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太子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浮沉
而情节轻一些的,不是为奴就是为婢。
至于没有收到好处的,王安则没有惩罚。
他用的是现代人的理念,祸不及家人,不助纣为虐的一点事都没有。
当然,赵炳等人并不知道自己家人的下场。
他们如今出现在皇宫内,让他们惊恐的觉得,他们所有的亲人可能都已经被控制甚至是抓到了京城来,等待他们的,只有一个死字!
“你们三人,谁是冒充的宽州城知府赵炳,谁是管家赵福,谁是廖六?”
炎帝威严的注视着三人,沉声开口,声音雄浑有力,落在三人的耳中,犹如滚滚雷音。
“回…回陛下…我是赵炳……”
赵炳脸上的血色全无,他不知道炎帝为什么要见他们,这种未知的事情,才是最让人恐惧的事情。
“我…我是赵福……”
赵福一个下人,这辈子能享受荣华富贵还是因为跟了赵炳,如今他的主子都吓得瑟瑟发抖,他一个下人更是如此。
“我…我是廖六……皇帝陛下,那个太子爷说过,只要我老老实实招了,他就不杀我们的……”
廖六低声开口,后面那句话声音像是蚊子一样小,不过还是落入了炎帝的耳中。
砰!
炎帝一掌拍在了伏案上,发出砰的一声重响。
“残害宽州百姓,肆无忌惮的敛财,你们好大的胆子!”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
三人吓得不断磕头。
赵炳更是哭丧着脸道:“陛下,这都是李洵逼小人干的,都是他逼的啊,小人若是不听他的,他就要杀小人全家老小,小人都是被逼无奈啊。”
他不知道李洵究竟是死是活,不过,李洵既然没有出现在这里,意味着凶多吉少,死了的可能性更大。
当然,就算李洵还活着也没事,反正把所有的锅都推到李洵身上就行了,将自己伪装成一个受害者。
“你跟李洵,是如何认识的,说来给朕听听!”
眼看三人都被吓破了胆,炎帝开始进入正题,他知道王安把这三人送到他手上来是什么意思,这是要让他炎帝亲自调查李洵以及背后的人。
而奏折上数字有限,王安关于赵炳和李洵之间的情况,只做了有限的描述,具体情况是什么,还得炎帝亲自发问。
“陛下,是这样的,小人三年前进京赶考……”
赵炳不敢耽搁,立刻把在宽州城说给王安听过的话,在这里又说了一遍。
依旧是那老三样,先是李洵找到了他,安排他读书学习敛财的方法,之后让他上任宽州城知府,基本上跟王安听到的没什么两样。
不过最后提到一点,他给自己辩解,李洵骗他说上任宽州城知府是炎帝亲自批的,他并不知情,还以为真是得到了炎帝的赏识。
实际上他自己心理清楚,李洵让他上任宽州城知府的时候,并没有官方文书,更没有得到炎帝的批阅,这一切,都是李洵幕后的那位公子一手操办的。
“李洵幕后的公子,你们知道多少?”炎帝冷冷问道。
目前来说,查出这个人是谁,才是重中之重!
“这……”
赵炳顿时为难起来,他根本没见过李洵背后的人,因此根本没办法回答。
实际上他很想随便说一个大臣的名字,但担心调查出来这是他为了活命而胡诌的污蔑,一旦被调查出来,恐怕死得更惨。
“陛下,这恐怕要问李洵本人才能知道了,还有李洵的家人,他的家人应该知道些什么……”
赵炳说道。
“也就是说,你们几人,除了欺压宽州城百姓,滥杀无辜,大肆敛财之外,一无所知?朕要你们何用?!”
炎帝发出一声雷霆怒音。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
三人差点吓得魂飞魄散,炎帝不像太子,太子虽然花样多,但毕竟年纪尚轻,身上的威严之气还没有形成,因此赵炳他们面对太子的时候,与其说是害怕太子,不如说是害怕死亡。
但面对炎帝的时候,感觉完全不同!
