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太子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浮沉
“商贾之流,向来逐利而行,奸诈狡猾,与民争利,实在是末流中的末流,丝毫上不得台面,若是这等小人都能成为堂堂六部尚书府的座上宾,岂非礼崩乐坏,何其狂悖!”
随着李源的高谈阔论,苏幕遮神色越发淡然,却并没有反驳。
和王安不一样,生来就是商贾之家的苏幕遮对这些贬低的话已经耳熟能详,除了这些对她商贾身份的贬低,说她一介女流却篡权的也不在少数,因为她是女流之辈就小瞧苏家的也比比皆是。
而这些发展到了现在,至少对苏幕遮来说,只贬低她的商贾身份,无疑也是对她实绩的一种肯定。
只有在无可指摘一个人所做的事的时候,才会说,你生来低贱,没有资格。
“是吗?”
苏幕遮能忍,王安不能忍,他冷冷一笑,不管这两个人到底想干什么,他都不打算把这股火气再压下去。
“本宫倒以为,幕遮这样的商贾,比你们二位……”
王安扫视着李源和陈景仁,神色比李源更加倨傲:“更适合坐在尚书的大堂之上!”
“世家子弟?名儒之后?那又如何!”
王安彻底开大,冷冷一笑:“你们对朝廷有何建树,对天下有何贡献?不过是躺在万民供养上对民众指指点点,自以为高高在上,士农工商各司其职,为天下根基,而你们,没有资格位列其中!”
“更何况,你们有什么资格看不起商人,与民争利?敢问你们口中的民,是那些农人、工匠,还是你们这些,高高在上,端着一副丑恶嘴脸,享用着民脂民膏,却丝毫不为国家社稷做贡献的蛀虫!”
王安站起来,一步一步走近陈景仁,脸色越发沉郁。
“该出去的,是你们,现在,立刻,给本宫滚!”
“你……你……”
李源被王安说得哑口无言,明明哪里都是歪理,但他却偏偏无法反驳,只涨红了脸,上前一步,挡在陈景仁面前,大吼一声:“休得对老师无礼!”
“咳咳。”
“源儿,算了。”
杨羡和陈景仁同时出声。
两位昔日的好友对视一眼,杨羡眼神平静却十分坚定,并没有丝毫谦让的意思,陈景仁微微一叹,垂下眼眸。
“既然如此,就让老夫来做主吧。”杨羡从客位上站了起来,威严堂堂,不带感情的眼神划过李源,再在陈景仁身上一顿。
“太子虽然一言九鼎,不过老夫多少也算一家之主,遇到事情,总不能让殿下这位年轻人来替老夫担责。”
杨羡心平气和地朝陈景仁拱拱手:“景仁先生,老夫的庙小,容不下您这位大佛,今日还恕老夫不再招待。”
“不过……”
不等陈景仁说话,杨羡便继续道,声音不大,却震在每个人的心头:“今日之事,乃是老夫亲自将景仁先生扫地出门,若是景仁先生不忿,还请记住,莫要错怪了他人。”
这是,在牺牲自己的名誉维护太子!
陈景仁心头一痛,深深看着杨羡。
太子真的值得你这样做吗?
在场的都没有蠢人,杨羡的话一出,里头的含义谁都能听懂。
他分明是在用自己来保住王安的名誉,此事若真的传出去是杨羡赶走陈景仁,杨羡这位大儒,也会受到质疑,而王安,则不会受到任何伤害……
“多谢杨大人好意,不过,没必要。”
王安起身负手,掷地有声。
“世人谤誉,与我何加焉?今天的事,就是本宫所为,景仁先生若是还有什么想法,尽管冲着我王安来。”
“不管你背后是谁,这梁子,我王安都结下了!”
极品太子爷 第1169章 除了太子是谁都行
“殿下,您何必……”
看着陈景仁和李源离开,杨羡转身看着王安,眼神十分心痛。
他之前站出来和陈景仁割席是真心的,想要保护王安也是真心的,陈景仁虽然今天不知为什么丝毫不给他脸,可他们毕竟之前曾是好友,就算陈景仁想要做些什么,总也会给他几分面子。
可若是太子……
杨羡幽幽叹了口气。
“老杨你就别担心了。”王安倒是十分悠然,微微一笑,半点没有愁绪,“本宫现在是债多了不愁,在京城里,本宫的纨绔之名都已经人尽皆知了,反正也没有人能看得上本宫,有个一个两个恶名,也不是什么大事。”
话是这么说,可太子近来的表现,谁都看在眼里,对太子有所改观的人也为数不少。
更何况,谁会嫌弃自己的名声太好?
