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极品太子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浮沉
太子卫!
官差低头看了看写着太子卫的令牌,又抬头看了看眼前坐得安安稳稳的王安,艰难地咽了口唾沫。
“不会您、您就是....”
想到那个可能性,官差眼前一黑,恨不得打自己一巴掌。
让你嘴贱!
王安微笑着点点头,郑淳这才站出来,厉声道:“见到太子,还不跪下!”
果然是太子!
官差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您,您怎么到我们这种小地方....”
官差喃喃,想到自己刚刚差点把太子给捉回去,心里就开始哀嚎。
不讲道理啊!
怎么太子过境,都不给文书照会?
太子不是很金贵吗,不去驿站住跑我们小地方的破客栈干神马……
而听到太子两个字,那群儒生,彻底惊了!
看到官差的反应,大家都知道那个令牌肯定是真的,而且京畿之地,谁敢冒充太子?
自己刚才都干了什么……
刚刚还摸了太子一罐茶,口称太子是反贼的那个儒生,更是差点哭出声。
“参、参见太子!”
儒生稀稀拉拉地跪下,面色有一个算一个,都惶恐到了极点。
王安摇了摇扇子,抬抬下巴,彩月立刻过去,从那儒生身上摸出了那罐茶叶,冷冷一笑:“这茶叶,保熟吗?”
儒生一愣,没反应过来。
“无趣!跪好了!”
儒生动也不敢动,浑身冰凉,脑袋里只有两个大字:完了!
当面说太子坏话,抨击朝廷、对儒家自吹自擂....
真的有十条命都不够死的,是他自己!
“本想以普通人的身份和你们相处,换来的却是针对……”
王安这才叹息一声,站起身,面容冷峻。
“如果今天站在这里的真的是普通人,他又会遭到怎样的对待?”
“被儒生诬陷、被官差抓进大牢?”
“什么时候,朝廷的公器变成了儒家的私器了?”
王安声音逐渐凛冽。
“天下还是太祖带着兵将打下来的,又什么时候说过,天下是我王家和兵将的天下了?”
“这个天下,从来没有变,他不是谁家的天下,而是百姓的天下!”
“希望你们记得,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他从官差怀里扯出那块太子卫统领的军牌,走过去还给凌墨云:“儒生诽谤朝廷,言同谋反,抓起来,给当地官府处理吧,至于这群官差……”
王安偏过头看了一眼,思忖几秒,懒洋洋地摆摆手:“也一样,都抓了吧。”
“是!”
凌墨云拱手。





极品太子爷 第920章 一份大礼
片刻后。
看着儒生们和官差们一个个垂头丧气地被抓走,王安啧啧摇头。
刑啊,这些人日子过得是越来越刑,越来越有判头了。
“殿下,怎么不交给刑部处理……”
郑淳挠挠头,看了眼王安,王安白他一眼。
“没必要,这些人,让他们蹲几天牢房就该长记性了。”
毕竟只是萍水相逢,和这些小学生也没必要多加纠缠,要较劲,也得和幕后黑手较劲。
王安眯了眯眼睛,缓缓喝完杯中的茶水。
白石滩的事情泄密,绝不是空穴来风,一般探听消息,可探听不到白石滩在教太阳系。
根本不用想背后的人是谁。
虽然之前满朝文武都进了白石滩,但可没有看到自己对流民的教育。
只有安插了孙敬明在白石滩的昌王,有这个渠道也有这个实力能将一个普通的消息传得人尽皆知。
甚至都传到京畿的小镇来了。
这个舆论导向能力确实有一手,在朝堂根基之深也可见一斑。
不过昌王果然还是一如既往的阴险,自己没找他的事,他反而一直找自己的事。
想起被自己放任的徐瑾之,王安摇了摇头。
要不是徐瑾之在公审之后早一步溜回京,他还想从徐瑾之那里多给昌王塞点假消息呢。
话说回来,昌王这手段时机确实精妙,不早不晚刚刚好在自己要回京的时机……
虽然手段本身这么没有杀伤力,不过考虑到昌王的性格,也能理解。
昌王和惠王两个人正在打得死去活来,肯定不想自己参与,这种手段估计也就是想要自己忙起来而已。
虽然本太子原先就不想参与,看他们狗咬狗不香吗?
