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六道
吴汉挥下手,说道:“你等都难敌赵毅,还是我亲自出战的好!”说着话,吴汉双腿一磕马腹,战马哒哒哒的跑了出去。
赵毅没见过吴汉,但对于吴汉的传闻可听不过不少。头顶银盔、身披银甲,相貌俊美,气质不凡,一杆虎威亮银戟,横行天下,难逢敌手。
现在从汉军当中出来的这名武将,和传言中的吴汉几乎一模一样。
随着吴汉越来越近,赵毅眯缝起眼睛,用手中的战戟一指吴汉,大声喝道:“来将通名报姓!”
“吴汉。”吴汉轻飘飘地说出自己的名字。
虽然已经猜出来人很可能是吴汉吴子颜,但听到对方亲口说出‘吴汉’二字,赵毅的心头仍是一紧。他深吸口气,大声说道:“我乃虎威将军赵……”
不等他把话说完,吴汉也不耐烦地打断道:“行了,不必报名,我战戟之下,无名之鬼,不知凡己,也不差你一个!”
听闻这话,赵毅胸口的怒火一下子冲到脑门,他大吼一声:“吴贼你找死!”说着话,他催马上前,一戟劈向吴汉的头顶。
嗡!战戟的锋芒划破长空,发出刺耳的呼啸声。吴汉面色不变,不慌不忙,将手中银戟向上一横,迎接对方的重击。
当啷啷——
战场的中央,乍响出霹雷般的铁器碰撞声。吴汉的胯下战马,哒哒哒地向后连退了三步。主动出招的赵毅,亦受反震之力,双手的虎口像是要裂开般的刺痛。
不等他再攻第二招,吴汉单手抡戟,横扫赵毅的腰身。赵毅心头一震,连忙收戟格挡。当啷!战戟与战戟的碰撞,冲击力让赵毅的战马横着移出三步。
要知道,这还只是吴汉单手持戟的一招。赵毅暗暗咋舌,吴子颜果然名不虚传!他心中正惊叹着,吴汉的第二戟又到了,挂着破风声,向他的胸前直刺过来。
赵毅不敢抵其锋芒,急忙拨马,侧身闪躲。沙!战戟的锋芒蹭着他胸前的甲胄掠过,磨出一连串的火星子。赵毅大吼一声,挥戟反刺吴汉的面门。
吴汉将战戟向外一拨,当啷,赵毅的一击被弹开。
双马交错而过,紧接着,两人各自拨转马头,逆向对冲,当啷,随着两马接触,两杆战戟又撞到一起,爆出好大一团的火星子。
这是两人对战的第一个回合。吴汉和赵毅,走马盘旋,战到一起,叮叮当当的碰撞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吴汉是愈战愈勇,战戟的速度越来越快,力道也越来越重,反观赵毅,逐渐落入下风,鼻凹鬓角都是汗珠子。
两人也就战了十个回合,赵毅已被逼得险象环生。
当他二人再次碰到一起的时候,吴汉挥戟斩向赵毅的脖颈,赵毅向后仰身,险险躲过这一击,紧接着,他直起身形,顺势向前一刺,战戟锋芒直取吴汉的胸口。
吴汉侧身闪躲,沙,战戟从他肋侧刺过,不等对方收戟,吴汉一缩手臂,把对方战戟的戟杆紧紧夹住,而后,他另只手持戟,向赵毅的胸口反刺过去。
一瞬间,赵毅惊出一身的冷汗,他急忙侧身,也是险险躲开银戟的锋芒,不等吴汉收戟,他一伸手,把吴汉银戟的戟杆也抓住。
现在的情况是,吴汉夹住了赵毅的战戟,而赵毅也死死抓住了吴汉的银戟,两人各自发力,他俩胯下的战马在地上直转圈。
感觉赵毅的力气还真是不小,吴汉哼笑出声,他深吸口气,使出全力,将两杆战戟一并向上撅。
对面的赵毅,感觉两支战戟似有千钧之力席卷而来,要把自己挑离战马,挑飞到空中。
赵毅心头大骇,哪里还敢继续与吴汉角力,急急松开两把战戟。
随着赵毅的松手,他的战戟,连同吴汉自己的虎威亮银戟,全部落到吴汉一人的手中。
失去了武器,豆大的汗珠子顺着赵毅的脑门流淌下来,他急急拨转马头,调头就跑。
吴汉嗤笑一声,将自己的虎威亮银戟向地上狠狠一戳,拿起赵毅的战戟,运足臂力,对准赵毅的背后,狠狠投掷过去,喝道:“还给你!”
