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极品太子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浮沉
见状,贾希言和杨羡对视一眼,心中都有了盘算。
“臣经过多方查证,终于确定,李太奇之叛乱,是被太子逼迫!”
孙荣迫不及待上奏,心中满是兴奋。
经过那么久的查证,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决定性的证剧!
“据淮阳郡大牢的牢头所言,太子罗织罪名,对李太奇的妻弟刑讯逼供,甚至捏造证据屈打成招,才导致李太奇谋反!”
四下一片寂静。
孙荣感受着这种寂静,心中十分得意,他上前一步,义正严辞道:“臣请重新调查此案!”
“扑哧。”
良久的寂静后,突然有人忍不住笑出声。
孙荣立马瞪了过去,却见那人正是自己的老对头徐忠年。
新仇旧恨涌上心头,孙荣立刻怒目而视:“徐大人为何发笑?”
“本官笑了吗?孙大人听错了。”徐忠年轻描淡写。
孙荣不依不饶:“你笑了!朝会发笑,该当何罪!”
“唉,孙大人,本官也不想的。”
徐忠年可怜地看了孙荣一眼,叹息道:“虽然孙大人找出了种种证据,但是......李太奇已经认罪,死了。”
死了?
孙荣宛如晴天霹雳,愣了半晌,才脸红脖子粗道:“不可能!李太奇的罪名分明是太子罗织......”
徐忠年摇摇头:“孙大人近日不回刑部,恐怕没有看到邸报,太子公审李太奇,当着淮阳郡百姓审结李太奇罪名数十项,百姓激愤之下,将李太奇杀了。”
孙荣面如死灰,跌坐在地。
王睿这些日子并不在意孙荣到底在查什么,他只想重审,没想到孙荣竟然这么废物!
看着地上的孙荣,王睿摇摇头,轻咳一声,另有言官上前,义正言辞道:“臣正要参太子此事!”
“太子不守法度,不经大理寺就将犯官公审,以至于犯官身亡,应惩处太子!”
贾希言闻言,刚要出列,却听有人道:“此言差矣!”
听这声音,贾希言转头一看,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竟然是徐怀之!
看见徐怀之出列,炎帝眼眸一闪,有了几丝意外。
这倒是.....
炎帝若有所思,并未出声,看着下面的官员接二连三站出来替太子说话。
“陛下,臣以为,不应惩处太子。要知道太子本是钦命治水,治水如救火,当以战时规矩论处,敢问大人,战时若有将军犯了军法,元帅可否自行惩处啊?”
徐怀之振振有词,看着那个言官,眼中闪过一丝精芒。
徐怀之.....昌王!
看着自己的人被徐怀之说得哑口无言,王睿暗自捏紧拳头,怒火中烧。
你阴我!
他猛地看向昌王,脸色阴沉,想要兴师问罪,却见昌王正冷冷看着他,眼神冰冷,轻轻开口,无声地说了两个字。
赵元!
王睿一怔,顿时浑身冰冷。
昌王知道了!
哪怕是早有准备的王睿,猝不及防之下,也禁不住有些心慌意乱。
昌王怎么知道的?他什么时候知道的?他想做什么?
就在王睿心烦意乱没空指挥官员时,趁着这个机会,昌王的人已经趁机穷追猛打,一言石破天惊!
“陛下,有人抹黑太子治水,试图阻挠,定有不轨意图,臣有本奏!”





极品太子爷 第910章 真不关我儿子的事!
这……
徐怀之真敢说啊!
徐怀之的话成功让大殿众臣炸了锅。
“徐大人莫非是在指惠王?”
“不可能吧……他有那么大的胆子吗?”
群臣交头接耳,神色激动,尤其是惠王系的官员,一听这话顿时懵了。
怎么回事?
说好的盟友呢?怎么就突然开始暗示惠王心怀叵测了?
但毕竟惠王系官员久经战阵,很快反应过来,立刻反唇相讥,跳出来模糊重点。
“徐大人此言莫非是在暗示我等言官不该风闻奏事吗?”
“没错,言官风闻奏事可是祖制,我等一心为公,如何就心怀不轨了?”
“哼,徐大人抨击祖制,大逆不道,臣参徐大人一本!”