人活一世,不为功名利禄,也图个青史留名,谁有愿意自己流传后世的是恶名?
太子这分明是为了安慰他,才故意说这些话。
杨羡心中感动,神色复杂,最终,还是幽幽叹息,低头喝茶,领了太子的情。
“与其担心本宫的名声,不如老杨你也一起想想,把你的好友赶走之后,我们的名士拍卖会,到底应该怎么拉起场面来……”
王安放下茶盏,目光投向府外。
还有,陈景仁这样的大儒,背后,到底是谁?
杨府外,陈景仁看了一眼杨府的牌匾,悠悠长叹,转身上了马车。
车夫一个鞭花,马车辘辘前行,将师徒二人的谈话声尽数掩盖在车轮滚滚前行声中。
“老师,您认为,果真是太子?”
李源在马车中为陈景仁奉茶,坐在一旁恭敬问道,神色毫无之前被王安气走的焦躁。
陈景仁喝了一口自家的茶叶,才松快地长舒一口气,微微颔首:“此番试探,你心中也应该有了答案,说来听听。”
“是。”李源沉思片刻,字斟句酌道,“老师之前接到消息,说太子在淮阳分发田地,意图进行土地改革,弟子还并未相信,毕竟以太子之前的声名……”
李源想到自己听到的传闻,不禁摇摇头。
“是啊,不止是你,为师也未曾想到。”陈景仁轻叹一声,眼神幽暗。“本以为是空穴来风,谁知道,哪怕空穴来风,也未必无因啊。”
大炎一向致力削弱世家影响,他本以为此事应该是出自炎帝授意,谁知得到消息,太子对世家多有狂悖之言,恐怕心思不正……
尽管对太子此前所作所为不屑一顾,但陈景仁借助李源所在的陇西李氏深入了解之后,却发现,近来几个月,太子的行径与过去实在大相径庭,更有崔氏相助的影子,这才让他起了怀疑之心。
“今天老师出计试探太子,听着太子那些话,说实话,弟子背上已经冷汗涔涔。”李源苦笑一声,摇摇头,“太子对贱民如此重待,对我等世家反而不屑一顾,长久以往,等太子即位,我等危矣!”
“岂止危矣,以太子今日的言语,和在淮阳表露出来的手段,恐怕只要太子之位大定,我等在大炎,便再无容身之地。”
陈景仁忧虑地长叹,想起自己与昔日好友因此事恐怕今日之后就要分道扬镳,心头更添一层对太子的愤恨。
若不是太子,他与杨公岂有今日?
“可恶!”李源忍不住双掌相击,咬牙切齿,“崔氏分明知道太子的底细,却不肯告知我等,还对此事遮遮掩掩,生怕我等知晓,这个世家的叛徒,太子的走狗!”
“哼。”
陈景仁眼中也露出几分不满,冷哼道:“崔氏一门满脑子只想着自己延续,何时考虑过大局,这等以谄媚求生的世家之耻,不提也罢!”
“那现在,我们该如何是好?”
李源试探地看着老师:“果真如老师所说,我们必须找个傀儡扶植?若是这般,昌王与惠王二位……该如何选才好?”
陈景仁喝了一口茶,眼中精光闪现:“只要不是太子,是谁都行。”
“何况……”
陈景仁微微一笑:“谁说不能两个都选?昌王低贱,惠王式微,二者都是可扶植的傀儡,却谁也不够理想。郑氏选了昌王,这个筹码我们固然要抓住,但我们也不妨,选选惠王。”
他看着马车外的变化的景色,淡淡开口,却是对着外头的车夫。
“转道,去惠王府。”
要阻止太子这样看清世家和士族的异端上位,纵然陈景仁看不上昌王和惠王,也只能,二选其一。
只有除掉太子,他们这些世家,因为淮阳郡一个小小的县中发生的那些变化,背后激起的那些冷汗,才能彻底消除。
他们也才能,真正睡得着觉!
