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极品太子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浮沉
炎帝皱了皱眉头,冷峻呵斥。
终于来了!
太学生深吸一口气,咬咬牙,不敢再看惠王,硬着头皮,顶着炎帝威严质问道:“既然如此,为何陛下纵容太子犯下十恶?”
“太子贤德有为,聪敏多智,朝中众臣常夸赞太子有圣人潜质,你们休得听信污言秽语。”
王安不在的时候,炎帝夸奖自己的宝贝儿子十分没有压力。
朕的宝贝儿子好得很,在外面赈灾都能给朕把土地问题想出解决办法,你们做得到吗?!
朝臣听得一愣一愣,看了看前面的惠王,嘴角直抽抽。
太子确实最近不像以前那么纨绔,但是陛下你这么夸不亏心吗……
太子以前怎么祸害朝堂的你都忘了吗?
还有,我们哪里常夸太子有圣人之资,分明是我们经常被太子气得半死啊陛下!
太学生也愣了,他们憋不住了,下意识朝惠王看过去。
陛下不应该先问一句吗,这和说好的不一样啊,我们怎么接话?
王睿听着父皇夸王安那小子,本就憋得脸都青了,再感受到前后两波视线......
忍,我忍!
想了想自己的布置,王睿勉强冷静下来,站出来。
“父皇,虽然太子在京城表现很好,但无风不起浪,太子现在在南方赈灾,说不定,这些太学生是听到了什么消息,父皇不如详细问问。”
炎帝意味深长盯着王睿,盯了半晌,就在王睿以为自己劝说失败的时候,炎帝突然开口。
“也罢,你们就说来听听。”





极品太子爷 第899章 都去给朕跪着吧!
“太子有十恶。“
太学生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文章,恭敬呈给炎帝,义正严辞。
炎帝从李元海手中接过过那文章,一边看,耳边一边响起太学生坚定的声音。
“太子一恶,胡作非为,欺压朝堂!”
这一点倒是.....
炎帝想到王安每次在朝堂上耀武扬威的模样,就忍不住嘴角一抽,臭小子也不知道给那些大臣点面子。
虽然看到那些老顽固吃瘪,自己是挺爽的.....
“太子二恶,操纵商价,与民争利!”
操纵商人这一点......炎帝瞥了身后朝臣一眼,心中冷哼。
“太子三恶......”
”行了,不用说了。“
太学生正进入状态,红光满面地批判着太子,突然被炎帝打断。
他一噎,瞥见炎帝难看的脸色,没敢反驳。
“倒行逆施、逼反百姓,呵呵......何时太学生也这么消息灵通了?”
炎帝瞥了冷汗涔涔的太学生一眼,没有逼问,冷笑一声,将那文章扔到了惠王怀里。
“朕看你们对他们的话颇有认同之色,可还有人要弹劾太子的,这些天朕奏折也收够了,你们就一并说吧!”
炎帝转身看着朝堂众臣,气势十足。
王睿额上滴下一滴冷汗,心里只觉得不对劲。
若是平日,父皇面对这种弹劾,一定不会问就不问直接不听,现在......
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
王睿本能觉得有些不对,但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
不能临阵退缩!
王睿一咬牙,向身后朝臣略微点了点头,他的人顿时松了口气,一步站了出来。
“陛下,臣也要弹劾太子,太子逼反淮阳民众,越权处理当地官员!”
一个御史硬着头皮站出来冲锋。
“哦?你亲眼所见了?”
炎帝冷冷一笑。
那御史打了个寒战,仍道:“臣、臣是御史,可以风闻奏事。”
“哦,风闻奏事就可以弹劾当朝太子。”炎帝脸色一沉,瞥了那太学生一眼,“你也是风闻奏事?”
“学生、学生......”
