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极品太子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浮沉
“太子辛苦。”
官员们摸不清王安究竟是个什么路数,纷纷纷恭维。
却听有个声音大声道:
“太子英明神武镇压叛乱,怎么会是恶人,谁要说太子坏话,先吃我一拳!”
这谁啊,怎么这么能舔!
官员们都吃了一惊,心里纷纷谴责。
要舔太子一起舔啊,怎么自己这么突出,太子给了多少好处让你这么吹他?
放着我来!
不止官员,王安也吃了一惊。
他看向郑淳,你丫给我安排托了?
郑淳一脸茫然,完全不知道这回事,甚至想要回大牢继续审问。
见郑淳这表情,王安也明白过来,轻咳一声,顿时变得和颜悦色起来。
“这位大人这么忠心耿耿,本宫已经完全了解了,大人是大炎的股肱之臣啊,只是打人倒是不必了,不知道这位大人是……”
“微臣淮阳郡丞陶青!”
之前还在家里哭成一团的陶青,到了府衙这个熟悉的地方,瞬间找回了自己的舔狗能力,义正言辞地开始吹太子。
“正是太子英明神武的一番作为,打倒了盘旋在淮阳城十数年的大老虎,这样的作为,如果还有人不认可,非但微臣不答应,百姓也不会答应!所以请太子恕罪,要是有这样的人,微臣第一个就要打!”
“不错,我等也不答应!”
被陶青不要脸的吹捧惊得掉线的官员们终于找回了频道,立刻不甘示弱地开始捧场。
“谁反对太子,谁就是反对淮阳城!”
“不错!”
“没有太子就没有现在一片清明的淮阳城!”
在不知道谁的带动下,官员们争先恐后地喊口号。
反正喊口号嘛,大家都喊,这时候谁不喊就输了。
官员们一边喊一边在心里吐槽。
还反对太子就是反对淮阳城,淮阳城大半官员都被卷进谋反了,这怎么反对。
而且淮阳城现在能不一片清明吗,大部分官员都被禁足了,直接从府邸带到府衙里,路上都看不见人。
但官员们的腹诽并不影响他们喊口号的气势,越喊越带劲。
卷进叛乱的的觉得,只要喊两声,说不定把太子哄高兴了能减点罪,没卷进叛乱的更恨不得就地和李太奇划清界线。
看着满堂吹捧的画面,王安和人群中偷偷溜出来的几个太子卫对视一眼,心满意足地点点头。
不管陶青到底是什么初衷,这番话带来的效果可正中王安下怀。
“好!”
王安拍手叫好,欣然道:“本宫就知道,我大炎朝的官员各个都是好样的,那么,各位大人可愿意为大炎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死而后已?
心里有鬼的官员们心里都在犯嘀咕,但看看太子的脸色,好像又不是真的想要送他们去死......
大概就是个修辞而已吧,这句话说出去还挺有气势,也不知道是哪位学究天人的大人手笔。
官员们一边胡思乱想,一边稀稀拉拉地含糊跟着喊:“微臣一定鞠躬尽瘁!”
徐瑾之在旁边也跟着喊口号,但越听越有点不对劲,他狐疑地看了一眼王安。
太子应该不会.....不至于.....
这可是这么多官员,朝中关系错综复杂,太子要是对他们下手,不怕朝臣弹劾?
王安一听,顿时不满意了,脸一板道:“各位大人回答得如此拖拉,可是不愿意为大炎尽忠?”
官员们一听,顿时魂飞魄散,管他太子是不是要真的要他们的命,现在要是不说可能就真没命了!
”不敢不敢!臣等自然死而后已!“
”对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被吓坏了的官员赶紧抢着开口,看着太子渐渐缓和的脸色,在心里松了口气。
总算上套了。
这些人真是不能体谅本宫的辛苦,一点也不懂事。
王安在心里长吁短叹,面上一副赞叹不已的模样,欣喜道:“没想到各位大人这么支持本宫的工作,那么治水修建堤坝的资金,就全靠各位大人了。”
等等?
啥玩意儿?
修建堤坝的资金?
