,吴莎也带着徐喻明在钱塘镇上逛了一圈。他们来钱塘这么些年,边上几个小镇都逛了,却没好好逛过钱塘,顶多在县城街道上走几圈,买买东西。

    也是凑巧,他们到了钱塘有名的西湖边上散步,遇到了正坐船游湖的夏守知。怎么哪都能遇上他,徐喻明腹诽,不过心里有个更烦人的萧墨言比着,他看夏守知已经顺眼多了,等夏守知在船上打招呼时,他也点头相应。与夏守知一块儿出游的还有几个与他年纪相仿的文士,船上有美人相伴,他们又喝了点酒,正在兴头上,见夏守知与岸上的人打招呼,又见那人气度不凡,就上前招呼。

    “这位是夏兄的朋友,不如来船上一聚如何”

    “是呀,想来尊夫人不会在意的。”

    两人站在夏守知边上一唱一和。他们之中生得高大敦厚的叫庄友之,在江南一代小有才名,为人爽直,偏得罪了人无法在官场上一展抱负;另一个稍矮些,上唇留着胡子,叫陶晚照,是北方来的文士,曾在京城跟夏守知喝过酒,正好游历至此就过来看看。

    因夏守知在钱塘做出了名堂,哪怕一直当着县令,来投奔他的人也不少。这种时候,勋贵之家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夏家作为武将家产丰厚,夏守知的父亲成为驸马时,家里已经把属于他那一份的钱财交给他自己打理了,后来他过世,暂时又交回夏家保管,但相关产业都记录在册,在夏守知成年后就交给了他。

    夏守知又从他母亲那里继承了一些产业,在他母亲因谋逆赐死后,她明面上的财产都被抄了,私底下的财产有几个忠仆掌管着,后来跑了几个,大部分却还在,他们偷偷交给了她唯一活着的后人也就是夏守知。所以夏守知家产丰厚,他又擅于选拔人才,知道把哪些产业交给哪些人打理,而不是只知道挥霍把财产给败光了。

    有了这些钱财,别人来投奔他时,他就算无法安排好的职位,至于能让他们衣食无忧。他还有另一个优点,就是交友广阔,京中也有人愿意向他示好,这些人到了他这里呆了几个月,他就能转而推荐对方去更适合的去处。

    如此一来,他花在交际上的心力倒比花在县务上的多得多,可他就有这样的本事,哪怕久久才去处理县务,也能让钱塘县的税收在郡里数一数二,郡守也拿他没办法。

    夏守知听到两人出声相邀,也没有拦着,反倒好笑地看了吴莎一眼。徐喻明肯定是不会答应的,估计也不会主动开口拒绝,这事自然是落在吴莎身上了。

    吴莎忍着没翻白眼,暗想,徐喻明要是真答应了,说不定头一个懵神的就是夏守知。

    “各位的好意,我代外子多谢了。外子身体不适,坐不得船,就不跟几位同游了。”

    徐喻明听罢,很配合地咳了几声,再朝船上的人欠身致歉。船上的人也不认得他,倒也看出他脸色不好,就是来了也是干坐着,便没有再说什么。

    夏守知又寒暄了几句后,就让船家把船驶离岸边。等船划远了,庄友之才好奇地问刚刚那位公子的来历。

    夏守知轻笑,伸出四根手指在他面前晃了晃。

    庄友之一时没明白,以为是谁家四郎,在脑中想了又想却没法将来的人样子对上哪一家的四公子,倒是边上陶晚照想了一会儿回过神来。

    “比王爷略次一等那位”

    夏守知点了点头。

    庄友之与陶晚照互看了一眼,笑道:“我还以为他连门也出不了,想不到竟能遇上。”

    “门是能出的,只要是钱塘县内的地方他都去的,就是他身体弱不常出门罢了。”

    “夏兄去过他府上吗”

    “为了公事去过几次。”

    这话一出,三人都有些沉默,饶是三人都自诩不羁,面对皇权时也不得不避让。

    “我瞧他今日与夏兄碰面时态度谦和,似乎并不把此事放在心上。”庄友之说道,也算是安慰夏守知。

    夏守知一笑,



第199章 酸梅
    吴莎看完微微抿唇,感慨地望着徐喻明。

    “不好”徐喻明挑眉问。

    “一想到自家郎君这般有才华,小女子与有荣焉。”

    “我学的这些个字,若能博妻一笑,倒也是值得了。”

    吴莎笑笑不说话,坐在书案边,当着他的面把他写的信抄了一遍,抄完等墨迹干后,她又去找了杨管家,让他把两封信都看了,再让他一一送出去。杨管家心下有数,赶忙把这事去办了。吴莎见事成了,也就脚步轻快地回去吃饭。

    等到沈婷依和韩雯芳三个月禁足期满,已经是冬月中旬。吴莎等人也没觉得她们三个不在,府里变得冷清,本来三人就不常在她跟前晃。比起这三个人来,还是钱塘建求知书院的消息更得她关注。

    夏守知不知是给徐喻明面子,还是早就有这打算,徐喻明的信过去后三天,他就让木书送了一份礼过来。不年不节的,他这礼送的有些莫名,不过府里要紧的几个人都知道他的意思,也就安心收下了。之后不久,夏县令勘地建书院的消息就传了出来,这书院不算官学,而是他的私人所建,本来想取名为“夏知”,后来不想这书院最后成了夏氏族学,就用了“求知”二字。

    关于学校怎么建,徐喻明在信里也提了几句,后来木书来时,吴莎特意去前厅见了他,与他略说了几句话。木书倒是头一次知道这学校穷有穷的办法,富有富的办法,还有赚钱的办法和亏钱的办法,端看夏守知想要什么样的。

