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极品太子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浮沉
陶潜刚上任县令,就已经带入县令角色开始忧心忡忡。
“百姓不是朝廷的敌人。”王安摇摇头,目光投向窗外,“你看,你所说的那些闹事的百姓,在洪水退去,能够回家之后,不也开始平静生活了吗?”
陶潜跟着看了过去,窗外的百姓虽然身上还是衣衫褴褛,但脸上都带着快活的笑容,是这些天他看惯了的。
一幕幕场景在他眼前闪过,近来那些百姓对他感恩戴德的场景,以前百姓在叔父死后义愤填膺和他一起抗议的场景......
百姓不是朝廷的敌人吗......
咀嚼着太子的这句话,陶潜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还请殿下恕臣驽钝。“陶潜恭敬地俯身作揖,完全是学生请教老师的作派。
”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就已经不驽钝了。“
王安轻笑一声,感叹道。
”其实百姓自古以来要的都很少,无非八个字: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但这八个字,要做到却不容易......”陶潜也心生感叹。
是啊,但凡有一个安定的生活,百姓又怎么会作乱呢?
但历史上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让大部分百姓都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这太难太难了,难到就连历史上最出名的明君贤相全部凑在一起,也做不到!
殿下.....能做到吗?
陶潜迟疑地看向王安,但心里却不知怎么有一个声音在坚定地说:一定能!
“不错,知易行难啊。”王安再看了一眼窗外,把视线转向陶潜,严肃道,“但这正是本宫赶来冲山的目的。”
陶潜连忙打起精神,看向太子。
王安从袖子里拿出一张手书,放在桌上点了点,轻松道:”在替你向父皇讨官的时候,本宫也向父皇讨了一道手令,就是这个,上面只写了四个字----便宜行事。“
“虽然本宫递上去的折子他并没有批复,但是给本宫的手令倒也勉强足够。”
王安叹息一声,撇撇嘴。
你妹啊,就给老子这四个字,绝对是打着以后出了岔子再收拾我的主意,啧啧,算了,谁叫人家是皇帝老子呢,人家话事!
王安刷一声打开折扇,拉回了跑马的思绪,盯着陶潜,一脸肃然。
“陶潜,虽然没有经过你的同意就把你拉上东宫的战车,但是.....在本宫还没有告诉你接下来的打算之前,如果你想要跳车,就直接告诉本宫,我给你一个机会。”
“但是,在本宫说了之后,不管是在别人眼中,还是实际上,你都会和本宫绑死在一条船上,一荣俱荣,再也没有后退的余地和机会。”
“现在,你选择吧。”
对有可能的自己人,王安如春风般温暖,甚至额外给了陶潜一点体谅。
这可是之前所有人都没有的待遇。
不过要是他不想要这个待遇.....王安根本没想过这种可能性,他看中的自己人,还能跑?
完全成为太子的人,还是现在跳车?
这根本就是不用选的选项。
陶潜毫不犹豫跪下,诚恳道:“没有殿下就没有今日的陶潜,下官只愿肝脑涂地,以报殿下!”
“好,本宫用不着你肝脑涂地,你的脑子还有用,给本宫留好了。”
王安摇摇扇子,嘴角上扬道:“但是本宫接下来要说的事,你千万别害怕。”
“微臣是太子舍人,微臣不会怕。”
经过了王安这一着,陶潜自觉和太子亲近了很多,连自称都变成了太子舍人。
王安招了招手,百宝箱似的杨宝变戏法一样变出一大摞册子,交到王安手上。
”你看看这个。“
王安用扇子在册子上点了点,眼底闪过一丝冷光。
”这是这些日子,根据李太奇他们交代的情况和各地账册对比整理出来的土地实录。“
”这.....“
饶是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陶潜心中还是稍微倒吸一口凉气。
土地啊......
没想到太子竟然选择从这里下手!
不过以现在冲山县的状况,如果太子想要动土地,确实是最好的机会。
陶潜心中升起一丝明悟,突然明白了太子到这里来之后的一连串铺垫是什么意思。
冲山县民风强悍,就越能在乡绅手中夺取土地,而只有拥有土地,太子才能实现人人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可是....太子究竟要怎么做?
