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太子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浮沉
不过好在,他卢尚书行得正坐得端,虽然犯过一点点小小的错误,不过无伤大雅,相信炎帝知道了也不会说他什么。
更何况,卢福舟如今已经站队太子了,这一点,卢福舟相信炎帝肯定是知道的。
只要太子不倒,炎帝有心继续培养太子,那么,他卢福舟就不会出事。
当即,卢福舟上前一步,作揖道:“启禀陛下,大炎何其之大,生灵亿万,能传到陛下耳朵里的事情,自然都是大事,而没有传到陛下耳朵里的事情,自然都是小事,六部的人就会为陛下解决,再往下,各州府,郡县,都会为陛下解决各种民间琐事,而这些事,都是小事,陛下身为一国之君,自然无需为了这些小事分心,当然,倘若陛下要调查某事,可以立刻把案件的宗卷调来查看。”
他说说得很漂亮,也很实在。
你炎帝是皇帝,管的都是大事,如果小事你也管的话,那就太大材小用了。
“嗯,卢爱卿言之有理。”
炎帝赞许的点了点头,忽又说道,“不过朕昨夜梦里,忽然做了一个梦,这个梦,让朕很是愤怒!”
做了个梦?
别说卢福舟了,在场的所有人都有些懵了,同时他们也明白了炎帝为什么今天一直板着个脸不高兴了,原来是做了个梦导致的啊。
炎帝身旁的李元海,躬身低着头,眼睑低垂,看不出任何喜怒哀乐。
但只有他心里清楚,炎帝根本没做什么梦。
至于炎帝为什么会这么说,李元海心里明白,炎帝这是要敲打某些人了。
卢福舟怔了怔,连忙回道:“天子做梦,定是神灵有所启示,不知陛下可是做了什么梦?”
在这种年代和环境下,即便是普通人做了个梦,都会有各种解释。
而皇帝做梦,那更是上升到了神明的地步,比如皇帝做个龙凤呈祥的梦,会有吉瑞之兆的解释,做个血流成河的梦,则是代表着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启示。
总之,一个梦,可以有各种解释,可大可小。
而皇帝做的梦,无论是什么梦,都会被这些读了一肚子书的大臣们做出各种各样的解释。
炎帝看了一眼卢福舟,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目前他并不知道李洵背后的那位公子是谁,而李元海虽然已经暗中在调查了,但还没有什么进展。
因此,有些话,有些事,炎帝还不能说,但可以通过朝堂上进行敲打。
“朕昨夜梦到,有人,偷了朕的钱!”炎帝双手放在龙椅扶手上,冷冷开口,虽然声音不大,但听得出来,他很愤怒。
呃……
卢福舟直接愣了愣神。
偷了炎帝的钱?
“陛下,莫非是国库之中…有人……”
卢福舟下意识的开口,不过很快又闭嘴了。
打国库的主意?
这是活得不耐烦了吧。
极品太子爷 第1326章 陛下英明
国库之中的每一笔进账和出账,可都是有详细的记载的,
谁敢打国库的主意,被查出来,别说一百两了,即便是十两,那都是掉脑袋的事情!
满朝文武,无人不震惊!
究竟是谁,胆大包天到了这个地步!
“朕已经让人去查了国库的银两,数目对得上,并没有人动国库的银两。”炎帝淡然道。
一时间,众多大臣有些犯迷糊了。
不是国库,那是什么?
炎帝做的梦可真是够奇怪的,谁偷你的钱啊?
该不会是贿赂…还有中饱私囊,也算是偷炎帝的钱吧?
国库之中拨下来的赈灾的钱款,可是有不少,都被一部分人给吃了……
甚至是,军饷,也有一部分。
当然,敢吃赈灾的钱款和军饷的人,自然是把自己屁股擦得很干净,不会留下什么把柄,除非自己人自爆。
不过大家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了,脑子出问题了才会自爆。
不过,炎帝总是给人一种话里有话的感觉,让心虚的大臣,可以说是越来越心虚。
“陛下,这……”
卢福舟有些接不上话了,不过好在他自己底子还算干净,炎帝就算查他,他也没什么事。
至于其他人,那就不好说了。
炎帝目光扫过所有人,继续道:“除了梦到有人偷朕的钱之外,朕还梦到,出现一群山匪,欺压百姓,抢老百姓的钱,甚至是杀老百姓,在朕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他们肆无忌惮,大肆敛财,无法无天!”