嗖——
战戟划破长空,挂着令人毛骨悚然的破风声,直奔赵毅的后心飞去。听闻背后的动静,赵毅的身子向前趴伏,紧接着往旁一歪,整个人,几乎是斜挂在马鞍子上。
哚!
飞落下来的战戟没有刺中他,倒是深深地钉在地上。其力道之大,半个戟头都没入到泥土当中。
这从天而降的一戟,别说把赵毅吓得眼前直冒金星,就连他胯下的战马都吓得一哆嗦,咴咴嘶鸣,跑得更快了。
看到赵毅战败,连武器都被吴汉夺走,最后仓皇败退回蜀军本阵,汉军将士士气大涨,人们齐齐振臂高呼:“大司马!大司马!大司马!”
吴汉提起虎威亮银戟,向前一挥,大喝道:“大汉将士,随我杀敌!”
“杀——”
吴汉一呼百应,汉军战阵在吴汉的振奋下,齐齐向前推进,人们一边前进,一边用手中的长矛击打盾牌,齐声喊喝道:“杀!杀!杀——”
四千多汉军的推进,让对面两万之众的蜀军大惊失色,前排的兵卒下意识地连连后退,与后方的兵卒碰撞到一起,一时间,蜀军阵营大乱。
战败的赵毅也没心思再与汉军决战了,他抽出肋下佩剑,连连挥动,大喊道:“撤退!全军撤回大营!”
蜀军阵营倒也干脆,听闻赵毅的命令,立刻后队变前队,全军急急撤回己方的大营,而后辕门紧闭,大批的蜀军登上寨墙,一个个捻弓搭箭,端起弩机,严阵以待。
吴汉本来就没打算与对方硬碰硬的决战,见蜀军逃回大营,他高举起虎威亮银戟,下令停止追击。
望着前方的蜀军大营,吴汉嘴角扬起,自言自语地嘀咕了一句:“鼠辈!”
他心里很清楚,这一战蜀军不敢打,那么接下来的仗,这支蜀军更没法打了。
打仗打的就是士气,这次蜀军以两万大军,对阵己方四千人,尚且不敢力战,等刘尚再率军赶过来,蜀军就更不敢再战,只能龟缩在大营里,闭门不出。
实际的情况,也正如吴汉所料,不日,以刘尚为首的汉军,和吴汉部汇合一处。汉军大营的规模,也随之扩大了一倍有余。
现在,吴汉大营这里有一万五千的汉军,广都城内,还有三万多汉军,这两股汉军,一南一北,把三万之众的赵毅军夹在当中。
兵力上,蜀军已经完全处于劣势,士气上,蜀军更是低落,全军将士,如丧考妣,战略上,蜀军处于被汉军的包夹当中,局势岌岌可危,随时都可能全军覆没。
对于赵毅而言,他已经没有机会再率领将士出营作战,只能龟缩在大营里死守。
但坐吃山空,军营里的粮食就那么多,等到粮食耗尽,他们这三万将士,他们出营死战,要么被活活饿死。
前方的战报传回到成都,又是令成都朝廷一片惊骇。
乐坚战死,三万大军,逃回来两万人不到,而赵毅部被困广都附近,三万将士,被五万汉军南北包夹,生死系于一线。
公孙述又没辙了,向朝堂内的文武大臣们摊着双手说道:“这可……这可如何是好?谁能去解赵将军的被困之危?”
