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极品太子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浮沉
王安身为一个现代人,对于历史上发生的大事,不说了解通透,起码知道一些。
读史,可以明心,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
瓦剌留学生犯的那种低级错误,王安自然不会犯。
这个道理,跟大宋有些类似的大炎朝堂上下都清楚,所以出征之前,需要做好足够的准备。
惠王府,虽然已经下朝了,但空空荡荡,除了一些下人之外,并没有其他人。
因为惠王没有回来。
在朝堂上,他可谓是惊心动魄,提心吊胆,生怕炎帝把他也派到天南去。
他倒不是担心自己不会打仗,毕竟有将军在,他当个吉祥物就可以了。
他是担心昌王或者太子也去,暗中下黑手弄死他。
毕竟,边关可不是他的地盘,他在那里没有什么势力,真要被下黑手弄死了,也只能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好在太子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非要自己一个人去,这个决定无疑是帮惠王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松了一口气的惠王现在不想跟身边的大臣们聊什么朝廷局势和边境战况,他现在只想好好放松放松,下朝后直接去了常去的青楼,召集了那些喜欢风花雪月,吟诗作赋的文人,一起把酒言欢,今朝有酒今朝醉。
对于惠王逃避现实,自甘堕落一是,张昌,张涛等人,也有些无可奈何。
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来,如今的惠王,已经有种大势已去,无力回天的感觉。
其实惠王再努力一把的话,未尝没有机会,只不过他如今的状态,让张家人失望。
故此,张家已经暗中决定,实在不行,劝说惠王就藩,当个藩王也好。
而他们,则需要在太子和昌王之间站队了。
至于站队谁,目前还在考虑之中。
虽然表面上昌王的胜率似乎更大一些,毕竟昌王手握军功,手下也有不少将领信服他,并且城府极深,颇有帝王之相。
但如今的太子,已经不是池中之物,虽然喜欢满口污言秽语,时不时骂人,但太子的种种手段,有目共睹,并且太子还年轻,有无线的可塑性,加上炎帝宠爱,只要不夭折,并且只要在天南立下战功。
那么,太子不见得会比昌王差。
并且,炎帝已经开始让太子主持朝会和批阅奏折。
如今的太子,虽无监国之名,却有监国之时。
如此算起来,似乎太子的机会,要更大一些。
但现在的问题是,他们站在惠王这边时,没少得罪过太子,若是想要背弃惠王投靠太子,太子会看得上他们吗?
这也是张家人为难的地方。
因此,若是惠王不行了,他们究竟该靠向太子还是昌王,目前还处于举棋不定的状态。
昌王府。
此时,诸多大臣可谓是喜笑颜开。
“徐大人真是高明啊,令我等心服口服,五体投地啊。”
“哈哈,是啊,昌王殿下有徐大人这等谋臣,实乃大幸。”
“此次,太子完完全全正中徐大人的下怀,徐大人的手段真是高明!”
诸多大臣,纷纷对着徐怀之表示恭喜贺喜。
谁都看得出来,这次徐怀之可谓是大功一件。
将来昌王若是真能够登基称帝,那么徐怀之功居首位,昌王为了犒劳他,将来让他成为百官之首也不一定!
可以说,徐怀之可谓是前途无量。
因此,诸多大臣们,现在先对徐怀之表示恭喜贺喜,回头还得给他府上送一份厚礼。
不管将来会怎么样,至少现在先把人情做到位再说。
即便是之前昌王这边原本看徐怀之不顺眼的几个大臣,此时此刻也做出虚情假意的笑意。
伸手不打笑脸人,对此,徐怀之也对这些大臣们客客气气,可谓是一时春风得意。
“昌王来了。”
忽然,一名大臣低声道。
众人纷纷看去,只见昌王回府后,换了一身衣服,整个人看起来干干净净,英明神武。
“让诸多大人久等了。”昌王笑道,看得出来,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很好。
尽管在朝堂上时,被王安给气得不轻,不过总体来说,一切都在他和徐怀之的掌控之中。
“昌王殿下,这次太子自己给自己挖坑,可是我等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昌王殿下一定要抓住机会!”一名大臣笑道。
“这是自然。”昌王微微颔首,“本王有徐大人,以及诸位大人的相助,大事可成!”
