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六道
可如果不打,高句丽又蹬鼻子上脸,在边境一直不消停,闹得厉害。
最好的办法,就是边境问题,由边境郡县自己去想办法解决,如果有一能干又信得过的太守,可以在边境郡县厉兵秣马,解决高句丽的骚扰,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这个想法浮现在刘秀的脑海中后,越琢磨越觉得有道理。可问题是,要派谁去边境做这个太守呢刘秀一时间也想不出来太好的人选。
天至中午,刘秀在西宫用膳。因为有天子在,今日西宫的膳食也非常丰盛,刘秀吃了一口红焖肘子,感觉做的不错,肉质鲜嫩,入口即化。
他夹起一块,放到阴丽华的碗中,笑道:“今日这红焖肘子做的着实不错,丽华也尝尝。”
阴丽华对刘秀一笑,刚把肉放入口中,她便吐了出来,而后捂住嘴巴,呜呜的干呕起来。
刘秀吓了一跳,连忙起身,侧头喊喝道:“速请太医!”
很快,太医闻讯赶来,为阴丽华诊完脉,太医笑了,向刘秀拱手说道:“恭喜陛下,恭喜贵人,贵人有喜了!”
听闻这话,刘秀眼睛顿是一亮,脸上的表情也是又惊又喜,让张昆赏赐了御医,而后走到阴丽华近前,握住她的手,说道:“丽华又要给我添加子嗣了!”
阴丽华也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又怀上了,毕竟陛下回洛阳也才两三个月的时间。
她轻轻抚摸着小腹,白了刘秀一眼,反问道:“陛下怎知臣妾怀的是皇子,而不是公主”
刘秀哈哈大笑,说道:“只要是丽华所生,无论皇子还是公主,我都喜欢!”
阴丽华闻言,心里暖洋洋的,将头靠近刘秀的怀中。
下午,刘秀没有办公,而是留在西宫陪着阴丽华。二人正甜蜜着,张昆走到殿门前,说道:“陛下!”
“进来吧!”
张昆低着头,走进大殿内,说道:“陛下,大司空求见。”
如果是别的大臣求见,刘秀或许会换个地方接见,但李通是自己家人,刘秀不用讲那么多的礼数。他笑道:“请次元来西宫见我。”
“是!陛下!”张昆答应一声,躬着身子,退出大殿。
知道李通要来西宫,阴丽华想从刘秀怀中起来,不过被他摁住了,后者乐呵呵地说道:“次元不是外人,无妨。”
阴丽华脸色一红,最终还是继续依偎在刘秀的怀中没有动。
过了一会,李通从外面走进来,看到刘秀慵懒地侧坐在塌上,还把阴丽华搂抱在怀中,他身子一僵,考虑自己要不要先退出去。
刘秀笑道:“次元来了,这边坐!”
李通低垂着头,走到一旁的铺垫前,跪坐下来。刘秀问道:“次元有何事”
“微臣有两件事。”李通低垂着头,说道:“其一,最近洛阳的粮价有上涨的趋势。”
刘秀眨了眨眼睛,说道:“我记得,今年全国各地并未受灾,粮食也没有欠收。”李通正色说道:“陛下,微臣有派人去打探粮价上浮的缘由。一是粮商联手屯粮,哄抬粮价,二是有粮商暗中散布谣言,说朝廷为了支持西征,已拿出全部的应急粮,今年
京城的粮食会严重不足。”
刘秀脸色顿是一沉,说道:“这些粮商,好大的胆子!”说话之间,他拍了拍怀中的阴丽华,而后坐直身形,问道:“次元打算怎么办”李通说道:“微臣打算,在府内设宴,邀请城内的大粮商都来参加,届时,微臣会向他们讲明利害关系,如果识趣,自然会选择收手,如果不识趣,还要继续恶意屯粮,高
抬粮价,那么,需请陛下定夺。”
刘秀眼中闪现一抹幽光,说道:“对于诸如此类之奸商,需严惩不贷!无论次元怎么处置他们,我都会支持!”
李通欠身说道:“有陛下的这句话,微臣就放心了。”稍顿,他又道:“第二件事,是微臣打算视察河水的沿岸,查看各地的防汛,有无疏漏之处。”
刘秀想了想,说道:“河水沿岸的提防,一直都是困扰朝廷的难题,而且很多地方,地势险峻,极为危险,次元要亲自去考察,我……并不赞同。”李通正色说道:“陛下,这次微臣动用了应急粮,朝廷的应急储备,只有十万石,河水沿岸,绝不能有任何的马虎,出任何的意外,不亲自走一遍,微臣实在是不放心啊!
”
刘秀皱着眉头问道:“派下面人去视察不行吗”
李通说道:“只要臣亲自前往,才会安心。”
刘秀沉吟半晌,说道:“那,次元一定要多加小心!”
李通笑道:“陛下放心,微臣会注意的!”