陶潜一边翻看,为土地兼并严峻的情况而吃惊,一边心里为太子担忧起来。





极品太子爷 第893章 治理手段
“看完了?”
王安看着陶潜从头到尾吃惊地翻到最后,轻轻一笑。
刚拿到这个册子的时候,连他自己都被吓了一跳。
不过,相比起历史上那些严重到农民都沦为长工的土地兼并情况,现在只能说还在控制之中。
至少比起他想象的情况要好得多……
“殿下想向乡绅动手?”陶潜收敛心中的震惊,直截了当问道。
“不错。”王安微微颔首,“现在淮阳郡的状况你也知道,前朝士绅遗留情况严重,百姓对官府信任度也不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得把土地变成百姓自己的。”
其实王安前世历史上也有很多对土地制度的改革,比如均田制、一条鞭法等等,但是这些方法,他都不打算采用。
来都来了,不玩个大的,空手走了多没意思?
“变成百姓自己的?”陶潜疑问道。
莫非太子想要把乡绅土地没收,分给百姓?虽说现在乡绅和百姓的矛盾已经彻底激化,可是,那些乡绅怎会心甘情愿接受?难不成,要把所有乡绅都赶走?
一旦如此,太子殿下就不怕激起反抗甚至叛乱吗?
陶潜在心里盘算,心下震惊不已,但他也很快便做了决定,如果太子当真打算这么做,那自己,就必须要为太子开辟出一条路来。
保证太子的政策和改革,能够顺利实施!
“不错,但也并非完全是百姓自己的。”
王安心平气和地向陶潜解释:“土地如果私有制,就一定会有被兼并的风险,本宫并不打算直接分配,而是先收归朝廷所有,再租赁。”
直接搬出后世的土改大杀器!
他在白石滩没有这个条件,但冲山县可是天然的试验地。
冲山即使饱受水患,但百姓也能活得下去,土地之肥沃可见一斑。
而且经历了乡绅们为了土地兼并而放水,这时候的冲山县百姓,对乡绅们的仇恨已经达到了顶峰。
这时候,乡绅再想用一贯的煽动百姓冲击官府等等手段,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而土地收归朝廷之后,再想兼并,乡绅对上的可就是官府。
以前官府和乡绅勾结是因为乡绅有土地,能给官府银两,现在?
想从淮阳郡这群官员手里抢土地?
来啊,他们不把乡绅收拾得干干净净才怪。
所谓灭门知府,破家县令,跟朝廷掰腕子?做美梦去吧。
留下一群被抄家之后罪名没那么大的贪官,就能收获一些看他们和乡绅狗咬狗的乐子。
值,太值了!
陶潜也很快意识到这个好处,虽然他还弄不清楚什么是私有制,但也不妨碍他为太子这个主意而惊叹。
绝!太绝了!
这主意给了陶潜一个全新的思路,而且照这样下去,官府的公信力和统治力会达到前无古人的高度。
他正想高呼激动,忽然想到一个关键问题。
”殿下,若是土地分给百姓倒是没问题,但冲山常年洪泛,若是到时候再有洪泛,乡绅和县衙也没有粮,岂不是要让百姓饿肚子?“
陶潜直击要害。
王安微微颔首:”这就是本宫要说的第二个问题。“
”彻底治水!“
说到自己擅长的部分,陶潜来了精神,他思索片刻道:“如果要彻底治水,需要拓宽淮河主流,这样付出的人力太大了,冲山人口恐怕不够。”
”不,如果只修堰口,那就够了。”王安自信道,“你知道为何淮河主流改道之后,就长年被泥沙堵塞?“
他本来只有一个模糊想法,但亲自看过冲山地形之后,这个想法越来越清晰。
其实三县地形和前世的都江堰一带很像,上游是丘陵,到了三县就变成平原。
也正是因为这样,淮河改道后,上游冲下来的泥沙也变多,直到堵塞河道。
这一点陶潜也有过思考,他本来就是专业的,是以王安一点拨,立刻觉得豁然开朗。
“没错没错,如果只是修堰口,让淮河暂时分流……的确可行!”