“殿下,切不可掉以轻心,在事情没有完成之前,一切都有可能发生。”徐怀之提醒道。
“徐大人尽管放心,本王心中有数。”昌王点点头。
“殿下,刺杀飞龙侯等人一事,人已经准备好了,什么时候动手?”忽然,一名心腹问道。
刺杀飞龙侯一事,已经谋划了很长时间,如今就差昌王一声令下了。
闻言,昌王一双眸子眯了起来,眼中闪过一抹杀意。
“太子今日在朝堂上故意羞辱本王,本王自然不可能放过他,先拿他的人开刀,今夜动手!”
昌王向来杀伐果断,说话之间无形之中流露出的杀意,给人一种沉重的压迫感。
其他大臣顿时笑了起来,他们需要的,就是昌王这种果断的人。





极品太子爷 第1263章 太子的心思
不过,太子卫的战斗力似乎不弱,并且有各种奇怪的武器加持,做到这两点,恐怕不是容易的事情。
但,若是两样都不能做到,那么,就让他惨败于天南之手。
堂堂大炎,王者之师,若是输给一个小小的天南,太子将成为大炎的罪人。
届时,天怒人怨,老百姓哀声怨道,朝堂上联名弹劾,炎帝怒其不争,邻国不屑嘲笑。
种种积压之下,太子即便是活着回京,就算能保全性命,这太子之位,绝对保不住!
之后,昌王再上任元帅,出征天南,大败天南。
两者对比之下,昌王必得人心。
到时候,新任太子之位,非昌王莫属!
“徐大人言之有理,本王这就派亲信传信给张弓,李凌二位将军,具体应该怎么做,本王会亲自交代他们!”
昌王认真想了想,觉得徐怀之说得有道理,正色点了点头。
其他大臣们见昌王又采纳了徐怀之的意见,一时间心思再次转动起来。
这徐大人,不出意外的话,将来可能位极人臣之极,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等会儿离开昌王府之后,得好好问问,徐大人还有没有其他没结婚的儿子,亦或者是没有嫁人的女儿。
如果没有了的话,那么,亲戚也是可以的,比如侄儿或者是侄女,外甥,外甥女之内的。
总而言之,要跟徐家拉进关系,最好是能够联姻,这种事情,越早越好。
御书房。
虽然炎帝丢下一堆奏折之后自己又开溜了,不过好在,这次的奏折不算多,批阅了两个时辰就搞定了。
之后,王安也开溜了,他先是回到了东宫,见到了一个有些意外的人----孙敬明。
“昌王想要刺杀飞龙侯派出来的人?还想把飞龙侯也除了?”
听着孙敬明的汇报,王安颇为惊讶。
把飞龙侯的人给除了,王安倒是没觉得有什么,毕竟在昌王这种级别的人眼里,手下就是棋子,没了就没了,飞龙侯的手下也是一样,全部杀光也没什么,没身份没地位,就只能沦为草芥。
但飞龙侯可不是一般人,若是平白无故就死了,肯定会引发不小的轩然大波。
这昌王已经嚣张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了?连飞龙侯都直接要下黑手?
“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情报可靠么?”