炎帝身居高位多年,早已养成了帝王之气,平时脸上没什么表情都能不怒自威,此时面带怒意,任谁见了,都要惧怕三分。
更何况,赵炳几人,本就是戴罪之身,面对炎帝之怒,那是发自内心的恐惧,甚至是超过了死亡。
“拖下去,听候发落!”
“是!”
李元海知道这三人已经没有作用了,直接喊了人进来,把三人给带下去了。
至于三人是死是活,那肯定是死的,没有活命的希望,因为他们犯下的弥天大罪,炎帝绝不可能宽恕他们。
至于太子说了不杀他们,太子也的确做到了不杀他们,要杀他们的是炎帝,关太子什么事?
御书房里,暂时寂静了下来。
炎帝背着双手,面朝着一副千里江山图画,紧紧皱着眉头沉思着。
李元海知道他眼睛虽然看着画,实际上心里却在别处,轻声道:“陛下,那三人…杀还是不杀?”
“秋后问斩,斩之前,看看能不能再从他们嘴里挖出一些有用的话出来。”炎帝平静道,平平静静一句话,已经彻底给三人定了死刑。
“是。”李元海低声回应。
炎帝思忖了一会儿,转身吩咐道:“李洵已死,但他的家人还活着,派人去调查他的家人,动静不要闹大,在掌握足够的证据之前,朕不想让任何人知道这件事情。”
“还有,调查李洵近五年来明里暗里都见过什么人!”
“李洵幕后的那个什么公子,在大炎各处偷偷敛财,显然是狼子野心,他手下像李洵这样的人,有几个,朕不清楚,但朕要你调查清楚。”
“同时,李洵手下像赵炳这样的人,在全国有多少人,也要调查清楚!”
极品太子爷 第1323章 猜测
“以及,调查宽州城前年的两万两和去年的三万两的去向,这五万两白银被送到了哪里,通通调查出来,顺着这笔白银的去向查,应该能查出一些有用的东西!”
“朕刚刚所说的一切,全部暗中进行,不可打草惊蛇!”
“是,老奴知道了。”李元海心中记下了炎帝所有的交代,然后悄悄退下了。
他身为炎帝身边的心腹,自然知道事情应该怎么做。
御书房里,只剩下炎帝一人。
烛火通明,炎帝坐回了伏案上,再次翻出了王安派人送过来的奏折,仔仔细细,不漏过任何一个字的看了一遍。
“这臭小子,真不让人安宁。”
合上了奏章,炎帝笑骂了一声,不过很快,他的眸光突然又变得凌厉起来。
“希望不是我心中所想的那样,否则的话,我真不想对自己的亲骨肉下手啊……”
翌日。
王安率领的大军,继续前行。
他的手下依旧是只有禁卫军和赤龙军的人,而其他几支大炎军队的人,将会在边关附近与他们汇合,届时,再查看大炎跟天南国的边境打成什么样了,然后制定战略方针。
“奇怪,天南国已经进犯我大炎边境好些天了,怎么除了那天夜里的一封千里加急送来的信之后,就没有战报传来了?”
道路上,大军前行着,王安一边摸着下巴,一边皱眉思索起来。
随着离边关越来越近,他越来越感觉不对劲。
天南进犯大炎边关的情报,几天过去,只有那天夜里那一封而已。
按照正常情况来讲,应该每天都有好几份战报传来才对。
并且,炎帝,还有他王安,都有派人先去边关打探情况。
炎帝的人王安不清楚,但他王安派去的人,就没回来复命过,已经连续好几人没有影踪了。
事情,似乎越来越蹊跷起来。
“蒋校尉!”
王安忽然把蒋铜喊了过来,同时让凌墨云,以及几位他这几天物色之后,觉得天赋和能力都不错的人一起过来,一边走一边谈论事情。
“从我们出发一来,一直没有得到半点天南和大炎边关的情报,朝廷那边和本宫这边都派了人去查看情况,朝廷那边我不清楚,但我们的人,都是有去无回,这件事情,你们怎么看?”
王安看向众人,想听听他们的看法。
众人顿时面面相觑,蒋铜想了一会儿,回道:“回太子,此事我最近也一直在琢磨,我们已经派出了几波人,按理来说除了最后派出去的一波人还在路上之外,之前派出去的几波人,都应该回来了才对,但却音讯全无,我怀疑是不是出了什么意外。”
“你的意思是…被天南国的人发现并且杀了?”