“不错,我们再将山炸开,让支流穿山而过,这条淮河,就将不再成为三县苦恼了。”
王安简单说了说,但陶潜祖上开始就一直在思索怎么解决三县问题,对三县水利可谓一清二楚,一听下来就知道,这的确是一劳永逸的最好办法。
祖父,您心心念念的问题可以解决了!
陶潜抬头看了一眼顶头,深吸一口气,干劲满满:“如果解决水利,再对土地动手,至少在三县,没有人敢反对殿下!”
陶潜崇敬地看向王安,心中感叹。
比起殿下,自己简直就是个蠢蛋!
自己钻研水利多年却没有任何成果,但殿下只是来逛一圈就有了方法。
书上说有些圣人生而知之,真是没骗人,就太子这,这还不叫生而知之,什么才叫?
陶潜崇拜地看向王安,态度越发恭敬。
王安满意点点头,其实这是王安记忆中都江堰的修建方法,但这个世界上好像并没有都江堰,王安就毫不客气地先拿走专利了。
”所以,无论是为了继续修建堰口,还是为了冲山百姓,你都任重而道远。“
王安拍拍陶潜肩膀,严肃道:”陶潜,你没有政绩,又是生员直接成为县令,会有很多人不服你,本宫也只能暂时让你坐到这个位置。
”可本宫想要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冲山县。
”冲山县的问题解决,还有郡,还有州.....
”冲山是试点,也是新区,陶潜,好好治理冲山,这是百姓的未来!“
他可劲给陶潜画大饼,像极了某996福报资本家,在骗员工自愿加班。
而这时,两个人都选择性遗忘了,王安手里的便宜行事手令,也只持续到他南方赈灾结束而已……
什么结束?没有结束!白纸黑字写着四个字,皇帝金口玉言,谁说有结束?
有人看到吗?
事急从权,一切为了更好的冲山嘛!
百姓会理解的,官员会理解的,乡绅也会理解的。
什么?谁要是不理解?
让他和百姓和官府掰扯掰扯!
在符合大部分人利益的情况下,一切反动分子都是纸老虎。
当然也包括……京城那两个整天捣乱的。
王安眯了眯眼,悠然一笑。
要是想捣乱被打脸,可别怪本宫啊……




极品太子爷 第894章 难受的炎帝
“陛下,贾相到了。”
炎帝正在勤政殿对着一份奏折发愁,李元海轻轻走上来,小声禀报。
“宣。”
炎帝回过神来,挥挥手,看着手上的奏折,苦笑一声。
“这个臭小子,真会给朕找麻烦!”
李元海只当没有听到,担忧地望了炎帝一眼,这几天他看见炎帝的情绪一会高兴一会儿低沉,都是因为太子的奏折……
可真是,远在南方还能用一道奏折这么牵动陛下心的,也就只有太子爷了……
思忖间,贾希言已经在小太监带领下走进了勤政殿。
刚下早朝,贾希言还没来得及离开,就被宣到勤政殿,其实这也不是第一次,朝廷也多有这样的规矩。
只是贾希言一走进勤政殿,就敏锐地察觉到,这一次似乎有些不一样。
炎帝一脸纠结地坐在上首龙椅上,勤政殿中的气氛似乎有些压抑。
莫非朝廷出了什么我不知道的大事?
贾希言开始琢磨,但是最近北莽也挺安分,朝堂上自从昌王被禁足之后,惠王也挺老实,倒没出什么大事。
莫非……是南下赈灾的太子?