阴丽华问道:“次元最近的身体如何”阴丽华和李通的关系很好,以前,她还在李通家的庄子里躲过好一阵子。
李通向阴丽华欠了欠身,含笑说道:“多谢贵人挂念,微臣的身体比以前强多了。”
阴丽华正色说道:“次元现在做了大司空,事务繁杂,也不能太过操劳,别累坏了身子。”
李通嗯了一声,连连点头。
刘秀说道:“粮商的事情,次元就不用管了,我来处理。”
“这……”李通面露难色,这本来是自己的活儿,现在要推给陛下,十分不妥。
刘秀看出李通心中所想,说道:“次元要视察河水沿岸,所需的时间不短,早去早回。”
现在离汛情还有段时日,这个时候去视察,危险系数还不算高,若是拖到汛情的时候去视察,那就真的太危险了,意外随时可能发生。
李通应道:“微臣知道了,多谢陛下!”
等李通走后,刘秀也离开西宫,去了清凉殿,同时让张昆传旨,召见洛阳令董宣和县尉张贲。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酷吏发威
“董县令,你这么说可就太冤枉人了!”
“就是啊!我们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散布谣言啊!”
“我们都是商人,只想着做点小买卖,养家糊口罢了!”众粮商你一言、我一语地说道。
董宣点点头,说道:“诸位都没有散布谣言,那是最好不过,也希望诸位都能言行如一,如果被我查出来谁有不法之举,我今天把丑话也放在这里,我董宣断不轻饶。”
说话时,董宣目光如电,扫视左右,众粮商缩了缩脖子,纷纷低垂下头,不敢正视董宣的眼神。
见众人都不再说话,董宣正色说道:“从明日开始,我要洛阳的粮价都回归到年前的价位,诸位以为如何”
他此话一出,酒舍内立刻又响起一片嘈杂声,粮商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等了一会,董宣咳嗽了两声,问道:“诸位还有什么疑问吗”
酒舍内渐渐安静下来,一名上了年纪的粮商清了清喉咙,说道:“按理来说,既然董县令开了口,这个面子我们肯定是要给的,但这次董县令让我们把粮价降到年前的价位,这……未免也太强人所难了!”
“哦”董宣气乐了,笑问道:“我倒是想听听,哪里有强人所难!”
“董县令,今年我们收粮的价钱比去年要高啊!”听闻年长粮商的话,在场的粮商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年长粮商继续说道:“董县令,乡下的农民也都不是傻子!去年陛下在长安,就等着秋收之后,好征收粮草,进行西征,这件事又不是秘密,百姓们都知道,西征会消耗大量的粮草,那么今年一定会缺粮,所以去年在收粮的时候,农民们都把粮价提高了不少,如果让我们还是按照去年的价位卖粮,那……那就是在让我们赔钱嘛!”
“是啊,董县令,我们粮商也得赚钱吃饭啊,如果让我们去做赔钱赚吆喝的事,我们全家老小,都得喝西北风去啊!”
“董县令,现在让我们降低粮价,太强人所难了!”粮商们又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嚷嚷起来。
董宣没有说话,拿起茶杯,慢悠悠地喝起茶水。张贲站起身形,目光如电地扫视众人。
见张贲面色不善,人们的嚷嚷声越来越小,最后完全消失。
听粮商人都不吱声了,董宣方放下茶杯,慢悠悠地说道:“我想,诸位都误会了,我这次找你们来,不是为和你们商议,而是向你们传达县府的政令,当然了,这也是朝廷的意思。”
一名四十出头的粮商拍案而起,大声说道:“不管是谁的命令,总不能让我们粮商吃不上饭吧”
说到这里,中年粮商深吸口气,面沉似水地说道:“董县令,在下还有事要办,先告辞了!”说话的这位,名叫沈开,是御使唐涟的大舅哥。
因为和御使沾亲带故,这位沈开不仅在粮商中是有一号的人物,在整个洛阳城,也算是有一号的人物。旁人或许会怕董宣,但他可不怕。
御使虽然不是多大的官,但却是天子近臣,是天子治理天下的眼睛和耳朵,御史弹劾,那是让天下所有地方官员都闻之色变的事。
沈开没给董宣情面,迈步就往外走。张贲暗暗咧嘴,这个沈开可不是能轻易碰的人物。他心里正琢磨着,突然感觉一道冷冽的目光向自己扫来。
他下意识地扭头一瞧,只见董宣正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张贲吞了口唾沫,一脸难色地看着董宣。
董宣的眼神更加冷冽,有一瞬间,张贲感觉自己都像是掉进了冰窟窿里。
得!这个得罪人的红脸,自己是必须得唱了!他摸了摸自己肋下的佩剑,觉得不妥,他随手从一旁的兵卒手中抄起一根棍子。
张贲三步并成两步,冲到酒舍的大门口,把房门堵住,对走到自己近前的沈开说道:“沈先生,大人没有发话,谁都不准走,请你立刻回到自己的坐席!”