    木书猜测这些话是徐喻明的意思,却不知这都是吴莎想出来的。她特意撇开旁人来说这些,就是不想别人把这事安在她头上。回了府,木书就把吴莎与他说的这些告诉了夏守知,夏守知沉吟片刻,忽地一笑。

    “以往我总觉得自己也算有几分才华,想不到根本比不过旁人。”

    木书听了,顿了片刻,也不安慰,而是淡淡说了一句:“勤能补拙。”

    夏守知气得拿书策敲了一记他的头,愤愤地把这个不会哄人的小厮赶了出去。补什么补,他的才华早就够用了,再补也是浪费。

    等钱塘的书院建成,朝中仍无多的动静,吴莎就知道想要全国推行基础教育是不可能的。其实她也知道可行性不大,里面涉及的人力财力且不提,士族也不希望看到朝中增加寒族出身的大臣,就算有寒族出身的,也得先是他们的家臣,再是朝中的大臣。

    从长远看,齐暄帝是希望朝中有越来越多的寒族子弟,但有了开放性的学堂,难道就一定能培养为他所用的寒族弟子吗他们可能会是谁的门生,也可能得了谁的资助。

    他有他的考量,夏守知却不会为了旁人的眼光就停下自己想做的事,他养着这么多的文士,总要给他们找点事做。官场不适合他们,就来教书育人研究学问,总好过日日来找他喝酒,他还想多花点时间陪陪他怀孕的夫人。

    洪氏从黄龙寺回来后病了一场,她以为这是上天不愿让她有子的警示,所以病好后心情一直不好,直到八月中旬诊出了喜脉,她才高兴起来。高兴了没几天,她就开始孕吐,本就瘦弱的身子如今就跟皮包骨似的,夏守知一度还动过让她把胎落了的念头。可他知道洪氏的心性,怕提了这事,洪氏会生了死志,只能有空多去陪陪她,哄她几句。

    都说女人怀孕的前三个月都是要吐得昏天黑地,后面会有改善,可头三个月过去了,洪氏还是吐得厉害,照顾她的范嬷嬷急得不得了,偏这天气又冷,也没有什么止吐的果子。夏守知也为这事着急,底下的人也都暗暗留心着。

    这天木书早上去办事时,在街上遇着了郡王府负责采买的忠柱,他记得忠柱的媳妇怀过两个孩子,就上前打听有没有止吐的法子,忠柱的媳妇孕吐也不严重,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可是他记着这事回去就告诉了三妮,转头三妮就把这事告诉了吴莎。

    “我原先屋里还有一坛酸梅,你装一罐出来,让杨管家送去给木书。”

    酸梅算是郡王府独一份的东西,毕竟盐呀糖呀都贵,谁也不能浪费来酸不拉叽的青梅上。这种腌出来的酸梅又酸又咸,平时吴莎也不怎么吃,就是有时想弄点饮料喝时,会夹几颗出来泡水再加一勺蜂蜜,味道棒棒哒。

    东西送出去后,吴莎也没再管,照两家如今的来往,顶多过些日子夏家送份年礼过来。上次他们送来的礼,送的极是知趣,有很多府里的人弄不到的好食材,里头还有几条海鱼。吴莎也不想别的,就希望海鱼能再来一筐,要是能有大龙虾就更好了。

    也不知夏守知是怎么想的,吴莎没有盼来大龙虾,却等来了洪氏。也许洪氏亲自前来显得对郡王府亲近,可她真的更想要大龙虾。

    得了郡王府的酸梅后,洪氏的孕吐可算止住了,又休养了半个月,她忍着挑剔吃了许多滋补的东西,总算是补回了她怀孕前的样子。可是她的酸梅快吃完了,她也害怕再回



第二百章 早产
    “姑姑,洪姨是怀了小弟弟吗”

    “是,不过也有可能是小妹妹。”

    “她也会像奶娘那样肚子大起来吗”

    “会呀。”

    康康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问:“那我娘呢,我娘是不是在生新的娃娃”

    吴莎一听,微微一愣。府里一向在只康康的面前提他的父亲,并不曾提起他的母亲,就连上回萧老夫人来的时候,她们也没提到一个字。她猜等康康大了,他自然就会发现,却没有想到他会这样问。其实康康早就注意到了,铁头和河子有娘,他却没有。他也没有把这个事放在心上,不过上次忠柱媳妇怀二胎时,他听到有婆子跟山子玩笑,说等他娘亲肚子里的生出来了就不要他了,还把山子气哭了。他就在想,是不是自己的娘也是有了新的孩子才不要他了。

    “你还记得吴奶娘怀河子的时候有多高兴吗”吴莎问道。

    康康点点头,其实他有点忘了,但一想到奶娘很疼山子和河子,怀着他们的时候定然是高兴的。

    “你娘亲怀着你的时候,比她还要高兴。”

    “这么高兴”康康惊讶地瞪大眼。

    “是呀,就是这么高兴。”吴莎摸摸他的小脸,说:“咱们康康又乖又聪明又懂事,谁都想要这样的儿子,怎么能不高兴呢。”

    康康不好意思地垂下头,笑得合不拢嘴。

    吴莎笑着又想了许多夸他的话,夸得他有些找不到北,等到了正院,也就忘记了继续问他的娘亲没来看他的事。就是他问了,吴莎也不打算说破,康康太小,才只有四岁,等他再大一些,要回到萧家去的时候,再告诉他也不迟。
1...5960616263...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