砰!
炎帝说着,越说越怒,重重一掌拍在了龙椅上。
“他们将从老百姓身上收刮出来的钱,运到了朕不知道的地方,这里面的每一文钱,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他们想用这笔钱做什么,朕想都不敢想!”
下方,所有的大臣,全部脸色变幻莫测。
只是一个梦而已,炎帝为何会如此震怒?
这真的只是一个梦而已吗?
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炎帝恐怕,知道了一些什么……
在场的各位,有几个不是人精?
一时间,有不少人都猜测出来,炎帝恐怕,不仅仅是做梦那么简单,恐怕还知道了一些什么隐秘的事情!
“陛下,此梦乃神灵的启示,既然陛下能梦到此梦,意味着恐怕有大事即将大事!”
卢福舟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只好往玄学这方面去扯。
“嗯。”
炎帝淡淡点了点头,道,“所以朕决定,彻查天下,上至京城,下至各州府,郡县,乡镇,村,所有的大额金钱的流通,通通汇报,与此同时,百姓有任何不平之事,郡县,州府解决不了,可直接进京举报!尤其是边远地区,朝廷派钦差,彻查有没有官员欺压百姓,敛财的现象!朕要还大炎一个朗朗乾坤!”
“这……”
炎帝的一番话,可谓是雄心壮志。
但,彻查全国上下,这可是浩大的工程。
再说了,大炎已经存在了好几百年了,裙带关系,就像是长在土里的树根一样,盘根错节。
真要彻查,恐怕要出大问题。
再说了,皇权不下县,这句话可不是说着玩的。
即便是皇帝的命令,到了地方,如果没有钦差大臣盯着的话,你皇帝说的话也不做数啊……
更何况,如今大炎并不太平,又是闹灾荒,又是打仗,到处都要用钱和用人,彻查天下可是要调动全国的人手和耗费大量的金银的。
并且,各地奸臣可不少,瞒报,谎报的情况可不少,你炎帝这么忙,总不可能一个一个的亲自去视察吧?
可以说,炎帝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架不住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啊。
“朕的话,诸位爱卿,可有什么异议?”
炎帝淡淡的看着众人,开口道。
“启禀陛下,臣没有异议!”
当即有大臣开口回应。
如今你炎帝可是正在气头上,谁敢跟你反着来?脑子进水了还差不多。
枪打出头鸟,谁当这个出头鸟,谁倒霉。
“启禀陛下,臣也没有异议。”
“臣支持陛下的决定!”
“陛下英明!”
当即,一个又一个的大臣,纷纷支持炎帝。
不过心思却是各异,有人是真心支持,比如卢福舟,徐忠年等人。
炎帝把整个大炎不干净的东西都扫干净了,到时候太子继位,可就轻松多了。
也有人嘴上答应,心里却是想着另外一套。
反正嘴上答应你是一回事,到时候怎么执行你的命令又是另一回事,总的来说就是嘴上不得罪,不反对,但是干事的时候不卖力,磨延工。
接下来,就是写圣旨的时候,一股肃正清明的风,从京城刮了出来。
炎帝的指令,从宫中传出。
早朝散会后。
炎帝去了御花园散心。
“陛下……”
李元海欲言又止。
“有话直说。”炎帝看了眼他。
“陛下,您不是让我暗中调查李洵的那个幕后的公子是谁么…为何在朝堂上做出那些决定,如此一来,岂不是打草惊蛇了么……”李元海不解的问道。
“唉,朕也不想如此,但让你调查,收集证据,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查清楚,而这段时间,偏远地区的无数百姓,就要受苦,朕昨夜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先彻查全国。”炎帝摇头叹了一口气,他也不想打草惊蛇,但宽州城百姓的遭遇,让他感到触目惊心。
继续暗中调查,不知道还有多少个跟宽州城百姓一样凄惨的百姓。
所以他才决定彻查全国,至少,有京城的命令下去,拿着欺压百姓的人,不敢再太过放肆了。
“可是陛下…彻查全国,恐怕,非常的困难,老奴指的是,执行起来,非常困难。”李元海低声道。
下达命令的人虽然位高权重,但做事的是执行命令的人。
大炎酒囊饭袋可是不少,执行起来,恐怕十分困难。
“你以为朕不知道大炎内部的根已经烂了?”炎帝冷笑一声,“朕这么做,一是给他们一个警告,二是朕要让他们猜不透朕的心思!”
