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帝国争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闪烁

    可惜的是,杰克逊没有答应。

    主要就是,突击卡拉港,不但难度大,军事价值也要小得多,毕竟卡拉港不是首都,没法跟伊堡相比。

    西北铁路已经通车,海运的战略意义明显降低。

    此外,在瓜港投入使用之后,卡拉港不再是巴铁唯一的港口。

    至于突击瓜港,根本办不到。

    除了这层厉害关系,还有一个跟面子有关,让梵军高层没办法接受的问题。

    数十年来,梵军高层始终把梁夏帝国当成头号大敌,压根就没将巴铁放在眼里,更别说将巴军当成主要的对手。再说了,两次南方次大陆战争,梵军都轻松击败巴军,取得了全面胜利。

    正是如此,在过去十几年里,梵军的防御重点都在北边,面对的梁夏帝国。

    现在,把重点转向巴铁,梵军高层肯定没办法接受。

    在拟定作战计划的时候,梵军高层就反复强调。如果把主力派去攻打巴铁,拿什么抵御梁夏大军?

    这个问题,看上去还挺严重。

    不过,也就只是看上去严重。

    不要忘了,梁夏帝国部署在西北地区的主力部队只有一个步兵师,还是山地步兵师,而且平时的战备级别与装备水平都不高。即便在战时,受到交通条件的限制,也要用好几个月才能增强。

    一个兵力不到2万的山地步兵师,有什么威胁?

    显然,杰克逊根本没有搞明白真正的厉害关系。

    这一系列因素,最终导致开战之后的首轮突击行动,不但没达成作战目的,还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关键还有,错过了夺得战略主动权的机会!

    不过,这也不全是坏事。

    梵军遭受到的挫败,不但证明了杰克逊的战略判断,也让迪迦拉有所醒悟,开始重视纽兰顾问的建议。

    正是如此,迪迦拉才采纳了杰克逊提出的另外一个建议。

    放弃南部地区。

    准确的说,是把南部地区当成“主战场”,设法把东方联军引诱过去,利用广袤的德干高原来消耗东方联军的兵力。

    不然的话,迪迦拉也不会把南方派系的主力部队全部部署到乌代布尔。

    按照杰克逊的设想,南部地区就是决定梵罗国生死的主战场,因此不管需要耗费多少的兵力,遭受多大的损失,都必须让东方联军把重点转向南部地区,不然梵罗国就会在几个月之内战败。

    道理也很简单,梵罗国的其他地方根本就无险可守!

    此外,还严重缺乏战略纵深。

    就拿西北地区来说,德城距离边境还不到400千米,在梁夏陆军远程火箭炮的覆盖范围之内。关键是,西北地区的地势较为平坦,没有难以跨越的天堑,非常适合以坦克战车为主的机械化部队作战。

    按照杰克逊的推测,在此跟梁夏大军交战,梵军有多少兵力都不够打!

    其实,冈伽罗平原,以及东北地区的情况也是如此。

    就算河网密布,交通条件要糟糕一些,也因为地势太过平坦,而难以固守。

    此外,内河航道同样能够为敌人所用。梁夏帝国拥有全球最强的海军,肯定能够有效的利用内河航运。

    综合这些因素,梵军才把主力全都部署在本土北部。

    可问题是,战争的进展,与杰克逊预料的并不相同。

    对此,汤普森也是万分感概。

    在此之前,包括杰克逊与汤普森在内,所有军事顾问都觉得,东方联军在南方次大陆这边的指挥官很有可能来自梁夏帝国的南方战区,也许是一名陆战队的高级将领,毕竟该战区是以海军为主。

    此外,常驻巴铁的第二十四机步师也隶属南方战区,首先部署到位的增援部队是第五陆战师。

    显然,如果是以南方战区的作战部队为主,而且由陆战队将领担任指挥官,把重点放在南部地区的概率非常大。

    道理也很简单:梵罗国的南部地区更像是一座深入梵炎洋的半岛。

    三面临海,非常适合陆战队进行两栖登陆作战。

    关键还有,梁夏海军拥有制海权,能够充分利用海军提供的支援,以及登陆舰队赋予的战略机动能力。

    当然,还能够依靠海运,减轻后勤保障的负担。

    有这么多有利条件,梁夏帝国有什么理由不选择在南部地区发力?

    要说的话,也就是基于这个判断,杰克逊才认定能够在南部地区跟东方集团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第五十一特混舰队在东陆心海遭受了重创,接下来,第四十一特混舰队与第六十一特混舰队也在霍瓦依群岛攻防战当中丧失作战能力,梁夏海军的作战能力急剧下滑,剩下的舰队得用在关键方向上,根本就不可能派来支援陆战队作战。更何况,在斯兰还有军事基地可以依托。

    更加重要的是,波沙湾战争的大规模作战行动提前结束!