官员们跟被雷劈了似的,全场都寂静了好几秒。
“太子殿下,微臣家徒四壁,有心无力,实在没有钱啊。”
陶青第一个反应过来,连忙上前诉苦。
随着陶青的话,其他人才反应过来,王安的话像是水滴进了油锅似的,直接炸开了。
“不错,我等有心无力啊!”
“殿下明鉴啊!我们可不是李太奇那样的贪官!”
太狗了!
太子殿下居然这么狡猾,想用死而后已来骗我们出钱?
李太奇前车之鉴就在那里摆着,谁敢出钱?
出钱就是李太奇党了!
在没有见到李太奇的供词之前,所有官员都决定不见兔子不撒鹰。
万一李太奇没有供出他们呢?
官员们心里还有着侥幸,显然,他们还不知道,李太奇之前可是已经准备把这群人当成替罪羊跑路了.....
“哦?真的吗?”
王安冷冷一笑,悠然道:“不过,本宫派去诸位府邸抄家的太子卫,似乎不是那么说的。“
他拍掌两声,杨宝恭敬地递上一张刚送过来的单子。
王安突然把单子往府衙大堂案上一拍,冷冰冰道:”各位大人,你们肥得很呐!“





极品太子爷 第890章 全部是工具人
抄家?
听见王安的话,再看见王安的动作,所有官员愣了几秒,随后立刻反应过来。
“殿下怎可未经审判就随意抄家,如此轻率,怎能服众?”
上当了!
一个站出来的官员怒目圆瞪,咬紧牙关,心中又惊又怒。
大意了啊,没有防。
谁能想得到太子竟然调虎离山!
明面上把所有官员带到大堂,摆出一副审判的架势,再用好听话降低他们的警惕,顺便拖延时间。
背地里竟然派人去抄家!
绝不能助长这样的风气,要是太子每次都这样干,朝廷法度何在?
对,他们都只是维护朝廷法度而已,跟自己的钱没有关系。
绝对没有!
“你是?”王安往正大光明的牌匾下一坐,翘着二郎腿,随意地看了那个站出来的官员一眼。
真是瞌睡来了遇到枕头,正愁没有人开刀,这不就冒出个出头鸟。
王安嘲讽似地一笑,看得那个官员气血上涌,他踏前一步大声道:“微臣别部司马秦基?“
”哦,武官啊。“
那就没意思了。
王安恍然大悟,懒洋洋道,”赵元是你部下吧?“
”是....“秦基声音瞬间就低下去了,心虚片刻,想起家里那些金银珠宝,又咬牙支棱起来,”但这也不是殿下随意抄家的理由!“
”理由?法度?“
王安站起身来,冷冷道:”行刺太子,够不够理由?阻挠抗洪,够不够砍头的法度?”
”这就是你们所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王安把那张单子厌恶地往下面一甩,惊堂木啪地在桌案上一拍:”本宫在这里跟你们说话,是不想在水灾的关键时候闹出没有人收拾的场面,是念在你们为官多年的份上没给你们一个活命的机会!“
”看来,你们有些人不想要这个机会啊....“
王安冷笑一声,声音里带着寒气。
”嘴上说着对朝廷死而后已,本宫倒是看出来几分你们对金银珠宝的死而后已。”
“既然如此,有想要死而后已来换抄家待遇的,随时来找本宫!如果对本宫做事方法有意见,也欢迎你们尽管上奏疏!“
他横眉冷眼,不屑道:“只是本宫怕你们的奏疏还没走到父皇的案头,首级就先挂在淮阳的城头了。”
老子做事就是这么霸道,有不服的,尽管来!
此话一出,所有官员都噤声了。
妈的你是太子了不起啊!就可以不讲武德吗?
但偏偏他们还真的悲哀地发现,太子就是了不起,就是可以不讲武德,最气人的是,自己没法跟太子硬来!
上奏这个日常压制手段行不通,而且就算上奏,也最多让太子被骂一顿,可他们最好的都是贪污,最差的还涉及叛乱。
这要是往上捅,就像是王安说的,他们死得比太子被骂还快。
难道就这样吃哑巴亏?
可.....那是他们全副身家啊!
都是钱啊!
想到他们一回家就要看到满屋子的狼藉,自己最喜欢的书画、瓷器全都要被太子拉走.....
