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科技霸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秒速九光年

    “astro-h x射线望远镜,2016年2月17日,由 h-2a火箭从霓虹鹿儿岛宇宙中心发射送入太空,运行在高度约580公里的环地球轨道,观测黑洞和星系团放出的x射线。”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主反射镜由铍制成,口径达到6.5米,面积为哈勃太空望远镜的5倍以上,2018年10月发射升空,通过红外波段对宇宙进行观测,是目前地球上最先进,造价最昂贵的太空望远镜!”

    马斯克越说越激动,而几位台长大人也渐渐扬起了脑袋,从哈勃到韦伯,这一系列太空望远镜是西方的骄傲所在。

    如果想知道华夏在天文观测领域的差距,和西方究竟有多大,数一数太空中望远镜的数量就知道了。

    “各位,我必须提醒你们,我们和我们的盟友,拥有的太空望远镜数量可不是一台,而是整整九台!”马斯克声音激昂说道:“这九台太空望远镜,从不同角度,不同波段,帮助我们了解和认知庞大的宇宙,是我们放在太空中的眼睛。”

    “而我们的对手华夏,他们有多少台太空望远镜呢?”

    “没有!他们连一台太空望远镜也没有!”

    “在太空观测领域里,我们的优势足以秒杀华夏,把他们碾压成渣渣!”

    “而且你们知道吗,这还只是开始而已!”

    “luvoir号,起源号,猎犬号,女神号,盖亚2号,这五台最新型号的太空望远镜,全部将在今年发射升空!会将我们的太空望远镜数量,扩张到史无前例的十四台!”

    伴随马斯克的嗓音沙哑,目光灼灼,几位天文台长几乎窒息,激动的全身哆嗦。

    “今年…我们要发射五台太空望远镜!?”

    “居然有这么多!?”

    “是的!”马斯克斩钉截铁道:“我和白宫的主人有约定,既然地球上已经不再适合观测太空,那我们就把天文台,直接放在太空上!”

    “而且你们知道,更妙的是什么吗?”

    “是什么?”台长们急忙问道。

    马斯克嘴角上扬,露出一抹得意的微笑,“它们全都是巡天级,甚至超级巡天级的存在。”

    几位台长全都被震惊了,一时无语,露出无限神往表情。

    巡天级,意思就是达到韦伯太空望远镜同等水平的意思,如果说1990年发射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是上一个世纪的标杆,那么韦伯就是二十一世纪的标杆,至于起源号,它的能力高于韦伯号,故而被称为超级巡天太空望远镜,但可惜具体参数成迷。

    总之除了级少数天文爱好者,很少有人能数出太空中究竟有多少台天空望远镜,以及它们的名字,这很正常,毕竟天文离绝大多数人的生活非常遥远,至于太空望远镜的级别,明白的人就更少了。

    马斯克把声音放慢说道:“我刚才说的,只是今年计划,明年和后年,我们还要发射五月花号,密西西比号,峡谷号,菲尼克斯号,欧空局要发射盖亚3号,盖亚4号,英国人要发射牛顿号,霓虹要发射山王号,韩国要发射金刚号,以色列要发射海法号,澳洲和新西兰要联合发射种马号。”

    “你们看,我们的盟友遍天下,我们的太空望远镜总数量,将在明年超过二十架!后年,大后年,超过三十架!”

    “连一架太空望远镜都没有的华夏,拿什么和我们比!?”

    “所以星链建成之时,我们将同时获得三大霸权!”

    “近地轨道霸权!全球通信霸权!以及,太空观测霸权!我们将在这三大领域,全面碾压华夏!”

    “几位,请拭目以待吧,眼下不是末日,正相反,他还仅仅是开始而已!”




第五百二十九章 星辰之眼的目标,在拉格朗日点!
    江苏昆山,星辰科技旗下全资子公司,星辰光学。

    郭守宇跟随罗佳来到这里,见到了负责人张月川和吕乘风,双方略作寒暄,便在张月川的带领下,去往第四车间。

    “这事情闹的,既然你们有太空望远镜方案,为什么不早说呢?”

    “也不知道你们设计的镜子,和北美最新升空的韦伯望远镜相比,技术等级如何?”

    走在路上,郭守宇提了很多问题,而张月川和罗佳都感到为难,并没有立即回答。

    罗佳蹙眉说道:“这个嘛…我们的太空望远镜还是比较特殊的,之所以没有提前通知大家,也有自己的理由,总之比较一言难尽,等会儿您看一看就知道了。”

    “一言难尽?”郭守宇狐疑,“那我倒要见识一下,你们的太空望远镜难道还能逆了天不成?这么多年来,全世界的望远镜都是几乎相同的设计,因为光学原理就摆在那里。”

    罗佳和张月川相互对视了一眼,没在说什么,继续向前走。

    第四车间独立与厂区,通过一条狭长的走廊相连接,门禁也十分严格,每个人都要通过虹膜检测,而后穿过巨大的金属加固门,才能最终进入车间内部。

    “机器人!”

