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极品太子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浮沉
别说艾迪生那个科研狂人,连苏慕遮和赵文静那两个小妮子最近甚至都开始催着自己搞新发明了。
拜托,新发明是那么好搞的吗?不得等本宫多回想……哦不是,多思考一下发明方向吗?
整得跟发明像吃饭喝水一样容易似的,虽然对他来说的确就是从脑海里找资料然后说出去……
但这不应当啊!
王安心里升起一丝危机感,怎么能全靠本宫呢?这样的话,本宫还怎么韬光养晦,怎么打脸?
队伍大了,逼不好装了啊。
王安长叹一声,也没了看风景的兴致,闷闷地把扇子一收。
“走吧,下楼去见见我们淮阳未来的父母官们。”
没错,今天王安带人到这个酒楼来,可不是为了看以前的太子行辕,而是----
淮阳郡继任官员到了!
虽然看起来这些官员到任飞快,其实并不快。
别看公审才过了几天,但从王安发出淮阳郡官员请罪奏折后接到圣旨,到现在官员到任,已经过了半个多月。
淮阳郡又是皇帝盯着的地方,昌王和惠王正在朝中人脑袋打成狗脑袋,吏部也没那个理由阻拦,飞快办好手续就把人打发了。
算算时间,今天才到,其实已经算慢了。
王安赶在官员到任前宣布了免赋一年,其实已经算抢了这些官员收拢人心的手段之一了,这要是还不请他们吃个饭,那也太不给面子了。
不是给这些官员面子,而是给他们背后的炎帝面子。
在这一点上,王安还是自信和炎帝有些默契的。
当然,要是他知道炎帝莫名其妙在昌王惠王互相使绊子的时候,还给徐忠年扔了个差使坑他一把,可能这时候王安也掉头就走了……
大不了再离家出走一次,没有那么坑儿子的。
只听过坑爹的,哪有坑儿子上瘾的!





极品太子爷 第913章 三贪肉羹
“诸位大人好啊,路途遥远,各位大人辛苦了。”
此时还不知情的王安笑眯眯地踏进了酒楼包间,看起来无比潇洒。
“不敢不敢,为国效力,不敢说辛苦。臣等参见太子千岁。”
淮阳郡新任父母官们不敢怠慢,纷纷站起身恭敬地向太子行礼。
“坐,都坐,不要多礼。”
王安和气一笑,走到上首坐下,看了看接任的官员们。
嗯,精气神看着就不错,也没有啤酒肚,每个人都英姿勃发,眼神清澈,看外表条件就比之前的强。
在王安心中评估他们的时候,官员们也在暗中打量太子,眼中带着几分畏惧和好奇。
关于太子的种种传闻,他们还没来就听了一肚子,来了之后又听了一脑袋。
京城官员听到他们要和太子交接,都是一副惊恐莫名的样子。
毕竟京城里太子的流言满天飞,从太子欺压商户、强抢店铺,到威胁百姓、奴役流民,最近的也有太子在淮阳郡激起民变倒行逆施等等。
除了离开前被炎帝召见,又被贾希言和自家爷爷杨羡轮番上阵耳提面命的杨鸿朗,所有官员,基本都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来到了淮阳郡。
而到了淮阳郡,他们听到的传言就更离谱了。
在淮阳郡前任和被贬官员眼里,太子暴戾恣睢、手段强硬、穷凶极恶,可以说,从他们那里了解的太子就跟恶魔差不了太多。
在士绅眼里,太子的形象也不遑多让,多半也是些丧心病狂阴险奸诈一类的形容词。
而在百姓口里,太子则完全是另一个形象。
只是随便在街上走走,他们也能听到百姓对太子的歌颂,就算在这酒楼里也有说书人在分一百八十回展开细讲太子除贪记。
刚才太子没来,杨鸿朗还饶有兴致地叫人来说了一会儿,最后忍不住抽抽嘴角让人走了。
流言是一回事,但太子梦中学仙法千里之外取李太奇狗头这种一听就很假好吗!
不过多亏这些人对太子乱七八糟的评价,现在这些官员对太子的好奇已经达到了顶峰。
什么样的人能在这么多人心里有这么多不同的评价?