在炎帝强势气场下,太学生抖得跟筛糠似的说不出话。
眼看那太学生掉链子,惠王急了,朝孙荣一瞪。
孙荣立刻滚了出来,抖了抖,想起自己确实是从刑部的渠道得到的消息,便定下心来,大声道:“臣有证据。”
他定了定神,镇定自若从怀里掏出一本奏折道:“臣收到了淮阳郡一郡吏密奏,可以证明太子没有上报刑部和大理寺,就私自对官员抄家。”
炎帝示意李元海接过来,他翻开一看,笑了:“这倒是有趣,淮阳郡郡吏,竟然给刑部侍郎密奏,而且……竟比朕收到淮阳郡官报还快,这等不知真假的流言蜚语,竟然短短时间就朝野皆知,你们一个个,还真厉害啊。”
炎帝这话一出,孙荣等人顿时魂飞魄散,迟迟说不出话。
看他们这副模样,炎帝越看越火,一半是对这些人无端找事,一半是对远在南方的太子。
事情做了就做了,也不和他解释,也不补漏,被这些人找到了把柄。
臭小子着实该打!
“来人,把......”
”父皇!“
眼看炎帝开口就要把人赶走,王睿没办法再不站出来了,他一咬牙,跪了下去:“不管消息渠道究竟如何,太子既然被弹劾,就应该召回京师,待调查清楚,再做处置!”
“请将太子召回京师!”
惠王这话一出,其他官员也哗啦啦跪下去一排,齐声道。
“只凭一个郡吏的密奏,就要将太子召回京?莫非这郡吏的话还比朕的话管用吗!”
炎帝怒极反笑,看着跪了满地的官员和太学生,眼中杀机浮现。
“陛下!”
贾希言见势不对,赶紧出列劝阻,炎帝可吃软不吃硬,再这样下去恐怕今天正阳门外真要死人了!
“诸位大人也是忠心耿耿,万万没有逼宫之心,如今情况不明,不如陛下先行让人调查,待有了结果,再看是否召太子回京!”
“万万不可!”
反正都走到这一步了,孙荣干脆破罐破摔,只要这次建功,惠王自然会保住他。
“若是太子真的违反法纪,再让太子留在淮阳,岂不是让情况雪上加霜,臣请召回太子!”
“臣等也请召回太子!”
“太学生也思报国,臣等岂能落后,臣等愿与太学生一同跪在这正阳门下,请陛下三思!”
惠王一系的官员全部跪了下去,摆出一副只要不答应他们就不起来的架势。
“好,好得很,现在你们是在逼朕吗?”炎帝勃然变色。
“臣等不敢!”
惠王系的官员异口同声,王睿被夹在中间,只能硬着头皮跟着跪下去。
“儿臣也以为,应当先召回太子。”
“好,既然你们都这样想,那朕成全你们,你们就跪在这正阳门下吧!”
炎帝冷冷看了他们一眼,厉声道:“来人,将诸位大人拉去,和太学生跪一起,不得朕命,不得起身!”
说罢,炎帝不再看朝臣们震惊的脸色,铁青着脸拂袖而去。
“这......”
看着一群人被禁军请到正阳门下,贾希言也跟了出去,看了看头顶上渐渐酷烈的太阳,望着身边的杨羡苦笑一声。
自从前几日被炎帝召见过,贾希言就和杨羡促膝长谈过,因此在满朝文武都因为流言而群情激愤时,也只有包括他们两位在内的少数一些人,没有上过奏折。
“诸位大人,你们又是何必,惠王殿下,陛下到底是您的父皇,何必让他如此生气,唉。”
贾希言苦叹了口气,劝说周围并非惠王系也跟着跪下的大臣,又看了看惠王。
王睿瞥了贾希言一眼,心中烦闷不已。
要是可以,他愿意让炎帝生气吗?
这怎么就走到了这一步......
他悲愤道:“贾相好意本王心领了,只是此事事关百姓,又岂能轻易退缩,直言进谏才是身为儿子和臣子的本分。”
已经到这一步了还能怎么样呢,王睿心中咬牙切齿。
被昌王坑了啊……
“不错。”有几个大臣纷纷附和,脸色严肃,“贾相,此事已经不单是太子的问题了,陛下为了包庇太子竟然让大臣跪在正阳门,这可不是善于纳谏的明君所为。”
见状,本来想劝两句的杨羡也不知该怎么劝了,换位思考,他要是不知情,面对炎帝的独断,今天也会跪在这里.....
就像这几个大臣说的,皇子党争他们并不在意,但关键在于,陛下的态度。
为了太子,都和绝大多数朝臣对着干了。
士农工商,士人才是国家的根基,陛下如此,他们怎能不谏?