王安摸着下巴思考喃喃自语着,“天南国的人能这么厉害?”
王安不是没跟天南国的人接触过,虽说他们那里的确民风彪悍,但大炎的民风比他们更彪悍。
这一点,可不是用嘴巴说出来的,而是用领土版图来决定的,大炎的领土比天南要大上数倍,这多出来的领土都是用拳头和刀剑打出来的。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更强的人,才有资格占领更多且更肥沃的土地。
天南国无论是领土面积还是土地肥沃程度,都显然是不如大炎的,差距肉眼可见。
但就是这样一个天南,能把大炎的边境给打得一点消息都传不出去?
“不可能,天南国不可能有这种实力。”
凌墨云脸色严肃的摇头,他曾东征西讨南征北战过,知道天南有几斤几两。
事实上,天南国的实力并不强,当京城收到天南进犯大炎的消息的时候,整个大炎朝堂上下的第一反应,不是害怕,而是震惊。
这天南,它们是怎么敢的啊?
“凌统领,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我们派出去的人回不来,你又是怎么看待的?”王安问道。
“我也不清楚,不过我知道,天南绝没有那种实力,我猜测,我们派出去的人之所以没有回来,可能不是被天南的人拦住或者截杀了,而是被我们自己人拦下或者灭口了!”凌墨云掷地有声道。
“我们自己人?”
在场众人,全部露出吃惊之色。
“对。”凌墨云点头,“我们派出去收集情报的人,都是百里挑一的好兵,他们若是察觉不对,不会再深入,而是会回来给我们传讯,就算他们自己回不来,也会想办法派人回来传讯给我们,但是至今为止,派出去的所有人,却音讯全无,这意味着,他们并没有危机感,放下防备,而能够让他们放下防备的,只有我们自己人!”
“凌统领,你该不会是想说,我们的人背叛了大炎,投靠了天南国吧?”蒋铜一脸的难以置信。
大炎怎么说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强的几个国家之一,而天南,不过是一个偏居一偶的小国而已。
大炎南境边关的将领们,脑子出问题了才会去投靠天南。
“镇南公脑子进水了才会去给天南当狗,给大炎当狗不比给天南当狗要强十倍?”
王安摇了摇头,虽然凌墨云讲得有理有据,但却不太现实。
“太子殿下,我们的人给镇南公那边送信询问情况,但镇南公从未回应我们,这能不能说明镇南公是有问题的?”蒋铜忽然问道。
南部这一片区域,算是镇南公的地盘,听令于朝廷,边关出事,按理来说他应该比任何人都急才对,但目前为止,似乎没有什么动静。
“那么只有两种可能了,一种就是我刚刚说的,镇南公投靠了天南,另一种可能就是,镇南公已经死了!”凌墨云正色道。
“凌统领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蒋铜一拍大腿,恍然大悟,继续道,“太子殿下,若如凌统领所说的那样,无论是哪种可能,都对我们大不利,我们手上的这点兵力,恐怕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需要向朝廷求援!”
这两种情况,无论是哪一种可能,都可以说是惊天巨变!
极品太子爷 第1324章 猫腻
王安脸色越发凝重起来,他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忽然道:“有没有第三种可能,天南国之所以敢进攻大炎,是跟其他国家联手了,至于镇南公究竟怎么回事,恐怕我们还需要慢慢调查。”
古代就是这点不方便,边远地区发生了什么事,通常都需要好几天之后才能知道。
“这……”
此话一出,凌墨云,蒋铜等人,全都沉默了下来。
倘若真被王安说对了,天南真是跟其他国家多国联手针对大炎,那么事情,可就严重了。
“在往常,边关发生任何事情,一个时辰就会有一道消息传到京城,一天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都会保证有边关的准确消息,但这次天南作乱,几天时间,仅仅只有一道消息而已,的确有很大的问题。”蒋铜喃喃自语道。
事实上,这次天南跟大炎南境边关,究竟是什么情况,大家都是两眼一抹黑,搞不清楚状况。
现在他们对于边关的判断,全凭猜测,这种什么消息都没有的情况,在大炎立国以来,还是头一次出现,偏偏让王安给遇到了。
这意味着,天南进犯大炎,绝对有非常大的猫腻!