“胡说,徐大人还没有说完,怎么就自我代入其中,言官吵成这样,成何体统……”
有清醒的言官也跳出来,场面乱成一团,言官不管是不是惠王系的都被卷进去了,
在搅浑水方面,言官有天然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跟他们吵起来就输了。
徐怀之胸有成竹,根本不搭理那些言官胡言乱语,不慌不忙上前一步,俯腰上奏。
“陛下,臣绝无抨击祖制之意,臣弹劾的另有其人!”
炎帝略一抬手,李元海立刻上前一步,高声道:“肃静!”
“臣等知罪!”
正在吵嚷的言官立刻噤声,熟练告罪,还不忘瞪着徐怀之。
炎帝并不在意,摆摆手,示意徐怀之:“允奏。”
徐怀之深吸一口气,直起身,目光直直扫向惠王。
惠王心中恼怒,在袖中捏紧拳头,脑子飞快转动起来,目光瞥向气定神闲的昌王,心下微沉。
蠢货!现在是我们俩内耗的时候吗?王安都还在蹦跶,本王是想嫁祸,这不是还没成吗!
惠王系的官员都紧张地盯着徐怀之看,暗自咬紧牙关。
不是他们怕徐怀之,只是三年前昌王的战斗力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太深……
难道今天又要重温一次吗?
“臣弹劾的人正是------”
徐怀之微微一笑,眼睛紧紧盯着惠王,惠王系官员已经蓄势待发,惠王深吸一口气,准备跳出去。
但这时徐怀之的目光却飞快滑过惠王,跳到后面一个人脸上。
“----荣国公张程远之子,户部员外郎张昌!”
徐怀之冷冷一笑,掷地有声。
“儿臣……”
王睿一个箭步滑出去,跪在地上刚要喊冤,突然听清徐怀之的话,顿时懵了。
但他来不及反应,看见炎帝不辨喜怒的神情,立马改口:“儿臣弹劾徐大人挟怨报复!”
还好改口快!
王睿额上冒出几滴冷汗,恼羞成怒对徐怀之心怀怨恨。
你弹劾舅舅看着我做什么!怎么个个都跟王安学?
想起曾几何时自己在王安面前反应过度丢大脸的场景……王睿几乎要咬碎后槽牙。
他对王瀚怒目而视,你故意玩我!
谁说不是呢?
王瀚朝着惠王温和一笑。
弹劾你?本王又不是疯了!
本王刚被父皇禁足,若是弹劾兄弟,在父皇心中的印象只会更差。
张昌就不一样,他是惠王舅舅,还是出面办事的张澜之父,弹劾他,有充足的理由,还能狠狠打你惠王的脸!
连舅舅都保不住,还有谁肯跟着你这个废物?
王瀚挑眉一笑,从容道:“六皇弟,徐大人还没有说弹劾原因,你就说他挟怨报复,是否有失稳重啊?”
你说我举止轻佻不就得了。
王睿心中愤愤,咬牙挤出笑容朝上面拱拱手道:“父皇恕罪,儿臣听徐大人弹劾舅舅,想起舅舅在户部因反对徐大人而被记恨排挤之事,故而举止失当……徐大人请说吧。”
这当然是瞎编的,张昌身为荣国公之子,哪怕政治立场和徐怀之不对付,谁敢给他脸色看?
王睿说得十分勉强,努力圆过去,站起身告罪一声回了原来的位置,看向昌王的眼神晦暗阴沉。
“惠王殿下多虑了,臣虽然和张大人小有摩擦,但都一心为公,不至于挟怨。”
徐怀之笑吟吟地摆摆手,转头肃然道:“陛下容禀,臣要弹劾户部员外郎张昌教子不严,纵子张澜胡作非为,操纵太学!”
果然是此事!
听到徐怀之弹劾张昌,王睿立刻明白是太学的事被昌王捏住了把柄。
若有实证,二表哥是不能保了,不过有外公在,也未必会受什么大惩……
只是徐怀之名为弹劾张昌,实际上谁不知道他在暗示他王睿!
昌王,好手段!
面对昌王和三年前截然不同的阴狠,王睿心中倒吸一口凉气,对昌王越发忌惮。
而操纵太学四字一出,群臣也一片哗然。
“竟是张澜所为?”