大殿内,静悄悄的,鸦雀无声。公孙述环视了一圈,最后目光落在罗英身上,问道:“罗将军可有良策?”
罗英封号虎烈将军,爵位平夷侯,是公孙述麾下四大虎将中的第一号,也是最早追随公孙述,助公孙述奠定益州根基的肱股大臣,开国功臣。
听闻公孙述叫到自己的名字,罗英出列,拱手施礼,说道:“微臣以为,吴汉围困赵将军,却围而不攻,其目的是以赵将军为诱饵,引我成都兵马前往广都救援。”
在成都这边作战,蜀军是主场,占有地利的优势,而去到广都作战,汉军是主场,汉军占有地利的优势,这其中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影响战事的成败,不外乎三大要素,天时、地利、人和。地利作为左右成败的三大要素之一,又岂能不重要?
吴汉的做法无疑是非常明智的,他不愿意在成都附近,与己方决战,而是想利用赵毅,把己方的兵马都引到广都,然后他在广都与己方决一死战。
在罗英看来,吴汉用兵的本事,完全不次于岑彭,甚至比岑彭更歹毒,更阴狠狡诈。
听闻罗英的话,公孙述有些傻眼,他难以置信地问道:“罗将军的意思是,朕……朕就不救赵将军了?”
罗英向公孙述躬了躬身子,沉默未语。他的沉默,就等于是默认了。
当乐坚和赵毅分头向广都进军的时候,当乐坚部被吴汉出其不意的击溃,而赵毅又没有及时作出撤退的时候,这场战事的胜负,其实就已经有了定论。
现在赵毅就是个大火坑,己方无论有多少将士都不够往里面填的,既然如此,又何必再白白牺牲将士们的性命呢!
这是罗英心里的真实想法,伤五指,不如断一指,现在朝廷就应该果断的舍弃赵毅。
罗英心中所想,和公孙述心中所想,是完全相反的,公孙述眉头紧锁,不救赵毅,那赵毅就得死在广都,与他陪葬的还有三万将士啊!
公孙述的额头冒出汗珠子,幽幽说道:“倘若无人能解赵毅之危,那么朕……就只能御驾亲征了!”
此话一出,在场的大臣们无不倒吸口凉气,纷纷拱手劝说道:“陛下不可!”“陛下不可啊!”
御驾亲征,对于刘秀来说,那就如同家常便饭一般,洛阳朝廷的大臣们,也都习以为常。但对于公孙述可言,御驾亲征可是件稀罕事,成都的大臣们闻之色变。这时候,一员武将突然跨步出列,向公孙述拱手,震声说道:“陛下,微臣愿率两万兵马,去往广都,解赵将军被困之危!”
汉天子 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救援不力
出来请缨的这名武将,名叫钟仑。钟仑并不是武将出身,而是文人出身,以前是个书生,后来也不知是不是受了贾复的启发,由文转武。
不过钟仑转武的时候,已年过四十。他转做武将近十年,一直没有太大的作为,在成都朝廷里表现平平,属默默无闻的一个。
这次钟仑能站出来,主动请缨,着实挺令人意外的。公孙述看向钟仑,问道:“钟将军能救赵将军?”
钟仑正色说道:“微臣愿倾尽全力,营救赵将军脱困!”
公孙述问道:“钟将军只带两万兵马,就能救出赵将军?”钟仑说道:“陛下,截断赵将军退路的吴汉军,不到两万兵马,微臣以为,等我部抵达广都,可与赵将军里应外合,合力进攻吴汉军,我部与赵将军合计五万大军,微臣有
信心,可破吴汉!”
公孙述两眼放光,正要说话,罗英拱手说道:“陛下,钟将军之策,太过冒险,还请陛下三思!”