“猜不透陛下的心思?”李元海愕然。
极品太子爷 第1327章 溜须拍马
“哼,那些个奸臣,哪一个不是人精?你觉得他们会相信朕仅仅只是做了个梦就会如此大动干戈?不可能!他们绝不会信,他们只会不断的揣摩朕的心思,猜测朕是不是知道了他们干了什么龌龊的事情,朕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他们不停的去猜!”炎帝冷笑着,随手摘了一片叶子握紧。
李元海听得有些云里雾里,他发现自己身为炎帝身边的待得最久的人,此时也有些猜不透炎帝的心思了。
炎帝看了他一眼,没有过多的解释,继续道:“李洵的事情,调查得怎么样了?”
“回陛下,李洵的家人不在京城内,老奴已经调查到,他的家人都在百里外的河谷县,老奴已经派人过去,会把他的家人秘密接到京城来秘密审问。”李元海回道。
“嗯,李洵已死的事情,估计他幕后的那个什么公子还不知情,抓紧时间,在那个什么公子知道之前,问出一些有用的消息出来。”炎帝说道。
“是!”李元海轻轻点头。
昌王府。
昌王大马金刀的坐在椅子上,一手扶着扶手,另一只手则是把玩着两颗石胆,来回搓动,眼睛则是眯成了一条缝,显然心思很重。
徐怀之等一众站队昌王的大臣,在各自的府上乔装打扮之后,从后门进入了昌王府。
虽说他们都已经站队昌王,但炎帝尚且还在壮年,这大炎的天下,还是炎帝的。
只要炎帝一天在位,那么他们都是炎帝的臣子。
身为炎帝的臣子,怎么能明目张胆的跟王爷走得太近?容易引起炎帝的猜忌。
虽说炎帝早就知道了哪些大臣站队了哪些人,但只要不做得太过分,炎帝不会多说什么,也不会去管。
但倘若是明目张胆的走得太近,那就有问题了。
你身为朝廷的大臣,一天天明目张胆的跟王爷腻在一起,是何居心?
你是我炎帝的臣子?还是他昌王的臣子?
出于种种顾虑,该偷偷摸摸的时候,还是得偷偷摸摸。
更何况,炎帝今天明显心情不对劲,这时候大家要见面,更应该背着他了。
昌王眯成一条缝的眼眸深处,波涛诡谲,让人猜不透他此时此刻内心究竟在想些什么。
不过从其阴鸷的眼神可以看出,他此时此刻的心情,并不好。
把玩石胆的那只手,也越来越用力,搓得石胆不是发出光滑的摩擦声,而是发出难听的咔咔声。
“王爷,徐大人他们来了。”
忽然,一名手下上前汇报。
昌王阴鸷的脸瞬间收敛起来,取而代之的是上扬的嘴脸,眉头也挑了起来,阴郁的脸瞬间变得阳光明媚起来。
“请他们进来。”
“是。”
很快,徐怀之等人被请了进来。
昌王站了起来,伸手做了个请的动作,笑道:“诸位大人,请坐。”
“王爷客气了。”
“王爷请坐。”
诸位大臣们也立刻笑呵呵的作揖行礼,大家都客客气气的坐下了。
“慧儿,给诸位大人上茶!”昌王吩咐府上的奴婢。
很快,每一位大臣都倒上了一杯热茶。
“这是本王从边关带回来的茶叶,口感醇正,唇齿留香,回味无穷,请诸位大人尝尝。”
昌王也没有问这些大臣们为什么来拜访他,实际上心知肚明,是因为今天炎帝的反常态度。
不过他故意不说,等大臣们自己开口。
说话间,昌王自己举起茶杯,打开茶盖,轻轻将漂浮在上面的茶叶撇向一边,吹了一口气,然后抿了一口,放下茶杯,闭上眼睛享受,一副回味无穷的样子。
见他这副模样,大臣们也不好打断他,也各自有模有样的喝了起来。
喝完之后,发现这茶叶实际上不怎么样,远没有江南的茶叶来得口感醇正。
不过茶好不好喝这种事情,很多时候,不是看茶本身,而是看请喝茶的人是什么身份。
尽管这个茶不怎么样,但大家喝完之后,也都纷纷有样学样,做出一副无比享受的表情。
“好茶!”