贾希言心中一边猜测,一边向炎帝行礼:“老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
对着贾希言,炎帝还是十分和颜悦色,只是一想到手上的奏折,炎帝就觉得什么都不香了。
炎帝声音沉沉道:“你先看看这份奏折。“
李元海赶紧从炎帝手中接过奏折,亲手交给贾希言。
贾希言不敢怠慢,赶紧翻开奏折看了起来,刚看了几眼,就震惊得胡须乱抖。
“陛下,这……”
他下意识抬头看了炎帝一眼,看见炎帝复杂地朝他点了点头,才勉强回过神来,收敛起满心的震惊,继续低头朝奏折看去。
这一看,贾希言的心中就掀起了惊涛骇浪,连他也忍不住面上露出几分苦笑。
太子殿下,老臣知道你足够妖孽,可这也太……
越看下去,贾希言就越觉得惊艳。
太子在奏折里详细叙述了淮阳郡为了土地兼并而泄洪,在天灾之下再造人祸的始末。
并且对如何处理土地兼并,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正是这份意见让炎帝觉得难办,让他为之惊艳。
太子建议,把所有淮阳郡土地收归朝廷,按户租赁给百姓,每亩土地租期20年。
期间,除了缴纳税金和少许比例的租金以外,所有土地收入都归百姓,但必须保证三分之二土地都种植粮食。
另外,太子还提出了一个新制度,叫承包责任制。
就是以户为单位,对租赁的土地进行承包,朝廷对土地产量提出要求,在满足朝廷产量要求前提下,多余产量都不计入税金收纳范围,直接归百姓所有。
这个制度贾希言闻所未闻,但仔细思考,又确实可行,不仅可行,还是天才般的创举!
其实这是王安从前世家庭联产承保责任制里缩减下的简略版,毕竟大炎生产力并没有前世那种水平,真要完全实施,不被那些官绅钻空子压榨百姓才怪。
但哪怕是简略版,也已经足够震撼炎帝等人了。
而王安还害怕朝臣不理解,还详细在奏折中解释了新土地制度对朝廷的好处。
当前土地兼并问题的关键在于,官绅名下的土地是不收税的!
所以很多百姓都会把土地投献到官绅名下,久而久之就成了官绅的土地,而百姓则成了官绅们的农工。
所以这次特意避开官绅的问题,按户收税和发田,统一用土地集体所有制,所有田地归属是朝廷,可谓是对官绅的绝杀!
官绅又怎么样,你不交税,可以,但是土地是朝廷的,你交租金没问题吧?
想要田就得给朝廷交租金!
要以前那么多的田?没问题,那么多田的租金也得一起交!
还有粮食产量能达标吗?不能达标就罚!
贾希言和炎帝倒也不担心这种惩罚制度会误伤百姓,毕竟太子说了,为了加大土地种植量,可以引入化肥和大棚等新型种植制度。
这些新东西炎帝之前也在白石滩看过,有了它们,粮食在现有基础上增产一倍绝对不是问题。
可关键是,太子的饼画得再好,但实施起来,可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贾希言看完奏折,抬头看着炎帝苦笑。
奏折写得好吗?
当然好!
以他们的眼光当然能看出来,这个奏折里的内容,绝对能解决数千年来的土地问题。
这可是数千年来历朝历代卯足劲都想解决的痼疾啊,要是在大炎一朝就解决了......
别的不说,炎帝在史书上绝对名留青史,成为千古一帝也不不可能!
贾希言也能成为千古名相!
一想到那样的场景,贾希言还好,炎帝就忍不住呼吸急促,心里满是激动。
他自认为是个好皇帝,但是有件事一直在他心里憋着难受。
炎帝上位的时候并不是正常交接,而是杀兄灭弟夺权上位。
虽然至今炎帝都不后悔,但是.......谁不想要自己青史上的名声好听一点呢?
可关键是,面对这个机会,不管是炎帝还是贾希言都明白----
“陛下,太子这奏疏中的东西,万不能在大炎推广!”
至少现在不能。
贾希言拱手上前,神情肃穆。
“朕也知道。”
炎帝说出这话,只感觉到自己心在滴血,多好的机会啊,解决土地问题,这可是明君的基本要求。
炎帝心痛地长叹一声,道:“现在的大炎,还没有实施的条件,毕竟触动的利益群体太大……“
哪些利益群体?自然是分封的异姓王和诸多勋爵!