钟仑几斤几两重,罗英了然于胸。钟仑这个人,向来心高气傲,一直认为陛下没有发现他的才智,才于朝中郁郁不得志。
平日里,钟仑非常瞧不起贾复,认为由文转武者,皆为文将,而贾复却以勇冠三军著称,简直是给文将摸黑。
要说兵书战策,钟仑的确是有专研精通,甚至称得上倒背如流。
但他缺乏实战经验,讨论的战术也都是纸上谈兵,典型的理论大于实践,对阵吴汉这样的名将,派钟仑这样的书呆子去迎战,不是成心让他去送死吗?钟仑看眼罗英,说道:“赵将军乃国之栋梁,追随陛下这么多年,对陛下、对朝廷,忠心耿耿,既有功劳,亦有苦劳,现赵将军与三万将士被困广都,生死存亡,一线之间
,若朝廷坐视不理,岂不让全军将士寒心?更让天下拥护陛下的百姓寒心?得人心者方能得天下,若是失了人心,成都还如何与洛阳抗衡?”
他这番话,说得慷慨激昂,也让公孙述及许多大臣连连点头,认为他言之有理。
罗英则是眉头紧锁,钟仑说得这些,都是虚话、空话,听起来好听,但没什么实际的意义。
他没有理会义愤填膺的钟仑,而是看向公孙述,意味深长道:“陛下,吴汉对赵将军部围而不攻,就是在引我方出兵救援,陛下万万不可上吴汉的恶当啊!”钟仑大声说道:“吴汉在广都,满打满算,也才五万人,我率部两万,前去救援,与赵将军合兵,也有五万,即便是正面交锋,我军亦不落下风,何况,我部与赵将军可合
力夹击吴汉的一万五千人,此战又岂会战败?”
说着话,他向公孙述屈膝跪地,朗声说道:“陛下,微臣愿立军令状,若不能救回赵将军,微臣可任凭陛下处置!”
不管钟仑的策略可不可行,他表现出来的这种必胜之决心,是公孙述愿意看到的,也是目前成都朝廷最需要的。
公孙述不再犹豫,向钟仑点点头,说道:“好!钟将军!朕给你两万兵马,由你前往广都,救援赵将军,只要你能把赵将军带回成都,朕,重重有赏!”
“谢陛下!”钟仑谢恩,向前叩首。
罗英见状,不由得在心中哀叹一声,明知是计,还要出兵救援,如此自损兵力,成都危矣。
散朝之后,志得意满的钟仑还特意追上罗英,面带得意的笑容,特意问道:“末将此次出战,罗将军可有嘱托?”
罗英看眼洋洋自得的钟仑,苦笑着摇摇头,说道:“钟将军率部两万出征,两万将士之生死,皆在钟将军一人手上,钟将军……好自为之吧!”
钟仑愣了愣,随即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耸耸肩,拱手说道:“多谢罗将军提醒,末将必会谨记罗将军之教诲!”说完话,他又微微一笑,大步离去。
赵毅被困广都,成都的公孙述,派遣钟仑,率领两万蜀军,前往广都救援。
按照钟仑的想法,他率部到广都县境内后,可立刻派人去往赵毅军大营,与赵毅联系上,然后两边合力出兵,进攻吴汉部。
他设想得很好,可是吴汉根本没给他与赵毅合兵的机会。钟仑率部,行进到广都县附近时,他看看天色,已是到下午,不敢再贸然行进,随即下令全军停下,原地扎营。
与此同时,钟仑又派出好几拨探子,去往赵毅军大营。
广都现在已是汉军的大本营,钟仑也知进入广都,危机四伏,暂时于广都县境外扎营,还是比较稳妥的。
也就在钟仑部扎营的时候,人们突然感受到地面在微微震颤,还没搞明白怎么回事呢,一名蜀军斥候急匆匆跑了回来。
斥候脸色煞白,神情惊慌,跑到钟仑近前,急声叫道:“将军,汉军……汉军骑兵来袭!”
