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太子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浮沉
紫绸虽然染色难度高,但就技术而言,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只要能拿到原材料,任何人都可以染出漂亮的紫绸。
但拔染印花不同,这种技术和现在的层染法最大的区别在于,层染法是在白布的基础上染色,如果想要染出不同的花纹,颜色看起来就是堆叠上去的,并不自然。
拔染印花,则是先行对布匹进行底层染色,然后,对花纹进行脱色,用这种方法处理花纹,花纹看上去,就会比印上去的更加自然,而且,能用这个方式,染出层次不同的颜色。
对现在衣服和布匹颜色、花纹普遍并不丰富的大炎,拔染印花,毫无疑问就是染织技术上的核武打击。
理论上,拔染印花并不复杂,但实际上要做到,就必须要有一个东西----负责布匹脱色的拔染剂。
这东西一般有很多种,不过最常见的,还是很多时候都作为工业漂白剂的吊白块。
要制作吊白块,就必须用上硫化物,至少到目前为止,知道怎么利用黄硫矿制造硫化物的,只有王安和白云山基地里的那些人。
也就是说,这项技术,是真真正正的王安独门绝学。
除了知道怎么利用以外,大量的黄硫矿和成熟的生产线都必不可少,而恰巧,这些东西,前者只出现在王安现在的秘密基地白云山之中,成熟的生产线,也只有白石滩能够建立……
随着苏家将所有技术都改成拔染印花之后,苏家和白石滩的联系,必然会更进一步紧密起来,而这也是白石滩科学第一次应用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除了能从苏家收专利费让王安能够成功举办万国科学博览会以外,随着印花布逐渐推广,百姓对科学的态度也势必会发生变化。
这一波,这一波虽然苏家也赢麻了,但王安确实全赢完了。
王安看了一眼苏幕遮带来的印花布,露出了属于庄家的微笑。
看见王安的眼神,苏幕遮放下茶盏,思索郑重道:“按之前商量的,我苏家愿意每卖出一匹布,将利润的三成分给白石滩。”
不过,只要三成吗?
苏家的管事集体安静下来,如果说前几天王安提出的时候,他们还觉得五成实在太多,但亲眼看见这种布匹通过白石滩的生产线生产出来的时候,他们心中的疑虑完全消散了。
什么?五成也叫多?太少了!应该多给点!
韭菜非常自觉,一个个向太子投出想要被太子疯狂收割的眼神,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王安。
王安顺利接收到苏家管事们的示意,只是微微一笑,向苏幕遮颔首:“自然,不过拔染剂的成本,苏家需要额外向白云山购买,签订合同,当然,本宫会给最优惠的价格。”
这不是当然的吗?
苏家管事已经眼泪汪汪。
太子,好人啊!
看着包括苏幕遮在内惊讶又感激的目光,王安心中得意一笑。
买卖归买卖,王安自己的算盘,可打得比苏幕遮精多了。
要三成,只是为了要专利费,白石滩挣钱的大头,还是在售卖拔染剂和建厂上。
一旦在白石滩或者说南亭开发区建厂,地皮费和管理费不说,王安还能解决一大部分白石滩流民的工作,之后等南亭开发区成功,入驻的居民也会更多。
更别说,等万国科学博览会举办之后,苏家在白石滩建的工厂,还能作为科学与商业结合的典范,再吸引来一波投资……
而实际上黄硫矿除了做拔染剂以外,还能制作不少副产品,对白云山来说,本来拔染剂才算是制作过程中的副产品,如今既然有渠道卖出去,毫无疑问又是一笔额外的收入,这还不够美滋滋?
更何况,苏家的钱和他王安的钱,又有什么区别呢。
看着苏家对太子感恩戴德的模样,站在王安身后的郑淳不禁暗暗咋舌。
太子这手段,这脑子,到底怎么长的?怎么上下嘴唇一碰,什么都没有出,就能骗苏家眼看着又给太子一大笔钱,明明对太子的万国科学博览会有利,却好像苏家占了太子多大的便宜一样。
这实在是……
凭郑淳的脑子,是完全想不明白为什么了。
说完赚小钱钱的事,苏家所有管事又看向苏幕遮,眼神更加期待。
苏幕遮眼波流转,小心翼翼地袖子里取出一小块绸缎,在王安眼前微微一抖,青色绸缎无声无息地展开,像是一缕青烟一样轻盈,却抓住了所有人的视线,让所有人都忍不住屏住了呼吸。
就是它!