杨羡看看跪满一片的同僚,想了想太子的土地改革,只能长叹一声。
远在淮阳郡都能挑起一场朝争,太子,不愧是你啊......




极品太子爷 第900章 太子之计!
正阳门前。
贾希言和杨羡还是无奈地跪了下去。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不跪怎么办?
一个当朝宰相,一个礼部尚书,队都不能和百官站一起,以后怎么混?
但他们也没跪最前面,随便找了个偏僻角落跪了下去,代表自己的态度也就完事了。
“杨兄,你孙子的事,恐怕不容易咯。”
贾希言摇摇头,看百官和惠王这态度,淮阳郡的事十分敏感,恐怕到时候,连陛下都不能轻易主宰郡守人选。
“我孙子的事倒是无妨,只是这情况,还好太子的奏折没有流传出去......”
杨羡看着贾希言,两人相对苦笑。
陛下只是想要无视士绅意见,就被百官这么激烈地反对,要是他们知道太子想要进行土地改革,把他们自己真是家族的土地全部收归国有......
这得出多大乱子啊!
更别说还有王爷和勋爵们。
“哼,这些人一天到晚嘴上说着为了百姓,一旦自己利益出问题就开始现原形,实在远不如太子。”
杨羡冷哼一声,想起太子的高风亮节,连他也不禁叹服。
“是啊,太子是高尚之人!”贾希言由衷感叹。
太子所上的土地改革之策,从头到尾只顾及了朝廷和百姓的利益,几乎与全天下作对。
但他仍然上了这道奏折,不是真正忧国忧民,热爱大炎,做不出来这样完全将自己的安危和利益抛在脑后的事。
或许,这也是陛下愿意得罪百官也要保住太子和土地改革的秘密的原因吧。
纯直且忠孝,这样的太子,才真正是能肩负起大炎未来的人。
只是太子这一关,恐怕难过了......
贾希言和杨羡痛心地看着眼前这些百官,他们当然肆无忌惮,因为他们笃定,炎帝绝不会愿意对付他们背后代表的士绅阶级。
但真正忠于朝廷忠于陛下忠于百姓的太子,却......
土地改革,可才刚刚开始啊。
杨羡和贾希言对视一眼,双双叹息。
“相爷,相爷!”
就在这时,贾希言忽然听到一旁熟悉的声音。
他转头一看,竟然是自己的马车夫,顿时诧异:“贾三,你来这里做什么,莫非家里出了什么事?”
贾希言知道贾三不会轻易找他,毕竟现在的马车夫可相当于后世的司机,都是领导的心腹,贾三为人老实,如果不是紧急的事,绝不会现在就跑过来。
“家里没出事,只是小的方才靠在马车上休息,不知道是谁将这封信绑着石头扔进来。”
贾三挠挠头,递给贾希言一封厚厚的信。
“上面写着公文急递贾相,小的怕是什么要紧事物,便想着来城门等着老爷出来,没成想到了竟看见老爷在此。”
“哦?”
贾希言捋了捋胡须,看着眼前的信封,眼中闪现思索之色。
“杨兄怎么看?”
贾希言见杨羡看着手上的信封,索性递了过去,
杨羡看着信封上的几个字,沉吟片刻,洒脱笑道:“这有什么好想的,左右拆开就知道,你啊,就是容易多思多想,婆婆妈妈。”
说这,杨羡看向贾希言,作势要撕开信封。
贾希言拍拍脑袋,笑道:“拆吧拆吧,杨兄说得是,不管是什么,拆开就知道了。”
“就等你这句话。”
杨羡哈哈一笑,捋捋胡须,将那信封撕开,里面确实厚厚一叠奏章。
“这......还真是公文。”杨羡诧异地和贾希言对视一眼,捡起其中一个翻开,看了几行,却惊喜大叫起来。
“希言兄,太子这次能过关了!”
他喜气洋洋地把手上的奏折给贾希言看,开心得捋捋胡须道:“有了这些,老夫的孙子也能顺利调任了,哈哈哈哈。”
杨羡心病去了,顿时开心得开起了玩笑。
贾希言见他这么欢喜,将信将疑地翻开那奏折一看,顿时一拍大腿,哈哈大笑起来。
“好,老夫这就进宫面圣!没想到,我们两个老家伙在这里替太子忧心,太子早就想好了办法!”