王安背着双手,来回踱步。
“回太子殿下,我是昨天才知道的,之所以没有在昨天立即禀报,是担心被人发现,故而小心翼翼,今日才进宫,不过好在,我们还有时间。”孙敬明回道。
“昨天?也就是昌王还不知道天南进犯大炎的时候。”王安脚步一顿,看了眼天色,做出思索状。
虽然太阳还没有西落,但已经是酉时,也就是下午五点到七点这个时间段。
看这天色,应该是酉时两刻,也就是下午五点半左右。
“昌王他们打算什么时候动手?”王安问道。
“具体时间,我也不知,不过飞龙侯本人的安全,只要小心一点的话,应该不会出事,但他的手下就不一定了。”孙敬明回道。
“行,我知道了,这件事情你做得很好。”王安拍了拍孙敬明的肩膀,这就是手下多的好处,什么消息都能第一时间得知。
“太子殿下谬赞了,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孙敬明有些受宠若惊,如今的太子,可谓是春风得意的时候,现在为太子做得越多,将来太子登上帝位,他获得的回报也就越多。
当然,他之所以愿意为太子死心塌地的办事,除了太子能给他他想要的之外,更重要的是,太子这人厚道,对外人,那是睚眦必报,但对自己人,觉得好得没得说。
并且,太子的很多思想,非常的超前,有时候孙敬明都会觉得太子简直跟他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
“你先下去吧,继续观察昌王那边,千万不要暴露了自己,有什么消息不必亲自来告诉我,可以托人来说,对了,本宫过两日要去边关一趟,大概要去几个月,这期间,你们不要惹事,至于该怎么做,之后我会派人告诉你们。”王安说道。
有关于他即将带兵出征的事,目前为止,只有朝廷内的大臣们知道。
在没有真正出征之前,朝廷是不会官宣的,属于保密工作,出征之后,才会宣布。
“殿下要去边关?”
孙敬明一怔。
“嗯,天南犯我大炎,我带兵出征,去平定战乱。”王安倒也没瞒着他,这种事情也没必要隐瞒。
“啊,还有这事?”孙敬明大吃一惊,“区区小国,也敢犯我大炎?”
“本宫觉得事情有些蹊跷,所以才主动请缨要去。”王安缓缓道,他总觉得事情有些古怪,天南没有任何理由进犯大炎才对,除非他们实在是吃饱了撑着给自己找不痛快。
更何况,云裳跟他有过保证,王安一向看人很准,他不觉得云裳会是那种出尔反尔的人,所以,他一定要亲自去弄清楚。
“殿下,您去了边关,这京城内,岂不是成了昌王和惠王的了?您苦心经营的詹士府,还有开发区居委会,甚至是苏家,必然会遭到昌王和惠王的打压啊。”
孙敬明面露担忧,他想不通,天南进犯大炎,这种事情,让手下的将军们去解决不就好了,何必自己亲自去?
再说了,昌王不是一向喜欢领兵打仗吗,太子大可以说服炎帝,让昌王去打天南。
如此一来,昌王不在京城之内,京城只剩个惠王,根本不足以抗衡太子,这才是最好的办法,太子这时候亲自出,御驾亲征,这不等于是把自己的老窝腾出来让给别人吗。
他哪能知道王安是怎么想的。
在王安看来,枪杆子里出政权。
你在京城再怎么厉害,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那又如何?没兵权的话,你就是个纸老虎。
昌王在军中积威多年,在军中的威望很高,若是让他带兵去平定天南之乱,回来之后,昌王的军功又多了一样。




极品太子爷 第1264章 交代
到时候,在站昌王的那一群大臣的要求下,肯定要给昌王升官。
他现在已经是亲王了,还怎么升?
升个一字并肩王吗?
称号上跟皇帝平起平坐?
这岂不是比他这太子还要高一头了。
如今的昌王,是王安最大的威胁,而制衡昌王最好的办法,就是压倒他的优势。
昌王的优势就是军功多,而这一点,正好是王安的短板。
不过,只要这次出征天南,王安完美的展现出他军事上的天赋,那么,昌王将再无优势可言。
如此一来,昌王也就没了威胁了。
当然,这只是王安选择亲自出征天南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则是天南在他心里不太一样,云裳等人也让他能够信任,再加上他觉得事有蹊跷,故此选择亲自去。
“詹士府,开发区,居委会,苏家,本宫都会交代他们怎么做,这一点你无需担心,本宫自有安排。”
王安平静回道。
“既然如此,那我就提前恭祝殿下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孙敬明鞠躬行礼,知道太子会有安排就好,让他们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
孙敬明退下后,王安立刻把郑淳叫了过来。
“昌王要刺杀飞龙侯和他手下的事,你让人去告诉飞龙侯一声。”王安吩咐道。
至于飞龙侯会怎么做,不用王安交代,他知道这件事情后,会立即改变计划。
“是,殿下。”郑淳默默退下了。
之后,王安又把詹士府,开发区和居委会的主事人全部叫了过来,爱迪生等人也一并喊了过来,他这次出征,意义非同小可,必须把他离开之后该怎么做的事情事无巨细的交代清楚。
众人得知他竟然要出征天南时,全部大吃一惊。
这才刚回来不久,又要出去?