王安眼神一定,欣赏地看着苏幕遮拿出来的成品,小心翼翼地接过,爱不释手地摩挲起来。
轻薄飘逸,灵动莹润,一眼看过去,就充满了与普通丝绸不同的品质感,抚摸起来,更是手感绝佳,光滑坚韧,并不沾身。
与其说这是丝绸,不如说,这就是前世多少人想买又买不到的----青纱!
这才是,王安真正为名士拍卖会所准备的特供,高端,大气,上档次,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名士们装逼的要求,营造出最风雅的飘飘欲仙感。
什么叫雅致,这就叫雅致,什么叫品味,这就叫品味,独属于名士的品味。
现在的纺纱技术,并没有前世的苏杭那么发达,毕竟就算是王安前世,纺纱技术的突飞猛进,也是在民国前后。
关于纺纱技术,王安了解得并不多,能得到现在这么轻盈顺滑的成品,还多亏了经验丰富的苏家和白石滩的反复沟通,才终于成功将王安记忆中的纺纱机制造出来,反复试验步骤,把王安对付名士的秘密武器变成了现实。
虽然成本是高了一点,不过印花布的利润,完全可以覆盖这种青纱的亏损,更何况,因为王安对苏家画的饼,苏家研制青纱,可比研制印花布还要积极上心……
至少成功之后的现在,名士们想要体现自己的风流,也只能靠不好好穿衣服来体现了,但现在毕竟儒家教条严苛,虽然不好好穿衣服能体现名士风流,但也容易被冠上离经叛道的名头,就像是王安现在养在白石滩的某位杨姓校长一样。
有了这种青纱,一切名士的装逼,都将不成问题!
“做得非常好。”
王安长出一口气,将青纱还给苏幕遮,折扇轻摇,抬起头来。
“现在,我们的名士拍卖会,终于可以进入准备的第二个阶段了。”
极品太子爷 第1166章 对本宫有意见?
马车辘辘,很快到了目的地。
王安钻出马车,身后跟着满脸红晕的苏幕遮,一路上颠簸不平,马车里不知道发生了些什么……
眼前是王安熟悉的杨羡府邸,王安和苏家商议好下一个阶段的事,便和杨羡约好,带着苏幕遮来到了杨府。
名士拍卖会想要进行下一步,离不开杨羡的鼎力相助。
走到杨府门前,苏幕遮深吸一口气,为了见这位当场的礼部尚书,她特意换了一身深色的襦裙,庄重典雅,行走之间顾盼生姿,露出几分端庄成熟的气质,丝毫不像商贾出身,比起那些世家贵女,尊贵也不差分毫。
杨府门前,杨府的老管家已经等候多时。
一见到王安和苏幕遮联袂出现,老管家立刻上前行礼:“参见太子殿下。”
对苏幕遮,老管家只是略微拱了拱手,没再多话。
都说宰相门前三品官,杨羡作为礼部尚书,他的管家虽然身份只是平民,比起苏幕遮这样的商贾,却还是高得多。
哪怕苏幕遮是太子殿下的女伴,作为礼部尚书府的管家,他依然可以不用行礼。
士农工商,大炎传承百年,从前朝流传下来的阶层意识固若金汤,商贾虽然有钱,但地位却十分低下,哪怕诸王亲自筹办商会,哪怕王安无数次提高商贾待遇,在普罗大众眼里,商人依然是大炎的底层。
如果不是没有办法,谁愿意做商人呢?