    这下,不但战斗力强悍的第十七装甲师得到了解脱,梁夏陆军最富盛名的天才指挥官丁镇南也能抽身出来。

    一时之间,梁夏帝国部署到巴铁的作战部队就达到了3个主力师。

    当然,关键是,由丁镇南出任西南战场司令官,兼任东方联军参谋长,统筹指挥南方次大陆上的作战行动。

    要想让丁镇南上当,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结果就是,杰克逊殚精竭虑拟定的战略计划直接就成了空谈,所有美好的设想全都变成梦想。




第261章 痛下血本
    当前局面,可以说是相当的微妙。

    交战双方都很清楚,广袤的德干高原易守难攻,希望对方把重点放在南方,竭尽所能的把战局朝这个方向引导。可是事实上,双方都把重点放在了北面,尤其是西北,意图通过一次决定性大会战来击败对手,取得至关重要的胜利,甚至是结束这场战争,至少东方联军有类似设想。

    可问题是,这谈何容易。

    在汤普森看来,梵罗当局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包括迪迦拉在内的高层领导,至今都没有搞清楚这场战争的性质。

    这是第三次全球大战吗?

    换句话说,这场全球大战跟之前那两次全球大战一样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只要认真研究过“新军事学说”,就能清楚认识到,梁夏帝国早已经放弃打全球大战的传统军事思想,至少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因次就本质而言,这场大战其实是西陆集团在做垂死挣扎。

    道理非常简单:按照新军事学说推进军事改革,迢曼帝国必然会在不就的将来丧失军事霸权。

    以科技发展的速度,这个“不久的将来”最快在20年之后就会到来。

    对综合实力最差的迢曼帝国来说,军事霸权是维护在西陆集团的核心利益,并且保持团结稳定的基石。

    没有军事霸权,根本不需要外来压力,内部矛盾就能让西陆集团分崩离析。

    不说别的,在失去迢曼帝国的制衡后,或者无法从西陆集团获得安全保证,西骆沙会在第一时间,以非战方式谋求实现民族统一。哪怕会因此丧失主权,也比成为被统一的对象好得多。

    在事实上,西骆沙对充当排头兵,或者说是迢曼帝国的炮灰,早已经心存不满。

    此外,阻止东西骆沙统一的头号因素,一直都是迢曼帝国的军事霸权。

    至于梁夏帝国所扮演的角色,反到不是很突出,毕竟帝国在世界岛的腹地,本身就拥有远远超过东骆沙的战略纵深,足以充当本土核心地区的战略屏障,不存在需要东骆沙挡枪的需求。

    再说,要是由东骆沙统一西骆沙,等于是加强了帝国本土的安全屏障。

    可见,这是一场西陆集团谋求的全球大战,而不是梁夏帝国,甚至不是纽兰共和国所需要的全球大战。

    在由新军事学说推动的军事改革浪潮当中,纽兰共和国没被拉下,也就不需要担心丧失军事霸权。再说了,纽兰共和国维护地区霸权,特别是在北孤集团的领导地位,依靠的不仅仅是军事霸权。

    此外,在新一轮对抗中,第一个倒下的必然是西陆集团。

    那么,通过吸收西陆集团成员国,比如说布兰王国,还有北面的威敬王国,南面的斯班王国等等,纽兰共和国完全能够取代,至少部分取代迢曼帝国在西大陆的统治地位,维护北夕落洋的霸权。

    在现实中,纽兰共和国也是这么在做。

    搞明白这一层关系,也就不难理解纽兰共和国对待这场战争的态度了。

    要说的话,在初期,特别是正式参战之前,通过积极有效的沟通,梵罗高层对此问题有很清楚的认识。

    正是如此,才拖到纽兰海军奔袭霍瓦依群岛之前才出兵参战。

    可问题是,在正式参战之后,梵罗高层却犯了糊涂。

    不要说那些野心勃勃的高级将领,即便是一向理智的迪迦拉,也因为战争初期算不上重大的胜利患上了臆想症。

    要说的话,在替梵军出谋划策的时候,以杰克逊上校为首的纽兰军事顾问,就通过各种方式发出暗示,希望梵罗高层能保持理智,不要想当然的认为纽兰共和国会为了这个隔着半个星球的盟友赌上国运。

    如果为取胜付出的代价超过了胜利带来的好处,战争就不再是唯一的选项。

    不管文学家把战争描写得多么的罗曼蒂克,它也只是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而不是需要去争取的目的。

    摆在汤普森等军事顾问面前的问题是。

    如何才能够在不对同盟关系产生影响的情况下,让迪迦拉等梵罗领导人认识到,并且坦然的接受既成事实。

    什么既成事实?