“不错,太子虽然年轻,做事却滴水不漏,我们两个老家伙看来是不用担心了。”
杨羡微微一笑,瞪了贾希言一眼:“那你还不快去?”
“去,这就去。”
“等等!”
贾希言刚准备起身,就被杨羡拉住。
“怎么了?”
杨羡脸上露出一丝莫名的笑意,他轻咳一声,低声道:“进去了,倒也不用那么急着出来。”
“不急着出......”贾希言明白过来,嘴角抽抽,“那你不也跪着的吗?你年纪还比他们大呢,伤敌八百自损一千?”
杨羡吹胡子瞪眼:“老夫乐意!我当了多少年翰林编修,有丰富的跪坐经验,你就别管我了,快去快去!”
“哎呀太阳这么大一会儿你中暑晕过去可怎么办......你现在就晕吧。”贾希言真诚建议。
“老夫知道,你多拖一会儿啊。”
“明白明白。”
怪不得你这么喜欢太子,都是一肚子坏水,这能不和太子有共同语言吗。
贾希言嘀咕着站起身来,顿时换了张脸似的,表情变得十分沉痛,他拿着奏折向朝臣拱拱手。
“诸位同僚,老夫身为丞相,不能在诸位受苦只是如此坐视,唉,本相....决定,进宫面见圣上!”
贾希言说得十分悲怆,朝臣看了心中也升起几分崇敬。
“没想到贾相竟然肯为我们张目,实在是....下官之前都误会贾相了啊!”
“不错,贾相此举,实在令我等感动,堪称我辈楷模啊!”
朝臣纷纷夸赞,像看勇士一样看着贾相迈着蹒跚的步伐去面对怒火中烧的陛下。
贾相,好人啊!
朝臣热泪盈眶。
这些人又在给自己加什么戏?
王睿看着朝臣反应和贾希言的背影,觉得莫名其妙。
而且贾希言......不是偏向太子的吗?
王睿看着贾希言进了正阳门之后,变得轻快起来的步伐,逐渐觉得不对劲。
这老匹夫,不会是拿到了太子的什么证据,想进宫翻盘的吧?
王睿眯起眼睛,看着贾希言手上隐隐约约拿的不知道什么东西,模糊产生了一个念头。
但就在他刚准备起身的时候,后排忽然传来一阵喧哗。
“啊!杨尚书晕倒了!”
“快快,扶杨尚书去阴凉地方!”
“杨大人,杨大人你还好吧?”
王睿来不及多想,立刻三步并作两步,冲在关心老臣的第一线。
哪怕这个老臣三番五次给太子说话。
但当着这么多太学生的面,他也不能不关心啊......




极品太子爷 第901章 鱼儿上钩了!
坤宁宫。
“陛下莫气了。”皇后轻轻推了推睡在自己腿上的炎帝,轻声道,“百官里有不少老臣,跪久了会出事的。”
“哼,你怎么不担心朕气出病来。”炎帝一副不听不听的模样,脸色郁郁。
“陛下英明神武,自己已经有了打算,又何必逗臣妾。”
皇后无奈地哄他。
炎帝刚想说话,瞥见角落里李元海的身影,顿时开始头疼:“你站在那做什么,他们出什么事了吗?”
李元海恭敬上来,小声禀报道:“陛下,贾相求见。”
“他来干什么?朕不想看见他。”
炎帝以为贾希言是来给百官说情的,直接一翻身,栽在皇后怀里赌气。
李元海从怀里掏出几本奏折:“贾相呈了这个,他说,看了这个,陛下就愿意见他了。”
“什么?让朕看看。”
炎帝好奇地接过那堆奏折,翻开一看,登时从皇后怀里跳了起来。
“哈哈哈哈哈,好小子还有这本事!”
