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的it精英可以来华夏混饭吃,然而对那些造船工人和水手来说,失业就像仿佛一场噩梦,随着经济的崩溃,再想找到新的岗位谈何容易。
造船,航运,钢铁,汽车,随着韩国支柱产业接连溃败,这个国家正在快速回到他们本来的历史地位。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电视和新闻上的报道,远不如自己亲身实地去感受,这正是罗佳提议让大家多出去走走的原因,如今看来,成效显著,过完年回来大家的感慨良多。
星辰软件集团的卫家宁想了想,沉声说道“似乎,我们真的已经改变世界了,我们研发的技术,已经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民众在吃饭的时候,睡觉的时候,打电话发牢骚的时候,全都在使用我们的技术”
讲完了假期见闻,众人将目光望向罗佳,只见他从座位上站起来,拉出早已准备好的巨大白板,还有红黑两色的粗体墨水笔。
头脑风暴团立即打起了精神,一个新的征程即将开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星辰科技的航天航空部门,很快就要横空出世,以应对来自太平洋对面的挑战。
自信的表情浮现在众人脸上,自从建立以来,星辰科技未尝一败,所以大家对未来充满信心,觉得马斯克那家伙一定是昏了头,居然问星辰科技敢不敢迎战
硬汉天团知道的不少,但就是不知道什么叫害怕
罗佳看清大家脸上不屑一顾的表情,微微皱眉,随即又将眉头舒展开,沉声说道“看起来,大家都是很有自信的样子呢,的确,我们虽然从未涉及过航空航天领域,但在这个领域里,我们有着不错的技术储备。”
“例如曹原的石墨烯制备技术,马斯克的猎鹰火箭用不锈钢,如果我们用石墨烯的话,性能肯定会领先他们很多,基本算是降维打击了。”
“此外我们还有超声波电机,电池储备技术,激光技术,电磁技术,光学感应技术,第三代人工智能技术等等。”
“这些技术是我们重要的底牌,不敢说后无来者,至少也是前无古人的,就算扔给西方,让他们搞逆向工程,他们也没有办法仿制。”
“然而,不知各位想过没有,明明我们有这么多底牌,为什么马斯克依然敢如此嚣张的发起挑战呢而且从行为分析学的角度来看,马斯克显然是故意的,似乎他担心的不是我们被激怒,而是我们没有愤怒。”
会议室里沉默了下来,众人陷入沉思,顺着罗佳的语言仔细回忆,大家想起马斯克遥指东方时候,嘴角轻扬的那抹笑意,颇有点老狐狸的味道,难道说在马斯克嚣张的背后,还隐藏着什么
顿了顿,罗佳继续说道“1983年3月23日,星球大战计划正式提上日程,我们不能忘记,北美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领先优势,究竟大到了何种地步,当北美决定发展天基武器的时候,这间办公室里一半的人,包括我在内,还没有出生呢。”
“有人说,耗资万亿的星球大战计划,本身就是一个骗局,消耗了前苏联巨大的资源,最终导致毛熊的解体。”
“虽然星球大战阴谋论在民间很有市场,但理智却告诉我们,不是,星球大战计划绝不是骗局,骗局说之所以流行甚广,只是因为有些人,希望我们认为它是骗局”
“就像多年以来,大v和公知们,不遗余力将北美打造成人类灯塔一样,舆论和文化,历来是所有霸权主义的终点,过去我们不重视宣传和文化侵略,吃了大亏,所以今后的我们,要更加谨慎去分辨,什么是事实,什么是别人希望我们相信的所谓事实”
罗佳这番话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大家放假这段时间,他没有闲着,除了学习,罗佳还进行了深刻入骨髓的思考,分析马斯克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
果然,罗佳这番话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假设星球大战计划不是骗局
这个假设实在太恐怖了,没人敢猜测北美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技术储备,究竟领先华夏多少年,即便星球大战计划只完成一半,其科技含量也足以甩开华夏一个世纪那么远。
“罗总你是当真的吗”
“怎么可能星球大战计划如果存在,那北美当局岂不是有能力造天基武器”
“我去,不敢想,一想到天基武器这四个字,我心里就直发毛。”
大家议论纷纷,倒不是说怕了,而是星球大战计划实在有点恐怖,无知者才无畏,拥有科学素养的头脑风暴团,太清楚超前技术的威力了,很多时候,有技术就是可以为所欲为的。
罗佳淡淡说道“让我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大家或许知道,发展天基武器需要高效低价的运载工具,北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推出了三角快帆,推出了从x34到x40之间的航天实验机,以及最早的可回收式运载火箭k1。”
