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汉天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六道

    通过为李通的把脉,太医皆露出惊喜之色,李通脉象平稳,已无中毒迹象,想不到,姜诗云竟然真的解了乌头之毒。

    太医们面面相觑,最后,不约而同地向刘秀拱手施礼,说道:“陛下洪福,大司空所中之毒已解,现无大碍,只需休养几日,便可恢复如初!”

    听了太医的确认,刘秀欣慰地点下头,而后向外一挥手,示意太医们都退下,他于床榻旁缓缓坐下,神经由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抵达军营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刘秀好奇地问道:“你不是和牟平侯挺情投意合吗”

    姜诗云垂首说道:“陛下误会了,臣女与耿将军……并非情投意合。”

    就刘秀所知,姜诗云是因为耿舒的关系,才进入军中做的医官,现在她又和耿舒撇清关系,真是不知道这女人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他说道:“无论如何,我还是希望诗云能进太医院。”

    姜诗云向刘秀福身施礼,说道:“谢陛下隆恩!”

    刘秀笑问道:“你答应了”

    “是的,陛下!陛下有令,臣女不敢不从!”

    从姜诗云口中说出来的话,依旧不讨喜,不过她既然愿意留下,刘秀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他站起身形,说道:“明日,你随我去南阳。”

    “臣女遵命!”

    刘秀原本要离开,不过听姜诗云答应得这么干脆,他把迈出去的脚步又收了回来,目光怪异地打量姜诗云一番,问道:“你不怕吗”公孙述欲派兵偷袭南阳的事,姜诗云也有听到,这次去往南阳,很可能会与蜀军发生交战,可姜诗云竟然还愿意跟随自己去南阳,还好像没事人一样,刘秀心里啧啧称奇

    。

    姜诗云正色说道:“陛下尚且不怕,臣女又有何惧”

    刘秀一笑,冲着姜诗云赞赏地点点头,夸奖道:“说得好!”说完,他迈步离去。

    翌日早上,刘秀再次来探望李通。

    这回李通已然苏醒,见到刘秀来了,他想从床上起来,刘秀快步上前,将他摁住,说道:“次元,躺好不要动,你的伤还没好呢!”

    李通面红耳赤,颇感难为情地说道:“这次是微臣大意了,光天化日之下,竟然着了刺客的道,还烦劳陛下亲自赶到新城探望,这是微臣之过!”

    刘秀摆摆手,正色说道:“次元,不要把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揽,没人想到县兵当中会混有刺客,也没人想到刺客会当众行刺。这次你能逃过一劫,实属侥幸啊!”

    “并非微臣侥幸,而是陛下来得及时!”李通说道。

    而后,他胳膊肘支撑着身子,想要坐起来,刘秀把他摁住,不悦地说道:“伤势未愈,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养伤。”

    李通摇头说道:“陛下,微臣还得赶到南阳……”

    不等他把话说完,刘秀说道:“次元,南阳你就不要去了。”

    “陛下”

    “我去!”刘秀说道:“明日,我会派人送你回洛阳!”

    “可是南阳的屯粮……”

    “南阳的屯粮,我想我也是可以调得出来,无需你这位大司空亲自出马了!”刘秀笑呵呵地说道。

    李通羞愧地说道:“烦劳陛下,都是微臣之过!”

    刘秀摆摆手,问道:“次元现在觉得身体如何”

    李通向刘秀点点头,说道:“陛下,微臣已经好多了。”

    “那就好,今日继续休养,明日就回洛阳。”刘秀和李通又说了会儿话,这才起身离开。

    刘秀没有时间在新城这里多做耽搁,当日,他便前往南阳。

    不过这次刘秀没有大张旗鼓的去南阳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敌军来袭
    听了李泛的解释,刘秀哭笑不得,这个岑君然,还真会算计。

    他不来要兵,如果是要兵,那需要向洛阳请旨,而是来换兵,用老弱病残,换走精壮之士,简直算计到了骨头渣子里。

    岑彭这个人比较随性、淡泊,不太好名利,刘秀给他什么任务,他就去做什么事,如果他的行事作风能再积极一些的话,以岑彭的军事能力和聪明才智,其功绩应该不会在吴汉之下。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性子,每个人的活法,岑彭就是这样的性子,若是换了性子,那也就不是岑彭了。

    岑彭把南阳屯兵的精锐都换到南征军里,留在南阳屯兵中的兵卒,大多都是老弱残兵,可现在,正是刘秀需要兵马打仗的时候,这些老弱残兵能派上用场吗

    刘秀说道:“据朝廷所得的情报,最近,可能会有蜀军突入南阳,前来偷袭你部的大营!”