看到那奏折上写的东西,炎帝顿时腰不酸腿不疼,连心情都变好了。
他美滋滋地翻着奏折,啧啧称奇:“也不知道那小子怎么团结那些人的,竟能拿到这个,不愧是朕的儿子,哈哈。”
炎帝兴高采烈,皇后白了他一眼,嗔道:“讨你喜欢的时候就是陛下的儿子,让陛下生气的时候就是臣妾的儿子,陛下倒是会揽功。”
“是,是我们的儿子。”炎帝讪讪一笑,赶紧转移话题看向李元海,“快,把贾相宣进来。”
“老臣参见陛下,参见皇后娘娘。”
贾希言在李元海带领下一进来就看见炎帝在津津有味地看那些奏折。
“来得正好。”炎帝心情大好,笑道,“赐座。”
“谢陛下。”
贾希言小心翼翼地坐下,看向炎帝,笑眯眯道:“陛下心情可好了?”
“尚可,尚可,哈哈哈。”炎帝哈哈一笑,拍了拍手上的奏折,挑眉道,“贾相手上有这个,怎么不早点给朕。”
“臣也是方才刚刚拿到。”
说罢,贾希言就将之前的事解释了一遍,道:“臣拿到奏折后,一看竟是淮阳郡官员的联名认罪书,便连忙给陛下送来了。”
“哦,这么说,你没看完?”炎帝饶有兴致道。
贾希言摇了摇头:“臣不敢耽搁,只看了一份便来建陛下了。”
“你看看这个。”炎帝抽出其中一份让李元海递给贾希言,好整以暇道,“这一份比联名认罪书还好。”
贾希言接来一看,登时瞪大了眼睛:“这……这是淮阳郡官员捐献家产的自白书?”
还说为了戴罪立功,给淮阳做贡献,除了捐献家产以外,还愿意去治水现场鞠躬尽瘁。
这,这还是他知道的那些官老爷似的地方官吗?
贾希言越翻手越抖。
太子殿下,您是怎么拿到这东西的啊……
要不是联名官员的奏章里写得真情实感潸然泪下,而且署名的官员也有能自己上奏的,他还真会以为这是太子编的。
但这要不是编的……莫非是太子逼迫的?
贾希言越看心里越是古怪,饶是他见识过了太子的妖孽,也绝想不到太子竟然抄家玩那些官员之后,还能被那些官员感恩戴德。
这、这可真给贾希言整不会了。
不过有了这个……贾希言和炎帝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来。
淮阳郡。
今天风和日丽,天气十分不错。
王安正懒散地靠在椅子上钓鱼,一副百无聊赖的样子。
他也不愧和炎帝是父子,炎帝靠在皇后身上,王安现在正靠在彩月身上,看着上下起伏的鱼线,打了个哈欠。
“殿下这几日怎如此懒散。”彩月一边替王安按着脑袋,一边轻声道。
“唉,本宫也想干活。”王安一副无奈的模样,“真的,本宫也不喜欢这种堕落的生活,奈何本宫要做的事都被那些官员抢着做完了,没办法啊。”
“你不要看本宫现在很开心,其实本宫一点也不开心,很难过,没意思,只能钓钓鱼养养花,偶尔被百姓吹捧,真的,没什么意思。”
王安特意强调,在彩月怀里调整了一个更舒服的姿势。
“我可没看出来……”
彩月小小声吐槽一句,忽然想起什么,疑惑问道:“奴婢不明白为什么明明殿下都抄了他们家,又发配他们干活,可他们还都兴高采烈,还主动配合殿下写认罪书和自白书?”
“当然是因为他们想留下来。”
王安懒洋洋地解释。
“现在的淮阳郡可不是以前的淮阳郡,新的土地制度就够吸引他们了。”
“加上本宫承诺劳改结束可以保留罪行轻的和主动承认自己罪行的、有立功表现可以保留官位,他们不就上钩了吗。”
王安瞥了听得半懂不懂的彩月一眼,换了个说法:“就是吊在驴前面的胡萝卜,为了吃到那根胡萝卜,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本宫留下来和保障本宫心情舒畅。”
“因为殿下才是决定他们去留的人!”彩月恍然大悟,但很快又陷入迷惑。
“那殿下为何放任徐御史给昌王写信呢,岂不是横生枝节?”
“这个嘛,没有对手,那些人又怎么有危机感呢?”
1...275276277278279...4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