沈开歪着脑袋,上下打量张贲一番,说道:“张县尉,我已经说了,家中有事,现在必须得赶回去处理,我可没时间在这里陪你们拉东扯西!让开!”
张贲站起原地没动。见状,沈开火了,狠狠推了张贲一把,喝道:“我叫你让开!”
沈开终究是商人,不是习武之人,力气有限,而张贲是地痞混混出身,身强体壮,被沈开推了一把,身子站在原地,纹丝未动。
见状,沈开勃然大怒,正要继续推搡张贲,董宣慢悠悠地开口说道:“张县尉!”
“下官在!”张贲连忙欠身施礼。
“打折他的腿!”董宣声音平和,不紧不慢地说道。
“啊”他此话一出,张贲傻眼了,在场的众人也都傻眼了。
沈开都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难以置信地转回头,看向董宣,大声质问道:“董县令,你疯了不成你可知你现在在说什么”
董宣根本不理他,他拿着茶杯,眯缝着眼睛,直视张贲,说道:“张县尉没听清楚本令的话”
张贲吞了口唾沫,瞠目结舌地说道:“大人,这……这这……”沈开毕竟是御使的亲戚,打狗还得看主人呢,现在若是真打折沈开的腿,要怎么向唐御使交代
“张县尉,我再说一次,打折沈开的腿!”
张贲身子一震,再不敢犹豫,举起手中的棍子,毫无预兆,对准沈开的腿,狠狠横扫过去。
耳轮中就听啪的一声脆响,棍子重重砸在沈开左腿膝盖的外侧,骨头断裂的声响,清晰可闻。
沈开身子一侧歪,仰面摔倒在地,呆愣片刻,紧接着他张大嘴巴,发出杀猪般的惨叫声,抱着被打折的左腿,左右翻滚。
董宣面无表情地说道:“两条腿都打折!”
张贲把心一横,他也豁出去了,反正董宣是他的顶头上司,董宣怎么吩咐,他就这么做吧。他抄起棍子,对准沈开的右腿膝盖,又是一棍子砸了下去。
咔嚓!随着骨头的断裂声,沈开的惨叫戛然而止,整个人已然晕死过去。
看眼躺在地上,脸色煞白,已然一动不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坚持西征
翌日早朝,刘秀开门见山地说道:“汉阳传回的战报,想必诸位都已经知道了。”
吴汉说道:“公孙述给隗纯派出援军,好在西征军旗开得胜,挫败蜀军的增援,将蜀军逼退到陇西的鄣县。”
邓禹说道:“陛下,公孙述再次派出援军到陇地,这让陇地的战局,多了不少的变数啊!”
刘秀最担心的就是这一点,他说道:“公孙述能派出第一支援军,就有可能再派出第二支、第三支援军,陇地的战事,将会比我们预想中的要困难许多。”
吴汉垂下眼泪,说道:“战事艰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旦战事拖久,我军的粮食……又会成为大问题。”
二十万石的粮食,最多也就够汉军吃上两个月的,这还得把西征军排除在外,让西征军自己吃自己的。
可问题是,两个月的时间,能解决战事吗现在来看,这完全是不可能的。
邓禹眉头紧锁地说道:“现在,要么我方撤军,要么,朝廷至少还需再输送二十万石粮食。”
侯霸都差点气乐了,他摇头说道:“大司空从应急粮中调出二十万石,这已经是极限,哪里还能再调出二十万石”
你就算把李通碾碎了,也不可能再压榨出二十万石粮食。
现在李通已去黄河沿岸视察,人并不在洛阳。刘秀揉着下巴,沉思许久,幽幽说道:“仲华说得没错,要么撤军,要么凑粮!”
侯霸正色说道:“陛下,库府已再提不出二十万石粮食了。”即便是应急粮,现在也只剩下十万石,去哪里能凑够二十万石
“臣……臣启陛下!”在朝堂的最后面,有人小声说道。
众人回头一瞧,原来是站在最末尾的洛阳令董宣抬起笏板。刘秀向董宣看过去,摆摆手,说道:“董县令有话请讲。”
董宣出列,向前深施一礼,说道:“陛下,微臣以为,朝廷不能再撤兵了。”正所谓有一有二,没有再三再四。这次是朝廷第三次西征凉州,如果还是打到一半,最终被迫撤兵,不仅给了隗纯难得的喘息之机,最关键的一点是,太伤己方的士气,
以后朝廷再攻打凉州,将士们估计都会有心理阴影,面对敌军时,也会束手束脚,难以发挥出全部战力。刘秀点点头,指了指董宣,对在场众臣说道:“董县令所言,甚合我意。我军将士,已经两次西征无果,如果第三次西征还是不能有所建树,不仅会伤军中将士的士气,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