“唔…看来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更复杂一些,不过好在,还有两日时间,我们就差不多能到边关了,到时候再看看具体情况,然后做出战略调整。”
王安摸着下巴若有所思着,“蒋校尉,你让禁卫军的手下,派出一支三十人的轻骑,先去前面探路,有任何异常,立即回来禀报,凌统领,你让赤龙军也派出三十人的轻骑,跟禁卫军的人兵分两路,从另一侧迂回的打探情况,发现任何异常,立刻回来禀报!”
“是!”
“是!”
蒋铜和凌墨云立即领命。
蒋铜本就是禁卫军的校尉,统率王安手下的这支禁卫军,自然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而凌墨云,他是太子卫的人,并不是赤龙军的人。
初始王安让他担任赤龙军这支人马的头儿的时候,赤龙军的人并不是很服气,不过碍于王安上来就把张弓和李凌给收拾了的脾气,虽然有不服气的人,但也没人敢冒头做刺头去得罪凌墨云。
并且几天相处下来,赤龙军的这支人马发现凌墨云确实有过人之,因此服他的人多了不少。
虽然张弓和李凌的嫡系心腹心里还不服,但表面上已经不敢表现出来,至少凌墨云吩咐什么,他们都会老老实实的去做。
目前来看,凌墨云已经大体上掌控了这支赤龙军了。
两人当即下令,各自派出了三十人去前面探路。
随着越来越靠近边关,他们也变得越来越谨慎起来。
毕竟小心驶得万年船,哪怕现在还是在大炎的境内,但现在的情况,容不得他们不谨慎对待。
与此同时。
京城。
旭日东升,正是上早朝的时间。
炎帝高高坐在龙椅上,脸上面无表情,下方的大臣们,一个个面面相觑。
炎帝这是怎么了?看着好像不太高兴的样子?
整个朝堂上的气氛,略显得有几分压抑。
沉默良久,炎帝忽然嗓音低沉道:“都给朕说一说,最近国家上下,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
闻言,诸多大臣,一个个你看我我看你。
炎帝好端端的,怎么突然说这个。
“谁先来跟朕说说?”
见没人主动,炎帝继续开口。
下方的大臣们依旧是一个个大眼瞪小眼,鬼知道今天炎帝是怎么了,谁也猜不透他的心思,故此没人愿意当这个出头鸟。
“徐忠年,你先说。”
见依旧没人说话,炎帝直接进行点名。
徐忠年整个人是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炎帝这个问题。
不过炎帝既然开口询问了,硬着头皮也要答出来。
徐忠年上前一步,作揖道:“启禀陛下,近日以来,我大炎发生了不少的事情,不过可称之为大事的并不多,好在陛下英明神武,将发生的大多事情都解决了,从太子遇刺以来,大致发生了以下事件,先是大旱闹饥荒,在太子的主持以及陛下的支持之下,灾民得到了完美的解决,之后就是太子出使各国,荣辱不惊,扬我大炎国威,甚至是斩了北莽小王子,全身而退,同时,太子建立京城开发区,设立武器库,发明出各式各样的新型武器,壮我大炎的军事实力,而近几日发生的事情,则是天南国犯我大炎边疆,太子殿下为解陛下之忧,为了大炎的苍生社稷,主动请缨,率领大军,迎击天南!”
他基本上说的都是王安干的好事,至于昌王和惠王虽然也干了不少的事,不过那是半个字都不提。
不过话说回来,人家徐忠年本就是太子这一脉的人,帮着太子说话,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假若帮了昌王或者惠王说话,那问题就大了。
炎帝原本心情不好,在听完徐忠年说的这些话之后,虽然心里也知道徐忠年有拍太子马屁的痕迹,不过脸上还是忍不住露出一抹笑意。
如今一提到太子,他第一反应,不是头痛,而是高兴和欣慰。
“嗯,徐爱卿说得不错,诸位爱卿有什么要补充的么?”