“他一个毛头小子懂什么?我看这是肯定是……”
“操纵太学可是大事啊,还害得我们跪那么久,可恶!”
谁都记得前些日子百官在正阳门下罚跪之事,大太阳底下跪了整整快三个时辰!这谁不记得?
听着周围官员义愤填膺的抱怨声,贾希言偷偷和杨羡对视一眼,心虚地捋了捋胡须。
“胡说,小儿还在弘文馆读书,哪里有操纵太学的本事!徐大人不要随便扣帽子,胡乱攀扯!”
在越来越大的议论声中,张昌感受到两道分别来自父亲和外甥的视线,顿时站不住了,抬头看了一眼上面炎帝越来越阴沉的脸色,赶紧跳出来硬着头皮辩解,心中暗暗叫苦。
这件事虽然他不知情,但他确实相信自己儿子没有,可自己外甥就不一样了啊……
他绝对百分百相信自己外甥插手了!
不止他相信,恐怕满朝文武也是相信的,这是要让他儿子背锅啊!
张昌偷偷看了惠王一眼,心中不免有几分埋怨。
自己儿子虽然不成器,但也算是人品俊秀,偏偏就替自己这个外甥做事的时候出了不少岔子,偏偏自己还没办法甩锅。
否则,他不被自己妹妹骂死,也得被父亲打死……
张昌一边犯嘀咕,一边努力地朝炎帝看去,希望让炎帝接收到他无辜的信号。
陛下,真的不关我儿子的事,管管你自己的儿子啊!




极品太子爷 第911章 这是接了个炸弹啊!
炎帝端坐在龙椅上,底下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张昌的表现也落在他眼里。
看着信誓旦旦就差说自己儿子是个废物,所以一定无辜的张昌,炎帝抽抽嘴角。
倒也不用这样。
这件事他难道真的不知道是谁在幕后指使吗?
染指太学是什么罪?
那是朝廷未来,也是朝廷在诸多生员举子中重要的舆论阵地,更重要的,太学是寒门学子出头的机会!
前朝有一半都亡于世家,本朝之所以能抑制世家,太学功不可没!
而将太学扯进朝廷党争……
炎帝之所以忍下来,是因为太学给出的理由足够正当。
在不能透露王安在淮阳大搞土改的情况下,太学身为学子忧心国事,无可厚非!
不过此事没有被提上明面也就罢了,既然摆在了台面上……
炎帝目光凛冽,帝王威严自然流露。
太学,可不是世家子弟能随意操纵的!
他设立太学,是为了让太学和弘文馆分庭抗礼,而不是为了让他们听从世家子弟的命令!
这是根本,不容触犯!
“有证据吗?”
炎帝丝毫不理会张昌,目光径直投向徐怀之,声音威严低沉。
张昌顿时闭了嘴不敢说话,紧张地盯着徐怀之看,心跳如擂鼓。
“有。”
徐怀之毫不含糊,坦然道:“老臣有一诗为证,陛下也可任意召见太学生质对。”
说着,徐怀之从怀里拿出一张诗笺,昂首道:“此诗乃张澜亲笔所写,张大人可要一观?”
张昌白了徐怀之一眼。
你诗都拿到了还问我做什么?
这小子平时挺靠谱,怎么关键时候连亲笔诗笺这么重要的东西都流在外面?
想到这里,张昌暗暗叫苦,叹了一口气,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低下头不说话。
炎帝眯着眼睛,脸色不怒不喜,只是沉声道:“呈上来。”
李元海不敢怠慢,亲自下去取了诗笺回来呈给炎帝。
炎帝展开一看,仔细一品,脸色一沉道:“这诗里……心忧山河,报国无门,呵,还真是好诗!”
徐怀之淡然瞥了一眼默不作声的张昌,从容道:“陛下,张澜正是用此诗矫饰太子在淮阳郡救灾之事,操纵太学生在正阳门外聚众抗议。”
听到这里,王睿坐不住了,他站了出来,迫不及待道:“不过是一首心忧天下之诗,我大炎从来没有因言获罪之事,徐大人怎么能因诗指证学子有罪?”
