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情报,马斯克向我们发起太空挑战,其实是为了消耗我们的资金,最终把我们耗死在太空计划上,而他们自己,却可以趁机搞半导体,电气和机械领域的研究,拉近和我们的技术代差。”
“太空竞赛一旦开始,最终会被拖垮的是谁,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我很高兴看到俄国人跳出来,他们真是神助攻,如此一来,北美就算不愿意,也必须加入太空竞赛!”
第四百五十九章 星辰运载火箭总装测试公司
这地方距离酒泉卫星发射不远,沿着公路,在茫茫戈壁之中,矗立着一座座巨大的白色厂房,它们是星辰科技下属的产业,星辰运载火箭总装测试公司。
火箭零部件在星辰科技位于全国的多处工厂内生产,然后运到距离发射场不远的此处,进行最后的总装测试,如果测试通过的话,火箭便会被矗立在沙漠深处的平台上,选择一个晴朗的天气,发射升空。
罗佳下了飞机之后,直接被公司的车接到厂里,走进仓库,便看到一整排星辰a1发动机,其他仓库里还放着碳素保护壳,平衡仪,通讯终端之类的零件。
火箭总装厂的负责人宇,向罗家介绍道:“这十二台发动机,是刚从工厂里运来的第一批,随着全面投产的开始,工厂的生产速度也会越来越快,最终,我们将保持不低于五百台a1发动机储备,毕竟a1发动机虽然号称无限循环使用,但每次使用完毕后,还要进行清理工作,储备数量足够的发动机,可以最大限度加快运载火箭的发射效率。”
“不仅是a1发动机,其他零部件我们也会按照最大发射效率进行优化,这样虽然会花掉公司不少钱,但我认为还是值得的,毕竟安总那边给我的数据,有一万三千吨的货物等着要送上太空呢。”
罗佳没有多说什么,近地空间站,同步空间站,再加上第一条太空电梯,一万三千吨肯定是不够的,安然那边给的只是保守数字,随着太空计划飞快推进,这个数字也会逐步提升。
等第一条太空电梯建起来就好了,老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只要有了第一条电梯,尽管它的功率可能不是那么高,运载量或许也没有那么大,但只要能建起来,就可以抛开火箭,以令人咋舌的低廉价格,向太空中飞快而持续的运输。
至于火箭这个东西,老毛子和灯塔国愿意怎么玩就怎么玩去吧,华夏人民还是喜欢坐电梯的,就不奉陪了。
“测试进行的怎么样了?”罗佳问道。
“很顺利。”宇兴奋道:“已经测试了七台,全部一次性通过,南通制造厂工艺真是神了!每台发动机的测试数据几乎分毫不差,我搞了一辈子航天,从未见过一致性这么出色的产品。”
宇对a1发动机的质量赞不绝口,罗佳微微一笑说道:“原因并不难理解,首先是因为公司下属的机械部门,制造出了全球精度最高的五轴和七轴联动机床,而机床产业的核心力量,源自我们的超声波电机,现在我们制造的电机,性能已经远远超过霓虹帝人集团的谐波减速电机了。”
“其次是因为高精度机械臂和3d打印机,机械臂能够提高总装质量,而3d打印机就更厉害了,能够搞定那些复杂的,连五轴加工中心无法完成的高难度组件。”
宇猛地一怔,十分惊讶道:“我们的3d打印技术,怎么突然变这么厉害了?以前都没有听说过啊!”
罗佳笑着说道:“我必须纠正一下,我们的3d打印技术,并不是突然就厉害了,除非你被伽马射线照射,一下变成了绿巨人,或者被远古蜘蛛叮咬,变成了蜘蛛侠,否则在这个世界上,并没有谁会突然就变的厉害。”
“温成岭是全球顶级激光专家,他的加入,让我们解决了超紫外激光混合光刻机所需的技术,而光刻机所用的激光技术继续衍生,就是3d打印机需要的激光精雕。”
“除此以外,张月川的光学团队,解决了光学测量的问题,郑林,白先勇他们的团队,解决了3d打印机需要的智能化工业软件,再加上超声波电机的高度稳定性,材料学团队研发的各种耐加工金属和碳素,所有成果加在一起,于是我们就有了全世界最强的3d打印系统。”
“目前,3d打印部门还在飞速扩张,相信再过几年,我们就可以用3d打印技术,把运载火箭整个打印出来,那将是不亚于工业革命的又一个伟大开端。”
听着罗佳激昂的语言,宇心中升起惊涛骇浪,久久难以平静。
就像罗佳所说的那样,万事开头难,星辰科技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求生阶段,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来到了收获的季节。
之前所有的研发成果,是公司的根基,公司在根基之上飞快成长壮大,隔三差五,就会拿出点黑科技,给全世界带来一点惊吓。