裂土分王,分封王爵可不是单纯赐给兵权和王府就了事,还意味着大批土地都将划入那些王侯手里。
别的不说,就连那个白石滩都还是云山伯送给太子的私产。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除非想要明目张胆削藩,否则根本没办法把那些被王侯占据的土地收归朝廷所有。
但是,现在大炎连年灾害,周围还有强敌环绕,削藩是不可能削藩的。
打个北莽都那么艰难才通过朝议,这要是削藩,不掀起滔天巨浪才怪。
想到这些,炎帝心里就越发不是滋味。
眼看着能成为千古一帝的机会,全被这些王侯耽误了!
还有太子也是,明知道不行,干嘛非要上一道奏折让他知道这个方法呢?
要是不知道就算了,关键是现在知道了又不能做,就像看着一座金山在你面前不能挖。
那种感觉真是……
太憋屈了!




极品太子爷 第895章 来了一口大黑锅
“不过,虽然不能推广,倒也不是不能做。”
贾希言捋了捋胡须,思忖道:“陛下,太子在奏折中说,可以先行试点,既然太子有了这个想法,那便是已经开始着手做了。
”不如陛下先放手让太子去做所谓的试点,就像是白石滩一样,无论出什么成果,也不会影响到大局。“
不得不说经历了那么多,贾希言对王安还是有几分了解的,更将炎帝的心思摸得清清楚楚。
炎帝微微颔首:“朕也是这个意思,太子举荐了一名冲山县的生员做县令,想必是想从冲山县下手,朕并没有给太子明确批复,只是让他便宜行事。”
“便宜行事……”贾希言咀嚼这四个字,眼前一亮,捋捋胡子,“陛下英明。如此,也不会引起王侯们对太子的敌视。”
被点出了炎帝对太子的庇佑之心,炎帝干咳一声,目光幽深道:“太子毕竟年幼,很多事还想不到,朕也只能稍加完善。让卿家过来也是这个意思,淮阳郡郡守叛乱,肯定要换,不知可有推荐人选?”
原来这才是陛下叫我过来的意图.……
贾希言恍然大悟,他知道,太子在冲山县想搞土地改革试点一事,绝不能外传,接任的淮阳郡守一定要忠心耿耿,最好是坚定的太子党或者陛下党。
怪不得叫他过来,原来是看中了贾希言是半个太子党和孤臣。
“杨羡大人忠心耿耿,平素也对太子为人多有赞赏,据臣所知,他有一个孙子,现在正是翰林待诏,或许可以外放。“
贾希言思索片刻,决定给老朋友的孙子一个机会。
要知道,这件事虽然需要保密,并且危机重重,但一旦有了成果,相关的官员一定平步青云。
甚至青史留名,也并不是不可能!
“杨羡的孙子?”炎帝稍一思索,略微点点头,“若是得用,也无不可。”
贾希言一听,顿时心领神会,捋捋胡子道:“前段时日有几个小国想要到大炎朝见,臣正好要去杨大人府上讨论。”
两只狐狸相视一笑,这时,李元海又悄悄出现,禀报道:“陛下,刑部右侍郎孙荣大人与几位御史大人求见。“
‘他们来干什么?”炎帝眉头一皱,还是摆摆手,“宣。”
孙荣和御史进来的时候,正看见贾希言揣着手老神在在地站在一边。
虽然对这个甘草似的宰相有几分轻视,孙荣等人还是并不敢怠慢,朝炎帝行礼之后,便朝贾希言拱了拱手。
“陛下,臣等要弹劾太子!”
刚行完礼,孙荣就迫不及待地带头说道。
“既然要弹劾,早朝时为何不说?”炎帝脸色微冷,不复之前面对贾希言的温和,声音也沉了下来。
孙荣镇定自若:“早朝时臣等尚未得知这件骇人听闻之事,刚得到消息,便来见陛下。“
其实他的私下弹劾都只是铺垫而已,想到惠王的谋划,孙荣心里就忍不住一阵舒畅。
自从和太子打赌输了被打二十大板开始,孙荣就对太子咬牙切齿恨之入骨。
刚从刑部渠道得到消息,孙荣就立刻去找了惠王,和惠王众多幕僚一起安排了这次的戏码。
1...273274275276277...4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