并且,这次可不是出使,而是出征,意义上完全不一样,动辄有性命之危。
不过听了王安的交代之后,他们一颗心稍微放心下来。
太子已经保证,三个月内就能搞定,班师回朝。
这三个月之内,他们只需要按部就班,按照之前制定的规章制度继续做事就行了。
然后就是提防昌王和惠王。
同时,王安让他们不用担心,有什么事情,直接去找徐忠年和卢福舟等大臣。
这些人现在都是他的人了,出了事会替他们做主。
若是这些人都做不了主,就让徐忠年直接上报给炎帝。
整个大炎都是炎帝的,有炎帝撑腰,詹士府和开发区不会有什么事。
再之后,就是爱迪生这边。
不得不说,爱迪生确实是一个机械天才,王安只要给他设计图纸,无论多复杂,他都能给你造出来。
而这次王安出征天南,之所以自信满满三个月就能拿下,三分是出自于自己对军事的把控和了解,另外七分,则是对自己的武器足够自信。
王安打造的武器库,在这个世界,可以说是降维打击。
试想一下,人家都在用刀打打杀杀的时候,你用的是枪,杀伤力惊人的各种暗器,这谁打的赢你?
虽然天南国也有弓箭,弩,之内的武器,但跟王安的武器库比起来,那就是一群落后的淘汰品。
王安这次倒是没有打算把爱迪生带上,他这种人不适合在外面跑,只适合待在屋子里搞研究,醉心于各种武器的研发,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的“器痴。”
把一切事情交代好之后,王安让他们各自回去了。
之后,一边揉太阳穴,一边坐轿子去了后宫见皇后。
儿行千里母担忧,他这个做儿子的,又要出远门,自然要去见一见皇后,当然,见面之后,免不了被一顿数落和唠叨。
皇宫内,一处谢水楼台,炎帝站在栏杆前,双手负后,目光深邃的眺望着远方,脸上没什么表情,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李元海无声无息走了过来,虽然他的身影犹如鬼魅一般,走路像是飘起来的一样,没有半点声音,但炎帝感受到了他在身后。
“怎么样了?”炎帝淡淡问道。
“回陛下,太子先是回了东宫,之后孙敬明去了东宫,没多久又离开了,再之后,太子召见了詹士府,开发区和居委会,以及爱迪生等人,应该是商议了一些什么事情,他们离开之后,太子现在去了后宫面见皇后娘娘了。”
李元海恭敬回道。
自从太子上次出事之后,炎帝对于京城,尤其是宫内的各种行踪,都严加把控着。
整个宫内的所有人,去过什么地方,见过什么人,炎帝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太子的行踪,自然也清清楚楚。
当然,炎帝仅仅是知道太子的行踪和见过什么人而已,至于太子跟见面的人说了一些什么,他就不得而知了。
“这臭小子,真是不让人省心。”
炎帝无奈的摇了摇头,背在身后的手,变成了撑在栏杆上,整个人身上的压力,都从肩膀上,落在了这双手上。
“陛下,太子既然敢这么做,必然有他的理由,并且如今的太子,智慧过人,老奴相信太子能给陛下带来惊喜。”李元海微笑道。
“朕自然是知道太子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朕才会同意让他去。”炎帝感慨道。
“那陛下何故感慨?”李元海不解道。
炎帝宠溺太子,太子又不让炎帝失望,这不应该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吗?怎么还惆怅起来了?