惊吓过后,大家仔细一琢磨,其实真正全新的技术未必有多少,仅仅把原有的技术重新组合,就足够把所有人都吓一大跳了。
过去我们总觉的,西方是那么高不可攀,难以逾越。
而如今再看这世界,我们又发现,西方人其实很懒惰,很虚伪,身上还有能把人熏死的狐臭味道,仿佛一群没有进化完全的动物,于是我们把西方人称为白皮猪,对他们各种嫌弃。
从洋大爷到白皮猪,中间的转变不是因为西方改变了,而是因为我们渐渐完成了工业和科技的积累,最终,差距会渐渐消失,我们将和西方站在同等的高度看世界。
人和人之间只有平等了以后,所见所感才会趋近于真实,这就好比师生恋,或者下属对上司的恋情,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这里面有权利崇拜的因素,再例如你到了非洲,黑姑娘们肯定会对你喜欢的要死要活,这也是一种权利崇拜现象,人类生来就固有的属性之一。
“下午还要进行发动机测试,罗总要不要亲自去看一眼?”宇向罗佳建议。
略一思考,罗佳愉快的点头答应,“好啊。”
a1型发动机被在机台上放平,喷射口朝向外面的沙漠,机械结构欧本身,连接着密密麻麻的管线和电缆,管线和电缆又连接着控制室内的中央计算机。
屏幕上的数据显示,a1型发动机总重量一点零三吨,一切都已经准备完毕,等待测试展开。
是的,推力能够达到五百五十吨级别的a1发动机,总重量只有一吨多一点,而同样是液氧甲烷发动机,老毛子的rd-171推力达到八百吨的同时,重量接近十一吨,比a1发动机足足重了十倍多。
纤细修长的机身上泛着黯淡的灰黑色,a1发动机之所以能够做到如此轻量级,主要是材料部门的功劳,超强碳纤维和石墨烯不仅重量轻,强度和耐热耐腐蚀程度,也远远超过目前现有的合成金属。
除非传说中的合金神器三钛合金问世,否则星辰科技的石墨烯和碳纤维,注定无与伦比。
至于纤细修长的发动机结构,主要是为了多机联合作业而设计的。
所谓多机联合作业,简单粗暴解释,就是把一排发动机捆在一起的意思。
在原理上,多发动机组合不难,难的是联动系统,通过复杂的计算和精确的控制,控制每一台发动机都把矢量喷口,朝向最正确的方向,不出现哪怕一毫米误差,喷射系统完美控制推力的释放和减弱,这些技术才是最难的。
首先测试的是矢量喷口和各种静态参数,从控制室里发出命令,喷口随着命令不断转动,在微型超声波电机的驱动下,快速调整角度,同时计算机收集发动机数据,和原始数据进行核对。
“静态测试已经完成了,罗总,请您点火吧。”
宇说罢,指了指控制台上最大那个红色按钮。
罗佳略一停顿,随即伸右手,轻轻向下按,短暂阻尼感觉后,耳边传来啪的一声,随即是控制室外面的轰然巨响。
内核赤红外层湛蓝的靓丽火光,突然咆哮而出,宛如射向沙漠中的火神利箭,撕破空气,发出野兽般的咆哮,将火焰周围所有物质灼烧殆尽,令空气中的水分子瞬间蒸腾。
第四百六十章 麻雀火箭
白色火箭下方升腾起赤色烈焰,整个发射平台宛如野兽般咆哮,随着抓住火箭的巨型卡钳松开,火箭开始以相对缓慢的速度腾空,几秒钟后,十二台星辰a1型矢量发动机开始加力,推动火箭加速。
直到接近大气层的时候,火箭才进入停滞状态,在空中滞留足有十几秒,又开始缓慢下降,矢量喷口做出细微的调整,确保火箭以笔直的姿态降落,最终回到了位于戈壁中的发射平台,在合金平台上稳稳停住。
轰~
在发出最后一声咆哮后,十二台a1发动机全部熄灭,整个世界在瞬间安静,唯有那巨大的白色火箭,依旧遥指湛蓝色的天空。
万岁!
欢呼声四起,人们从四面八方奔来,庆祝这个历史性的时刻,由星辰科技研发的麻雀型可回收运载火箭,试射完美成功!
这一幕通过星辰卫视,向全球进行直播,并且取得了巨大轰动。
星辰科技设立在酒泉的分公司,此刻已经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当穿着一件黑色t恤的罗佳,出现在记者招待会的那一刻,现场立刻就沸腾了。
“请问罗总,这次试射的火箭,为什么被命名为麻雀型呢?这其中是否有着特殊的含义?”似乎是来自法新社的记者提问道。
罗佳笑着说道:“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这是我们计划中最小型号的火箭,所以被命名为麻雀,而我们最大型号的火箭,将被命名为鲲鹏级,从麻雀到鲲鹏,简单来说,就是从小到大的意思。”
听了罗佳的解释,记者们顿时呆若木鸡,因为麻雀级拥有十二台a1引擎,总推力六千六百吨,这样一台重型运载火箭,竟然是星辰科技计划中最小的型号?这也太夸张了吧?