但真的看到太子,他们心里那种感觉才落了地。
感觉.....也没有那么三头六臂?
也就是英俊潇洒了一点,看起来器宇不凡了一点....甚至看上去还很小。
众人这才恍然想起,眼前的少年太子,也才只有十六岁。
只是真正面对太子的时候,很少有人能意识到他的年龄......
“咦?怎么还有酒,把酒撤下去,本宫还没及冠,见不得这个。”
“菜呢,赶紧上菜。”
看着吆喝着让随身太监撤酒上菜的太子,众人嘴角抽抽。
好吧,也不是完全意识不到太子的年龄。
来了这么一遭,房间内的氛围比之前好多了,王安看在眼里,嘴角微勾,不着痕迹地看了左首的杨鸿朗一眼。
杨鸿朗不愧是礼部尚书杨羡孙子,和杨羡如出一辙的风雅潇洒,一看就是温文尔雅的大儒之后,让人看了就心生好感。
这不比惠王那个号称京城才子的假君子强一百倍?
而且不管是他自己的渠道,还是父皇发过来的消息,都对这个杨鸿朗赞不绝口。
就王安看上下五千年的经验来说,这种人要不是真正的君子,就是有意思的野心家。
杨鸿朗资料太少,毕竟王安出生的时候,人家就在埋头读书,昌王得势,也在埋头读书,到了现在,还在埋头读书。
虽然像极了书呆子,但杨鸿朗还真是有本事的人,之所以埋头读书,只不过之前不小心得罪了张士言,不得不备受打压。
说不好是哪一种,不过,反正也是炎帝的人,至少现在,王安还不用操这个闲心。
一边是太子观察官员,一边是官员观察太子,两边都不动声色,默默低头喝茶,好像这个地方酒楼的茶比京城的御茶还好喝似的。
直到第一道菜上上来,王安才抬起头,微笑道:“这是淮阳新的特产,三贪肉羹,大家尝尝看。”
这名字听得全场心里一咯噔。
什么三贪肉羹?
等等……在场都知道之前公审三个人,全都被百姓打死了。
那这肉汤……
“殿下,这、这菜不会是前些天刚......”
有个官员欲言又止。
王安止言又欲地点点头。
“酒楼老板,和那几个人有仇。”
这……还真是?!
所有官员陷入呆滞,看着眼前这道肉菜,背后寒毛直立,凉气直冲天灵盖。
就连杨鸿朗都惊出一身冷汗,看着眼前这道菜,胃里在极速翻涌。
这是下马威,一定是下马威!
官员们看着微笑的太子,想起前任官员们对太子的形容,顿时相信得不能再相信了。
可尼玛,哪有地方的下马威是这样的……
一众官员快哭了,我们真的是好人,我们是皇党啊,来搞土地改革的自己人啊!
怎么连自己人都要搞下马威,太子殿下您也太不讲武德了!
看着官员们惊恐的样子,王安心底啧啧。
还是承受能力太低啊,这就受不了了?
话是这么说,王安本人也没有动筷子,听到这个菜名,除了深受三个人之害的淮阳百姓,所有参与那场公审的人恐怕都吃不下这道菜....
毕竟,创意可以接地气,但真没必要接地府.....
不过,用在接风宴上倒也别有一番意味。
如果在场这些官员能够以后路走窄的时候,想到今天这道菜,能够及时收手,那这道菜对这些官员来说,可是有救命之恩了。
王安依旧面的笑意,低头继续喝茶。
杨鸿朗深呼吸几下,猛然向那道肉菜伸了筷子。
“殿下之前曾说,和百姓对敌的人,也是朝廷的敌人!”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杨鸿朗咬牙切齿地吃完那一口肉,振袖而起,大义凛然,朝太子一行礼,深深鞠躬。
“我等朝廷命官,若不能对残害百姓之人食肉寝皮,连一道菜都不敢吃,日后怎么替百姓撑起一方之伞!”




极品太子爷 第914章 我们可能不是人,但你是真的狗!
“好!”
王安率先反应过来,放下茶杯,拍案叫好。
“不愧是大儒之后,杨郡守新官上任都能有这样的胆魄,诸位又岂能畏缩!”