世家的根本在传承吗?
不,世家的根本在于土地!
崔氏那些蠢货看不清形势,可他们,决不可能容忍这股逆流成为大炎将来的主流。
哪怕是可能性,也决不能有!
极品太子爷 第1170章 名士治名士
杨府之内,杨羡仍然忧心忡忡。
“殿下,若要说名士声望,恐怕天下能超过陈景仁的寥寥无几,剩下的就算比陈景仁声望高些,知道陈景仁被殿下气走,恐怕也不会再配合殿下策略。”
想着想着,杨羡更加惆怅,好不容易陛下交代给他一个差事,眼下还不知道能不能完成,就算太子再怎么聪明,对名士儒生的了解,还是太少了。
这里头的水很深,太子年纪轻轻,难怪也把持不住。
“不用着急。”王安十分淡定,就这点小事,根本用不着慌乱。
他看着老脸皱成一团,都要把自己的胡须揪下来的杨羡,忽然笑出声,宽慰这位老大人道:“其实想一想,老杨啊,这件事还真应该谢谢陈景仁。”
还谢谢他?
我谢他全家!
杨羡不可置信地看着王安,十分匪夷所思。
陈景仁可是在杨羡府上当着他的面公然刁难王安,最后还让王安不得不背上一个黑锅,要是陈景仁是个普通人也就算了,关键是陈景仁的身份就不一般,除了是名士以外,还是前朝世家子弟,看他身边带着的弟子也知道陈景仁和世家关系紧密,不是普通人可比。
都到了这种程度,情况危急成这样,要是一个不小心,王安的所有谋划就会毁于一旦,更别说万国科学博览会,都回家玩去吧。
现在太子居然还不慌不忙地说要谢谢陈景仁,谢他什么,谢谢他折腾捣乱,当面对太子阴阳怪气?
虽然杨羡没有明说,但王安看到杨羡的脸色,也知道杨羡在想什么,不由有些失笑。
他确实不着急,毕竟,他一开始就对这种简单发动名士的举措没有什么信心,再怎么和杨羡和做,他王安的名声摆在这里,除非是一些和杨羡关系尤其亲密的名士,一般名士都是要脸的,怎么可能跟着他一个声名狼藉的太子混。
真当人人都是杨羡?
“本宫说要感谢陈景仁,不是假话。”王安失笑道,“倒不如说,陈景仁这出戏,倒是给本宫提了个醒。”
“是什么?”杨羡想不明白,倒也不耻请教,虚心询问太子。
“就是本宫那些兄弟!”
王安声音清朗:“陈景仁这一遭针对本宫虽然莫名其妙,但也确实给本宫提了个醒----虽然老杨你铁了心帮我,但我的兄弟们也同样可以鼓动其他名士。”
杨羡若有所思,他可不是相信天家兄弟之间无隔阂的炎帝,对于这些皇子之间的暗流汹涌,没有比站在朝堂之上的人更能明白。
“若是如此,那殿下的谋划,岂非困难重重,难以实现?”转而一想,杨羡很快想到了这个问题,眉头紧锁,十分凝重。
“倒也没有那么艰险。”
王安拿出折扇轻摇,抬头示意苏幕遮:“幕遮,把青纱拿出来给杨大人瞧一瞧。”
青纱?
杨羡十分好奇,是什么东西能让太子对笼络名士充满信心,甚至对得罪了陈景仁也觉得全无所谓。
他探头向苏幕遮看去,之间苏幕遮从袖中取出一块薄纱,轻轻抖开,呈现在杨羡面前。
杨羡顿时仿佛看见了一篇竹林,耳边是风吹竹叶的莎莎作响,眼前是竹浪滚滚,一片绿意,幽静雅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一旁,王安轻吟诗句,悠悠地语调在杨羡面前拉开了一片幽居隐士在竹林之中优哉游哉弹琴长吟的画卷,明月当空,照在深林中独此一人的隐士身上,在他身上披上了一层朦胧的纱,身旁树影斑驳,为月光织就的轻纱染上一片绿意……
“此青纱,本宫打算取名为幽篁,杨大人以为如何?”王安笑眯眯地看着已经完全陷进畅想的杨羡,悠悠然开口。
“再合适不过。”
杨羡回过神来,看着眼前的青纱,眼中不掩欣赏与向往,但他的注意力并非全放在青纱上:“只是青纱固然让人觉得雅致,殿下的诗却更胜一筹,堪为千古名句,隐士风骨,不外如是,千古以来,竟只有殿下将其描绘得淋漓尽致。”
他越是品味,就越是惊叹,也越是可惜。
如此好诗好句,若是让那些眼高于顶的名士知道,不知道有多惊讶,可惜,能写出这般心境空灵澄澈之人才能写出的名诗的太子,却甘愿披在腌臜的名声之下,被多少人误解、泼脏水……
实在是,怎么让人心中不为此悲痛?