钟仑闻言,眼睛瞪得如牛铃一般,汉军来袭?汉军不是都在广都围困赵毅吗?己方现在所在的这里,还没进入广都县呢!
他呆愣片刻,急声问道:“敌军有多少人?”
“看……看不清楚,都……都是骑兵!”
钟仑呆了片刻,急声说道:“全军列阵,准备迎敌!赶快传令下去,全军列阵,准备迎战敌军!”
来不及了!幽州突骑的速度太快,而蜀军现在正在扎营,将士们散落在各处,有的在挖土,有的在伐木,短时间内根本集结不到一起。
这支汉骑兵,兵力并不多,总共也就三千骑左右,为首的汉军主将,不是别人,正是大司马吴汉。
吴汉率领的三千骑兵,好似奔雷一般,冲杀过来,骑兵都没到近前,已先看到卷起的漫天尘土,远远望去,好似一大面的沙尘暴袭来。
钟仑瞠目结舌地看着远处席卷过来的沙尘暴,豆大的汗珠子从他的脸颊流淌下来,他尖声叫道:“全军列阵啊!全军速速列阵!”此时,他的叫喊都带着颤音。
两万将士,临时集结起来的只有五、六千人,列出的方阵,就如同被狗啃过似的,东缺一块,西缺一块,残缺不全,敌人还没打过来,他们自身已先千疮百孔。
这时候,汉骑兵与他们的距离已只剩下百步之遥。钟仑尖叫道:“放箭!射杀敌军!全体放箭,射杀来敌——”
还别说,临时集结起来的蜀军当中,确实有不少的弓箭手。
弓箭手属稀缺兵种,在军中地位较高,普通兵卒都跑去扎营干活了,而弓箭手们则可以躲清闲,留在原地休息,所以在紧急集结的时候,弓箭手是没有遗漏,全部到场。
听闻冯仑的命令,蜀军弓箭手们齐齐捻弓搭箭,对准前方的来敌,射出箭矢。
嗡!一面箭阵从蜀军阵营腾空而起,呼啸着飞向对面的汉骑兵阵营。
啪啪啪!随着箭阵落下,不时有骑兵中箭落马,或是连人带马的一并翻滚在地。但蜀军的箭阵非但没能减缓汉骑兵冲锋的速度,而且还让汉骑兵的速度变得更快。
百步的距离,转眼间就变成了五十步远。
打眼看去,一个个骑兵从尘土风暴中冲杀出来,一手持盾,一手持矛,人们趴伏在马背上,卯足经的向前冲刺。
此情此景,让钟仑汗如雨下,这太吓得了!他从不知道,战场上的敌军竟是如此之恐怖!钟仑下意识地拨转马头,向己方阵营的后面跑。
他这样的举动,无疑就是在告诉蜀军,谁站在前面谁就得死。在前面放箭的弓箭手们,看到主将都在往后躲,他们哪还会傻站在原地,等着汉骑兵冲杀过来。
弓箭手们不约而同地纷纷后退,如此一来,他们射出的箭矢,也大失准头和力度,对汉骑兵的威胁锐减。
五十步的距离,于冲锋中的骑兵而言,也就十几秒钟的事。当骑兵冲杀到蜀军阵营近前的时候,一时间,惨叫声连成了一片。
奔驰战马的冲击力,和一辆奔驰中的小轿车差不多,撞在人身上,把人都顶飞出去。
战马上的骑兵,长矛刺出去,强大的冲击力,即便是用盾牌格挡,盾面都会被刺穿。
骑枪之下,众生平等,这个时候,什么弓箭手、兵卒、将官,在骑兵面前,那都只是一团血肉。
数千人组成的蜀军方阵,被汉骑兵的一轮冲锋,便冲得七零八落,成群结队的蜀军兵卒,哭爹喊娘,四散奔跑。
为首的吴汉,手持银戟,杀入蜀军当中,挡在他前面的蜀军,接二连三的被战戟挑翻在地。
战马踩踏着蜀军的尸体,向前突进。远远的,吴汉看到了蜀军当中的帅旗。
他想到没想,带队冲杀过去,他们这一拨汉骑兵,在蜀军阵营当中杀开一条血路,硬是杀到蜀军的帅旗近前。
到了这里,吴汉只看到打着帅旗的蜀军兵卒,并未看到蜀军的主将钟仑。
不用细想也能猜得出来,钟仑肯定是先逃走了。
吴汉暴吼一声,冲到帅旗近前,先是一戟横扫出去,将帅旗斩断,而后持戟向前直刺,将打着帅旗的蜀兵刺死在地。
他回头对后面跟上来的骑兵将士喝道:“给我找到钟仑,斩下此贼的首级!”