“王爷好品味!”
“这是老夫在京城喝过最好的茶叶,多谢王爷,让我等今日有幸品尝到这等好茶!”
一个个拍起了马屁来。
昌王笑了笑,道:“诸位大人若是喜欢,本王府上还有很多,等会儿走的时候,送诸位大人一些。”
实际上心里则是冷笑,这茶什么样,他自己能不知道?
一群阳奉阴违的家伙,他日若是我登基称帝,还得防备着你们,迟早清洗了你们。
“王爷客气了。”
一群大臣纷纷不好意思的样子,而昌王坚持要送,他们一个个宠辱若惊的纷纷表示感谢。
“不知道诸位大人,来我府上,所为何事?”
茶也喝完了,恭维的话也说得差不多了,接下来该谈正事了。
徐怀之眼珠子滴溜溜一转,率先作揖道:“今日早朝,不知王爷有什么看法?”
“哦?早朝?”
昌王就知道这些人是来说这事的,不过他故意装不知道,毕竟有些事,哪怕这些大臣是跟他站一条线上的,也绝不能让他们知晓半分。
其实今日炎帝在早朝大发雷霆,甚至是下达了那些圣旨,全国各地排查,最惊慌的实际上是他昌王。
不过越是这种时候,越要保持镇定,更是越要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诸位大人说的可是,父皇今日早朝的时候发怒的事情?”昌王问道。
“正是。”徐怀之点点头,“王爷,陛下好好的,怎么会突然发怒?甚至是不惜大动干戈的想要排查全国各地,什么山匪贪官都牵扯出来了,陛下究竟是受了什么刺激?王爷可知一二?”
昨天上朝的时候还好好的,今天就不正常了,如果说炎帝没受什么刺激,打死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人会相信。
而昌王,毕竟是炎帝的亲生儿子,又是大儿子。
昌王知道的消息,肯定比他们这些大臣知道的要多多了。
“徐大人,这件事,你可是问错人了,父皇今日怎么了,本王也不知道。”
极品太子爷 第1328章 跟太子有关
昌王摇了摇头,继续道,“实际上,本王跟你们一样,对于父皇今日发怒,本王也是一头雾水。”
“王爷也不知晓吗?”徐怀之捋了捋胡须,眉头紧皱了起来,总觉得事情有蹊跷。
“你们都是本王的人,本王不至于骗你们。”昌王摇头。
“王爷误会了,我们并不是怀疑王爷,只是疑惑陛下今日举动的异常而已。”徐怀之连忙解释。
从身份上来说,他们站队昌王,昌王是主,他们是仆,仆人怎么能怀疑主人?
“这件事情,本王也在疑惑。”昌王无奈笑了笑,“父皇的心思难以揣摩,我们也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猜不到很正常。”
“王爷,您说…今日陛下的异常举动,会不会跟太子有关?”忽然,坐在比较偏后的一位大臣开口。
一时间,所有人纷纷看向了他。
昌王神情严肃道:“刘大人何出此言?”
既然提到了太子,他不得不慎重对待起来。
如今的惠王,昌王已经没把他放在眼力了。
唯一对他有大威胁的,也就只有太子一人了!
虽说如今太子人不在京城,但威胁丝毫没有减少半分,反而更让昌王觉得他是一个祸患!