苏幕遮早已经习惯,对老管家也十分客气,不敢得罪,看在王安眼里,却像是扎了一根刺一样,有些不大舒坦。
只是不管是杨羡还是杨羡的老管家,都帮过他不少,当着杨府上下这么多人的面,王安最终还是忍了下来,只是默默上前一步,抓住了苏幕遮的手。
苏幕遮感受着王安的动作,一丝红晕悄悄爬上脸颊,她抬头看了王安一眼,看见王安灿若星辰的眼睛,不禁又低下了头,咬咬嘴唇,最终还是没有挣开。
她知道王安的意思,正因为明白,才没办法挣开。
将太子的动作看在眼里,老管家看了苏幕遮一眼,心中暗暗将这位俏丽的女子在杨府的地位抬高了几分。
毕竟若是太子到了纳妃的年龄,这位苏家主,虽然是一介商贾,飞上枝头,摇身一变,做个太子侧妃,也说不定……
“殿下恕罪,老爷本想亲自出迎,但正巧来了一位老爷的故交,是以老爷不得不招呼客人,怠慢了殿下,万望殿下海涵。”
老管家心中思绪万千,不动声色地退了半步,退到苏幕遮身后,恭敬对王安解释道。
看见老管家的动作,王安心中微微一松,和苏幕遮对视一眼,相视一笑,想起老管家的话,眉头微挑:“哦?看来是本宫来得不巧。”
“这倒不是……”
老管家笑道:“老爷说了,这故交来得刚好,若是太子想要完成那事,他那故交正巧是条不错的路子。”
看来,也是个名士啊。
王安微微点头,眼睛一眯。
名士拍卖会想要成功举办,就必须在名士中有足够的声望,至少,能被大部分名士认为,只有参加了这个名士拍卖会,才是真正的名士,才是名士的标志。
而要完成这一点,杨羡虽然能够推动,但,杨羡的名气还不够大。
大v总是要抱团的,杨羡一个人就算再有话语权,也不能引领潮流,但要是杨羡拉上一群朋友,而王安说服这群朋友帮忙,那就不一样了。
足够多的名士,就能形成足够多的话语权,甚至,决定名士这个身份的评判!
谁是名士,这群人说了算,或者说,由名士拍卖会说了算,归根到底,还是他王安说了算!
一旦造成这样的舆论风潮,王安现在遇到的舆论麻烦,还能算是麻烦吗?
当然不算!
不管昌王和惠王是打算煽动谁来反对白石滩和万国科学博览会,都必须考虑考虑王安身后的这群大v团,到那时候,占据上风的,自然就成了王安。
看来,杨羡的想法,倒是和他一样……
王安心念电转,回头看着苏幕遮,笑着捏捏她的手:“走吧,我们进去。”
在老管家带领下,两人一路进到杨府的大堂。
王安打眼一扫,只见大堂之中正有两三个人,杨羡和一位白胡子老头相对而坐,谈得正欢,白胡子老头身后正垂手站着一位年轻人,静静听着杨羡和他朋友的谈话,气氛十分融洽。
老管家抢先一步上前,拱手禀报道:“老爷,太子和苏家家主苏幕遮小姐到了。”
“哦,殿下到了。”
杨羡连忙站起身,向王安拱手行礼:“参见殿下。”
他身旁的友人也一并起身,垂眸向王安略微拱拱手,看起来有些敷衍,原本站着的年轻人躬身行礼,脸上露出几分不屑之色。
哟呵?
这是……对本宫有意见?
王安一挑眉,牵着苏幕遮的手慢条斯理地走上去,明知故问道:“杨大人,为了别人不来亲自迎接本宫,恐怕,不是礼部尚书应该有的礼数吧?”
咦?太子这是又想整谁了?
杨羡眼珠一转,看见自己身旁的老友,和老友身旁明显没有收起不屑神色的弟子,心中一个咯噔,无奈地看了王安一眼,叹了一口气,颇有些头疼。
太子不是能吃亏的人,可他这位老友的性子……
早知道,就该把老友的弟子赶出去,省得麻烦。
杨羡看着老友的弟子,忍住吹胡子瞪眼的冲动,眼角抽抽。
这下,可不好办了。
极品太子爷 第1167章 本宫不能做主?
“是老臣之过,老臣与老友相逢,得意忘形,一时忘了礼数,还望殿下恕罪。”
思前想后,杨羡还是决定拉下老脸为自己的故友兜底,就算好友的弟子不懂事,他也总不能看着太子出手,之前得罪了太子的那些人下场,杨羡也看在眼里,心中终究不忍。
何况殿下就算不顾他的面子,总不能连之前和他定计要拉拢名士的策略也不顾。
王安定定地看了杨羡半晌,一动不动。
顶着太子殿下的注视,杨羡忽然想起这位爷可是在陛下面前也不会给面子的顽主,真的会在这种不算紧要的地方给他面子吗?