    “啊”

    刘秀此话一出,李泛和众人校尉脸色同是一变,一个个又惊又骇地看着刘秀。

    蜀军要来偷袭本方大营,这……蜀军这么做有意义吗

    他们可不是作战部队,只是支屯田部队,说白了,就是搞后勤的,蜀军来打他们作甚

    刘秀环视众人一圈,解释道:“蜀军的目标,不是你们这三万老弱残兵,而是你们囤积的二十万石粮食!”

    说着话,刘秀看向李泛,问道:“次元已经和他通过信了吧”

    在刘秀面前,李泛不敢有丝毫的隐瞒。

    他点点头,欠身说道:“回禀陛下,大司空已给微臣传来书信,说是要调用二十万石粮食,送到弘农赈灾。”

    要抽调走二十万石粮食,李泛想想都觉得肉疼,可李通是大司空,又是他的从兄,无论于公于私,他都得听李通的,现在连陛下都亲自来了,他更不敢抗旨不遵。

    刘秀问道:“调走二十万石粮食后,军中之将士,会不会饿肚子”

    李泛摇头说道:“不会,即便调走二十万石粮食,军中余粮还接近有十万石,足够让全军将士吃到秋收的。”

    刘秀感叹一声,说道:“这几年,次元在南阳屯田,做得是真好啊,竟然不显山不露水的能积攒下这许多的粮食。”

    说着话,他看向李泛,说道:“你做得也不错,辅佐从兄,功不可没!”

    李泛急忙向刘秀躬身施礼,神情激动地说道:“陛下盛赞,微臣愧不敢当。”

    刘秀向他摆摆手,示意他不用客气,也不必紧张,他二人多少也算沾亲带故,李通是刘秀的妹夫,李泛是李通的堂弟,亲戚关系不算近,但也没多远。

    “阿泛!”

    “啊

    哎!微臣在!”

    刘秀突然如此称呼自己,李泛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呆愣片刻才回神,连忙欠身答应一声。

    刘秀问道:“倘若蜀军当真来袭,你可有取胜之把握”

    “这……”李泛面红耳赤地低垂下头,过了半晌,他小声说道:“营中将士的情况,陛下也都有看到,如果敌军不超过三千,尚能一战,但若敌军数量超过三千,我军将士,实难取胜。”

    麾下三万兵马,李泛使了好大的劲,也只敢承诺刘秀他能对付三千敌军,不是李泛不自信,也不是李泛无能,而是他麾下这三万老弱残兵,真的没什么战斗力可言。

    听了李泛的话,刘秀垂下眼帘,陷入沉思。

    他这次来南阳,本打算为蜀军做个套,蜀军不来也就罢了,蜀军若是来了,他便让这支蜀军有来无回。

    可南阳这边的情况与他预想中的完全不同,屯兵是有三万之众,但却是只能种地,无法战斗的老弱残兵。

    用这样的军队去和即将到来的蜀军精锐作战,的确是很困难。

    他话锋一转,问道:“南征军可否调用”

    李泛先是愣了一下,而后连连摇头,正色说道:“陛下,南征军现在无法调动。”

    “哦”

    “现公孙述麾下的翼江王田戎、大司徒任满、南郡太守程泛,率十余万大军向占巫、夷陵、夷道等地进发,大将军正率南征军全力应对来敌,估计,很难抽调出兵马到南阳作战。”

    所谓的翼江王、大司徒、南郡太守,这都是成都朝廷封的官,不是洛阳朝廷这边的官。

    听了李泛的话,刘秀面色凝重,喃喃说道:“这些战况,君然并没有上疏朝廷!”

    李泛看眼刘秀,小声说道:“这些年,大将军驻守南郡,每一年都要与蜀军打数仗甚至是数十仗,要么是我方进攻,要么是敌方进攻,如此反复拉锯,所耗之钱粮、伤亡之将士,不计其数,大将军很少会向朝廷去求助,微臣记得大将军说过,朝廷有朝廷的困难,他能在南郡自己解决的事情,就尽量不去麻烦朝廷了。”

    不要以为岑彭驻守南郡有多轻松,平心而论,岑彭是以一郡之力,在硬敌一国,在硬抗一个州(益州),南郡这边的战事,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今日可能是汉军突入蜀地,明日蜀军又可能突入南郡,你进我退,我进你退,如此反复拉锯,这些年下来,大大小小的战斗,已经数不清楚有多少场了。

    在长年交战的情况下,南郡的局势应该很恶劣,千疮百孔才对,但实际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南郡人口有增无减,还开垦出大量的良田,南征军的屯田,以及南郡的粮产,竟然硬生生的支撑起了十万之众南征军,这都是岑彭的功劳。