炎帝很快控制好自己的面部表情,恢复成严肃的面孔。
“启禀陛下,臣有话要说。”
徐怀之立即开口,不能什么好话都让你徐忠年说了。
“哦,徐爱卿有什么话要说。”炎帝目光微微闪烁,话虽是对着徐怀之说的,但炎帝的目光,却若有若无的落在昌王的身上。
“陛下,我大炎边关,近几年来被骚扰不断,幸亏有大皇子昌王为陛下排忧解难,大皇子主动请缨前往北境边关,多年征战,抗敌于国门之外,身经百战,为陛下,为百姓九死一生……”
徐忠年吹嘘太子,徐怀之自然就要吹嘘昌王。
总之,不能什么风头都让太子占了,昌王的功劳也要特意提出来。
并且,由于昌王的功劳,可都是军功,这可是硬荣誉,再加上徐怀之的口才,硬生生给人一种昌王比太子要更强一筹的感觉。
极品太子爷 第1325章 神灵的启示
炎帝耐着性子面无表情的听完了,听完之后,长长的嗯了一声,算是对徐怀之的话表达了认可。
惠王这边的人,顿时有些坐不住了,怎么能什么好话好事都让你们说了?
他们当即把惠王干的事情也邀功似的说了一遍,比如救济灾民,为炎帝出谋划策之内的。
不过跟太子和昌王干的事比起来,惠王干的这些事,明显有些含金量不足。
论救济灾民一事,惠王不如太子,论军功一事,惠王不如昌王。
甚至是论才华,吟诗作赋,惠王也被太子牢牢的按在地上摩擦。
并且,惠王的好几项计策,还差点把事情给搞砸了。
可以说,跟太子和昌王干的事情比起来,惠王干的那点事,实在寒碜,有些不足为提。
以至于惠王的人邀功似的说完之后,自己脸上都有些挂不住,而徐忠年卢福舟以及昌王那边的人,都暗暗有些忍俊不禁。
“嗯,几位爱卿都说得很好。”
炎帝先是对他们的话表达了认可,随后停顿了一下,庄严道,“不过你们说的事,都是朕已经知道了的事情,朕今天想听的,是朕不知道的事情!”
不知道的事情?
在场的所有人,皆是愣了一下。
炎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一时间,所有人,都心思各异起来。
在场的大臣,谁没有一点自己的小心思?
又有谁没干过一点以权谋私的事情……
只不过有些人干得比较多,比如拉帮结派,贿赂银两,买官卖官之内的。
有些人干得比较少,只是在某个机构单位塞一两个自己的亲戚。
总的来说,能做到在京城为官,并且有资格上朝堂的人,屁股干净的,可以说少之又少。
不过只要不影响大局,很多事情,炎帝即便是知道,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并且,很多大臣都觉得自己事情办得很干净,不会留下什么把柄。
那么问题来了,炎帝为什么突然来这么一句?
莫非他知道了什么?
一时间,朝堂上,不少大臣心里一紧。
他们都干过违反大炎律令的事情,并且这种事情可大可小,如果炎帝要惩治他们的话,完全可以把罪名最大化,收一两银子的贿赂也可以打入大牢。
屁股不干净的大臣,自然是心虚忧虑起来,炎帝的这一番话,不得不让他们多想。
至于那些两袖清风的,行得正坐得端,倒是没有这种忧虑,毕竟身正不怕影子斜。
“怎么,满朝文武,对于朕的问题,为何避而不谈?无人回答?”
见整个朝堂上下,没有一个人回答自己,炎帝淡淡开口。
下方的大臣们,一个个心思急转个不停,心里在迅速思虑着如果被炎帝给点名点到了应该怎么办。
“卢福舟,你来说说,这大炎,有什么是朕不知道的事情。”
炎帝忽然点名卢福舟。
卢福舟顿时心里巨汗,这好端端的怎么点名点到他头上来了,可惜太子不在,要是太子在的话,以他的智商和口才,肯定能说出让炎帝满意的答案。
他也不知道炎帝今天这是怎么了,总感觉炎帝说的话是话里有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