轻叹一口气,杨羡掩去心中的可惜,努力将心思转到正题上来,思忖道:“不过,若是殿下想要用这青纱让名士心动,恐怕,还不够。”
不过要是加上殿下的诗,说不定就分量十足了。
杨羡看了王安一眼,遗憾地放下了心中这个想法。
要是殿下想要出名洗清污名,早就出手了,就算有这个诗,恐怕殿下也不会愿意拿出……
杨羡叹了口气。
“所以,就要靠老杨你了。”王安按了按杨羡的肩膀,严肃道,“本宫这个幽篁青纱,可不是为了收买那些名士的,而是,给你老杨装叉用的。”
看着杨羡不明白的眼神,王安干脆将所有的想法都摊开说明白。
“这样说好了,包括本宫之前那首诗,老杨你都可以拿去用,用得越多越好,最好在所有人心中,把幽篁青纱和名士格调联系起来,联系要紧密,但出处一定要神秘。”
“神秘了他们才会好奇,越是好奇,越是找不到出处,就越是觉得幽篁青纱难能可贵,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祭出第二步棋了。”
杨羡听得入迷,忍不住开口问道:“第二步棋?”
王安露出一口大白牙。
“第二步棋,名士治名士!”
极品太子爷 第1171章 白石滩的局面
面对杨羡和苏幕遮的不理解,王安并没有多卖关子,耐心解释起来。
“所谓名士治名士,也只是一个名头,本质就是拉拢一批名士,来对抗那些被本宫的兄弟们收买了的名士。”
“靠幽篁青纱拉拢?”杨羡摇摇头,“幽篁青纱虽然可贵,但终究是外物,恐怕还没有一个名士,肯为外物就公然对付以陈景仁为首的那批名士。”
“不!”
出乎杨羡意料,王安果断否认。
开什么玩笑,他制造幽篁青纱,如果只是为了收买名士的话,干嘛还费那么大力气让苏家做得有格调?
“幽篁青纱,可不是用来收买名士或是向名士们出售的,而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王安勾起嘴角,十分神秘。
“名士,是有门槛的,而本宫要做的,就是在门槛之中,再设定新的门槛。”
“门槛之中……新的门槛?”
杨羡喃喃自语,显然已经跟不上太子的思路。
太子的格局太大,他已经看不懂了。
王安没有直接解释,而是问道:“本宫若是没有记错,你们名士之中,是有评鉴的吧?什么月旦评一类的。”
杨羡一愣:“月旦评臣从未听说过,不过名士之中,确有相互评鉴的习惯,通常由一两个人牵头,时而集会,品评时下人物,对名士之行统一褒贬之类。”
“那就对了。”
王安抚掌大笑,折扇轻摇:“既然有种评鉴,本宫又为何不能利用呢?”
“太子的意思是……利用评鉴会,将幽篁青纱赠予其中的突出者?”杨羡隐隐约约摸到了太子的意思,却有些难以置信。
这是要用品评名士的名头,来在名士之中人为制造差别啊!
以往的评鉴会,虽然举行,但也是大家聊以自慰,不管是褒贬如何,都不会对名士本身造成太大的影响。
但要是太子来这一手……
那可就不一样了!
名士之间是否拥有幽篁青纱,恐怕,将成为名士之中新的鄙视链。
甚至,在配上太子的诗之后,恐怕将形成没有幽篁青纱,就没有资格成为真正名士的局面。
而这一切,也只需要他杨羡首先倡导一次,在一次评鉴会中送出幽篁青纱,就可以造成,丝毫没有难度。
相比于当面说服名士,太子的做法才是真正潜移默化就可以把名士不知不觉变成自己人。
以为名士没有欲望吗?