不畏缩你倒是自己吃给我们看啊!
就光看着我们吃?
官员在心中破口大骂,面上带着几分真假参半的悲愤,眼中含泪地一人吃了一口肉。
还能怎么办呢?人家是太子……
说实在的,这个行为真的很像是山贼吃肉交投名状,不得不让王安想起某个姓董名卓的人威胁朝廷百官喝血酒的著名场景....
不管这个场景到底阴不阴间,至少让所有人都第一时间摆明态度,确实也挺管用。
不过....
王安轻咳一声,微微一笑,让接下来的菜也上了上来。
随着一道道菜上来,见太子示意动筷,官员们赶紧趁着太子还没有报菜名,争先恐后吃了一口。
这第一道菜就是什么三贪肉羹,万一之后太子又搞什么贪官汤,奸臣粥之类的,这饭还吃不吃了?
“其实这些菜,也是百姓们得知诸位大人前来上任之后,自发捐献,也是百姓们一番心意。”
王安继续喝茶,悠悠然道。
“其实许多百姓家乡还在受灾,本宫本不愿意受捐,奈何百姓情谊深重,本宫也不忍拂了他们好意。”
登时满桌人都停下筷子,不再动筷。
得,这还不如说是贪官汤奸臣粥呢。
还在受灾的百姓捐的接风宴,他们敢吃吗?这能吃吗?这谁还能动筷……
一室寂静之中,杨鸿朗看太子眼底隐隐有笑意,思索片刻,朝桌上菜肴作揖了三揖,便毫不客气地大吃特吃起来。
终于有聪明人了!
再不动筷子,他都快演不下去了。
看见杨鸿朗这么上道,王安十分欣慰。
“杨郡守,怎么知道这菜是百姓捐赠,反而大快朵颐,就觉得心中不安吗?”
王安明知故问,期待地看向杨鸿朗。
杨鸿朗拱拱手,温和一笑道:“微臣记得,殿下昔日曾对百官说,尔禄尔俸,都是民脂民膏。臣等为官本身,就已经是百姓供养了,又何必在乎一顿饭呢?
“更何况,只有明知自己在吃百姓供养的食物,才能对百姓有敬畏之心,才能真正为百姓做事。
“说到底,殿下想要臣等知道,臣等虽然为官,但绝不是百姓的父母官,而是被百姓雇佣的公仆!”
杨鸿朗一番话掷地有声,让王安眼神越来越亮。
孺子可教,孺子可教!
“好一个百姓公仆!单单这几个字,杨郡守的思想便远超朝中十之八九的大臣!”
他真的想不到,在这个时代,竟然还有人仅凭他说过的寥寥几句话,就自己产生了人民公仆的认知。
要知道,这时代的阶级观念有多根深蒂固,前朝甚至就像魏晋一样,“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士农工商地位分明。
公仆这两个字,他从来没有说过,因为哪怕说了,也没有人会明白。
但在这个时代,偏偏有一个名门之后,一个大儒之孙,振聋发聩地说出了这两个字,王安怎么能不激动?
上道啊,太上道了,王安都快以为自己遇上了穿越来的老乡。
王安沉吟片刻,认真吐出五个字:“奇变偶不变。”
“……”
杨鸿朗懵了。
“殿下恕罪,什、什么变?”
看来不是老乡……
王安又是放心又是惆怅,看向杨鸿朗的目光越发满意。
不是老乡还能说出这番话,可见杨鸿朗的境界确实高出这个时代。
“没什么,只是夸赞杨郡守家风不凡,杨尚书之孙亦有大儒之姿。”
王安一本正经编瞎话,示意郑淳给杨鸿朗倒了一杯茶,自己举杯敬他,神情郑重。
“有杨郡守这番话,淮阳郡有杨郡守,本宫就放心了。”
王安本想在接风宴上稍微敲打敲打新的官员,让他们懂点规矩,心里时常放着前任下场和百姓,不过有了杨鸿朗这番话……
任务超额完成,他也不必再装了。
“诸位大人都是自己人,有些话,本宫就直说了。”
王安微微一笑,若无其事地伸筷子吃了一口那肉羹,轻松道:
“其实三贪肉羹是本宫编的,那道菜真正的名字是太淮牛肉羹,确实是淮阳名菜,诸位可还喜欢?”