不过,也是一个机会。
王安也不知道该说孙敬明敬业好还是不敬业好,当间谍敬业吧,给昌王的消息又挺无关紧要的,不敬业吧,又确实在执行自己走之前说的给昌王递消息的策略。
白石滩的其他人倒是挺敬业的,孙敬明都混进去这么久了,这才知道一个教育方面的消息……
而且这件事还是王安正在烦恼怎么让炎帝知道的。
他早就想要挖炎帝的墙角,比如之前百花宴的探花杨欢,离经叛道、诗词双绝,这种人要是加入白石滩,绝对能让白石滩的教育水平上一个大大的档次。
但苦于教育这件事动摇到的利益太大,哪怕王安敢跟炎帝说起土地改革的事,也未必能直接告诉他自己要搞教育改革。
那不是直接,那是莽。
虽然很烦那些儒生,但是刚才那个儒生说的没错,现在朝廷的人哪一个不是儒家出身?
搞教育改革就是在动摇朝廷根基啊,百官能答应?残留的世家能答应?
根本不可能!
搞土地改革还能团结一大部分朝官和他们背后的家族,因为土地一旦收归国有,管理人员可是官员啊。
但教育改革不一样,从九品中正制改到科举制都能历经好几代,甚至引发叛乱,血流成河。
在科举制里加入王安所想的新教育体系和模式,这能不士子官员一起大地震?
但昌王递过来的这把刀却刚刚好!
甚至可以说解决了让王安头疼的一个大麻烦!
“好人啊……昌王,好人啊!”
王安由衷感叹,心情大好,看着眼前难吃的菜都觉得眉清目秀起来。
借助昌王的这股东风,让新教育变成儒家文化和实用主义的斗争,顺便让这东西在炎帝面前亮亮相。
到时候不管是挖墙脚还是进一步改革,都有很大的空间。
在和惠王作斗争的同时还不忘给自己递刀子,要不是前些时候昌王才炮制了惠王弹劾本太子的事件,本宫都差点以为昌王是自己人了。
哦,而且前段时间昌王让惠王弹劾自己,结果却让徐忠年彻底站到自己的战队,前段时间还发了封密信说炎帝让他调查张昌……
什么叫一同操作猛如虎,一看战绩零比五。
这不是在说昌王他都不服!
一通操作没卵用,回头一看竟然好处全是本太子拿了。
什么叫好人,什么叫大公无私,昌王,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默默决定回京给昌王一份大礼,王安微微一笑。
不过,估计等他回京,恐怕很快昌王就会撺掇儒生到白石滩闹事了,还是得先做好准备。
“对了,杜元和惠王的通信还在吗?”
王安看了郑淳一眼,淡定道。
郑淳点点头,拍拍胸脯,一脸自豪:“殿下放心吧,所有资料奴婢都收得好好的,绝对没问题!”