“再说操纵太学生……徐大人亲眼看见了?”王睿目光冷冷直射徐怀之。
看见徐怀之拿出的证据是诗,惠王反倒松了一口气。
这件事可大可小,如果放任徐怀之拱火,今天回去他就得在母妃那里看见舅舅在那哭了。
不如把话题转到因言获罪上……
“没错,如果诗都能作为有罪的证明,徐大人自己恐怕也逃不过吧。”
“我记得徐大人前几日还做了一首惋惜年华的诗,那我也可以说徐大人是替李太奇伤心了?”
惠王一系官员得到惠王的明示,纷纷挺身而出,施展他们擅长的嘴炮试图把事情拉进他们熟悉的颠倒黑白环节。
什么?刚刚还在替李太奇说话的孙荣?
谁管他啊!
惠王一系官员在孙荣接二连三作死之后,没有得到惠王的暗示,理所应当地默契遗忘了孙荣。
但昌王一系官员怎么允许事情被惠王系糊弄过去,纷纷站出来反驳。
“写诗和用诗蛊惑太学生可是两码事,怎么能混为一谈?”
“的确不一样,我等写诗特意开诗会了吗?特意给太学生看了吗?给太学生看完之后太学生冲击正阳门了吗?”
“惠王殿下以文名扬京城,不会连这点道理都不明白吧?”
昌王系官员纷纷输出,睿王脸色一寒,正要再说,王瀚见机立刻站了出来。
“父皇,以儿臣之见,此事虽不同小可,但毕竟事涉勋贵,又是六皇弟母家,若是在朝堂上对簿公堂,恐让六皇弟左右为难……”
王瀚意味深长地看了王睿一眼,露出势在必得的笑容。
“不如暂时放下,令人详查,再做讨论。”
这才是昌王的目的!
王睿死死盯着昌王,一贯挂在脸上的笑容消失了,目光凛冽。
这一刻他终于理清昌王的整盘谋算。
先是突然袭击让他愤怒,然后弹劾张昌让他不得不保,利用这件事在父皇心中的特殊性和张昌与他的关系,成功将他从此事撇开……
好一个昌王!
王睿并没有愤怒,心中燃起熊熊战意,他看了一眼张昌,冷静下来。
舅舅,抱歉,这一回得让你受点委屈了!
昌王既然想要这件事处置权,大不了舅舅的户部员外郎不做了,莫非他还敢和外公掰腕子不成?
李太奇案虽然没有重审希望,不过杜元和昌王的关系……还有几分做手脚的余地。
王睿眼眸一闪,短短时间已经下定决心,果断道:“多谢大皇兄体谅,父皇,此事事涉舅舅,儿臣的确不便参与,还请父皇下旨详查,儿臣恭请父皇明断!”
他看了王瀚一眼,嘴角冷冷一笑。
你想要处置权我就给你?本王宁愿让父皇的人查,也绝不给你!
他清楚得很,让父皇的人查,最后不管查出什么,他也最多不过被申斥一顿,但要是让昌王的人拿到……
昌王能不下黑手?
看着两兄弟兄友弟恭的模样,炎帝满意一笑,更满意于王睿的识趣,龙心大悦,抬手道:“准了,既然如此,便让……”
炎帝顿了顿,目光扫视朝臣,陷入思索,这件事交给谁比较好?
昌王?
炎帝暗自摇了摇头,若是交给昌王,恐怕这件事就没完没了。
倒不如……
“就交给刑部侍郎徐爱卿吧!”
炎帝直接拍板,对自己的决定十分满意。
心说交给亲近太子的徐侍郎,总没问题了吧。正好也能让那个臭小子和两位兄长示好,兄弟之间的关系,总不好弄太僵……
竟然是交给王安的人!
王瀚和王睿都吃了一惊,王瀚倒还好,左右也不影响他下一步的计划,而且……
看到因为父皇宠信太子而脸色铁青的惠王,王瀚心情大好。
能成功恶心到王睿,这一波也不亏了!
“臣遵旨!”
徐忠年一愣之下,实在也没想到这件事还能落在他头上,也不敢马虎,拱手接了旨。
回头看见昌王和惠王一脸要吃人的表情,徐忠年头皮一麻。
这是接了个炸弹啊……太子,你怎么还不回来?




极品太子爷 第912章 哪有坑儿子上瘾的?