    包括梵罗国在内的众多国家,全都是这场大战的牺牲品,而且纽兰共和国对此也是爱莫能助。

    回到驻地之后,汤普森立即联系了杰克逊。

    为了保密,他使用配发给情报人员的卫星电话,没有使用梵军的通信网络。

    虽然这套有线通信网络是由纽兰共和国的企业承建,但是在交付之后,就一直是由梵军管理。哪怕给纽兰驻军保留了专门的通信线路,也很容易被窃听,何况梵军内部从来都不欠缺敌国的间谍。

    卫星电话的信号不太好,而且通信时长很有限,主要是补网发射的几颗通信卫星还无法做到全球覆盖,因此只能在特定时段使用卫星电话,而且每次的通话时长都很有限,一般不超过15分钟。

    在汤普森汇报了跟查吉特会谈的事情之后,杰克逊没做指示,只让他耐心等待。

    对此,汤普森也是无可奈何。

    其实,就在汤普森去见查吉特的同时,杰克逊也去了总理府,单独跟迪迦拉谈了差不多两个小时。

    谈的,无非也是战局发展的问题。

    要说的话,迪迦拉对战局的担忧还远在查吉特之上。

    虽然不是军人,但是敏锐的政治眼光,让迪迦拉能看到很多会被军人无视,或者不会认真对待的细节问题。

    比如,东方联军其实一直在加强西北方向上的兵力部署。

    除了进驻巴铁的第二十四机步师之外,在梁夏帝国西北地区,第三十三步兵师也一直在加强。按照情报机柜提供的报告,第三十三步兵师肯定能够在12月之前,最迟12月的中旬完成整编。虽然冬季会大雪封山,但是梁夏陆军在该地区苦心经营数十年,早就在无极高原的南麗修建了前进营地。关键是,早在梵罗国参战之前,第三十三步兵师的先头部队就已经进驻前进营地。

    现在,还得算上正在朝斋普尔推进的第十七装甲师。

    哪怕不算巴铁陆军,只是在西北方向,梁夏陆军就能投入3个师,兵力高达15万!

    如果三路并发,梵军肯定守不住。

    显然,已经有足够多的迹象表明,梁夏帝国打算在年内发动总攻,确保在开春前把主力部队送回大陆战场。

    正是如此,迪迦拉才找到杰克逊询问对策。

    对于迪迦拉最为关心的问题,也就是纽兰共和国会不会提供援助,以及以什么方式提供援助,杰克逊给出了一个看上去非常明确,其实模棱两可的答复。纽兰共和国肯定会积极援助梵罗国,只是仍然需要大量时间来完成部署调整,以及策划相应的作战行动,而且他也在等华城的消息。

    至于实质援助,可以说少得可怜。

    因为海运不通,空运也遭到封锁,而且没有哪种运输机能够从纽兰本土直飞梵罗国,所以由纽兰共和国提供的援助,除了由不定期到来的大型攻击潜艇运送的一些必要的,而且主要提供给纽兰远征航空队的战斗机零部件之外,只有通过第三方外交机构,送到梵罗国的用于救助难民的人道主义物资。主要是梵罗国无法生产的紧缺药物,而且用途与用量受到严格监管。

    其实,很多梵罗当局的高官,就是通过中立国外交机构,把子女送到国外。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梵罗国的高层领导对这场战争没有多少信心,甚至觉得会一败涂地。

    至于对策,杰克逊没有藏拙。

    外来援助无望,而且东方联军不大可能把重点放在南部地区,梵军唯一的选择,也就是集中兵力守卫西北地区,在此跟东方联军决一死战。不要抱任何幻想,最好做好失败的思想准备。

    为了让梵罗总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杰克逊明确提到。

    尽快选好陪都。

    因为前期部署没有到位,也因为梵军的战斗力确实太差,所以按杰克逊的判断,哪怕调集全部的兵力,也未必能够守住德城,反到有可能因为死守德城,导致没有足够的兵力守卫其他地区。

    用杰克逊的话来说,死守德城其实是得不偿失。

    在无法让东方联军强攻南部地区的情况下,梵军唯一的选择,其实是充分的利用冈伽罗平原,尤其是河网密布的中下游地区,也就有必要考虑放弃德城,或者说利用德城来消耗东方联军的兵力。
1...399400401402403...420
猜你喜欢