“干得好。”王安并不吝啬夸奖,点点头思索片刻,安排道,“杜元和惠王的通信,挑选一部分不太重要的,复制一份暗中给昌王。”
他一边思考,扇子敲着手心。
“另外李太奇的资料里,水匪那一部分挑出来,我准备交给父皇。”
王安心知肚明,惠王和昌王的黑料是不能交给炎帝的,至少现在不能。
炎帝最讨厌皇子兄弟阋墙影响国事,虽然惠王和昌王一直互相下绊子,大体上并没有影响国政。
现在他在朝廷并没有完全稳定的根基,没有把握扳倒了惠王和昌王之后能保持朝政稳定。
更何况,很快就要打北莽了,昌王有兵,惠王能稳定后方,个有用处,现在还不能倒。
最关键的是……
他自己也没有把握这些资料就真的能扳倒他们其中一个。
因为最关键的惠王和杜元、李太奇的交易都没有写在信件里,那个死掉的信使也没有留下什么有用的线索。
这要是给父皇,说不定也就是申斥几句,或者禁足,没啥意思,充其量恶心他们俩。
反正要恶心,不如把相关资料让点给昌王,让他们俩自己互相恶心,他才好有空闲发展白石滩啊……
而李太奇勾结水匪这件事,才是最重要的。
官匪勾结,当地百姓不知道生活在怎样的水深火热里,他虽然让江秀芳和徐渭插手,但真的要驱逐水匪,还是得朝廷出兵。
千头万绪啊……
“都怪本宫太心怀天下,才搞的自己这么累。”
王安叹息一声,自顾自站起身摇着扇子上楼,只留下嘴角抽搐的郑淳和彩月。




极品太子爷 第921章 高兴的炎帝
七侠镇的事不过是一个小小插曲。
王安甚至没有在乎,那些儒生究竟有没有被老老实实关上个几天。
第二天一早,他便踏上回京路程……
连续赶路后,城墙轮廓隐约出现在了眼前。
王安站在马车上,意气风发,看着远处的巍峨心生感慨。
他从穿越过来这么久,还从未离开过京城这么长时间。
没有到京城之前,太子卫都打扮得像是商队,但接近京城之后,所有太子卫就都换上了正儿八经的麒麟服。
当然,王安也换上了太子朝服,毕竟这一次回来,是要直接进宫见炎帝的,可不能随便穿什么就去了。
“咦那个车驾……那是太子卫吧。”
“没错,就是太子卫,那后面的马车岂不是……”
街上百姓迅速发现了王安的车驾,惊恐地对视一眼。
太子回来了!
很快,王安还没有走到紫禁城,他回来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听说了吗,那个祸害太子又回来了!”
“什么?不是说他去南方了……不会把南方灾民祸害了一顿回来的吧。”
“嘘!前段时间不是那个吗,正阳门那事……”
“那件事陛下不是宣布说太子没罪吗……”
“那谁知道呢,太子什么德行我们又不是不知道,说不定……”
“唉,不好说,不好说!”
街头巷尾都窃窃私语,因为太子回来而惊恐。
王安开着车帘,外面的声音顺着风飘了进来,他哪怕捂着耳朵,也听得清清楚楚,也十分无奈。
“真是,本宫的名声啊……”
妈的,怎么小爷做的好事就没人宣扬呢?
真就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王安倒不是觉得纨绔名声不好,而是又想起了离开淮阳郡时那一场歌舞。
这就是纨绔吗?乡下纨绔都不这么玩好吗!
但京城的议论可不会因为王安回来而中止,很快,炎帝也听说了太子回来的消息。
准确来说,他昨天就收到了太子回来的消息。
再怎么说,如果当朝太子都到了京畿地区,皇帝还一无所知的话,那对朝堂基本也就失去掌控力了。
炎帝可是一个掌控力十足的皇帝。
“太子回来了?哼,回来也不忘惹事!”
炎帝把飞鱼卫上的密奏往桌上一扔,上面赫然将王安在七侠镇发生的事详详细细地说了出来。
“太子爷也不是故意招惹,倒不如说是那些儒生口出不逊,教训一二,太子爷也是有分寸的。”
李元海看炎帝那模样,就知道他其实并没有生气,相反还很开心,立刻顺着炎帝的心意躬身道。
“哼,那个臭小子,还好他有分寸,否则今天朕的桌上,已经摆满了弹劾他的奏折了。”
炎帝眼中闪过一丝满意,故作生气道。
太子说的话确实句句说到他心坎上,这些儒门学子,借着儒学骂了他不知多少,总说什么民贵君轻,也没见他们真的觉得民贵。
更过分的是不管他做什么决定,这些死读书的都能找到一大堆理由阻止他,弄得他烦不胜烦。
还是太子好啊,能够说出他想说都不能说的话,不像昌王和惠王……
想起昌王惠王,炎帝忍不住叹了口气。
这两个儿子能干是能干,就是不够直率,肚子里一堆弯弯绕,和那些儒门子弟也走得很近,尤其是惠王。
真的在这一点上像他的,也就是昌王和太子了。
“不过太子还是有些进步,看来让他出去历练历练,还是好的,这一次至少没有闹出些什么事来,不然看朕不罚他。”
炎帝故意板起脸,横竖对太子挑刺。
看着表面上骂太子,实际上炫儿子的炎帝,李元海一阵失语。
天天和他一个太监炫耀自己儿子有多好,真的是人干事?