被徐忠年惦记的王安,还不知道自己无意间被便宜老爹坑了一把的事。
他正站在淮阳郡最好的酒楼上,摇着折扇看着街上的风景。
“这就那晚你们作战的酒楼?”
抬头看着远处一片废墟的太子行辕,王安好奇地摸了摸栏杆上的箭痕,转头看凌墨云。
凌墨云点点头:“正是此处。”
说完,他又想到什么,语气中有几分可惜:“其实赵元实力不错,可惜……”
赵元的军营早就被太子卫翻了个底朝天,他和昌王、惠王的通信文书也找出了不少,王安早就拼凑出了他的轨迹。
曾经心怀正义上阵杀敌,最后却被锦衣玉食所腐蚀,凌墨云倒不是真的可惜赵元,只是一个将才的陨落,才有了些感叹。
“有实力却不干人事,没什么可惜的。”
王安轻描淡写说道,眼神微凝。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赵元有实力,李太奇莫非就没有智谋了吗?这些才能被用来欺压百姓,这才是最可恶的。”
想到赵元纵容士兵行恶,还有李太奇勾结水匪的事,王安眼中闪过一丝厌恶。
“至于他们本人……自作孽不可活啊。你也看见了,这些天百姓有多高兴。”
王安拍拍凌墨云的肩膀,让他想开点。
凌墨云琢磨了一会儿太子的话,肃然抱拳:“是末将想岔了。”
王安笑眯眯摇摇扇子,还没说什么,旁边郑淳琢磨了半天,突然道:“殿下,其他我都能明白,但是这个红薯是什么?”
“听了就听了,问这么多干什么?”王安看着郑淳,恨铁不成钢。
把郑淳扔监狱里审讯这么些日子,还以为郑淳没那么蠢萌了,没想到还是这么不会看时机。
你看人家凌墨云问了吗!
“奴婢就是想知道……”郑淳委委屈屈。
旁边彩月也跃跃欲试:“奴婢也想知道!”
“小月月也想知道,那好吧。”
王安理直气壮地借机摸了把彩月,哈哈大笑,折扇一展,眯着眼看着远方,清清嗓子。
“红薯是一种来自海外的作物,那可是……亩产千斤的神物啊。”
说着,王安想起上次在海鲨帮找到的玉米,玉米倒是推广下去了,但红薯和地瓜一直没找到,这三大神物只得一个,还是不够啊……
不过现在也没办法造船出海,白石滩那边千头万绪都在发展中,炼钢厂也没能完全起来,造船恐怕还得等一段时间。
而且海鲨帮也没解决,至少短期内是别想了。
不过在这之前,大棚种植和堆肥推广下去的话,水稻和小麦的亩产也会自然提高,倒也可以支撑一段时间。
之前昌王撺掇父皇到白石滩,看到了大棚和堆肥,拖了这么久,等回京也差不多该交出去了。
不过这样的话,还得防止他们从白石滩挖人……父皇不会这么不厚道吧?
想到炎帝之前不要脸的作风,王安心底暗暗提高了警惕。
要方法可以,要人绝对不行!
白石滩的每一个人可都是未来宝贵的种子啊。
只是大棚法和堆肥法交出去,下一步农业部该研究什么呢?
杂交水稻?沼气池?桑基鱼塘?
王安正在思考白石滩后续安排,耳边只听郑淳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
什么就原来如此,王安歪过头去看郑淳,却见他一脸淡然。
王安满头雾水,再看彩月,也只是淡淡点了点头道:“哦,这样啊。”
“你们反应,是不是有点平淡?”王安忍不住吐槽道,“这可是亩产千斤,你们就没点想法麻雀?”
还有凌墨云,听到海外有这种产物难道不应该升起征服海外的雄心吗?
“不过我们已经有玉米了,殿下发明的新种植法也能增产……”
郑淳无辜眨眨眼。
彩月点点头,信服道:“是啊是啊,而且殿下都知道那个红薯在哪里了,迟早会拿到的嘛。”
合着怪本宫太厉害咯?
王安一阵无语,看旁边凌墨云也一副赞同的模样,仰天长叹一声。
人太厉害也是一种罪啊,至少……装逼的乐趣就少了很多!
想到以前自己拿出个什么新东西,周围人不说惊为天人吧,也会疯狂赞美。
现在呢?
他们都觉得理所应当了!
1...278279280281282...4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