杨羡表示十分怀疑。
“杨尚书言重了。”
出乎杨羡预料,王安竟笑了一声,拉着苏幕遮堂而皇之地坐在上首,抬抬手:“杨尚书乃本朝大儒,门前更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既然是杨尚书的故友,定然也是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本宫又岂会责怪杨尚书?”
咦?不对啊,太子今天这么好说话?
杨羡满头问号,糊里糊涂地躬身谢恩,抬头准备引荐时,看见老友弟子脸上因为太子的客客气气带上几分得意的神情,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对劲,十分不对劲。
以太子的为人,这不应当。
杨羡想不明白太子到底有什么古怪,干脆放弃思考,只当自己不知道,拱手引荐道:“殿下,这位乃前朝尚书文忠公之后,先帝翰林陈景仁先生,旁边那位乃是他的弟子李源。”
“见过太子殿下。”陈景仁一直捋着胡须静静站在一旁,等到杨羡引荐,才开口说话。
李源见老师开口,也向王安一拱手:“在下陇西李氏,久仰太子殿下大名。”
尽管谁也没问,李源却倨傲地自报家门,就像是笃定在场没有一个人不应该知道他的身世一样。
世家子弟,难怪这么狂。
不愧是名士,这身份背景在儒生之中也算得上顶配,果然老杨出手就是不凡。
王安眼睛一眯,到也算是心平气和地点点头,看在陈景仁和杨羡的份上,并没有直接找李源的麻烦。
但王安不找李源的麻烦,李源却迫不及待地跳出来。
“殿下之前说杨公不懂礼数,以在下浅薄之见,太子殿下您在礼之一字上的修养,恐怕也不过尔尔。”
李源站在陈景仁身后,昂首看着王安,眼含讥诮,摆明了一个态度,就是挑事。
哦?居然还有主动撞上来的?
王安本能觉得不大对劲,深深看了一言不发的陈景仁一眼,心中也颇有些狐疑。
在杨羡府上喧宾夺主,主动挑起事端,他可不信李源这个弟子有这个自作主张的本事。
可要是陈景仁主动为之,又图啥呢?
你一个白胡子老头,半截身子都要入土了,还是前朝什么一听就很牛逼的公之后,自己还是先帝翰林,特意跑到你好友杨羡府上,就为了来为难本宫一个小辈?
有问题,大有问题。
直觉其中有诈的王安并没有接茬,只是轻轻一笑,接过杨羡管家递来的茶盏,吹了一口上面的浮沫,转头看向一旁的杨羡,笑道:“刚才好像有人跟本宫说话?杨大人,你听见了吗?”
杨羡摸摸胡须,也察觉到其中的不对劲,但夹在中间的他也只能苦笑一声:“殿下,刚才是景仁先生的弟子在说话。”
“喔。”王安拖长了声音,品了口茶水,放下茶盏轻笑。
“本宫还以为是哪条野狗在外面不识趣狂吠,没想到景仁先生的弟子竟然也不懂规矩,本宫乃是杨大人的客人,没有经过杨大人和景仁先生的允许,就随意对本宫说话,这样一看,似乎,还不如野狗懂事。”
王安这话说得轻描淡写,却让李源差点忍不住捏起拳头,几乎急了眼。
“你这……”
“源儿!”陈景仁终于出声,脸色一沉,手在桌上重重一拍,“放肆!在杨公府上,竟然还敢如此无礼,当真是不把为师和杨公放在眼里了吗?”
“弟子不敢!”
李源立刻抱拳低头认错,一副委屈巴巴的样子:“只是弟子受老师教导多年,对失礼之行实在看不下去,让老师为难,是弟子的过失,还请老师责罚!”
陈景仁就坡下驴,立刻替王安原谅李源:“嗯……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只是,你冒犯的是杨公府上的客人,自然还需杨公处置。”
说着,陈景仁和李源的目光便又投向了杨羡。
你要问我,我又能说什么?
杨羡脸色一沉,知道自己算是被这两师徒给算计了,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这老友对太子不大看得上眼,竟然拿他做筏子来下太子的脸面……
眼下他被架在高台上下不去,又该如何是好?
杨羡的目光不由自主投向王安,王安接收道杨羡投来的眼神,只是无辜地耸耸肩。
看大戏啊,看他做什么?