“太子殿下自然不会有什么差错,和陛下如出一辙。”
炎帝矜持道:“你也觉得他和朕像?哈哈,也就是年轻那会儿,不过那时候朕就征战沙场,这臭小子还有得历练呢!”
“太子自然比不上陛下,太子还年幼,还是向陛下学习的年龄呢。”李元海知道炎帝想听什么,句句都挠到炎帝痒处。
炎帝终于舒爽,哈哈大笑起来,一摆手:“让那臭小子先去见他母后吧,见完再来见朕!”
李元海领命而去,只留下炎帝在御书房美滋滋的,又把那奏折看了几遍。
嗯,这一句骂得好,这一句也骂得痛快,不错不错,臭小子还是那么会骂人。
不过那个不解风情的小子,能领会到朕让他先去皇后宫中的用意吗……
东海郡主这几天刚好在皇后宫中,人家眼巴巴等你,太子你可别错失良机啊!
炎帝翘首以盼,恨不得按头让赵文静和王安在一起。
也不知道自己的用意,这臭小子,究竟有没有领会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皇后在接到李元海传来的太子即将过来觐见的消息时,就立马明白了枕边人的心思。
“嗯……太子回来了,也不知有没有用膳,正好本宫也未曾用膳,去,把郡主叫过来,让他们陪陪本宫。”
皇后眼神一闪,立刻布置起来,听得周围宫女眼角抽抽。
您还没用膳?早上都喝了一碗樱桃肉山药豆腐脑一碗银耳莲子羹,加一小碟燕窝鸡丝香覃炖平安果了……
宫女都知道皇后的心思,掩嘴笑了笑,不敢怠慢,立刻躬身下去传话。
过不了一会儿,赵文静就扑进来了。
“文静参见皇后娘娘。”
说是扑字毫不为过。
赵文静真是一路飞扑到了皇后身边,撒娇似地请安。
皇后乐呵呵地摸了摸她的头,嗔道:“快起来,多大的孩子了,怎么还像小孩似的。”
“在皇后娘娘面前,人家本来就是小孩嘛……”赵文静一点也不觉得不好意思,肆意撒娇。
她以前和皇后关系很好,最近萌生了某个想法之后,有意讨好皇后,关系更是亲密,皇后自然也乐见其成。
“好好好,快起来,一会儿用膳了。”
皇后又摸摸赵文静的头,温和道。
“咦,都这个时辰了皇后娘娘还没有用膳吗?”赵文静惊异,突然想起什么,“对了,文静又做了一些糕点,这就去拿给娘娘吃。”
说着,赵文静飞也似地离开了,皇后还来不及叫住她。
唉,算了,一会儿她看见太子也该明白了……




极品太子爷 第922章 忽悠赵文静
王安刚进宫,就被李元海拦住,笑眯眯地说了炎帝的旨意。
想了想,南方那些事都在奏折里说得差不多,也就是一个李太奇的事,倒也没有那么急。
王安便点点头,让彩月和凌墨云他们先回东宫,自己只带着郑淳就朝坤宁宫走去。
“儿臣见过母后,母后最近可好?”
王安一进坤宁宫,就看见皇后温温柔柔地出来迎他,赶紧行礼。
皇后上前拉住王安,四处打量,半晌才松了口气:“还好,没有受伤……”
“有太子卫保护,儿臣怎么会受伤?”王安乐呵呵地被皇后拉着,母子一起进内殿。
“倒是母后,不必每次儿臣来都出来相迎,都是儿子去见母亲,哪有母亲去迎见儿子的道理。”
“谁说本宫在等你,真是和你父皇一样,自作多情。”
皇后拉着王安在刚布置好的膳桌前坐下,嗔了他一眼,又温柔地给他拿碗布菜。
“你一大早就回京,路上一定没怎么吃东西,来,尝尝母后这坤宁宫小厨房的手艺,可还喜欢?”