编的?
包括杨鸿朗在内,所有官员看着太子欢快地吃起那肉羹,忍不住眼角抽抽。
第一次见面就编瞎话,太子,真不愧是你。
我们可能不是人,但你是真的狗!
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王安又像是刚想起来似的,看向众人微笑。
“哦对了,这一餐虽然是百姓捐的,但本宫答应百姓各位大人会为了答谢百姓出资修堤,也就是这一顿饭钱,各位大人吃完之后算一算,平分,毕竟东宫也没有余粮……”
杨鸿朗等人眼角抽得更厉害了。
请官员吃接风宴,还让官员自己出钱平摊,太子,你可真是大炎第一人。
不过,这样的太子倒也不错……
和那些人口中的太子都不一样,更直率,也更真诚。
嗯,虽然套路多了一点。
话说开了,大家也就放松下来,发现太子也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人物,甚至虽然刚刚才被套路过,却完全不讨厌太子。
就这样吃吃喝喝,茶过三巡,菜过五味,王安再次放下了筷子。
“诸位,饭吃过了,有些话,我们便畅所欲言吧。”
见太子沉声敛色,众人也收敛心神,放下筷子,看向太子,露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一直暗中观察太子动向的杨鸿朗见状,立刻知道太子要进入正题,深吸一口气,目光一凛。
相比起在场其他只知道太子要搞土地改革却不知道详情的人,杨鸿朗是为数不多完全知道太子土地改革代表什么的人。
在刚才那一顿软硬兼施的下马威后,经过一顿饭的发酵,现在的确是说正事的最佳时机……
想起自己祖父和贾相对太子的评价,杨鸿朗眉头一拧,心中叹服。
祖父他们果然说得不错,太子是个把握人心的高手。
以太子的阅历而言,说一句妖孽……毫不为过!




极品太子爷 第915章 百姓欢送!
看着淮阳县新任官员们意气风发地离去,王安坐在马车里,长吐一口气。
淮阳郡这盘大棋,可算是成了一半了。
京城有白石滩带动周围,而作为南方最重要的大郡,淮阳郡也会成为另一个白石滩,逐渐辐射到整个南方。
不同的是,白石滩是他的根基,而淮阳郡则在炎帝掌控中。
他清楚得很,就算成了,真正能受他控制的,也不过是一个冲山,另一个永安。
但这也够了。
土地改革本来就不是容易的事,等淮阳郡模式完全成熟之后,他的白石滩也发展得差不多了……
万事俱备。
王安满意地一收折扇,朝彩月怀里一躺。
“准备回京!”
话是这么说,但要回京也不是立刻就能回。
在看着继任官员特别是杨鸿朗逐渐上手之后,王安才在全体淮阳郡官员欢天喜地的送别下,踏上了回京的路。
淮阳郡官员虽然开心,表面上送别王安到城门时,仍然表现得十分依依不舍。
“殿下一路顺风。”
“淮阳郡离开了殿下,实在是让人……”
“殿下竟然着就走了,也不再多留几日,淮阳郡千头万绪,还离不得殿下啊……”
“不错,我等都舍不得殿下……”
官员们聚集在城门外,一个个长吁短叹,看起来为了离别都十分悲伤。
“哦?要不本宫再留几天?”
王安看着他们好笑,摇摇扇子,悠悠然道:“正好本宫还没有好好看过如今生机勃勃的淮阳郡,各位既然这么盛情,本宫不妨多留几天。”
淮阳城官员闻之色变,立刻劝阻。
“不了不了,陛下圣旨不可抗,太子还是回京吧。”
“不错,太子也好早日回京复命。”
“太子英明俊秀,京城定有不少红颜知己,太子岂能让佳人久等……”
虽然王安只是逗逗他们,但听着他们劝人的话,王安也忍不住嘴角抽抽。
连红颜知己都搬出来了……
不过他确实也想苏幕遮和赵文静两个小妮子了,也不知道自己走了这么久,幕遮有没有好好休息,赵文静又有没有捣乱……
当然,想要留下来看淮阳城也不是假话。
比起一个多月前王安来的时候,现在的淮阳郡可谓百废具兴,生机盎然,走在街上都能感受到那股欣欣向荣的希望。
街上没有乞讨的灾民,很多店铺也添了人手,消费也开始逐渐恢复,淮阳城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连青楼都重新开业了。
哪里还看得见李太奇叛乱之后那几天满城死寂的影子。
唯一有麻烦的就是淮阳郡以前还留下的官员,听说前两天有几个官员组团去青楼,都被人认出来,套麻袋揍了一顿。
虽然王安本来想要公审大会激发了民众的自我意识,谁想到激发了不少反抗意识……
当然,这个就轮到杨鸿朗和炎帝头疼去吧!