    进入车间后,郭守宇眼前顿时一亮,发出惊呼。

    只见这是一座理念十分超前的未来式工厂,主要生产力来自人类工程师,精装机械臂,以及星之羽翼为首的通用型工作机器人。

    其中,人类更多是担任监督和管理的职责,而加工光学镜片这种超精细度的工作,都是交给机器人和机械臂来完成,以确保最后的总装精度。

    “这就是你们的镜片!?”

    郭守宇忽然停住脚步,看着无尘室内巨大的光学镜片,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宛如看到了某种令人感到恐惧的怪物。

    “不错,您看到的,正是我们制造太空望远镜的主镜片。”张月川略显平淡的回答道。

    郭守宇完全被惊呆了,因为这块镜片已经超越了他的想象,粗略估计,直径起码在二十五米以上,相当于八层楼的高度。

    要知道,著名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其口径仅仅是二点四米,造价百亿的超级太空望远镜韦伯号,口径为六点五米,然而星辰科技设计的太空望远镜,单单镜片的直径,就超过惊人的二十五米,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疯狂啊。

    “你们…你们竟然没有采用分镜技术!?”郭守宇愣了足足有一分钟后,才惊讶的提问道。

    罗佳撇了撇嘴,“的确,北美的韦伯太空望远镜,采用了十八块六边形镜片,单片直径一点三米,重量四十公斤,简单来说,就是组合型镜片,韦伯的镜片,是用十八个六边形拼接起来的。”

    “然而问题在于,六边形拼接镜片,真的就代表技术先进吗?”

    “我看未必,北美之所以采用组合设计,并不是出于光学的角度,更多是由于机械机构的稳定性,马达控制系统的灵活性,火箭运载内部的有限体积,以及总成本控制等等其他相关原因决定的。”

    “也就是说,北美倒是想和我们一样,用一体成型圆镜呢,但可惜他们造不出来,机械结构的强度,也支撑不住这种超级大镜片,总重量几百吨的望远镜,西方也没有这么大功率的运载火箭。”

    星辰光学虽然是行业里后起之秀,却早已青出于蓝,超紫外激光混合光刻机内部,那复杂到无与伦比的透镜系统,星辰光学都能研发成功,足见这支团队的水平之高。

    辅助系统方面,星辰太空望远镜的主机械结构,采用了更先进的石墨烯材料,更强大超声波电机,运送也不是靠火箭发射,而是依靠设在卫古岛的太空电梯,这些前提条件都是西方没有的。

    自身条件不同,注定玩法也不同,所以星辰科技选了简单粗暴的路线,造了台几百吨重的巨无霸。

    “不见得吧?”郭守宇思考片刻后说道:“韦伯分成小镜子之后,每个小镜子实际上有一个马达单独控制,这样如果有什么光学像差需要调节的话,可以更灵活的控制。”

    “想当年,哈勃望远镜被送上天后,就发现了一些光学像差,北美疯了一样找原因,原来哈勃主镜系统中,有一片校准镜存在误差,最终导致主镜被非常精确地打磨成了一个有误的形状,他们花了很多钱,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将误差矫正,而分镜系统就是为了纠正误差而存在的。”

    听了这番话,罗佳面带微笑,淡淡的说道:“有误差才需要分镜系统纠正,而我们的镜片精度是零点一纳米,不存在误差,所以不需要分镜。”

    “多少!?”

    “你刚才说,这块镜片的误差是多少!?”

    郭守宇右手用力抓头发,激动的几乎原地跳起来,声音明显高了八度。

    “零点一纳米。”罗佳坦然答道。

    郭守宇倒吸凉气,他先是震惊,随即又露出狂喜的表情。

    没有搞过天文观测的人很难理解,零点一纳米精度意味着什么,造价超过百亿美元,号称人类二十一世纪最强大的太空望远镜,北美韦伯号,它的镜片误差是多少呢?

    十个纳米。

    而星辰科技做到了零点一纳米,误差只有韦伯号的百分之一。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韦伯号镜片直径一点三米,而星辰科技的镜片,直径为二十五点五三七米,是韦伯号的十九点六三倍!

    在如此巨型的镜片上,实现近乎为零的误差,真不知道星辰科技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这样的壮举,绝对会改写地球天文观测领域的历史。

    “我们没有用传统研磨,而是用了机器人加上激光打磨技术。”罗佳淡淡说道:“您或许忘记了,我们在研究光刻机的时候,将高能物理拿出来,单独设研究院,院长是许广陵,首席顾问是温成岭。”

    “温成岭目前主要精力还是在生命科学部,但也对高能物理院的工作,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反正我们有在激光领域大举投入就是了,激光速射炮我们没有,但激光精工机械,我们还是研发了几台的。”

    郭守宇不知该说什么好,这就是星辰科技啊,一个超级牛人聚合体,许广陵没来星辰科技之前,是中科院高能所的明日之星,实力不容小觑,而温成岭就更加传奇了,从顶级激光专家,转而研究起生命科学,学科跨度之大,堪称前无古人,更何况,他还成功了,真成了横跨高能物理和生命科学的奇葩科学家。