“喜欢,自然喜欢。”
王安张口就来,乖巧地接过碗,刚吃了一口,就迫不及待夸奖道:“不愧是母后宫里的手艺,比儿臣宫里的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皇后白了他一眼:“尽瞎说,你宫里根本就不怎么做东西吃。”
王安讪讪:“偶尔、偶尔还是做的,之前儿臣不还做冰淇淋给母后嘛。”
虽然最后被赵文静那小妮子抢了……
王安正在腹诽赵文静,就听见一道声音连呃嗯带声撞了进来。
“皇后娘娘,来尝尝我做的糕点,这可是上次那个坏家伙……”
赵文静刚冲进来,眼睛里突然撞进那道身影。
还是那么挺拔,不过好像瘦了些,看起来也有点疲惫,气势却还是那么足,那个痞痞的笑容也好熟悉……
啪!
赵文静手里的食盒落到了地上。
“你、你回来了……”
“不回来怎么听见你说本宫坏话?”
王安抬起头笑道,看见赵文静落了食盒,无奈道:“怎么还是这么马马虎虎,拿在手里都能掉。”
说着,王安站起身去捡那食盒,嘟囔道:“还好里面的东西没落出来……诶诶,我给你捡东西你打我干嘛!”
王安刚捡起来,就被赵文静劈头盖脸打了下来,他简直莫名其妙,一边躲一边把食盒放在桌上,大喊:“母后救我!”
“你一个多月没有音讯,打你不是应该的?”
皇后缓缓道,一点也没有劝阻的意思。
儿子和自己看中的准儿媳打起来该帮谁,那简直不用问。
儿子有文静贴心吗?
王安一阵无语,上蹿下跳,只能徒劳威胁:“赵文静你别打了啊!再打一会儿我去找幕遮可不带你啊!”
“你不带我,我不会跟着去吗?你还敢赶我走不成?”赵文静倒是停了下来,目光狡黠。
那倒确实是……
王安长叹一声:“算了,好男不和女斗,我是来看母后的,又不是来看你的。”
“……”
有时候皇后真的想掰开自己这儿子的脑袋看看,他也挺聪明的,怎么从小到大在赵文静身上就显得那么傻呢?
这时候不说几句好话也就算了,竟然还说不是来看文静的。
皇后几乎想要捂脸长叹,沉默片刻,为了避免自己这个傻儿子进一步说出更直男的话,她还是开口了。
“文静,你别听他瞎说。来,到本宫这来,陪本宫用膳。”
说着,皇后瞥了太子一眼:“本宫也不是为了接待太子才用膳的,方才本宫还去门口准备接你呢。”
母后,你不爱儿臣了!
王安一脸悲愤,长叹一声,决定化力气为浆糊,化悲愤为食欲,埋头用膳。
皇后一边和赵文静说话,一边观察到她偷偷看了太子好几眼,心里满意极了。
文静这边……有门!
至于自己这个傻儿子……
皇后看向太子,幽幽叹了一口气。
要不之后给他们增加接触机会?
皇后拿不定主意,但转念一想,最终还是放弃了。
这么多年的机会太子都没抓住,还是算了,顺其自然吧。
男子毕竟成熟比较晚,也是正常的……
皇后努力安慰自己,实在不行,等太子及冠,送他几个知冷知热的宫女,他自然也就懂事了。
要是王安知道皇后的心思,一定迅速叫冤。
等及冠了自己哪还用得着宫女,是小月月不香,还是幕遮不好?
自己看起来这么冰冷直男,是自己的问题吗?
还不是因为这身体年龄太小了!
但凡要是多个几岁,哪怕十八岁也行啊……
王安看着赵文静,幽幽叹了一口气。
三个人各怀心思,用着谁都没有用心吃饭的膳,稍微说了几句,王安就借口炎帝找他告退了。
等王安出了坤宁宫,还没来得及叫郑淳,赵文静就迅速追来。
“王安,等等!”
“你每次这么叫本宫名字,我都觉得你要打架。”王安无奈转身,看着追来的赵文静,“放心吧,我真不是去找幕遮,本宫刚回来哪有这么力气。”
“你现在不找,回头也会找,你是不是想扔下我一个人去。”赵文静怀疑地看着王安。
1...281282283284285...4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