爷回京了!
“诸位大人的热情本宫感受到了,诸位大人不必再送,如果想念本宫,就等诸位回京述职再叙。”
王安潇洒展开扇子,借郑淳的力一跃上了马车,笑吟吟地朝众人拱了拱手。
“杨郡守,保重。”
王安额外看了杨鸿朗一眼,笑眯眯道。
“太子保重。”
杨鸿朗向太子弯腰行礼,抬起头来时,太子就已经扬长而去了。
站在城门看了半晌,直到肉眼看不到太子马车的踪迹,杨鸿朗才收敛笑容,转身看了淮阳城的城楼上淮阳二字一眼。
“走,回府衙,接着办事吧。”
杨鸿朗无奈一笑。
“太子殿下走了,可殿下留下来的事情,还多着呢......”
想起衙门里堆积如山的公务,不管是杨鸿朗还是淮阳郡的官员,都忍不住脑袋一疼。
清丈土地、从士绅手里收购土地、制定土地租约.....
这些事可全是他们自己在做。
有些官员看了一眼太子潇洒远去,已经完全看不清的前路,恨不得泪流满面……
但等王安的马车行到城外十里,却忽然停住了。
“怎么回事?”
王安没有撩起车帘,隔着帘子眯着眼问道。
总不能是李太奇的哥哥想不通,突然离开贼窝,找死对他复仇吧?
在知道李太奇兄长是水贼的事之后,王安就给江秀芳和徐渭传了信,虽然他们的回信上都说,李太奇的水贼兄长暂时还比较安分,但万一呢.....
“殿下,是百姓,还有……嗯,总之殿下出来看吧。”
凌墨云的声音欲言又止,充满犹豫。
这倒是罕见。
不过凌墨云既然让他出马车,外面就不会有什么危险。
王安思忖片刻,大概有了个猜测,整了整自己的衣服,从容钻出了马车。
但哪怕他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出马车看到外面那一瞬间,还是吃了一惊。
只见眼前有数千百姓默默站在十里亭外,远处依稀还有十几辆宝马香车,隐约一看,竟然红袖招展,仿佛青楼中人。
饶是王安见多识广,也被眼前这阵仗给惊了一跳,百姓相送他倒是能理解,但是……
青楼大家怎么也来了?
在京城他受青楼欢迎还正常,毕竟有百花会,但这淮阳郡可就让人匪夷所思了。
不等王安反应过来,见王安下车,百姓立刻推金山倒玉柱似的跪倒,齐声请安。
“乡亲们免礼。”
王安定了定神,赶紧让凌墨云帮自己扩音一下。
这没带喇叭,没有会内力的,这么些人可听不到他的声音。
这时候一个领头的耆老颤颤巍巍地站起来,恭敬道:“太子殿下,草民等听闻太子殿下要回京,为了感谢太子殿下大恩,特自发来十里亭等候,听说太子喜欢歌舞,因此来给太子殿下献歌献舞……”
献歌献舞?
王安嘴角抽抽,还没说话,就看见耆老拍了拍手,后面百姓立刻个个从怀里掏出一块红布,后面的青楼大家也开始奏乐,眼看着就要开始载歌载舞……
这阵仗本宫可没见过啊!
王安心里倒吸一口凉气,回头去看太子卫,更是各个呆若木鸡,张大了嘴。
完了完了,本太子在淮阳的英名啊……
王安眼前一黑,这谁搞出来的事啊!
谁说本宫喜欢歌舞的,站出来,本宫保证不打死他!
1...279280281282283...4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