“后来,负责k1计划的首席科学家沃尔姆博士,从奇石乐集团跳槽到蓝色起源,开发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谢泼德火箭。”
“从某种程度来说,星球大战计划从未结束,而是以另外一种面目出现在世间,包括谢泼德火箭,爱国者3型导弹,萨德系统,它们全都是星球大战计划的衍生。”
“我这里有一份详细调查,统计了星球大战计划中各个子系统的完成度,现在我把它发到各位的办公邮箱里,回去以后请大家抽时间看一看吧。”
说罢,罗佳手指在笔记本上按下回车,将邮件发送给大家,这份邮件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大气层外拦截系统,简称eris,负责企业,洛克希德马丁。
1991年1月28日,eris第一次拦截测试,目标rv由轨道科学公司的白羊座导弹运送,在270千米高度上,两者以134千米每秒速度相撞,rv被成功的摧毁,试验成功。
截止1994年5月19日,eris共进行四次测试,其中三次成功,因为可以推断,北美具备大气层外目标拦截能力,拦截高度,500公里以上。
大气层外击杀载具系统,简称ekv计划。
1990年10月立项,分别向马丁玛丽埃塔,休斯导弹,洛克韦尔,三家公司发售项目包,随后在 1995年的第一轮竞争中,马丁玛丽埃塔公司的方案被淘汰。
接下来,在1997年6月24日和1998年1月16日,分别进行了nd飞行综合测试,ift-1和ift-2项目,根据结果评估,雷声公司击败波音,成为gbi导弹ekv部分的主承包商。
类似内容还有很多,看过这份邮件后,众人纷纷表示震惊,不知道罗佳是从那里得到这份资料,如果资料属实的话,包含上千个子项目的星球大战计划,其完成度,恐怕远远超过世人的认知。
由于成本的原因,和北美主要对手苏联解体的原因,这些极具开创性的科研成果,百分之九十以上未曾投入使用,被存储在nasa的数据库中,只需要投入人员和资金,蓝图马上就可以变为现实。
罗佳笑了笑,对一脸震惊神色的众人说道“这恐怕就是马斯克的底气所在了,北美开始太空研究,比我们早几十年的时间,至于马斯克和nasa之间的关系,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不知你们谁还记得,那枚发射于2013年10月7日的蚱蜢火箭”
第四百四十五章 抱歉 我们要在太空里建个电梯!
头脑风暴团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激烈争论,科学家们分成两派,一部分人支持太空计划,希望和北美死磕,直至扳倒不可一世的科研巨无霸nasa。
而另一部分人意识到太空计划实在太冒险了,要把整个公司所有的科研力量扑上去,并且花费不计其数的资金,这样做得不偿失。
罗佳没有表态,他认真听取每一个人的发言,并且在大脑中飞快的思考,分析大家的观点和思路。
“大佬们今天很反常啊,都午夜了,还没有散会的迹象呢。”
“听说是因为太空计划而发生争执,具体我也不懂,好像关系到公司未来发展方向,会议室里气氛可紧张了,好多大佬都卷起袖子,脸色涨得通红。”
“你们俩少在那嘀咕,赶紧把夜宵送上去,大佬们都饿了,等着吃馄饨呢。”
不仅食堂的工作人员们议论纷纷,整个星辰科技,连带所有子公司,全都在翘首以盼,等待总部吹响进军太空的号角。
毕竟在这个充满男性耿直气息的团队里,谁还没有星辰大海的梦想?
想开发太空吗?
废话,直男们早就想疯了好不好!
然而理智却告诉他们,事情恐怕不简单,头脑风暴团开了整整一天的会,始终没有任何消息从会议室里传出,显然是出了什么问题,令大佬们无法下定决心。
仿佛整整一天的分析和讨论,耗尽了大家的精力,吃过夜宵后,会议室里渐渐变的安静。
所有人都把目光对准罗佳,毕竟无论头脑风暴团分析的再热闹,最终都是需要罗佳拍板决定。
从某种程度来说,头脑风暴团也是罗佳的智囊团,负责提供各种意见,罗佳会综合考虑所有意见后,做出相对客观和理性的选择。
清了清嗓子,罗佳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于是站起身,走上讲台,脸上挂着一如往常的微笑,而后敲了敲话筒,又试了试墨水笔书写是否连贯。
做完这些之后,罗佳沉声道:“大家的想法和意见我都听到了,现在说说我的吧。”
“太空项目之所以产生这么大的纷争,主要原因还是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智慧是比金钱更稀有的资源,总部软件部加上硬件部,二十二万名工程师和科学家,全部投入太空计划,再加上几万亿美元的资金,很可能最终得到的结果,只是在月球上留下一对脚印,何况我们还不是第一个。”
听了罗佳的话,众人不禁苦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士,可谁会记住第二个?