别人眼中的重型运载火箭,却是星辰科技的小麻雀。
罗佳这个逼装的可不轻啊!
难以想象,鲲鹏级又会是怎样的存在?
肯定要破万吨推力了吧?
“请问,在掌握了可回收式火箭技术后,下一步,就该开启星辰大海之路了吧?”有一名华夏记者问道。
罗佳笑着摇了摇头,“你恐怕将星辰大海想的太简单了,这条路是我们长期的方向,除了火箭,我们还要设计并且制造两座空间站,并且将空间站模块送上太空,在太空里重新组合。”
“仅仅是把空间站建造起来,就需要花费不短的时间,所以恐怕要让大家失望了,星辰大海之路,并不会迅速开启。”
罗佳的目光扫视全场,当记者们听说,短时间内星辰科技并不会打开星辰大海的航道后,西方记者明显松了一口气,而华夏记者则表现的比较失望。
“这是不是意味着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星辰科技都不会有黑科技问世?”有记者提问道。
罗佳呵呵一笑,“怎么会呢,我们除了长期目标之外,也有中期和短期目标,例如我们正在推进的生命科学和现代农业计划,后续我们还会展开基因医疗计划,在工业领域,我们还打算对现有的航空和铁路系统进行改造,提升交通效率,总之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未来永远值得期待。”
“星辰科技牛逼!”
远在北美的马斯克,也观看了麻雀级火箭的试验全过程,目睹拥有六千六百吨成功升空并且返回,马斯克不由的赞叹道。
了解马斯克的人都很清楚,这家伙此生最大的目标,就是殖民火星。
因为火星上没有氧气,所以他研究电动车,为了解决火星上发电的问题,马斯克搞了rcity,火星气压低,环境恶劣,所以需要hyperloop来解决公共交通,从地球到达火星,需要猎鹰火箭,需要猛禽发动机,需要船项目,为了能够在火星上网,还需要星链计划。
大多数人或许并不知道,马斯克其实还有一个弟弟,叫做金博尔马斯克,他的公司名为sare root,是搞无土栽培的,而无土栽培技术,同样是殖民火星的先决条件。
总之,马斯克并不是什么空想家,恰恰相反,他是一个真正的实业家,脚踏实地做事情的那种,在他的全力推动下,火箭,星链,船,都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只是由于马斯克的理念实在太超前了,所以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以为他是个做白日梦的骗子,这大概就是普通人和天才的差距吧,天才实现常人无法理解的梦想,而普通人觉得天才都是疯子。
“体积小,推力大,星辰科技的麻雀型火箭,将来必定是探索太空的利器,只是可惜了,他们的目标竟然是造空间站,这种没什么价值的项目,如果他们愿意为殖民火星而努力,那该多好。”马斯克念叨,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在马斯克看来,大型空间站属于没什么前途的项目,花钱不少,价值却不大,远不如朝着殖民火星而努力,人类不需要在太空停留,直接去火星开拓新天地就好了。
然而马斯克却并不知道,星辰科技真正的用意并非空间站,而是打造一条太空电梯,真正实现从地球到同步轨道的行动自由,让人类登上太空,就像做环球旅行一样简单。
这时候,办公室里的电话突然响了,是从白宫直接打过来的,目睹星辰科技的液氧甲烷火箭技术之后,白宫那位坐不住了,责令马斯克必须提高猛禽发动机的功率。
“总统先生,请恕我直言。”马斯克很冷静的说道:“星链计划属于中等强度发射任务,每颗通信卫星的重量,仅仅是两点二六吨,并不需要像华夏和俄国那样夸张的推力。”
“再说,星辰科技之所以能够制造出性能优良的a1发动机,其根本原因在于材料学方面的绝对领先,与其您命令我追赶他们的技术,不如派出代表,去和华夏人谈判,恳请他们放开技术封锁,让我们可以买到高强度碳纤维和石墨烯,那才是更为现实的目标。”
什么!?
求华夏人放开技术封锁?
白宫那位听了马斯克的话,便气不打一出来,作为文明的灯塔,北美去求华夏,那像话吗?
“请恕我无能为力。”马斯克也不顾总统先生的感受,坦然道:“不解决材料学的问题,我们不可能设计出和a1发动机类似的先进装备,在材料学方面,我们已经远远落后了。”
第四百六十一章 让直男搞化妆品 会搞出笑话的!
罗佳在酒泉完成了麻雀火箭的历史性试射之后,又马不停蹄搭乘公司专机返回沪都,召开一场异常严肃的会议。
之所以说这场会议异常严肃,是因为它的特殊性,作为硬汉天团,地球上最多直男聚集的星辰科技公司,准备搞化妆品了,这对于连眼影和眼霜都分不清的直男们来说,绝对是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