所有官员脑海中一浮现出那个画面,就觉得眼前一黑,心口一痛。
这时,他们突然想起站在一旁的徐瑾之,虽然只是巡查御史,好歹是个御史啊。
御史上奏的力度可比他们这群贪官强多了....
想到这里,所有官员都眼巴巴地望向徐瑾之,拼命用眼神给他暗示。
徐瑾之也不是没有接到暗示,但他就是不想理会。
妈的你们淮阳郡的问题关我什么事,徐瑾之嘴角直抽抽。
他一个刚被太子救出地牢的人能说什么,自己可还没来得及给昌王发消息呢,万一现在惹怒了太子,太子一个不开心把他咔嚓了,回头说是李太奇干的。
他到时候命都没了还能喊冤吗?
真是一群蠢货!
徐瑾之决定假装没看到,老神在在地盯着房梁,好像房梁上有什么东西格外吸引他注意力似的。
不过....这件事倒是可以给昌王说说。
不管怎么样,太子不按规矩出牌是事实,要是昌王好好运作一番,到时候从太子手上接过这个差事也不是难事。
而且,那时候接过的可就不单是太子的差事了,还有这么多官员空出来的位置,和他们多年来积攒的财富啊!
到时候,现在的太子还不是为昌王做嫁衣?
徐瑾之越想越美滋滋,更加打定主意随便这些蠢货去死。
反正到时候,这些蠢货和他们在朝廷的人脉,恨的也是太子,可不是昌王。
太子,可真是个好人啊。
王安还不知都徐瑾之给他发了张好人卡,他看着官员们如丧考妣的样子,心中不断叹息。
这些官员,可真是不识好人心啊。
虽然他打算抄家之后再把他们这些人拉去给陶潜当苦力,但这完全是为了他们好啊。
毕竟其实就像王安之前说的,这些人的罪名有轻有重,没办法一概而论,但现在太子卫肯定要去冲山修堤,没办法看着他们。
加上做水利工程真的很缺钱,没办法,只能先行劳改。
从抄家的数额上也能看出贪污或者和李太奇勾搭的程度,让郑淳针对性从李太奇那里审讯也能快一点。
到时候罪轻的劳改完就能回来上班,罪重一点的也最多就是个流放边疆,免了他们的砍头。
想想自己完全是为了他们好啊,除了损失钱,什么损失都没有,还能活命,多好啊。
结果他们还这么抵触,真是......
“好人难当啊!”
王安仰头叹息,旁边的杨宝听了都眼角抽抽。
但他也没有腹诽的意思,毕竟太子的一切举措,都是为了百姓,哪怕中间有些出格的地方,也一定是好的。
太子卫可是王安教导出来,完全是以太子的利益为优先。
至于其他人,管他去死?
王安从乱七八糟的思绪中抽回来,眼神幽深地看了一眼地上的单子,向陶潜招招手。
陶潜从容地站了出来,站在所有官员的最前面,丝毫不觉得不对。
“冲山的事情,你拿预算,只要钱不超过单子上的总额,随便你怎么造堤坝。”
王安果断下令,又看了一眼满脸灰败的官员们,嘴角上扬,微微一笑道:“如果到时候缺人,就找这里的各位大人,相信他们一定会尽心尽力,出人出力的。”
“毕竟,接下来的日子,他们也回不去了。”
王安这话并不是威胁,只是陈述事实而已。
毕竟,这些官员家都被抄了,还想回去?之直接在府衙007不香吗?
这可都是预备役劳改犯,全都给小爷做工具人去!