太空这条路,北美已经走过了,现在星辰科技投入那么多人力和资金,走别人走过的道路,怎么看都得不偿失,要是把精力和资金用在别的项目上,或许会更有价值,没道理一棵树上吊死不是。
稍微停顿一下,罗佳紧接着又说道:“你们的顾虑我全都明白,现在让我们来换个角度思考。”
“假设有一种技术,能够以每吨不超过两千美元,甚至更低的价格,向太空大规模运输货物,那么这种技术,是否值得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去开发呢?”
听了罗佳的话,所有人都愣住了,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从地球到太空,每吨货物运输费两千美元?
这怎么可能,天方夜谭吧!
“每吨运费才两千美元?我们岂不是可以造空间站了!?”
“何止啊,运费如此低廉的话,殖民月球,殖民火星,全都会变成现实!”
“当然要建造太空船,掠夺资源呐,月球这玩意儿就是个环绕地球的金蛋蛋,仅仅月海玄武岩中含有的钛金属,起码就有100万亿吨,更别提月壤中的大量氦3,那可是可控聚变技术重要的燃料。”
“氦3好评!现在我们获取能源的方式是卡门涡街发电,然而卡门涡街发电只能在地球上使用,一旦离开地球就失效了,我们如果想让太空船飞起来,飞出太阳系,就一定要开发可控聚变!”
所有人都激动的讨论起来,事实上,星辰大海之路最大的阻碍不是技术,也不是情怀,而是成本。
一座大型空间站,或者殖民者的自重,少说也要几万吨,你总不能指望现有的火箭技术,一点点将发射到太空去吧,那要等到猴年马月。
低廉的太空发射技术,将会改变宇宙开发鸡肋的现实,让开发宇宙变的有利可图。
只有利益才是永恒的,当装满珍贵金属的太空船满载而归那一刻,星辰大海之路才会真正成为可以持续发展的伟大事业。
而现在人类开发太空靠的是什么呢?
情怀。
北美的阿波罗计划,星球大战计划,好奇号火星车计划,这些计划耗资巨大的背后,并非没有利益,而是利益和成本不成正比,花掉一万亿美元资金,取得一千亿美元收获这样子。
罗佳的想法很简单,太空项目不能靠情怀,必须拥有在未来实现盈利的潜能,才能把伟大的事业一直做下去。
唰~
大笔一挥,罗佳开始在白板上画草图,那是一架太空升降机,也就是俗称太空电梯的存在。
此刻,会议室里鸦雀无声,万千思绪在大家的心头,他们忍不住激动的想,历史终于走到这一步,难道传说中的太空电梯,将要在自己的手中成为现实?
不得不说,罗佳真没有什么美术天赋,太空电梯在他的描绘中,就仿佛插在一只苹果上的牙签,底部与大陆连接,顶部是位于地球同步轨道的大型空间站。
草图画完了,罗佳拿着墨水笔沉声说道:“高度,三万六千公里,直达地球同步轨道,随着电梯高度不断攀升,内部重力会逐渐降低,当货物随着电梯到达终点站时,其自身的速度,将足以维持环绕地球同步轨道运动,因此同步轨道终点空间站,是处于完全失重的状态。”
“在介绍太空电梯的工作原理之前,我们必须明确一个问题,太空电梯究竟是一座伫立于地面的巨塔,还是一条从轨道上垂下的悬链?”
“明确这个问题,对我们今后的工作至关重要,因为巨塔承受的是压力,而轨道悬链则是承受拉力的,两者属于不同的力学范畴。”
稍微停顿,罗佳认真的说道:“毫无疑问,答案是后者,由于压力临界失稳点过低的缘故,太空电梯无法承受自重,我们唯一的选择,是在地球同步轨道建立空间站,然后从空间站上垂下一根具备极限抗拉能力的导管,把地球和空间站连接起来。”
“既然我们选择让太空电梯承受拉力而非压力,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来了,材料。”
唰~
红色墨水笔开始在白板上飞快写出推导公式,设太空电梯内部拉力,横截面积随距离的变化函数分别为 t(x)和 a(x)。
随后应用牛顿第二定律,dt=-pa(x)g(x)dx。
其中,等效加速度g(x)是重力加速度与离心加速度的矢量之和
时间过了约莫半个小时,当复杂的推导结束,头脑风暴团惊讶的发现,原来超强度碳纤维作为太空电梯的辅助材料,性能上是达标的。
群魔乱舞一般的卡门涡街发电阵列,就是用超强度碳纤维打造的,经受住了时间和强度的双重考验,值得信赖。
你要问卡门涡街发电阵列为什么不用更强的石墨烯材料,很简单,研究卡门涡街发电阵列的时候,石墨烯材料还没有被开发出来,再说,石墨烯材料的价格相对碳纤维昂贵,拿来做发电阵列,有点大材小用了。
虽然石墨烯没能投身到伟大的能源事业中,但这一次,它可以在太空电梯项目里,发挥自己独一无二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