不,名士要的就是一份特立独行,要的就是名气!
而幽篁青纱,可以给他们这种特殊地位,试问谁不会对幽篁青纱趋之若鹜?
而如果这时,太子再趁机推出名士拍卖会,不用多说,只用说名士拍卖会只有拥有幽篁青纱的人可以参与……
挤破头都会有人想要进去的!
太子是靠幽篁青纱收买人的吗?不!是靠着一种认可,名士对自己的认可!
别人可以笼络名士,很厉害吗?
太子这一招,可以直接让太子拥有重新定义名士的权力,高下立判。
“太子,果然高明。”想通了这一切,杨羡心悦诚服,忍不住站起身向王安行礼。
“本宫也没有多高明。”王安连连摆手,脸上却露出一抹神秘的微笑,悠悠道,“本宫只不过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而已。”
这句话杨羡和苏幕遮并不能明白,王安也没有多解释,只是朝杨羡笑笑:“杨大人既然明白,那我们便来谈谈,具体的操作流程吧……”
……
这边正在和杨羡商谈名士拍卖会谋划的王安并不知道,就在白石滩,正发生着一件大事。
“诸位,诸位且听我一言!”
徐渭站在行政楼门前,脚下是用沙包临时堆起来的高台,面前是挤挤攘攘的白石滩百姓,他拿着太子之前用的喇叭,声嘶力竭地吼叫,身上已经汗流浃背。
而其他白石滩管事,也正努力维持秩序,防止门前百姓冲击行政大楼,连本应身在白云山基地中的艾迪生都跑了出来,努力挺胸站在行政大楼门前,挡住密密麻麻的百姓。
“徐部长不必再说了!我们身为白石滩中人,白石滩发生了这种大事,怎么能不尽一分心力!”
“对啊对啊,我们都是自发请愿,愿意为白石滩出力,找回丢失的火器!”
“徐部长就答应我们吧!”
下面的白石滩百姓并不买账,在经过学校的教导之后,他们甚至都能说出一套一套的道理,反过来试图劝说徐渭。
这都是什么事啊……
徐渭哭笑不得,满头大汗,只能尽力安慰。
说来也算是幸福的烦恼,白石滩失窃的事不小,参与而且受伤的民兵也多,终究是传到了白石滩流民之中。
那些白石滩居民一听,顿时紧张起来。
火器库失窃?那还得了?万一有贼人利用这个攻击白石滩怎么办?他们好不容易过上的好日子不久全泡汤了?
当即也不知道是谁先组织的,几乎所有白石滩民众听说管事们正在组织人手排查贼人下落,除了正在工厂做工的,赶紧一股脑全跑过来,甚至有些种地的手里还握着锄头……
这一跑过不算什么,可把徐渭等人给吓坏了,还以为白石滩百姓终于想不通要冲击行政大楼了呢。
结果组织人手下来一听,竟然全都是自发请愿要替太子找回失窃火枪的……
这不是瞎胡闹吗!
徐渭等人哭笑不得,贼人武功高强,连白石滩民兵都打伤了不上,你们这些没经过训练的百姓跑过去,还不都是送菜的?
他们好说歹说,可百姓就是不愿意买账,仍然聚集在行政大楼门口,徐渭没办法,只好一边稳住百姓,一边给太子送信。
“诸位,白石滩确实失窃,但并不是大事,我们还用不着让大家上前拼命,请大家放心,我们会保护好大家的!”
徐渭拿着喇叭大喊,急得汗流浃背。
一听这话,百姓们激动起来,七嘴八舌,拼命恳求。
“不行啊!失窃不是小事,我们都是白石滩中人,当然要群策群力!”
“对对对!太子给了我们田地、工作和地位,还有居住之所,我们不能不感恩,不能在这种时候不为太子效力啊!”
“说得没错!我们都知道失窃的是火器,徐部长就不要隐瞒我们俩,我们知道,有人想要破坏我们白石滩的好日子,对付太子,我们都绝不答应!”
“绝不答应!保卫白石滩!不能只让管事们替我们扛住那些攻击!我们也是白石滩的一员,也要出力!”
群情激奋。
极品太子爷 第1172章 白石滩的局面
面对杨羡和苏幕遮的不理解,王安并没有多卖关子,耐心解释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