极品太子爷 第891章 昌王的计划
京城,昌王府。
”殿下,大好事啊!“
昌王满脸沉郁地坐在书桌后,丢下公文,看向兴高采烈地徐怀之,眉头一皱:”现在还能有什么大好事,总不能是太子在南方赈灾逼反百姓吧。“
说到这里,连昌王自己都不禁摇头。
南方赈灾本来就不是个困难的差事,他一手炮制,自然最清楚。
只能说昌王最近禁足在府中,什么也做不了,白石滩那边也没有消息,做什么都不顺利,当然只能偶尔这样苦中作乐脑补了。
”虽不中,亦不远矣。“徐怀之捋了捋胡须,丝毫没有被昌王的低沉感染,兴致仍然颇为高昂。
”哦?“昌王来了兴趣,”和太子有关?“
徐怀之点点头,将徐瑾之的信递给昌王:“殿下请看,这是舍弟给微臣递的信,之前他在淮阳郡附近失踪,原来是被关进了地牢。”
“地牢?”昌王愣了愣,搞不清楚为什么徐怀之自己弟弟被关进地牢,还这么开心。
但等他接过信一看,立刻目瞪口呆。
”太子还能自己这样愚蠢?“
要不是这封信是徐怀之弟弟写的,昌王真能怀疑是假消息。
信里说郡守李太奇被太子逼反,而太子利用李太奇的叛乱直接将一郡官员禁足。
而徐瑾之就是在禁足的时候被太子救了出来,之后,太子在徐瑾之那里得知了三县洪涝之后,就利用这一点,在郡城大肆捞钱。
所有禁足的官员都还没有正式审判定罪,太子就敢绕过刑部大理寺直接给官员抄家,还嚣张地威胁官员有本事上奏,否则砍头。
这一串消息看下来,昌王目瞪口呆,再看下面,徐瑾之建议昌王利用这一点把太子赶回京,自己接手赈灾事项,就可以顺理成章接手那些太子抄家的银两。
据徐瑾之估计,那些钱有上百万两!
那可是百万两,怎么也不能放到太子手上。
昌王虎目微眯。
“徐大人说的确实不错,这,的确是好消息。”昌王欣然地看完信,明白前因后果,心里无比愉悦。
他知道徐瑾之肯定在信里有所矫饰,不过他也不打算追究,毕竟,这个消息确实对他有大用。
虽然昌王不指望在南方赈灾里捞点什么,但要是太子做死非要给他送钱和名望,昌王自己也不介意收下.....
“殿下,此事一旦禀明陛下,太子必定讨不了好。”徐怀之见昌王看完信件,迫不及待道,“单说他在淮阳郡作威作福,逼反官员,就足够太子被严惩了!”
“不错。这件事一旦被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知道,父皇就算再想包庇王安,也一定会把那小子召回京责问。”
昌王反复思索,虽然太子回京会对白石滩计划有影响,不过若是太子回京被斥责禁足,甚至严惩………
说不定还能给白石滩计划拉出更多时间。
若是运作得当,让自己这边的人去接手赈灾,轻易便可获利上百万两。
当然,对于昌王来说,钱财并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他可以借此做文章,把白石滩管辖权争过来。
只要运作得当,此事并非就不可能……
“不过,这件事可不能本王出面。”昌王目光闪烁,敲着桌子思索。
“这件事暗中透露给惠王,当然,别暴露是本王透露的。”
昌王心中暗叹一声,最近惠王也不知道怎么了,对他总是阴阳怪气,也不大听他的话,如果这件事让惠王知道有自己的手笔,多半不愿意出头。
毕竟,之前自己让惠王出头,可是跌了个大跟头。
“另外,御史台和大理寺那些人,最好也能让他们知道。”
“殿下放心,此事微臣一定办好。”
昌王点点头,看着手上的信件,再和徐怀之相视一笑,心情终于舒畅起来。
冲山县衙。
陶潜急急忙忙地从外头跑回来,腿上还沾着泥点。
一路上灾民和县衙官吏都给陶潜打着招呼,他都只是勉强笑笑,心急火燎地朝县衙跑。
直到在县衙会客厅看见那道熟悉的身影,陶潜才松了口气,连忙下拜:“学生参见殿下。”
“免礼。”王安抬抬手,笑眯眯地看着陶潜,心里十分满意。
“殿下,您怎么来之前也不知会学生一声,现在大部分人都在堤上,也来不及觐见您……”
自从被王安救了之后,陶潜自诩为太子门下,对王安说话的时候也十分亲近。