    “我们还是不要在这停留了吧?”张月川看了看腕表说道:“大家都在等着呢,真正要给您看的东西还在后边。”

    哎~

    郭守宇顿时有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既视感,想自己也是国家天文台的台长,见过大世面的天文观测领域专家,来到星辰科技后,竟是感觉双眼不够用了,见到什么都觉得新鲜。

    正所谓人比人气死人,大概就是这么个道理吧。

    走过繁忙的生产车间,一行人进去了测试总装区,各种零部件将在这里总装,生产为最终产品。

    “我的天哪,这些全都是太空望远镜!?”郭守宇停住脚步问道,他看着眼前一个个庞然大物,感觉双腿有点软,迈不开步伐了。

    “是的。”罗佳沉声道:“除了光学镜,我们还准备了x光镜,红外镜,紫外镜,射电镜。”

    “这么说吧,我们的计划全称叫做星辰之眼,它并非由某一台天文望远镜组成的,而是一套完整的天文观测阵列。”

    星辰之眼!

    完整的天文观测阵列!

    不是单独一个太空望远镜,而是许多个望远镜组合而成的阵列!

    体会罗佳话语中的含义,郭守宇感觉整个人都要炸裂了,这大概就是罗佳最喜欢的弯道超车吧,在西方拼命造太空望远镜的时候,他却打造了一个复合型超级观测阵列!

    “你让安然重新安排计划,是准备极爱那个星辰之眼放在零号空间站上吗?”郭守宇问道。

    罗佳微笑着摇了摇头,“零号空间站上当然会安装望远镜,但星辰之眼却并不会放在那里。”

    身边刚好有一副太阳系星图,罗佳观察,然后轻轻一指说道:“星辰之眼将会被放在这里,限制性三体问题的五个特解,拉格朗日点!”



第五百三十章 星辰之眼VS韦伯号,大就是正义!
    国家天文台的台长郭守宇来找罗佳,希望星辰科技帮助解决星链卫星干扰太空观测的问题,然而令郭台长万万没想到的是,星辰科技竟然早有一套应对方案。

    这套方案之所以迟迟未曾推出,并不是因为罗佳不重视,而是因为计划实在太庞大了,星辰科技的疯子们准备一步到位,彻底解决未来很多年的太空观测问题。

    “拉格朗日点!?”郭守宇精神为之一振说道:“你们准备将星辰之眼放在拉格朗日点,做全星域观测!?”

    罗佳微微点头,“是的,除了星辰之眼,我们还将在零号空间站上安装大大小小十几台观测设备,如果将来有需要,我们也可以将太空望远镜安装在月球背面的基地里。”

    “总之请您放心就是,我们并非不关心太空观测领域,只是因为我们想彻底解决问题,所以在打造设备的时候,花费了一些时间而已。”

    罗佳解释,而郭台长激动的泪流满面,仿佛已经看到巨大的太空望远镜,静静矗立在太阳系某处,帮助人类观察和认知那无边无际的宇宙深处。

    星辰之眼无疑是划时代的,如果你看过刘慈欣的三体就会知道,当三个天体在一起运动时做出精确预测,是连高度文明的三体人,也无法做到的事情。

    然而在添加了特定约束条件后,我们还是可以找到相对静止的五个点,这五个点就叫做拉格朗日点。

    总而言之,宇宙中所有天体都是在不断复杂运动的,唯有拉格朗日点相对静止,用来安放观测设备比较省心,另外这五个点的发现,并非全部是拉格朗日的功劳,在他之前,瑞士人欧拉已经找出了三个点,后期才被意大利人拉格朗日补全。

    “那么你们准备把星辰之眼放在哪一个点?l1还是l2?”郭守宇声音因为激动而沙哑问道。

    罗佳笑了笑,淡淡说道:“并没有区别,众所周知,宇宙里的天体何止亿万,仅仅银河系内,就拥有四千亿个类似太阳系的存在,所有这些天体共同施加引力,令宇宙运动极端复杂。”

    “所谓拉格朗日点,是在只考虑太阳和地球的条件下,取得的相对静止点而已,其余星体的影响并未计算在内,无论我们把星辰之眼停在哪里,都需要不断调整,只不过由于拉格朗日点相对静止,比较节约燃料罢了。”

    “我们最终的目标,并不是利用拉格朗日点,而是干掉拉格朗日点,依靠强大的可控聚变,为星辰之眼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使其可以出现在任何我们想让它到达的位标。”

    “只可惜目前这阶段,我们的可控聚变技术尚未成熟,只好退而求其次,让星辰之眼先呆在拉格朗日点。”

    听了罗佳的话,郭守宇连连点头,心中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不是利用拉格朗日点,而是要干掉拉格朗日点,这大概就是硬汉天团独有的霸气吧。
1...253254255256257...2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