    在史书当中,对岑彭功绩的记录得并不多,但在排云台二十八将的时候,岑彭却能名列前茅,原因也就在这。

    岑彭在南郡,完全扛住了公孙述的蜀军,让洛阳朝廷可以心无旁骛的去东征打刘永、张步、董宪等军阀割据,去西征打隗嚣、隗纯等陇西势力。

    汉室基业能得以巩固、发展,虎视眈眈的公孙述一直没能打出南郡,攻入洛阳朝廷的腹地,岑彭绝对是立有汗马功劳的。

    汉书有云:中兴将帅立功名者众矣,唯岑彭、冯异建方面之号,自函谷以西,方城以南,两将之功,实为大焉。

    建方面之号,岑彭建的是南征军,冯异建的是西征军,这两员大将,一位是南征大将军,一位是西征大将军,为刘秀征战沙场,攻城略地,称得上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引君入瓮
    刘秀说道:“我知道了。

    你继续盯紧敌军的动向,再谈再报!”

    “是!陛下!”

    邱容答应一声,领命而去。

    等邱容走后,刘秀派人去找李泛,让他赶紧回营。

    李泛来到刘秀的寝帐后,刘秀直截了当地说道:“公孙述命吕鲔率五千精兵,现已接近山都,随时可能进攻我军大营!”

    听闻这话,李泛倒吸口凉气,急声说道:“陛下,现在大营太危险了,陛下还是赶快离开这里吧!”

    刘秀站起身形,在寝帐里来回踱步。

    走了一会,他停下脚步,说道:“我是这样考虑的,明日一早,你命将士们拉着空车到山都城,做出我军将粮草转移到山都的假象。”

    李泛眼睛一亮,立刻接话道:“然后我军于山都县内设伏,引蜀军来攻”

    刘秀点点头,说道:“我军将士,多为老弱残兵,不宜与敌做正面交锋,提前埋伏在山都城内,占据城中各处要点,只要敌军突入进来,哪怕再精锐,也可让他们有来无回!”

    李泛仔细想了想,向刘秀拱手施礼,赞叹道:“陛下英明,微臣心悦诚服!”

    刘秀摇头苦笑,说道:“转移到山都城内作战,也实属无奈之举!”

    他们有三万兵马,按理说对付区区五千敌军,根本不用转移作战,哪怕是在半路设伏,都能将这五千蜀军全歼,再不然,于营内设伏,也可让敌军有来无回。

    但问题是,无论是半路设伏,还是在营内设伏,都需要将士们与敌军做正面交锋,可这又恰恰是这支汉军打不起的。

    刘秀只能退而求其次,做出将粮食转移到山都城的假象,引蜀军来偷城,把双方交战的战场,局限内城内这种复杂地形里。

    这么做,也是在最大程度的扬长避短。

    按照刘秀的命令,翌日,以李泛为首的汉军,大张旗鼓的出了大营,驱赶着一辆辆的马车,向山都县方向行进。

    汉军的异动,自然也有被蜀军的密探发觉,蜀军目前还搞不清楚汉军的目的,暂时按兵不动,继续藏匿在山都县北方的丛林当中。

    连续三天,汉军白天向山都县‘运送粮草’,等到了晚上,又向邓县秘密运粮,三天之后,汉军大营里的粮草被搬运一空。

    通过这三天汉军的举动,蜀军意识到,汉军是把屯粮都安置在了山都县。

    在第三天的晚上,深夜,藏匿在山都县北的蜀军,悄悄从山林中出来,直奔山都城而去。

    这支蜀军,合计五千之众,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山都县,接近山都城。

    山都县不是什么战略要地,山都城的城防也谈不上有多完备,县兵们的防守更是松懈。

    于城外观瞧,插在城墙上的火把,屈指可数,巡逻的军兵,完全看不见,就连站岗放哨的兵卒,都在城头上难以找寻。

    上百名之多的蜀军敢死队,悄悄攀上城头,期间竟然没有引起任何一名守军的注意。

    这些蜀军顺着台阶下了城墙,来到城门洞内,搬下门栓,打开城门,向城外摇晃火把示意。

    埋伏在城外的蜀军主力见状,立刻从夜幕当中冲出来,数以千计的兵马,轰隆隆的顺着大敞四开的城门,涌入山都城内。

    直至蜀军的大队人马进了城,守军才算惊醒过来,一时间,鸣金声四起,人们叫喊连天。

    蜀军早已掌握了山都城内的地形图,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囤积粮食的粮仓。

    入城的蜀军顺着主街道,向前直冲,直奔县府旁边的粮仓而去。

    也就在蜀军快要接近县府的时候,突然之间,县府内亮起了灯球火把,无数的汉兵登上县府的墙头,人们手中皆端着弩机。
1...493494495496497...5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