“杀钟仑——”汉骑兵齐声高呼。
躲在蜀军阵营后面的钟仑,也听到了汉骑兵们的喊声,他吓得魂飞魄散,哪里还敢逗留,拨转马头向后方跑去,边跑还边大喊道:“撤军!全军撤退!”
现在蜀军想撤,哪里还能撤得下去?蜀军的两条腿,跑得再快,也快步到骑兵的四条腿。汉骑兵追杀溃败的蜀军,地上的蜀军尸体,横七竖八,尸殍遍野。
以钟仑为首的两万蜀军,都没进入广都县境内,只是走到广都县边界的附近,准备原地扎营的时候,遭受到汉骑兵的偷袭,两万将士被打散,一溃千里。
钟仑的运气还不错,没有被吴汉从乱军当中找出来,最后,他带着数千残部,侥幸逃回到成都。这一战的规模并不大,战斗的时间也不长,以吴汉为首的汉骑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大败钟仑部。蜀军的伤亡有上万人之多,另有不少的蜀兵被汉军冲散,不知道逃
到了哪里。
此战过后,公孙述是彻底心凉了,再不敢派人去救援赵毅,以赵毅为首的三万蜀军,于广都县境内,成了彻头彻尾的一支孤军。在被困半个月后,赵毅部粮草耗尽,全军将士要靠杀战马来充饥,无奈之下,赵毅只能硬着头皮,率领全军将士,选择向外突围。
汉天子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血屠蜀军
赵毅将麾下的三万将士,兵分两路,一路是两万人,向东突围,一路是一万人,由赵毅亲自率领,向西突围。
向东突围的人多,那是要尽可能的把汉军吸引过去,如此一来,赵毅亲自率领的这一万蜀军,便有极大的机会,由西面成功突围出去。
赵毅的做法,等于是牺牲掉己方的两万将士,以此来保全他自己和他麾下一万将士的性命,很自私,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两拨蜀军,同时行动,吴汉听闻消息后,立刻令人给广都城飞鸽传书,让广都分出两万兵马,吴汉大营这边分出一万人的兵马,合计三万兵马,夹击向东突围的两万蜀军
;广都再分出一万兵马,与吴汉亲自率领的五千兵马,夹击向西突围的一万蜀军。
吴汉的命令传到广都,驻守广都的汉军立刻行动起来,按照吴汉的指示,兵分两路,与吴汉大营的汉军,分头夹击两支突围的蜀军。
汉军这边,由刘尚负责夹击往东突围的两万蜀军,吴汉则负责夹击往西突围的一万蜀军。
吴汉并不知道赵毅具体在哪拨蜀军当中,只是直觉告诉他,赵毅很有可能是向西突围。
赵毅率领着一万蜀军,出了大营后,全速向西行进。一万将士,一口气跑出十里地。
就在赵毅以为己方很可能已把汉军追兵甩掉的时候,前方突然出现一大批的汉军。
放眼望去,这些汉军都是骑兵,大概有三千骑左右,正中央打着一面大旗,绣着一个硕大的‘吴’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