“元海啊……”炎帝忽然回头看向他。
“陛下。”李元海低着头,诚惶诚恐,受宠若惊的样子,炎帝突然这么亲切的叫他名字,绝对有问题。
“你跟了我多少年了?”炎帝问道,用的是我,而不是朕。
当炎帝用朕来称呼自己的时候,意味着他是大炎的皇帝,朝廷的掌控者,庄肃威严说一不二的帝王。
当他用我来称呼自己的时候,意味着此时此刻,没有身份之分,你是我知心的朋友,可以敞开心扉的那一种。
当然,这个条件只能用在炎帝身上,你可以拿我当你的知心朋友,但我李元海可不能,因为没这个资格,身份摆在这里。




极品太子爷 第1265章 炎帝往事
只有上位者,才有资格对下位者进行这种自我以为的身份平等,而下位者,是没有资格的。
“启禀陛下,老奴跟了您快三十五年了。”李元海恭敬道。
从炎帝还没有当太子的时候,李元海就从宫里分到了炎帝的王府上。
李元海的师傅,是炎帝父亲身边的贴身太监,也就是上一任大炎的皇帝的大内总管。
那位大内总管一共有几十个徒弟,李元海只是其中一个而已。
虽然是徒弟,但是那位大太监并没有教李元海什么东西。
后来,炎帝当了太子之后,那位总管才将自己真正的绝学,倾囊相授的传给了李元海。
可以说,如果炎帝不当太子的话,李元海是没有资格得到那个大太监的传承的。
同样,李元海手下,也有不少徒弟和义子,大部分是太监,少部分是官员,炎帝也知道有官员认李元海当义父,但他不会管这些。
而王安身边的郑淳,虽然不是李元海的徒弟和义子,但当初是李元海把他安排到东宫伺候太子的。
并且,郑淳身上的功夫,也是李元海传授的。
不过李元海显然没有将真正的绝学传给郑淳,否则郑淳不至于只有那点三脚猫的功夫。
当然,倘若确定太子能够登基称帝之后,李元海才会将自己的绝学都传给郑淳,让郑淳成为他这样的存在,几十年后,郑淳会以同样的情况,将绝学传给下一任大炎的皇帝身边的小太监。
按照李元海师傅的话来说,这是他们大炎大内总管的传承,世世代代守护大炎的皇帝。
“时间过得真快啊,你已经跟了我快三十五年了。”
炎帝感慨一声。
李元海默不吭声,不知道炎帝今天为什么要感慨这个,难道是开始觉得自己老了么?
“知道朕在担心什么吗?”炎帝忽然声音低沉了几分。
“老奴愚笨。”李元海将腰弯得更深了。
“还记得朕当年是如何当上太子的吗?”炎帝的目光忽然凌厉了起来。
李元海心头一跳,记忆片段忽然拉回到了三十年前。
那时候,炎帝还不是太子,当时的老皇帝,也没有立太子,而当时的大炎社稷,岌岌可危。
四国联军,进攻大炎,战火四起,几乎快要烧到了京城,整个大炎,摇摇欲坠,人心惶惶。
后来,炎帝是靠着赫赫战功,九死一生,在北境出生入死,以五万大军大败对手二十万大军,让大炎喘了一口气。
同时,炎帝出使他国,说服他国君主,与大炎联手,与四国联盟形成抗衡,四国见灭大炎无望,再加上内部分赃不均,利益冲突,最终土崩瓦解。
之后,炎帝顺利当上了太子。
不过当上太子之后,他登基的过程,也并不顺利。
老皇帝驾崩时,各路诸侯王纷纷起兵,都想做这大炎之主,炎帝不得不御驾亲征,平定各路诸侯王。
可以说,炎帝是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手刃了不知道多少自己的兄弟。
最危险的一次,炎帝的一位亲哥哥,晋王,带兵打进了京城,并且一箭射向了炎帝,九死一生间,是皇后替炎帝挡了这一箭,一箭射中了腹部,若是没有皇后挡这一箭,炎帝中箭,是否能活下来,还另外两说。
也正是因为这一箭,让炎帝对皇后感激不尽,把皇后当做真正的爱人。
之后,皇后落下了病根,一直不能怀孕。
直到十七年前,才终于怀了太子。
谁知道,太子生下来就脑残,脑子有问题,一直到十五六岁,连字都认不完全,还总是捉弄大臣,完完全全又蠢又坏的典型例子。
1...379380381382383...4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