“王爷,太子前几日出征的时候,上来就解决了张弓和李凌二人,当时引得朝堂上下,一片议论,不过那二人也是愚蠢,被太子抓了把柄,但是从那一日之后,太子的消息似乎就没有了,根据老臣多年的观察,这太子就不是一个消停的人,几天都没有他的消息,今日陛下突然震怒,老臣觉得,很有可能与太子有关!”刘大人回道。
“怎么哪哪儿都有太子。”徐怀之吐槽一声,不过吐槽归吐槽,一边捋胡须一边眉头紧皱思索着。
“与太子有关?”
昌王脸色逐渐凝重起来。
他们这边,对于太子的动向,一无所知。
太子现在走到了哪个位置,他们根本不知道。
难道是太子发现了什么?
“徐大人,你怎么看?”昌王看向徐怀之,如今的徐怀之,算是他手下智囊团里最聪明的一个。
“回王爷,我怀疑太子可能是赶路的时候,贪玩去了某些县城,见到了县令或者是某些富家子弟欺压百姓,亦或者是县令与当地的门阀世家狼狈为奸,贪污受贿,然后写了信给陛下,陛下才会如此动怒,也有可能是县里上交给州府,再由州府上交到朝廷的税钱,被这些贪官给贪污了,所以陛下才会说什么强盗小偷,偷了陛下的钱之类的话。”
徐怀之一边摸着下巴一边推测。
不得不说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经历得多,猜测的东西虽然不完全准确,但至少也擦到边了,并且说的很有道理。
“是么?”
昌王继续把玩起手上的两颗石胆起来,石胆不断的在手上搓动。
一般来说,石胆转得越快,证明这个人心里越不能平静,但转得慢的话,意味着心情平静。
此时的昌王,手上的石胆转得不快也不慢,他是一个城府极深的人,在外人面前,永远不会表露出自己的内心。
“王爷,我觉得徐大人说的有道理,陛下今天的异常,说不定真跟太子有关。”一名大臣立刻说道。
“说不定徐大人猜了个正着,正是太子发现哦贪污受贿和欺压百姓的情况,写信给了陛下,所以陛下震怒。”另有大臣附和道。
“太子这时候不应该赶着去边关收拾天南国么,怎么不干点正事啊!”
“呵,太子向来这样,他就不是一个正常人。”
不少人都对王安颇有悬念,对于王安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话。
即便是王安干的是好事,他们也会酸溜溜的来一句太子不干正事,从别的角度抹黑。
昌王静静的听着手底下的这群人的分析。
若真如这些人所说的那样,他反而心里能够觉得安稳。
就怕是王安发现了别的隐秘!
不知不觉,昌王陷入了深思起来。
“王爷!”
忽然,徐怀之开口,打断了昌王的思考。
“徐大人有什么话要说的吗?”昌王问道。
“王爷,老臣觉得,现在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徐怀之忽然笑了起来。
“哦?千载难逢的机会?徐大人何出此言?”
昌王顿时来了兴趣,不知道这徐怀之是又想到了什么鬼点子。
他现在对于徐怀之,可以说是非常的信任,徐怀之有什么想法,他都愿意认真听。
其他人也纷纷看向徐怀之,他们发现自己跟徐怀之还真是有不小的差距。
人家徐大人在昌王面前,总是有源源不断的点子,而他们,一个个只能在旁边附和叫好。
徐怀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笑道:“王爷觉得,太子为何能跟陛下关系最好,父子情深?”
昌王最不喜欢听的就是太子跟炎帝关系好这种话,因为同样都是炎帝的儿子,但炎帝的偏爱,是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的。
按照正常的长幼有序的礼仪来说,他昌王是大皇子,这太子之位,他昌王最适合坐才对。
但炎帝偏偏把太子之位给了年仅十几岁的第十子王安,昌王若说心中不妒忌,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徐怀之既然这么问了,他虽然心里不爽,但不会将自己的戾气和不满表达出来,而是十分大度的样子,看似无所谓的说道:
“太子如此受宠,自然是跟他的生母有关。”
太子的生母,自然指的是皇后。
按照传统,昌王也应该叫皇后为母后,不称之为母后的话,乃是有违礼仪,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不过昌王本就不喜欢皇后,因为他母亲不是皇后,并且在场的又都是自己人,对于皇后,不尊重也就不尊重了,不愿意叫皇后为母后也很正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