其实王安根本不用来这一趟,把冲山县问题托付给陶潜之后,陶潜干得比他想象中还要漂亮。
“本宫一路走来,看见冲山县百姓都精气神十足,路上也很少有积水,听说之前全县都被淹,百姓苦了好几个月,你一来就改善了,干得不错。”
王安越看陶潜越满意,和蔼可亲地拍拍他肩膀。
“学生不敢居功,全赖殿下支持和各位大人的鼎力相助,加上百姓同心,才能有今日之冲山县。”
陶潜赶紧俯身道,心里确实对太子和那些官员颇为感激。
只因在太子砍头和抄家的压力下,下淮县令那些工具人带领本地乡绅干得十分起劲。
更别说淮阳城的那些官员,现在是要人给人要资源给资源,修堤这件事全郡所有县城都是一路绿灯,连粮食也舍得支援,之前拖沓贪污的问题在淮阳郡一时绝迹。
陶潜干什么都顺利,简直比他叔叔当县令的时候还要令行禁止。
“说话不用那么文绉绉。”王安摆摆手,懒懒地朝身后一招手,杨宝立马送上来一卷文书。
王安把那文书直接扔陶潜怀里,干净利落道:“总之冲山有你,本宫也就放心了,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新任的冲山县尊陶大人。”
“这、这……学生……下官,我还只是个生员……”陶潜一时有些无所适从,他以为自己要成为太子幕僚,但太子突然给了他一道进身的官途。
“就是因为你是生员,本宫才去请了父皇的旨意。”
王安打了个哈欠,笑着拍拍陶潜的肩膀:“拿着吧,这是特旨,你是以本太子东宫舍人的身份兼任县令的,可别给本宫丢人。”
陶潜是个有本事的人,王安也不想因为功名埋没,而且淮阳郡成分复杂,现在他作为太子坐镇还好,等他走了之后,该不好就会故态复萌。
而且到时候他拍拍屁股走了,留在冲山的陶潜一定会被整治收拾。
他东宫舍人是八品,人员是他自己安排,特招一个陶潜,再安排去当冲山县令,炎帝当然也不会反对。
只是有了东宫舍人这个名头,陶潜在淮阳郡,就没人敢动。
就算是昌王和惠王,也不会没事给陶潜找麻烦招惹他,之前白石滩惠王那五千精兵的事,已经给了他们教训了。
敢对爷的人伸手,就要有被剁爪子的觉悟!




极品太子爷 第892章 从土地入手
“微臣……无以为报,只能粉身碎骨,一定会治理好冲山,不让殿下有后顾之忧!”
陶潜是聪明人,只听王安的话就明白,他现在已经是太子的人了。
当下更是感激涕零,喜不自胜。
“行了,自己人没那么多讲究。”王安伸折扇拦住陶潜要跪下的动作,扇子往旁边一指,“坐。”
等陶潜坐下,王安才扇了扇风,运筹帷幄道:“现在冲山水退了,乡绅们是不是开始闹着让百姓回去种地,轮流修堤了?”
这是他根据冲山的状况和土地兼并推测的,土地才是乡绅们的立身之本,堤坝就和他们没什么关系了。
“倒是只有少部分在闹……”陶潜踌躇片刻,面上露出几分尴尬之色道,“大部分乡绅……都被灾民抢掠,逃走了还没回来……”
“灾民抢掠?怎么回事?”
王安兴致勃勃地问道,丝毫没有自己猜测错误的尴尬。
倒是这冲山县的民风……路子有点野啊,不错不错,我喜欢!
陶潜只好把之前冲山县灾民威逼县尉的事说了。
县尉被威逼无奈给灾民带路,暴露了乡绅粮仓的位置,几日间,乡绅就被灾民抢掠了个干净,匆忙收拾包裹离开了冲山,至今未归。
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王安哈哈大笑。
“不错,冲山的状况比我想象的状况好。”
“一群知道反抗并且尝到了反抗好处的的百姓,比那些还不懂反抗的民众来说,要好得多。”
王安十分满意,这样的话,自己的计划能够顺利推行很多。
他之前最怕的就是百姓对乡绅还有畏惧之情,现在看来,冲山可真是实行他心中那个计划最适合的土壤。
王安不由感到几分庆幸。
“可殿下,若是这般,百姓不知尊卑,万一之后也惯于闹事,该如何是好?”
1...272273274275276...4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