眼看着这对师徒戏台都没搭好,竟已经戏瘾大发,当着他的面就在那里上演原谅和认错的戏码,偏偏话语中将他这个正主隐身,倒还真有几分有趣。
不过这一唱一和的情景,倒是让王安确认了李源对他发难的背后,竟然真的是陈景仁在指挥。
不惜得罪多年好友也要让他王安被盖上失礼的帽子,这里面,到底是几个意思?
他可不记得自己在什么时候得罪了这些人,除非……
这两位从一开始,就来者不善。
背后控制的是昌王?还是惠王?
“说得好。”王安折扇一展,眯起眼睛,“以本宫看,也不用杨大人处置了,李源还是个孩子,怎么能就这样放过他呢?千万不能手软,没有教养的野狗嘛,自然要去野狗的地方,景仁先生觉得,丢出去,如何?”
陈景仁猛然沉下脸。
“太子什么意思?莫非是要喧宾夺主,真要行失礼之举不成?”
“且不说不是,就算本宫喧宾夺主,又怎么样。”
王安折扇轻摇,似笑非笑,气势嚣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本宫身为储君,在臣子家里,做个主,不行?”
极品太子爷 第1168章 你们没资格
行,当然行!
陈景仁哑口无言,忍不住看向杨羡。
杨羡低眉垂目,手里捧着茶盏猛喝,好像茶盏里的不是普通的茶叶,而是什么天上仙露,喝一口少一口,需要细细品味。
看见杨羡的模样,陈景仁心头一沉,知道今天这出,算是把杨羡这位老友给得罪狠了。
不过,这样,还不够……
他低头喝茶,眼中光芒一闪,抬起头,状似无意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弟子,李源立时会意,故作愤怒地跳出来指责太子。
“储君本应该是国之典范,岂是以权谋私罔顾礼数的理由!纵然是储君,也不应当悖逆人理,做种种狂悖之举!”
王安斜瞥李源一眼,用小指头掏掏耳朵,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噫?刚刚哪里有野狗叫了,你们听见了吗?”
他左顾右盼,就是不朝李源的方向看,将忽视进行到底。
“好了!”
没有人接李源的戏,陈景仁只好又自己跳出来,沉着脸批评李源:“狂悖之言,岂是你能辱骂储君的?何况,太子就算失礼,有了过错,作为臣民,你也应该直言劝谏,太子不是不听谏言的人!”
好一个经典的颠倒黑白式拉偏架。
王安简直忍不住要给陈景仁师徒鼓掌,李源先无缘无故攻击他,陈景仁就顺杆子将李源攻击王安的罪名全部按了下来,试图定性王安就是有过错,李源就算出言不逊,也只是直言劝谏的一部分而已。
这样一来,就算王安再反驳不听李源的话,就成了他这位太子不听谏言,一意孤行了。
果然是先帝爷时当过翰林的人,这扣锅的速度和素质,可不是盖的。
接下来,就该轮到李源接戏了吧……
王安没有打断这两个戏瘾大发的人,像个围观群众似的,捧着茶盏兴致勃勃看着接下来的发展,丝毫没有自己就是话题中心人物的自觉。
别人要唱戏,就让他们唱好了,要是不等他们唱完,唱好,隐藏在这出戏背后的目的,可就没办法暴露出来了……
果不其然,只听李源向陈景仁道:“是,弟子知错。”
来了!
王安刚放下茶盏,李源便转身看着王安,拱手道:
“殿下,敢问你身边这位女子,可是丝绸商贾中闻名的那位苏家家主?”
“是,又怎么样?不是又怎么样?”王安懒懒地摇着折扇,似笑非笑,第一次接了李源的茬。
李源大受鼓舞,趁热打铁道:“若是这位姑娘就是那位苏家家主,那……她便不能坐在此处!”
终于,李源或者说陈景仁真正想要说的话说了出来。
王安打死也想不到,他们竟然想从幕遮身上入手?
图啥?
他困惑地和苏幕遮对视一眼,想起之前进来前发生的所有事,终于有了几分明悟。
“你不会想说……”王安懒得猜来猜去,单刀直入,“幕遮是商贾,身份低微,所以,不能与你们这些世家子弟共同列席吧?”
“太子知道便好。”
李源表现得十分客气,漫不经心扫过苏幕遮的目光透着几分倨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